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性作文审题例析
比喻类作文写作指导++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望着母亲,心里居然很烦躁。明天就要月考,我已经在上 细节描写,具体生动
一次失利了,我十分担心,也很害怕。我并没有回答母亲
的话。母亲似乎猜透了我的心思,坐在我身旁,拉起我的
手,慢慢说道:“我知道你在担心明天的考试。不用怕,
按照你现在的复习状况,肯定没问题的,妈妈相信你。”
我心中的担忧瞬间少去一半,望着母亲关心与期待的目光,
开头(第1段):引用作题记,开篇简洁,点明题目。 素材1:陶渊明如菊般悠然
中间(三个小标题) 素材2:李白的如莲般傲然 素材3:李清照的如兰般毅然
结尾(第10段):抒情议论,点明中心
开在心中的花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题记
于我而言,开在心中的每一朵花都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实的世界。 菊之悠然
数量任意:一个生命里只开一种花,一个生 命里盛开多种花(缤纷多彩),或多个生命 里各自盛开的花。
“开花”:最终实现的好的结果; “心中”:花开时对自己的影响。 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 文体:记叙文 写法:借事抒情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借
比喻类作文题目如何审题
比喻类作文题目如何审题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说要写作文,题目是“比喻”。
我心里一凉,比喻?这可怎么写呀?比喻不就是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吗?但是,要怎么比才好呢?看起来好像像老师说的,比喻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两个不同的世界。
可是,这座桥梁该怎么搭建呢?
我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它在我的脑袋里转啊转,怎么也停不下来。
老师还说,写比喻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什么是特点?得像我的眼睛,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可以一眼就看见各种各样的颜色。
还有我的鼻子,它可以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
只不过,怎样才能把这些特点写进比喻里呢?看上去像温和的阳光,它可以照亮黑夜的黑暗。
但,阳光怎么跟我的眼睛比呢?我不知如何是好,脑袋里乱糟糟的,什么想法都没有。
突然,我看到了窗外的雨滴,它们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从天空中掉下去。
雨滴,珍珠,它们都有光泽,是圆圆的样子。
我眼前一亮,找到了!我要写雨滴像珍珠一样!
我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这句话。
我感觉自己的心里充满了喜悦,比喻好像像一个神奇无比的魔法,它帮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忽然间才发现,比喻并不难,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体会,就能找到最好的比喻。
借喻,可以是天上的星星,也可以是海边的贝壳,如果你用心,它们都能变成桥梁,连接着两个不同的世界。
换一朵水仙花 比喻性话题
扣题
[ 作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 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如你有两块 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 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这句 名言的含义相信你一定很清楚。这里的“水仙花” 是一种隐喻,他所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
这使我想起抗“非典”英雄、两院院士钟南山的 一句话:人不知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 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 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在尘世之上的地方
我坚信,在尘世之上,有那么一个境界,它 是一种沉淀了塞北飞舞的风雪,抽去了江南丝柔 的愁丝,留下的那么一种快慰而自由的精神境界, 不断追寻的高尚纯洁美好的精神境界。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过:“假使你有两 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是的,在尘世之上的地方,有那么的一朵水仙 花,我坚信,它是在尘世之上的。(开头解题、 点题)
• “生活”至少有两层内涵:一是特指枯燥、单调的, 缺乏精神活动的农村生活;一是世俗的,每个人 都深陷其中的日常生活。“生活”内涵确定了, 与之相应的“需要有把‘小提琴’”的“小提琴” 的内涵也就确定了: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什么 样的“小提琴”。如果取“生活”的第一层含义, “小提琴”可以是文学艺术、业余爱好等一切精 神活动;如果取第二层含义,“小提琴”可以是 高尚的追求,高远的理想等。确定了内涵后,再 思考“为什么需要”就可以了。
总有那样的人,他们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五柳先生”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 有“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的乐趣。在尘 世之上的地方,可以拥有愉快,舒畅的感受。 前往那尘世之上的地方,你知道,那里有比面 包、比金钱、比存在这世上的一切物质更重要的。 (正面举例论证)也有那样的人,人们沉浸在灯 红酒绿之中,他们纸醉金迷,他们吸民膏脂。这 样的人不少见,像黄亦辉、赖昌星等。他们体验 不到如何用一块面包,去换取一朵水仙花。他们 沉醉在尘世之中,红尘醉,如何前往水仙花盛开 的地方?(反面)
高考比喻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 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最厚 的地方”
比喻困难多、风险大,人生 总有绕不开、躲不过的“最 厚的地方”。
船—— 人(我们)…… 大风浪——
压舱石、压舱水——
(2)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
船之所以不会大幅摇晃和翻沉,是因为“压舱水”和 “压舱石”的重力作用。反之,船之所以浮起来,是 因为减轻自身的重力。处理好两者关系,船才能轻浮 水面或驶向远方。这样,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就可以 挖掘出主旨:我们在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时,要学会 加减压;人生要学会充实自己;要想走得更远更稳妥, 不同的人要有自己的“压舱石”……这样,我们就有 了多元的思考角度和立体的写作空间。
(1)紧扣关键词,悟出比喻意。
通过文题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悟出“压 舱石(水)”、“空船”、“避免大幅 摇晃和翻沉”比喻意义,就找到了理解 材料的
主要人物 ——船 主要事件 ——大风浪时空船舱底要装
水或石以免摇晃、翻沉
关键词句 ——压舱水、压舱石
审题立意——从喻体中发现本体,再类比联想
“钻最薄 的地方”
比喻缺乏韧劲,拈轻怕重, 遇到难题瞻前顾后。
1、于个人而言, 敢于“钻最厚的地方” 就是不怕困难,攻坚克难,终将磨砺真 本领、收获真才干,拥抱不一样的风景。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2、于国家而言,核心技术突破不了,就会永远受制 于人;腐败这个“最大威胁”拔除不掉,就会失 去 民心;深化改革中的“拦路虎”清除不尽,就会 影响前进步伐。这些,都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最 厚的地方”。直面考验,迎难而上,钻得进去,研 究透彻,才有利于开创事业发展、民族振兴的新局
记叙文比喻的答题方法
记叙文比喻的答题方法一、基础识别类。
题目1:解析:- 明确本体是“月光”,喻体是“流水”。
- 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轻柔、静谧且富有动态感。
将无形的月光比作有形的流水,让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月光洒下的状态,仿佛能看到月光像流水一样在荷叶和花上流淌,增强了画面感。
题目2:文中“她的笑容像春天盛开的花朵一样灿烂。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请说说其表达效果。
解析:- 本体为“她的笑容”,喻体是“春天盛开的花朵”。
- 表达效果:生动地描绘出她笑容的灿烂、美好和充满生机。
春天盛开的花朵是美丽、充满活力且令人愉悦的,通过这个比喻,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笑容的魅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二、结合情感类。
题目3:“那只孤雁,像一片飘零的落叶,在灰暗的天空中盘旋。
”此句运用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解析:- 本体“孤雁”,喻体“飘零的落叶”。
- 情感表达:“飘零的落叶”给人一种孤独、无助、漂泊的感觉。
这里将孤雁比作飘零的落叶,表达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同时也可能暗示着作者自身孤独、漂泊的心境或者对某种事物消逝的感伤。
题目4:“他心中的希望,就像那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分析这句话中比喻蕴含的情感。
解析:- 本体“希望”,喻体“风中摇曳的烛火”。
- 蕴含的情感:风中摇曳的烛火是脆弱的、不稳定的。
这个比喻表达出他心中希望的渺茫、脆弱,体现出一种担忧、不安甚至是绝望的情绪,让读者感受到希望面临的危机。
三、在情节中的作用类。
题目5:解析:- 本体“古老的城堡”,喻体“巨大的怪兽”。
- 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这个比喻为情节增添了神秘和紧张的氛围。
“怪兽”是危险、神秘的象征,它暗示着城堡中可能隐藏着未知的危险,吸引着冒险者去探索,推动了情节向冒险探索城堡内部的方向发展。
题目6:“那道峡谷像一把无情的巨斧,把大地劈成两半,我们的探险队就被困在这斧刃之间。
”分析此比喻在记叙文情节中的意义。
解析:- 本体“峡谷”,喻体“无情的巨斧”。
比喻性话题(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比喻性话题(命题)作文审题指导比喻性话题(命题)作文审题指导一、纯命题或话题作文例1:以“在心底开一朵花”为题作文“花”喻体特点: 美好、让人愉悦 ( 如莲花、菊花、梅花等)本体自信、乐观、坚韧、永不放弃、合作……爱、感恩、奉献……道德、诚信、善良、宽容…理想、信念、梦想、对知识的渴求……平等、自由、和平比喻型话题审题的三条原则 :1.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
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
2.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
3.在写作过程中要时时将喻体和本体结合起来写,不可偏废一方。
要开篇就要明确点出喻体与本体的联系写作思路:一、如果论据比较充分的话,可采用论据并列的形式(详例+点例)如:乐观苏轼、安意如、富兰克林?罗斯福、牛顿如:爱丛飞、微尘、李桂林夫妇、林则徐、温家宝如:梅花在心底开一朵花• 没有人会阻止一朵花的盛开,如果你愿意的话。
如果你愿意微笑着迎接每一次失败,如果你愿意昂起头颅迎接挑战,如果你愿意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那么,一朵艳丽的花朵正在你心底悄然盛开,那就是乐观。
•乐观的人懂得半杯水的含意,也能看到针刺上的玫瑰,乐观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智慧,是战胜困难的不二法宝,有了乐观,就拥有了飞越万里的翅膀。
野田圣子在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微笑着面对挫折。
她曾是娇惯一时的小公主,却受到了命运的捉弄,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竟是洗马桶~她也曾为此彷徨过,但最终却走出了迷茫,正是因为她选择了乐观,选择了绽放,她的微笑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
在年底考核时,她从容不迫地用杯子舀出马桶中的水喝掉,然后甜蜜地笑了,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她找到了未来。
于是,野田圣子,这个刷马桶的女孩,竟一步步走上了日本邮政大臣的宝座,无数光环映照出的依旧是她那颗乐观的心。
因为她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野田圣子因此而精彩。
卡莱尔在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从容地迎接困难。
英国著名史学家卡莱尔一生的巨著《法国大革命史》,我们都耳熟能详,可谁又知道他曾写过两本呢,没错~当年卡莱尔在完成第一本时迫不及待地送去给朋友米尔指教,第二天却得知,那本仅有的书稿被女佣当成草纸烧掉了~他也曾消沉过,但片刻后又振作起来,买来稿纸重新创作,终于又诞生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法国大革命史》。
比喻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分析共28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比喻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分析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比喻类命题作文审题指导-PPT
❖
突然,一缕细细淡淡得清香,飘入我得鼻孔,沁入
受伤得心田。我抬起头,四下搜寻这淡香得所在,终
说起来都不就是什么大事,有时我也感到 不可理解,自己与爸爸为什么会为一些事不关 己得事大动肝火呢?爸爸会瞪着眼说:“这都 就是为您好!”什么为我好,纯粹就就是不允 许我有思考得自由嘛!
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距交这篇讨论稿 得时间越来越近了,我心中想得还就是那些与 父亲争吵得画面。父亲得屋门伸手可
及,几次人都站在门口了,就就是没有信心为 自己打开。门得那边,父亲也不知在写什么,我 得心思不知她注意到没有?
痹轻视。可我万万没有想到,考卷上瞧似简单得题目处
处有陷阱。公布成绩后,面对67 分得成绩,我脸面全无!
再瞧瞧别人手舞足蹈得得意样,我真就是又气又恨。我
输得好惨啊!回家得路上淋着朦朦得苦雨心里也有一片
挥之不去得阴霾。我把自己独自关在房间里,背着人流
下了悔恨得泪、
❖ 水……“她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 什么!”这时一阵铿锵有力得歌声在我耳畔响 起……就是得,这点风雨算什么?我一定要走过风雨, 用我得努力获得胜利!
【高分揭秘】小作者准确地把握了题目中“钥匙”得 比喻意,揭示了“钥匙”得内涵。文章开篇写道“我 得房间与父亲得卧室隔了一道门”,这句话意味深长, 不仅能引发读者得阅读兴趣,而且自然地引发出我找 “钥匙”得缘由。然后由班会入手,一波三折地叙述 了寻找“快乐钥匙”得历程,揭示了“快乐钥匙”就 是“敞开心扉,用心感悟,快乐不就是高高在上,遥不 可及得东西。快乐就是一种心态,就是一种处世得心 态……”。
比喻性的话题作文
比喻性的话题作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于是,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分析】这一道关系型作文题。
“材与非材”目的在于引导我们辩证地思索人才观。
这是一条人人皆知的道理:全球化的现代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竞争,但这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才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满玄机与智慧。
作为一名正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高中生理应明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人类对人才的定义是多元化的。
只有相对的“材”,没有绝对的“非材”。
思考时可从两个角度出发:其一,对拥材者而言,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正如伟大诗人李白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妄自菲薄,自怜自卑;其二,对用材者而言,应能用不同的眼光打量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品,努力发掘他们的价值,做到“物各有值,人尽其材”,甚至“变废为宝”。
木匠从实用观出发,放弃树根;艺术家从审美观出发,以树根为“至宝”。
这是材料给定的意义。
理解这层意义,对于作文“立意”十分重要。
更要紧的是选择讨论的重点,可以突出实用性,可以突出审美性,也可以两者兼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天鹅是一种候鸟,有着长途迁徙的习性,每年都要飞跃千山万水,往返千万里。
可野生动物园里的天鹅只能在狭小的水面追逐嬉闹,无法飞翔。
什么原因呢?原来,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
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其滑翔;如果滑翔的助跑线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实现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
谈谈比喻性象征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谈谈比喻性象征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谈谈比喻性象征性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多样的,其中有这样一种材料,其显著特点就是比喻性和象征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2009 上海春季高考作文的材料及作文要求:有一幅画,画面上有四盏灯,每一盏灯的后面有一句话:第一盏灯最亮——我有一个想法,去做!第二盏灯略暗——可以做吗?试试看吧。
第三盏灯昏暗——周围的人都不赞成去做,很难吧?第四盏灯最暗——既然这样,那就算了吧。
其实,这四盏灯都可能会出现在我们心中,你怎么选择呢?根据以上材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这样的作文材料,如何审题与立意呢?一是对所给的材料求同比异。
四盏灯明暗不同。
灯后面的一句话,提及“做”与“不做”,涉及自信度。
二是抓住材料的比喻与象征,提炼材料主旨。
先弄清“四盏灯”的特征与想法及其比喻与象征义。
最亮的那盏灯,它想着“马上去做!”比喻与象征义:敢作敢为,人生就辉煌灿烂。
略暗的那盏灯,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比喻与象征义:小心谨慎,人生也随之略显黯淡。
昏暗的那盏灯,因“周围的人都不赞成去做,很难吧”,缺乏自信,就不敢尝试。
比喻与象征义:人生因缺乏自信而昏暗无光;最暗的那盏灯,看别人不去做,自己也就“算了吧”。
比喻与象征义:选择放弃,一生定然一事无成。
实际上四盏灯,比喻四类人:第一类是有想法有行动有信心的人,对人生充满自信,知难而上;第二类是有创新精神的人,虽然会失败,但是敢于大胆尝试;第三类人是缺乏自信的人,但是只要克服了自身的缺点,可以取得成功;第四类人是随大流的人,选择放弃,必然一事无成。
灯是比喻,更是象征。
灯的亮度象征信心指数,体现为行动指数。
提炼材料主旨与立意。
材料的的主旨与立意,经过求同比异,辨析提炼,实际上就是:1、信心与成败2、想法与行动3、动机与效果等。
专题47 比喻类作文题-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上海专用)(解析版)
专题47 比喻类作文题【典例示例】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作文。
25.垂柳婆娑起舞,青松迎风而立,自然万物呈现出不同的美,这启发我们去思考生命的独特性与丰富性。
请就此表达你的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以独特和丰富,谱写生命之章木心曾说过:“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得以各自赋予意义。
”当你看见花丛中百花齐放时是否会惊叹于那多种颜色交相辉映?每种花都在群体中展示独特的自我。
这便象征了生命的独特性。
独特性的来源是每个人不同的内在需求形成的精神世界,正如人本位,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这种从自身出发的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我,与自我在这一层面达成和解。
但倘若人只有独特性呢?我们不能否定独特性的好处,它塑造了每一个自我,就如花园里没有两朵完全一样的花。
但极端的独特性,带来的只会是社会的瓦解。
每个人都过度追求自我,这样的情况下,法律体系是否可以继续运作?人与人之间是否还存在情感的联结?独特性的意义,在于我们站在群体中,却又有属于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因为独特性带来的一点儿区别,而要将自我与世界完全分离,只听从自己的独特性。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共情,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
”如果没有共情,没有独特性以外的东西存在,我们的社会只会是冷漠的陌生人社会,甚至不会由法律来统治。
由此,我们在重视独特的同时,也需要注重丰富性。
丰富性的来源,在一定程度明确地指向为外界,即他人,社会对你的影响。
但也不仅如此。
丰富性更重要的意义是带你了解,并学会接纳别人的世界观,以此拓宽自己的视野,成就更好的自我。
只用单一的视角去看世界,这是非理性的,我们熟知的管窥效应,就是这一理论的完美解释。
丰富性也在于外部印证,当您打开自己的世界去外面看看的时候,或许会发出感叹:“这个人的想法和我一样”,“我和他的观点有些出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了这一视角,我们就可以印证自己的想法,完善自己的思维。
比喻型材料作文之审题立意技巧举隅——高三作文训练专题
比喻型材料作文之审题立意技巧一、作文题展示: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骋怀之乐,弊于云雾浓厚;安于山谷,居住木屋而知芳草花林之色,困于井口狭小。
二、概念解析:什么是比喻型材料?也就是作文所给材料可能是一段含有比喻义的话、也可能是还有隐喻的漫画、还有可能是寓言故事等,多揭示人生哲理或生活智慧等。
三、比喻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对于比喻性的题目,要明白其寓意是什么,然后,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寻觅可以表达其寓意的材料比喻型材料的审题要遵循三条原则:1.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
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
2.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
3.比喻型的话题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去找到理解的突破口(关键词或关键句)。
材料就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喻的。
当拿不准本体时,所举事例尽可能要和材料包含的道理相同。
四、运用上述方法对本次作文进行审题并立意:喻体(关键词和关键句):山顶——→可凌驾万物游目骋怀——→云雾(浓厚)山谷——→可欣赏方才花木——→井口(狭小)寻找与喻体有相似点的本体:处于高位的人(社会精英)或处于繁华优渥的环境等等——→可享受更多的资源更丰富的生活——→但同时也要承受更多的压力挑战困难挫折;处于普通、平常甚至平庸地位的人或身处较小较落后的环境等等——→可享受相对单纯安宁的生活——→但又有眼界狭窄视野胸怀不宽广的弊病。
联系社会生活推而广之来确定作文立意:(1)无论眼界高低还是处境好坏,所闻所感都有其美好与局限性;(2)不必艳羡别人的光鲜耀眼多姿多彩,他们自有更沉重的负担要背负;(3)不必自卑于自己的环境狭小见识浅陋,普通平淡也一样有味道少人世丶纷争烦恼;(4)热爱并理性客观地看待自己所处的世界;(5)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6)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凡事有利也有弊,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比喻型标题审题立意(教师版)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之二:比喻型标题审题立意年级:高一编写:吕晓花审定:高一语文备课组日期:2012年12月5日【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确比喻型作文的特点,掌握比喻型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和方法,学会由此及彼,从找相似点入手,透过比喻义寻找本义,准确审题、立意。
2、过程与方法:评练评结合,小组合作、展示质疑,限时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素养。
【知识链接】一、比喻型话题作文比喻型标题是指标题通过比喻的形式表达的作文试题。
其特点是以形象性语言蕴涵观点。
往往是喻体的呈现,标题有象征寓意,比喻型作文重在喻人、喻事。
常以物喻人、以甲物喻乙物、以A现象喻B现象(事理)。
如““灯”、“远方的高山”、“鞋里的沙子”、“雕琢心中的天使”、“必须跨过这道坎”等。
二、比喻型作文审题的三条原则:1.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确,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
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
2.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
3.比喻型的标题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去找到理解的突破口。
材料就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喻的。
当拿不准本体时,所举事例尽可能要和材料包含的道理相同。
例: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这类试题,要扣住材料的主旨,以一个实物、一种现象或人物语言的一个关键词语为中心生发出一个标题,引导考生深入探究话题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进而构思写作。
要写好此类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挖掘题中关键词的比喻义或象征义。
方法是先根据喻体弄清其本义,抓住其特征,然后作相似联想,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再根据由此及彼的结果选定题材。
例如:“天使”是一个喻体,在西方神话中,天使长着一对雪白翅膀,是受神的派遣给人间送递幸福的使者,可见“天使”是纯洁美好的象征。
点点脚就能够到作文及点评
点点脚就能够到作文及点评《踮一踮脚就够到》停下脚步,眼前一片骄傲的碧绿吸引了我。
藤蔓互相缠绕,如天然屏障,隐约露出锈迹斑驳的钢铁架子,藤蔓绿意婆娑,妆点着奶奶家的庭院……奶奶说我丁点大就馋葡萄,所以庭院里栽种了这一片藤蔓。
葡萄树与我一同成长,也见证了奶奶的沧桑岁月。
眼前的季节,正当葡萄熟了。
重重叠叠的绿叶相互依偎,叶尖的绿如墨一般凝重,好像要滴下来似的。
紫红的葡萄成串地下坠,像“心”字形如珍珠一般欢笑,也许是在感恩奶奶对藤蔓年复一年的呵护吧。
端详着晶莹的葡萄串,情不自禁地将手伸了过去。
不管怎么努力,指尖依然够不着离我最近的那一串诱人的“珍珠”。
又尝试了几遍,那葡萄依旧谨慎地微笑着,让我眼中浮起了淡淡的失望。
不知是什么时候,奶奶站在我身后。
“别失望,踮起脚尖,再试一试。
”奶奶双手轻轻抚着我的肩。
瞳孔里散发温柔的光,嘴角扬着亲切的微笑。
“嗯,”我点了点头,仿佛顿悟到了一股力量。
奶奶将布满老年斑的双手轻轻压在那条坠着“珍珠”的斑驳的藤茎上。
我踮起脚尖,手指触摸到了圆溜溜的葡萄,瞬间,葡萄甜蜜的气息,沁入心田。
“瞧,摘到了吧!源儿,你要记住,无论什么事儿,踮一踮脚尖,试一试,也许就能做到。
”奶奶摸了摸我的头,眼中盛满鼓励和自豪。
那时,我并没有全懂奶奶的话。
伏在临窗的桌上琢磨着老师留下的作文题,思绪却游离在葡萄藤蔓那越来越长,越来越粗的生长姿势。
“娟儿”奶奶的呼唤让我收回了视线。
“吃葡萄啰!”奶奶目光那般柔和,手像枯藤一般。
眼前的葡萄光亮诱人,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枚,塞进嘴里,盈满甘甜,也感到了满满的一份亲情!葡萄入口的那一刻,猛然间又想起了奶奶的话“踮起脚尖,无论什么事……”脑海里的“苦恼”已有了答案,生活中珍珠般的葡萄,只要我们踮起脚尖,相信自己跳一跳,都能摘得到的。
奶奶给我的何止是剔透甜蜜的葡萄,她更给予了我生命前行“踮起脚尖”的信心与力量,有了这种精神的指引,我将追逐人生芳华!【点评】第一,审题。
这是全命题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性作文审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面对真实的社会和人生,只有付出一步一步攀登险峰的实践,才能领略那无限的风光。
而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
为什么我们在费尽心机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呢?
根据上面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思路导引】综观历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比喻型作文题目不断增多。
命题者之所以青睐这种形式,是因为比喻型作文题目内涵丰富,写作空间较大。
本题就属于比喻型材料作文。
要写好这类作文,必须注意:
1.比喻型作文题目的特征:
(1)隐喻性:比喻型作文题的隐喻性主要体现在所给的题目或材料往往比较具体、直观,而其内涵却有着极其丰富的意义。
例如文题“雕琢心中的天使”:“天使”一词现在常比喻天真可爱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也比喻传播福音的人,即“真、善、美”的化身。
(2)象征性:有的题目是从作文材料中提取、概括、抽象出来的,因此它往往是某一思想或观点的的浓缩,它一般要高于生活,具有了象征性。
例如文题“北京的符号”,“北京的符号”是指“能体现文化特征并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东西”,即能够象征北京这座城市的建筑、民风民俗、、杰出的文艺作品、标志着北京这座城市发展繁荣的新事物,如胡同、天坛、长城与天安门,京剧、相声与京韵大鼓,中关村科技园、2008奥运会等。
又如“路”“灯”“远方的高山”“鞋里的沙子”等文题都具有象征意义。
(3)立体性:比喻型作文题的内涵往往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不断延伸,因此就比一般的作文题多了可挖掘的层面,这往往能给考生提供多元的思考角度和立体的创作空间。
例如文题“今年花胜去年红”,这个特征相当突出,“花”的比喻义相当丰富,可指一种气象、一种生活状况、一种发展趋势等。
可以把这种“花”喻指姚明的成长经历,一年比一年成熟;可以是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的勇冠三军和雅典奥运会夺金后的如花笑脸;也可以这样比喻:“去年花”是我国昔日氢弹、原子弹和人造卫星的升空,“今年花”是指“神州六号”遨游太空。
2.比喻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1).紧扣关键词,悟出比喻意。
通过文题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高山”,比喻“远大的目标”;“鞋里的沙子”,比喻“我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或前进路途中存在的困难”;“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比喻“改正缺点和克服困难”。
悟出比喻意义,就找到了理解材料的突破口。
(2).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挖掘主旨。
“而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
”从关联词的角度看,此句中的“不是……而是……”重在强调后者;从句意看“鞋里的一粒沙”是“使人疲倦“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我们在费尽心机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呢?”此句用反问的句式表达更加肯定的意思,即一定要倒掉鞋里的沙砾。
这样,从材料的因果关系中就可以挖掘出主旨:我们在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时,要随时改正自身的缺点、克服遇到的困难、排除失败的危机、走出挫折的阴影、战胜不良的心情……考生就有了多元的思考角度和立体的写作空间。
【考场佳作一】倒掉鞋里的沙子
高三(2)班陈宗
人在攀登的过程中,使自己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
我们只有懂得倒掉鞋里的沙子,才能领略到那无限的风光……——题记
倒掉鞋里的沙子,领略无限的风光。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他曾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的小提琴家”。
由于一些原因,他坐了20年牢,他把这一遭遇看成是“鞋里的一粒沙”,毅然将其“倒掉”。
他数十年如一日,用仅剩下一根弦的小提琴勤学苦练,在这根弦上练出了真功夫。
终于,他的小提琴演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对当时浪漫派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雨果曾经说过:“当生活给予我一个酸柠檬,我会设法将它榨成甜柠檬汗。
”这是一种勇于“倒掉鞋子里沙子”的智慧,正如帕格尼尼那样,他登上了顶峰,领略到了音乐世界的无限风光。
倒掉鞋里的沙子,谱写人生的辉煌。
李安出身于贫民家庭。
他带着他的电影梦踏上纽约的航班。
要知道,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要想在美国电影界闯荡出一片天地是相当困难的事。
起初,李安因没能找到一份与电影有关的工作,不得不赋闲在家。
可是李安并没有被困难、挫折吓倒,即使在人生最潦倒时候,他也敢于正视现实,“倒掉鞋里的沙子”,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的华人。
正如李安所说:“生活的困难、挫折不可怕,它不过是鞋里的一粒沙,倒掉它,我们可以轻松前行,谱写人生的辉煌。
”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他以一颗宁静的心,去对待事业生活中的不如意,把阻力变为动力,终于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倒掉鞋里的沙子,彰显人格的魅力。
奥巴马,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阳光的表情,自信的笑容总折射着一股迷人的魅力。
而他当选之前也遇到上了种种挫折:一是父母“抛弃”带来的挫折,父亲、母亲都多次结婚和离婚;一是剥不掉的黑皮肤,奥巴马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黑人为除去黑皮肤,用强力化学淡化剂最终几乎毁坏了他所有的皮肤,照片让他如遭电击。
这种如影随形的自卑很有可能导致一个人沉沦,可是奥巴马只把它当作鞋里的一粒沙,果断地倒掉,并迸发出惊人的斗志,产生强烈的成就欲望,从社区工作者、博士、教授、州议员、国会议员一路走来,并最终锁定最高奋斗目标,在白宫的历史上绽放着永恒的人格魅力。
某位先哲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沙子。
是的,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我们所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倒掉鞋里阻碍我们前行的沙子。
倒掉鞋里的沙子,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倒掉鞋里的沙子,让我们更好地前行,前行……
点评:本文立意鲜明,思路清晰,材料新颖,语言流畅。
全文运用并列式结构,从三个方面阐述“倒掉鞋里的沙子,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道理。
一目了然的层次思路,让阅卷老师瞬间就抓住了文章的精髓。
全文材料中外结合,新颖典型,再加上名言的引用,很好地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考场佳作二】爱的提示
高三(1)林光豪
亲爱的孩子:
我能明白现在对于你来说是一个非常时期,你有一个远大的目标。
十几年了,你的成长无不牵动着我的心。
当你兴致勃勃地跑来说你考了第一名时,我为你而骄傲;当你垂头丧气地告诉我你失败了时,我也会像你一样伤心。
如今你自信满满地说你要考上一流的大学,我却为你担心。
孩子,不论你有多高的目标,请记住弯腰倒掉鞋里的沙砾。
孩子,你应该改掉你的自负。
面对社会,面对生活,你自信坦然,但成功后的你有时却沾沾自喜。
要知道,人生的路上,当你冲破一道关口时,如果自负,常常会迷失自己,忘了前方的路还很长,下一站仍然是个迷。
看着你十分茫然的模样,我不得不告诉你,你必须克服自负的毛病,才能够更好地前行。
自负,这是你鞋里的一粒沙砾,弯下腰将它倒出,如何?行动吧,这将会让你前行无阻,向理想的目标靠近。
孩子,你应该改掉你的懒散。
你常常在前行中放松了脚步。
周末,你一回家就懒得躺在床铺上或打开电视,两眼直勾勾地盯着体育赛事,看完了电视又玩电脑,周日早上睡到八点还懒得起床。
我能明白高三的艰苦是没法言喻的,适当的放松是可以理解的,但你这种懒散的习惯会消磨你的斗志,使你失去大量的时间。
要知道,追求理想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需要恰当的劳逸结合,你不能像现在这样懒散,在追求梦的道路上,你应该让自己井然有序、科学严谨。
懒散,这是你鞋里的一粒沙砾,弯下腰将它倒出如何?行动吧,改掉你的懒散,一心追寻你的梦想。
……
孩子,你有过自负、懒散、缺乏责任感、爱心不足等等小毛病,这些都犹如你攀登高峰的过程中鞋里的沙砾,弯下腰,倒出鞋里的沙砾,其实并不困难。
我相信,你的理想与目标会帮助你,或者说是促使你改正这些毛病。
我希望你不要只在乎你的理想多高,怎样实现,你应先让自己的身心有一个完美的状态,轻松前行,那样才能有效、迅速地圆梦。
理想无论渺小,或是伟大,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请你先将你鞋里的沙石倒尽。
孩子,以上是妈妈对你爱的提示,妈妈衷心地祝愿你,顺利地登上理想之巅!
爱你的妈妈
×年×月×日
点评:本文通过书信体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亲和力并获得共鸣,可见考生在文体方面的创新意识。
主体部分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紧扣题目,揭示了妈妈“爱的提示”的内容,在爱的感召下,作者一定会及时地倒掉鞋里的沙砾,轻松前行,顺利地攀上理想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