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只有不断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与此同时,农村科技的发展使农民的劳作负担相对减轻,农村所需劳动力逐渐减少,劳动力相对闲置,为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闲置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
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的问题,增加社会稳定性,本文以兰高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为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策略。
兰高镇地处胶东半岛半平原半丘陵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生活的不断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基础。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1.1农村劳动力的规模兰高镇位于龙口市东部,南部丘陵,北部平原,镇域面积6194.3公顷,土地面积3403.5公顷,耕地面积1131.5公顷。
全镇总人口35263人,劳动力人口21158人,农村劳动力17582人,占总人口比率49.9%。
外出或就近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1486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4.5%。
1.2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年龄结构情况据统计,目前在全镇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2%,小学文化程度占21.7%,初中占52.5%,高中以上占17.6%,。
且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2%。
而已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上文化占70%以上。
年龄在50岁以上占劳动力总数的75%以上,年龄在40—55岁之间的,以半务工半务农的方式存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国特殊 的国情 , 以往农 村 剩余 劳 动 力 转移 不 够 彻底 , 长 期 以来存 在 “ 摆钟 式 ” 流动 和 “ 业 式 ” 动两 种 状态 , 兼 流 即
往来 于城 市 和农村 之 间 , 闲时 外 出 , 忙 时务 农 。在 城 农 农
乡差距 进一 步加大 以及人 均耕地 逐渐 减少等 因素影 响下 ,
2 2 促进农 村经 济结构 优化 . 大量农 村 剩余 劳动 力外 出
高额 工资 是吸 引农 民外 出务工 的最 主要 原 因 , 因此 省 内 大 中城 市 以及 东部 沿 海经 济 发 达省 份 就 成 为农 村 剩余 劳 动力 的主要转 移 方 向。劳 动 和 社 会 保 障部 ( 07中国人 20
金等 要求 不高 , 工 者 在 短 期 内 能 够 获 取较 为 明显 的 收 打
益, 因此 , 为广 大外 出务工人 员 的就 业首 选 。 成 13 转移 模式 : 亦 工亦农 ” 全职 非农 ” . 由“ 向“ 转变 结合
快,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向城市转移。农村外出务工
人员从 2 0世纪 8 年 代初 的几百 万人 , 展 到现 在 的 1 0 发 亿
越 来越 多 的农 村劳 动力正 在 由“ 亦工 亦农 ” 全 职 非农 ” 向“
上 的劳 动力为 122万 人… 。 目前 农 村 有 1 5 剩 余 劳 31 .亿 动力 , 工业化 、 市化 的发展 , 对将 持续 劳动 力产 生较 大 城 也 需求 , 对农 民外 出务 工 产 生 巨大 拉力 。我 国耕 地 资 源少 ,
承载 农业 劳动力 有 限 , 随着农业 技术 进步 和劳 动生 产率 提 高, 对农 民 向非农产 业 转 移形 成 巨大 推力 ; 乡 居 民收 入 城 的差 距 、 城市 现代文 明 的 呼唤 , 对农 民进 程 就业 具 有 巨 也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余劳动 力转移和农村 经济发展 的对策。
= 、农 村 剩 余劳 动 力转 移 的理 论依据
三 农村 剩 余 劳动 力转 移 存在
的问题
农村 剩余劳动 力转移是 经济发展的
一
我 国农村 剩 余 劳动 力 向 农
美国经济学 家刘易斯 ( . L i) W A. wes
外 转移 的客观必然性
士 奎 : 童 旦呈
黼
嚣
参 0
l _l l I l
受教育 、居住条件等 基本 权益 得不到应 的 主 要 原 因 ,也 是 造 成 目前 城 市 化 严 重 西部地 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 费 ,
有 的保 障 。 滞 后 于 工 业 化 、产 生 诸 多社 会 问 题 的 制 这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 了农村孩子上学难
部分剩余劳动 力的转 移、劳动力减少而 户籍制度配套的就业制 度和福利制度 ,
此外 ,要完善职业技 术教育培训 ,
在 l 5 年发表 的 劳 动无限供 给条件下 客观 过程 , 94 既受 到非 农部 门吸纳 能 力和
我 国农村 剩 余劳 动 力数量 庞 大 , 农 的经济 发展》 中建立 了一 个二元 经济的 外 部环 境 的限 制 , 受到农 业 吐 出能 力 也 业 劳动力所 占比重居高 不下 。据 国务院 研 究室发布 的 中 国农 民工调查 报告 “ 古典 ”模型 ,同时提 出 了关于 农村人 和 劳动力 自身素质的 内在制约 。丰要制 口流动 的模型 。该 模型认 为发展 中国家 约 因素 有 : 1 城 乡分 割的二 元经 济体 制 ,阻 .
2. 农 村 人 力 资 本 存 量 少 且 水 平 度性原 因。打破城 乡界 限 ,实行城 乡一 的 问题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农村地 区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1.1 中国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挑战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就业机会不足、工资待遇低下、权益保障缺失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也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影响因素分析2.1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条件。
2.2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增,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然而,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机会并不均衡,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
2.3教育水平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城市就业的选择范围,也影响了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生活质量。
三、现状分析3.1农民工群体特点及其就业状况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劳动力来源,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当前,农民工群体呈现出规模庞大、就业领域广泛、就业稳定性较低等特点。
3.2内外需求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农民工的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外部需求减弱、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农民工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对农村 剩余 劳动力的成功转移造成 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
2 .务 工 环 境 比较 差
、
农村 剩余 劳动 力转移 的历 史沿革
近年来 , 政府十分重视改善 民工 务工环境 ,保 障民工合法 权益 , 从输出地到输入地都做 了大量工作 , 取得 了一定成效 。 但 仍有不少实际问题 没有得到解 决。如 :子女上学的赞助费 、借
i费 问题 , 卖 工作时 间超长 问题 ,工资十分微薄且遭 克扣 、 欠 拖
问题 ,工伤赔偿不到位问题 等 。虽然 国家 出台了很多保障农民 工利益的政 策措施 ,但在社会 中始终处于劣势的农民工 遭受社 会不公平 待遇 的事情却 时有发生 ,这—特殊群体仍 然没有彻底
得到解放 。 3 .城镇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
虽然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人数增加很快 , 但农 民工 的整体素质
并 没有 明显改善 ,企业急需技术工人的突 出矛盾并未缓解。我
到3 亿的劳动 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 隐性失业的现象在我
国农村屡见不鲜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央积极 倡导 以人
国近几年出现的 “ 民工荒 ” 实 际上是 “ , 技工荒” 。况且外出务 工的公民其根本 目的是挣钱养 家糊 分 乡镇企业经营实绩不佳 , 不少企
业濒临倒闭边缘 。这诸多因素就导致了城镇非农产业的发 展对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拉动效应减弱 。在市场有效需求不 足和经济
二 、我 国农村 劳动 力转 移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1 社 会 服 务 机 制不 完 善 .
结构变换迟迟得不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 , 城镇非农产 业经济效 益的提高和在量上 的扩 张及 其在 规模 上的发展受到限制 , 对农 村劳动力的需求量 减少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及对策
孩子 平等 的受 教育 机会 , 费为农村 剩 余劳 动力提 供专业 技 免
能培训 , 改变传 统 观念 , 发外 出打工和创 业的激 情。 外, 激 此
一
些农 村人 员的法律 法规意识、 劳动纪律观念 也应及时转变。
主要是 就 地转 移, 即离 土不 离乡, 向外拓 展的数 量不 多, 比 要 继续充分利 用各种 优惠政 策, 励外出务工人员返 乡创业 , 且 鼓 较分 散。 几年农 村劳动 力转 移的范 围不断扩大 , 近 已分布于全 走 “ 出一 输 成才一 积累一 创业一 同富裕 ” 共 之路 。 国各地 , 有的已向境外拓展 。 二是 发 展劳 务输 出 , 拓展 劳动 力输 出空 间。 把 劳务 输 要
一
条龙服务 , 提高农村劳 动力的技能素质 。
同 、 缴纳社会保 险费的现象普 遍存在 , 农村劳动 力的管理 不 对
四是 逐步 建立 和完 善农村劳 动 力就 业保 障制度 。 农 民 把
还存在 “ 缺位” 现象。 国家对农民进城和外来民工的管理和服 工的合法权益纳入法律保护轨道, 建立和健全法律援助制度, 学 托问题 , 逐步 务, 政 策上 还没有统一 的政 策 , 在 有关部 门虽然 采取 了一些措 切实解决进城 居民和异地 转移 民工的子女 入 入
三、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是 着力提高 农村 剩 余劳 动力 自身 的素质 。 给 予农 村 应
一
其业务 范围也不断扩大 , 建筑业 已不只 是单一的土建项 目, 如 而是已拓展 到房地产、 装潢 、 路桥 等项 目。 三 是转 移的 地域 分布更 为广 泛 。 前几 年农 村劳 动 力转移
五 是 转移 目的从单 一 的外 出挣 钱 向赚 钱 后反 哺 家 乡转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开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1.农村人口增长,劳动力自身素质差。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不断增长,构成的持续性的农村就业压力,也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
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
劳动者文化程度集中分布于小学和初中,高中层次、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很低,这样给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制度因素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吸纳能力较弱。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隔离政策,农村户口在就业方面与城镇户口的差别很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
由于信息服务滞后,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不畅通,流动机制不健全。
对于农民工利益的保护还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作为有效的保障,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困难。
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制造业仍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产业之一。
3.农民工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经营权等具体内容,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农民进城务工无法享受与城镇工人同等的保障和福利,抗风险的能力很弱。
拖欠或克扣工资、工伤事故得不到赔偿等侵权行为时常发生。
4.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
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
现 有的培 训仍 不能满 足 需求 。 目前 农村 劳动 力转移 的培 训 工作 主要 给 农 民工 颁发职 业 资格证 书 ,可 以实 行补贴 或奖 励等 ,使其 自觉 参 存在 以下 问题 : 与培 训。 1 培训 缺乏制 度保 障 . 3 多渠 道筹措 培训 经费 , 大投入 力度 . 加 政府有 关农 民工 培训 的政 策 欠缺是 影响 农 民工培训 效果 的最 大 经 费是 开展 农 民技能 培训 的保 障。政 府 要加大 财政 扶持 力度 , 因素 。一 方面政 府缺 乏统 筹就 业 的政策 规定 ,农 民工教 育 未包含 在 为农 村 劳动 力教 育培 训 的投入 安 排专 项 资金 : 级财 政 要切 实把 农 各 教 育发展 主 要 战略 之 中 : 方面 一 些地 方政 府 执 行不 力 ,未切 实 民工 培 训经 费 纳入 财政 经 常 性预 算 ,专 款 专 用, 高使 用效 益 : 另一 提 增 贯彻 中央 精神 . 民工培 训 落实 不到 位 。有 的政 府部 门只搞 形 象工 加 农 民 工输 出前培 训 补 贴:“ 农 各级 政 府在 不 断增 加 对农 村职 业 教 育 程 ,有的单 位 “ 梁换 柱 ” ,造 成培 训 资源浪 费 ,真正 参加 培训 的 经 费 的 财 政投 入 比重 的 同时 ,还应 鼓 励 农 村教 育 投 资 主体 的多 元 偷 农 村劳 动力或者 有 实际效 果 的培训 并不 多。 化 ” 。应 鼓励 社 会 资金 进 入农 民技 能培 训领 域 , 扩 大 农村 劳动 力 2 企 业忽视 培训 . 职 业技 能培 训 的资金 来源 ,从而 建 立 以财 政投 入 为主 、企 业 资助 、 基 于农 民工 的流 动 性相 对 较 强 , 企 业 片面 追 求 短期 利 润 , 部分 社会 捐赠 和个 人 负担 相结 合 的多元化 经 费投入机 制 。 不能更 新观 念 , 乏对 农 民工 培 训的积 极 性和 长效 性 , 使 企业 教 育 缺 致 当 然 ,农 民工培 训 是一 项复 杂 的 系统 性工程 . 仅仅 依靠 政府 部 缺 位 。即使输 入地 企业 开展 了少 数农 民工 培训 ,也 往往 是即 时性 、 门开展 以上 工作 是远远 不 够的 。农 民工群 体组 织化意 识 的缺 失 ,又 快餐 性 的, 训质量 得不 到任何 保证 。 培 启 发我们 可 以尝试 从发 挥 民间组 织 、加强 农 民工组织 化建 设 的角度 3 培 训的经 费投 入严重 不足 . 展 开对其 转移 的进 一步研 究 。 由于政 府 缺 乏认 识 高 度 , 业 和农 民工 个 人 参 与积 极 性 不 高 , 企 参考 文献 : 投入 严 重短 缺 , 民工 培 训经 费缺 乏基 本 保 障。据 统计 , 0 4 农 2 0 年至 I 张 小建 . 1 1 为提 高劳动 者就 业能 力服务 , 养 大批 技 能人 才服 为培 2 0 年, 0 6 中央 政府投 入农 村劳 动力培 训工 程 1 1 亿元 : 25 近两年 , 国 全 务, 中国职 业技 术教 育 ,2( , ( 3 05 ) 3) 省 区市 级政 府部 门也 为农村 劳动 力培训 投 入约 1 亿元 ,平 均每位 农 2 【 沈 秋红 :当前 我 国农村 劳动 力 转移培 训 的现 状 、 问题 及对 策 2 1 村劳动 力仅 获得政 府投 入 1O 元。 O多 【' I 当代教 育论 坛 ,2/6 1) l (/(9 (
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所指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问题,就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劳动大军,是促进农村富裕和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劳动力的转移是对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
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
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有些地方并未完全落实。
2.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制度不健全。
首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是最大的壁垒之一。
虽然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逐渐降低入城的门槛,但幅度大都有限,借此很多城市在就业、住房、教育、保障等方面设立种种障碍,实施歧视性对待,把进城的农民推向城市体制的边缘状态,尤其是大城市,壁垒仍然高耸,限制外来人口进入的行业工种越来越多;其次,针对农民工的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仍不完备。
劳动力跨地域流动就业,受传统观念、制度及城市原有条件的影响,难以与正常城市化过程实现对接,这使农民工一方面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他们与企业完全是一种简单的使用与被使用关系。
他们是企业的雇佣工,是不享受国民待遇的公民。
如果长期无保障地跨地域流动,农民工年老之后,谁来承担他们的养老问题,人均不足一亩的土地承担不了,他们的子女也承担不了。
3.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装备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城市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面对生产力提高、耕地减少及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就业,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行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然而,城乡户籍制度、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及权益保障等多重问题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因此,文章旨在深入剖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借此希望能够推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健康转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就业对策一、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一)耕地的减少耕地面积的减少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用于建设,从而导致农田面积减少。
这种农田面积的减少意味着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会减少,因此部分农村劳动力可能会失去工作,形成剩余劳动力。
此外,耕地面积的减少还可能导致农民的生活来源受到威胁,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转移就业,以寻找新的生活来源。
同时,农村的非农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也在推动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领域。
然而,耕地的减少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等,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更高的收入可能性。
城市的建设、制造业的扩展以及服务业的发展,都对农村劳动力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此外,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资源以及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也使得农村劳动力愿意流向城市。
这种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强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当前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据了总人口的绝大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主要是由以下一些原因引起的。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市场网络、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需要,这使得很多农民工不愿意离开家乡。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和教育水平较低。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农民工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技能也相对单一,这使得他们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机会相对较低,工资水平也较为低下。
城市户口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中国的户籍制度设定了农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界限,农民工想要在城市获得合法的居住和工作权益,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转户籍费用,或者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绕过户籍规定,这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难度。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之一。
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没有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障,一旦遇到工伤或生病,他们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和补偿,这使得农民工们对于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工作持有犹豫的态度。
要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通过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加他们在城市的就业机会和竞争力。
要改革城市户口制度,打破农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壁垒。
取消或降低农民工转户籍的费用,简化户籍转移手续,使得农民工在城市获得和享受合法的居住和工作权益。
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障,确保他们在遇到工伤或生病时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和补偿,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意识,降低他们转移的风险和顾虑。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改革城市户口制度以及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
只有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引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地区中不再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通过各种途径向城市或其他行业进行转移就业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领域城市的工业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提供了较高的工资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这种转移途径通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工业企业,从事各种工艺制造、装配生产、物流运输等工作,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服务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城市的餐饮、住宿、旅游、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这些服务业稳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较高的收入,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动力和较好的生活条件,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地区。
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劳动力可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行业,也可以进入城市从事服务业和工业行业。
城乡结合部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农村地区除了向城市转移外,农村劳动力还可以选择转移到其他农村地区。
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工业、农业发展需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大。
这些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应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缺乏现代产业所需的技术和技能,因此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 ) 三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多集中在青壮年年龄段
户籍制度的逐渐弱化, 使得农村人口转出变成可能。 目前国家
中 国是 自实行计划生 育以来 , 口自然增加率得到有效 对于户籍的限制力度大大降低。 人 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 根据市 的控制 。 中国人 口基数很大 , 由于 新增人 口数据依然很庞大, 且 场自由调节的原则,农村劳动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 现在正在走向老年化。 根据 2 0 O 7年中国统计年鉴 。 中国 6 岁 择去往的地区和选择适合自己的 岗位 。 5 其次 , 利好的住房和子 及 以上人 口已经 占总 人口数 目的 17% “而在农 村这个 比 女受教育政策使农村人口转 出得到保障 。 22 J . , 最后 , 各种社会保障 率还更高 , 因为 5 o年代的生育高峰主要集中在农村 。目前 , 中 措施的推出, 使得农村人口生活、 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 国
一
7 — 3
一
、
我 国农 村劳 动 力转移现状
来, 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姓的生活水平是不断 提 高。 但是 由于国家很多政策的倾斜 , 造成了中国地域经济发
展的差距扩大 ;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 。 这些差一 我
我们 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 。根据 2 a O 7年国家统计年鉴 大 , 使得—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裕起 来。先富裕起 来的这些 人 , 显示 : 截止 2 ∞6年年底 , 我们国家农村 人口 7 7 2万人 , 34 占总 通 过改革初期积累 的资本 。 自己的财富进 一步 增加 ; 使 而在发
我国城市化道路建设过程 中走出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 是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人和农业国向工 步。 同时 , 允许和鼓励农村 劳动力 向城市转移也是增加农 民收 业 国转 变的过程 中需要有大量的农村 剩余劳 动力转移出 来。 入 , 快农村建 设 , 加 缩小城乡差距 , 解决我国二 元经济 问题 , 促 其 次, 由于我国政策的倾斜以 及户籍 制度等 多方 面的原 因 , 也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力 中,有5万属于剩余劳动力 。这就意味着 , 到l2%。这说明 ,虽然我县农村人力资源丰 我县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 富,但其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不能胜 业状态。可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是十 任现代高科技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 ,极
分严峻的,而且伴 随着改革 的逐步深化和 大地限制 了农民的横向流动。同时,农村劳
农村劳动力转移 的问题及对策
鱼台县农业局 于高山 孙清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富余
2.农村剩余劳动力地 区分布不均。由
劳动力不断增加,外出劳务 日趋活跃 ,已经 于我县种植作物不同,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
成为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 存在虽然带有普遍性 ,但在各 乡镇的数量
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社会制 略,社会保 障体系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 ,土
度,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就业体系 ,堵塞 了农 地 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唯一 失业保障和养
民向城市转移的各种渠道 ,把大量农 民限 老保险 ,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
制在农村,形成数量庞大 的农村剩余劳动 城后 ,将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
致民工的就业范围缩小 ,不能和城市 人享 方式向城市居 民生活方式转换的过程 。城
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用工待遇。这种城乡 市化是现代文 明的标志 ,是生产力发展到
分割的二元管理制度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 一 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 ,我县的城
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 的转移。
市化发展 由于种种 原因而严重滞后 。城镇
万人。但进人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国
三 、农 村 剩余 劳 动力 转移 的 基本 思 路
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乡镇企业原有 的灵活 及对 策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向城市及其他地区就业的现象。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进行分析。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1.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目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接近2亿人,占总农村劳动力的比例超过50%。
2.逐渐年轻化和专业化: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向年轻化和专业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就业。
3.多样化的就业形式:除了传统的外出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表现出多样化的就业形式,如自主创业、留守儿童家庭务工等。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出去打工”,而是涉及到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4.政府政策倡导和支持:中国政府一直倡导和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产业扶贫”、“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多项政策举措,以促进农业就业结构的优化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二、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益分析2.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
农民工通过外出打工实现了收入翻番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为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3.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稳定。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为城市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人才保障。
4.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和现代化进程,促使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转变。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业农村的转型,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结语: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益分析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中国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及对策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
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
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
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
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
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
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赵荣祥[摘要]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尚处于低水平状态。
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真正的有序转移。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措施[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8)08-0037-02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已达到一定规模。
但与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相比仍然很少,并且很大一部分非农领域的农村劳动力仍处于“漂泊”状态。
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是:拥有城镇户口并在城镇居住,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收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
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没有割断农业脐带,处于低水平状态。
推进农村劳动力实现真正的有序转移,需要分析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采取有效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转移,直接取决于社会经济所达到的历史水平,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求一定的社会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之适应。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国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由正三角形向向倒三角形的结构变化是一种必然。
由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制约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制度制约。
一是户籍制度障碍。
我国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虽有所松动,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存在的不平等。
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在户籍管理制度约束下,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的竞争权力和平等待遇,造成吃、住、就业、加薪、孩子上学等方面的困难,这在加大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成本的同时,也使之无法长期稳定就业,几年后被迫回流到农村,形成逆向转移。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导致留守农耕 的劳 动力和种 田质量下 降 ,也使农村部分 地区
5 、给人 口管理增 加了难 度 。农村 人 口长期在外 ,村干
出现 了劳 动力短 缺 的问题 ,有 的地 方甚 至 出现抛 荒弃 耕现 部对 计划 生育 管理 鞭长 莫及 ,流 动人 口超 生现象 严重 ,且
超生儿”随父母四处游荡 ,不上户 口,不打疫苗 ,不接受教 象 ,同时导致农村 老年 人 口比例明显 上升 ,加快了农村 人口 “ 的老龄 化。 育 ,致使 农 村 儿 童 的 健 康 状 况 、文 化 素 质 等 情 况 令 人担
有效补充 ,已经成为城 市产业 大军的 重要组成部 分和城 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 。但是 ,过量 的农村 剩余 劳动力进城 ,也 给城 市管理和建设带来 了一定 的压 力,如何妥善 解决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问题 ,是贯彻 落实中共十七届 三 中全会精神 的迫切 需
要 ,也 是 维 护社 会 稳 定 、促 进 社 会 和 谐 的 重要 问题 ,现 已成 为 当前 政 府 最 为 关 注 的 难 题之 一 。
出”服务 ,农村劳动力像一 只无头苍蝇一样 闯入了茫茫城市 抓 好订单培训 、定 向培训和特殊工种培训 ,多渠道提高农 民
一
23—
、
f 农民同置 J
工素质 ,同时要建 立健 全劳务供求信息 网络 ,开展 好劳动力 的整体统筹规划 需求的信息交流 。
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 , 强对 教育发展 的整体 加
。 关键词 :农村
剩余 劳动 力转移
有效途径
一
、
农 村剩余 劳动 力转移存 在 问题
中 ,承受较 高的成本和较大 的风 险 ,还潜伏着心理危机和不
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转移 ,无论是对流 出地农村还是对 流 安定因素 。较低 的组织化程度给农村 劳动力转移就业带 来了 入地城市 ,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 会问题 ,主要表现在 : 不确定性和不稳 定性 ,对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后的保障 、维 l 、由于大量有知 识 、有技 能的青壮年劳 动力流 出农 村 , 权工作 带来了难度 ,也难以形成规模化 、正规化的经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在将介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情况和问题意识。
正文部分将重点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政府组织的转移培训,农村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
结论部分将强调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农村转移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政府组织培训, 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城乡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 政策引导, 农村转移就业, 农村经济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有大量剩余。
这些剩余劳动力如果不能有效地转移出去,将会给农村社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就业难题、收入不稳定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务之急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导致了劳动力的过剩。
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导致劳动力剩余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日益严重。
1.2 问题意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就业机会不足、人才培训不足、转移成本高等。
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案。
通过政府组织的转移培训、农村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三农”更加重视,促进贵州省广大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势在必行。
本文首先探讨贵州省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转移,推进贵州省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等。
【关键词】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对策一、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贵州省是一个西部农业大省,根据贵州统计局《2009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9年末,贵州户籍人口4090.78万,常住人口(常住半年及以上)3798万、其中城镇人口1135.22万,占总人口的29.9%;农业人口2662.78,占总人口的70.1%。
从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人口过剩会给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带来影响,带来了一系列发展问题:第一、大量农村人口滞留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留在农业上,会形成了农村的隐蔽性失业,导致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极低,甚至为零,农民收入很难增长;第二、人均耕地有限,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使人地矛盾非常的突出,大量的人口在有限的土地上耕种,人们要扩大耕种面积不得不开荒,从而破坏环境,导致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农村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的增收;第三、大量的剩余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不利于我省的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小城镇化很难实现;第四、农民的收入不高对国家大力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不能实现,因为人们想消费而没有钱消费或不敢消费,导致农村的消费市场的空缺;第五、由于我省属于喀斯特地貌比较明显、环境承载力差,容易导致石漠化致使粮食减产,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第六、使得农村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的人力资本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使得农村的科学技术推广困难。
因此,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不仅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问题,也是保证贵州政治安定、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要前提。
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偏差,使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非常困难。
由于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体制,把城乡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使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迁移,阻断了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的途径,造成并维持了城乡居民之间过大的收入消费差距。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用工制度的松动,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但这只是一种体制外的、暂时的流动,他们的户口仍然在农村,也不纳入城市的就业管理。
以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分割体制并没有根本改变,使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农村,导致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偏差。
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为3893.5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4.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74.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65.16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2%、37.9%和47.9%。
这说明贵州农村大量的人口才创造出少量的国民生产总值,产业产值结构不合理。
另外,还说明贵州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人口,并且贵州劳动力就业人口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的偏差,要提高第一产业的就业产值比重就必须加强农村的投入,提高其收入水平,把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存在很大盲目性。
贵州农村劳动力输出9o%以上处于无序转移状态,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较大。
首先农村外出务工者缺少市场信息,外出务工都是盲目地去,这就增加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成本。
据调查,现在各地区能够真正为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开展服务的劳务中介组织还不多,而且比较不完善。
市、县、乡政府也不能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劳务信息和寻找就业岗位,劳动力转移大部分是靠农民自发组织、自由流动、自谋职业。
2005年贵州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有36.7l%是自己找门路外出务工的,还有58.13%是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带领下外出务工的,仅有5.26%的人是有组织地外出务工的。
农村外出务工者本身素质就比较低,再加上就业信息极不对称,在缺乏组织和管理的情况下,那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是无序输出,从而大大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弱。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功力的真正转移,只能是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农民变工人、农民变市民。
但是贵州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乡镇企业发展不成熟,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较弱;又贵州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三不临”(不临边、不临海、不临江)的客观现实情况使贵州省很难吸引外资来贵州投资,造成贵州的自身的发展不能吸纳贵州剩余劳动力。
现行的户籍制度的存在阻碍了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非永久性,而是临时性转移,转移的劳动力人口大多集中在16-30岁这个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体力是最强壮的时候,进一步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
此外,农民工孩子上学问题、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政策体制方面的制约,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难度。
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根据国家抽样调查统计,2008年贵州省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92.13%,高中文化水平占5.32%,大专以上水平只占0.72%。
农村中多数农民尚未达到初级专业技术水平,未受过专业技能训练。
由于缺乏相应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可替代性高,就业压力大,转移困难,即使能够实现就业,其工资水平往往很低。
另一方面,贵州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导致了农业本身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
由于贵州省人多地少,加上贵州为喀什特地质地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导致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
具体表现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弱。
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市场占有份额少,一方面本身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产业链条短,不能带动农民搞深加工,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道路,农民就业还仅是局限于土地上,提供初级产品。
三、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所以,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选择上既要注重非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又要注重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使农业得到规模化经营。
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内部吸收和消化能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这是从需求上转化农业劳动力的合适选择。
现阶段,虽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于农业部门,但是不能代表不能消化在农业部门。
目前我国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农村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进行革新。
另外,贵州省现今最主要的任务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的投资和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集中加强在水利、能源、交通、市场及科技的推广示范实施等,从而既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条件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率。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效转移。
目前,贵州省的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弱,需要加强;又由于地形的原因造成居住分散,且各个村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较困难,致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充分的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因而,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少转移的成本将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另外,在发展的策略和模式上也要实现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要从只注重二产的发展向坚持二、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商贸餐饮和旅游业的发展,拓宽农民转移的渠道。
在规模结构上,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的关系,积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明显作用。
在布局结构上,要从遍地开花式的分散格局向相对集中、联片发展转变,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提高企业的规模集聚效应,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强化小城镇功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贵州的省情是“人多地少,底子薄”要求贵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迫在眉睫的,怎样加快贵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有多种,如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就地转移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自己居住的地方被吸纳就业;异地转移就是农村劳动力离开自己居住的地方到其他地方就业。
现今贵州省要大力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快本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就必须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强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功能,因为城镇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小城镇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工农并兼,亦农亦商,吃住在家,就地消化。
而且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
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开发,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是制约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长期因素。
从根本上看,应该大量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增加智力投资,形成政府部门、教育单位、社会职业中介相结合,依托各职业院校为骨干的社会就业培训体系;采取“政府买单、职校培训、农民受益”的方式,举办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培训班,提升农民工素质。
一是以初、高中及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为主要输出对象,提高起跑水平。
二是切实抓好培训,要以技术培训为主,引导培训为辅,提高农民工在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和上岗后的生产能力,以求增加工薪。
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要大力打破城乡户籍管理人口流动的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贵州省的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立法保障,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社会的更加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加的完善。
要彻底的解决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子女上学难和农民工的得病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在城市的工资水平和他们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