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热处理工艺分析报告

热处理工艺分析报告

热处理工艺分析报告1.引言热处理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保温一段时间,并经过冷却使其达到期望的组织和性能的一种工艺。

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热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和优化是提高材料性能和质量的关键。

2.分析方法本次热处理工艺分析使用了金相显微镜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两种常用手段。

金相显微镜可以观察材料的组织结构,而显微硬度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3.实验步骤本次实验选取了X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将X材料加热到960°C,保温时间为30分钟,然后通过快速冷却的方式冷却至室温。

随后,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组织结构,并用显微硬度测试仪对材料进行了硬度测试。

4.实验结果和分析金相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经过热处理后,X材料的晶粒尺寸显著增大,并且出现了大量的晶界。

这表明热处理工艺导致了材料的再结晶,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韧性和塑性。

显微硬度测试结果显示,经过热处理后,X材料的显微硬度明显下降。

这可以解释为热处理导致材料的晶粒尺寸增大,晶界面积增加,从而阻碍了位错的移动和晶界的滑移,减弱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综合以上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对于X材料来说,经过所选的热处理工艺,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得到了提高,但硬度和强度有所降低。

5.结论本次热处理工艺分析的结果表明,经过所选的热处理工艺,X材料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晶粒尺寸增大,晶界增多。

这导致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得到了改善,但硬度和强度有所下降。

对于实际应用中对韧性和塑性要求较高的情况,该热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6.建议在进一步优化热处理工艺时,可以考虑调整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质量要求。

此外,对不同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应进行深入研究,以制定适合不同材料的最佳工艺方案。

[1]张三,李四.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学报,2024[2]王五,赵六.金相显微镜在热处理工艺分析中的应用[J].金属材料科学与工艺,2024[3]丁七,孙八.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显微硬度的影响[J].材料力学,2024。

热处理设备实验报告(3篇)

热处理设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和掌握热处理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热处理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箱式电炉、洛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抛光机、冷却液等。

2. 实验材料:30钢、T10钢、砂轮(砂纸)。

三、实验原理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使金属和合金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获得工件使用性能所要求的组织结构。

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四、实验内容1. 金相的制备- 将一小块金属材料用金相砂纸磨光后进行抛光,去除磨面由细磨所留下的细微磨痕及表面变形层,使磨面成为无划痕的光滑镜面。

- 然后用侵蚀剂进行腐蚀,以使组织被显示出来,这样就得到了一块金相样品。

2. 钢的热处理- 淬火- 将试样放入箱式电炉中,T10钢在770℃左右,30钢在860℃左右分别均匀加热15分钟。

- 然后迅速在水中冷却,并不断搅拌。

- 将淬火后的试样用砂轮磨平,并测出硬度值(HRC)。

- 正火- 将试样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自由流动的空气中冷却。

3. 硬度测试- 使用洛氏硬度计对淬火和正火后的试样进行硬度测试。

4. 金相组织观察- 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淬火和正火后的试样金相组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淬火- 淬火后的试样硬度值(HRC)明显提高,表明淬火工艺能够显著提高钢的硬度。

- 金相组织观察发现,淬火后的试样组织为马氏体及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

2. 正火- 正火后的试样硬度值(HRC)较淬火后的试样有所降低,但较原始试样硬度有所提高。

- 金相组织观察发现,正火后的试样组织为珠光体。

六、实验结论1. 淬火工艺能够显著提高钢的硬度,提高其耐磨性、疲劳强度等性能。

2. 正火工艺能够提高钢的硬度,降低其韧性,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

3.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可以了解热处理工艺对钢组织的影响。

热处理实验报告

热处理实验报告

热处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热处理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观察和分析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深入理解热处理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实际生产中的材料选择和工艺优化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一)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用了 45 钢作为研究对象,其化学成分如下:碳(C)含量约为 042% 050%,硅(Si)含量约为 017% 037%,锰(Mn)含量约为 050% 080%,磷(P)和硫(S)的含量均小于 0035%。

(二)实验设备1、箱式电阻炉:用于加热金属材料,可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2、硬度计:用于测量金属材料的硬度,本次实验采用洛氏硬度计。

3、金相显微镜:用于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

三、实验过程(一)淬火处理1、将45 钢试样放入箱式电阻炉中,加热至840℃,保温20 分钟。

2、迅速取出试样,放入水中进行淬火冷却。

(二)回火处理1、对淬火后的试样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分别为 200℃、400℃和 600℃,保温 60 分钟。

2、出炉空冷至室温。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硬度测试结果1、淬火处理后,试样的硬度显著提高,洛氏硬度值达到 58 62 HRC。

2、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的硬度逐渐降低。

200℃回火后,硬度约为 50 55 HRC;400℃回火后,硬度约为 40 45 HRC;600℃回火后,硬度约为 25 30 HRC。

(二)金相组织观察结果1、淬火处理后,金相组织为马氏体,呈针状分布。

2、 200℃回火后,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马氏体针变细,同时有少量碳化物析出。

3、 400℃回火后,组织为回火托氏体,由铁素体和细小的粒状渗碳体组成。

4、 600℃回火后,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由等轴状的铁素体和颗粒状的渗碳体组成。

(三)性能变化分析1、淬火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硬度,这是因为快速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马氏体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的特点。

2、回火处理能够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韧性。

热处理保藏实验报告

热处理保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处理保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热处理保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参数;3. 通过实验,验证热处理保藏的效果,为食品保藏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热处理保藏是一种利用高温对食品进行杀菌、灭酶、降低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

热处理保藏主要包括巴氏杀菌、高温杀菌和超高温杀菌等。

三、实验材料1. 原料:鲜牛奶、鲜猪肉、鲜鸡肉;2. 仪器设备:电热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等;3. 药品:氯化钠、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

四、实验方法1. 巴氏杀菌实验(1)将鲜牛奶在60℃下保温30分钟,然后降至室温;(2)将鲜牛奶在75℃下保温15分钟,然后降至室温;(3)将鲜牛奶在90℃下保温10分钟,然后降至室温;(4)将鲜牛奶在95℃下保温5分钟,然后降至室温;(5)将鲜牛奶在100℃下保温2分钟,然后降至室温;(6)对杀菌后的鲜牛奶进行微生物检测,比较不同杀菌温度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2. 高温杀菌实验(1)将鲜猪肉、鲜鸡肉分别切成小块;(2)将猪肉和鸡肉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分别设置不同压力和时间进行杀菌;(3)将杀菌后的猪肉和鸡肉进行微生物检测,比较不同杀菌压力和时间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 超高温杀菌实验(1)将鲜牛奶、鲜猪肉、鲜鸡肉分别进行超高温杀菌;(2)将杀菌后的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比较不同杀菌温度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巴氏杀菌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杀菌温度的升高,微生物数量逐渐减少。

在60℃下保温30分钟,微生物数量减少了约80%;在75℃下保温15分钟,微生物数量减少了约90%;在90℃下保温10分钟,微生物数量减少了约95%;在95℃下保温5分钟,微生物数量减少了约98%;在100℃下保温2分钟,微生物数量减少了约99%。

由此可见,巴氏杀菌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2. 高温杀菌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杀菌压力和时间增加,微生物数量逐渐减少。

金属的热处理实验报告

金属的热处理实验报告

金属的热处理实验报告金属的热处理实验报告引言:金属的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来达到特定目的的工艺。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实验,观察和分析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以及热处理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实验一:淬火处理1. 实验目的:通过淬火处理不同金属材料,观察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了解淬火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2. 实验步骤:选取不同金属材料样品(如低碳钢、高碳钢、铝合金等),经过适当的加热处理后,迅速浸入冷却介质中进行淬火处理。

3. 实验结果与讨论:淬火处理后,不同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低碳钢经过淬火处理后,其组织结构变为马氏体,硬度显著提高;高碳钢则形成了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组织结构,硬度更高;铝合金经过淬火处理后,晶粒尺寸变小,强度和硬度也有所提高。

实验二:回火处理1. 实验目的:通过回火处理不同金属材料,观察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了解回火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2. 实验步骤:将经过淬火处理的金属材料样品,经过适当的加热处理后,以较低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

3. 实验结果与讨论:回火处理后,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了变化。

低碳钢经过回火处理后,马氏体转变为较柔软的珠光体,硬度降低,但韧性增加;高碳钢经过回火处理后,马氏体转变为韧性较好的珠光体和残余奥氏体,硬度略有下降,但韧性明显提高;铝合金经过回火处理后,晶粒尺寸进一步增大,强度和硬度有所下降。

实验三:退火处理1. 实验目的:通过退火处理不同金属材料,观察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了解退火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2. 实验步骤:将不同金属材料样品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

3. 实验结果与讨论:退火处理后,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低碳钢经过退火处理后,珠光体晶粒尺寸进一步增大,硬度降低,但韧性明显提高;高碳钢经过退火处理后,珠光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晶粒尺寸增大,硬度进一步降低,但韧性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经过退火处理后,晶粒尺寸再次增大,强度和硬度进一步下降。

热处理实验报告[5篇范文]

热处理实验报告[5篇范文]

热处理实验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热处理实验报告篇一:钢得热处理实验报告钢得热处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得 1、了解热处理对材料性能得影响2、了解在相同得热处理状态下材料成分对材料性能得影响3、了解用显微镜观察金相得制样过程二、仪器材料箱式电炉(sx2—4-10、sx—4-10)、硬度测试仪(hr—150a)、30 钢、t10 钢、砂轮(砂纸)三、实验过程1)、金相得制备将一小块金属材料用金相砂纸磨光后进行抛光,去除金相磨面由细磨所留下得细微磨痕及表面变形层,使磨面成为无划痕得光滑镜面,然后用侵蚀剂进行腐蚀,以使组织被显示出来,这样就得到了一块金相样品。

2)、钢得热处理淬火与正火钢得淬火:淬火就就是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后放入各种不同得冷却介质中(v 冷应大于v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

钢经淬火后得组织由马氏体及一定数量得残余奥氏体所组成。

步骤为:加热前先对试样进行硬度测定(为便于比较,一律用洛氏硬度测定);再将试样放入箱式电炉中,t10 钢在770℃左右,30 钢在860℃左右分别均匀加热15 分钟;然后迅速在水中冷却,并不断搅拌.将淬火后得试样用砂轮磨平,并测出硬度值(hrc)填入表 1 中。

钢得正火: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以上,保温适当时间后,在自由流动得空气中冷却得热处理工艺。

步骤为:加热前先对试样进行硬度测定(为便于比较,一律用洛氏硬度测定)。

再将试样放入箱式电炉中,t10 钢在770℃左右,30 钢在860℃左右分别均匀加热 15 分钟,后在空气中缓慢冷却。

将正火后得试样用砂轮磨平,并测出硬度值(hrc)填入表 2 中。

四、结果及讨论1、为什么淬火处理后得硬度值比正火处理后得高?答:因为淬火冷却速度比正火冷却速度快,由过冷奥氏体得连续冷却转变图像可知淬火后得到得就是马氏体组织,而正火后得到得组织主要就是珠光体.马氏体比珠光体晶粒度细晶界面多,使得晶体得位错滑移阻力增大,从而硬度提高。

工程实训热处理实验报告

工程实训热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

2. 掌握热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规范。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使其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金属加工方法。

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1. 退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以缓慢的速度冷却。

退火的目的在于消除金属内部的应力,改善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2. 正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

正火的目的在于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降低其韧性。

3. 淬火: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

淬火的目的在于提高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性。

4. 回火: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

回火的目的在于降低金属的硬度和脆性,提高其韧性和塑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箱式电阻炉、高温计、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切割机、抛光机、侵蚀剂等。

2. 实验材料:45号钢、T8钢、T10钢等。

四、实验过程1. 实验一:45号钢退火(1)将45号钢试样加热到800℃,保温1小时。

(2)将试样从炉中取出,放入水中冷却。

(3)将退火后的试样进行硬度测试和金相观察。

2. 实验二:T8钢正火(1)将T8钢试样加热到860℃,保温1小时。

(2)将试样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3)将正火后的试样进行硬度测试和金相观察。

3. 实验三:T10钢淬火(1)将T10钢试样加热到770℃,保温1小时。

(2)将试样从炉中取出,迅速浸入水中冷却。

(3)将淬火后的试样进行硬度测试和金相观察。

4. 实验四:T10钢回火(1)将淬火后的T10钢试样加热到150℃,保温1小时。

(2)将试样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3)将回火后的试样进行硬度测试和金相观察。

铸铁热处理实训报告(3篇)

铸铁热处理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实训背景铸铁热处理是机械制造工艺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能够改善铸铁件的组织结构,提高其机械性能,如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为了提高学生对铸铁热处理工艺的理解和操作技能,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铸铁热处理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理解铸铁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

2. 掌握铸铁热处理设备的操作方法。

3. 学会铸铁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和调整。

4. 提高铸铁件热处理质量,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内容包括:1. 铸铁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

2. 铸铁的热处理工艺及设备。

3. 铸铁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和调整。

4. 铸铁热处理操作技能训练。

四、实训过程1. 铸铁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铸铁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

铸铁主要由铁、碳、硅、锰、硫、磷等元素组成。

其中,碳是铸铁的主要合金元素,碳在铸铁中以石墨形式存在,石墨对铸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铸铁的金相组织主要包括铁素体、珠光体、渗碳体和石墨。

2. 铸铁的热处理工艺及设备接下来,我们学习了铸铁的热处理工艺及设备。

铸铁的热处理主要包括退火、正火、调质等工艺。

退火是为了消除铸铁件中的应力,提高其韧性和塑性;正火是为了提高铸铁件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调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铸铁件的机械性能。

铸铁热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炉子、加热装置、冷却装置等。

炉子有箱式炉、井式炉、台车式炉等;加热装置有电阻炉、感应炉等;冷却装置有水冷、油冷、风冷等。

3. 铸铁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和调整铸铁热处理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

加热温度应根据铸铁的化学成分和组织要求来确定。

保温时间应根据铸铁的尺寸、形状和炉子类型来确定。

冷却速度应根据铸铁的硬度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4. 铸铁热处理操作技能训练在掌握了铸铁热处理工艺及设备知识后,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技能训练。

首先,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操作炉子、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

然后,我们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了铸铁件的退火、正火和调质处理。

模具钢热处理工艺实验报告(两篇)2024

模具钢热处理工艺实验报告(两篇)2024

引言:模具钢热处理工艺是提高模具钢性能的重要环节,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模具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特性,提高模具工作寿命。

本实验报告旨在研究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因素,并评估不同工艺对模具钢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结果,为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概述:本实验选用X型模具钢进行热处理实验,并改变热处理工艺中的参数,包括淬火温度、保温时间、回火温度等。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评估不同工艺对模具钢性能的影响。

正文内容:一、淬火温度的影响1.不同淬火温度对模具钢硬度的影响2.不同淬火温度对模具钢的显微组织的影响3.不同淬火温度对模具钢的强度和韧性的影响4.淬火温度与模具钢的耐磨性的关系5.淬火温度选择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二、保温时间的影响1.不同保温时间对模具钢硬度的影响2.不同保温时间对模具钢的显微组织的影响3.不同保温时间对模具钢的强度和韧性的影响4.保温时间与模具钢的耐腐蚀性的关系5.保温时间选择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三、回火温度的影响1.不同回火温度对模具钢硬度的影响2.不同回火温度对模具钢的显微组织的影响3.不同回火温度对模具钢的强度和韧性的影响4.回火温度与模具钢的热稳定性的关系5.回火温度选择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四、模具钢热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总结1.了解模具钢材料特性和热处理要求2.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参数3.控制和监测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4.优化热处理工艺,提高模具钢性能5.模具钢热处理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五、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的展望1.热处理工艺对模具钢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2.新型热处理工艺技术的应用前景3.热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4.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的环保和能源消耗问题5.提高模具钢热处理工艺水平的建议和展望总结:通过本次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了淬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回火温度等热处理参数对模具钢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总结了模具钢热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展望了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

热处理实验报告

热处理实验报告

热处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热处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观察、分析,深入理解热处理的原理和作用,掌握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能够根据材料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一)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用的材料为 45 号钢,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C 042% 050%、Si 017% 037%、Mn 050% 080%、Cr ≤ 025%、Ni ≤ 030%、Cu ≤ 025%。

实验前将材料加工成尺寸为 20mm×20mm×10mm 的试样若干。

(二)实验设备1、箱式电阻炉:用于加热试样,型号为_____,最高工作温度为1000℃。

2、硬度计:用于测量试样的硬度,型号为_____,可测量洛氏硬度(HRC)、布氏硬度(HBW)等。

3、金相显微镜:用于观察试样的金相组织,型号为_____,放大倍数为 100× 500×。

4、砂轮机、抛光机:用于试样的预处理。

5、热电偶:用于测量炉内温度。

6、冷却水槽:用于试样的淬火冷却。

三、实验原理(一)热处理的定义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方法。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其使用价值。

(二)热处理的基本过程1、加热:将试样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发生相变或组织转变。

2、保温:在加热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使相变或组织转变充分进行。

3、冷却:以不同的速度冷却,获得不同的组织和性能。

(三)常见的热处理工艺1、退火:将试样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残余应力等。

2、正火:将试样加热到 Ac3 或 Accm 以上 30℃ 50℃,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较细的珠光体组织,提高硬度和强度。

3、淬火:将试样加热到 Ac3 或 Ac1 以上 30℃ 50℃,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通常为水淬或油淬),获得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强度。

热处理实习报告

热处理实习报告

热处理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实习地点,某热处理厂。

实习内容:
在热处理厂的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热处理工艺的操作和管理。

在实习的第一周,我对热处理设备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包括炉
子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流程。

随后,我开始参与了具体的热
处理工艺操作,包括淬火、回火、正火等。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学
习了热处理工艺的相关知识,包括金相分析、硬度测试等技术,对
热处理工艺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参与了热处理工艺的管理工作。

我学习
了热处理工艺的生产计划编制、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我对热处理工艺的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收获: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对热处理工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我了解了热处理工艺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法,对热处理工艺的相关设备和工艺参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习,我也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会了与同事和领导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实习总结:
这次热处理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感谢热处理厂的领导和同事,在实习期间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收获颇丰。

热处理技术实验报告

热处理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处理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热处理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分析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热处理技术是通过改变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组织和性能,使其满足使用要求的一种加工方法。

热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根据热处理的目的和工艺,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1. 仪器:箱式电炉、金相显微镜、抛光机、冷却介质、洛氏硬度计、4%的HNO3酒精溶液、含FeCl3。

2. 材料:GCr15钢、2Cr13钢。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将GCr15钢和2Cr13钢分别切割成一定尺寸的试样,并进行表面处理。

2. 加热:将试样放入箱式电炉中,分别加热到不同的温度(如Ac1、Ac3等),保温一段时间。

3. 冷却:将加热后的试样分别采用水淬、油淬和空冷等不同的冷却方式。

4. 金相观察:将淬火后的试样进行抛光、腐蚀,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其组织结构。

5. 硬度测试:使用洛氏硬度计测试淬火前后试样的硬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相观察结果GCr15钢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硬度较高;2Cr13钢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硬度较低。

2. 硬度测试结果GCr15钢淬火后的硬度为HRC60-62,2Cr13钢淬火后的硬度为HRC50-52。

六、实验结论1. 热处理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如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等。

2. 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对材料性能有重要影响,应根据材料性能要求和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3. 淬火工艺可以显著提高钢的硬度,但也会降低其韧性。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热处理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热处理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金相组织,如何测试硬度,如何分析实验结果。

这次实验使我认识到热处理技术在金属加工中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材料热处理创新实践报告(2篇)

材料热处理创新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材料热处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其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等。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材料热处理技术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报告将针对材料热处理创新实践进行总结和探讨。

二、创新实践背景1. 材料热处理技术现状近年来,我国材料热处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热处理工艺水平不高,部分关键工艺参数难以精确控制;(2)热处理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有待提高;(3)热处理材料性能不稳定,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2. 创新实践意义为了提高我国材料热处理技术水平,推动材料加工产业升级,本报告针对材料热处理创新实践进行了以下研究:(1)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提高材料性能;(2)研发新型热处理设备,提高生产效率;(3)开发高性能热处理材料,提高产品质量。

三、创新实践内容1. 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1)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设计;(2)根据材料特性和性能要求,制定合理的加热、保温和冷却工艺参数;(3)通过实验验证,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提高材料性能。

2. 研发新型热处理设备(1)设计新型热处理设备,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2)采用新型材料,提高设备耐腐蚀性和耐磨性;(3)研发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热处理过程的精确控制。

3. 开发高性能热处理材料(1)研究新型热处理材料,提高其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2)开发具有特殊性能的热处理材料,满足特定领域需求;(3)研究热处理材料与基体的相互作用,提高材料结合强度。

四、创新实践成果1. 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

例如,某高温合金材料经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后,其抗拉强度提高了15%,耐腐蚀性能提高了20%。

热处理的实验报告

热处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处理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2. 掌握热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热处理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使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1. 退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金属内部应力,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2. 正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大气中冷却,以获得一定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3. 淬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组织。

4. 回火:将淬火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淬火应力,降低硬度,提高韧性。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箱式电炉、加热炉、金相显微镜、抛光机、洛氏硬度计、水浴锅、天平等。

2. 材料:45号钢、20CrMnTi钢、T10钢等。

四、实验过程1. 实验一:退火实验(1)将45号钢加热至800℃,保温1小时,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2)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退火后的组织,记录组织类型和晶粒大小。

(3)用洛氏硬度计测定退火后的硬度,记录数据。

2. 实验二:正火实验(1)将20CrMnTi钢加热至900℃,保温1小时,然后在大气中冷却。

(2)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正火后的组织,记录组织类型和晶粒大小。

(3)用洛氏硬度计测定正火后的硬度,记录数据。

3. 实验三:淬火实验(1)将T10钢加热至850℃,保温1小时,然后迅速浸入水中冷却。

(2)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淬火后的组织,记录组织类型和晶粒大小。

(3)用洛氏硬度计测定淬火后的硬度,记录数据。

4. 实验四:回火实验(1)将淬火后的T10钢加热至200℃,保温1小时,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2)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回火后的组织,记录组织类型和晶粒大小。

(3)用洛氏硬度计测定回火后的硬度,记录数据。

钢热处理综合实验报告

钢热处理综合实验报告

钢热处理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

2、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的操作方法。

3、学会使用硬度计测量钢的硬度,并分析硬度变化与热处理工艺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

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相变,如奥氏体化、珠光体转变、马氏体转变等。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会导致钢的组织和性能发生不同的变化。

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等。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其冷却速度比退火快,得到的组织比退火细,强度和硬度也较高。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后,快速冷却,得到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目的是降低淬火钢的脆性,提高韧性和塑性。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45 钢试样若干。

砂纸、抛光膏等。

2、实验设备箱式电阻炉。

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金相显微镜。

冷却水槽。

四、实验步骤1、退火处理取一组 45 钢试样,放入箱式电阻炉中,加热至 850℃,保温 2 小时。

关闭电阻炉电源,随炉冷却至 500℃以下,然后取出试样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2、正火处理取另一组 45 钢试样,放入箱式电阻炉中,加热至 850℃,保温 2小时。

取出试样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3、淬火处理再取一组 45 钢试样,放入箱式电阻炉中,加热至 850℃,保温 2小时。

迅速将试样放入冷却水槽中冷却至室温。

4、回火处理取淬火后的试样,分别放入箱式电阻炉中,加热至200℃、400℃、600℃,保温 2 小时,然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5、硬度测试用洛氏硬度计分别测量退火、正火、淬火及不同温度回火处理后的试样硬度,每个试样测量 3 个点,取平均值。

6、金相组织观察将处理后的试样进行打磨、抛光,然后用腐蚀剂腐蚀,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组织。

热处理实习报告

热处理实习报告

热处理实习报告篇一:金属材料热处理实习报告表面处理问题一表面涂层可以提高刀具的那些性能?答在7410工厂及泰尔重工公司里经常可以看到带有各种颜色的刀具,这是刀具涂层所致。

刀具涂层一般可以提高刀具的切屑性能和耐磨性能,通常以Al-Ti- N,Al-Cr-N 及多层薄膜居多。

物理气相沉积(PVD)的处理温度一般在500℃以下,可作为最终处理工艺用于高速钢刀具的涂层,提高高速钢刀具的切削性能,因而得到了迅速推和应用。

但传统的氮化物涂层(如TiN)硬度低,耐磨性差,尤其热稳定性差。

限制了其在干式切削(尤其是钻削)刀具中的应用。

通过引入合金元素(如Al、Zr、Cr、V等)到TiN涂层,形成新的多元涂层体系,可提高涂层硬度,【1】改善涂层的抗磨损性和热稳定性。

问题二模具表面强化的目的有哪些?其主要有哪些方法?并简要说明新型涂层技术在模具上的应用?答在7410工厂我们见到的是喷丸对模具工作零件进行表面强化。

表面强化处理的目的是在基体材料与有性能的基础上再赋予新的性能。

这些新性能主要有:耐磨性、抗黏附性、抗热咬合性、耐热疲劳性、耐疲劳强度、耐腐蚀性等。

模具的表面强化处理按其处理温度范围,可分为低温巾温和高温处理三类。

模具工作零件表面强化处理按其原理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改变表面化学成分的化学热处理方法,如渗碳、渗氮、渗铬和渗硼以及多元共渗属化学热处理,如泰尔重工热处理车间的渗氮;第二:种是各种涂层的表面涂覆处理,如堆焊、镀硬铬、超硬化合物途层属表面涂覆处理;第三种是不改变表面化成分的强化处理,如火焰淬火、喷丸金属表面加工强化处理等。

新型纳米涂层主要有三种:(1)制作纳米复合镀层。

在传统的电镀液中加入零维或一维纳米质点粉体材料可形成纳米复合镀层。

用于模具的Cr-DNP纳米复合镀层,可使模具寿命延长、精度持久不变,长时间使用镀层光滑无裂纹。

纳米材料还可用于耐高温的耐磨复合镀层。

如将纳米粉体材料加入Ni-W-B非晶态复合镀层,可提高镀层在550~850℃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使镀层的耐蚀性提高2~3倍,耐磨性和硬度也都明显提高。

热处理实习报告

热处理实习报告

热处理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

实习单位,XX热处理厂。

实习内容:
在XX热处理厂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期间主要参与了热处
理工艺的生产操作和设备维护等工作。

通过实习,我对热处理工艺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热处理工艺的基本知识,包括热处
理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操作等。

随后,我参与了具体的生产操作,包括零件的装夹、炉子的调节、热处理工艺参数的设置等。


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零件的材质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热
处理工艺,并且掌握了炉子的操作技巧。

除了生产操作,我还参与了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在实
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对热处理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维修,并且
了解了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这些工作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
也增加了我的实际操作经验。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热处理工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XX热处理厂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有机会学以致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热处理后性能实验报告

热处理后性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处理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2. 掌握常用热处理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的原理及操作方法;3. 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4. 学会使用硬度计、金相显微镜等实验设备。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45钢、T8钢、GCr15钢;2. 实验仪器:箱式电炉、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抛光机、冷却液等。

三、实验方法1. 退火实验将45钢、T8钢、GCr15钢分别加热至不同温度(如A1温度、A3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

使用硬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钢的硬度,观察金相组织变化。

2. 正火实验将45钢、T8钢、GCr15钢分别加热至Ac3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

使用硬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钢的硬度,观察金相组织变化。

3. 淬火实验将45钢、T8钢、GCr15钢分别加热至Ac3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快速放入水中或油中冷却。

使用硬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钢的硬度,观察金相组织变化。

4. 回火实验将淬火后的45钢、T8钢、GCr15钢分别加热至不同温度(如150℃、200℃、250℃),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

使用硬度计测量不同温度下钢的硬度,观察金相组织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退火实验结果与分析在退火过程中,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钢的硬度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在保温过程中,钢中的碳化物逐渐溶解,使得钢的晶粒逐渐长大,导致硬度降低。

同时,金相组织由珠光体转变为细小的珠光体和铁素体,使得钢的韧性提高。

2. 正火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正火过程中,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钢的硬度逐渐升高。

这是因为正火过程中,钢的晶粒逐渐长大,使得硬度提高。

同时,金相组织由细小的珠光体和铁素体转变为珠光体,使得钢的韧性提高。

3. 淬火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淬火过程中,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钢的硬度逐渐升高。

这是因为淬火过程中,钢中的碳化物迅速析出,使得钢的晶粒逐渐细化,硬度提高。

同时,金相组织由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使得钢的韧性降低。

金工实习热处理实验报告

金工实习热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工艺过程之一,它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和性能,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强度、硬度等。

在金工实习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掌握热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2. 掌握热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4. 分析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1. 热处理工艺流程:加热→保温→冷却;2. 热处理设备:炉子、加热设备、冷却设备;3. 实验材料:碳钢、合金钢等;4. 实验项目:正火、退火、淬火、回火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熟悉实验设备、材料,了解热处理工艺流程;2. 加热:将材料放入炉中,加热至预定温度;3. 保温:保持温度一段时间,使材料内部组织发生变化;4. 冷却:将材料从炉中取出,按照预定方式进行冷却;5. 实验数据分析:测量材料的硬度、强度等性能,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火实验:通过正火处理,材料的硬度、强度等性能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2. 退火实验:退火处理可以使材料达到一定的软化效果,降低硬度,便于后续加工;3. 淬火实验:淬火处理使材料表面硬度提高,但内部组织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应力集中,影响零件的可靠性;4. 回火实验:回火处理可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提高材料的韧性,降低脆性。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了解了不同热处理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2. 熟练掌握了热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3. 认识到热处理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体会1. 热处理工艺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提高零件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2. 熟练掌握热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是提高实验效率的关键;3. 通过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实验报告
专业: 材料
姓名:
学号:
实验报告日期: 5.22
地点: 铸工楼
课程名称:指导老师: 成绩: 材料科学基础2实验实验名称: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铸钢件的制备热处理及性能与显微组织检测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铸钢件制备技术
2、了解铸钢件热处理工艺
3、了解铸钢件的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4、掌握金相试样制备方法并了解普通碳钢的金相显微组织
二、实验原理
装 (一)铸钢的熔炼
订1、电弧炉熔炼
电弧炉熔炼可采用电弧加热,金属炉料在电弧高温下发热、熔化、过热。

电弧炉熔炼工艺可分为熔化
线期、氧化期和还原期。

熔化期主要任务是熔化金属材料,并通过造渣来除去钢液中的一部分磷;氧化期的
主要任务是提高钢液温度,去除钢液中的气体以及夹杂物。

脱硫,在氧化期中往钢液中加入铁矿并吹氧,钢液中的碳与矿山或氧气的氧化反应生成大量一氧化碳气泡,气泡上浮过程中吸收钢液中的气体以及夹杂物并上浮至钢液表面进入炉渣,达到精炼钢液的目的。

氧化期中还需要加入石灰石造渣,其目的是除去钢液中的有害元素硫;还原期的主要任务是脱氧、调整成分,由于氧化期中加入了大量的铁矿石并吹氧,钢液中的氧化铁含量急剧增加,氧化期结束时,钢液中含氧量很高,为了保证钢液质量,必须对钢液进行脱氢处理。

还原其脱氧工艺主要以扩散脱氧为主,扩散脱氧的主要原理是降低钢液表面炉渣的氧化铁含量,使钢液中的氧向炉渣扩散,从而降低钢液的含氧量。

2、中频感应熔炼炉熔炼
中频感应熔炼炉是利用感应加热来熔炼金属材料,感应炉内的金属材料在感应圈产生的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热、熔化,由于是感应加热,材料熔化后,覆盖在刚也表面的炉渣温度很低,炉渣的冶金反应进行很慢。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中频感应炉熔炼钢液只是重熔,没有氧化期和还原期,也就是说没有对钢液进行精炼,为了提高钢液质量,中频感应熔炼炉熔炼钢液时往往增加了氢气精炼工艺。

(二)铸造碳钢的结晶过程和铸态组织
1、结晶过程
铸造碳钢多为亚共析钢,其结晶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次结晶和二次结晶(参看铁碳相图)
一次结晶:当钢液温度降至液相线,有高温铁素体析出,温度降至包晶温度时,发生包晶转变,生成奥氏体。

温度继续下降,穿过液固两相区,成为单一奥氏体组织。

二次结晶:当温度下降至,共析转变温度时,先有共析铁素体析出。

再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

2、铸态组织
碳钢逐渐的铸态组织的特征是晶粒粗大,有些情况下还存在魏氏组织或网状组织。

1)晶粒粗大
与热处理后的组织相比,铸态组织的晶粒较粗大,而且存在柱状晶区。

晶粒粗大则晶界的比表面积较小,因而钢的强度较低,柱状晶具有各向异性,在横向上的力学性能特别是韧性较低,在经受外力冲击作用时,易沿晶界发生断裂。

这种铸态组织特征在厚壁铸件上尤为明显,铸件壁越厚,则铸态下的性能越差,因此碳钢件一般需经热处理后才能使用。



线
图1 铁-碳相图
2.魏氏(或网状)组织
铸造碳钢在二次结晶过程中,当温度通过奥氏体加铁素体两相区时,共析铁素体的析出会因钢的含碳量和冷却速度不同而长成不同的形态,通常有粒状、条状(魏氏体)和网状三种。

这三种组织的形态及形成条件如下:
1)粒状组织
在所有的形态中,这种形态的晶粒具有最小的表面能,因此是最稳定的形态。

但在奥氏体晶粒中形成这种形态的铁素体,需要有较大规模的原子扩散,其中包括碳原子的自扩散。

实际上只有在含碳量低而且壁又厚的铸钢件中,才会在铸态下得到这种组织。

2)魏氏体组织
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粒内部以一定的方向呈条状析出。

这种形态的铁素体常出现在中等含碳量的铸件中。

特别是壁较薄的铸件中。

在这样的条件下,铁素体易于以奥式体晶格中的几个铁原子密排的晶面为惯性面析出,这样形成铁素体相只需进行较近程的原子扩散过程。

魏氏体组织属亚稳定组织,通过热处理,可以转变为更稳定的粒状组织。

1)网状组织
铁素体在原奥氏体的晶界处析出。

由于奥氏体晶界上晶格缺陷多,且组织疏松,故易于铁素体新相的形核和铁原子的聚集,从而为网状组织的形成创造条件。

(三)铸造碳钢的热处理
碳钢铸件热处理的目的是细化晶粒,消除魏氏体组织和铸造应力。

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或正火加回火。

1、退火
将铸件加热至奥氏体区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冷却。

加热温度是奥氏体上临界温度以上30-50度。

加热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加热温度过低时,不能完成由珠光体到奥氏体的转变,晶粒不能细化,魏氏(或网状)组织不能消除;加热温度过高时,又会使钢的晶粒粗化,当出现这些情况时,都会使钢的性能下降。

保温时间的长短应该是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

具体时间应按铸件壁厚而定;一般情况下。

25mm厚的时间大约需要1小时的保温时间。

壁厚超过25mm,每增加25mm厚度,需相应增加一小时的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达到后,铸件随炉冷却。

待炉冷至200-300度以下时可以出炉,在空气中进一步冷却至常温。

2、正火
正火所采用的加热温度以及保温时间与退火相同,不同之处是保温时间达到后将铸件拉出炉外空冷至常温。

正火的作用与退火相同,但由于冷却速度快,钢的晶粒比退火更细,而且使得奥氏体能在较低的温
装度下发生共析转变,因而能得到分散度更大的珠光体(即索氏体)。

由于这些原因,正火处理的钢的力学性能,特别是韧性要比退火处理的钢更高一些。

订 3、正火加回火
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的性能,可采用在正火后加以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温度为550-650度。

在此温
线度下保温时间一般为2-3小时。

回火能使钢的性能进一步提高的原因是,通过正火得到的索氏体中的渗碳体片在回火温度下具有转变成颗粒状的自然趋势。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原来的片状索氏体转变为粒状索氏体,从而使钢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实验设备
试验设备主要有:真空感应熔炉炼炉、直读光谱仪、箱式热处理炉、金相显微镜、金相预磨机、金相抛光机、锯床及铣床等。

四、实验过程
1、将一定配方的炉料放入真空感应熔炉炼炉中熔化,用直读光谱仪检测钢液成分,当钢液温度达到1550度时,浇入到钢模中。

2、将钢模中的铸件放入箱式热处理炉中进行热处理,处理温度为820度,保温2.5小时。

3、利用锯床将铸件切割成所需要的尺寸。

4、将铝样品放入炉中加热至400度并保温20分钟,取出后淬冷
5、将切割好的钢样品放入炉中加热至420度并保温20分钟,取出后空冷
6、将切割好的铸件块预磨、抛光,进行金相试验。

五、结果分析
100X


线
500X
金相分析:图中黑色较大块片状斑点是珠光体,白色大块为铁素体。

另外还有黑色小点,境界上的是
渗碳体,其余的为污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