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4.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4.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探究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 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提示: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巴黎和会上 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是五四 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工人阶级、 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
【史论点睛】 五四运动彰显的新的时代潮流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②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 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的标志。
(4)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_______ 吴起镇 与当地 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_____会 甘肃 宁会师。 (5)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 安;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 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 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第 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_________中国外交的失败。 巴黎和会
(2)运动过程。 ①1919年5月4日至6月初,中心在_____,主力为学生,口 北京 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②1919年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移到_____,主力为工 上海 人。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9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第19课时 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和国共十年对峙
目录
contents
1 理知识体系 明课时精要
2 重时空观念 记主要史实
3 研史料实证 通历史解释
4 秉唯物史观 树家国情怀
5 贯通学与考 知能大提升
6
课时检测·过关练
01 理知识体系 明课时精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 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大革命失 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形成了“工农武装割 据”思想,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 确的革命道路。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 败,红军被迫长征,实行战略转移。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中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西安事变 (1)原因 ①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最主要
矛盾。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③中共中央提出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策略方针;国民
党内部分化加剧,张学良、杨虎城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和红军实行停战。 (2)经过: 1936 年 12 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内容
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同意共产党员以 _个__人__身__份__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意义 为_____国__民__大__革做命了准备
三、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1.开始——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原因
从国内、国际形势来看,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列强共 同侵略中国,扶植各派军阀,又联合干涉和镇压中国革命; 必 “_____打__倒__列__强__,__除__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要 从中国共产党方面来看,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 性 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习题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习题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佛山质检)当《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传回时,消息灵通的中国人群情激昂。

蒋介石日记载:“排日风潮,皆未稍息。

此乃中国国民第一次之示威运动,可谓破天荒之壮举。

”此“壮举”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国共合作【答案】B[《凡尔赛和约》签订于1919年,根据时间可知应选B项。

]2.(xx·中山期末考试·10)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曾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

……绝不能说我们所做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对他的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赞扬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C.肯定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主张在民主法治原则下捍卫国家主权【答案】D[梁漱溟的观点指出了五四运动中存在过激的行动,并非赞扬,故A项错误;从“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可见梁漱溟对这种行动并不认可,故B项错误;梁漱溟是对五四运动的过激行为进行理性分析,没有涉及运动的性质,故C项错误;从“不能说我们所做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可以看出梁漱溟主张理性爱国,遵守法纪,故D项正确。

]3.(xx·广州三校联考)下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从图片文字可以看出,胡适认为本应该由成年人来担当反封建反帝的任务,但因政治的腐朽和国民素质的低下,这一重任却落到了青年学生的身上,致使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通用)一轮课件:2部分5单元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通史通用)一轮课件:2部分5单元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对应学生用书第 88 页)
考点 1|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
[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2)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中 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 (1)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3)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繁荣局面,随后陷入萧条;社会 物质、习俗生活快速发展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遭到摧残。 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 发展,呈现出进一步近代化的趋势。 文化 —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并逐步中国化。孙 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 形成并得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教材补遗] 1.分期
正确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 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 到 1928 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 持续 16 年, 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 年)两阶段。 2.认识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 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的时期。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八页,共33页。
第九页,共33页。
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辨析:不同点:(1)指导思想:前者是“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后者是全面抗战路线。(2)斗争对象不同:前者是 国民党反动派,后者是日本侵略军、顽固派、伪军等。 (3)分布地域:前者主要(zhǔyào)在江南地区;后者主 要(zhǔyào)在华北地区。(4)目的:前者是为了反抗国 民党,后者是为了抗击日军侵略。(5)最终结果:1934 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据地大部分丧失。 抗战胜利前夕,抗日根据地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和 几乎全部伪军,根据地得到发展;抗战胜利后,发展为 解放区。
第十九页,共33页。
【解析】尼科尔斯基是共产国际代表;教材中也有“在共产国 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开始(kāishǐ)进行建党活动”的文 字,因此B为最佳选项。
第二十页,共33页。
[备选题]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 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 国共产党快速(kuài sù)发展主要是由于(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第五页,共33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注意提取题干部分的四个 小标题。“动荡了”是指辛亥革命以后至1919年以前中国社 会的剧烈( jùliè)变化;“传播了”是指五四运动的思想条件; “愤怒了”是指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强烈反 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五四运动“爆发了”。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表材料解读能力。首先 从时间信息“1928~1934年”就可以排除(páichú)A(1919年)、 C(1937年)、D(1949年)。1928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 扩大使得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直到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 现了严重下降。所以B项符合题意。

【新】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5单元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第5单元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时空坐标单元概览]考点1|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2)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1)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3)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轻巧识记]五四爱国运动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共“一大”(1921年)(1)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2.中共“二大”(1922年)(1)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2)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形象记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新”三、国民革命1.背景(1)工人运动遭受挫折,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2)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2.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3.准备1925年,成立广州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4.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年)。

(1)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成就: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5.结果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高考历史 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历史 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及原因 1.历程
(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
性 ①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②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中国 人民面前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 革命指明了方向。
(2)从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结合。③ 陈独秀 、李大钊酝酿。④ 共产国际 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召开。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 。②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③内容:确定党的 名称、奋斗目标、中心工作、中央机构。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
新。 3.国共合作 (1)必要性: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2)实现:①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共与中国国民党合 作的决定。②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3)结果: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 章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得初 步胜利。 (4)意义:①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运动。②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③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 级队伍壮大。②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中国工人运动
(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在 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上,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中国共产 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
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1919年初,巴黎和会召开,英、美 等国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 (2)经过:①第一阶段:5月4日到6月初;运动中心 在 北京 ;主力是学生;口号有“ 外争国权 ,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教程讲义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教程讲义

第四单元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或山东问题:操纵会议的英美等国,不顾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概况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到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

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遭到军阀政府的镇压。

第二阶段:自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

从此,中国①___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

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席卷全国。

(3)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4)意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②__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1)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③__________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内容:a.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c.决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d.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历史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运动(1)第一次国共合作(2)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原因,主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坚持⑦__________错误,放弃对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点题训练1】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

课时检测(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说:五四运动与国民党的号召,并无彼此参与的关系,却有互相呼应的效果,为北伐铺设了民意基础。

作者认为二者互相呼应的是基于共同的( )A.指导思想B.斗争策略C.实践方式D.革命任务解析:选D 二者的指导思想不同,五四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的,国民党的号召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故A项错误;斗争策略是指斗争方法,五四运动是采取游行示威的方式进行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是以战争方式进行的,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是动员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下实现的,故二者的实践方式不同,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的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故D项正确。

2.(2018·盐城中学月考)时任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联合西南将领通电全国,电文曰:“某等眷怀祖国,义愤填胸,痛禹甸之沉沦,悯华胄之奴隶。

圣贤桑梓,染成异族腥膻……与其强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悉索敝赋,背城借一。

军人卫国,责无旁贷,共作后盾,愿效前驱。

”材料反映的是( ) A.北洋军阀通电赞成共和以投机革命B.五四运动的爱国要求得到军人响应C.北伐的胜利进军造成军阀内部分裂D.日本全面侵华激起爱国将领奋起请战解析:选B “圣贤桑梓,染成异族腥膻……与其强制签字,贻羞万国”可知上述电文反对外国列强势力,维护国家主权。

3.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错误!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D.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解析:选B 题干关键信息是框中的“评论二”信息,据此可推断为五四运动。

A项所述史实开始于《马关条约》签订后的19 世纪末,可排除;C项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成果;“十四年抗战”开始于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故排除D项。

答案为B项。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1]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1]
第五页,共21页。
探究(tànjiū)2 试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史实为例,说 明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答案:(1)从对大革命失败中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 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 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导致大革命 失败。②惨痛的教训使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 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有自己(zìjǐ)的武装。八一南昌起 义开始创建人民军队,掌握革命武装。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juéqǐ)和国共的十年 对峙
第一页,共21页。
互动探究
第二页,共21页。
探究(tànjiū)1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答:端(?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 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 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lǐnɡ dǎo)责任。
第十九页,共21页。
4.《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 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zhōnɡ ɡuó)军队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抵抗 ,这支军队应A属于( )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zhōnɡ ɡuó)工农红军 D.中国(zhōnɡ ɡuó)人民解放军
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C 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八页,共21页。
【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shíjiān)信息入手,联系相关 重要历史事件,知道“俄国式的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 命。由题干中的“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可知, 中国民主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C项正确;从 时间(shíjiān)信息上看,A、B项与题干的历史阶段特征 不符,排除;D项的改革主张与题干观点相背,排除。 答案C。

【2020】(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

【2020】(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
A.当时党内“左”倾思想的泛滥
B.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C.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尚未成熟
D.根据地的革命形势日趋严峻
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八路军成立纪念日
C.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0.C【解析】 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革命方式的变化”指的是从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变成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方式,“中央领导的变化”指的则是遵义会议上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故选C
5.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政策,近代后期中国革命始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是井冈山时期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共对乡村的权力改造,未说明乡村民众的经济诉求,故C项错误;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中共对乡村的权力改造,表明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故D项正确。
——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
D.使中国革命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折
二、非选择题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讲义:阶段八 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精品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讲义:阶段八 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含解析 精品

阶段八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3.国共十年对峙局面:(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

(2)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主干梳理]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①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②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心在上海。

(3)结果:初步胜利 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①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

③促使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背景⎩⎨⎧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②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①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②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③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民大革命(1)国共合作①背景⎩⎨⎧a.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②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③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战争①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②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全优课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全优课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第 9讲
[考 纲] 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2.新民主主义革
[课 标 ]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
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937年之前)。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风雷
(1)背景: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
【归纳总结】 据、影响
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依
(1)政策:同国民党合作。 (2)依据: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共产党新民
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
治基础。 (3)影响: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使中国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 战争时期;全国工农运动迅速发展,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特别提醒】
“左”倾与右倾的区别:“左”倾与右倾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 “ 左 ” 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
粤省历史: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六个 地方共产主义小组之一。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分别于1923年 和1924年在广州召开;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3)大革命失败 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勾结、破坏。 ①原因陈独秀坚持 右倾 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 领导权。 ②标志: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③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关键点拨】 教训。
(1) 应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掌握革命领导
权;掌握革命武装;加强党的建设等是大革命失败的几点经验 (2)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
领导的。
(3)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 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

该事件( )A.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B.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

”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

这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 B.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C.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 D.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3.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769万元减至1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

对此合理的的解释是( )A.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B.一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C.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D.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4.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

这一认识( )A.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5.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

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

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

这说明当时( )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B.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D.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6.根据苏联军事顾问加伦提出的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军队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

同时用部分兵力监视与防备湖南、江西边境与广东、福建边境,待两湖战场胜利后,再集中兵力消灭该地区之敌。

最后,集中兵力北上,消灭敌人盘踞在华北地区的残余势力。

加伦提出的方针(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B.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指导C.旨在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D.指导了红军反围剿斗争7.在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1928年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所有”的内容,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

这一转变说明了( )A.当时党内“左”倾思想的泛滥B.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C.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尚未成熟D.根据地的革命形势日趋严峻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B.八路军成立纪念日C.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9.下表是1928—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岁出总额与部分支出比率”(部分)(数据整理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此表说明( )A.国民政府重心在于排除异己稳定政局B.巨额债务支出反映中国半殖民地性质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资金短缺停滞不前D.国民政府关注民众生活高度重视教育10.某学生做了一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知识复习表,把党的正确探索总结为“三次变化”,表中甲、乙两处空白应为( )A.秋收起义、八七会议B.南昌起义、长征的胜利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11.1935年1月,红军占领某重镇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其会址位于如图中(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第11题图12.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黎平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政治局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决定放弃在湘西地区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创立根据地的原定计划,而认为应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川黔边区挺进,黎平会议的决议( )A.为新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使中共确定移师陕北的战略方针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D.使中国革命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折二、非选择题1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材料二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

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

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

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14.争取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商界及学界的人何以不起来反对军阀呢?他们在专制政权下作了几千年的顺民,不知道什么是民权,忽然要他们起来做国家的主人翁,好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要在海洋的大波涛之中去游泳,势非淹死不可。

——《中国近代史大纲》材料二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

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20世纪初“工商界及学界”起来进行反抗的表现是什么?是否真的被“淹死”?结果如何?(2)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辛亥革命的“事业”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孙中山晚年为了完成这一“事业”,在政治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影响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夺取“民族革命运动”伟大胜利的经验教训。

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C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与五四运动一致,“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指辛亥革命,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指五四运动,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中共还没有诞生,故D项错误。

2.B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材料中由学生引发的“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是指五四运动,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并非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大大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对国家统一没太大影响,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时日本还未大举侵华,因而五四运动不可能造成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影响,故D项错误。

3.D 【解析】本题考查数据解读能力。

抓住材料中的时间节点,日本对华贸易的减少是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因五四运动抵制日货所至,D项正确。

4.A 【解析】本题考查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是基于工人力量还不够强大,陈独秀时任中央局书记,其认识有助于统一战线建立,故A项正确,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毛泽东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5.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政策,近代后期中国革命始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是井冈山时期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共对乡村的权力改造,未说明乡村民众的经济诉求,故C项错误;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中共对乡村的权力改造,表明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故D项正确。

6.B 【解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

材料反映了苏联军事顾问加仑提出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受此方针的指导革命军队集中在两湖战场作战,后进军江西、福建,最后消灭在华北敌人的残余力量,可见此战争为广州国民政府组织的北伐战争,故选B。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A、C、D所处的历史阶段和重大军事行动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7.B 【解析】本题考查土地革命。

据材料可得这一转变的出发点是调动农民对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当时党内“左”倾思想的泛滥在材料无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权所有”到“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下政府所有”可得这一转变结合了国情和革命的实际(尤其是土地革命的发展),说明了共产党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从而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维护苏维埃政权的稳定,故B 项正确;据材料可得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符合革命的需要,不涉及土地政策尚未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地的革命形势日趋严峻在材料不涉及,事实上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故D项错误。

8.C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称为“中国工农红军”;抗战时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是1945年之后的称谓,故C 项正确。

9.A 【解析】本题考查国共政权的对峙。

材料中军费支出比重巨大,再结合时间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可知国民政府重心在于排除异己稳定政局,故A项正确;巨额债务支出不能反映中国半殖民地性质,故B项错误;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小不能说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资金短缺停滞不前,故C项错误;从教育支出占百分比低来看国民政府没有关注民众生活重视教育,故D项错误。

10.C 【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革命方式的变化”指的是从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变成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方式,“中央领导的变化”指的则是遵义会议上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

故选C11.B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图中①是瑞金,②是遵义,③是会宁,④是吴起镇。

其中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A 【解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

根据材料“1934年12月……黎平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为1935年1月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移师陕北的信息,故B项错误;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故C项错误;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