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语文资源 拓宽教学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合语文资源拓宽教学途径
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老师必须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捕捉有用的资源,来拓宽我们有效教学的途径。
一、方言俚语入课堂,体味生活语文
瑶族方言、桂柳话是富川瑶族自治县境内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主要语言。
在瑶族方言里,有不少生动恰当的修辞、准确活泼的词语、保留古代语法习惯的语言现象,把这些学生熟知的方言引入到教学中,既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增添生活情趣,又使学生体味生活中的语文,在轻松愉快中学好书面语言。
例如在富川九都方言里,“走”与古汉语的“走”一样,是“跑”的意思。
九都方言说“行的太慢了,我们走吧!”这句话中的“行”即步行,而“走”就是跑的意思。
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中,我给学生讲解“录毕,走送之”的“走”字时,我就让他们用富川九都方言说“走路速度太慢,我们跑步(前进)吧”这个句子,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地记住了古代汉语中“行”与“走”含义的区别,很容易地记住了“走送之”的意思。
又如《黔之驴》里有“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一句,对其中的“径”字,课本里有注释“径,径直”,可是在我们学生的语言积累中,没有“径直”这个词语,所以,虽然课本有注释,但他们还是难以理解。
于是,我就用学生熟悉的桂柳话中的“麻直”解释“径直”一词,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一狼径去”这句话的意思。
二、生活场景入课堂,充实学习内容
学生亲身经历的各种生活场景,往往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可以把这些生活场景适时地引入到语文活动或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1.语文活动时运用。
在带着学生到富川朝东镇秀水这个有名的状元村开展语文活动时,看见古戏台前有小桥流水,戏台上方有一牌匾,刻有“如斯夫”三字,我便带着学生背诵“子在川上……”学生们发现这些牌匾题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不沉醉在状元村浓厚的人文风光里,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只要有文字的地方,都会有一段语文学习的情缘,只要我们积极探究,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2.指导写作时运用。
农村孩子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也丰富多彩。
春天野外的鸟语花香、夏天抢收水稻的紧张热烈、秋天收获果实的满足喜悦、冬天杀猪过年的繁忙热闹,这些都是农村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
我平时都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积累,把这些生活记录在随笔中。
上作文课时,让他们把这些生活场景从脑海中“筛选”出来,写进作文中,学生的作文就富有真情实感了。
教师只要在写法上予以指导,他们就可以写出生动精彩的文章来。
三、时政要闻入课堂,延伸语文触角
中国汶川地震、奥运会各健儿勇创佳绩、金融危机、全国两会代表关注民生,这些时政要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
报道,然后结合学生实际,或开展演讲比赛,或作为课堂教学延伸拓展的素材,或布置片段作文,这样既能拓宽学生见闻,又能促进语文学习。
如上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收结时,老师可以介绍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所引用的于任佑写的《望大陆》一诗,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愁》的主题,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从温总理的身上明白语文素养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四、广告招牌入课堂,活用活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招牌广告标语铺天盖地而来。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精心选择,把学生身边的广告标语引入我们的课堂,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富川一家液化气搬运站的运输车上有“电话一拨通,运气到家巾”的广告,我在讲授“双关”时就用广告来举例;县城的一家理发店店名叫“理剪不断”,我在讲“化用”时就用这个这个店名举例;一家九元店用喇叭播出“九块钱不算多,旅游到不了新加波;九元钱不算贵,回去不用开家庭会”的叫卖广告,我在讲“押韵”时就用这个叫卖广告举例;县医院的小房子上刷有一条“少生优生,利困利民”的计生标语,我就把它作为语言不得体的例子讲给学生听。
这些广告标语虽然都是在学生上学路上可以看见听见的,有些学生可能会熟视无睹。
如果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引导学生对这些广告标
语进行收集、评价、品析,学生就可能会逐渐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语文嗅觉”就会更灵敏,语文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五、课外阅读入课堂,储备写作能源
课外阅读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途径之一。
我们教师有必要把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每周上一节课外阅读课。
可以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内容选择的指导,阅读方法的指导,也可以让学生交流阅读体会。
我们班初一时有学生喜欢《读者》杂志,我就将自己家中保存的《读者》发到学生手中,看完再交换,然后让学生推荐自己看到的好文章,最后由我引导他们把大家推荐的一些文章进行评析,主要从写法、立意、语言的精妙之处进行赏析。
长期品析熏陶,学生赏析水平不断提高,无疑也促进了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班上订有《贺州日报》,我就介绍富川籍作者和我们学校文学社成员在上面发表的文章给学生看,让学生觉得那些文章写的无非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或事,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增强了他们的写作信心。
又如班里有学生喜欢看《体坛周报》,我就引导他们从体育报道中去品味语文的魅力:《热火烹熟小牛,火箭射落老鹰》,报道NBA的文章标题是如何的精妙;“左突右扣”,“轻轻一挑,拔脚怒射”,报道足球比赛的文章用词是多么精当!这些阅读品析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大大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的语文素
养也在课外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升。
六、音乐影视入课堂,丰富学习情趣
影视音乐作品因其生动的视听效果而深受学生的喜爱。
优秀的影视音乐作品凝聚着艺术家的心血,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在课堂中适当地引入影视音乐作品,可以丰富课堂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引入影视音乐,可以按照“推荐——欣赏——评论”三个步骤进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歌词三首》结束后,有学生认为,课文里选的歌词虽然写得很好,但离他们年代久远,所以不能很好地体会歌词的妙处。
于是我就让学生课后分组去找自己喜欢的歌曲,先从歌词和旋律等方面说出推荐理由,再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同学听,最后由大家一起评析。
课堂上,同学们有的欣赏《菊花台》歌词意境的优美,有的推崇《隐形的翅膀》主题的激励奋进,有的向往《虫儿飞》的唯美……此后,我还由学生每月推荐一部影视作品,大家一起欣赏《水浒传》(单集)、《骆驼祥子》、《阿甘正传》、《2012》等作品,与相关课文内容作比较,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有的学生几乎接近专业影评的水平。
语文课程是母语学习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它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
教师只要转变原有的“以本为本”的课程资源观念,把语文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课外,转向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我们的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