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学习动机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学习动机


应用: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作合理的归因
原因的稳定性影响对未来行动结果(成功 与失败)的预期。原因的部位(内外源) 与可控性将响情绪反应。
积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二句)
(1)成功→能力强→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2)失败→ →
/


消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三句)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学习动机
二、需要层次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
基本观点
(1)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爱与归属、 尊重、自我实现。(后来又增加两种:求知的需 要和审美的需要。)
(2)五种基本需要按一定顺序逐级上升。 (3)只有低一级需要基本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
能成为行为动力。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学习动机
二、需要层次论(续)
(4)高一级需要产 生时,低级需要并 不消失。同一时期 内,人就有多种需 要并存,但有的需 要占主导地位。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学习动机
二、需要层次论(续)
启示:
为了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应注意满足学生 的基本需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3)成功→ →
/


(4)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
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教育有心理成学第就七章任学习务动机的坚持性。
参考答案 (2)失败→缺乏努力→内疚/对成功的相对
和条件如:。需求要知欲
诱因 如:奖
动机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交往性动机与威信性动机(Sawrey & Telford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时内在的动力和决心。

它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学习动机的定义、分类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驱动力和目标,是推动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它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形式。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志愿,如兴趣、好奇心和自我提升的欲望等;而外在动机则是因为外部的奖励或惩罚而进行学习活动。

学习动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动机的方向性分为积极动机和消极动机。

积极动机指的是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如个人的兴趣和愉悦;而消极动机则是指个体为了避免惩罚或负面结果而参与学习活动,如外部的压力和恐惧。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和信心程度,它会影响个体对学习任务的动机和决心。

当个体对自身能力有信心时,会更倾向于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另外,学习者的目标导向也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当个体设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相信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这些目标时,会更有动力去学习。

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者和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来提高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和有价值的。

其次,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也是提高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学生取得进步或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奖励,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此外,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也对提高学习动机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之,学习动机在教育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目标导向以及外部环境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者和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如激发兴趣和好奇心,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以及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概述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 (一)引发作用 • 动机使有机体进入活动状态,提高唤醒水平,集中注意力; • (二)定向作用 • 动机使个体的行为向一定懂得方向、目标前进,使个体的行为具有明确指向性; • (三)维持作用 •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认真还是马虎、勤奋还是懒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
动机的水平; • (四)调节作用 • 动机还能使个体的行为继续维持对该目标的指向,并调节着行为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 1、根据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 动机。
•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具体的动机。 • 间接的远景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远大理想相联系的动机。
• 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 和错误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
太低都不利于学习,而当动机保持在最佳水平时,则可以产生最好的学习效 果。学习动机过低时,个体对学习活动态度冷漠,学习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 • (2)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效率最高。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 机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学习效率随动机水平增强而提高,在动机达到最佳水 平时学习效率最佳,此后随着动机进一步增强而下降。 • (3)任务容易时,中等偏高的动机下,效率最高;任务困难,中等偏低的 动机下,效率最高。
和外部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动机的内在因素。 • (2)诱因 • 能够激发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机体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
(如食物的芳香是饥饿时觅食的诱因)
• 2、内驱力
• 奥苏伯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 认知内驱力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存在于学习任务 本身。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 向。简言之,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求知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测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测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习动机的三个基本成分包括:A. 需要、驱动力、目标B. 兴趣、态度、价值观C. 知识、技能、态度D.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2. 以下哪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权力需求3.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A. 成就经验B. 替代经验C. 言语说服D. 个性特征4. 学习风格理论认为,学习者倾向于通过哪种方式来接受信息?A. 视觉B. 听觉C. 动觉D. 所有以上5. 以下哪种学习策略不属于元认知策略?A. 计划策略B. 监控策略C. 组织策略D. 复述策略6.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教学设计应该:A. 增加学习材料的复杂性B. 减少学习材料的信息量C. 增加学习材料的趣味性D. 优化学习材料的结构7.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A.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B. 学习者的先前知识C. 学习者的动机水平D. 学习者的注意力分配8. 根据成就目标理论,以下哪种目标取向更可能促进深度学习?A. 表现接近目标B. 表现回避目标C. 主题掌握目标D. 任务掌握目标9. 以下哪种记忆策略不属于精加工策略?A. 联想B. 组织C. 重复D. 可视化10.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A. 问题表征B. 知识结构C. 动机水平D. 问题难度答案:1. D2. D3. D4. D5. D6. D7. C8. C9. C 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2. 描述认知负荷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答案:1. 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成功经验、模仿学习、鼓励和支持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第七章 学习动机(二)

第七章 学习动机(二)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 自我效能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 经过训练,自我效能可以得到提高 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 怀疑态度,表现出很低的自我效能水平,在学 习中放弃尝试和应有的努力,进而影响学习成 绩。




改进:
首先,为他们选择难以适合的任务,让他们不 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 其次,让他们观看和想象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 学生的成功操作,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 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 最后,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 的错误判断,形成正确的自我效能判断



4、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作出积极的、现 实的归因
不同的归因方式对其后的学习行为产生巨大的 动机作用 各种因素中,能力和努力是两个最为主要 的因素,将成功归于能力,有助于增强个体的 自我效能,进而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和归因;将 失败归因于能力,就会轻易放弃努力,产生习 得性无力感,变得无助、冷漠、听之任之,破 罐子破摔
受训斥组 静听组 控制组

时间(天)
为什么?
不同诱因条件下的效果
4、营造适度紧张的竞赛或竞争气氛, 调动学生的好胜心

竞赛或竞争活动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优 良成绩的手段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学校 中开展适当的竞赛,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 有促进作用
竞赛的消极作用 成功可能性在50%时反应倾向强度最大, 因此竞赛对处于中间偏上状态的学生影响最大, 但对无希望得名次者只有消极作用
(一)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 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 础 教育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时激发学生 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

4.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由默里(H.A.Murry !938)提出。 麦克来伦(D.C.McClelland)对之加以研究。亚特 金森(J.W.Atkinson)加以修正。他从成就动机中
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 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
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的、有 一定风险的工作;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
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低级需要得 到部分满足的情况下,才会寻求高级需要的 满足。
马斯洛对两个概念进行了有意义的区分: 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缺失需要(deficiency needs) 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尊重 的需要,是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的、必须得到满足的需要。而这些需要一 旦得到满足,个体有关这方面的动机也会 减少。
使用外部奖励激励学生的另一个问题 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体系的有效 性会下降。
对7岁儿童很有效的策略用于14岁儿 童时,就会显得矫揉造作。
我们需要一些更适合于教育领域的方 法,这些方法更加注重发展中的学生的思 想、自尊、自我效能感以及胜任感。
2.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假定人有许多需要。
根据这种观点,学生会被激励去做那些 受到强化的行为。
实际上,行为主义理论家并没有使用动 机这一概念。
外部奖励会使学生更关注奖励,而不是 学习本身或者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事业。
我们的社会支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 分数的重视。有经验的教师必须面对这个现 实,并且提醒学生体验学习本身的快乐,提 醒他们注意发展内在激励所带来的无形奖励。
4.学习动机的分类
⑴.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1.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望。

2.学习动机的类型(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进行划分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低级的错误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

(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进行划分近景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此类动机作用效果明显,但稳定性较差;远景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个人的前途相连的,此类动机作用较为稳定和持久,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3)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不同一般动机是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具体动机则是在某一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动机,此类动机大多在学习过程中因学业成败或师生关系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此类动机主要受外界情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也叫情境动机。

(4)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进行划分内部动机:因为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价值引起的动机,动机满足在活动之内,有以下主要动机:认知内驱力: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要求系统的陈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类似于一种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因学习活动外部后果而引起的动机,从事学习只是达到某一结果的手段,动机满足在活动之外,有以下两种主要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和工作能力获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类似于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为了保持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将工作做好的需要。

3.学习动机的作用任何动机的基本作用都是:激活、指向、维持、调节,作为学习行为的专属动机,学习动机通过中介对认知过程起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1)唤醒学习的情绪状态(2)增强学习的准备状态(3)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4)提高努力程度和意志力(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这是由联结主义理论家提出来的动机理论,他们用S—R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认为学习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因此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赞扬、奖赏等,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评价:由于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因而有较大局限性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学习的人本理论通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学习动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四种统称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又称成长性需要。

学习动机PPT(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PPT(教育心理学)
– 附属内驱力(affinitive drive):个体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 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外部动机)
学习动机真题解析
1. 小明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 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C)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2.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C) 。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动机 D.间接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3.根据学习动机的持续时间 – 远景性学习动机:与长期目标相联系 (1)直接远景性动机 (2)间接远景性动机
– 近景性学习动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 (1)直接近景性动机 (2)间接近景性动机
学习动机真题解析
1. 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的学习 动机是 (C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动机 D.外部动机 2. 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 的动机是 (D ) A.高尚的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低级的动机 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 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 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 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功能 1.引发个体活动——激活功能。 2.引导这一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使个体行为有 明显的选择性——指向功能。 3.维持这种活动——维持功能。
学习动机真题解析
(三)学习动机的形成
1.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形成的基础; (推力)
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拉力)。 诱因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些客体、
情景和条件。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1.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 内部学习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因学习活动本身的 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

第七章 学习动机

第七章 学习动机

第一组:有奖励(优秀画家奖) 第二组:意外得奖(不定期) 第三组:无奖励

四天后,记录儿童自由活动情况 结果,第一组儿童用于绘画的时间是第二、三 组儿童所用时间的一半。
对教学的启示:
根据学生的年龄选择激励源。诸如分数、表扬这样 的外部激励,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学生效果更好;诸如 “为了乐趣而作某件事”这样的内在激励,对于年龄大 一些的学生更起作用。但选择哪一种模式,要根据学生 个别特点。 使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外在激励能迅速改变儿童 的行为,但这种改变往往是暂时的。内在激励对行为的 改变是缓慢的,但是这种改变往往是持久的。为了取得 长期和短期的效果,将两种激励结合起来是比较有用的 办法。要想了解并实施最有效的激励办法,最好的办法 就是尝试多种不同的激励途径。


阿特金森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 两种:一种是不畏困难、达到目标追求成功的 倾向;另一种是害怕失败、避免屈辱的回避失 败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是成就需要、对行为 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 者乘积的函数 Ts= Ms × Ps × Is Is=1—Ps,即当Ps值减少时,成功的诱因 值增加。目标的诱因值是一种对成绩自豪的感 情。他认为,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以后所体 验到的自豪比一个容易任务成功后体验到的自 豪感更强。
据一篇文章报道,老师让同学们讨论 “幸福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幸 福就是尽情地玩游戏机,有的说幸福就是没 有作业……总之,虽然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 同,但多数与尽情玩耍和少做作业有关。这 时突然一个学生说,幸福就是天上掉下一颗 炸弹,正好炸了学校,我们再也不用上学了, 一句话赢来了全班如雷的掌声。
例如,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其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的需要远远不如获得食物的需要强烈;但是,这个人一 旦不再饥饿,那么其自尊的需要又会变得极其重要。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 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学习任务时的愿望、意愿和驱动力。

它可以被视为一个能力,能够影响个体参与和坚持学习的程度以及对学习成果的表现。

2. 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学习动机对于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教学和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时,他们更容易专注于任务、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追求成功并面对挑战。

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其积极参与和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3. 学习动机的培养3.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培养学生内在驱动力和提高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之一。

通过明确具体目标并让学生理解目标对于实现他们自身期望以及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可以激励他们付出额外努力。

3.2 自我效能信念的塑造自我效能信念是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可以通过提供适度挑战并支持学生渐进性地获得成功经验来实现。

3.3 情境调整与激励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该创造积极、支持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这可以通过提供有趣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给予及时反馈和赞扬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和竞争等方式来实现。

4. 学习动机的激发4.1 建立联系建立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增加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且相关的例子、案例研究或者讨论问题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2 创造情感投入激发情感投入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这可以通过引发好奇心、培养探究精神以及鼓励认识和表达情感等方法来实现。

4.3 提供自主选择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可以增加他们对学习活动的投入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做出决策、设定学习目标或者选择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习动机。

5. 结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他们的学业成功和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定明确目标、塑造自我效能信念、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及激发情感投入和自主选择,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内在动力并更好地参与学习过程。

学习动机的理论

学习动机的理论
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教师采 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二、需要层次理论
•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从人类内在需要的角度解释动机,强调人类的动机是由不 同类型的需要构成的,各需要之间又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
• 学校教育中,通过各种活动给儿童提供获得成功和赞许的机会,力求使每个儿童都有各种 成功的体验,满足儿童的尊重的需要。
• 学校教育中,要为儿童提供发挥自己才干、潜能的平台,满足儿童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教 学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把学习动机转换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 是为了自我实现而努力学习,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努力学习。
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 教师要了解小学生低级需要满足的状况,学校要保证儿童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如学校的 物理环境和食物、水等营养物质。
• 学校要建立有秩序的、规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注重心理环境的建设,满足儿童的安 全需要。
• 教师要尊重、爱护和关心儿童,要创设良好的班集体环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 关系,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
• (3)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缺失需要是成长需要的基础,缺失需要没 有得到满足,就不会产生成长需要。另一方面,成长需要对缺失需要有引导作用,尤其是居 于顶端的自我实现需要,对以下各层需要都有潜在影响力。例如,人在求知需要的引导下, 有时可以废寝忘食。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有些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原因在于:缺失需要没有得到 满足,而成长需要有没有建立起来。
和工作中当中,人们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 因,这就是对行为进行归因的过程。
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 的行为。

第七章 动机与学习 PPT课件

第七章 动机与学习 PPT课件

学习动机理论:归因论
• (2)稳定性维度。 • 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
– 稳定的原因 – 不稳定的原因
学习动机理论:归因论
• (3)可控制维度。 • 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细分为
– 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 – 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韦纳的归因模型
内部(归因)
外部(归因)
稳定的 不稳定的
稳定的
简评
• 合理性: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
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不仅对建立 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在 实践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 局限性:
• 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 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 并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 展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 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学习动机理论:需要论
马斯洛后来又修订成五 种需要: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自尊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基本满足
基本满足不等 于 100% 的 满 足 , 如美国的一般市民, 生理需要大约满足 85%,安全需要满 足60%,尊重需要 满足40%,自我实 现需要才满足10%
关于优势需要
人在特定的 时间、地点、条 件下,存在多种 需要,但有一种 需要占优势,它 决定人们的行为
人们在成功和失败时喜欢对结果进行归因。归因分为两种:
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等。 外因是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惩等。 研究者还提出控制点,并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种。 内控的人常把成败归为内因,外控的人把成败归为外因。
韦纳〔Weiner〕的归因理论: 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成败的主要原因有四 个: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PPT课件
第49页/共77页
基本观点
力求成功、选择朝向成功/失败 的目标 个体趋近目标的行为最终受追 求成功的意向、避免失败的意 向综合作用
第50页/共77页
成就动机模型的心理机制
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 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 心受伤害和产生烦恼。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自我效能感高的 人在困难面前敢于面对困难,且斗志昂扬。
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 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 感高的人活动时信心十足,情绪饱满,而自我
第45页/共77页
在教育上的意义
影响学习成绩 影响努力程度 影响坚持性 影响积极的情绪 影响任务的选择 影响目标的确定
第20页/共77页
(三)动机与学习效果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的积极性会越高,学习效果会越好。 具体来说,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比较复杂,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第21页/共77页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 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学习效果/解决问 题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 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 有利于任务的诱因
1.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2.需要与诱因的关系? 思考:需要与趋向、回避
第6页/共77页
动机与态度
1.态度与动机 2.态度的构成: 认知 情感 行为倾向
第7页/共77页
认知不协调理论
费斯汀格于1957年首次提出: 两种认识或者认识与行为不一致时产 生了心理上的紧张,出现内心冲突与 不安,产生心理困扰。
班杜拉将期望分为结果期望与效能期望。

教育心理学7、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7、学习动机


学生A的归因——这次写得不好只是最近努力 不够,下次只要努力了一定写的很好。

学生B的归因——不及格是我不会写,是我的
写作能力导致的。

学生C的归因——我这次运气比较好,老师没
认真看,所以混了个良好

请问谁的归因是科学、有利的?
2、科学的归因模式

成功——能力高——积极情绪(自豪、自 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动机水平
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对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
励为主,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逐步树立起 学习信心。对于成绩较好,但有些自傲的学生, 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 足。对于女生,表扬比批评更有效,而对于男生 批评比表扬作用更大。对于内向的学生,表扬效 果好,对于外向的学生,批评的效果好。
(1)能力高低 (2)努力程度 (3)任务难易 (4)运气好坏 (5)身心状态 (6)外界环境 如果你获得了成功,你怎么解释成功的 原因? 如果你失败了,你又会怎么解释失败的 原因呢?
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结果归因 责任归因
稳定性
内在性
可控性
稳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可控
不可控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运气好坏
过多的惩罚会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
2、惩罚也是必要的
使用时应注意: 切忌体罚学生
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 惩罚有两种 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3、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比学生受忽视强
运用奖励与惩罚应注意:
1、以奖励、表扬为主
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作用 奖励要与学生实际付出一致 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 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 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使学生尽量紧张一些;而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 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是问题出现时,要尽量心平 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使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情境再现
• 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 过奖,升入初中后,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班级排 名三十几名,回家又受到父母的责骂,使他很有挫败感。他很想取得好 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也出现考试不及 格现象。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字迹潦草, 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 不认真,拖欠作业,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
•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 既然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主体今后的行为,那么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 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 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 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 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 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 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卑, 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源自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产生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习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 的学习需要。 (二)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立志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启发学生自觉、勤奋地学习。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动机六个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动机六个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之学习动机六个知识点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自身学习活动,并引导其行为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发展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学习需求和学习期望,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学习动机系统。

(1)学习需要和内驱力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缺失,并努力得到充实的心理状态。

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意图。

(2)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是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

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2.学习动机的种类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距离的直接动机和远距离的间接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4.学习动机的理论(1)强化理论(2)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有五种,按一定的层次从低到高排列,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人的需求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求。

自我实现作为最高需要之一,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创造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努力又快又好地解决一个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

他把个人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争取成功,一类是避免失败。

(4)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测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水平、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会)质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

小学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七章 学习动机

小学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七章 学习动机

第七章学习动机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把握学习动机的作用;理解不同的动机理论对于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指导作用;初步学会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各种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本章难点是学习动机理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述。

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

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②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③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动机(motivation)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心理倾向。

即推动个体的内在动力。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如学生们往往对感兴趣、符合自身需要、对自己有重要价值意义的学科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能从中获得较大的满足感。

有人认为,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

学习价值观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用的看法。

学习兴趣亦被为求知欲,是特殊奇心这一内驱力在学习上的表现。

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从而满足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组成的。

学习需要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需要是由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主观需求来体现。

学习需要的表现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意向和学习愿望。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推动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教育改革和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学习动机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和分类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在动力,驱使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追求学习目标的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出于兴趣、好奇心、自主性等内在因素而参与学习活动;而外在动机则是指个体由于外部奖励、压力或者避免惩罚等外在因素而参与学习活动。

二、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学习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目标导向、成就动机、情绪状态等。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心,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目标导向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追求的目标类型,分为任务导向和表现导向两种。

任务导向的个体更注重学习过程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而表现导向的个体则更关注结果和他人的评价。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追求成就感和成功的内在动力。

情绪状态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升学习动机,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对学习动机产生负面影响。

三、培养学习动机的方法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者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教育者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包括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设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有能力自我监控和调整学习策略。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依赖外部奖励,以免影响学生的内在动机。

四、学习动机的实践应用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实践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习动机的理论,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大学生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大学生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七章-大学生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单选题]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O O(江南博哥)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单选题]2.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Oc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外部学习动机。

[单选题]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O O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单选题]4.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O o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单选题]5.关于影响学生成就目标的TARGET模式,说法错误的是O oA.T表示“任务设计”因素B.A表示“权利分配”因素C.R表示“评价活动”D.G表示“小组安排”参考答案:C[单选题]6.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O o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班杜拉首先提出。

来说,中等难度(成功概率50%)的任务最有挑战性,有助于他们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的满足。

[单选题]9.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OOA.动机B.需要C.兴趣D.世界观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因可按三个维度分类:内外源、稳定性、可
维控度性。 稳定性
内外在性
可控制性
关系 因素
稳 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可控 不可控
能力高低 √


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


运气好坏



身心状态



外界环境



应用: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作合理的归因
原因的稳定性影响对未来行动结果(成功与失
败)的预期。原因的部位(内外源)与可控性 将响情绪反应。
(赞许、训斥、 愤怒、同情、鼓 励、安慰、帮助)
学生归因
四、成就动机论
成就动机由默里(Murry,1938)提出。
返回目录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人为什么要学习?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定义: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 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结构: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 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
诱因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些客体、情境
和条件。需要
如:求知欲
动机
诱因
如:奖 励
如:遇到危险时人能产生 巨大的力量逃出生天;
平时偷懒不用功的学 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不随情境的改变而改 变,长期的、概括的
如:影响人一生的兴趣 爱好、价值观;
高成就动机者有三 大特征:工作狂、有节 制的冒险、需要反馈。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续)
(三)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由学习活动本身提供 奖励所维持的动机
好奇心(求知欲); 胜任力(完成欲); 自居作用(认同欲); 互易性(互惠欲)。
由学习活动以外的情境 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
外部强化与强化物: 一级强化物:食物、水 、安全、温暖、性等; 二级强化物:金钱;社
会接纳、活动等: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续)
(四)亲和动机与成就动机
社会性动机
亲和动机
希望同社会中的人 保持亲近关系的动 机。
成就动机
个人对于他认为是 有价值的工作愿意 去做,并力求有所 成就的动机。
三、学习动机的作用(考试内 容)
1、学习动机既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学 习的充分的条件。但它是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 重要条件。
2、对于长期进行有意义学习来说,学习动机是 绝对必要的。
3、学习动机不直接影响和改变学习中的认知过 程,因而它对学习的影响是间接的。
强化后果对操作行为的增强作用是自动实现的, 无需认知的中介作用。
二、需要层次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
基本观点
(1)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 自我实现。(后来又增加两种:求知的需要和审美的 需要。)
(2)五种基本需要按一定顺序逐级上升。 (3)只有低一级需要基本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能成为
因影响个人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归因后
果),归因后果又影响后继的行为。于是归因
就具有动机功能。
情感反应
对行动成败的归因
如,沮丧、灰心
后继行为
如,将竞赛失败 归于能力差
对行为结果的期望
如,丧失动力、 很少参加竞赛
如,下次也不能成功
三、归因理论(续)
维纳(Weiner)使归因理论不断完善。他提出,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交往性动机与威信性动机(Sawrey & Telford)
社会动机
交往性动机
如:为自己喜欢的 老师而努力学习某 课程。
威信性动机
如:期望得到别人 的尊重、肯定和赞 扬,向往获得成就 等等。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续)
(二)情境动机与人格动机
情境动机
人格动机
在一定情境下产生, 暂时的、可变的
第七章 动机与学习
本章知识要点 1、掌握学习动机的含义; 2、掌握并熟悉各种学习动机理论; 3、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重点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难点 学习动机理论

进入
第七章 动机与学习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本章复习思考题
积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二句)
(1)成功→能力强→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2)失败→ →
/


消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三句)
(3)成功→ →
/


(4)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
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参考答案 (2)失败→缺乏努力→内疚/对成功的相对的
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3)成功→运气好→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 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期望。
链接:教师反馈影响学生归因
学生的表现
教师对学生的印象
教师对学生 表现的评定
教师归因
教师的反馈
语言的
(错误改正)
非语言的
(如面部表情)
学生觉知到 自己的成败
学生猜想教师 对他的态度
教师的行为
三、归因理论
归因(Attribution):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 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结局原因的推断的过程叫 学业成败的归因。
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 在其对人际知觉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
三、归因理论(续)
归因理论是一种比较系统的认知动机理论。归
(3)维持作用
哪怕生病,小王的学习计划也从不中断。
链接: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寄以期待,学生就 会发生相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需要层次论 三、归因理论 四、成就动机论 五、自为主义认为,一种操作发生以后,接着呈现 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发生的概率就增加。
讨论:学习动机 属于非智力因素
吗?
三、学习动机的作用(续)
4、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种学习。 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
三、学习动机的作用(续)
5、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表现在三方面: (1)激活作用
小王早上6点准时起床,背1个小时的英语单词。
(2)指向作用
小王希望能顺利通过两个月后的大学六级考试。
行为动力。
二、需要层次论(续)
(4)高一级需要产生 时,低级需要并不消 失。同一时期内,人 就有多种需要并存, 但有的需要占主导地 位。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二、需要层次论(续)
启示:
为了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应注意满足学生的基 本需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注意需要的层次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