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
大学期末考文学概论重点
![大学期末考文学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5f8c7328bd63186bdebbc30.png)
绪论文学理论属“文学学”(一般称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文学学通常由三个分支学科组成: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第一章文学的社会属性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一)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首先,从理论上讲,文学作为意识活动的产物,必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其次,从实践上讲,任何文学作品都能在社会生活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依据。
文学源于生活,但文学不是对生活机械的简单的照搬,而是能动的反映.经过能动创造的作品显然要高于生活。
举例:鲁迅笔下的阿Q是封建社会的群氓,但他又超越了群氓。
祥林嫂来源于封建时期的妇女,但是她又超越了那个时期的妇女,知道要自己找工作,主动追求幸福。
(二)社会心理是文学反映生活的中介环节第二节文学的社会特性一、文学的真实性文学作品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再现和表现社会人生所达到的情理统一、具有思想和艺术感染力的程度。
二、文学的倾向性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具体的爱憎、褒贬、扬抑的情感态度。
三、文学的民族性(一)文学的民族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精神、民族气质、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民族语言等,文学家们长期生活在所属民族的社会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会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制约、熏陶,自然会用本民族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本民族的思维去体悟生活,用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去观照生活,并运用本民族语言去表现生活,从个人使其创作具有民族性。
(二)文学的民族性在作品中的表现1。
在内容上的表现叙事性作品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刻画和风俗画、风景画的展示上。
抒情性作品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情感和心理的抒写上。
2.在形式上的表现文学的民族性首先通过民族语言表现出来。
文学的民族性也表现在结构方面。
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也很明显。
(三)文学民族性的意义文学的民族性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学具有民族性,才能为本民族的读者喜闻乐见。
带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文学作品,容易为本民族读者所接受并产生共鸣。
中古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部分的读书笔记
![中古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部分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abf62c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c.png)
中古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部分的读书笔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与文学
理论。
文学批评是面向现实的、具体的,而文学理论则是指向逻辑的、抽象的,两者有所区别,但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书写形式
(一)注重阐述理论,建构体系的专著
(二)随笔摘记式的文论专著,大量的诗话、词话、文话、曲话、小说话等即属此类。
(三)文学选本。
(四)文学评点本。
(五)散见于论者别集或本人其他论著中的有关专论、序跋、书信、日记、札记,乃至诗词作品等。
(六)各类典籍与各种非本人之作中的论文资料。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演变历程与主要特点:先秦两汉是中国文论发展的奠基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承传了西周贵族构建的以“制礼作乐”
为核心的精神,将《诗》《书》《礼》《乐》《易》进行了加工、整理后奉为经典。
其中有不少直接论及了“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度概括力与富有生命力的词语、概念与命题。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论发展的成熟期。
有关文学的作家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开拓与创新,初步建立了中
国古代文论的范畴体系。
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不《典论:论文》。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论发展的深化期。
随着唐诗的繁荣、宋诗的新变,文学批评家在用新的思想观念总结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时,出现了大量的诗格、诗话类著作,提出了“兴象”“意象”“意境”“兴趣”
等新的审美范畴,产生了殷播、皎然、司空图等重要诗论家和严羽《沧浪诗话》那样影响深远的诗学著作。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01766a81c758f5f71f6751.png)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课程编号:011501-2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后续课程:美学概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流派、文艺心理学、文艺学研究方法论、中国文学批评史总学分:4总学时:72学时(其中64课时为理论讲授,8学时为实践环节)总体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的本质、特征、功能、发展、创作、风格、作品、语言、鉴赏、批评等基础理论。
具体包括:1、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研究与评价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2、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3、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与成为中文专业的卓越人才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教学方法:(1)教师应按本教学大纲认真施教,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和准备教学内容,着重讲清楚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同时注意追踪文学理论的前沿动态,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取以讲授为主,辅之于课堂讨论、情境模拟、互动交流、自学辅导、课题研究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文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应将文学概论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结合进行,努力扩大知识视野,“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主讲教师的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及电子邮箱:1、姚文放:硕士、教授、文艺学、美学,**************2、佴荣本:硕士、教授、文艺学、美学,****************3、古风:学士、教授、文艺学、美学,****************4、陈学广:博士、教授、文艺学、美学,***************************5、苏保华: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6、黄石明: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7、童伟: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8、赵彦芳: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cn9、陈军: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10、李春媚: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绪论(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科归属、内容构成、理论范围。
中国文学批评史 绪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c90d7c71f46527d3240ce0e3.png)
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发展史;了解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态。
教学重点: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发展教学难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特点教学学时:2学时一、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以中国历代(先秦迄近代)文学批评家的理论著作或篇章为依据,研究、探讨、总结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
(二)学科性质以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中文艺学的三大分支、五小分支为指导,结合学科发展实际,辨析“中国文学批评史”与“中国古代文论”(中国文论)课程命名的优劣。
所谓“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理论和思想的历史。
1、历史悠久。
2、内容丰富。
3、富有特色。
二、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设与历史发展(一)作为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产生的原因1、“五四”时,文学史的编纂浪潮影响、刺激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诞生。
郭绍虞在《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文中回忆自己写作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缘起时说:“五四时期,我就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了,我当时的想法是要写一部中国文学史。
后来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文艺理论的材料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也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方面而写起中国文学批评史来了。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郭绍虞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时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陈中凡、罗根泽、方孝岳、朱东润等都是当时声望颇著的文学史家,所以文学史编撰对文学批评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中外学术交流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学术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曾于1916年来华留学两年,这一时期,中国国内对批评史的个案研究已经起步许多报刊都刊登有关批评史的研究文章,铃木自然受到一些濡染和启发。
1925年铃木出版《支那诗论史》(实为三篇长文:《周汉诸家的诗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论》、《格调、神韵、性灵三诗说》),由日本京都弘文堂刊行,并很快由北新书局易名为《中国文艺批评史》出版了汉译本,比国内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还要早出两年。
文学批评_精品文档
![文学批评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fe2eb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a.png)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价的一种理论活动,旨在发现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审美特点和艺术手法,并对其进行评论、评价和解读。
文学批评的目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探索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文学批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进行,如传统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等。
每种批评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理论基础,通过不同的批评方法可以对同一作品进行多维度的解读和评价。
在传统批评中,文学作品被视为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沉淀。
传统批评强调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叙述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解读。
该方法注重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通过对作品内部逻辑和结构的分析,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传统批评主要关注作品的内部结构,认为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意义。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符号系统和结构关系。
结构主义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对作品中的符号和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作品的隐含意义和文化象征。
结构主义批评主要关注作品的符号和隐喻,通过对作品的结构关系和语言运用的分析,探索作品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蕴。
后现代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后现代主义批评认为文学是一种游戏和模拟,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相对的。
后现代主义批评主要关注作品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通过对作品的颠覆和重构进行分析,探索作品的多重解读和反思。
无论是传统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还是后现代主义批评,文学批评的目的都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文学批评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作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文学的发展和创新。
文学批评对于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的批评分析和评价,可以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潜力和创新,促进文学的进步和变革。
文学批评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的品质和深度。
同时,文学批评还可以为文学界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第一讲)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第一讲)](https://img.taocdn.com/s3/m/17d88c3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a.png)
《中国文学批评史》讲稿第一讲、绪论第一部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之成立1906年,章太炎(1869-1936)在日本东京讲授《文心雕龙》1913-1918年,黄侃(1886-1935)首先在北京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1923年,范文澜(1893-1969)在南开大学开设《文心雕龙》课1934年秋,陈子展(1898-1990)在复旦大学开设“中国文学批评史”1958年,高教部批准成立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研究室,主任郭绍虞(1893-1984),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史研究。
郭绍虞从同济大学调入,刘大杰(1904─1977)从暨南大学调入,朱东润(1896-1988)从沪江大学调入,兼之已有的陈子展、赵景深(1902—1985)、王运熙,共同构成复旦文学批评史的中坚。
中宣部周扬(1908-1989)在《文艺报》1958年第17期发表《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批评》,第一次公开批评了对苏联文艺及理论的崇拜,倡议建设有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强调要继承借鉴民族的文学遗产,以便在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去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
1959年,周扬提出建立马列文艺理论,指示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各编一套批评史与文论选,开展竞赛。
周扬亲自分派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三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刘大杰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4年,先秦至隋唐五代,王运熙执笔,刘大杰修改润色)。
这两种高校统编教材,确立了复旦大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核心地位。
196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以这套三卷本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为教材,在高年级开设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专门课程,这在新中国的高校文科教学中是首创之举。
也是从这一年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郭绍虞先生、朱东润先生、刘大杰先生都挂牌招生。
1979年,《中国历代文论选》作了较大的修订增补,主要是增加了小说、戏剧、民歌等方面的理论和近代部分的文学理论,这大大补充了原书范围、结构上的不足,原先的三卷本也因此扩为四卷本。
文学概论绪论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绪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6d7f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a.png)
文学概论绪论知识点总结一、文学概念1. 文学的定义和内涵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表现生活、表现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艺术。
它以虚构或真实的方式,通过叙事、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人类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
2.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文学与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相影响的关系。
文学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也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形成新的艺术形式。
3.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按照表现形式、内容和风格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史诗、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4. 文学的功能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还具有丰富的功能。
它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增进人们的文化修养,传递人类的文明和价值观念,激发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开拓人们的视野。
二、文学发展史1.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
它包括古代诗歌、古代散文、古代戏剧等形式。
古代文学以古代思想、历史和人文主题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文化,传承了文化传统。
2.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是古代文学向近现代文学过渡的时期。
它包括中世纪诗歌、散文、戏剧等形式。
中世纪文学受到宗教、宫廷文化与民间传统的影响,体现了中世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传统。
3. 近现代文学近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与现代文学。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类思想的解放,文学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近现代文学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主题。
近现代文学是对传统文学的延续与超越,体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文学流派1. 古典文学古典文学以古典思想、形式和题材为主,具有一定的规范和传统。
它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古代中国文学等。
2.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性、情感和幻想,推崇自然与自由,反对现实的束缚和规范。
它包括浪漫主义诗歌、小说、戏剧等。
3.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以真实生活为素材,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尊严。
它包括现实主义小说、戏剧、散文等。
4.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强调客观性、科学性和社会性,描绘社会现实的丑恶和黑暗面。
《文学批评导引》(第二版) 王先霈 胡亚敏 绪论
![《文学批评导引》(第二版) 王先霈 胡亚敏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27cc1537d15abe23492f4d39.png)
文学批评的性质
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
文学批评的概念界定 文学批评的目的和任务 文学批评的思维性质 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侧面
文学批评的概念界定
本教材所讨论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 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 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 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 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 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的概念界定
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 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 所以得失的原因。
文学批评的目的和任务
文学批评探究并确认所论作家作品的独 特之处,确认其在文学发展历程纵线上 的位置和在当前文学景观的横断面上的 位置,发现、认定正在形成、扩展中的 文学思潮并判定其性质,分析它在文学 发展中的正面和负面作用,以此对作家、 作家群和当代文学整体的发展施加影响。
文学批评的思维性质
文学思维具有实证性 文学思维具有思辨性 文学思维具有审美性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侧面
文学批评的社会历史维度 文学批评的审美维度 社会历史维度与审美维度的自然融合
文学批评原理复习整理
![文学批评原理复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0a842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3.png)
文学批评原理更习整理第一部分:绪论1 .什么是文学现象?定义:文学现象就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有关文学的所有现象。
二、文学现象的主体文学现象有:文学作品,创作文学作品的人,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研究文学作品的人。
三、文学现象的功能文学现象是认识研究文学的基础。
我们的认识总是从现象出发,以达到本质为目标2 .丹纳的三因素说:种族,环境,时代丹纳沿着赫尔德,斯达尔夫人的方向,继续讨论文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在《英国文学史》的序言中,丹纳明确提出影响文学生产和发展的三个因素:种族,环境,时代。
3 .三个总体:社会生活,文学思潮,作家的全部作品4 .车别杜指的是:车:车尔尼雪夫斯基别:别林斯基杜:杜勃罗留波夫他们明显的超越了丹纳,他们所运用的社会一一历史批评方法有三大特征:以思想性,真实性和典型性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
5 .法国斯达尔夫人:1800年,斯达尔夫人发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
6 .戈德曼的发生论,结构主义法国文艺理论家吕西安•戈德曼倡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社会学流派中重要的一支。
其理论特色表现在:在价值立场上,它融文学研究的科学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为一体;在方法论上,它坚持文本结构分析和社会历史结构分析相结合、理解和解释相统一的原则,从而既克服了形式主义批评的“非历史化”,又克服了社会-历史分析的“泛文本化”倾向。
简而言之,戈德曼文论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科学和人文、历史和审美之间的辩证综合。
戈德曼发生学结构主义文学社会学的这种特质,正好与当代文论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相吻合。
因此,它可以为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乃至文艺学学科建设指明方向和道路。
7 .布迪厄,文学场115“文学场唧”文学生产场"(theFiieldofliteraryproduction),是人类学、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Bourdieu,1932-2002)将结构和历史视野辩证统一起来的一种文学观,是他医治形式主义文学观放逐历史和行动者,以及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学观遗弃文学自主性的一剂良药。
文学概论 绪论及第一章
![文学概论 绪论及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df3ee1647fd5360cba1adbb0.png)
“滋味”说
钟嵘最早以 “滋味”论诗:“五言居文词之要, 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理过其辞,淡乎寡 味”。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 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 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 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 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 醇美者有所乏耳。”
“比兴”说
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兴者, 托事于物。……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 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 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刘勰《文心雕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 也。” 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 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是明喻, 兴其实是暗喻。
参考书目: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2年版。 2、《文艺学论纲》(修订本),胡有清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1年版。 4、《谈美》,朱光潜著,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2年版。
5、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美)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 照进,童庆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诗学· 诗艺》,亚里士多德,贺拉斯 ,罗念生,杨翰周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 7、《美学》,黑格尔,朱光潜译,商务印 书馆1979年版。 8、《拉奥孔》,莱辛,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
卡西尔 Ernst Cassirer 1874 —1945
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
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 息传播 文学接受是信息的接受和对创作的反馈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https://img.taocdn.com/s3/m/373627f984254b35eefd3465.png)
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一、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一)基本概念文学批评包括理论批评和实际批评。
理论批评:文学观念、美学思想方面的建树、论争及理论体系而言。
实际批评:对具体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文学现象的品味、鉴赏与评价。
文学批评不只是文学裁判,而是审美鉴赏,是审美的再创造。
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相比,既重视理论批评,有注重实际批评,尤其重视创作的成败得失,属于创作论,属于经验型、审美鉴赏型的。
文学批评,是以文学为批评对象的一门学科。
批评标准是文学批评的核心内容。
文学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先进》。
孔子将门生分为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子由子夏)。
这种文学指古代文献,泛指先秦哲学、史学、文学之类书面著作。
近代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称为“语言艺术”。
现代文学批评史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二)研究对象以中国历代(先秦迄近代)文学批评家的理论著作或篇章为依据,研究、探讨、总结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
(三)学科性质以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区分文艺学的三大分支:文学理论:对文学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或文学史:具体的文学作品。
评价:功绩在于三个分支的区分,缺憾在于认为文学批评仅仅是研究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森次巴力把文学批评分为十三种:主观的、客观的、归纳的、演绎的、科学的、判断的、历史的、比较的、道德的、印象的、鉴赏的、审美的。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狭义”“广义”之说。
狭义:只包括文学裁判,其中有“解释的批评、提要的批评、考证的批评、判断的批评”。
广义:包括文学裁判、批评理论与文学理论,其中有“批评的前提、批评的进行、批评的标准、批评的方法、批评的错误、批评的批评、批评的建设”七个部分评价“颇有见地但有琐碎之弊。
所谓中国文学批评史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理论和思想的历史。
历史悠久 2、内容丰富 3、富有特色(四)发展节点周秦汉魏六朝—创作成熟期—杂文学批评(钟嵘《诗品》开创中国文学批评专门化即诗化之路)唐宋元明清—发展演变—纯文学批评(诗词小说戏剧与美文)近代——转型阶段—纯文学批评与近代西学相结合著名学说:诗言志、诗缘情、通感说、文气说、风骨说、声律说、古文说、文道说、味论、诗禅说、诗眼说、本色论、童心说、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境界说、阳刚阴柔实际批评:诗经学、楚辞学、赋学、文选学、阐释学、龙学、杜诗学、唐诗学、词学、诗话学、敦煌学、红学、曲学、书学、评点学、四库学、文体学、楹联学二、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建设(一)作为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产生的原因1、五四革命时,文学史的编纂浪潮影响、刺激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诞生。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ba881be267ec102de3bd89ae.png)
文学批评导引复习资料绪论1、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价,指出其在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P3)2、文学批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最常见的两个方面是社会历史的考察和美学的考察。
(P7)第一章文学批评的历史3、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14)4、萧统的《文选》开创了选本批评的先例。
(P16)5、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中国文学批评的独特样式。
(P19)6、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由对艺术的美的感悟和描述转向对作品意义的阐释的文体标志。
(P21)7、1935年李长之在天津《益世报》和《国闻周报》上陆续发表长篇系列评论《鲁迅批判》,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传记批评的代表作。
(P29)8、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作,代表了这个世纪现实主义批评的最高成就。
(P34)9、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发展的高峰。
(P34)10、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和“语词即用法”的观点,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哲学基础。
(P36)11、一切科学理论都只是猜测和假说,它们最终不会被证实,却会随时被证伪。
(P38)12、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一)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二)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三)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四)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P38)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功能13、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对文学文本的释义来实现的。
(P49)第三章社会历史批评14、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P63)15、1800年,斯达尔夫人发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
文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运城学院
![文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运城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d53ff8b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b.png)
绪论单元测试1.古希腊悲剧三大家为()。
A:欧里庇德斯B:埃斯库罗斯C:索福克勒斯D:奥德修斯答案:ABC2.“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就是一个抒情传统”“抒情精神成就了中国文学的荣耀”由()提出。
()A:方东美B:陈世骧C:高友工D:朱自清答案:B3.“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
A:《乐记》B:《毛诗序》C:《尚书》D:《沧浪诗话》答案:C4.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一文中说:“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
()A:错B:对答案:B5.柳宗元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
轮辕饰而人弗从,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
”()A:错B:对答案:A6.亚里斯多德对文艺持否定的态度,对诗人、艺术家极为反感,认为模仿艺术和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曾抓住真理。
()A:错B:对答案:A7.柏拉图认为文艺摹仿的是理式。
()A:对B:错答案:A8.()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和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
()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C:文学接受D:文学史答案:B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文学理论的性质:()A:抽象性B:科学性C:人文性D:实践性答案:A10.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理论贡献:()A:提出了精神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B:科学论述了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C:为文学理论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础D:提出美的规律与文学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答案:ABCD第一章测试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它具有哪些特征?()A:认识性B:情感性C:实践性D:倾向性答案:ACD2.《毛诗序》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A:错B:对答案:A3.孔子说:“故闻《蓼萧》之诗,则知泽及四海也;闻《禾黍》之咏,则知时和岁丰也;闻《北风》之言,则知威虐及人也;闻《硕鼠》之刺,则知重敛于下也。
《文学理论研究》
![《文学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831844852458fb770b5667.png)
《文学理论研究》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1.什么是“文学理论”2.学习“文学理论”的意义3.学习“文学理论”的方法重点掌握:1.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问,因而应该叫“文学学”,但由于汉语的习惯,人们通常把“文学学”称为“文艺学”。
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是以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的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3.学习“文学理论”的意义:(1)“文学理论”较为集中地提供了有关文学的普遍知识,诸如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以及由这些知识构成的理论体系。
(2)“文学理论”对于从事文学活动的人具有“工具”的意义。
(3)学习“文学理论”,有助于人们建立理论化的思维。
(4)“文学理论”对文学教育的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4.学习“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基本原理的掌握。
(2)注意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4)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背景。
第二章文学观念主要内容:1.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2.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3.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4.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5.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重点掌握:1.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可供阅读而未被读者阅读的语言艺术形态。
2.模仿说: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模仿的结果。
3.巫术说: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之中。
巫术说是在西方影响比较大的一种艺术起源的观点,是人类学家在研究原始习俗和巫术信仰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代表人物: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
4.游戏说: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类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对这种说法有着系统思想的理论家是席勒和斯宾塞。
5.劳动说: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01批评流派绪论
![01批评流派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30946161b84ae45c3b358c97.png)
绪论:西方文学批评的两种模式体系尽管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流派繁多,但若依照它们对文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和与之相应的研究方法来区分的话,大体可归纳为两种模式体系,即:“本体批评”(Ontological Criticism)和“总体批评”( Meta-criticism)。
“本体批评”也叫“内在批评”( Intrinsic Criticism),其基本观点是:文学的性质、功能及其价值取决于它自身,与外部因素无关,因此文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自身,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探讨作品文本的内在规律。
“总体批评”也叫“外在批评”( Extrinsic Criticism),其基本观点是:文学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学的性质、功能及其价值取决于它的构成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关系,因此文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与外部因素的多种关系。
这两种文学观和与之相联系的方法论导致文学研究迥然不同的倾向,“‘外在批评’是离心的,‘内在批评’则是向心的。
前者关心作品的关系,后者关心作品的特性;前者关心作品的外在意义,后者关心作品的内在涵义。
简言之,前者从作品向外运动,后者则是向作品内部运动。
”(引自布拉德布雷与帕尔默编《当代批评》,第72页。
)一、“内在批评”“内在批评”这一模式体系包括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和流行于欧美各国的结构主义批评等流派。
“内在批评”的一个核心理论是“本体论”,即认为文学作品是独立于现实的、封闭的“自足体”。
最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以罗曼·雅可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小组”(成立于1915年)和以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诗歌语言研究会”(成立于1916年)。
他们强调文学是个自足体这一概念,反对一切旨在把文学看作文学以外任何因素的媒介的批评倾向。
什克洛夫斯基曾竭力“坚持对诗和散文直接进行分析的意义”,反对“艺术好像以经济力量为基础”的那种观点。
(什克洛夫斯基《文艺散文·思考与评论》,莫斯科,1961年版,第6页。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ee55817d1711cc7931b71642.png)
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本章概述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本课程以理论部分即文学批评的性质、功能、标准、原则以及文学批评写作的方法技巧为基本,力图将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恰当配合,以培育学生判断作品价值、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一、狭义文学批评和广义文学批评的区别从发生学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几乎随着文学的产生而产生,而狭义的文学批评即文学批评的成熟形态到20世纪才出现;从批评主体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主体包括形形色色的读者,狭义的文学批评则以学有专长的文学批评家为主力;从批评对象的角度说,狭义的文学批评面对的是变化中的当前文学,广义的文学批评则包括文学理论在内;从主体动机的角度来说,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为社会的,广义的文学批评还包括仅仅为自己留下的阅读随感,或一二知己之间的闲谈。
二、文学批评的思维性质文学批评从准备到写作的过程,主体的思维应该兼具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两方面的性质。
从本质上说,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科学性是文学批评应有的品格。
它体现在实事求是:“实事”指文学现象,它独立于批评主体而客观存在;“是”是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品质、文学思潮的倾向和它们的形成与传播所反映的文学规律;“求”就是批评主体通过全面的观察、设身处地的体验、冷静的研究,如实地揭示客体的品质和它所反映的规律。
但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思维的产品,它以文学欣赏为前提和基础,这两方面决定了它必然包含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成分。
文学批评要把理性活动方式与感性活动方式沟通与结合,把逻辑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方式沟通与融合,把思辨性与感悟性沟通与融合。
这是它的最突出的特点。
三、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文学批评思维具有实证性。
实证性强调客观事实,文学现象和文学事实是文学批评的根据,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事实应该是确凿无误的,包括作品的文字、写作时间、初次发表时间和发表方式,作者的有关材料,批评家都应以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下功夫搜集和鉴别。
绪论文学概论的性质和功能
![绪论文学概论的性质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e44056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a.png)
文学概论教案绪论文学概论的性质和功能一、文学概论在文艺学中的位置所谓“文艺学”就其最广泛的意义而言,是研究文学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分为三个部分,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文学史就是一门具体的、历史的考察文学发展规律的科学。
文学批评是运用一定的理论对具体作家和作品的研究,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分析评价,帮助读者理解作品,提高艺术鉴赏力。
文学理论是通过对文学活动现象的分析研究,以概念对其规律进行概括所形成的抽象表述。
这三个分支的研究对象各有侧重,但却是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也有了一个总的概念: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它指导和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建立在对其他分支的研究基础之上。
二、文学概论的性质与特点1、文学理论的性质文学概论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面对文学实践、着重研究文学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理论,以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横向看:要从宏观意义上给文学的整体勾划一个大的框架。
纵向看:要从动态把握上为文学的过程描绘一个总的趋势。
概括地讲,文学概论是一种直接面对文学实践的纯理论。
特点:(1)作为一种“理论”:它具有逻辑性严密的特点。
它与文学创作与欣赏的实践不同,文学实践是情感和形象活动,而文学概论则是思想和概念的抽象活动,即一种理论。
(2)作为一种寻求并发现文学实践的基本规律的“纯理论”:它具有概括度深广的特点。
因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运用文学概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分析一个作品、一个作家或者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现象,概括的是文学在某一局部的特殊规律。
而文学概论在文学创作和欣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所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概括的则是所有作品、作家、民族和时代都适用的普遍规律。
(3)作为一种立足并指导文学实践,即“直接面对”文学实践的纯理论:它具有现实感强烈的特点。
所谓“直接面对”指的是从文学实践中取材,到文学实践中验证,在文学实践中发展和创新的一种直接性的理论研究。
《文学概论》 课程笔记大纲
![《文学概论》 课程笔记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701ce1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7.png)
以研究和评价,所以文学具有人文性。 (中国古人说“诗言志”、“诗缘情”,作家的情志体验 和创造以及读者欣赏作品时的再创造,都是发现和挖掘人 的精神力量的过程,充满了人文情怀和人文价值。 不同的文学理论工作者其价值倾向是不同的,同样的文学 现象会因为研究者的价值倾向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文学理论研究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 在阶级社会里,热问性还反映着阶级性不同,阶级判断人 文价值的标准是不同的。 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人文性的最重要体现,就是坚持以人 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把是否有利 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虚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作为文学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融入文学理论研究的全过程。) 3、文学理论家是的是文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是从既有文学活动的事实出发,通过 观察、感悟和研究,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 来揭示文学活动的特征和规律,建立相应的知识系统。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研究分析和科学总结文学活动的实践,透过复杂繁多 的文学现象把握其内在本质,提炼出规律性认识。 文学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必须接受文学活动实践的检验,
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特点: 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性质,主张文学作 品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表现劳动人民反 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塑造工人阶级的积极形象,展示人 民群众追求自由生活和美好理想的精神风貌。
七、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阐明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 (马克思主义强调,从人类改造自然和求得自身全面解放 的社会实践中来认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赋予其崭新的内 涵和评判标准,使人们对文学的价值和功能形成科学认识。)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高度肯定了人民在文学中的主体地 位。 (一方面,人民是文学表现的主体。 以人民为主体创造历史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 唯一源泉,脱离了人民及其生活,文学创作就会成为无本 之木,无源之水。 另一方面,人民是文学服务的主体。 一切文学作品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是否深受人民欢迎、是否对人民有深刻影响始终是评价文 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人类文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经受住人民检验又给予人 民美的享受和深刻启迪的作品,才能成为优秀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而境界 全出。“云破月来花 弄影”,着一“弄” 字而境界全出矣。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文学批评的内涵:广义与狭义
• 1. 狭义: 对具体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 阐述和评价。 • 2.广义: 包括对文学本质和规律的研 究。 • 3.广义、狭义的分别:
广义、狭义的分别:
文本片段: 李建军《像蝴蝶一样飞舞的绣花碎片》
• 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创作于1994年,阿来用8个月的时 间写完了这部具有寓言色彩的文学作品。《尘埃落定》从 一个土司家的傻儿子的视角,描写了充满神秘的藏族土司 制度的灭亡历史。阿来用灵动、从容、娴定的语言,使得 一个末代土司傻儿子的命运故事,具有了某种神性的色彩 。2001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一年 ,阿来41岁,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藏族作家。
• 审美性
• 外部研究、内部研究
四、文学批评的 两个基本侧面
• 社会历史维度的考察 • 审美维度考察 • 社会历史维度与审美维度的自然融合
• 孔子“兴、观、群、怨”说 • 孟子“知人论世”说 • 白居易……
参考书目/阅读链接
•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8年版. •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7年版。 • 雷内· 韦勒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刘让言 译,花城出版社1989年版。 • 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三联书店 2002年版。 • 刘再复:《文艺批评的危机与生机》,《文学的 反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 文学批评的思维性质
• 文学文学史(文学发展史):是探讨各民族文学发展 或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阐述发展规律的学 科。它在历史的过程中对文学作个别的、具体的 研究。也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
• 文学批评:是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 文学现象的学科。一般针对某部作品、某个作家 或一种文学现象,属于个别、具体的研究。 •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普遍、一般规律,探讨文 学的基本原理,树立基本的文学观念。
• 实证性
• 版本:同一书籍因编辑、传抄、印刷、装订等不同而产生 的不同本子。 • 校勘: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的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 对,以考订其文字的异同和正误真伪。 • 考据:研究历史、语言等的一种方法。通过考核事实和归 纳例证,提供可信材料,从而作出结论。“三重证据说”
• 思辨性
• 问题意识、议题、预设
二、文学批评 的目的和任务
• 探究并确认所论作家作品的独特之处, 确认其在文学发展历程纵线上的位置和 在当前文学景观的横断面上的位置,发 现、认定正在形成、扩展中的文学思潮 并判定其性质,分析它在文学发展中的 正面和负面作用,以此对作家、作家群 和当代文学整体的发展施加影响。
三、文学批评
的思维性质
• 2,批评主体:专业化、职业化 • 3,批评对象:当下性 • 4,主体动机:作为知识生产之特定方式与场域
文学批评的含义
• 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 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 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 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 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 本课程包括理论批评与实践批评。
• 直觉感悟与抽象思辨的结合 • 逻辑思维与艺术思维的融通
例:
•《论王维诗歌中绘画技巧的应用》、
•《论王维诗歌的和谐之美》 • “香菱学诗”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 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 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 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 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 ‘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 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 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 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红楼梦》
• 1,“文学观念”之变迁
• 从文化之“文”到近代文学之“文” • 子曰 :“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 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 ,子夏。 • “文学”与“文辞”“文章”: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两汉篇列 专节讨论“文学”、“文章”与“文辞”之区别,认为汉时,“用单字则 有‘文’与‘学’之分,用连语则有‘文章’与‘文学’之分:以含有 博学之意义者称为‘学’或‘文学’; • “有韵之文”、“无韵之笔”: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 也,有韵者文也 • 印刷术、宗教革命与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与写作
谢慧英:sosofool@
学习要求
• 一、课前预读教材,了解相关批评理 论的背景和核心内容; • 二、课前认真阅读相关文本范例; • 三、作业(5-6次):小组轮流制,分 为主题作业和一般作业。
绪 论 文学批评的性质
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
• 文学批评的概念界定 • 文学批评的目的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