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三农”更加重视,促进贵州省广大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势在必行。本文首先探讨贵州省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转移,推进贵州省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等。
【关键词】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对策
一、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贵州省是一个西部农业大省,根据贵州统计局《2009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9年末,贵州户籍人口4090.78万,常住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3798万、其中城镇人口1135.22万,占总人口的29.9%;农业人口2662.78,占总人口的70.1%。从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人口过剩会给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带来影响,带来了一系列发展问题:第一、大量农村人口滞留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留在农业上,会形成了农村的隐蔽性失业,导致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极低,甚至为零,农民收入很难增长;第二、人均耕地有限,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使人地矛盾非常的突出,大量的人口在有限的土地上耕种,人们要扩大耕种面积不得不开荒,从而破坏环境,导致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农村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的增收;第三、大量的剩余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不利于我省的二元
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小城镇化很难实现;第四、农民的收入不高对国家大力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不能实现,因为人们想消费而没有钱消费或不敢消费,导致农村的消费市场的空缺;第五、由于我省属于喀斯特地貌比较明显、环境承载力差,容易导致石漠化致使粮食减产,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第六、使得农村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的人力资本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使得农村的科学技术推广困难。因此,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不仅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问题,也是保证贵州政治安定、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偏差,使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非常困难。由于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体制,把城乡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使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迁移,阻断了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的途径,造成并维持了城乡居民之间过大的收入消费差距。进入90
年代以来,随着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用工制度的松动,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但这只是一种体制外的、暂时的流动,他们的户口仍然在农村,也不纳入城市的就业管理。以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分割体制并没有根本改变,使
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农村,导致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偏差。
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为3893.5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4.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74.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65.16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2%、37.9%和47.9%。
这说明贵州农村大量的人口才创造出少量的国民生产总值,产业产值结构不合理。另外,还说明贵州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人口,并且贵州劳动力就业人口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的偏差,要提高第一产业的就业产值比重就必须加强农村的投入,提高其收入水平,把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存在很大盲目性。贵州农村劳动力输出9o%以上处于无序转移状态,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较大。首先农村外出务工者缺少市场信息,外出务工都是盲目地去,这就增加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成本。据调查,现在各地区能够真正为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开展服务的劳务中介组织还不多,而且比较不完善。市、县、乡政府也不能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劳务信息和寻找就业岗位,劳动力转移大部分是靠农民自发组织、自由流动、自谋职业。2005年贵州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有36.7l%是自己找门路外出务工的,还有58.13%是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带领下外出务工的,仅有5.26%的人是有组织地外出务工的。农村外出务工者本身素质就比较低,再加上就业信息极不对称,在缺乏组织和管理
的情况下,那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是无序输出,从而大大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功力的真正转移,只能是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农民变工人、农民变市民。
但是贵州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乡镇企业发展不成熟,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又贵州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三不临”(不临边、不临海、不临江)的客观现实情况使贵州省很难吸引外资来贵州投资,造成贵州的自身的发展不能吸纳贵州剩余劳动力。
现行的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非永久性,而是临时性转移,转移的劳动力人口大多集中在16-30岁这个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体力是最强壮的时候,进一步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此外,农民工孩子上学问题、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政策体制方面的制约,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难度。
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根据国家抽样调查统计,2008年贵州省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92.13%,高中文化水平占5.32%,大专以上水平只占0.72%。农村中多数农民尚未达到初级专业技术水平,未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由于缺乏相应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可替
代性高,就业压力大,转移困难,即使能够实现就业,其工资水平往往很低。
另一方面,贵州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导致了农业本身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由于贵州省人多地少,加上贵州为喀什特地质地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导致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具体表现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市场占有份额少,一方面本身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产业链条短,不能带动农民搞深加工,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道路,农民就业还仅是局限于土地上,提供初级产品。
三、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所以,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选择上既要注重非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又要注重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使农业得到规模化经营。
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内部吸收和消化能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这是从需求上转化农业劳动力的合适选择。现阶段,虽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于农业部门,但是不能代表不能消化在农业部门。目前我国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农村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低水平的农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