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详细]
六枝特区湘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二O一七年三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1)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1)(一)交通位置 (1)(二)开发概况 (3)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 (4)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 (4)(一)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 (4)(二)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 (5)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5)一、自然地理 (5)(一)地形地貌 (5)(二)气象及水文 (6)二、地质条件 (6)(一)矿区地层 (7)(二)矿区构造 (8)(三)含煤地层 (8)三、水文地质条件 (10)(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0)(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1)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4)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4)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15)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16)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预测评估) (17)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 (17)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7)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结束语 (20)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第一章前言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为了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煤矿企业能预防和避免矿山水害隐患威胁,我矿开展了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基本查清了湘发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患情况,并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探放水技术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一)交通位置湘发煤矿为整合矿井,整合规模为150Kt/a,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湘发煤矿位于六枝特区中寨乡镜内.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0021120055870),湘发煤矿开采标高+1470~+1100米,矿区面积0.7941千米2,倾向宽约1.2千米(平均),走向长约0.7 千米(平均).矿区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湘发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区内交通目前以公路为主,矿区公路距中寨乡0.5千米,距六枝县城70 千米,距水黄公路2.5 千米,有乡村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二)开发概况区内采煤历史悠久,井田内以小窑为主,主要开采1号、3号、7号煤层,斜井或平硐开拓,开采时以独眼井居多,其开采深度较浅,开采相对深度约在50-80米左右.主要为当地村民季节性开采,以采掘民用煤为主,部分开采后以原煤销售.随着矿业秩序的好转,现区内所有小煤窑均已关闭、封停,井口被填充,已无法进入调查.老窑主要在井田浅部分布,由于开采时间较早,开挖范围较小,巷道断面不大,并且基本被表土及顶板垮落封填,没有空间存积大量的水.原湘发煤矿老系统编号LY3号,主采1号、3号、7号煤层,1号煤层开采下限标高+1410米,采空区积水在2012年掘进111运输石门时已经采取了探放水措施,排出积水29376米³左右,排水时间约为8个月之久,现在已没有积水威胁;3号煤层回采时顶板随采随落,开采时间已经6年,采空区现已全部垮实,无积水威胁,在掘进111运输石门及1135底板抽放巷探放水施钻时可以证明;7号煤层开采面积较小,仅在风井和主井之间布置了一个采煤工作面,走向长约为60米,倾斜长80米,面积5000㎡,其积水在2010年布置1702专用回风巷掘进时已经探放完,排出积水约4600米³,现还有小量的老窑水涌出,主要补给水源来自大气降水.现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均布置在7号煤层底板岩层中,距7号煤层法线距离20米,该三条井筒在+1320米标高用联络巷贯通形成系统.然后在主斜井和副斜井内+1415米标高布置运输石门和轨道石门揭穿最上面的1号可采煤层,同时在回风斜井内的+1450米和1415米标高布置回风石门揭穿1号煤层,最后在各石门揭穿煤层的地方分别布置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该方案的工作面回风巷运料是通过回风巷与轨道石门之间的轨道斜巷完成,在轨道斜巷上口安设调度绞车提升材料.后期开采二采区时,在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底分别向前掘进石门揭穿7号煤层,然后在7号煤层顶板和3号煤层底板之间布置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大巷到矿区的5号拐点边界后,再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3条下山开拓二采区,该三条下山布置在3号煤层和7号煤层之间.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我矿组织了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国家标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14497-1993)、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等规范要求于2017年2月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和收集矿山开采的相关资料.现已完成矿区及周边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利用矿井地质地形图及采掘工程平面图,编制完成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一)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1、初步查明该矿浅部已知老窑采区情况,并把采空区边界标注在井巷工程平面图之上.2、对相邻被整合矿井的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了收集,并与该矿的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统一绘制,为矿井今后确定防水保安煤柱尺寸,确定探防水线及工程布置提供参考.3、收集井下采掘工程中已揭露构造情况等,为分析该井主要充水因素及确定该矿水文地质类型提供依据.(二)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1、2011年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对我矿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2、贵州省煤田地质局142队编制的《普朗煤田黑拉嘎勘探区煤矿地质勘探报告(精查)》.3、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所编制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中寨湘发煤矿(原二号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一、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区内属云贵高原低中山地形,区内地形为反向坡,西低东高,地形较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的7拐点附近;区内相对标高差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二)气象及水文1、气象区内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日照较少,有冰雹、暴雨等灾害天气.一般1 1月至次年2月多雾及凌冻.年均气温14~16℃,其中7月气温最高(34.3℃),1月气温最低(-5℃);年平均降水量1400米米,区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一般6~9月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在160 米米以上,11月至次年2月平均降水量较小,仅30米米,全年降大至暴雨10~15天,日最大降雨量为140米米.区内年平均蒸发量为1183.2米米.矿区风向主要为北东向,年平均风速2.4米/s.2、水文根据储量核实报告批复,矿区属以基岩裂隙水充水为主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二、地质条件区内属云贵高原主高山地形,北西低,南东高,地形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外的平地;区内相对标高约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仅发育小溪沟,溪沟水流向东至西,流经矿区中部.矿区内以裂隙水为主,含水层空间不发育,地下水水位、流向基本与地形一致.含煤地层与上覆及下覆含水层间均有较厚的隔水层,区内构造复杂程度中等.(一)矿区地层本区及邻近出露的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至三叠系下统永镇宁组,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由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层及灰岩组成.具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含腕足类、瓣鳃类、介形虫等动物化石,含大羽羊齿、鳞木等植物化石及植物化石碎片、煤核等.组内连续沉积,厚度504米,含煤35-38.煤系中灰岩有规律地分布,大多是良好的标志层,对煤层对比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2、三叠系下统(T1)飞仙关组(T1f )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紫灰色、灰紫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灰岩等,具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含瓣鳃类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组内连续沉积,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度525-630米,平均580米.主要为灰绿色及紫灰色,薄层状粉砂岩、泥岩,中夹薄层钙质泥岩及泥质灰岩;上部为紫色、黄灰色粉砂岩及灰色灰岩,中部为灰色粉砂岩,灰几深灰色灰岩,下部为黄绿色薄层粉砂岩和泥岩,间夹厚层状灰岩数层.含克氏哈类动物化石.出露矿区中部.永宁镇组(T1yn)上部为灰色、深灰色泥岩及泥灰岩,下部为灰色灰岩,局部夹鲕状灰岩和泥灰岩.厚约240米.出露矿区东部.3、第四系(Q)分布广泛,主要由松散的崩塌物、坡积物、沟谷冲积物、粘土等组成,厚度0-20米.主要分布于煤系地层之上.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矿区构造矿区区域地址构造位于毛口背斜北东翼黑嘎啦井田.矿区内发现F1断层,F1倾向北东,倾角50-70度,断距25-30米,为正断层.矿区地层走向70-80度,倾向南东,倾角18-25度,一般23°;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另外建井过程中新掘出两条新断层F2、F3,落差约5米.(三)含煤地层1、含煤岩系区域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平均厚度504米,含煤22—39层,可采及局部可采15层,煤层平均总厚度39.97米,平均厚19.87米,含煤系数7.92%;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29.6米含煤系数5.87%.2、可采煤层及煤岩特征矿区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有1、2、3、4、6、7、15、18、19、20、21、22、28、29、30号煤层.湘发煤矿矿区主要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为1、3、7、28号煤层,2、18、19号煤层局部可采.就矿区内主要煤层由上到下叙述如下:1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属较稳定煤层,为井田内可采煤层.煤层厚度1.35-1.50米,平均1.40米.顶板岩性泥岩,富含动物化石.强度低.间接顶板为细砂岩、煤层.细砂岩为钙质胶结,坚硬,局部裂隙较发育.底板:底板含根部植物化石泥岩.2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矿区内煤层厚0.67~0.91米,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为局部可采煤层.顶板:直接顶板为泥岩或粉砂岩,深灰色,结果细腻,常含黑色炭质粉屑,偶尔可以找到个体细小的腕足类动物化石.底板:底板为粉砂岩.3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较稳定,矿区内煤层厚度1.62—1.88米,全区可采.顶板:顶板以砂岩为主,偶见腕足类化石.底板:底板以粉砂岩为主,细砂岩及泥岩此之.7号煤层:为区内主要煤层,属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度2.40~3.20米,平均2.60米,上部结构均一,下部条带状构造发育.顶板为泥质灰岩,局部为泥岩,以腕足类为主的海相动物化石丰富.底板为粉砂岩,局部为泥岩.18号煤层:黑色,油脂光泽,性脆,内生裂隙较发育,矿区内局部可采,厚度0.26~0.70米.煤层顶板为粉砂岩或泥岩,含植物化石碎片;底板以泥岩为主.矿区内局部可采.19号煤层:黑色,半暗型,多呈片状或薄层状.厚度0.15~2.55米.矿区内局部可采.28号煤层:黑色、褐黑色,半暗型,油脂光泽,细条带结构.矿区内煤层厚度稳定,0.80~1.30米,平均1.00米.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浅灰色泥岩、粘土岩.矿区煤层内较稳定.三、水文地质条件(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内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碳酸盐岩包括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灰岩,二叠系上统飞仙关组中部灰岩,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碳酸盐岩分布区基岩裸露及半裸露,地表岩溶洼地,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集中排泄于当地河谷中.碎屑岩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砂泥岩,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以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区域内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每年5月中、下旬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回升,6~9月为最高值,其间出现2~3次峰值,10~12月份进入平水期,水位、流量开始逐渐递减,到次年三、四月份降为最低值.区域内龙潭组煤矿床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之间一般具有较好砂、泥岩的隔水层,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对煤矿床开采影响较小.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3β)岩性致密,节理、裂隙不发育,含水性及导水性弱差,成为煤矿床深部下煤组煤层与茅口组灰岩强含水层间较厚隔水层.(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属云贵高原主高山地形,北西低,南东高,地形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外的平地;区内相对标高约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仅发育小溪沟,溪沟水流向东至西,流经矿区中部.矿区内以裂隙水为主,含水层空间不发育,地下水水位、流向基本与地形一致.含煤地层与上覆及下覆含水层间均有较厚的隔水层,区内构造复杂程度中等.1、矿区地层含水性、隔水性(由新至老)(1)第四系(Q):弱~中等孔隙含水层岩性为砂土、碎石土、粘性土等,含孔隙水,含水性弱~中等,接受降雨补给条件.泉水流量随季节变化大,大多在旱季干涸,多分布于沟谷低缓地带,出露于矿区中部.(2)飞仙关组(T1f):相对隔水层上部岩性主要为紫色、灰紫色、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岩、细砂岩,中夹1~3层灰岩或泥质灰岩.厚156~198米.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富水性弱,具隔水性.出露矿区南部及东部边界附近.中部岩性主要厚层状灰岩,中夹1~2砂岩或粉砂岩.全层厚45~85米,地表裸露,富水性中等.下部主要为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细砂岩、夹鲕状灰岩及泥质灰岩.上部以细砂岩为主,中部为钙质粉砂岩,底部为泥岩、粉砂岩,厚150~190米.该段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外,富水性弱.出露于矿区中部.(3)龙潭组(P3l):弱裂隙含水层岩性由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层及灰岩组成,全层厚470~520米,平均厚504.63米.该组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和其夹的灰岩层局部有溶隙水,大部分地带被第四系松散物覆盖,接受第四系孔隙水、裂隙水补给,补给条件良好.该组常年有间歇有水的沟溪经过,煤矿开采时局部地带可能要受河水或沟溪水渗入、灌入等影响,含水性弱.(4)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相对隔水层岩性为玄武岩,深灰色,致密坚硬,含水性弱.为较好的隔水层.出露矿区外.2、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断层规模小,一般不会造成强含水层与煤层的连通,对煤矿床够不成危害.3、小煤矿、老窑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原有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的生产矿井1个,即原红四井煤矿.主要出水形式为顶板淋水、滴水,底板及两帮渗水.区内老窑较多,开采垂深一般在30米左右,老窑中积水较多,老窑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4、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变化区内无大的河流、水库、池塘等地表水体,仅发育小溪沟.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含煤岩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矿井内冲沟发育,旱季无水,雨季山洪暴发时冲沟中的水,一部分沿地表自然排泄,另一部分渗入龙潭组含水层中.老窑积水因自然排水条件差,硐口多已封闭,在开采中突水的可能性较大,水力联系密切,在开采中应做好探放水工作,注意留设防隔水煤(岩)柱.5、矿井充水通道(1)岩石天然节理裂隙矿区内的含煤地层在接近地表附近,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而深部则发育成岩或构造节理、裂隙,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2)人为采矿冒落裂隙由于背斜南翼煤层较陡,煤层开采自然放顶后产生大量的采矿裂隙,这些人为裂隙也会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成为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3)断层破碎带当井巷穿越地下浅部发育断层时,由于周围岩层的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井巷可能发生渗水、淋水和涌水现象.(4)老窑采空区区内沿煤层露头线一带分布着大小不一、开采深度或深或浅的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1、原湘发煤矿根据核实报告涌水量:正常涌水量10米³/d,最大涌水量20米³/d.2、原红专四井煤矿据核实报告涌水量:正常涌水量为5米3/d,最大涌水量为10米3/d;3、矿井涌水量预算原湘发煤矿、红四井煤矿3号煤层采空区约为29000米2,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0米3/d,矿井预计正常涌水量为:Q = F×KFQ—矿井涌水量(米3/d), F—预算面积(米2),KF—单位面积含水率(米3/ 米2).因此KF = 1.03×10-3米3/米2矿井预算面积为794100米2,矿井预计正常:Q正常= F×KF=794100米2×1.03×10-3米3/米2=817.9米3/d=34 米3/h矿井预计最大涌水量:Q最大=2.2×F×KF=2.2×817.9米3/d=1799.4 米3/d=75米3/h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1、地表冲沟水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矿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2、第四系孔隙水矿山内覆盖的第四系,含水性弱,加之厚度不大,分布不广,对煤矿开采影响较小.3、龙潭组弱裂隙含水层该组主要为碎屑岩,富水性总体微弱,但在局部岩溶发育地段发现有钻孔漏水现象;在构造断裂及应力破坏影响的地段,含水量相对会较大,矿床开采到这些地段,矿井出水量会比正常出水量增大.该组为煤矿床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根据普郎煤田黑拉戛勘探区煤矿地质勘探报告》:顶底板岩层是矿井充水的直接来源,虽然岩层富水性弱、主要是一些裂隙水及数层灰岩岩溶裂隙水,但在局部岩溶发育地段,发现有钻孔漏水现象,今后开采时注意,以防突水.4、小煤矿、老窑采空区积水通过对湘发煤矿(整合)范围内地表和井下的调查,矿井内无大的河流、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区内小煤矿、老窑内存在着一定的积水,是浅部矿井开采的重要充水因素,采空区积水易渗入矿井而成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主、风井井筒内接近地表区域主要为顶板淋水、滴水;底板及两帮渗水,雨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湘发煤矿(整合)矿床属于以基岩裂隙及老空区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的煤矿床.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区内煤层赋存于较厚的隔水层中,强含水层如永宁镇组、茅口组等对煤矿开采可能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区内断层较少,据原核实报告及煤矿实际生产所得资料,断层导水性较差.本矿床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覆盖在煤层之上的第四系松散物或滑坡中的裂隙水、孔隙水、含煤地层的风化裂隙水及其间夹的灰岩层溶隙水、小煤矿积水溪沟水.综上所述,本矿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预测评估)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1、由于大气降雨直接影响到井下涌水量,故井下排水系统除按设计要求外,还应随着井下揭露面积的不断增大,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或增大排水设备,否者会造成淹井事故.2、因该区浅部老窑采空区范围无法考证,故老窑采空区积水对该矿开采浅部煤层安全威胁较大,如不加强探放水工作,就可能发生井下安全事故.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该矿防治水工程难度不大,因煤层上下岩层不是含水层,均为隔水层,由于浅部和周围的老窑积水是该矿未来开采背斜西翼浅部煤层的主要威胁,在防老窑水方面,详细了解老窑采空区范围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本矿水文地质类型中等,在今后生产中除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外,还要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应重点加强以下防治水工作.一、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二、因该区普查最终地质报告和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不足,井田地质报告提供的涌水量资料可靠程度较低.故今后生产中应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并作好编录,以便为指导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水文地质依据.三、加强老窑采空区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探水范围,按要求把探水线标注在井巷工程平面图上.本次虽对浅部老窑采空区进行了调查,但是由于该区煤炭开采历史久远,目前暂无法对全部老窑采空区范围彻底调查清楚.故目前井巷工程平面图上标注的探水范围不是唯一边界,该矿必需根据井下实际揭露情况确定防治水工作.同时仍需进一步继续加强老窑采空区的调查工作,并根据新调查结果及时调整探水范围.四、尽量查清老窑采空区情况,并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第28号令《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的要求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具体尺寸达到:1、巷道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掘进时,巷道与水体之间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巷道高度的10倍.2、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同一煤层中进行开采时,若水淹区或老窑积水区的界线已基本查明,防隔水煤(岩)柱参照下例经。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引言•煤矿地质概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目录•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水资源评价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1目的和背景23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资源开采与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因此进行煤矿水文地质调查十分必要。
本次调查旨在查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范围和方法研究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某矿区及其周边区域,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
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收集资料、现场踏勘、钻探、抽水试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其中,钻探是本次调查的主要手段,共完成了3个勘探钻孔,并进行了抽水试验。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两种方法,以查明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地质构造特征。
02煤矿地质概述该煤矿位于XX省XX市XX县,地处XX山南麓的丘陵地带,距离XX市约XX公里。
煤矿位置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地形最大高差达XX米。
地形地貌煤矿位置和地形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该区域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内,经历了多期次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该煤矿所在区域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以断裂和褶皱为主的地质构造特征。
其中,断裂主要有XX断裂和XX断裂,褶皱主要有XX褶皱和XX褶皱。
这些构造对煤层的形成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煤矿地质构造该区域主要由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组成,其中侏罗系地层中分布着大量的煤层。
该煤矿的煤质以中高灰分、低硫分、低磷分为主,其中烟煤的发热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利用价值。
同时,该煤矿的煤质受到后期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变化。
含煤地层煤质特征含煤地层和煤质03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应详细描述地下水的类型,如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等,并给出其分布范围。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分析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径流路径和排泄方式,阐述其对煤矿开采的影响。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是指对于一个特定地区的地质和水文状况进行调查,以确定其地下水资源分布、区域水文特征、水文地质特征、流域特征和水文动态等重要信息,为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则是对这次水文地质调查结果的综合汇总和详尽介绍,其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域概况、地质背景状况、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动态、水资源评价等内容。
调查区域概况是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的基础。
在此部分中,通常介绍该区域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特征和地质构造等基本情况,为后面的分析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接下来的地质背景状况部分则着重介绍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岩层组合和构造形态等情况。
在地质背景状况的基础上,水文地质特征部分会更加详细地分析该区域的地下水含量、水质、水位、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动态等情况,以期获得基本的水文信息。
地下水动态是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因此,在这一部分中一般会对区域内不同水层的分布状态、水流方向、水质变化、补给来源以及与地表水和降水的相互关系等进行详细的论述。
最后,水资源评价部分是对本次水文地质调查结果的最终归纳和评价。
根据调查所得到的不同水层的地下水储量、水质、补给和水利用情况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和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利用潜力及其环境效应。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可以很好地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特点,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文地质调查是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运动和质量特征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次调查旨在对某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从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运动特征、地下水质量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是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文过程的结果,其形成与分布与地质构造、地表地貌、降水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研究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地质构造:研究区位于断陷盆地,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多个断裂带和断层。
这些断裂带和断层对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2. 地表地貌:研究区地表地貌以丘陵地形和河谷地貌为主,丘陵地形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河谷地貌则存在较严重的地下水排泄问题。
3. 降水量:研究区年平均降水量较为充沛,但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这种季节性降水分布对地下水形成和分布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地下水运动特征地下水运动是指地下水在地下水层中的流动过程。
地下水运动特征的研究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研究区的地下水位观测和水文地质剖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地下水流向:研究区地下水流向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地表地貌的影响。
在断裂带和断层附近,地下水流向多为垂直或倾斜流动;在丘陵地形中,地下水流向多为水平流动;在河谷地貌中,地下水流向多为沿河流方向流动。
2. 地下水流速:研究区地下水流速较为缓慢,平均流速在0.1-1米/天之间。
地下水流速的慢速特点对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具有一定的影响。
3. 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降水和地表径流,排泄方式主要有地表排泄和河谷排泄。
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的平衡关系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四、地下水质量地下水质量是指地下水中溶解物质和微生物的种类、含量和分布状况。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背景和目的水文地质调查是对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了解和评价的一种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背景是为了全面了解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为该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范围包括研究区域内的地下水水位、地下水质量、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等。
采用了以下几种调查方法:地下水水位的测定:通过设置多个地下水水位监测井,使用水位计定期测量地下水位,了解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情况。
地下水质量的采样和分析:在研究区域内设置水质监测井,定期采集地下水样品,并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通过地面地质剖面观测、有关地质图的研究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内的地下水水源、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
3. 调查结果3.1 地下水水位经过定期测量,得到了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水位的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水位整体较稳定,变化范围在正常情况下。
3.2 地下水质量通过水质监测井的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得到了研究区域内地下水的水质数据。
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总体上属于中等水质,但部分地区存在轻微的水质污染现象,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监控和治理。
3.3 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了解到研究区域内地下水主要源于降水和地表径流,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地下水主要储存在含水层中,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4. 和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得出以下和建议: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水位较稳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总体上属于中等水质,但存在轻微的水质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监控和治理,防止进一步恶化。
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参考文献1.2.3.以上为本次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进行相应修改和补充。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一、引言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是对某一特定地区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地下水资源分布、地下水动态变化以及地质条件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概况该调查区域位于某省中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由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等岩石组成。
地下水主要富集在岩层裂隙和孔隙中,地下水补给主要依赖于降雨和河流水源。
该区域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水文调查1. 降雨情况通过对该区域历年降雨数据的分析,发现降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这可能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
降雨量的减少导致地下水补给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挑战。
2. 河流水文情况该区域有两条主要河流,分别是A河和B河。
通过对河流水位和流量的监测,发现A河的水位和流量呈年际波动,与降雨量的变化有关;而B河的水位和流量则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河道淤积和水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四、地下水情况1. 地下水位通过对该区域地下水位的监测,发现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
这可能与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降雨量的减少以及地表水污染等因素有关。
地下水位下降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地下水质通过对该区域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发现地下水中硝酸盐和重金属含量超过了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这表明地下水受到了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
地下水质的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五、水资源管理建议1.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文地质情况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对地下水开采和污染排放的监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
鼓励农业和工业部门采取节水技术,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和污染。
3. 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大对河流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农业和工业活动的环境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引言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流动和质量特征的学科,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探索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潜力。
2. 调查区域描述调查区域位于某地区,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该区域由XX岩层组成,主要由古生代的砂岩、泥岩和页岩组成,在地壳构造变动作用下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水层。
3. 调查方法与过程3.1. 采集地下水数据本次水文地质调查主要采用了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样品采集和地下水流速测量的方法。
通过地下水位观测点的布设与连续监测,获得了该区域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化情况。
同时,在地下水样品采集的基础上,通过水质分析获得了地下水的主要离子含量、硬度、PH值等水质指标,为进一步评价地下水的利用潜力提供了依据。
此外,通过流速测量,确定了地下水的流动速率与方向。
3.2. 地下水资源评价通过对采集的地下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和地下水样品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地层中的地下水位与水质状况。
地下水位的高低与地下水资源丰度有着密切关系,而水质的好坏则影响了地下水的利用潜力。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绘制出地下水位等高线图及水质状况分布图,为合理开发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提供指导。
4. 地下水资源利用建议4.1.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根据本次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可以确定调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潜力。
建议根据地下水位较高、且水质较好的地区,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水源井的建设。
同时,在地下水资源利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的问题。
对于地下水流速较快的地区,可以考虑建设地下水排水系统,以减少地下水对建筑物和道路的不良影响。
4.2. 地下水保护与治理在地下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工作,避免人类活动和工业排放物的污染对地下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为了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可以通过开展水资源调控、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监测等手段,进行地下水治理与保护。
xxx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
XXX煤矿水害普查报告及综合防治方案XX市水文地质调查小组二OO七年五月主编:参加人员:审核:技术负责:目录1前言 (1)2 井田概况 (4)2.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4)2.2 矿区地质概况 (5)2.3 矿井水文地质 (9)2.4 矿井的开拓情况和邻近矿的相互关系 (16)2.5 矿井排水现状 (18)3 充水源分析 (20)3.1 大气降雨 (20)3.2 地表水和地表水体 (21)3.3 地下水和地下水体 (21)4 水体分布及其危害性分析 (23)4.1 地表水体及其危害 (23)4.2 老窑水体及其危害 (23)4.3 本矿井下水体及其危害 (24)4.4 邻近矿井的积水体及其危害 (25)5 综合防治水方案 (26)5.1 现有采掘工作面的调整 (26)5.2 其它方面的改造与完善 (27)6 主要防治水措施 (34)6.1 井下探放水的管理 (34)6.2 井下探放水的实施 (36)7 水害防治规划 (41)7.1 水害的五年规划 (42)7.2 年度防治水计划 (44)附表 (47)水文地质调查委托书浏阳水文地质调查组水灾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也是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隐患之一,更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要防治对象。
为了查清我矿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控开采范围内的水文安全状态,防范水灾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现委托贵调查组对我矿合法开采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害安全状态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为此,我们将积极配合调查组工作并提供调查过程中所必须的原始资料,保证原始资料的真实性。
特此委托煤矿(章)法人代表二00七年四月1前言㈠概述⑴位置、隶属关系XXX煤矿位于XX市东南部的XX镇,距XX市直线距离约为20km。
由工业广场经5公里乡村水泥混凝土公路可至XX镇连通G319、G106国道。
交通较为方便,参见交通位置图。
交通位置图⑵矿井性质XXX煤矿属股份制私有煤矿,隶属XX镇管辖。
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文
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文一、前言。
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关于[调查地区名称]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结果。
这就像是给大地做个体检,专门看看水和地质之间那些有趣又重要的事儿。
为啥要做这个调查呢?那可太重要了,这关系到咱这儿的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甚至是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呢。
二、调查区域概况。
1. 地理位置。
咱调查的这块地儿啊,就在[具体地理位置描述],就像是大地版图上的一个小角落,但这个小角落可有大乾坤。
它周边有些啥呢?东边靠着[东边的标志性地理事物],西边挨着[西边的地理事物],南北也都各有特色。
2. 地形地貌。
这儿的地形啊,那叫一个丰富多彩。
有高高的山岗,就像大地挺起的胸膛,也有低洼的谷地,像大地的小酒窝。
整体来看,[描述地形地貌的大致类型,比如是平原为主还是丘陵起伏之类的],这种地形对水的流动和储存可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呢。
3. 气象条件。
天气这事儿也得说说。
这儿的气候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有时候晴空万里,有时候又会阴沉着脸下雨。
[大致描述一下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季节分布等情况]。
这些气象条件就像指挥棒一样,指挥着水在这片土地上的来来去去。
三、水文地质条件。
1. 地层岩性。
咱先说地层岩性这事儿。
地下的石头就像一个神秘的大家庭,有各种各样的成员。
在咱这个区域啊,[列举主要的地层岩性,比如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这些不同的岩石就像不同的容器,有的能存很多水,有的存水能力就差一些。
比如说砂岩,它就像一块海绵,有一定的孔隙可以让水钻进去;而页岩就相对比较“小气”,水不太容易在里面安家。
2. 含水层与隔水层。
那含水层和隔水层呢?这可是地下水的家。
含水层就像水的公寓,像[含水层的名称或者位置对应的地层]这个含水层就特别好客,储存了不少地下水。
而隔水层就像公寓的墙,把不同的含水层隔开,比如说[隔水层名称]就像个严格的管理员,不让水随便乱跑。
3. 地下水类型与水位。
地下水的类型也不少呢。
有潜水,这就像住在浅层的居民,离地表比较近,很容易受到地表活动的影响。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背景水文地质调查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实地的调查方法,通过对地下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旨在对某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建议。
2. 调查目的地下水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生活和生产水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包括:- 了解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质的情况- 研究地下水运移规律及水文地质特征- 评估地下水资源量和潜力- 提出合理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建议3. 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范围涵盖某地区的水文地质状况,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 实地勘测:利用现场观测、取样等手段,对地下水位、地下水质等进行详细测量。
- 地质钻探:通过地质钻探获取地质剖面数据,了解地下水文地质层序和地层特征。
- 地面水文观测:设置水位观测井,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 水质采样: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
-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运移规律等相关信息。
- 模型建立:基于调查结果,建立水文地质模型,预测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
4. 调查结果4.1 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质情况根据实地勘测和水位观测数据,我们发现该地区地下水位较为稳定,变化范围在1-3米之间。
地下水呈现近似椭圆形的分布格局,水位相对较高的部分位于地势较低的地方,水位相对较低的部分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
地下水质较好,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4.2 地下水运移规律和水文地质特征通过地质钻探和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地下水运移主要受地层的渗透性、孔隙度和自然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
- 地层中的砂层、含水层和不透水层对地下水运移有重要影响。
- 季节性的降雨和排水活动也会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
4.3 地下水资源量和潜力评估根据地下水位观测和模型计算,我们评估了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和潜力。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对X煤矿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的结果总结和分析。
通过该调查,旨在了解煤矿地下水环境状况,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目的1.了解煤矿附近地下水的来源、渗流方向及水位变化情况。
2.研究煤矿地下水对矿井运营的影响,包括水量、水质等。
3.评估地下水对矿井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水灾风险。
三、调查方法1.采集井田地下水的水样,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2.安装水位测量设备,记录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情况。
3.钻探取样,获取煤层和地下水层的岩心样品。
4.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进行地下水流方向的测量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1.地下水来源根据调查结果,煤矿附近的地下水主要来自降雨补给和河流入渗。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可以发现地下水中含有硫酸盐、氯离子等成分,说明矿区地下水受到了工业废水的影响。
2.地下水水位变化通过水位测量设备的记录,我们发现煤矿地下水水位有周期性的变化。
在雨季,地下水水位上升明显,而在旱季则会下降。
这些水位变化对矿井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水质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悬浮固体和重金属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会对矿井的生产设备和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和污染。
4.地下水流动性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显示,煤矿地下水的渗流方向主要为由高处向低处。
根据水位变化和地下水渗流方向的数据,我们可以估计出地下水的流量和渗漏速率。
这对于预测煤矿周边地下水灾害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调查结论1.煤矿附近的地下水主要受降雨和河流水的影响。
2.地下水水位变化周期性明显,对矿井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3.矿区地下水中有一定量的悬浮固体和重金属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4.地下水渗流方向从高处向低处,地下水的流量和渗漏速率相对较高。
六、建议措施1.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和水质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水污染问题。
2.合理利用降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尊敬的领导:我单位近期完成了对某煤矿水文地质的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目的本次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煤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包括煤矿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状况,涵盖煤矿的地下水位、水化学特性、水源补给途径等方面内容。
三、调查方法1.采集水文地质资料:借助现场勘探和地质钻探等方式,采集煤矿周边的地下水位、地下水落水量、水质等数据。
2.水样采集及分析:根据野外勘测结果,采集地下水样品,在实验室通过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水质分析,包括PH值、电导率、溶解氧等指标。
3.数据处理及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比较分析,得出关键水文地质特征参数,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图表展示。
四、调查结果1.地下水位及水质状况经过对煤矿周边井点的调查,得出了周边地下水位的具体数据,并通过水质分析,了解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包括PH值、电导率、溶解氧等参数。
2.补给途径分析基于地下水位数据分析,得出了煤矿地下水补给途径的具体情况,包括降水、地表径流以及附近河流水源等。
3.调查结论通过对煤矿水文地质的调查工作,得出以下结论:(1)煤矿周边地下水位较稳定,具备一定的水资源供应能力。
(2)煤矿地下水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可以作为矿井使用的供水来源。
(3)煤矿地下水的主要补给途径为降水和附近河流水源。
五、建议1.煤矿应加强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为矿井的生产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2.建议煤矿在水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强对地下水质的监控,确保供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煤矿应与附近相关部门建立联络机制,加强地下水补给途径的监控与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总结本次煤矿水文地质调查全面了解了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煤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调查结果及建议将为煤矿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帮助实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在地质和水文条件下的分布、运动、质量及与地下含水层相互关系的学科。
该专项调查报告旨在对某特定地区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详细描述,为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概况本次调查针对的研究区位于某特定地区,该地区地理位置在经度XXX,纬度XXX,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包括了XX山脉、XX平原以及XX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水文地质专项调查的目的在于:1.全面了解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分带规律,为后续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推断地下水补给和排泄过程,为该地区水文循环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3.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分析其对地下水赋存和运动的影响,为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依据。
四、调查方法与内容(一)数据采集本次调查采用综合性的方法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调查。
其中包括以下数据采集方式:1.野外水文地质观测:通过设置水位观测井和水文地质观测点,定期观测地下水位、水温、水质等参数,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
2.地质勘探:利用电磁波波速测井、钻探、岩芯采集等方式,对研究区地下的地质构造和含水层进行详细勘探,并获得相关样本。
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使用遥感技术获取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图像数据,并结合GIS进行分析和建模。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本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将进行如下处理与分析:1.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动速度的统计分析:对采集到的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动速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地下水运动规律。
2.含水层特征的分析:通过采集的岩芯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了解研究区不同含水层的物理特性。
3.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分析:通过采集的水样,在实验室中进行水质分析,了解地下水的化学组成。
五、研究成果(一)地下水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和处理采集到的数据,我们得出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图。
该图清晰地显示了地下水的分布、补给和排泄过程等关键信息。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范本模板】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场区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三、试验井的布置及施工四、水文地质试验五、结论与建议附录:1、井(孔)标高明细表2、勘探试验生产井竣工图3、勘探试验生产井大样图4、抽水试验综合图5、回灌试验综合图6、水质分析成果表7、取、回水井平面布置图一、工程概况本文勘测主要目的是:1、解和掌握厂区地层、颗粒特性,含水层分布特点及地下水流向;2、测试地下水温度;3、分析场区内地下水质;4、评价该场区能否满足该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所需的地下水取、回水能力;5、确立取、回水地段和地下水温度场间控距离;6、推荐取、回水构筑物型式;7、确定取、回水井的最佳布设方案(取、回水井数量和各水井间距离、位置等)。
为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依据:本次勘察功罪执行的技术规范为: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2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B21/1643-200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本次勘测工作于2012年5月15日至2012年5月25日完成外部工作。
二、自然地理、地址、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一)自然地理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控制,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润凉爽。
据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为7.9℃,最高为35.7℃,最低为-30.5℃;降水量多年平均为675mm,集中在6-9月份。
(二)场区地质、地貌场区地形起伏较小,地貌上属于浑河冲积阶地。
第四系地层覆盖厚度较大,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砂类土及碎石土等地层组成.(三)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1、场地及周边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该场地内拟建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勘察期间,在2#井的东侧80米处有1眼施工临时取水井,最大取水量为10m3/h.据勘察规范要求(距项目500M以内)进行调查得知,距离本场地东侧边线约400米左右,最大取水量约为100m3/h。
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报告】一、引言水文地质是地质学与水文学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地下水的产生、运移和储存过程,以及地质构造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水文地质调查是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报告旨在总结对某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二、调查区域概况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某省A县,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地形起伏较大,主要由丘陵和平原组成。
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多处构造节理和断层,地下水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三、调查方法1. 野外地质勘探:采用地面地质剖面观测、钻孔取芯等方法,了解该地区地下水位、地下水含量、水质等情况。
2. 遥感影像分析: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该地区的地形、植被、土地利用等信息,为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基础数据。
3. 野外取样分析:对地下水和地下水中溶解物质进行取样分析,了解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状况。
四、调查结果1. 水文地质条件:经调查研究发现,A县地下水位较浅,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地层中,其上覆盖着一定厚度的第三系沉积物。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自然降水和地表径流,通过裸露地表和冲刷沟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体。
2. 地下水质情况:调查显示,A县地下水质整体较好,水质的矿化度和氟、硒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但部分地区因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存在污染风险。
3. 地下水资源评价: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数据,A县地下水资源总储量较大,但局部区域存在开采过度和水资源浪费现象,建议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五、调查建议1. 加强地下水资源监测和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地下水管理制度。
2. 推动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加强工农业水资源节约利用。
3. 完善地下水资源开发规划,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4. 大力推进水文地质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地下水资源评价体系。
六、结论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目录1.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简介1.1 调查目的1.2 调查范围1.3 调查方法1.4 调查成果2. 地质背景2.1 地质构造2.2 地质年代2.3 地层特征3. 水文特征分析3.1 地下水位3.2 水质分析3.3 地下水流动方向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4.1 地震风险4.2 泥石流风险4.3 地表沉降风险5. 建议与措施5.1 地质灾害防范措施5.2 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5.3 地质环境保护建议1.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简介1.1 调查目的本报告旨在深入调查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相关规划和工程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支持。
1.2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包括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地质地层等内容,旨在全面了解地质情况。
1.3 调查方法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地质调查、水文调查、实地勘探等多种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1.4 调查成果通过调查工作,获得了该地区地下水位、水质、地下水流动方向等重要数据,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 地质背景2.1 地质构造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多种构造形式,如断裂、褶皱等,对地质灾害形成有一定影响。
2.2 地质年代经过年代测定,该地区地质年代横跨多个时代,形成了独特的地质特征。
2.3 地层特征地层分布较为复杂,包括不同的岩层和土层,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3. 水文特征分析3.1 地下水位根据水文调查数据分析,该地区地下水位变化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控和调整。
3.2 水质分析经过水质分析,该地区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轻微污染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3.3 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流动方向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流向多样,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4.1 地震风险根据地震危险性评估,该地区存在一定的地震风险,需要加强防范和准备工作。
4.2 泥石流风险由于地形陡峭,该地区存在一定的泥石流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水文地质报告
水文地质报告
水文地质报告是对地下水资源及地下水运动进行调查和分析的报告。
它包括对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含量、水质、水位和水流方向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以及对地下水受到污染和利用状况的评估和分析。
水文地质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研究区域的地质和水文背景: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分布等地质特征,以及降雨和蒸发等气候条件。
2. 地下水资源调查结果:通过地下水采样和水质分析等方法,对地下水的水量、水质进行调查和评估。
3. 地下水运动分析:通过测量地下水位、水流速度等指标,建立地下水流动模型,分析地下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4. 地下水资源评价:根据研究区域地下水的水量、水质、水位和水流方向等指标,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潜力进行评估。
5. 水文地质问题分析:针对研究区域存在的地下水问题(如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采问题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6. 报告结论和建议: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给出针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水文地质报告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引言水文地质调查是为了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流动及其与地下结构、地下岩石的关系,以及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水文地质进行调查,以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区域概况地理位置调查区域位于某省的中部,地处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处,地理位置经度为X,纬度为X。
地貌特征调查区域地形高低起伏较大,主要由山地和河谷组成。
山地区域呈现褶皱状地貌,河谷区域则呈现沉积特征。
气候特征调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平均气温为℃,年降水量为毫米。
夏季多雨,冬季较干燥。
调查方法与数据收集调查方法本次水文地质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地面勘探、钻探取样、水样采集等。
还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了遥感调查和水文模拟分析。
数据收集通过地面勘探,我们获取了地层岩性、褶皱构造以及断裂走向等地质信息。
钻探取样获得了地下水位、地下水含量、地下水温等水文信息。
水样采集并经过实验室分析,得出了地下水中各种溶解物和微生物的浓度情况。
数据分析与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得出了以下结果:1. 地下水位较稳定,呈现带状分布,与地下断裂带有一定的关系。
2. 地下水温度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夏季较高,冬季较低。
3. 地下水中主要溶解物为硝酸盐和硫酸盐,浓度较低。
4. 地下水中微生物数量较少,表明水质相对较好。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建议根据水文地质调查结果,我们对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和管理建议:1. 优先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强与地面水资源的协调管理,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根据地下水位和地下断裂带的分布特征,合理划分地下水开采区域,避免过度开采和水资源浪费。
3. 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定期对地下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4. 提倡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现象。
结论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我们对某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水文地质调查的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的报告摘要:本文主要对水文地质调查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水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环境的关系。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收集、场地实地勘察和实验室测试,得出了一系列关于水文地质的重要发现和结论,为合理开发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1. 引言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水文地质调查则是认识和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先决条件,它通过采集场地地质资料、进行水质分析等手段,对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分布、运动特征以及水质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2. 调查背景本次水文地质调查针对某地区进行,地区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地下水资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科学开发和合理管理地下水资源,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3. 调查方法3.1 资料收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地质图件、水资源监测数据等,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历史数据和资料,为后续的调查分析提供了基础依据。
3.2 场地实地勘察在调查区域内选择了一系列代表性的调查点位,采取地质剖面、地下水位观测、水质采样等方法,对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分布及水质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和观测。
3.3 实验室测试通过将采集的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测试包括总溶解固体(TDS)、硬度、PH值、重金属含量等参数,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的水质情况。
4. 主要调查结果4.1 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在调查区域内,地下水资源呈现明显的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地下埋藏层和河流沉积层中。
分析发现,地下水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过度开采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4.2 地下水质状况通过实验室测试分析,发现地下水的水质总体上较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但在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农业和工业活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源县老厂镇大格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概况1、大格煤矿地处曲靖东部,属滇东高原东部,矿区内地形东高西低,最高海拔标高约2258.8m,西部最低,海拔标高1970m,相对高差288.8m,属中山区,本区冲沟较发育。
我矿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年,开采煤层为C3、C7、C8三层煤同为一个采区,井田范围1.0037Km3.2、矿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明显,冬春干旱少雨,夏季雨量集中,年平均气温13.80C,最低气温-8.70C。
平均降雨量1098.6mm;其中5---9月为雨季,在冬季(11月到来年1月),时有冰雪和霜。
2、水文地质调查小组组长:唐卫雄(矿长)副组长:段荣贤、刘常保成员:唐波、张德明、黄兴、王国红、杨来国、何全兴、孙阔周、钱石兵、耿连发、钱石良、罗光雨等管理人员。
3、水文地质存在的隐患情况1、自然地理:1)大格煤矿位于富源县城南东方向,属富源县老厂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30′25″-104°31′40″﹔北纬:25°10′40″-25°11′33″。
由11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1.0037㎞2。
2)矿井西北部与小凹子煤矿相邻,南部与恒达煤矿相邻,西部为富江公路,北部为二勘探区边界。
2、矿区水文地质(1)含水层基岩裂隙含水岩组:由砂岩,灰岩等组成,含浅部风化裂隙水,有泉水点露出地表,越往深部含水性越微弱。
井下煤层巷道中,底板常见淋水现象。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为第四系堆积物,残堆积物等组成,厚度一般为0—20m,透水性强,含水性中等,主要受大气裂隙水的控制。
(2)隔水层主要是含煤岩组及上伏地层的灰岩和粘土岩、砂岩。
(3)地表水矿区内地表水不发育,泉点水为季节性泉水,矿区范围内有二条冲沟谷,平时无水,雨季有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属二叠系矛口组灰岩,井下开采为对矿上水源造成影响,矿上供水来自于周边泉水。
(4)地下水主要为煤系地层含水及断层含水,裂隙水,因矿区老窑开采历史较长,经实地调查了解,近几年关闭的煤矿井口有多条巷道,多开采K3、K7、K8煤层,规模较大,井巷较深,范围大,关闭后未进行排水,地表水大量涌入老巷道内,造成大量积水,但无详细资料,无以确定积水量,在采掘活动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5)矿坑冲水条件分析矿坑冲水水源条件有三种,其大气降水(地表水)老窑积水是矿井冲水的主要因素,次为地下水。
地表水:地表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雨,地表水通过冲沟和岩土体孔隙,裂隙、断层渗透到地下,对矿井开采有一定的影响。
老窑积水:矿区内外有老窑分布,由于老窑关闭,垮塌且无排水和泄水通道,储有大量积水,直接或间接地增大矿井涌水,另外个别老窑开采较深,开采年限较长,采空区较乱、老窑积水较多,矿井采掘时,探水困难,易引发井下透水事故,因此老窑积水对矿井威胁较大。
地下水:地下水是矿坑直接冲水水源,当矿山井巷工程揭露含水层或通过含水层时,地下水就会立即涌出矿坑。
根据以上分析矿区内主要是老窑积水威胁较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6)矿坑涌水量调查根据本矿现在开掘巷道及周边的老窑矿井涌水量的调查,矿井坑道涌水量一般为30—40m³/天,雨季坑道涌水量一般为50—65m³/天。
井口在进行采掘活动时,偶有老窑水渗出,必须进行堵封,严防雨季,地表水流入老巷,进入井下。
并在井口及主要排水巷道内砌堵排水沟,以防地表水涌入井下。
4、安全要求及技术措施(一)、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1、采掘工程所采取的防治水措施1)、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矿井煤矿和废弃老窑的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
2)、进行井下地下水观测、水害预报,并采取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3)井巷在掘进过程中必须边探边掘,掌握前方水文情况,若发现水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才向前掘进。
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点或地段,必须进行水温、水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和松散含水层涌水含沙量综合观测和分析,防治滞后突水。
4)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水雾、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突出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害威胁地点的人员。
5)井下和地面排水设施保证完好,所设水仓、水沟要及时清理,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
雨季前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并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6)在矿井采掘过程中坚持“先探后掘”的原则,避免遇到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水患。
7)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做的水文地质条件可靠。
8)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雨季受水威胁的矿井,应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并应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二)、地面防治水措施1)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水位资料,建立输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2)井口和工业场地的高层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水位,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井口和工业场地的高层底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水位时,必须修筑堤坝、沟渠或采取其他防排水措施。
3)严谨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4)工业场地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
5)矿井受山洪和滑坡的威胁,采取修筑泄洪水渠和防治滑坡的措施。
6)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再渗透到井下。
7)每次降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
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三)、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根据上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故主要巷道两侧各留设20m防水煤柱。
防水煤柱留设表名称煤柱尺寸井田一侧边界煤柱20大巷一侧20上山一侧/两侧之间的段层区段煤柱20 10小窑、老硐防水保护30采空区边界煤柱20(四)输水降压措施无承压含水层。
5、井下探放水措施1)探放水注意事项(1)安装钻机探放水前,要必须遵守下列规定:加强钻场附近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栏板。
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
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必须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测量和探放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放水的位置、方位、倾角、深度、以及钻孔数目。
(2)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钻进之前,必须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承压的水压后,方准继续钻进。
危险的地区,施工躲避硐室,避灾路线为:迎头经主斜井(副井、风井)到达地面。
(3)钻孔水压过大时,采用反压和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壁发生鼓出的措施。
(4)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和钻孔中的水压、水量增大、以及顶钻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排人监测水情,发现清苦危险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害危险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
老空积水区高于探放水体位置时,只准用钻机探放水。
探放水孔必须打空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的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钻孔接近老空预计有可能有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员和跟班队长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超过规程规定,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报告矿调度室,进行处理。
(6)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涌水量,根据矿井的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放水时,必须派专人观察钻孔的出水清苦,测定水量,水压,并做好记录,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7)排除上山的积水以及恢复被淹井巷前,必须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必须及时处理,排水过程中,如有被水封住的有害气体突然涌出的可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8)探水钻孔应保持适当的超前距、帮距和密度。
探水工作采用“探水~掘进~探水”方式进行,探水钻孔为巷道掘进探明一段安全距离后,巷道允许掘进一段距离,然后再探在掘,确保掘进安全。
1、超前距:探水钻孔终孔超前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必须大于20m。
2、允许掘进距离,经探水证实无水害威胁,可安全掘进30m。
3、帮距:成扇形布置的钻孔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是巷道轮廓外20m4、钻孔的孔间距,一般是不低于0.2m,不高于0.5m。
5、煤层平巷钻孔布置,主要是探巷道上帮小窑老空水,钻孔成扇形布置在巷道上帮,C7,C8,C3煤层布置3组,没组不少于3个孔,钻孔之间的夹角不少于8.5°。
6、倾斜煤层上山钻孔布置:钻孔布置5组,每组3个孔,钻孔水平与倾斜之间的夹角为8.5°。
3、探放水的设备及数量矿井配备TXU-75探水钻3台,2台工作,一台备用。
4、探放水的方法1、探水起点(1)水灾清楚,压力不小于1MPa时,探放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小于30m,岩石中不小于20m,造成水灾情况不清楚时,探水线至推断积水区的距离不得小于60m.(2)掘进巷道附近有断层和落陷柱时,探水线至预计煤柱线的距离不得小于60m.(3)钻孔深度及超前距:探水钻孔眼底至采掘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20m的超前距离。
钻孔深度≥50m(如此一次打孔后,可连续采掘30m以上。
3)、钻孔直径探放水孔径一般不大于70m为宜。
4)、钻孔布置与孔数(1)、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钻孔布置成扇形。
(2)、老塘探水:探后掘进停掘后的钻孔眼距不得超过3m。
以防漏探。
(3)、探断层水:开孔位置必须在防水煤柱外和应力影响带以外。
(4)、钻孔个数以保证必要的密度为原则,不得小于5个。
4、探放水的安全技术措施(1)、探水前应加固工作区支架,背好帮顶,以免压力水冲垮煤壁和支架。
(2)、清理巷道,保证安全退路畅通无阻。
(3)、保证水沟畅通,并有适当的坡度和断面,水仓和排水设备要有足够的容量和能力。
(4)、探水地点要安装电话,与所有可能受水威胁的工作地点联通,并实现制定好撤退路线,以防止以外事故的发生。
(5)、打钻过程中若发现煤、岩松软或沿钻杆向外流水超过正常打钻供水量,要立即停止打钻,不能移动或拔出钻杆,派人监视水情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如情况危急,要立即撤出受威胁地点的人员,并采取急救措施。
(6)、钻孔接近采空区,可能有有害气体的涌出,必须随时进行对有害气体的监测,探水点的通风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5、地表防止水措施(1)、矿区主题属碎屑岩侵蚀缓坡地貌。
地势为南高北低,海拔最高点为2237m,最低点为1865m,相对高差为372m,区内为无大河流,地表水不发育。
(2)、由于地下煤层的开采,使得采空去上方的地表有不同程度的移动和变形,其影响范围将略大于采空区范围,地处山区,其地形高差较大,采空区引起的地表塌陷,可能会引起地形陡峭的地方发生崩塌、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