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风险及其管理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风险及管理方法
与传统的表内业务相比,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存在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常见的金融风险,不过,表外业务风险更为分散、隐蔽性更强、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这要求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需要借助更多的工具,需要更为复杂和灵活的管理方法。

一、表外业务风险的类别
商业银行在划分表外业务和传统业务的风险采用了基本相似的方法。

表外业务的风险有以下种类:
(一)信贷风险
传统意义上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于信贷业务中,大规模贷款的企业容易造成信用风险。

但在实际上,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如信用证业务、票据承兑业务、担保业务等,在交易对象无力履约时同样会引发信用风险,此类或有负债业务的风险却往往被人忽视。

虽然这些业务不直接涉及债权债务关系,但当潜在的债务人由于各方原因发生支付违约时,银行就有可能变成债务人。

例如,在信用证业务和票据发行业务中,一旦开证人或票据发行人资金周转困难或资金链断裂因而不能按期偿付,银行就要承担连带偿付责任。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因利率、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价格
变动造成商业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由于利率、汇率等的频繁波动,在银行的交易活动中市场风险最为显著,是表外业务面临的主要的风险之一,尤其在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业务中非常突出。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权益风险和商品风险。

(三)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系统内部内控机制的缺陷带来失误,或者发生灾难事故而造成意外损失。

主要指由于系统故障、业务操作流程不合理、人为过错、外部意外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它主要关系到各种欺诈、业务操作中断或系统失败、内部流程管理等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当银行的流动性不足,出现较大缺口而无法及时弥补,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获得足够的资金,常常会导致严重后果。

历史上因流动性问题发生银行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倒闭的事件不胜枚举。

流动性问题对银行的表外业务影响也很大,比如银行提供过多的授信或备用信用证,就可能发生无法满足客户资金需求的风险。

再如银行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时,想要进行对冲轧平其头寸,却没有相应的对手,无法以合适的价格完成抛补而出现资金缺口而面临风险。

(五)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当银行自有资金不足又缺乏其他可用资金时,
存在交易到期时无法履约的风险。

筹资风险又称清偿风险,此类风险往往发生在那些从事高杠杆率的表外业务中,与流动性风险关系密切。

商业银行要进行严格的资本运用控制,对于交易损失要及时止损,不能滥用银行资金导致清偿困难。

(六)结算风险
结算风险是指在从事表外业务交易的另一方到了交割期因各种原因不能展约而产生的风险,银行在收到交易对方一笔款项之前就对外支付资金结算,到了资金清偿期时由于多种原因而造成资金支付中断或延迟而产生风险。

结算风险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技术操作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债务人或付款人清偿能力不足造成的,或者是因为政治、军事等其他因素造成。

结算风险会使商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七)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指部分表外业务由于缺乏相应的会计准则、报表制度及核算办法,使得业务的会计处理出现偏差,从而使银行财务状况记录失真,银行管理层和客户得到信息不够及时准确,从而导致投资决策失当造成损失。

信息失真的情况越严重,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八)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是由于交易方对表外业务风险因素认识程度不够,无法对其做出正确定价而丧失或部分丧失风险弥补能力的损失。

能否正确定价表外业务,关系到商业银行是否能从交易的收入中
积累到足以保护银行交易利益的储备金,因而在风险发生的初期及时将其对银行的连锁影响抑制在适当范围,或是在事发后弥补部分损失,但由于表外业务的自由度大,交易灵活,交易对象信用等级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定价,商业银行在从事表外业务时就要承受相应的定价风险。

(九)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所签订的交易合同在法律意义上无法履行或合同条款违反法律而导致的风险。

由于本国对相关业务的法律规定不够完备,国与国之间法律不一致,对表外业务监管力度不一可能会为交易双方带来风险。

尤其在跨国交易时法律风险将更为突出。

多数表外业务是属于创新型业务的,可能会面临由于缺少法律规范、权限界定模糊等问题导致的纠纷,导致银行利益受到损害。

二、表外业务风险的特点及其影响
由于表外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因此表外业务风险同表内业务相比也具有自己的特性,概括来讲,表外业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一)透明度较差
许多表外业务并不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现有的会计信息很难全面反映表外业务的规模与质量,由于经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致使金融监管机构难以了解银行的全部业务范围,无法正确评价其经营成果,难以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
管理。

(二)风险分散、不确定性高
表外业务是多元化经营业务,涉及的流程多、部门广,商业银行的信贷、筹资、信用卡、国际金融、财务会计、信息电脑等部门都与表外业务有关,风险点较多,防范风险的难度较大。

一项表外业务常常集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于一身,各种风险之间的抵补或者替代关系也更为复杂,由此增加了风险决策的两难性。

同时,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表外业务在金融市场动荡日趋频繁剧烈的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这会增加银行经营的难度和负担。

而按现行银行制度规定,除一部分表外业务要以附注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外,大多数表外业务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这使表外业务的规模和质量都不能在财务报表上得到真实体现。

结果,其复杂性限制了企业管理和监督风险的能力,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很难得以反映。

(三)自由度较大、潜在风险大
许多表外业务的开展没有金融法规的严格限制,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大多数不需要相应的资本准备金,无规模的限制,只要交易双方认可,就可达成某些业务协议,这样容易剌激表外业务的扩张,潜伏巨大风险,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高杠杆性,其微小的失误常常给银行带来难以估量的打击。

像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具有极高的杠杆率特征,每笔交易动辙成千
万上亿美元,一旦操作不当,亏损之巨足以威胁银行的生存。

1995 年2 月26 日,因为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执行经理里森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上的亏损,致使成立于1762 年的英国巴林银行亏损10 多亿美元,随即宣告破产。

1996 年9 月,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证券交易部负责人井口俊英违规交易美国国债,损失11亿美元后,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勒令大和银行停止其全部在美业务,并处以3.2 亿美元的罚款。

(四)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突出
从企业方面来看,我国现行的银行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下,企业信誉总体水平较差,许多企业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

从银行方面来看,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相应的内控机制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内部管理不严和操作的漏洞、错误,加大了表外业务的风险程度,担保类表外业务的风险较为突出。

担保类表外业务虽然在出具之时不确立债权与债务关系,但一旦客户违约,所产生的风险与贷款风险无异,风险产生后银行往往处于不利的法律地位。

信用化的担保类表外业务风险触发点较多,其所涉及的不仅是对申请人资信等方面的审查,还要对法律契约性风险进行严格的防范,不易进行全面及时监测,这就为防范其风险造成了困难。

目前,我国银行业担保类表外业务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比重明显偏高,同时信用证垫款也是一个问题。

正是由于表外业务风险的上述特点,使得某种程度上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三、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含义和方法
(一)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含义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感知和分析来识别表外业务风险利用各种风险模型和计量方法量化风险,并持续监测关键风险指标和风险因素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形成评估报告,对发现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实现风险一定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或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化。

(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方法
不同的表外业务由于涉及的领域和客户群及自身的业务特点有所不同,因此面临的主要风险也有所差异。

商业银行应根据表外业务主要面临的风险类别,确定其风险控制点,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商业银行应该对不同类型的表外业务风险实行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法,下面简述几种主要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方法。

1、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
商业银行这类表外业务具体有履约担保、贷款担保、投标保证、票据承兑、备用信用证、商业信用证等。

这类表外业务的共同特点是银行运用自身的信用资源而非资金为客户提供债务(义务)保证,其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及法律风险。

对这些业务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从内部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有:(1)对票据承兑、信用证业务要坚持真实的
商品交易原则,杜绝融资性套取银行信用行为; (2)加强对被担保客户的信用分析和评估,客户的准入必须坚持信用等级优良标准,杜绝信用劣级客户进入。

对较长期的担保要求定期重新议定合同条款,以防范信用风险; (3)按风险定价。

按被担保客户的信用等级与业务的风险大小收取佣金。

如美国规定期限短、质量高的备用信用证业务收费率为担保金额的25-50 个基本点,期限长、质量差的收费率为125-150 个基本点(每一基本点为0. 001 美元); (4)完善反担保措施。

在备用信用证中,涉及的信用风险大,可要求开证申请人提供与信贷相同的抵押品和信用等级标准; (5)完善授权授信制度。

对大额担保交由贷款审查委员会集体审批,甚至上级行审批,以减少个人审批的失误; (6)健全表外业务操作规程及制度,加强内部稽核力度。

2、承诺业务
表外业务的银行承诺主要是由银行向客户允诺对其未来经济交易承担某种融资的义务。

承诺实质上是一种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替代工具,其主要包括贷款限额承诺、信用卡透支、回购协议和票据发行便利。

承诺业务面临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对这类表外业务风险,商业银行还须注意:(1)采用浮动利率,尽量避免固定利率贷款承诺,以防范利率风险;(2)对信用等级较低客户可拒绝融资承诺或要求提供贷款担保,或者寻求其他行共同承诺以分散风险;(3)对流动性风险控制,银行在贷款承诺及包销票据发行便利协议签订后,要安
排一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以备向借款人融资或包销票据发行便利中剩余的票据;(4)贷款承诺中银行可要求客户提供补偿性余额。

3、衍生金融工具业务
衍生金融业务主要是指一些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创新金融工具,如金融期货、期权、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等。

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可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具有收益的不确定性。

由于衍生工具的合同金额几乎都不进行到期交割,而是在合同到期前对冲了结,因此没有实际债权债务发生,当然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但每一笔衍生工具的交易都会有盈亏,所以对交易银行的收益会产生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

衍生金融工具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利率、汇率风险、经营风险和清算风险。

对这类表外业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第一,制订完善的交易制度。

一是制订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部门整体的交易额度。

一家银行从事衍生交易的额度大小需要根据其承受亏损的能力、在市场上扮演的角色、交易人员的水平、经验和管理能力而定。

二是交易员的交易额度控制。

从高层交易管理者到高级交易员、初级交易员,其交易额按级别高低、能力大小、经验多寡各不相同。

三是设置合理的止损点。

止损点是指衍生金融交易中为防止汇率、利率或价格向自已愿望相反的方向发展,造成过分亏损,而预先对汇率、利率或价格设置一个买卖决断点。

一旦到了预先设置的止损点,不论盈亏如何,一律斩仓出
局。

止损点的设置是银行从事衍生金融交易中避免亏损过度加深的重要管理方法。

但是,止损点的执行主要还是靠交易员的自我约束能力。

四是银行应将风险监督管理部门与交易职能分开,将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分开管理。

第二,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衍生金融工具,防范与转嫁利率风险时,通常是对客户现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其交易价格的确定必须保证银行除手续费之外不追求任何额外利润,做到这一点,银行便不承担任何资金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