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腹痛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百忧解联合黛力新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百忧解联合黛力新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TN F al pha p od r ucto i 1popol ac rde a tva e in n i ys ha i — c i t d nurne i
ma rp a e b o tc— d p n e t c a i J. el co eo h g s yac na t n e e d n h ns ] lMirb i me m[ C il 0 3 () 7 . o, 0 , 4 : 7 2 5 2
限;愿意合作完成治疗 ;同时符合F D的诊断标准 ;
1 方 法 :1 2 患 者 先用 安 慰 剂 治 疗 2 后 再 予 以药 物 治 疗4 . 2 例 7 周 周 ,对 照组 应用 内科 常规 治疗 抑 酸药 奥美 拉唑 ( 赛克 片 ,阿斯 洛
抗 抑 郁 作用 。美利 曲辛 是一 种 双相 抗抑 郁 剂 ,低 剂 量 ( 粒 ) 1 应
合 使用 盐酸氟 西丁 ( 品名百 忧解 ,法 国礼来 公 司 ,2 , , 商 O / me片 早 晨 1 /, 口服 、氟 哌噻 吨美 利 曲辛 片 ( 品 名黛 力 新 ,丹 麦 片 d 商
灵 北公 司 ,l 次 ,早晨 I d 口服 ) ( ) 动力 药西 沙 比 粒/ 片/, 和 或 促
全性 ,对 12 病程 患 者进 行 了为期 8 开放 、对 照治疗 ,现报 告 7例 周
如下 。 表 1两组I 临床疗效分析 [ ( ) 例 % 】
照 组 显 效 3 例 ( 80 ),有 效 2 例 ( 50 ) ,一 般 1 例 5 3 .% 3 2 .% 8 ( 96 ),无效 1例 ( 7 % ),总有 效率 6%。两组 临床 疗效 1. % 6 1. 4 3 经X2 验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 .5 检 P 0 )。见表 1 0 。

枳朮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枳朮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枳朮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关霜霜;李岩【摘要】目的观察枳朮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枳朮宽中胶囊组)及对照组(多潘立酮联合路优泰组),分别口服用药,疗程4周。

用药前后分别进行 FD 临床症状评分、Hamilton 焦虑量表评分( HAMA评分)及Hamilton 抑郁量表评分( HAMD评分),用药期间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D临床症状评分、HAMA评分及HAM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及对照组用药后FD临床症状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较本组用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间用药前后FD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率、总有效率、HAMA 及HAMD 减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枳朮宽中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FD患者的疗效与多潘立酮联合路优泰相近,值得临床推广。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Zhizhu Kuanzhong capsul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 FD) complicated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 Zhizhu Kuanzhong capsul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 domperidone and St John′s wort extractive group) randomly,and they were respectively administered medication for 4 weeks. FD clinical symptom score, HAMA and HAMD were sco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side effects of each group were recorded. Results FD clinical symptom score,HAMA and HAMD score of each group had no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treatment(P>0. 05). FD clinical symptom score, HAMA and HAMD score of each group had been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FD symptom,total effective rate,HAMA and HAMD reducing rat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P>0. 05). No adverse effect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Conclusion Zhizhu Kuanzhong capsule has the same effect as domperidone and St John′s wort extractive in treating FD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6(019)003【总页数】4页(P296-299)【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抑郁【作者】关霜霜;李岩【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症状的临床综合征,部分伴有心理因素的FD患者,仅用常规药物治疗,难以获得理想疗效,同时对FD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干预已成为近年来FD治疗所关注的热点。

黛力新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类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黛力新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抑郁障碍类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三环类抗焦 虑药 , 取 得 了较好 的疗 效 。黛力 新作 为新 型三
究探讨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0 0 %。 环类抗抑郁药 , 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值得研 数 ×1
1 . 1 临床资料
收集 2 0 1 2年 1月 一2 0 1 4年 3月我 院就诊 的
年1 月 一2 0 1 4年 3月来我院就诊的焦虑抑郁障碍类功能性 胃肠病患者 2 0 4例 , 随机分 为试验组 和对 照组 各 1 0 2例 。2 组患者均给予抑酸 、 解痉 、 促 胃动力药 、 胃黏膜保护剂 、 调 节 胃肠道 菌群 平衡 、 止泻或导泻等对症治疗及密切护理 , 试验
组患者 另给予黛力 新联合生 物反馈 治疗 , 连续治疗 8 周, 随访 观察 2 组 患者治疗后症 状改善效 果 、 焦 虑和抑郁 心理改

7 0・
临 床合 理 用 药 2 0 1 5年 1月 第 8卷 第 1 A期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l a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 J a n u a r y 2 0 1 5. v0 1 . 8 N o . 1 A
切相关 , 并 以此 为 基 础 , 给予选择性 5 . 羟 色 胺 再 摄 取 抑 制 剂 和
状 改善程 度 , 标准如下 : ( 1 ) 胃肠症状评 价标准 : 针对 患者 胃肠
症状评分 无症 状 0分 , 偶发症状 1 分, 症状较频 繁 2分 , 持续 症
状 且影 响正常生 活 3分 。治疗 后评 分 下 降 ≥7 5 % 为显 效 , ≥ 2 5 % 为缓解 , < 2 5 %为无 效 。( 2 ) 焦 虑症 状 评分 标准 l 根 据

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及抗抑郁药物在功能性胃肠疾病中的应用

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及抗抑郁药物在功能性胃肠疾病中的应用

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及抗抑郁药物在功能性胃肠疾病中的应用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特点是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但在常规检查中未能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目前,功能性胃肠病主要通过对症治疗和心理支持相结合来进行诊治,而抗抑郁药物也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中。

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时,首先需要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例如改变饮食习惯、减少压力、增加运动等,这些措施可以起到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减少胃肠道症状,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和药物辅助治疗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常见的药物包括抗酸药物、促胃动力药物、镇痛药物和抗焦虑药物等。

抗酸药物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胃肠道炎症和酸性刺激,从而缓解症状。

促胃动力药物可以增加胃肠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胃肠道的速度,改善胃肠功能。

镇痛药物可以减轻胃肠道疼痛,并促进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

抗焦虑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等症状。

除了上述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也被广泛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中。

抗抑郁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减少胃肠道症状的发生。

具体而言,抗抑郁药物可以影响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转运和分泌,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此外,抗抑郁药物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遵循适量用药原则。

因为不同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差异较大,使用抗抑郁药物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此外,抗抑郁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患者在使用时需密切观察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总之,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需要综合考虑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在功能性胃肠疾病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但需要合理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P o rs rameto ri beB we S n rmewt nie rsa t X A G H n,J i . e a m n rgesi T et n f r a l o l y d o i A t p esns I N og U J n D p r e tf n I t h d a t o Gsretr oy o I, h eo dAfltdH si l K n i d a C l g, u m n 6 0 0 ) at ne l fr p T eSc n f i e opt u mn Mei l ol e K n ig(5 1 1 o og v ia ao f g c e
ii bebw l ydo rt l o e sn r ra me ( S, oe admoeat t nhv enp i t et a n o IS wt nie rs ns I ) m r n r t ni aeb e a ot r t t f B i at pes t B e o d h e me h d a .
IS患者 ; B ③具有镇痛作用 。C ae 等[ ots 4 1 发现帕罗西汀可明显
减 少 小 鼠粪 便 排 出 量 、延 迟 胃肠 道 转 运 并 降 低 结 肠 对 伤 害 性 刺 激 的敏 感 性 . 明 S R s 显 著 改善 胃肠 动力 和 敏感 性 说 S I能
腹 部 不 适 或 腹 痛 伴 排 便 习惯 和 ( ) 便 性 状 改 变 为 特 征 的 或 大
摘 要 目前 研 究 发 现 精 神 心 理 因素 在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 S 的发 病 中起 重 要 作 用 , 抑 郁 药 在 治 疗 IS中 的 作 用 I ) B 抗 B 已受 到越 来 越 多 的关 注 。常 用 的 抗 抑 郁药 包 括 选 择 性 5羟 色胺 再 摄 取 抑 制 剂 ( S I) 三环 类 抗 抑 郁 药 ( C s 、. 一 SRs、 T A )5羟 色胺 和去 甲 肾上 腺 素 再 摄 取 抑 制剂 (N I) 。 本 文 就 近年 抗 抑 郁 药 治 疗 IS的研 究 进 展 作 一综 述 。 S R s等 B 关键词 抗 抑 郁 药 ; 肠 易激 综 合 征 : 治 疗

抗抑郁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抗抑郁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5 . 3 9 2 8 , P < 0 . 0 1 ) 。
表 1 2组临床疗效 比较
F D患者有效 , 但二者 因果关系 尚不明确。针对大多数患者都
存 在有精神心理 的异 常 ,通过对 F D患者进行抑郁 自评量表
( Z u n g 评分 )评定后 ,在对症治疗的同时予以抗抑郁药物治
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 , 包括 胃肠 运动失衡 、 内脏感知过敏 、 对
加用多塞平 2 5 m 次 , 3次, d ; 2组均结合 生活饮食 习惯 进行
上腹胀 、 嗳气 、 食 欲不振 、 恶心 、 呕吐等 。 在经济 、 科技 、 工业化
高度发展的社会 . 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状况 和生 活质量的 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 因而受到广泛重视 。欧美 的流行病 学调查表 明,普通人 群中有 消化不 良症状者 占 1 9 %, - , 4 1 %, 在
消化专科中占 6 0 %一 7 O %[ 。 F D的发病机制复杂 , 影响 胃肠道
评分< 2 0分为有效 。所有病例均记录不 良反应 。 1 . 4 统计学处 理 : 计量 资料 比较用 t 检验, 计 数资料用 检
验。P < 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功能诱发 的 日常生 活 因素 . 通 常包括 3 个 方面 : ①心理 和精 神的不 良应 激 ; ②不 良饮 食习惯 , 包括 刺激性食 物 ( 咖啡 、 浓
调整 。对患者进行有关 F D的健康教育 ,增强其治疗的顺应
性, 尽量排除患者的精 神心理 障碍 。 疗程共 8周 , 所有患者均 完成疗程。 1 . 3 观察指标 : 治疗 有效 标准 : 以F D症状计分< 5分和 Z u n g

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1例,对照组行依托必利,研究组行依托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托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良好,疗效确切,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抗抑郁药;消化不良;治疗;联合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由胃与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病,发病率为20%~40%,多发于2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其临床症状为腹痛、呕吐、恶心、嗳气、早饱与不适等,据资料显示,FD患者中50%有消化道运动异常,27%有焦虑障碍,33%有抑郁障碍[1]。

目前,在临床上主要利用胃动力药依托必利治疗FD,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FD患者受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易导致疾病的复发,因此需要借助抗抑郁药或者抗焦虑药辅助治疗FD。

本文研究了依托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以单纯行依托必利为对照,比较了二者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FD诊断标准,男54例,女88例,平均年龄(41.3±10.5)岁,平均病程(6.2±1.4)个月。

诊断标准:①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时伴有腹痛、不适、恶心、早饱等;②具备腹胀、恶心、厌食、烧心、反胃等一项或者数项症状;③上述症状存在>4周。

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07-06T11:59:49.1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作者:陈明辉[导读]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加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陈明辉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医医院 150300摘要:目的:通过本次研究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在2015年3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有患者3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方法加以治疗,本次试验使用西沙必利治疗,也可以使用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在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5周后,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总有效人数为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采用帕罗西汀与西沙必利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帕罗西汀;功能性消化不良;西沙必利;前言: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加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一种非器质性疾病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弄清,也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

大量资料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有密切关系。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较高,且症状多样多变,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差,症状缓解较慢,治愈率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罗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型的抗抑郁药,对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口服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与焦虑,促进疾病的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本次试验的患者皆为在2015年3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在二十岁到五十岁之间,持续或反复发作上腹痛、腹胀、反酸、嗳气、胃灼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超过2年,每年发病持续时间4周以上。

综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综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第3 5卷
第 5 期
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o u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a t i o n a l i t i e s
Vo1 . 3 5 NO . 5
合 治疗 ; 而 药物 组 仅 接 受 多 潘 立 酮 治 疗 , 疗程 为 1 个 月。以疗效指数 、 症 状 积 分 改善 情 况 和 不 良反 应 为 观 察 指 标 。结 果 ①经 治疗后 , 综合 组 总 有 效 率 达 1 0 0 , 药 物 组 总有 效率 达 9 3 . 3 3 , 两组 总 有 效率 比 较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义 ( ) [ 一 0 . 5 1 7 , P一0 . 4 7 2 ) 。 ② 组 内 比较 , 两组患者治疗后餐后饱胀不适 、 早饱 、 上 腹 痛 和 上 腹 烧 灼 感 的症 状 积 分 较 治 疗 前 显 著 改善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组 间 比较 , 治 疗 后 综 合 组 患 者 上 腹 痛 和 上 腹 烧 灼 感 症 状 积 分 较 药 物组 差 异 有 统 计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5 8 1 7 . 2 0 1 3 . 0 5 . 0 0 9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F D) 是 消 化 内科 的 常见 病 和 多 发 病 之 一 ,
服, 每 日 3次 。② 抗 抑 郁 药 : 每I : I 给药 帕罗 西汀 ( 商 品名 : 赛 乐 特, 中美 天 津 史 克 制 药 有 限公 司 生 产 ) 2 0 mg , 早 餐后顿服 ; 服 用 2 ~ 3周 后 根 据 病 人 的反 应 , 以1 0 mg量 递 增 , 最 大 量 不 可 以 超

黛力新在胃肠道功能紊乱中的应用PPT

黛力新在胃肠道功能紊乱中的应用PPT
突触间隙的单胺类递质浓度,起到抗抑郁和抗焦虑的作用。
作用机制
黛力新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平衡,改善情绪状态, 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从而达到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效果。
黛力新的适应症与使用方法
适应症
黛力新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抑郁和 焦虑症状,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如 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
02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概述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指胃肠道运动 、分泌、消化、吸收等功能出现 异常,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胃肠道 功能紊乱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功 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 。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饮食、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
03 黛力新在胃肠道功能紊乱 中的应用研究
黛力新对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
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
降低复发率
黛力新可有效缓解胃肠道功能紊乱引 起的腹痛、腹胀等症状,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长期使用黛力新可降低胃肠道功能紊 乱的复发率,减少患者反复就医的困 扰。
促进肠道蠕动
黛力新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等肠道问题,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生 理功能。
黛力新在胃肠道功能紊乱中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黛力新通常口服给药,剂量和用药时间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注意事项
在使用黛力新期间,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与医生沟通。
黛力新在胃肠道功能紊乱中的疗效观察与评估
观察指标
疗效观察指标包括胃肠道症状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的变化等。

抗抑郁药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抗抑郁药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世界疼痛大会将疼痛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这已成为国际疼痛医学界的共识。Jacobson等报道受慢性疼痛困扰人口的比例在全世界发达国家总人口中高达30%。慢性疼痛患者通常伴随有心理和情绪问题,而抑郁是慢性疼痛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据统计,在慢性疼痛患者中高达67%的患者有心理异常,其中人格障碍占31%~59%。此外,在慢性疼痛患者中有31.6%呈抑郁状态,32.3%为焦虑状态头面部疼痛易受情绪影响,抑郁、焦虑状态发生率最高,分别占44.7%、36.8%。
4总结
抗抑郁药的镇痛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当前,FDA没有许可抗抑郁药作为镇痛药物应用,抗抑郁药仍然是慢性疼痛治疗中的辅助药物。为减少用药的副作用,一般建议先从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增量到有效剂量后开始维持服用,一旦症状改善可缓慢减量。现镇痛疗效肯定的抗抑郁药有:二环类的曲唑酮治疗慢性腰背部疼痛。三环类的阿米替林治疗肌纤维痛、面部疼痛、偏头痛及中枢性疼痛,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的苯乙肼治疗面部疼痛,以及四环类的米安舍林治疗慢性腹痛等。其中三环类抗抑郁剂对头痛、中枢性疼痛和神经病性疼痛疗效显著。
素-γ都有描述。此外还有脑脊液中的5-HT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浓度降低,皮质醇分泌亢进等。有研究表明,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在下行性痛觉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如在脊髓水平注射5-羟色胺或a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能产生满意的镇痛效果。研究发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可能对抑郁和慢性疼痛产生最大程度的缓解。因此,抑郁症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下降学说,在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中可能均起到一定作用。综上,抗抑郁药是通过抑制几种生物源性胺类的摄取而产生作用的。此外,各种不同分类的抗抑郁药还有它们不同的作用机理,我们将在分类中分别提及。

达立通颗粒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达立通颗粒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达立通颗粒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梅毅;姚君;王建尧;王立生【摘要】目的探讨达立通颗粒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16例患者分为达立通颗粒对照组和达立通颗粒联合黛力新治疗组各58例,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9.0%,总有效率为79.3%;对照组显效率为39.7%,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立通颗粒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用达立通颗粒治疗.【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3(013)003【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功能性腹痛综合征;达立通颗粒;黛力新【作者】梅毅;姚君;王建尧;王立生【作者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20【正文语种】中文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Ayndrome,FAPS)是一组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紊乱疾病,且在病理、解剖方面无器质性病变。

腹痛症状是FAPS 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腹痛发生的机制核心是胃肠功能紊乱及生物-心理-社会概念的形成,与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1],常伴有焦虑、抑郁症状。

长期慢性腹痛常给患者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影响其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2]。

因此,FAPS 现已归类于神经胃肠病学范畴,均可能有动力异常、感知异常及中枢或周围神经异常。

本研究主要探讨FAPS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治疗方法,通过联合黛力新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调节,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设计以FAPS 患者为研究对象。

1.1.2 单位深圳市重点学科(市级医院的消化科)。

1.1.3 纳入标准1.1.3.1 FAPS 诊断符合罗马标准[1]。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所有条件:①持续或近乎基本持续的腹痛;②疼痛与生理事件(如进食、排便或月经)无关或仅偶尔有关;③日常活动能力部分丧失;④疼痛并非伪装(如诈病);⑤症状不满足其他能解释疼痛的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标准。

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钟文英;王新芳;黄光鸿【摘要】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3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70例应用常规内科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PI)和胃肠动力药),治疗组210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疗程为6周。

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9.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2页(P195-196)【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抗抑郁药;疗效【作者】钟文英;王新芳;黄光鸿【作者单位】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医院消化内科;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医院消化内科;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约占临床消化疾病的30%~40%。

有学者报道,FD患者80%以上有精神抑郁、焦虑、神经质等症状,在这种状态下,胃的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减弱甚至停止,肠蠕动呈抑制状态。

这就需要从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分泌、抗抑郁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在我院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3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治疗,现总结以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被选的380例FD患者,均符合罗马Ⅲ标准: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总病程在6个月以上,且症状连续或不连续存在3个月;内镜、X线、钡透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精神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4周内未服用过抑酸剂及其他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抑郁因素调查及治疗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抑郁因素调查及治疗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抑郁因素调查及治疗观察
童强;吴清明;王小虎;谢国建
【期刊名称】《郧阳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20)3
【总页数】2页(P153-154)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因素;调查;治疗;抗抑郁药;赛洛特;胃动素
【作者】童强;吴清明;王小虎;谢国建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消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
【相关文献】
1.对症治疗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8例临床观察 [J], 廖镇;周秋涛;王淑华
2.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J], 韦春荷
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测评及联合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的临床观察[J], 张俊美;李军;刘嵬;王爱平
4.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J], 刘燕;王春艳;刘敏;高红艳;王宜
5.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J], 谢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王云鹏; 曹志群【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9(028)017【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柴胡疏肝散; 肝郁气滞【作者】王云鹏; 曹志群【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排除器质性病变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称为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yndrome,FAPS)[1],归属于中医“腹痛”的范畴,且此类患者根据中医证型判定标准多属肝郁气滞型,临床多伴有腹胀、嗳气等症状及抑郁、焦虑等情志障碍[2]。

病位在胃肠,与心、肝、脾密切相关。

西医学治疗一般以抗抑郁为主,辅以心理疏导。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药治疗各种功能性疾病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医生及患者的重视。

中药配合治疗不仅可缓解腹痛等症状,而且在减轻病人心理压力、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本研究采取中西医结合诊疗措施,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腹痛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病例为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所收治的224例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患者中选取辨证属肝郁气滞型腹痛的8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治疗组年龄在41~55岁之间,平均年龄(47.21±6.71)岁;病程13~26个月,平均病程(18.2±2.65)个月;对照组年龄在40~55岁之间,平均年龄(47.16±5.98)岁;病程11~28个月,平均病程(18.6±2.43)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探讨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效果

探讨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效果

探讨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抑郁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到2013年的6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评分,将结果与我国常规标准分进行比较。

然后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一组服用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赛乐特),另一组服用安慰剂治疗,治疗一个疗程(8周)后,再通过SCL-90量表记录患者的得分和消化道的症状严重程度。

结果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SCL-90总分和各部分分数明显高于我国常规标准(P<0.05),其中抑郁因子和焦虑最高。

经过抗抑郁治疗后,SCL-90分数较之前明显下降(P<0.001)。

从消化道临床症状来看,服用抑郁药物的效果优于服用安慰剂组(P<0.001)。

结论抗抑郁药物能够有效改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精神情绪障碍,同时对消化道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抗抑郁药物;功能性胃肠病;SCL-90评分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具有消化道症状,但是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指标异常来解释,这种疾病临床表现多为消化系统症状,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有的患者会出现睡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有此类症状的患者病情较重,还有患者会出现胃肠道外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慌、慢性头痛、肌肉痛等。

采用生化、内镜和影像等检查方法一般无法发现器质性病变,并无法解释的一种胃肠道疾病。

FGIDs包括多种类型的疾病,例如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等八大类。

近几年的研究显示,FGIDs会受到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应用小剂量抗抑郁药是FGIDs治疗的有效方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到2013年的6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其中男性有28例,女性有40例,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为18-62岁,平均年龄为(38±18)岁,病程为3-12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腹痛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2-09-17T08:29:53.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杨建华沈雯琚坚[导读] F A PS是消化科常见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杨建华沈雯琚坚 (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云南昆明 6 5 0 1 0 1 )【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丁Paroxetine对功能性腹痛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s (FAPS)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FAPS患者,根据是否伴随焦虑抑郁症状,分为焦虑抑郁组和不伴焦虑抑郁组。

焦虑抑郁组和不伴焦虑抑郁组均服用帕罗西丁,每天早上1次,10mg,统计分析各组的有效率和无效率。

结果在伴有明显精神症状和不伴有精神症状FAPS患者经帕罗西丁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

结论帕罗西丁是治疗FAPS患者有效且安全的精神类药物,对于伴有明显抑郁或焦虑的FAPS患者可在治疗初期即加用帕罗西丁,对于不伴有抑郁或焦虑紧张但是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帕罗西丁治疗。

【关键词】功能性腹痛帕罗西丁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031-02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指存在消化道症状,但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便秘(FC)和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 A PS)等。

随着人们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入,心理因素与FG I Ds发病关系的研究也愈来愈受到关注。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核心表现为腹部不适或腹痛,可伴排便习惯改变、嗳气、早饱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的经验性对症处理往往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不持久 [1]。

本研究初步观察了我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功能性腹痛患者,服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Paroxetine)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5例FAPS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例,其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标准:①有腹部不适或腹痛存在,位置不固定,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病程3月以上)。

②近3月内经内镜检查未发现肿瘤、结核、溃疡及糜烂等器质性病变。

③实验室、腹部超声、C T、M R I及x线检查未发现肝、胆、胰、脾、肾、心脏等器质性病变。

④无引起慢性腹痛的其他疾病。

所有患者经过抑郁自评量表(S D S)焦虑自评量表(S A S)测定。

S D S标准评分大于53分表示有抑郁性情绪障碍,S A S 标准评分大于50分表示有焦虑性情绪障碍。

根据测定结果,合并抑郁或焦虑的为抑郁焦虑组2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2. 2±l0.8岁;无抑郁焦虑的为单纯FAPS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2±10.8岁。

两组年龄、性别相似,具有可比性。

患者病程3月~18 月,治疗前患者曾反复服用过抑酸剂、胃肠动力药物、肠道微生态制剂或粘膜保护剂,解痉剂等,症状缓解不明显或症状缓解后又反复发作。

均未服过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

1.2 研究方法两组病例均口服抗抑郁焦虑药物盐酸帕罗西汀片(赛乐特)20mg,1次/早,口服4周后评价疗效。

疗程中停用抑酸剂、胃肠动力药、肠道微生态制剂或粘膜保护剂,解痉剂等。

用药前后分别记录患者腹痛、腹胀、不适等主要临床症状,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

服药前需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FA PS发病原因,用抗抑郁焦虑药物的理由,以消除患者的顾虑,配合治疗和随诊。

1.3 症状判定重度:明显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且难以忍受;中度:可意识到症状存在,但不影响工作与生活;轻度:经提醒能意识到症状存在。

1.4 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症状减轻,从重度一中度一轻度;无效:症状无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5 统计方法 X2检验。

2 结果2.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服药4周后抑郁焦虑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88%;不伴抑郁焦虑组: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有效率80%(见下表)。

45例F A PS患者使用抗抑郁焦虑药物的总有效率为84.4%(38/45)。

附表两组总体疗效评价经X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748,无显著性差异。

2.2 副作用头晕2例,口干2例,恶心1例,大便干燥1例,失眠2例,发生率17.7%。

讨论F A PS是消化科常见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因常规治疗效果不满意,患者常频繁往返多家医院就诊,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质量,并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开支[2]。

到目前为止,FA P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考虑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感染、脑- 肠相互作用、脑- 肠肽变化和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3],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4-6]。

人们很久以前就发现具有慢性胃肠症状的患者常常伴有情感障碍.近年来,关于发病的医学模式由简化的生物模式向整合的生物- 心理- 社会模式(biopsychosocialmodel)的转化,以及脑- 肠相互作用(braingutinteractions)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增加了对FAPS的认识、理解和关注,尤其对心理异常和社会压力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目前一致认为,FA P S是脑- 肠功能调节紊乱所致,脑- 肠轴的异常可以导致胃肠道对各种应激的运动反应增强和内脏的高敏感性。

FAPS的症状是胃肠运动、感觉和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失调的结果。

临床常见一些以长期腹部不适、腹痛(部分无固定部位)、腹胀、食欲减退、排便习惯改变,胸骨后及上腹部烧灼痛等一种或多种重叠症状为主诉而就诊的患者。

部分患者过度描述自己的症状,怀疑并请求医生查明疾病。

他们反复就诊,部分具有明显情绪化表现。

经多次胃肠镜、腹部C T、M R I等影像学检测及各种相关生化检查结果均未发现相关器质性疾病。

服用各类包括胃肠动力调整药、肠道微生态制剂、抑酸药及其他有关治疗该类疾病药物,症状仍顽固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不愈。

造成社会和家庭的巨大精神负担及经济负担。

因此对有明显精神心理因素的F A P S应及时采用抗抑郁(焦虑)治疗,包括心理和药物治疗。

对无明显精神心理因素的FAPS,经常规治疗无效也应采用抗抑郁(焦虑)治疗。

近年来,主要采用高选择性5-H T再摄取抑制剂进行治疗,如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

对症状顽固不愈者应转心理专科诊治。

机体95%的5-H T受体都分布在胃肠道。

肠黏膜上皮细胞释放的5-HT可以启动肠道蠕动;肠道神经细胞释放的5-H T可以介导快相和慢相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

SS R I在肠道主要作用于隐窝和绒毛上皮细胞以及肠道的5-H T能神经元,这些位点既包括黏膜,又包括肠道神经系统( 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的5-HT作用终端。

SSR Is 可以加速口-盲肠通过时间(orocaecal transit)并影响结肠的感觉和动力,这可能使其在功能性腹泻和/或功能性腹胀、腹痛的患者中有特殊疗效。

盐酸帕罗西汀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特异性地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并对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再摄取也有抑制作用,对抗副交感神经和抗组胺有一定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单纯使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FA PS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4.4%(38/45);对合并抑郁焦虑和未合并抑郁焦虑的F A PS患者,单纯应用抗抑郁药物,均可取得很好疗效。

盐酸帕罗西汀治疗F A PS,除了改善患者心理障碍诱导胃肠方面躯体化症状的缓解外,还可能与它们能改善内脏感知过敏症状有关[7]。

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有部分FAPS患者SDS、SAS测试未能诊断抑郁或焦虑症,但FAPS 发病确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支持FA P S与心理疾病的神经症归类于同一综合症的观点。

参考文献[1] Drossman DA.Diagnosing and treating patiens witch refactory functional ge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n Intern Med,1995,123:688-697[2] Irvine EJ, Ferrazzi S, Pare P, Thompson WG, Rance L. Healthralatedquality of life in functional GI disorders:focus on constipation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m J Gastroenterol 2002;97:1986-1993[3] Drossman DA.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Rome Ⅱ process. Gut 1999;45(suppl Ⅱ ): Ⅱ 1- Ⅱ 5[4] Kamm MA. The role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functional gutdisease. Eur J Surg 1998;Suppl 583:37-40[5] Drossman DA, Creed FH, Olden KW, Svedlund J, Toner BB,Whitehead WE.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 Gut 1999;45 (Suppl 2):II25-30[6] Olden KW, Drossman DA. Psychologic and psychiatric aspects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Med Clin Nor Am 2000;84:1313-1327[7] 傅敏,张陆第,吴敏生,等.抗抑郁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2,4(增刊):29—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