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第一章概述教案
第一章幼儿园游戏概述教案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课程教案
编号:
在保证游戏愉悦性的前提下,使游戏真正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
4. 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游戏需要
作为教师,应不断观察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对游戏种类的需要,为幼儿提供多种质地、多种类型及功能的材料,根据幼儿的需要组织游戏。
;
五、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作用
(一)幼儿园组织游戏活动的一般流程
【交流讨论】
1、游戏准备阶段,教师应该为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做哪些准备
2、请结合教材31页的案例,请你说说教师为组织游戏做了哪些准备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为幼儿提供预先的经验
3、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就游戏开展情况进行讨论
(二)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
1. 游戏环境的创设者
首先,教师应创设标识性游戏环境,营造有序的游戏环境。
第二,教师要把握材料投放的尺度,以吸引幼儿持续地参与游戏的欲望和深入探究的兴趣。
第三,教师应善于“变废为宝”,能够挖掘材料的多元价值。
幼儿园课程论第一章教案[总结]
广州电大海珠区分校教案
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授课班级:电大夜班
授课时间:09.20授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一般概念,如从不同的定义维度理解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幼儿园课程的特征与要素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概述
1、课程的词源及含义
2、课程本质内涵的多元限定
3、课程的不同定义维度
4、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
1、幼儿园课程的特征
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园课程概念、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幼儿园课程的特征
三、教学学时
3
四、所需教具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步骤
(一)导入
观看某幼儿园课程视频
提出问题,什么是课程?学生讨论
(二)主要内容
第一节课程概述
1、课程的词源及含义
2、课程本质内涵的多元限定
3、课程的不同定义维度
4、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三)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
1、幼儿园课程的特征
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补充:对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的简单历史回顾(四)总结内容
板书框架,帮助学生记忆
(五)课堂练习题课本P59
布置课后任务:复习第一章第一二节,预习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二版)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活概述
授课日期
班 级
课题名称:
幼儿园教育活动活设计概述一
课时
2
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的特点以及基本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的特点以及基本分类;
授课方法
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拓展训练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5分
5分
25分
25分
25分
3分
2分
(三)综合性和整合性
在《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四)随机性和潜在性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是《纲要》中非常重要的精神。
时间
【课前】
职教云查看课前学习任务,完成课前学习
【课中】
一、情景创设、激情导入(课程导入)
同学们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强调幼儿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中,我们首先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课讲授)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三、课堂总结
总结本课重难点,归纳课程内容。
四、布置作业
1.什么是幼儿园教育活动?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3.幼儿园教育活动分为哪些种类或形式?
4.观摩幼儿园教课后】
复习本节课知识,完成课后作业。
《幼儿园课程概述》教案
《幼儿园课程概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原则。
3.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4. 培养对幼儿园课程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a.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b.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2. 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原则a. 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原则b.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原则3.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a.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b. 幼儿园课程的目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特点、设置原则、内容目标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效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幼儿园课程的相关问题,促进交流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幼儿园课程概述》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PPT或教学内容。
3.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幼儿园课程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原则,以及内容和目标。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效果。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幼儿园课程的相关问题,如课程设置、实施方法和目标达成等。
5. 总结:总结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性和影响,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幼儿园课程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以巩固学生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七、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观察和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2. 专题研讨会:邀请幼儿园教师或教育专家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经验和最新发展。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声乐教案范文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声乐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概述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曲,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曲的歌词。
2. 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音符。
2. 合唱时的音准和节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歌曲视频或音频。
2. 乐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3. 合唱架:用于学生合唱时摆放乐谱。
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歌曲。
2. 合唱法:全班学生集体演唱歌曲。
3.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第二章:教学内容第一节:歌曲介绍1. 教师播放《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韵律。
2. 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节:学习歌词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发音和音准。
2. 学生跟唱,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第三节:合唱技巧训练1. 教师讲解合唱的基本技巧,如音准、节奏、和谐等。
2. 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第四节:完整演唱1. 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2. 教师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节: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合唱时的音准和节奏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合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活动拓展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2.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学生自选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进行演唱或合唱。
2. 学生可以适当改变歌曲的节奏、速度或音调,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教学方法:1.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2. 学生进行表演,教师进行点评。
《云朵棉花糖》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
《云朵棉花糖》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故事《云朵棉花糖》,激发幼儿对云朵和棉花糖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云朵和棉花糖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云朵和棉花糖的特点,并通过相关的语言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资源2.1 教学材料故事书《云朵棉花糖》云朵和棉花糖的图片白板或大纸一张彩色笔2.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室适合幼儿身高的小桌椅投影仪或故事书准备第三章:教学目标3.1 认知目标幼儿能够听懂故事内容,理解云朵和棉花糖的特点。
幼儿能够通过图片和实物,观察和描述云朵和棉花糖的外貌特征。
3.2 技能目标幼儿能够参与故事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描述云朵和棉花糖的特点。
3.3 情感目标幼儿能够培养对云朵和棉花糖的喜爱之情,激发想象力。
幼儿能够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活动利用歌曲或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入主题。
4.2 故事讲述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故事《云朵棉花糖》。
引导幼儿观察云朵和棉花糖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3 故事讨论提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4.4 语言活动利用白板或大纸,让幼儿用彩色笔绘制自己心目中的云朵和棉花糖。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描述自己的作品。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和语言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5.2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绘画作品,观察幼儿对云朵和棉花糖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5.3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云朵棉花糖》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延伸活动一:角色扮演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云朵、棉花糖、小动物等)。
幼儿园课程概论概述学习教案
幼儿园课程概论概述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课程概论》第一章“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与特点”,内容包括: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性质与目标;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原则;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与反思。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明确幼儿园课程的目标。
2. 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3. 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与反思的方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性质、目标;课程设计与实施原则。
难点:如何将课程设计与实施原则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课程评价与反思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案例分析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园教学视频,引发学生对幼儿园课程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知识讲解:a.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性质与目标。
b.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原则。
c. 幼儿园课程评价与反思。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的幼儿园课程案例,让学生了解课程设计与实施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7. 课后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性质与目标。
2.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原则。
3. 幼儿园课程评价与反思。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幼儿园课程方案。
答案要求: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写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动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幼儿园课程的核心概念和特点。
幼儿园课程第一章概述教案培训资料
幼儿园课程第一章概述教案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课程的概念2、掌握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特点及类型3、辨析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4、理解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游戏的关系5、对幼儿园课程理论的产生兴趣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教学难点: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作PPT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间相互问好,把最好的状态给学生二、自我介绍三、课程要求三、介绍新学科幼儿园课程论对幼儿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幼儿园课程是学习幼儿教育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导出新课。
此不做深入讨论,要着重引发学生的未知学科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讲授新课通过细致的讲述,让学生知道幼儿园课程理论的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众说纷纭,未成共识(一)课程词源的分析:中国——始于唐代,学者孔颖达《诗经·小雅·小弁》,如“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对于教育制度、教学课程的安排、执行,一定要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来掌管,才能够依照法度(正确之法和自然之法)来保持和执行。
关于这里的课程有侠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1.具体一个人的整个的学习和教育的课程,2.一个人或一些人的单独一门学科的课程,广义的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教学理念、学习功课的种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课程的编排等;这里的课程近乎是教育的内涵;•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含义接近现代。
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在此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
西方: curriculum名词:“跑道”即“学程”。
即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动词:“奔跑”即“学习的过程”。
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
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 H.)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首次提及课程。
《名字的故事》大班教案设计
《名字的故事》大班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概述一、课程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名字的由来,知道名字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二、课程内容1. 故事《名字的故事》的阅读与讨论。
2. 幼儿自我介绍和相互介绍名字的由来。
3. 创作自己的名字故事。
三、教学资源1. 故事书《名字的故事》。
2.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3.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讲述、讨论、绘画等多元化教学方法。
2. 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第二章:教学活动一:故事《名字的故事》的阅读与讨论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故事书《名字的故事》。
2. 准备相关问题卡片。
三、活动过程1. 教师讲述故事《名字的故事》。
2. 教师带领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如: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3. 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插图,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描述画面内容。
四、活动延伸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名字的故事》。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名字创作一个故事。
第三章:教学活动二:幼儿自我介绍和相互介绍名字的由来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自我认识和交往能力。
2. 让幼儿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名字的由来,知道名字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1.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三、活动过程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的由来。
2. 教师组织幼儿相互介绍,了解同伴的名字的由来。
3. 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创作自己的名字故事。
四、活动延伸1. 教师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相互欣赏。
2.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自己的名字故事。
第四章:教学活动三:创作自己的名字故事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红伞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
小红伞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述小红伞的故事,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述小红伞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
第二章:教学资源2.1 教具准备小红伞故事书、多媒体课件、小红伞图片、录音机、磁带。
2.2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故事屋,墙上贴上小红伞的图片,桌子上摆放小红伞故事书。
第三章:教学目标3.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红伞的故事内容,知道小红伞的特点。
3.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小红伞的歌曲,激发幼儿的兴趣。
4.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红伞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小红伞。
4.3 图片观察教师展示小红伞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红伞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4 角色扮演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4.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小红伞的故事内容,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小红伞的看法。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作业内容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小红伞的手工制品。
5.2 作业要求要求幼儿用手中的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独特的小红伞。
5.3 作业评价教师在下次课堂上,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小红伞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述法、图片观察法、角色扮演法、对话练习法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6.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故事书、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幼儿听说能力等方面,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
7.2 评价指标课堂参与度、听说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幼儿园课程第一章概述教案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课程的概念2、掌握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特点及类型3、辨析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4、理解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游戏的关系5、对幼儿园课程理论的产生兴趣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教学难点: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作PPT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间相互问好,把最好的状态给学生二、自我介绍三、课程要求三、介绍新学科幼儿园课程论对幼儿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幼儿园课程是学习幼儿教育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导出新课。
此不做深入讨论,要着重引发学生的未知学科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讲授新课通过细致的讲述,让学生知道幼儿园课程理论的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众说纷纭,未成共识(一)课程词源的分析:中国——始于唐代,学者孔颖达《诗经·小雅·小弁》,如“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对于教育制度、教学课程的安排、执行,一定要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来掌管,才能够依照法度(正确之法和自然之法)来保持和执行。
关于这里的课程有侠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1.具体一个人的整个的学习和教育的课程,2.一个人或一些人的单独一门学科的课程,广义的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教学理念、学习功课的种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课程的编排等;这里的课程近乎是教育的内涵;•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含义接近现代。
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在此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
西方: curriculum名词:“跑道”即“学程”。
即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动词:“奔跑”即“学习的过程”。
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
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 H.)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首次提及课程。
幼儿园教育学绪论教案
幼儿园教育学绪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教育学》教材的第一章“绪论”。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园教育的定义、特点、任务、原则以及发展历程。
重点介绍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使学生对幼儿园教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原则。
2. 使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历程,认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热爱幼儿园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原则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育的定义、任务和发展历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园教育视频,让学生感受幼儿园教育的氛围,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幼儿园教育的定义、特点和任务。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概念。
(3)教师讲解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讲解幼儿园教育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
(2)分析幼儿园教育案例,让学生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2)讨论幼儿园教育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概念2.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3. 幼儿园教育的任务4. 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历程5.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园教育的定义、特点和任务。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幼儿园教育原则的理解。
2. 答案:(1)幼儿园教育是针对36岁幼儿实施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其特点是生活化、游戏化、活动性和直观性。
任务是为幼儿提供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幼儿园教育原则包括: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注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生活化、游戏化、活动性和直观性等。
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教育原则,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雪姑娘找朋友》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
《雪姑娘找朋友》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培养幼儿对故事的兴趣,提高倾听和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分享精神,学会关爱他人。
1.2 教学内容:故事《雪姑娘找朋友》的阅读与理解。
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活动。
雪景绘画活动。
第二章:教学准备2.1 教具材料:故事书《雪姑娘找朋友》。
角色头饰(雪姑娘、小鸟、小兔等)。
雪花贴纸、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音乐播放设备。
2.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雪景氛围,可使用雪花装饰、白布等。
设置一个舒适的阅读角,放置柔软的坐垫和温暖的毛毯。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活动(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室的雪景布置,引导他们分享对雪的感受。
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放松心情,进入故事情境。
3.2 故事阅读(10分钟):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雪姑娘找朋友》的故事。
引导幼儿观察插图,帮助理解故事情节。
鼓励幼儿提问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3.3 角色扮演(10分钟):分发角色头饰,让幼儿选择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造性地表达角色的心情和特点。
3.4 雪景绘画(10分钟):发给幼儿画纸和彩笔,邀请他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雪景。
引导幼儿观察雪景布置,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鼓励幼儿用颜色和图形表达自己对雪的感受。
第四章:课程评价4.1 观察幼儿在故事倾听和表达方面的表现,记录他们的提问和回答。
4.2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动作、语言和创造力。
4.3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想象力、颜色选择和画面构图。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拍摄一张雪景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下对雪的感受。
5.2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班级雪景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对雪的感受。
5.3 下一节课计划:继续开展《雪姑娘找朋友》的故事主题,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和游戏活动。
《幼儿园课程论》第一章教案
幼儿园课程论教案(一)授课课题:幼儿园课程概述授课时间: 5月12日第10教学周星期六上课时间8:00-11:00 13:0-16:00授课班级:2011秋、2012春学前教育专科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标、要求:了解课程的不同定义维度和类型;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征与要素;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基础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了解游戏、教学和日常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三者各自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或作用,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征与要素;了解游戏、教学和日常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三者各自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或作用,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时安排: 8学时教学过程:1、引言导入新课,介绍总体授课内容:《幼儿园课程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按照电视大学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的特点,制定本门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并拟定课程相关内容的基本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理解课程的基本常识,获得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概念,了解当代有代表性的课程方案及早期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养成具有一定教育素养的课程观,尝试参与课程设计,提高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
2、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定义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1.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科目将课程定义为学科科目(或领域),即主要讨论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各种课程形态(如科学、数学、语言等)。
2.课程即经验.即课程被认为“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所获得的一切经验”,而不是学科科目群。
3.课程即目标课程即目标还有一种观点将课程界定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4.课程即计划课程即计划也将课程定义为“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
二、课程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和议题出发,课程可以区分为不同类型。
幼儿园生活课程教案
幼儿园生活课程教案第一章:认识日常生活环境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日常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家庭环境,如卧室、客厅、厨房等。
2. 介绍学校环境,如教室、操场、洗手间等。
3. 介绍公共场所,如公园、超市、医院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生活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名称。
2. 实地参观:带幼儿参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让幼儿亲身体验并认识这些环境。
3.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家庭成员、同学、顾客等,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章:学习日常生活技能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
2. 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自我照顾:如穿衣、洗手、刷牙等。
2. 家庭事务:如帮忙整理房间、摆放餐具等。
3. 手工制作:如剪纸、粘贴、绘画等。
教学活动:1. 视频教学:播放自我照顾和家庭事务的视频,让幼儿学习并模仿。
2. 实地操作:让幼儿亲自进行自我照顾和家庭事务的操作,如穿衣、洗手、整理房间等。
3. 手工制作: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手工艺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和自律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 按时作息:如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等。
2. 讲究卫生: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3. 健康饮食:如不偏食、不挑食、不吃垃圾食品等。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有关按时作息、讲究卫生、健康饮食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和接受这些生活习惯。
第四章:学习社交礼仪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
2. 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文明意识和礼貌行为。
教学内容:1. 见面礼仪:如问候、握手、鞠躬等。
幼儿园教育学绪论教案.
幼儿园教育学绪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教育学》教材的第一章“绪论”,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园教育的定义、特点、任务、原则以及发展历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概念、特点和任务,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为今后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3. 培养学生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原则。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育的概念、任务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园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园教育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内容讲解:(1)幼儿园教育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是什么,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2)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分析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使学生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
(3)幼儿园教育的任务:阐述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使学生明确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方向。
(4)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介绍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举例说明幼儿园教育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幼儿园教育的相关知识点。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选择题、简答题等,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教育学绪论2. 内容:(1)幼儿园教育的定义(2)幼儿园教育的特点(3)幼儿园教育的任务(4)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园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2)举例说明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和原则。
2. 答案:(1)幼儿园教育是针对36岁儿童实施的一种基础教育,具有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等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书籍、文章,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养。
《幼儿园课程概述》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幼儿园课程概述》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原则3. 了解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4. 培养对幼儿园课程的兴趣和认识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幼儿园课程概述》2. 投影仪或白板3. PPT课件4. 教学卡片或图片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园课程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幼儿园课程的了解和印象3. 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幼儿园课程概述》第二环节:课程介绍(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通过PPT课件,展示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原则3. 引导学生了解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第三环节: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幼儿园课程的案例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情况和效果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第四环节: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幼儿园课程计划2. 各组展示课程计划,分享设计思路和目标3. 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第五环节: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学生分享他们对幼儿园课程的新认识和体会3. 教师总结并强调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性二、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收集学生的小组活动和案例分析报告,评估他们的分析和设计能力3. 综合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出评价和建议三、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园教师或园长来校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和应用2. 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观察和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情况3. 开展幼儿园课程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方面,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第一章幼儿园游戏概述教案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课程教案编号:间是教师观察与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的最好时机,教师也可以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干预。
(四)幼儿园如何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提问】什么是自发性游戏?自发性游戏是指幼儿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最贴近游戏的本质,也是幼儿最愿意玩的游戏。
【总结】要实现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就要纠正“只重视教师组织的游戏,而不重视幼儿自发的游戏”,“认为幼儿自己发起的游戏不利于教师完成计划”等错误的观念和做法。
2. 注重开展自选游戏【提问】相对于自发性游戏来说,什么是自选游戏?活动类型均是幼儿感兴趣的,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 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样玩。
同时,自选游戏体现一定的教育意图和要求,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之目的。
【总结】自选游戏的开展有益于真正落实“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
幼儿园应将自选游戏作为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3. 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类教育活动【教师讲解】坚持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的原则,意味着要将游戏作为各种教育活动的手段,在保证游戏愉悦性的前提下,使游戏真正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
4. 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游戏需要作为教师,应不断观察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对游戏种类的需要,为幼儿提供多种质地、多种类型及功能的材料,根据幼儿的需要组织游戏。
五、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作用(一)幼儿园组织游戏活动的一般流程【交流讨论】1、游戏准备阶段,教师应该为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做哪些准备?2、请结合教材31页的案例,请你说说教师为组织游戏做了哪些准备?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111213。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详案《月亮船》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详案《月亮船》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月亮为主题,通过讲述一则关于月亮的童话故事《月亮船》,引导幼儿感受月亮的神秘与美丽,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1.2 课程目标(1)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基本特点,如形状、运行规律等。
(2)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月亮船》讲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神奇故事。
在一个美丽的夜晚,一群小动物发现了一艘月亮船。
它们登上月亮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在月亮上,它们认识了月亮姐姐,还参观了月球上的各种奇妙景色。
它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地球。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月亮的基本特点,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描述月亮船上的奇妙景色。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形象地了解月亮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2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3 小组讨论法组织幼儿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1)欣赏月亮的歌曲,引导幼儿关注月亮。
(2)教师简要介绍月亮的基本特点。
4.2 讲述故事《月亮船》(1)教师生动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暂停讲述,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巩固他们的听力理解。
4.3 情景表演(1)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1)让幼儿画一画他们心中的月亮。
(2)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关于月亮的资料,了解月亮的更多知识。
5.2 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教案
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主要介绍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设计以及教师的指导等问题。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词源(1)我国古代:课业及其进程(2)1861年斯宾塞提出课程,curriculum,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
(3)curriculum:跑道或奔跑跑道即学程,为儿童设计的轨道;奔跑即学习的过程,儿童对学习经验的认识。
2、课程的定义(1)课程即学科(2)课程即经验(3)课程即目标(4)课程即计划二、幼儿园课程的概念1、幼儿园课程定义(1)20世纪20-40年代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活动的经验。
代表性定义:张雪门:给3-6岁孩子所能够做的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张宗麟:幼稚生在幼稚园的一切活动。
陈鹤琴:幼儿园课程就是健康、语文、科学、艺术和社会五类活动。
(2)20世纪50-70年代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所设科目。
(3)20世纪80年代后幼儿园课程是每门科目的教材结构、教学规律和各门之间的关系。
较多重视课程的过程价值。
代表性定义:赵寄石:反映幼儿园某一科目的客观规律的整体教育结构。
虞永平: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获得学习经验的多种活动的总和。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要素一、课程理念1、浪漫主义理念2、文化传递理念3、进步主义理念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的层次(1)课程目标:三年幼儿园教育应达到的目标(2)年龄目标:幼儿园某一特定的教育阶段所期望实现的成果(3)单元目标:幼儿园某一特定教育阶段的某一特定时程所期望实现的成果(4)教育目标(即时目标):幼儿园某一特定教育阶段的某一特定时程所期望实现的成果2、课程目标的取向及表述(1)行为目标定义:以儿童具体、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指向课程实施后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如美术欣赏:儿童能说出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儿童能对观看和讨论他们认识的艺术家的作品表现出兴趣儿童能认识和比较不同艺术家的风格等等(2)表现性目标定义:指儿童在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系,目标指向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课程的概念2、掌握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特点及类型3、辨析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4、理解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游戏的关系5、对幼儿园课程理论的产生兴趣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教学难点: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作PPT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间相互问好,把最好的状态给学生二、自我介绍三、课程要求三、介绍新学科幼儿园课程论对幼儿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幼儿园课程是学习幼儿教育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导出新课。
此不做深入讨论,要着重引发学生的未知学科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讲授新课通过细致的讲述,让学生知道幼儿园课程理论的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众说纷纭,未成共识(一)课程词源的分析:中国——始于唐代,学者孔颖达《诗经·小雅·小弁》,如“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对于教育制度、教学课程的安排、执行,一定要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来掌管,才能够依照法度(正确之法和自然之法)来保持和执行。
关于这里的课程有侠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1.具体一个人的整个的学习和教育的课程,2.一个人或一些人的单独一门学科的课程,广义的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教学理念、学习功课的种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课程的编排等;这里的课程近乎是教育的内涵;•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含义接近现代。
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在此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
西方: curriculum名词:“跑道”即“学程”。
即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
动词:“奔跑”即“学习的过程”。
即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验的认识。
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 H.)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首次提及课程。
这里课程既可以指一门学科,也可以指学校所有学科。
课程最常见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这一解释在各种英文词典中很普遍,英国牛津字典、美国韦伯字典、《国际教育字典》(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都是这样解释的。
这里课程既可以指一门学科,也可以指学校所有学科。
这与我国的一些经验辞书基本吻合。
(二)课程概念界定的维度1.学科维度:课程既学习科目。
可以指一个科目或所有科目,也可以是一本教科书、一套教科书、教科书的内容及各种教学材料等。
这种定义的实质,是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种典型的“教程”。
合理性: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是一种典型的“教程”局限性:1.限制了教师视野;2.只关注“教什么”,不关注“为什么而教”和“怎样教”;3.只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所学知识对学习者个人的意义;4.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学习,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5.对课程本身的理解仅局限于客观外在的间接经验,忽略学习者在学校生活和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鲜活的直接经验和主体体验。
2.经验维度:课程即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育环境中与教师、材料等的相互作用所获得的经验。
合理性: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而不是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要学生演示的行为,是试图要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
这种课程的定义是把关注的焦点从“教”转向了“学”,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
局限性:学习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带有主观性、个人性和模糊性,这对于教师来说难以把握实践上很难实行。
3.活动维度:课程是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儿童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各种经验的。
活动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形式。
课程应为“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合理性:儿童的经验是学习者在活动中的各种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做中学”是儿童获得经验的主要方式。
局限性:1、把研究者的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造成本末倒置,为活动而活动。
2、过分强调一切学习都要从活动实践开始,强调从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也并不完全反映学校经验和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4.目标维度:课程即学习结果或目标。
课程是预期的,课程要对教学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课程事先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
合理性:强调目标、结果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将课程重心从手段转移到了目标。
要求课程事先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应为这些目标或结构服务,强调与体现课程所具有的预期性和可控性的特征,有利于课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局限性:预期的学习目标与实际发生的事情有差异;将课程的焦点放在预期的目标或结果上,容易忽略非预期的学习结果。
5.计划维度:课程即教学计划。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张严格区分课程与教学的两个概念,将课程看作是培养人的计划,包括课程目标、内容与组织、评价。
强调课程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合理性:强调课程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将课程看作培养人的计划,力图纠正“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
局限性:遗漏课程实施部分,过分强调静态设计、预成课程,忽视动态设计、生成课程的倾向。
小结:课程的内涵每一种代表性的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都指向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某种局限性。
对于课程工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确认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与之相伴的新问题,然后根据课程实践的具体要求作出明智的选择。
讨论:分析以下现象背后所持的课程观•现象1:•某教师认为一个好老师就是上好课,但每天上完课之后就让幼儿自由活动,对于幼儿的游戏活动与区角活动很少进行设计与指导。
•现象2:•某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把教材上的内容上完,课堂即使有幼儿提问她也不管,一定要把计划的内容讲完。
当发生意外情况不能完成教案时,她觉得很遗憾。
•现象3:某教师认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她把各领域的教育内容都尽可能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有指导的游戏中获得发展。
•现象4:某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创设一个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让幼儿自由活动。
她很注重区角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当儿童在各个区角进行活动时,她总是会细心地观察与记录。
分析:•现象1:重上课、轻游戏——课程是学习科目•现象2:重预设、轻生成——课程是教案(计划)•现象3:重视儿童在游戏中发展——课程是学习过程或学习经验•现象4:重环境创设与儿童的自主活动——课程是活动(三)课程内涵的层次:•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程类型(1)观念层次的课程(理想的课程)由研究机构、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和应该如何开设的课程(2)社会层次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3)学校层次的课程(领悟课程)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4)教学层次的课程(运行的课程)实际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课程(5)体验层次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二、课程要素课程目标——前提、基础•课程内容——中介•课程实施——途径与手段•课程评价——价值判断以上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课程是从目标到内容,再到实施和评价的不断循环,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
最核心要素——教育理念,课程的理念一旦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课程的各种成分就有可能在课程理念的统合之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发挥其总体的功能。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概述问题设计:•观看幼儿园一日生活视频资料•思考:•什么是幼儿园课程?•“你认为幼儿园中幼儿吃喝拉撒的生活琐事是否是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否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有什么区别?一、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一)我国幼儿园课程概念的历史演变(1)20世纪20-40年代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活动的经验。
代表性定义:张雪门:给3-6岁孩子所能够做的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张宗麟:幼稚生在幼稚园的一切活动。
陈鹤琴:幼儿园课程就是健康、语文、科学、艺术和社会五类活动。
(2)20世纪50—7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的实质是指幼儿园所设科目(3)20世纪80年代后:幼儿园课程是每门科目的教材结构、教学规律和各门之间的关系。
关注幼儿的经验及过程价值代表性定义:赵寄石:反映幼儿园某一科目的客观规律的整体教育结构。
冯晓霞(1997):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李季湄(1997):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保证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虞永平(2001):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的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有益的经验。
•幼儿园课程本质认识上的变化•(1)幼儿园课程重心的转变:•“学科”到“经验”,由重物到重人的转变•(2)幼儿园课程态性的转变:•由静态走向动态•(3)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确立:•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4)幼儿园课程的涵盖性增强了:•一切有教育性的活动(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活动倾向的界定。
•定义: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理解•1、幼儿园课程是“活动”:•2、“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3、“各种活动的总和”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问题导入:幼儿园课程与其他阶段的课程相比有哪些不同?它具有什么特点?(一)、基础性:(1)原因分析:幼儿生活经验较贫乏,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但理解能力较差,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2)具体表现基础性:幼儿园课程是学前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幼儿在这一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和发展,从而为其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具有基础性。
(二)、启蒙性:具体表现:启蒙性:在幼儿园教学中,注重在认识简单的事物和现象中,引导幼儿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注意通过教学丰富幼儿的有益经验,帮助幼儿学习并适应生活,获得粗浅的知识,使他们的经验和视野得以拓展。
(三)、整合性: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应该是高度整合的课程。
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幼儿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
(四)、活动性(1)原因分析:一方面,与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关,由于幼儿思维的直观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对事物的理解依赖情境和形象,以及他们的注意容易分散等等原因。
另一方面,幼儿主要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活动来获得经验,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
所以,幼儿园教学是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强调每个幼儿的实践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