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检测
1、对《李凭箜篌引》内容及手法理解错误的一项 是( )
A、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 烘托音乐本身,赞美了李凭的精湛技艺。
B、诗歌意象驳杂,诗人又通过“啼、愁、泣、冷、 寒”等表消极的词汇来渲染悲伤清冷的气氛。 C、诗歌想象奇特,形象鲜明,色彩瑰丽,艺术感 染力很强,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演奏者:李凭 乐器:箜篌 时间:高秋 地点:中国(国都长安)
• 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 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 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 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 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 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张” 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 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 云天。
• 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 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实 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 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 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 “颓”字恰恰和“张”字构成了一种对比,前者饱满,后 者无力,“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 的情态。
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
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
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
声,有着
的艺术力量。
演奏中——文本赏析
1、找出诗中直接描写李凭音乐的句子,并说说写出 了音乐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
昆山玉碎凤凰叫——清脆和缓 芙蓉泣露香兰笑——惨淡清丽 通感
朗读指导:昆山玉碎——读出气势、语调高昂、语速较快、重读 “碎”; 凤凰叫——声调轻柔,语速较慢 ; 芙蓉泣露 ——语调低沉,语速较慢 ; 香兰笑 ——读出欢快的感觉,重读“笑”
•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 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 力。
•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
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
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注:①梅花,这里指《梅花落》的曲 子。
A.这首唐代诗人的“边塞诗” 通过哪些事物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 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 关!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 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
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吴质不眠倚桂树,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 露脚斜飞湿寒兔。 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
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2
演奏前——准字音,找信息
1、速读全诗,找出这场演奏会的演奏者、 演奏的乐器、演奏的时间、演奏的地点。
2、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 些听众?
3、这些听众听李凭演奏时有何反应?(可选 取你喜欢的一两个听众来讨论)
天空浮云——停步聆听 江娥素女——愁啼哀思 至上紫皇——扣动心弦 补天女娲——听得入迷 山中神妪——折服请教 老鱼瘦蛟——跳跃起舞 伐树吴刚——通宵不眠 月宫玉兔——如醉如痴
惊天地,泣鬼神
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空山凝云—语速稍快,声调高昂;颓不 流——语速稍慢,读出沉醉感
江娥素女——愁啼哀思 朗读指导:语速稍慢,语调低沉
朗读指导:重读“破、惊”,读出山崩地裂之感 老鱼瘦蛟——跳跃起舞 朗读指导:语速稍快,重读“跳、舞”
演奏后——明手法
李凭的箜篌演奏的 确具有“惊天地, 泣鬼神”的艺术魔 力,那么作者主要 运用了什么手法来 描摹音乐的呢?
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 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 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 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女娲炼石补天处,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 石破天惊逗秋雨。 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
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D、诗歌主要采用比喻的手法正面描写箜篌的声音, 突出了音乐强烈动人心魄的艺Biblioteka Baidu力量。
D
2、阅读下文,思考该文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罗 敷的美貌?并加以分析。
陌上桑(汉乐府)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手法:侧面描写 分析: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 惊叹、赞赏、痴迷等反应来突出罗敷的美貌。
4.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 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 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 “声音”(听觉)与月光、晨雾(视觉)相通;“月光”“晨雾” (视觉)与“温柔”(感觉)相通;“蜜(味觉)语(听觉)与” 芳醇“(嗅觉)相通。 5.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 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关于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 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 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 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 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
注:①梅花,这里指《梅花落》的 曲子。 B.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你认为感觉器官是怎样互换的?
分析下列句子中的通感手法,说说它们的作 用。
1、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 (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暮色可视不可感,“凉爽”是感觉效果移用于视觉。
2、被角的湿冷使我惊醒,歌声还在心的深处长颤。(沈从 文《遥夜》)
歌声“长颤”是感觉效果移用于听觉。
3. 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 (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