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强化训练34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复习特训

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复习特训

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复习特训第1题【单选题】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物质的转化或流向.其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A、HCl、NaOH、NaClB、KNO3、NaCl、FeCl3C、NaOH、Na 2CO3、NaClD、CuSO4、H2SO4、NaCl【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以下两种途径制铜:(1)CuO CuSO4Cu (2)Zn H2Cu假设每一步反应都完全,要制得等质量的铜,两个途径相比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等质量的Zn、H2SO4、CuOB、消耗的只有CuO质量相同C、过程中产生的ZnSO4质量相同D、所有反应类型都相同【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AB、BC、CD、D【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2→O2B、CaCO3→Ca(OH)2C、Fe2O3→FeD、Cu2(OH)2CO3→CuCl2【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出门随手关灯B、垃圾焚烧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D、草稿纸双面使用【答案】:第8题【单选题】在碳循环中,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态系统主要通过( )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分解作用D、光合作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图甲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B、图乙是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H2SO4C、图丙是向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D、图丁是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是( )①X+酸→盐+水②X+水→碱<!--{cke_protected}{C}%3C!%2D%2DE1%2D%2D%3E-->A、CaOB、Fe2O3C、CO2D、CuO【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固体,直至过量。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课后辅导练习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课后辅导练习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课后辅导练习第七篇第1题【单选题】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

下列对这种生态模式的错误叙述是( )A、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B、种植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C、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D、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B、分解者在生物圈的依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保持了大气中氧含量的稳定D、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B、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C、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D、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

如图所示,对这个模型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该模型表示生物之间碳元素的流动,则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C表示分解者B、若该模型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则储存能量最多的AC、若该模型表示食物网,则此食物网中含有2条食物链D、若该模型表示食物网,BC生物之间的关系仅为捕食关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水体富营养化B、酸雨C、温室效应D、臭氧层破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能力提升强化训练-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能力提升强化训练-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能力提升/强化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分散系的是A.水B.空气C.食醋D.沙土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都不正确的一组是选项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 H2SO4NaOH NaNO3Al2O3CO2B H2CO3Ba(OH)2CaCl2Na2O SiO2C CH3COOH KOH NaAlO2MgO SO2D HNO3Mg(OH)2CaCO3CaO P2O5A.A B.B C.C D.D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O2B.Cl2C.NaCl D.H2SO4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FeCl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制备氢氧化铁胶体A.实验室将3B.实验室制备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导电,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电Fe OH胶体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C.向()3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5.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CH COONa)属于“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

醋酸钠(3A.单质B.酸C.盐D.碱6.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A .①Na 2CO 3;①SO 2;①K 2CO 3B .①NaHCO 3;①CO 2;①BaCl 2C .①Fe 2O 3;①CO ;①Ba(NO 3)2D .①CaCO 3;①SO 2;①Na 2CO 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①生石灰作干燥剂时发生化学变化①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和NO ,故NO 2是酸性氧化物 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①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①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①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①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A .①①①B .①①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2Cl 属于单质 B .23Fe O 属于氧化物 C .3HNO 属于酸 D .23Na CO 属于碱9.下列属于碱的是 A .纯碱B .生石灰C .烧碱D .小苏打10.()3Fe OH 胶体虽然是由3FeCl 溶液制得,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

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40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含解析2

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40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含解析2

课后强化训练40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选择题1.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B)A.SO2B. CO 2C. N2D. CH 4【解析】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均不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第2题)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解析】A选项,生成沉淀的反应较多,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是盐和盐的反应,因此不一定有碱的参与,错误;B选项,盐酸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是酸和盐,没有单质,错误;C选项,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D选项,由一种单质和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物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反应物必须是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则生成的物质除了单质,另一种物质肯定是化合物,因此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转化|C0@0| —-转化2 二7(第3题)3•如图表示CO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 X中C、H 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 : 2 :1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Q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Q和HQ的含量增加【解析】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如不及时排出,二氧化碳溶于人体内的水中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使人体血液的pH减小。

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D)【解析】A中一氧化碳含量过少,无法点燃;B中氧化钙会与水反应;C中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镁。

5.金属镧(元素符号为La)的活动性比锌强,它的氧化物为L32Q,其对应的碱为La(QH)3, La(QH)3 难溶于水,而LaCl3可溶于水。

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课时训练: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课时训练: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基础过关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燃料燃烧B.动物的呼吸作用C.植物的呼吸作用D.植物的光合作用2.如图HK13-1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HK13-1A.光合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C.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D.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3.下列方法:①金属溶于酸;②碳酸盐溶于酸;③氧化物溶于碱;④氢氧化物溶于水;⑤氧化物溶于水。

肯定得不到盐的是()A.①②B.④⑤C.③④⑤D.④4.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

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OH)3和HCl2O3和HCl和HClD.NaCl和La(OH)35.[2020·邵阳]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NaCl NaOH KClB.CuSO4Ba(OH)2HCl HNO3C.Na2SO4BaCl2Na2CO3HNO3D.Ca(OH)2K2CO3CaCl2NaCl6.现有①NaOH、②Al2(SO4)3、③Ba(NO3)2、④FeCl3、⑤NaCl五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要用最简便的方法,被鉴别出来的物质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②③⑤C.②③①④⑤D.④⑤②③①7.[2020·广安] 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SO4、NaCl、Ba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并过步骤1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滤液B 滤步骤2向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步骤3向B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色沉淀A为CaCO3B.白色沉淀C为BaSO4C.原固体粉末中肯定含有Na2SO4D.原固体粉末中肯定不含NaCl8.[2020·苏州]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A.C CO2COB.S SO2H2SO3溶液C.Cu CuSO4溶液Cu(OH)2D.NaOH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9.[2018·台州] 某固体由Ba2+、Cu2+、Na+、Cl-、C O32-、S 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 g白色沉淀;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 g白色沉淀;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习题精选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镁条燃烧的现象是( )A、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氧化镁D、生成白色固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

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B、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耗去空气中的大量氧气C、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达30%D、随地球人口的增多,呼吸、燃料燃烧等耗氧也越来越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出门随手关灯B、垃圾焚烧C、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D、草稿纸双面使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A、Na2SO4、BaCl2、KNO3、NaClB、Na2SO4、Na2CO3、BaCl2、HClC、NaOH、Na2SO4、FeCl3、BaCl2D、NaCl、AgNO3、NaNO3、HCl【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O→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B、②可以通过加入氯化铜来完成C、三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三个反应都能加入盐酸来完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单位为ppm)从20世纪50年代的315 ppm升至21世纪初的370 ppm,下列哪项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人口过快增长B、植被遭受破坏C、全球气温升高D、野生生物灭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甲、乙、丙、丁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乙→H2O;②乙+丁→CO2;③丙+乙→CO2+H2O。

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课后辅导练习

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课后辅导练习

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课后辅导练习第1题【单选题】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B、红色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铜发生了还原反应C、立即把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会出现蓝色D、红色铜丝变为黑色后,总的质量增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

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A、Na2CO3、K2CO3、CaCO3 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 ,所以电离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C、金属Fe、Zn 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D、因为水是氧化物,所以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C→CO2”的反应碳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B、“CO →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们可以利用物质与物质间的反应制造出新的物质。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Cl2→CuB、Ba(OH) 2→NaOHC、H2SO4→HClD、NaNO3→NaCl【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2O3→FeB、Hg→Hg(NO3)2C、S→SO3D、H2SO4→H2【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课后辅导练习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课后辅导练习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课后辅导练习➢第1题【单选题】有如下两个转化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O →CO2 ,HCl→ZnCl2 ,对于这两个转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都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实现B、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D、都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与自然界氧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反应D、蒸腾作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与氧循环无关的是( )A、生物呼吸B、物质燃烧C、光合作用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物质的转化或流向.其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B、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C、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D、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圈I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B、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小金同学看到喷泉就想自己也设计一个趣味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科学:第二章《物质的循环与转化》教案(鄂教版九年级)

科学:第二章《物质的循环与转化》教案(鄂教版九年级)

初三自然科学物质的循环与转化【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物质的循环与转化二、良好开端1、重点:掌握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生物圈中的氧循环;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2、难点:碳循环中碳元素的来源和去向;氧循环的过程;氮循环的过程,合理施肥。

三、成功之旅【知识点1】碳循环1、碳的存在形式:单质:煤、铅笔芯空气中:二氧化碳化合物:酒精、塑料等岩石土壤中:碳酸盐气态化合物:二氧化碳动植物:有机物2、碳的循环:3、产生二氧化碳的活动:①呼吸作用②尸体腐烂③燃料燃烧④火山爆发吸收二氧化碳的活动:①光合作用②溶解于水③形成岩石4、人类活动与碳循环的关系:释放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消耗二氧化碳:植树造林,种植花草,种植庄稼自然界自发进行的碳循环在很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使地球环境基本保持不变,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导致温室效应,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开发新能源,利用太阳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限制汽车数量或尾气的排放,多植树造林)。

例1. 维生素C 主要存在于蔬莱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目前药店里有一种叫“维C 泡腾片”的药品能补充人体对维生素C 的需求。

一次小明看到爷爷冲饮这种药品的过程:在一杯温开水中放入一片该药品,药品迅速溶解,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气泡。

小明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向爷爷要了几片这种“维C 泡腾片”在家中进行实脸;在盛有温水的杯中加入该药品,并用燃着的火柴伸到杯口,发现火柴熄灭,由此小明初步推测了该气体中含有的成分,但还不能最终确定。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推测. 第二天小明拿着药品去学校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操作 感觉气体的色、味 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无色、无味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小明的实验现象,可以确定该气体中一定有 ,写出这种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浙江省中考科学 课后强化训练40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含解析)(2021年整理)

浙江省中考科学 课后强化训练40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含解析)(2021年整理)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40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40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40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课后强化训练40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一、选择题1.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B)A。

SO2 B。

CO2C. N2 D。

CH4【解析】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均不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第2题)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 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 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

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

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解析】A选项,生成沉淀的反应较多,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是盐和盐的反应,因此不一定有碱的参与,错误;B选项,盐酸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是酸和盐,没有单质,错误;C选项,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D选项,由一种单质和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物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反应物必须是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则生成的物质除了单质,另一种物质肯定是化合物,因此属于置换反应,正确.(第3题)3.如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

2019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强化训练37 化学反应的应用强化训练38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2019年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强化训练37  化学反应的应用强化训练38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课后强化训练38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一、选择题1.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1题))A. 图甲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B. 图乙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C.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解析】图甲中转化1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酸雨是二氧化硫溶于水造成的。

2.物质是变化的,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实现一步转化的是(C)A. Mg→MgO→MgCl2B. Fe2O3→Fe→FeCl2C. CaCO3→Ca(OH)2→CaSO4D. S→SO2→SO3【解析】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碱溶液反应,不能一步转化生成氢氧化钙。

3.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流程如图,利用铁的氧化物作催化剂,可提高效益。

下列关于该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D),(第3题))A. 从整个过程来看,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C、O,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FeB. 该流程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合理使用了太阳能,充分体现了低碳的理念C. 理论上,每生成32克O2,就需要消耗44克CO2D. 理论上,每消耗44克CO2,就需向体系内再补充432克FeO【解析】氧化亚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所以理论上,不需要向体系中补充氧化亚铁,故D错误。

4.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A)A. 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B. 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C. 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D. 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解析】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再过滤除去过量的氧化铁,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可以用于制取Fe2(SO4)3溶液。

5.金属镧(元素符号为La )的活动性比锌强,它的氧化物为La 2O 3,其对应的碱为La (OH )3,La (OH )3难溶于水,而LaCl 3可溶于水。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

课后跟踪训练22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1.下列不属于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途径的是( B )A .生物的呼吸作用B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 .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D .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2.如图表示CO 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 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X 中C 、H 、O 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B .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 C .X 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 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 值将减小D .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 2和H 2O 的含量减少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C ) A .Fe(OH)3→FeCl 3B .CO 2→CaCO 3C .KNO 3→KClD .CaO →CaCl 24.CO 2占空气总体积的0.034%,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 处不包含下列哪项( C )A .人和动物的呼吸B .植物的呼吸作用C .用氢气作燃料驱动火箭D .含碳燃料的燃烧 5.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它们具有如图所示关系。

“-”表示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转化的方向,下列推断错第2题图第4题图误的是(D) A.若甲是HCl,则丁可能是CaCl2B.若甲是HCl,则乙和丙中可能有一个为碱C.若甲是Ca(OH)2,则丁可能是NaOHD.若甲是Ca(OH)2,则乙和丙中至少有一个为酸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

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盐酸C.戊是氢氧化钙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7.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量、产生气体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华东师大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 课后练习题

华东师大版科学 九年级下 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

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三种化肥中,尿素的含氮量最高B.B物质为碳酸氢铵C.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D.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B.金属都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铁与氧气反应一定生成四氧化三铁D.含有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3. 把6克碳在24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30克B.22克C.32克D.44克二、填空题4. 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已模糊不清,小明想通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①取10克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60克溶液;②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⑧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14.35克.(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和玻璃棒.(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__(要求列式计算)(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_____(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A.晶体没有干燥 B.蒸发时液体飞溅 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5. (1)下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______,产生氧气的有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标号)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c.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d.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e.氧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三、探究题6. 如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作用是使装置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经计算获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化如下图所示。

课后练习 第36课时 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

课后练习 第36课时 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

第36课时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1.(2017·德州)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

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

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2016·南昌)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 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

第2题图A.H2B.H2CO3C.KOH D.CH43.(2017·安徽)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与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作为“绿色环保溶剂”能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B.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在其中复燃C.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D.超临界CO2流体与固体干冰的组成相同4.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4题图A.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C.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D.a至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5.(2017·丽水)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现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下列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最可能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固体不溶解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该固体,称固体质量、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检测尾气A.碱B.盐C.金属单质D.金属氧化物6.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处理后的海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强化训练34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一、选择题(第1题)1.如图,关于生物圈中的碳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 图中Ⅰ可表示光合作用B. 图中Ⅱ可表示呼吸作用C.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能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D. 绿色植物白天完成图中Ⅰ所示过程,夜晚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2.高纯度的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

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SiO 2+2C=====高温Si +2CO ;②Si +3HCl=====250 ℃HSiCl 3+H 2;③HSiCl 3+H 2=====高温Si +3X 。

反应①制得粗硅,通过反应②③进一步得到高纯硅;三氯硅烷(HSiCl 3)的沸点是31.8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 反应③中X 的化学式为HClB. 三氯硅烷由氢、硅、氯三种元素组成C. 三氯硅烷中硅、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3D. 反应②③实现了硅元素的富集,将粗硅转化为高纯硅【解析】 由③HSiCl 3+H 2=====高温Si +3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③中X 的化学式为 HCl ;1∶3是三氯硅烷(HSiCl 3)中硅、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而非质量比。

3.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 2S 3)等多种矿物。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 鋈属于金属材料B. 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C. Ni 2S 3中镍元素显+3价D. 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解析】 鋈是银白色铜合金,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故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不能全部溶解。

4.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 2(SO 4)3溶液的方案最佳的是(A )A. 过量Fe 2O 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B. 过量稀硫酸与Fe 2O 3反应C. 过量Fe 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D. 过量Fe 粉与CuSO 4溶液反应,过滤【解析】 过量的Fe 2O 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再过滤除去过量的氧化铁,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可以用于制取Fe 2(SO 4)3溶液。

5.如图所示的“人工树叶”是一种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装置,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燃料丙醇(C 3H 8O)。

下列不属于...“人工树叶”的作用的是(A ) ,(第5题))A. 为人类提供食物B. 为人类提供能源C. 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解析】 “人工树叶”是一种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装置,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燃料丙醇,不能为人类提供食物。

6.如图,三种物质间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D ),(第6题))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解析】 ①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 +CO 2↑,Na 2SO 4+Ba(OH)2===2NaOH +BaSO 4↓,2NaOH +CO 2===Na 2CO 3+H 2O ,Na 2CO 3+Ca(OH)2===2NaOH +CaCO 3↓;②2Cu +O 2=====△2CuO ,CuO +H 2=====△Cu +H 2O ,2H 2O=====通电2H 2↑+O 2↑,2H 2+O 2=====点燃2H 2O ;③FeSO 4+BaCl 2===FeCl 2+BaSO 4↓,FeCl 2+Mg===MgCl 2+Fe ,Fe +H 2SO 4===FeSO 4+H 2↑,FeSO 4+Mg===MgSO 4+Fe 。

二、非选择题7.硫酸铜晶体常用作杀菌剂,某工厂设计了2种由铜单质生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

,(第7题))(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uO +H 2SO 4===CuSO 4+H 2O 。

(2)已知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从环保角度考虑途径Ⅱ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尾气处理,吸收二氧化硫。

(第8题)8.A 、B 、C 为初中科学常见的三种无机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1)若C 是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 、B 所属的物质类别和组成元素都相同,则A →B 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MnO 22H 2O +O 2↑。

(2)若A 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A 与B 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B 和C 属于同一物质类别,A 、B 、C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则C 可能的物质类别是酸或碱或盐。

【解析】 (1)C 是氧气,A 和B 所属物质类别和组成元素相同,则A 是双氧水,B 是水。

(2)A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A 可能是二氧化或水。

由于A 与B 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若A 是二氧化碳,A 、B 、C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则B 、C 中都含有碳、氧元素,B 可能是碳酸或碳酸钠;若A 是水,则B 、C 中都含有氢、氧元素,B 可能是氢氧化钠或亚硫酸。

B 和C 属于同一物质类别,故C 可能的物质类别是酸或碱或盐。

9.小科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价类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科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A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 、D 、E 、F 均含有铜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9题))(1)“A +H 2O===B ”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2)写出B 和D 反应得到C 和水的化学方程式:Cu(OH)2+H 2SO 4===CuSO 4+2H 2O 。

(3)列举3种能与E反应得到F的物质:C、H2、CO(写化学式)。

【解析】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且其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6,故可能是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能转化生成B,B属于酸且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B是硫酸;C、D、E、F均含有铜元素,C是盐,D是碱,E是氧化物,F是单质,硫酸能转化生成C,故C 是硫酸铜,D是氢氧化铜,E是氧化铜,F是铜。

(1)三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

(2)硫酸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3)金属氧化物可以和还原剂反应得到金属单质。

10.“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是“盖房子”的游戏示意图,其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

图中已放置好四种物质,还有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三种物质待放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第10题))(1)二氧化碳应放在__①__(填序号)处。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③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3)第二层内的两物质间能相互转化,请写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或Na2CO3+Ca(OH)2===2NaOH+CaCO3↓;Na2CO3+Ba(OH)2===2NaOH+BaCO3↓等]。

【解析】(1)、(2)由于铁在第四层,而铁只能与三种物质里面的硫酸铜反应,故硫酸铜应放在第三层的③。

第二层中的氢氧化钠既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又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二氧化碳应放在第一层的①。

(3)第二层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两物质间能相互转化,可能的化学方程式有:CO2+2NaOH===Na2CO3+H2O、Na2CO3+Ca(OH)2===2NaOH+CaCO3↓、Na2CO3+Ba(OH)2===2NaOH+BaCO3↓等。

11.某小组用耐强碱的反应管等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以研究铜酸钠(NaCuO 2)跟H 2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固体中出现紫红色物质,②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第11题))(1)经检验紫红色物质是一种金属单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uO 2+3H 2=====△2NaOH +2Cu +2H 2O 。

(2)若实验过程中包含下列步骤(没有根据操作顺序排列):①停止通H 2;②通纯净的H 2排尽装置中空气;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④①。

(3)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__②__(填“①”或“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4)完全反应后,为了测定固体产物中Cu 的质量,要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晾干、称量。

在洗涤环节中判断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检测pH 是否等于7。

【解析】 (1)紫红色物质是一种金属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其为铜单质;由于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生成物中有水。

(2)氢气具有可燃性,其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且热的铜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先通后停,实验过程与一氧化碳和氢气还原氧化铜相同。

(3)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4)在洗涤环节中判断洗涤干净也就是看铜表面是否残留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显碱性,操作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检测pH 是否等于7。

(第12题)1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硝酸钡。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ABD(填字母)。

A. 碳酸钠B. 硫酸钠C. 硝酸钡D. 氢氧化钠导学号:89051010【解析】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所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甲中一定不含碳酸钠;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所以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碳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13.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第13题))(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__过滤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