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0问题*
吴敬琏
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偏枯的/三农0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9亿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最近十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为解决/三农0问题下了很大的功夫,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促进农业的发展、缓解农民的经济困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三农0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有些地区的情况还在恶化。在我看来,这些措施之所以见效不大,症结是没有抓住解决/三农0问题的中心一环,即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因而不能做到/纲举目张0。
一、/三农0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人口过多,资源匮乏
为什么我国的/三农0问题这样难以解决,以至于积土地改革以后半个世纪的努力,仍然没有取得重大的进展?说到底,是因为农村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人均占有资源、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因而土地报酬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生产率提高缓慢而成本却迅速增高。这种基本态势不改变,其他措施都很难收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显著成效。不难设想,在我国每个农村居民只占有1亩多耕地的条件下,即使不顾客观经济规律而把农产品收购价提高一倍甚至几倍,农民的收入水平也难有大的提高,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也难有大的改善。
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各国发展初期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各国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有的国家这种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等非农产业的转移进行得比较快和比较好,有的国家进行得比较慢和比较差,因而前者较早地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后者则长期为/三农0问题所困扰。所以,实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各国解决/三农0问题,顺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心环节。
经济学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发展经济学0总结了20世纪各国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这些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其中一个重要理论发现,是/二元经济理论0或/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学说0。这种学说的创立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W#Arthur Lew is)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商业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是由他们的边际收益率决定的,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只可能保持在极低的水平上。现代工商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职工工资收入大大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一方面会提高这部分转移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会增加现代工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反过来,现代部门积累增加使它有能力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本部门就业。由这种互动关系造成的良性循环,会促使整个经济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过渡到刘易斯所说的/现代经济增长0。拉尼斯(G#Ranis)和费景汉(John Fei)根据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特别是台湾经济顺利起飞的经验,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6
*本文是作者2001年12月24日在一次讨论/三农问题0座谈会上的讲话稿。
/二元经济理论0
是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以至向农业产业化,即推进到刘易斯所说的/现代经济增长0的最重要的前提。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即农业劳动的边际收益率为零、甚至为负的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是不可能的。为了加速过渡到/现代经济增长0,发展中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优先考虑如何尽可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显然,这一理论对我国也极具适用性。
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备前提
为了在我国实现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最重要、也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为他们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域去向是各级城市,职业去向是非农产业。农民进入城市并稳定下来的首要条件是获得能够提供稳定收入的就业岗位。从目前我国城市的就业结构和农民自身的素质状况来看,他们进入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会很少;国有企业现在已经为大量冗员和下岗职工所困扰,绝没有能力为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现实的选择是进入已有的城镇中小企业或者自行创办新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如下的优势:(1)大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中的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很大;(2)就业门槛较低,对低文化技术水平的劳动力的就业限制比较少;(3)技术起点较低,投资需要较少,易于创办;(4)能够创造大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反过来又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
许多人正确地指出改变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的必要性。但是,只有当进城务工的农民能够在城市找到工作并取得比较稳定的收入,户籍管理的放开才有自己的物质生产基础。否则大量缺乏稳定生活来源的无业游民在城市中聚集,一方面会大大增加维持城市治安的难度,另一方面他们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如果出现城市农民工向农村的巨量回流,又会影响农村的稳定。可能顺利地推进。因为如果没有由城市工商企业所积累起来的大量民间资金的投入,有限的政府资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承担起建设遍布于全国的城镇的巨大任务。而且使政府用财政资金建起一座座新城,它们也只能是没有物质生产基础或者无人居住得起的空城。
因此,为了解决/三农0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部分地区的实践为解决/三农0问题创造了经验
可能有人认为,以上所说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分析,或者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例如浙江地区,在大规模地发展中小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等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们的事迹表明,这是一条解决/三农0问题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不仅工商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也一直保持迅速增长的势头。它原来是一个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的省份,农村也有不少贫困地区。198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1912元,可是由于发展的路子对头,在最近20年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198%,2000年达到425317元,绝对额增加了近20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0013元。
浙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推动力,在于民营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在改革开始的1980年,浙江的工业发展相当落后,全部工业总产值只有201亿元;其中民营工商业尤其落后,全省民营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00万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万分之三点五。1981年至1985年,是浙江民营中小企业起飞发展的时期。1980年,浙江城乡民营工商企业(当时几乎都是个体企业)还不到1万户,从业人员不到1万人; 1982年已经发展到719万户和8万人;1985年已经有2614万个农民个体企业和农民联户企业,这就是说,已经有数十万原来的农业劳动力转入非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