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心得3篇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心得 (2)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一)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让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全面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我认为全面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协调和稳定。
其次,科学发展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充分发展人力资源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和发展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认为这是一种人性化的发展观,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这让我意识到,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该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面发展、以德为先的价值导向,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相信,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全面、人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二)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摘编,我深感其思想理念的先进性和指导性。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要坚持发展经济、建设政治、文化社会的全过程、全方位的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观点给予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重要性,使得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环境保护、民生福祉等方面。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科学发展观”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之一。
“科学发展观”要求从以“和谐、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繁荣,解决好人与自然、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现实需要与永恒理想的关系,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方式为依据,提出要坚持“人为本”的原则,实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互促互补、应给予同等对待,兼顾发展和保护,科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以共同繁荣为目标,统筹协调发展,实现“科学的、和谐的、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中国梦。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均衡发展,强调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兼顾其他各领域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要以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结构优化、环境管理改善为着力点;政治建设要以积极推进协调发展为着力点;文化建设要以传承文明、创造未来文明为着力点;社会建设要以改进民生和激发社会活力为着力点;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环境保护为着力点”。
“科学发展观”还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相融合”的作用,注重发挥社会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培育和创新发展动力,调动和激发各种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积极性,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五和”:人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理念,是中国治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准则。
它为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理论应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把均衡发展作为实现共同繁荣最重要的内容,把资源合理配置作为促进共同发展的核心,把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是迄今为止的公认的新的发展理念。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把提高人的物质需要作为基础,同时关注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一种更人道,更美好,更能丰富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的生活理念;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发展的本质是为了人,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各个方面的需要,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首要任务,以发展为先,发展为重.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
4.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要实现协调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5.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举措的新的理论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的探索和总结。
科学发展观既是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世界观理论,又是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法论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
6.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读《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有感
孙燕燕文学院编辑出版方向2010级研究生学号201021080156 读《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有感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党范围内掀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整理摘编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这两本书。
作为一名渴望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通过深入学习,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更透、更全面的理解。
以下是我的一些理解:一.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的理解1. 我们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我们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还需要长时间的艰苦、艰巨的发展。
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
2. 我们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现阶段,我们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发展的问题。
我们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小康,我们的发展方式依然粗放,我们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够高度化、不够优化。
我们的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东西部发展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要素区域自由流动还存在障碍,等等。
这些现实的发展问题是制约我们发展的最大障碍。
解决这些问题都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下来解决,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3. 当今世界的发展理念和经验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发展方式不带有任何的制度属性,世界上的一切发展方式和理念都可以而且都应该借鉴过来,与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向结合,努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理解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经过建国初期的探索,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正确的理解。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就首先要实现好自身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坚持以科学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人为本,以综合协调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主线,以和谐社会、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综合性的理念、指导和思想体系。
它贯穿于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贯彻和发展,也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二、精神内容1、坚持以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手段理性分析和研究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摒弃空谈和不合理想法,用严肃的态度和量证的行动,激发内涵成长的内在动力,夯实发展的基础。
2、坚持正确解决矛盾科学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发展矛盾,不能用短视眼光和片面方式处理问题,而是要把发展和改革统一起来,坚持预防为主、解决中性、积极推动方针,正确认识发展矛盾,多管齐下,多渠道求解。
3、坚持多元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出,要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增强发展的各方的的认同感,将城乡持续稳定发展统一在一个有机的系统中,有系统、有序、有道德地引导分配,多元协调发展,形成均衡的发展。
4、坚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赋予发展更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三、要点总结科学发展观以科学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人为本,以综合协调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主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此指导实现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要坚持正确处理矛盾的原则,坚持以科学的手段解决问题,坚持多元协调发展,坚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第三讲: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精选_8714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2)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3)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4)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5)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
四、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1)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2)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心得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心得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
第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
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第三、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
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
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
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
第四、“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觉得更应该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敢于解放自己的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
解放思想并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联系我们目前的实际工作。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想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得到解放。
不仅要学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学习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将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教育学习文章】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的感受和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的感
受和体会
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论述,使我了解了科学发展观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认识到我国目前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从基本国情实际出发,为了人民,为了社会全面进步,就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知道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点,让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使得我们的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全面的进步。
今年国庆盛典,就显示出我们国家的强大,显示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
看了真受感动,真受鼓舞,为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为我们的军队而感到自豪。
我们是退休人员,有的人认为退休了,科学发展观于己无关,其实不然,科学发展观关系到千几万户,关系到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所以我们是共产党员,更要不断地增强自我学习,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头脑,带头宣讲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在生活中充满活力,诚信友爱,不断地影响身边的人,教育好我们的子女,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泰安道党支部:黄玉婵
XX年10月3日。
科学发展观的论述
科学发展观的论述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人的发展全面放在优先
地位。
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
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总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突出了社会的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把解决民生问题
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
它要求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
和谐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更多更好的民生福祉。
科学发展观指出了发展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深入阐述了这五个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创
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可持续发
展的必然选择,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发展的根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要义,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科学发
展观要求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先锋队。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篇一:《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三)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笔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支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经济的较大波动。
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这些年来,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抑制需求过旺,无论是克服通货紧缩还是治理通货膨胀,都是我们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进行的宏观调控。
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
胡锦涛《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2005年11月29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7页笔记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科学发展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于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经济的较大波动。
【教育学习文章】读《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体会
读《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体会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深刻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的内涵是强调人的自身的需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问题,还要统筹兼顾。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对象是中小学生,是一个个可塑性极强的人,尤其应该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发展。
我们不能仅仅教给学生知识,做一个教书匠,我们应该做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学生思维的开发者,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者。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促进学生一时的发展,不只是以学生暂取得好的卷面成绩为依据,更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离开中小学学校后,依然有潜力可挖。
同时。
我们是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家庭的行业,我们还应该注重以服务社会为本,以家长对子女教育要求为本。
作为一个社会人,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探索,创新,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人格的魅力。
这不仅是作为个体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知识和信息
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这一特殊的社会角色,更要追求自身的不断发展,才能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能力,创新精神等的发展需求,才能胜任教师岗位。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最近,我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书,感触很深,收获很大。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为配合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编辑的党员干部读本。
书中主要收入了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中央文件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
全书用十二个课题112页的篇幅,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提出的依据、第一要义、核心内容、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方针政策性问题。
回答了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对党员干部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素质和能力上的要求。
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第一,通过学习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科学发展观,虽然过去也学习过,只是知道这是一个重要思想,但是没有进行集中学习和深入理解。
因此,理解上很片面和肤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甚至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内容、根本方法和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高,理解不深,掌握不透。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结合集中教育和深入思考,我在思想上提高了认识,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上加深了理解。
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心得领悟2.doc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2 -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理解: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中心,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面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并以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科学依据理解:首先要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
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主要有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国外发展缀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以是发展理解:我国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一)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一)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促进党的理论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洗去了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的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首先,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深刻的解释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相统一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作出了统一的安排,是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突破性认识,是党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成果,有利于促进党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
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 要继续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 一要务,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 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
• 一、科学发展观的生大意义 •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 三、科字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 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 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 义。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导读:学习地点:古仁小学电教室领学人:曾庆喜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和原则上,着重强调五点:第一,要结合学校实际,突出继续解放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一批重要思想成果。
第二,要突出边学边改,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一批重要实践成果。
第三,要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创建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一批重要制度成果。
第四,要突出转变作风,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批重要党建和教育教学科研成果。
第五,要突出关爱学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
我就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谈几点要求:(一)进一步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组织保障,强化领导责任。
(三)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工学矛盾。
学习内容: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学习时间:10月13日(2学时)学习地点:古仁小学办公室领学人:曾庆喜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1、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处开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心得体会我认真地学完这一章节,心中对“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的理解更深、更透。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14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83页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1月27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4年1月12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730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14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83页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1月27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4年1月12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730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49-850页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6月2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13-114页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胡锦涛《推进合作共赢,实现持续发展》(2004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2004年11月21日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12月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1页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2页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2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4页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坚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
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4年1月12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730页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历来是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推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
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动员组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我们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而团结奋斗。
胡锦涛《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10月11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087页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
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428页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15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599页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中国在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
为更好地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繁荣》(2006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8日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页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3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