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导学案(答案)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课《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word导学案 (一)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课《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word导学案 (一)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是中职生学习语文的教材之一。
其中第二课《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本文将针对该课提供一份Word导学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一、预习知识
在阅读文章之前,先了解以下词汇:
1. 闪耀:光亮闪烁。
2. 粼烁:光泽晶莹,闪闪发光。
3. 呼啸:疾风骤起时,发出的呼哨声。
4.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5. 萧索:凄凉冷落的样子。
6. 庞然大物:巨大而形体臃肿的动物。
7. 气势磅礴:气势宏伟,庄重雄伟。
二、阅读导学
1. 读前思考:大自然是什么?
2. 读文章第一段,回答以下问题:
(1)描写的是哪一种景色?
(2)贯穿全文的情感是什么?
3. 读段落2,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自然现象?
(2)读完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哪些情感?
4. 读段落3,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山水?
5. 读段落4,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一段描写了哪些动物?
(2)作者对这些动物的态度是怎样的?
6. 读最后一段,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2)文章的结尾有何寓意?
7. 对文章进行整体概括。
三、思考拓展
1. 如果你也有一个周末时间,你想去哪里感受自然风光?
2. 你还有哪些关于自然美景的描述,欢迎写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单元亲亲大自然第13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案1教科版
1.软硬件资源:
-教学PPT
-教学视频
-教学图片
-活动材料(如手工纸、彩笔等)
-户外活动场地
2.课程平台:
-班级微信群
-学校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
-教育云平台
-互联网资源(如相关科普文章、视频等)
4.教学手段:
-讲故事
-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观察与探究
-实践活动
-互动游戏
-户外观察与体验
教学流程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互动式教学:我在课堂上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提高了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情境模拟:我利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环保知识时,我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日常小事做起
-长期努力
-内化自觉行动
10.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共同目标
-倾听与沟通
-协调与协作
11.沟通能力的培养:
-表达与倾听
-同理心与换位思考
-有效沟通解决问题
12.角色扮演的意义:
-理解他人角色
-培养同理心
-增强换位思考能力
板书设计应突出教学重点,简洁明了,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板书设计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4.保护大自然的方法: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垃圾产生、保护植物、保护动物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参与各种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清洁河流等,为保护大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案范文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定义与特点2. 大自然的重要性3.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4. 观察大自然的方法与技巧5. 团队协作与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学会观察大自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观察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对大自然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分享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
3. 观察日记:收集学生的观察日记,评估他们对户外观察的体验和对大自然的感悟。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改进建议。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课件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总结词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例如,人类大量开采矿产资源,以满足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需求;同时,人类也大量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以满足食品需求;水资源也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如水污染和过度开采地下水等。这些利用行为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问题日益严重。
自然生态系统
02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群落和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类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则包括水、土壤、空气、气候等自然因素。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CATALOGUE
目录
自然环境概述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与探索
自然环境概述
01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未经人为改变或干预,由自然界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生态系统的总和。它包括地球上的水、土壤、空气、生物和地质等资源,以及由这些资源构成的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还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制定法律法规、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监管力度等。
详细描述
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行为;其次,应该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最后,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案范文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解释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方法。
1.3 教学过程开场白: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提出课程的主题。
介绍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第二章:大自然的美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美丽,包括山水、花草、动物等。
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3 教学过程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提出问题,促进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第三章:大自然的规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规律和秩序。
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规律,包括季节变化、生物周期等。
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大自然的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3 教学过程展示大自然的规律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大自然的规律,提出问题,促进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第四章:大自然的生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4.3 教学过程展示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第五章:大自然的利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如何利用大自然资源。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如何利用大自然资源,包括食物、水源、能源等。
引导学生思考和判断人类利用大自然资源的方式是否合理和可持续。
5.3 教学过程展示人类利用大自然资源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五单元亲亲大自然第13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案1教科版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学目标】1.学生视察、了解身边常见的植物;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人类应当关爱它们;3.知道植物是人类的挚友,人类就无法生存;要爱惜植物,物做力所能及的事。
【课前打算】1.师生一起搜集相关的植物资料,完成相关的资料卡;2.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师生共同参加“好玩的植物”调查收集查询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深人自己四周的环境视察植物,或请教他人,使孩子们通过亲身活动体验对植物获得直观的印象或初步的了解。
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搜集植物的有关资料,发展孩子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实力,并激发探究爱好。
实践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记录,为下一课时相互沟通做好打算。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课前展示:植物真奇异老师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把上一个课时或课外实践活动中折的、剪的、画的植物或搜集到有关植物的标本等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览,把黑板“装扮”成一个“奇异的植物园”,也可以把自己所相识的和喜爱的植物带到课堂上。
让学生动起来,同时满意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加他们的自信念,激发学习爱好,也为后面的沟通创设实物情境,做好铺垫,可谓是一举数得。
师:同学们,上午好!又到了品德与生活活动时间了。
在今日这一段时间里,让我们接着关注“好玩的植物”,再一次走近这“漂亮的生命”。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说说看,你都相识哪些植物?一.比一比,谁相识的植物多师:瞧!课前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把他们在上一次实践活动中折的、剪的、画的、贴的或搜集到的有关植物标本等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了,老师也把喜爱的植物带来了,在这儿上课,感觉是不是特殊的舒适?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植物这一个大家庭里,成员太多了,有花草、树木,有蔬菜、水果,还有粮食作物等。
那我们要比一比,谁相识的多。
来源于学生生活体验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参加热忱,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每个学生都习惯于自由自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三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学设计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2.观察大自然,初步了解大自然的景色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3.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和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用心观察、善于想象的能力,并初步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和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大自然的照片、图片、绘画作品或实物。
(2)搜集有关大自然变化的资料。
(3)让学生与校园里的植物、泥土亲密接触,体验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体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
听听大自然的声音,找找大自然中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准备好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的大自然朋友。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同学们想听吗?(播放《四季童谣》,学生说说从中听到了什么)师:歌中唱到了四季不同的景象。
那么,你们喜欢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师总结: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四季交替,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
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一起亲亲大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欣赏她的美丽。
(板书课题: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欣赏大自然的美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聊到了四季,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在这个季节里你们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师:你喜欢这个季节吗?为什么?师: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其他三个季节的美景图,一起来欣赏。
(教师课件演示其他三个季节的景色)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在不同的季节里,大自然有怎样不同的景色?学生欣赏图片,交流。
师:在大自然的怀抱,四季的循环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不同的美,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美丽景色。
师:那你觉得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导学案答案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导学案答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课题:《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班组姓名教师评价三案用时 2课时【预习案】【学习目标】:一、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善待自然。
二、学习引申和联想的方法,理解作者由大自然而引发的想象,进而展开联想,读出自己的见解【教材助读】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让雅克——卢梭名言: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
·散步促进我的思想。
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
【预习自测】:一、基础梳理(给以下词语注音并解释):殷切yīn qiè:深厚而迫切目不睱接mùbùxiájiē: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舆论yúlùn:众人的议论遐想xiáxiǎng:超越现实做高远的想象充溢chōng yì:充满、洋溢、流露;众多。
沉湎chén miǎn: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
二、整体感受文本:1.理清思路第1段:作者交代一天的行踪,并展示眼前的大自然。
第2段:作者置身大自然中的丰富想象。
第3段:作者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思考。
【我的疑问】:【探究案】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探究一:作者笔下的“大自然”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大自然”是否一致作者如此迷恋大自然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前一个问题涉及到对文本对象的理解,后一个问题则与理解文章主旨密切相关。
从文本中看,作者笔下的“大自然”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迹不至因而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角落,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来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我把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按自己的意愿建造一个有着人类真正的快乐的亲切的社会、黄金的世纪。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助学案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助学案寄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博学多才,需要日积月累;形成能力,需要扎实根基。
厚积薄发,冲上云霄!【知识链接】一、引入有趣常识,激发兴趣歌德有句名言:“自然!她环绕着我们,把我们拥抱在她的怀里;我们既离不开她,又无力更接近她。
尽管我们并未请求她,也未命令她,她却带着我们不停的跳舞而且舞步如飞,直到把我们弄得精疲力竭倒在她的怀里为止。
”说说歌德这名言的旨意。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本文作者卢梭,崇尚大自然,迷恋大自然,“他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他的教师是‘自然’。
”这种热忱,他曾不厌其烦的摹写、表现于他的著作中。
自然,渗透了他整个生命。
他主张人类应该返回大自然,并且深深体会到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的可贵。
他的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篇文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
三、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1、捕捉线索:散文的线索可以使散文由分散到聚合,由朦胧到明朗,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注意抓住两条线:一是明线叙述线索可按场景的转换、观察点的转移、事情的发展等展开;二是作者的感情线索,这是暗线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或多或少的感情在里面,作者对人态度的变化、对景的喜好程度、对事情的判断,我们要抓住。
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把握住文章的精髓所在。
2、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
3、透析写作手法:写作手法是散文布局谋篇的外在形式,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寓意、寓情于景、对比、联想和想象、欲扬先抑等作为鉴赏的术语。
4、研读重点:对散文中精彩铺陈的段落,要感受形象、领悟内涵、捕捉情感、揣摩语言;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位于开头的往往是总起全文,中间的往往是承上启下,结尾的往往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是主题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记叙描写以外的议论段落,是散文明事析理的关键段落,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所在;环境描写段落往往是为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第6课关爱自然善待自然第1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导学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第6课关爱自然善待自然第1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导学案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学习目标】1.明确祖国发展对个人的作用。
2.认知和谐社会的特征及地位。
3.中学生自觉承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学习重难点】重点:祖国发展的作用。
难点: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预习引领】请同学们按以下要求,自学本课内容,完成空白,并做出标注。
一、感受大自然之美1.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走进大自然,我们会沉醉于秀丽的,惊叹于奇妙的。
大自然带给我们美的,带给我们。
(2)走进大自然,就像打开一本充满智慧的典籍。
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丰富的,启迪我们的。
(3)置身祖国大地,对美丽自然风光的眷恋会扩展为我们对、对、对深深的热爱。
2.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大自然孕育了一切。
人类来自于,是大自然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依赖于,是人类成长的摇篮。
人与自然是生命的。
3.为什么要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1)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唯有保护良好的,人类才能拥有充足的,才能欣赏到丰富的,才能拥有的发展空间。
(2)幸福生活不只是丰衣足食,也在于拥有碧水蓝天和美好家园。
人类有,也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护、修复,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循环。
【合作探究】1.小明日记选登2.中国古代的先民,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独特的见解。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就是说,人、地、天在相互制约中发展,这是一种自然性的客观规律,作为人不能违背它,而只能与“天”和谐相处,这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也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对于自然界万事万物,儒家主张人们施之以仁德,才能与之相合一。
这是一套比较先进的科学生态理论。
(1)你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吗?(2)从材料中你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习了以下知识,懂得了以下道理:【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 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既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素养,也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更是一份责任。
《导学案》(1-10课)答案
9.⑴B ⑵A ⑶A ⑷C 10.B 11.略。
12.⑴这句话采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两个“悄悄地”, 描写母亲来去时小心谨慎的动作,包含了无限的宽容与 忍耐;“偷偷地”表现了母亲不忍打扰我,激怒我,耐 心等待“我”安静下来的心理和情态。“眼边红红的” 含蓄的表明母亲刚刚哭过,面对“我”的不幸,她比 “我”更为痛苦,又无可诉说。“躲”这一动作描写体 现了母亲的理解。
3.wēi yún zhì tuì fén kē luō yú jiǎo bǔ cún bèi jù guà yuán wēi chún chen hū
4.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5.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 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 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 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 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这种次序安 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⑶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 爱读书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⑷喜爱、赞美。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 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 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 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表达实在美妙!
⑵“扑”“抓”“忍”三个动词表现出母亲反映的强烈, 母爱的坚定、执着和深沉。
⑶“憔悴的脸” 表明母亲积劳成疾, “央求般的神色” 见出母亲的耐心、慈祥。即使是 暴怒无常 的 我 ,也不 由得为之感动了。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第五单元亲亲大自然主题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初步渗透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1、学生有感受四季、体会大自然的美。
2、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里呢?看到了什么风景?生:喜欢。
我去过……师:老师放假的时候也喜欢出去看看,见了很多优美的风景,老师把他们拍下来了,你们想看吗?生:想看师生欣赏风景优美的图片大自然真美啊,这节课就让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亲亲大自然吧!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师:同学们,刚才欣赏了老师拍摄的图片,老师有小问题问你们呢?这些图片是老师什么季节拍摄的呢?这张是什么季节呢?(四张图,四个季节)生:秋天师:在秋天你们看到了什么哪些美丽的景色?生:苹果挂在枝头,稻子在田野黄成一片,大雁南飞,树叶变成金黄色。
师:啊呀,秋天好美啊!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描绘,看了这些图片,大自然真美啊!你们想说什么呢?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1、播放视频短片——变幻的云,学生感受云朵的变化。
师: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你可知道,天上也有一个动物园呢!播放视频短片——变幻的云。
(画外音):天上有个动物园,师:同学们,刚才天上的那些动物是什么变的呢?生纷纷举手。
师:哦,都知道啊,一起说吧。
生齐:云朵。
2、大自然还有哪些事物也在变化呢?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是啊,云朵就是这么千变万化的,真神奇!你还知道大自然中的哪些事物会变化吗?四、创设情境、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边听边想,这是谁的声音,猜猜它在说什么?(播发声音:风声、雨声、鸡鸣、鸟叫、虎啸、羊咩、人的欢声笑语等,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2、出示大自然中的一个场景:月亮、星星、荷塘、青蛙、小白兔等。
2019-2020年中职职高语文《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最新导学案设计
2019-2020年中职职高语文《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最新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善待自然。
2.分析文章的内容。
3.了解作者卢梭及其作品、思想主张。
4.学习引申和联想的方法,理解作者由大自然而引发的想象,进而展开联想。
【教材助读】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
父亲是钟表匠,技术精湛;母亲是牧师的女儿,颇为聪明,端庄贤淑。
母亲因生他难产去世。
他一出生就失去了母爱,他是由父亲和姑妈抚养大的。
比他大7岁的哥哥离家出走,一去不返,始终没有音讯。
这样,家里只剩下他一个孩子。
卢梭懂事时,知道自己是用母亲的生命换来的,他幼小的心灵十分悲伤,更加感到父亲的疼爱。
他的父亲嗜好读书,这种嗜好无疑也遗传给了他。
卢梭的母亲遗留下不少小说,父亲常常和他在晚饭后互相朗读。
每读一卷,不一气读完是不肯罢休的,有时通宵达旦地读,父亲听到早晨的燕雀叫了,才很难为情地说:“我们去睡吧,我简直比你还孩子气呢。
”在这种情况下,卢梭日复一日地读书,无形之中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渐渐充实并滋养了他年幼的心灵。
卢梭快活的童年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他13岁时,舅舅决定将他送往马斯隆先生那里,在他手下学当律师书记,希望他能赚点生活费用。
但卢梭非常讨厌这种只为了赚钱而缺乏趣味的职业,每天琐碎的杂务使他头晕目眩,难以忍受。
马斯隆先生似乎也不怎么喜欢卢梭,常常骂他懒惰愚蠢。
卢梭无法忍受这种侮辱,便辞掉了工作。
不久,卢梭又换了一个职业,在一位雕刻匠手下当学徒。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阅读答案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阅读答案《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阅读答案文章来自:爱师网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卢梭①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如果这是一个晴天,我最殷切的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访扰乱这一天的清宁。
我用上午的时间做各种杂事。
每件事都是我乐意完成的,因为这都不是非立即处理不可的急事,然后我匆忙用膳,为的是躲避那些不受欢迎的访者,并且使自己有一个充裕的下午。
即使最炎热的日子,在中午一点钟前我就顶着烈日带着小狗芳夏特出发了。
由于担心不速之客会使我不能脱身,我加快了步伐。
可是,一旦绕过一个拐角,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激动而愉快地松了口气,自言自语说:“今天下午我是自己的主宰了!”接着,我迈着平静的步伐,到树林中去寻觅一个荒野的角落,一个人迹不至因而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角落,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
那儿,大自然在我眼前展开一幅永远清新的华丽的图景。
金色的染料木、紫红的欧石南非常繁茂,给我深刻的印象,使我欣悦;我头上树木的宏伟、我四周灌木的纤丽、我脚下花草的惊人的纷繁使我眼花缭乱,不知道应该观赏还是赞叹: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竞相吸引我的注意力,使我在它们面前留步,从而助长我懒惰和爱空想的习气,使我常常想:“不,全身辉煌的所罗门也无法同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相比。
”②我的想像不会让如此美好的土地长久渺无人烟。
我按自己的意愿在那儿立即安排了居民,我把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使那些配享受如此佳境的人迁进这大自然的乐园。
我将把他们组成一个亲切的社会,而我相信自己并非其中不相称的成员。
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建造一个黄金的世纪,并用那些我经历过的给我留下甜美记忆的情景和我的心灵还在憧憬的情境充实这美好的生活。
我多么神往人类真正的快乐,如此甜美、如此纯洁,但如今已经远离人类的快乐。
甚至每当念及此,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啊!这个时刻,如果有关巴黎、我的世纪、我这个作家的卑微的虚荣心的念头扰乱我的遐想,我就怀着无比的轻蔑立即将它们赶走,使我能够专心陶醉于这些充溢我心灵的美妙的感情!然而,在遐想中,我承认,我幻想的虚无有时会突然使我的心灵感到痛苦。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案范文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定义与特点2. 大自然的重要性3. 生态环境的保护4. 观察大自然的方法5. 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自然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3.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保护方法,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观察: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自然环境,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4. 讨论:分组讨论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分享观察到的现象,总结规律。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保护环境。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保护大自然的实践作业,如:制定家庭垃圾分类计划。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自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大自然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提升情况。
4. 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大自然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保护方法等内容。
2. 案例资料:提供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 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用于观察大自然。
4. 科学书籍:提供一些关于自然科学的书籍,供学生自主阅读。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教案(共2课时)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教案1一、名家名言导入1.教师出示歌德关于“自然”的一段论述:“自然!她环绕着我们,把我们拥抱在她的怀里;我们既离不开她,又无力更接近她。
尽管我们并未请求她,也未命令她,她却带着我们不停的跳舞而且舞步如飞,直到把我们弄得精疲力竭倒在她的怀里为止。
”2.提出思考这段话的要求:(1)“她”和“我们”分别指谁?(自然,人类)(2)大自然和人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自读,同桌交流后达成基本共识:(1)大自然很美,就像美丽的姑娘(2)人类生活在美丽的自然之中(3)大自然有不少神秘的地方需要人类去不断探索(4)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研究大自然。
)3.师小结:歌德把大自然写得很形象生动,我们生活在如此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里应该感到满足与幸福的,但如果要我们表达这种心情,可能有人会说“只可意会,无法言语”,但有一位思想家把他对大自然的热爱用散文的形式写了出来,可以说是见解独到,寓意深刻。
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他写的这篇《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二、作者简介首先来认识下这位著名的思想家——卢梭。
卢梭( 1712——1778 )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 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
附卢梭的名言警句,要求摘录到课本中,早自习拿出来读一读。
三、视频朗读下面我们一起聆听这篇经典散文的朗诵,在字里行间中你能不能寻觅到一些你感同身受的文字呢?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生答:卢梭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一走进大自然中就被完全陶醉了;大自然很美丽,需要我们去发现,“生活不是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
”阿尔卑斯山下的一块石头上刻着这样一行字:慢慢走,欣赏啊!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多欣赏沿路的风光,生活也应该更美丽!)四、课文结构第1 段:作者交代一天的行踪,并展示眼前的大自然。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课《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ppt课件2
课文分析
作者交代一天行 踪的用意何在?
生活层面 清早 上午(晴天) 中午 下午
看日出 做杂事 匆忙用膳 到树林中去
反映内心世界的词语 比太阳起得更早 最殷切的期望 担心不速之客 自己的主宰
(躲避世事
乐意完成
向往大自然)
角落 荒野、没有任何奴役和统 治印记、从未有人到过、 不会有第三者
独享的世界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卢 梭
走进作者
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
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 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 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 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忏悔录》等
课文朗读
课文结构
第1段:作者交代一天的行踪,并展示眼前的大自然。 第2段:作者置身大自然中的丰富想象。 第3段:作者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思考。
尾声
我不求显赫闻达之心 即使在坎坷不平 和变化无常的遭遇中 也始终不变
——卢梭
卢梭的名言警句
·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 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 · 散步促进我的思想。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 ·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 从第一部戏就是绝对男一号的陈坤,在荧幕上的形 象永远是敏感,脆弱的,这让他感到疲惫。他推掉 很多主演邀约,请缨出演《建国大业》中只有几句 台词的蒋经国;不要一分钱扮《让子弹飞》中的大反 派胡万,还解释道:“姜文没让我拿钱出去我就很 高兴了,就算是我花钱买胶片吧。”
• 恰恰是“蒋经国”、“胡万”这样性格鲜明的 配角,真正激发了陈坤对表演的热情:“我不是特 别在意一定要当主角,一定要是个大明星,我的核 心是成为一个好演员,我现在30多岁了,有一定存 款,还有那么多人给予我喜欢。我希望接下来诚恳 地去选择我喜欢做的事情,做我喜欢做的项目,演 我喜欢做的角色,跟喜欢的人在一起。”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案范文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教案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主题:《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解释课程的目的:探索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1.3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对大自然的看法和经验。
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课程的兴趣。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问题,以便更好地设计后续课程。
第二章:大自然的美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美丽,包括风景、动植物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审美意识。
2.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引导他们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大自然的美丽。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美丽的认识。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创作。
第三章:大自然的奇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奇妙,提高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奇妙现象,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
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奇妙,培养科学思维。
3.3 教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奇妙。
利用科普资料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大自然的奇妙现象。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过程,了解他们的探索和创新能力。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第四章:大自然的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如空气、水和土地的保护。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
4.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和提出保护大自然的行动方案。
利用案例和数据资料,展示大自然的破坏和保护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班组姓名教师评价三案用时 2课时
【预习案】
【学习目标】:
一、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善待自然。
二、学习引申和联想的方法,理解作者由大自然而引发的想象,进而展开联想,读出自己的见解
【教材助读】
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让•雅克•卢梭)(1712.6.28——1778.7.2)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
卢梭名言:
•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
·散步促进我的思想。
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
【预习自测】:
一、基础梳理(给以下词语注音并解释):
殷切yīn qiè:深厚而迫切
目不睱接mùbùxiájiē: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舆论yúlùn:众人的议论
遐想xiáxiǎng:超越现实做高远的想象
充溢chōng yì:充满、洋溢、流露;众多。
沉湎chén miǎn: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
自拔。
二、整体感受文本:
1.理清思路
第1段:作者交代一天的行踪,并展示眼前的大自然。
第2段:作者置身大自然中的丰富想象。
第3段:作者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思考。
【我的疑问】:
【探究案】
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探究一:作者笔下的“大自然”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大自然”是否一致?作者如此迷恋大自然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前一个问题涉及到对文本对象的理解,后一个问题则与理解文章主旨密切相关。
从文本中看,作者笔下的“大自然”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迹不至因而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角落,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来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我把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按自己的意愿建造一个有着人类真正的快乐的亲切的社会、黄金的世纪。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与我们平常所提到的“大自然”有所不同。
在作者眼中,“大自然”是纯粹的、自由的,是一块未经人类干扰过的想像天地的载体。
在这个天地中,想象是无拘无束的,思想是自由自在的,快乐是甜美纯洁的:这一切均体现着卢梭亲近自然,提倡自由平等的观点。
也因此,他如此地迷恋着自然。
探究二:研读第一部分文本——生活层面
(1)请你找出作者那一天的行踪。
清早看日出
上午做杂事
中午忙用膳
到树林中去
(2)作者交代一天行踪的用意何在?
作者交代这些内容是急于想表达对逃离世俗、走向大自然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融入大自然,和大自然毫无阻隔地交流,成为自己的主宰。
(3)大自然在作者眼前展开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大自然的永远清新的华丽的图景。
金色燃料木
紫红欧石南
宏伟树木
纤丽灌木
纷繁花草
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探究三:研读第二部分文本——生活层面
面对大自然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作者想象中的大自然乐园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安排了居民亲切的社会黄金的世纪
这是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没有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的社会,是作者经历过的并留下甜美记忆的情景和他的心灵世界还在憧憬的情境,是作者神往的人类真正快乐、美好的生活。
作者神往甜美而纯洁的人类真正的快乐
当这种快乐远离人类时,他会非常伤感。
——对自然、自由快乐的生活向往的另一种表现。
探究四:研读第三部分文本——精神层面
作者的思想从低处上升转向何处?作者的心灵飞向何处?
自然界的生命、事物普遍的体系、主宰一切的上帝、无限的心灵世界……
作者的心灵迷失在大千世界中,思维停止了,冥想停止了,哲学停止了,哲学的推理也停止了,任由想象自由驰骋,心灵向着无限的自由飞奔,全身心沉湎于一种出神入化的佳境,完全融合在对自然、生命等的无线体验中。
【训练案】
一.基础巩固——把简单的做好就叫不简单!
1.卢梭的“自然状态观”
他把自然与文明尖锐地对立起来,并为人类返回自然大声疾呼。
他认为,在自然的怀抱里,人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自然人性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归。
2.在大自然面前,作者让自己的想象自由驰骋,传达出了最率真而自在的情感,你在大自然面前会产生哪些想象与联想呢?
三、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