七年级科学种群和群落

合集下载

生物知识点总结种群群落

生物知识点总结种群群落

生物知识点总结种群群落一、种群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种群是指在特定地区内同一种类个体的集合。

这些个体在遗传上互相关联,并且能够相互繁殖,形成新的后代。

种群是生态学中研究的一个基本单位。

2. 特点:种群具有以下特点(1)个体间遗传关联: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具有很强的遗传关联,它们共享相似的基因组成。

(2)繁殖关联:种群中的个体之间能够进行交配和繁殖,形成新的后代。

(3)空间关联:种群中的个体通常分布在同一地区内,占据特定的生境。

(4)种群大小:种群的大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二、群落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群落是指在特定地区内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的集合。

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2. 特点:群落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群落中包含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相互依赖:群落中的不同生物种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它们通过食物链、共生关系等方式相互联系。

(3)稳定性:群落通常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种群和群落的相互关系1. 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种群是群落的组成单位,同时也受到群落环境的影响;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种群的变化会影响到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2. 种群对群落的影响种群对群落有以下影响(1)形成群落的基础:群落由多个不同种类的种群组成,种群的数量和分布会影响到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供给能量:种群通过生物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向周围环境输入能量和物质,成为群落能量的来源。

(3)形成食物链:种群间的掠食和食物链关系,形成了群落食物链的基础,维持了群落的生态平衡。

3. 群落对种群的影响群落对种群有以下影响(1)生境条件:群落提供了种群生存和繁殖的环境条件,包括食物、栖息地、水源等。

种群和群落-文ppt课件

种群和群落-文ppt课件

第2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
1s=20min
y=2n
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模式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形式。 如:曲线图、数学方程式
一般步骤 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②做出合理假设; ③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 ④检验或修正。
y=2n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自然界的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 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 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 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特别 森林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提醒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
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讨论:
1.为什么先在裸岩上定居的是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 2.地衣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什么条件?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四、群落的
1、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植物:光照、温度 决定因素
动物:食物、空间/栖息地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不同生物分布于不
同地段,呈镶嵌分布的现象。
决定因素:地形的变化、光照的强度、土壤 的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等环境因素影响。
2、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捕食
种 群

➢下列生物的关系是共生还是寄生?
体 数
1、蚂蝗吸食动物血液 寄生
2、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 共生
时间
竞争
3、菟丝子与大豆 寄生 4、噬菌体和细菌 寄生 5、鸟与羽虱 寄生

七年级科学种群和群落

七年级科学种群和群落
常绿乔木,各种动物种群 松属和杉属 草本植物为主,主要有羊、 马种群。 超旱生灌木占优势,植物稀 疏 典型植物水葱、花蔺,有珍 稀鸟类种群。
常绿阔叶 林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沼泽
亚热带地区 寒温带地区 草原 干旱地区 低洼地和排 水不良地带
把生活在一定环境中所有植 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 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 称为植被。 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构成了 不同的植被。
3.总和的关键是指这一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具体有: 动物群落、植物群落和微生物。
植物
动物 上:鹰、 松鼠等 中:大山 雀、柳 莺 下:鹿、 野猪等
苔藓地衣层 分层现象,保证群落在单位
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群落的主要类型
根据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其生活的环境, 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 陆生生物群落中,根据不同环境下生物种类组成与个 体数量的区别,主要有六种类型: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沼泽
阅读书上图8.1.17,回答森林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一个稳定的天然森林
出现乔木
出现灌木群落
多年生草本植物
沙丘上出现先锋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
森林有那些功能?
涵养水分 调节气候
防风固沙
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防洪保土
消灭污染
森林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巴西 芬兰
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 世界上森林保护最好的国家是
大自然中的生物在自然界中 能独立生存吗?
思考: 1.图中的鲤鱼生活在哪里?
2.图2中有几条鲤鱼?
思考: 1.图中的植物生活在哪里? 2.图中的植物是同一个物种吗?
种群: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内,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叫 种群。即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

七年级科学上:第三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教案华东师大版 教案

七年级科学上:第三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教案华东师大版 教案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教案•••••【课型】复习活动课••••【教学目标】提高复习课的容量、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新的上课形式将知识重新归纳、梳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重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时】 1课时••••【教学过程】全班共分为4大组,每组15人;1人计分和计时,按指定位置坐好.一、复习引入:(2分钟)出示教学目标和中考要求,教师简要说明关键之处。

二、:“必经之路”:(6分钟)•••••••• 共2题,组长抽签后,每组自行指定代表参加,答对一题+10分,答错允许补答1次,也可给其他组员补答。

注:有一空答错者本题算答错。

三、“你争我夺”:(4分钟)出示题目后,谁先举手则由谁先作答,答对者本组+10分,答错者—10分。

四、记忆之旅(10分钟)•••• 本题分2个小组完成,将给定的知识点用相关的词语连结成一段话,便于理解和记忆。

完成出色的小组+40分,•另一组 +20分,遇小组成员答错和不答者,•分别扣该小组总分5分和20分。

五、技能竞赛•(10分钟)••• 1."纸上谈兵":1."纸上谈兵":学生完成以下题目,并在每组指定任一学生将答案写在投影胶片上,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者或完成错误者不得分。

完成之后,教师当堂给分,并给予评讲。

2.完成的小组长需要向其他组提问一个问题,回答正确得10分;回答错误不得分。

六、成效大比拼(8分钟)•:每组自行指派一名代表,另一名代表则由其他组长指定。

规则:答对一题则加分10分,在限定的时间内(暂定1分钟)完成几题则加上相应的分数.注意:已经题目其他组不能重答。

第二小题参考问题:(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

(3)、该食物网有___条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__________。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先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种群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群落知识点总结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生物学中不同的层次和组织形式。

种群是一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的集合,它们占据了同一生境并且能够进行繁殖。

而群落则是由多个不同种群组成的,它们共同占据着某一个生态系统,并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生态网络。

本文将对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

一、种群1.1 种群的定义种群是指生物学中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总和。

种群内的个体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基因交流,保持着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种群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生物体的群集,它们通常占据着相同的生境,并通过繁殖来维持自身数量和持续存在。

1.2 种群数量和密度在生态学研究中,种群数量和密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种群数量是指在一定生态系统内的某一时刻内种群的总数,它可以通过样地调查、标记再捕捉法等方法来进行估算。

而种群密度则是指种群数量与生境面积的比值,它可以反映出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分布和生态资料。

种群数量和密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分布。

1.3 种群结构与变动种群结构是指种群内个体的年龄、性别、体型分布以及其相互关系等因素的总和。

种群结构是影响种群稳定和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人口金字塔、年龄结构分析等方法来进行研究。

而种群的变动则是指种群数量和密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它受到环境因素、繁殖率、捕食种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种群的变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4 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分布和相互关系等生态因素,以及它们对环境因子的适应和响应机制的学科。

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样地调查、捕捉标记法、种群动态模型等,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种群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和演化过程。

二、群落2.1 群落的定义群落是指在同一生态系统内,由多个种群组成的各种生物体的集合。

这些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着多种种间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共生、共存等。

七年级群落和种群的知识点

七年级群落和种群的知识点

七年级群落和种群的知识点在生物学中,群落和种群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代表了生态学中的不同层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

本文将深入探讨七年级生物课程中关于群落和种群的知识点。

一、群落群落是指生态系统中由多种生物体组成的生态社区。

通俗地说,它是一个包含了多样生物群体的地方。

这些生物能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单位。

群落中的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类型:竞争、共生和捕食。

其中,竞争和捕食是最基本的两种生态关系。

竞争是指不同物种争夺同种资源(如食物、栖息地等)。

捕食是指动物以其他动物作为食物来源的生态关系。

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人类活动(如城市化、生产等)的不断发展,对群落的生物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生态学家通过研究群落的组成成分,分析生态关系,了解和控制生态平衡,从而保护群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二、种群种群是指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的群体,它是一个定义清晰的生物社群。

同种个体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它们通过交配、生殖、基因等方式保持一定的遗传连续性。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有时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在种群中,一个群体的特征由数量、分布、密度、类型和竞争等因素所决定。

这些特征影响了这个群体的生态角色和生态关系。

同时,种群中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竞争、合作关系,这些关系影响着整个种群的繁殖和存活。

三、群落和种群的关系群落和种群有着密切的关系。

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而不同种群之间通过群落中的各种关系(如共生、捕食和竞争等)相互影响。

同时,种群也是群落的生命力源泉,只有种群保持稳定和繁殖,群落生态才能得到保障。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七年级生物教材中关于群落和种群的知识点。

它们代表了生态学中不同的层次和关系,同时也反映了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只有深入理解群落和种群的概念和关系,才能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典例4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 .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 .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 .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0
跟踪训练
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群体中,构成一个“级
_ __气__ _的大部和_____水__ __的表面。
15
考点6 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a) 1 .生命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相比,生命系统能够不断地从外界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 形成新的组织结构,也能不断地排出物质、散失热能,等等。 2 .生命系统是高度有序的系统,其结构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和组织性。 3 .生命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们通过进化而形成,并仍处在进化的过程中。
14
考点5 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 1 .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特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自__动___调__节___能力。 2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3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它包括__岩__ __圈___的底部、
19
跟踪训练
1 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 .蚯蚓能疏松土壤
20
类型二 种群与群落
典例2 下列所描述的生物集合,属于种群的是(
)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一、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所有同一物种的个体的总和,种群的概念是生物学家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

种群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它是通过生殖隔离与进化而与其他种群区分开来的一个群体。

种群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同一物种的个体总和。

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的总和,这些个体属于同一物种,可以在某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进行交配和繁殖。

2、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

种群的个体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空间关系,它们可能生活在同一地区内,如森林、草原、湖泊等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同时,种群也有一定的时间联系,可以通过繁殖将其后代代代传承下去。

3、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种群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波动,这可能受到食物、栖息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二、群落的概念群落是指在某一地区内由多种不同种群组成的生物社区,它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群落的概念是生态学家们对不同种群在相同地域内相互作用的总和。

群落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

群落内通常包含多种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各种相互作用。

2、相互依赖。

群落内的不同物种通常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它们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不同的关系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

3、稳定性和动态性。

群落内的种群数量和种类组成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这种动态性使得群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互作用关系。

种群和群落之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种间相互作用、种内相互作用、种间竞争、捕食关系等。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使得种群和群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2、资源利用和能量传递。

种群和群落之间通过资源的利用和能量的传递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生物群落(PPT课件(初中科学)16张)

生物群落(PPT课件(初中科学)16张)

各种生物之间有直 接或间接的关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各种生物的总和
动物、植物、微生物
特点
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群落,其生物种 类组成和个体数量是各不相同的。 群落中各类生物的个体也不是简 单地凑合在一起的,而是在一定 的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各种种群 的集合。
热带雨林生物群落 沙漠生物群落
种群和群落的区分
在一定环境中同种生物 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及时巩固
3.对于一个森林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其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地形、湿 度、盐碱度等 C.森林中的植物有分层现象,但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散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 造成的
及时巩固
4.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C.动物在群落中垂直散布依赖于植物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散布也有差异
第3节 群落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图中的草原里有哪些生物种群?不同种群之间有何联系? 牛种群 羊种群 草种群
牛和羊吃草,牛和羊有食物竞争关系 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种群都不是单 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种群之间有 着紧密的联系。
生物群落
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要点
一定自然区域
一个水池、一片 草原或一片森林 等一定范围内
水平结构
森林群落的水平结构
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 暗、湿度的大小等
在森林中,在乔木的基部和其他 被树冠遮住的地方,光线较暗, 适于苔藓植物和其他喜阴植物生 存,而树冠下的间隙或其他光照 较充足的地方,则有较多的灌木 和草丛。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5章 生态系统 5.1 种群和群落课件 华东师大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5章 生态系统 5.1 种群和群落课件 华东师大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页。
12/9/2021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页。
12/9/2021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页。
保护 森林 (bǎohù) 人人有责
12/9/2021
第二十七页,共
(bǎohù)
森 林 从 我 做 起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页。
12/9/2021
小结(xiǎojié)
可以有大小之分、年龄之分、雌雄之别; 但必须是同一物种; 是个集合体,不是个体;
12/9/2021
第三页,共四十页。
满江红
12/9/2021
珊瑚虫
第四页,共四十页。
水稻(shuǐdào)
12/9/2021
第五页,共四十页。
12/9/2021
第六页,共四十页。
二、群落(qúnluò)
1.群落:
D.八个种群
12/9/2021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页。
6.下面所说(suǒ shuō)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 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层次是( )B
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 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③池塘中的所有衣藻 ④池塘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物在自然界中能独立(dúlì)生存吗?
12/9/2021
第一页,共四十页。
第五章 生态系统(shēnɡ tài xì tǒnɡ)
5.1 种群 和群落 (zhǒnɡ qún)
12/9/2021
第二页,共四十页。
一、种群(zhǒnɡ qún)
1.种群:
一定地域或空间中,同一物种(wùzhǒng)个体的集合 体2.种。群特点:
特点(tèdiǎn):草本植物、羊马为多。

初中科学精品课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初中科学精品课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1.(2022·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 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有藻类、芦苇、水草、 鱼、虾、水鸟等生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 物东方白鹳,它属于大型涉禽,嘴长而粗壮, 腿、脚甚长,如图所示。
(1)该湿地公园里所有东方白鹳是一个 种 群 (填“种群”或“群落”)。

(2)东方白鹳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对湿地环境 的 适应 。
1.(2022·无锡)以下叙述中,可以称为生态系统 的是( B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一个玻璃瓶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 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2.(2022·盐城)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四 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重 金属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该重金属 最多的生物是( A )
1.适应性:生物只有 适应 环境才能生存。 ⁠
现存的各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是长期 自然选
择 的结果。形态和结构与 功能 的适应


(如:小肠的结构);形态和结构与 生活方
式 (环境)的适应(如:枯叶蝶)。 ⁠
2.几种典型适应的实例:如植物的向光性、仙人 掌的叶刺等是对单侧光和干旱等环境的适应;动 物的保护色、拟态等既有利于躲避敌害,又有利 于捕捉食物,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3.适应的相对性:适应的相对性表现在它是一种 暂时的现象,而不是永久性的。当环境条件出现 较大的变化时,适应就变成了不适应,有时还成 为有害的甚至致死的因素。
4.(2022·湖州)一个密闭的生态瓶,内含浮游藻 类、浮游动物、泥沙(有微生物)、水等,放置 在有光照的环境中。 (1)生态瓶中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和微生物共 同组成了一个 群落 (填“种群”或“群

七年级科学下册 5.1《种群和群落》课件 (新版)华东师

七年级科学下册 5.1《种群和群落》课件 (新版)华东师
一、种群 1、种群: 一定地域或空间中,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2、种群特点: 可以有大小之分、年龄之分、雌雄之别; 但必须是同一物种; 是个集合体,不是个体;
种群:视频
满江红
珊瑚虫
水稻
二、群落 1、群落: 一定地域或空间中,许多生物种群有规律地 组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2、群落特点: 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的集合体; 有分层现象;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细胞、种群、个体、生态系统
7、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C ) ①某一个池塘边的一棵柳树 ②一片棉田中的所
有幼年有翅和成熟无翅棉蚜 ③一片农田中所有
的普通小麦 ④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
5、在一片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养了 一群羊,其中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 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C )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6、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 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层次是( B )
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 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③池塘中的所有衣藻 ④池塘
视频:群落
各种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3、各种类型的群落: 群落有多种类型。 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落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分: 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
陆 生 群 落
水 生 群 落
4、各种陆生群落 1)热带雨林群落
特点:物种丰富,层次多。
2)常绿阔叶林群落 特点:物种丰富,多常绿乔木。
3)针叶林群落
特点:物种较少,群落结构简单,多 见松、杉等。
形成一个稳定的天然森林 出现乔木
出现灌木群落 多年生草本植物 沙丘上出现先锋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五章 第一节 种群和群落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五章 第一节 种群和群落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
睡莲种群
赤 麻 鸭 种 群
四数木种群
亚洲象种群
三 种群的三要素:
者 缺
1.属于同一物种。
一 不
2.占据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可大可小。

! 3.是同种生物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
种群中个体的区别:大 小、年龄、雌雄的差别
说一说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1、一个河流中的所有食人鲳 (是)
D.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 及其它生物
水池群落
原理:根 据鱼类的 食性和栖 息的水层 不同,可 以在同一 池塘中进 行多种鱼 类混合放 养,从而 提高产量。
森林群落里的各种生物
植 乔木层
物 灌木层
分 布
草本层
地衣层
★ 出现分层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
为了合理的充分利用阳光.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 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四、植被: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
群落中的生物一般包括植物、 动物、细菌、真菌等,其中起 主导作用的是哪一种生物?
思考?
我们对森林的功能和重要性有所了解后,希望地 球上(除必要的种植、养植、建筑、交通等)到处都绿
化,处处充满了植被和森林。你认为如何?
天然森林的形成
一年 生草 本植 物
多年 生草 本植 物
灌木 及其 群落
先锋植物,沙 丘的拓荒者
大约近千年
好好保护森林 !!
出现 乔木
乔木 群落
天然森林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
1.沙丘上水分很少,哪种类型的植物首先出现?
பைடு நூலகம்
为什么是它?
草本植物,因为它固水能力强。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作用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作用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作用生物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因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本文将探讨初一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一、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由同一类生物种类组成的群体所构成。

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包括树木、灌木、草丛以及它们所依附的其他生物。

2. 种群种群是指同一种生物个体在同一区域内的群体。

例如,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鱼类种群指的是同一种鱼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

3. 生物个体生物个体是一个独立的生物生命体,可以是动物或植物。

生物个体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

4. 非生物环境因素除了生物组成部分,生态系统还包括非生物环境因素,如土壤、水、空气和阳光等。

这些非生物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种群有着重要影响。

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1. 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和和谐共生的关系。

例如,蜜蜂和花朵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蜜蜂通过采集花粉和花蜜为食,同时为花朵传粉,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2. 捕食关系捕食关系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就是捕食关系的体现。

动物A捕食动物B,而动物B又捕食动物C,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食物链。

食物网则是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3. 竞争关系竞争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为了获取生存资源而进行的斗争。

例如,森林中的树木之间进行阳光和养分的争夺,草原上的动物争夺有限的食物和领地资源等。

4. 共存关系共存关系是指不同物种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共同存在而没有明显的损益。

例如,草原上的狼群和黄鼠狼群各自为了生存而猎食,但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

5.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位置和角色。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具有差异性,它们通过利基分化实现了彼此之间的共存和相互作用。

总结起来,初一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生物群落、种群和生物个体,同时还包括非生物环境因素。

种群和群落--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下同步课件

种群和群落--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下同步课件
灌木 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 态比较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
指茎内的木质部不发达,含木质 化细胞少,支持力弱的植物。
3、群落的结构 ①群落的垂直分层
各自生活在最合适自己生长的空间, 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联系。
保证群落在单位空间内充分 利用自然条件。
植物分层决定因素:太阳光 动物分层决定因素:食物
保护天然森林
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对人类生存非常重要
世界森林日
1972年3月21日为 首次“世界森林日”
3月21日
植树节3月12日
练一练
1.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体叫( A )
A.种群 B.群落 C.植物群落 D.植被
2.下列生物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B)
A.花园里的全部花卉 B.森林里的全部猕猴
C.池塘里的全部鱼类 D.山谷里的全部蝴蝶
3.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体称( B )
A.种群 B.群落 C.植物群落 D.植被
4.有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移行动,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 C)
A.生态系统
B.群落
C.种群
D.个体
练一练
5.在一个水域中的藻类、水蚤、虾、鲤鱼、莲等各种生物的总和可以看成是( B) A.种群 B.群落 C.植物群落 D.动物群落 6.在一定的地段上,不同种的许多植物生长在一起,彼此互相影响,组成的是( C) A.植物种群 B.植物类群 C.植物群落 D.森林 7.生活在一片树林里的所有植物属于( A)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一个种 D.一片植被 8.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 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B )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土壤pH

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讲解

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讲解

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讲解群和群落是生态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组织形式和相互作用关系。

群指的是同一种或不同种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的总体,而群落则是指一定区域内不同物种组成的群体。

1. 种群(Population):指同一物种个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总体。

种群具有相同遗传特征,能够相互交配并繁衍后代。

种群中的个体数量、密度和分布都是种群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3. 群体(Aggregation):指在其中一区域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

群体形成的原因可以是为了追求食物、避免捕食或者繁殖。

4. 群集(Clumping):指物种个体在空间上聚集成簇的现象。

群集行为常见于同一种个体之间的繁殖和狩猎。

5. 随机分布(Random Dispersal):指物种个体在空间上分布呈无规律的情况。

随机分布常见于资源丰富、环境均匀的情况下或者是没有空间和社会限制的情况。

6. 均匀分布(Uniform Dispersal):指物种个体在空间上呈均匀分布的情况。

均匀分布常见于资源稀缺或者个体之间存在领地争夺的情况。

7. 聚集分布(Clumped Dispersal):指物种个体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的情况。

聚集分布常见于资源分布不均匀或者个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互相吸引的情况。

8. 群居(Colony):指一种特定生活方式,多个个体聚集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工作分配。

群居常见于社会性昆虫如蜜蜂和蚂蚁。

9. 动物群(Herd):指一群相同物种的动物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内进行集群行为。

动物群主要是为了避免捕食者和提高觅食效率。

10. 细胞群(Cell Colony):指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群体。

细胞群常见于细菌、藻类和真菌等单细胞生物。

11. 鸟飞群(Flock):指一群鸟类在飞行时保持一定间距并呈现协调的集体行为。

鸟飞群有助于避免碰撞和提高集体防御能力。

12. 鱼群(Shoal):指一群鱼类在水中保持一定间距并具有协同行为。

鱼群可以提高觅食效率和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初中科学备课参考 种群与群落

初中科学备课参考 种群与群落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1节种群与群落要点精讲一、种群所谓种群就是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并且占有一定的地域或空间。

种群概念的三个要点:①一定空间和时间内(一个区域);②同种生物(一个物种);③个体的总和(一群个体)。

二、群落群落内各种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单独的个体不能很好的生存,同样的单独的种群也无法完美的存在。

许多生物种群在一定的环境中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组合成一个多种生物的大家族,这就是群落。

1.群落的三要素:(1)一定区域内。

它决定群落的大小,可大可小,由人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各种生物种群实际是这一区域内各种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种群。

(3)总和的关键是指这一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具体有:动物群落、植物群落和微生物。

2.以森林为例,在这样一个群落中,有很明显的分层现象。

而此现象的出现,是以各种群的生存条件为需要的。

具体的说,群落是由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并且在相似的环境中会有相似的生物群落出现,这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森林中,有许多特定植物的种群,生长习性各不相同。

上层有高大的乔木,一般喜欢阳光,中层有矮一些的灌木,下面是一些草本植物,喜欢阴湿的环境。

上中下三层植物在利用空间和生物所学的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等方面很好的协调着:上层的乔木遮挡了大部分阳光,使下面比较阴湿,有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中层的小灌木需要较弱的阳光,所以下层的草本植物依赖于上层的乔木遮挡阳光,而上层的乔木依赖于下层的草本植物使地面保持阴湿。

又如高大的大树的根系发达,可以深达地下几米,范围也大,而草本植物根系较浅,范围很小,这样他们可以在同一地面的不同深度获得各自所需的营养物质。

三、群落的这样要类型根据群落的生存环境,主要可分为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

因陆地环境变化较大,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又可大致分为六大群落: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沼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一块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
虾以及其他生物。
3、水池群落不包括水池中 的-------( )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种群和群落有什么关系?
满江红
向日葵
思考和讨论: 1.个体之间有差异吗? 2.他们属于同一物种吗? 3.它们占据的地域是什么? 4.从以上三条考虑,图中是燕子种群吗?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1、此时此刻教室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是) 2、学校植物园中所有的植物 (否) 3、桔树林里的一棵桔树 (否) 4、池塘中所有的鱼 (否) 5、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鳍豚(是) 6、一个河流中的所有食人鲳 (是)
植物
动物
上:鹰、 松鼠等
中:大山 雀、柳 莺
下:鹿、 野猪等
苔藓地衣层 分层现象,保证群落在单位 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群落的主要类型
根据群落的基本特征和其生活的环境, 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
陆生生物群落中,根据不同环境下生物种类组成与个 体数量的区别,主要有六种类型: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沼泽
请举出一些你所认识的种群
图中是一片森林,你能说出有哪些种群?
群落:
生活在一定环境内,各种生 物的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 落,简称群落。
群落的三要素:
1.一定区域内。它决定群落的大小,可大可小,由 人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各种生物种群实际是这一区域内各种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种群。
3.总和的关键是指这一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具体有: 动物群落、植物群落和微生物。
巴西 芬兰 德国 亚马逊河流域
练习
(1)在一片森林中,群 落是指该区域内( )
a.所有树木 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c.所有的生物和无机环境 d.所有的生物
(2)下列事例中,属于生物
群落的是(

A.在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
成虫
B.一片朽木上的全部细菌
C.一棵枯木和其上的细菌、真菌、
真菌、昆虫、蜗牛等生物
干旱地区
低洼地和排 水不良地带
种类较少,结构 简单 种类少,层次少
种类稀少,结构 简单 种类稀少,结构 简单
松属和杉属
草本植物为主,主要有羊、 马种群。
超旱生灌木占优势,植物稀 疏 典型植物水葱、花蔺,有珍 稀鸟类种群。
把生活在一定环境中所有植 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
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
称为植被。
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构成了 不同的植被。
阅读书上图8.1.17,回答森林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一个稳定的天然森林 出现乔木
出现灌木群落 多年生草本植物 沙丘上出现先锋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
森林有那些功能?
涵养水分 防风固沙 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调节气候 防洪保土 消灭污染
森林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 世界上森林保护最好的国家是
七年级科学种群和群落
思考: 1.图中的鲤鱼生活在哪里? 2.图2中有几条鲤鱼?
思考: 1.图中的植物生活在哪里? 2.图中的植物是同一个物种吗?
种群: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内,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叫 种群。即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
种群的三要素: 1.属于同一物种。 2.占据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可大可小。 3.是同种生物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 三者缺一不可!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沼泽
各种群落及其特点
群落名称 分布区域 特点
主要生物种群
热带雨林 热带地区
种类最丰富,层 次多,结构最复 杂
乔木、灌木、藤本、附生、 寄生植物,以及各种动物种 群
常绿阔叶 亚热带地区 种类多,结构复 常绿乔木,各种动物种群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沼泽
寒温带地区
草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