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的影响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的影响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一、单选题的甲、乙两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 2(g)+O 2(g)2SO 3(g)。
达平衡时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A.α1+α2>1B.1.6<a <3.2C.若甲中反应2 min 时达到平衡,则2 min 内平均速率ν(O 2)= 0.2 mol·L -1·min -1D.甲平衡后再加入0.2 mol SO 2、0.2 mol O 2和0.4 mol SO 3,平衡逆向移动2.在体积均为2L 的a 、b 、c 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CO (g )和1mol 2Cl (g ),发生反应()()()22CO g +C g COC g l l ƒ,若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123T C T C T C 、、°°°且保持恒定不变,测得反应均进行到2min 时,()2COCl g 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容器中,0~2min 时平均反应速率()-112v l =0.3mol C L OC min -⋅⋅B.反应进行到2min 时,三个容器中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b 容器C.当三个容器内的反应都达到化学平衡时,2Cl 转化率最大的是a 容器D.若开始时向b 容器中充入CO (g )、2Cl (g )、()2COCl g 各0.5mol ,则开始时v v <正逆3.已知298K 时反应2SO 2(g)+O 2(g)═2SO 3(g)△H=-197kJ•mol -1,在相同温度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SO 2和1molO 2,达化学平衡时放出热量为a 1kJ;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SO 2和0.5mol O 2,达化学平衡时放出热量为a 2kJ,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2a 2>a 1>197B.2 a 2< a 1<197C.2 a 2= a 1>197D.2 a 2= a 1=1974.如图所示,图I 是恒压密闭容器,图II 是恒容密闭容器。
化学平衡速率试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速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A. 温度B. 压力C. 催化剂D. 反应物浓度答案:C2.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如何反应?A. 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B. 向增强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C. 保持不变D. 无法预测答案:A二、填空题1. 化学平衡的移动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催化剂2. 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将向能够_________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答案:减弱三、简答题1. 描述在恒定温度下,增加某一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答案:在恒定温度下,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会向生成更多产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反应物的浓度,从而减少系统对浓度变化的响应。
2. 解释为什么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答案: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但它并不改变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因此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浓度保持不变,它只是加速了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
四、计算题1. 假设在一个封闭容器中,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反应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
初始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3 mol/L。
如果平衡时氨气的浓度为0.2 mol/L,计算平衡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
答案:根据反应方程式,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为0.1 - 0.2/2 = 0.05mol/L,氢气的浓度为0.3 - 3*(0.2/2) = 0.15 mol/L。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平衡移动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平衡移动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 g +B s C g +D g ,下列描述中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 ,同时生成n mol C C.容器中的温度不再变化D.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2.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B(C(g)D(g)g)m q n p +,当m 、n 、p 、q 为任意整数时,一定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②体系密度不再改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A):(B):(C):(D)::: v v v v m p n q =⑥单位时间内mol m A 发生断键反应,同时mol p C 也发生断键反应 A.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⑤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工业上一般采用如下反应合成甲醇:2232CO (g)3H (g)CH OH(g)H O(g)++。
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2CO 、2H 、3CH OH 、2H O 的浓度之比为1:3:1:1B.生成1mol 2H O ,同时消耗3mol 2HC.体系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恒温恒容下,密闭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 4.可逆反应:222NO (g)2NO(g)O (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O n 的同时生成2mol NO n ②容器内总压强不再变化③2NO 、NO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2个B.3个C.4个D.5个5.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C(g)+D(g)g)m p q n +中,当m 、n 、p 、q 为任意正整数时,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气体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B.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C.A 与C 的质量分数相等D.反应速率A C B D ::::::v v v v m n p q = 6.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为2432NH COONH (s)2NH (g)CO (g)+,在一体积恒定的容器里,发生上面的反应,可以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A.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B.241molNH COONH 分解同时有317gNH 消耗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7.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2NO (g)2NO(g)+O (g)(2NO 红棕色气体,NO 无色气体),下列状态中不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 A.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B. 单位时间内生成mol n 2O 的同时生成2mol n 2NO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8.一定温度下,反应()()22N g 3H g +()32NH g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223N H NH 、和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B.()()()223N H NH c c c ∶∶=1∶3∶2 C. 断裂1 mol N≡N 键的同时,形成6 mol N —H 键 D. N 2与H 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 3的物质的量的2倍9.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O 2(g)⇌2SO 3(g),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B .SO 2的转化率不再改变C .223SO : O : ()O ()()S c c c = 2 : 1 : 2D .SO 3的生成速率与SO 3的消耗速率相等10.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①C 生成的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③A、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 、C 的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⑧A、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A.②⑧B.①⑥C.②④D.③⑧ 11.能表示H 2(g)+ I 2(g) 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22H I HI c c c ==时 ②()()()22H :I :HI 1:1:2c c c =时③()()()22H I HI c c c 、、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 mol n H 2的同时生成2mol n HI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 mol n H 2的同时生成 mol n I 2 ⑥反应速()()()22H I 1/2HI v v v == ⑦一个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 键断裂 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⑪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A .③④⑦⑨⑩B .③④⑦⑨C .②③④⑦⑨D .②③④⑥⑦⑨12.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 22NO+O 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mol n O 2的同时生成2 mol n 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mol n O 2的同时生成2 mol n NO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用22NO NO O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A .① ③ ④B .① ④ ⑥C .② ③ ⑤D .① ② ③ ④ ⑤ ⑥13.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g B g C g D g m n p q ++,其中m n p q、、、为任意正整数。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练习题一、单选题1.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AB.BC.CD.D2.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左球气体颜色加烧瓶中冒气泡, 测得ΔH为ΔH、ΔH H与O的体积比约3.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向H2S 水溶液中加入N aOH 有利于S2-增多B.过氧化氢分解加催化剂二氧化锰,使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多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4.下列不能能用勒夏特烈原理解释的是( ) A .对2HI====H 2+I 2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B .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 2+H 2O===HBr+HBrO ,当加入NaOH 溶液后颜色变浅C .反应2NO+2CO===2CO 2+N 2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D .合成氨反应:N 2+3H 2===2NH 3正反应放热,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 逐渐减小 B .高温,使2N 和2H 转化为更多的3NH (△H <0) C .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 .增大压强,有利于2SO 和2O 反应生成3SO6.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A):n (B):n (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 、B 、C,则( ) A.平衡不移动B.再次达到平衡时,n (A):n (B):n (C)仍为2:2:1C.再次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增大D.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温②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③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 2转化为SO 3的速率④硫酸工业中,增大O 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 2的转化率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8.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c C(g)+d D(g)达到平衡时,B 的浓度为0.6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达新平衡时B 的浓度降为0.3mol/L 。
(完整版)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练习题一、是非题,以下各题的表达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容下增加惰性组分时平衡不搬动。
( )O2、指定状态下的r G或B B 就是定温定压下G ~ 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
()B3、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 r G m =0。
()4、恒 T 、p 、W ˊ=0 下,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为: rGmB B 0 。
()5、某一反应在等温等压且可是体积功的条件下 rGm0 ,则该反应不能够正向进行。
( )6、理想气体化学反应A( g)B( g)C ( g) ,在恒温下增大总压时,反应物转变率将增大。
( )7、对理想气体反应: 0 =B B ,在定温定压下当 B >0 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衡向右搬动。
()8、由 r G =-RTlnK ,因为 K 是平衡常数,所以 r G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化值。
()9、等温等压且不涉及非体积功条件下,所有吸热且熵减小的反应,均不能够自动发生。
( )10、 对于B的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压下增加惰性组分时平衡不搬动。
( )B11、标准平衡常数变了,平衡必然会搬动。
反之,平衡搬动了,标准平衡常数必然会改变。
()(χeq) Bx12、对理想液态混杂物中的反应,标准平衡常数 K ( T )≈ B。
( )BK 13、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能够用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来判断反应的方向。
()14、某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 )15、在必然温度和压力下, 某反应的 r G 0,所以要采纳合适的催化剂, 使反应得以进行。
()二、选择题1、温度高升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 1)降低;(2)增大;( 3)恒定;(4)无法确定。
12、 HgO(s)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f G为 - 58.52 kJ ·mol -1,其分解反应为: 2HgO(s) == 2Hg(l) + O 2(g),HgO(s)在 298K 的分解压力是:( )。
(完整版)高中化学平衡移动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H2(g)+Br2(g)2HBr(g) B.N2(g)+3H2(g)2NH3(g)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解析】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时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 A2.对于平衡CO2(g)CO2(aq)ΔH=-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解析】正反应放热,要使平衡右移,应该降低温度;另外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为了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压强,故选D。
【答案】 D3.在常温常压下,向5 mL 0.1 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0.5 mL 0.01 mol·L-1的NH4SCN溶液,发生如下反应:FeCl3+3NH4SCN Fe(SCN)3+3NH4Cl,所得溶液呈红色,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C.向溶液中加少量无水CuSO4,变蓝后立即取出D.向溶液中滴加2滴2 mol·L-1的FeCl3【解析】从反应实质看,溶液中存在的化学平衡是:Fe3++3SCN-Fe(SCN)3,Fe(SCN)3溶液显红色,加入NH4Cl晶体,因为在反应中NH4+、Cl-未参与上述平衡,故对此平衡无影响;加水稀释各微粒浓度都变小,且上述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变浅;CuSO4粉末结合水,使各微粒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加2滴2 mol·L-1FeCl3,增大c(Fe3+),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加深(注意,若加入FeCl3的浓度≤0.1 mol·L-1,则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相当于稀释)。
【答案】 B4.合成氨工业上采用了循环操作,主要原因是()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压缩操作,将N2、H2压缩到合成塔中循环利用于合成氨,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化学平衡移动专项练习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L,如图所示R%是R的体积分数,t是时间,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A. 正反应吸热,L为气体B.正反应吸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C.正反应放热,L为气体D.正反应放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2.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 2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3.(2009·四川理综,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 X(g) nY(g) ΔH=QkJ/mol。
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1 2 41001.00 0.750.53200 1.20 0.900.63300 1.30 1.000.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aA(g)+b B(g) c C(g)表示]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ø表示体积分数)。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Ⅰ:若p1>p2,则此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B.反应Ⅱ:此反应的ΔH<0,且T1<T2C.反应Ⅲ:ΔH>0且T2>T1或ΔH<0且T2<T1D.反应Ⅳ:T1<T2,则该反应不易自发进行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A(g)+3B(g)2C(g)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C的百分含量增加D.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情况不可以作为判断反应是否再次达平衡的依据6.(2009·全国理综Ⅰ,13)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Δ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7.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如图所示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mL NO。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1)一、选择题1.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C.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对平衡体系加压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5.对平衡CO 2(g)CO2(aq) △H= -19.75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6.2007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尔特生日的当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着提高,就是埃尔特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D.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7.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8.对于可逆反应2A2(g)+B22B(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而且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9.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g)+O2(g) 2SO3(g)达平衡后,再通入18O2气体,重新达平衡。
化学平衡移动精讲例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浓度、温度、压强等客观因素对正、逆反应速率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使V 正≠正≠V V 逆,原平衡状态发生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例题分析】【例题分析】一、平衡移动与反应速率一、平衡移动与反应速率例1、某温度下,反应N 2O 4=2NO 2-Q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是A 、体积减小时将使反应速率增大、体积减小时将使反应速率增大B 、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O 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C 、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 2O 4,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D 、体积不变时升高温度,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体积不变时升高温度,再度平衡时颜色变深 分析:分析:A A 、B 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判断而设置的选项,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判断而设置的选项,C C 、D 是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判断而设置的选项,速率变化与平衡移动是测试中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在分析中要加以区分。
A 、体积减小使反应物浓度及生成物浓度都增大,体积减小使反应物浓度及生成物浓度都增大,所以无论正反所以无论正反应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应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B B 、体积不变时增加NO 2的瞬间反应物的浓度不变,生成物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
成物的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
C C 、体积不变时加入少许N 2O 4再度平衡,无论平衡如何移动各物质浓度均增大,颜色一定加深。
再度平衡,无论平衡如何移动各物质浓度均增大,颜色一定加深。
D D 、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正反应)方向移动,颜色一定加深。
答案:答案:B B 例2、右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压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变(先降压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若A 、B 是气体,则D 是液体或固体是液体或固体 C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 、B 、C 、D 均为气体均为气体分析:分析:通过降温线处通过降温线处V 正>V 逆可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可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而得知正进而得知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反应的方向(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反应的方向一、选择题1.(2011·山东省烟台市高三)可逆反应CO+NO2CO2+NO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的关系为v=kc(NO2)。
一定温度下,该反应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浓度商Qc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反应物的焓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CO气体分压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答案:A2.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来源:] CO2H2CO H2O甲a mol a mol 0 mol 0 mol乙2a mol a mol 0 mol 0 mol丙0 mol 0 mol a mol a mol丁a mol 0 mol a mol a 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A.乙=丁>丙=甲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2.答案:A解析:依题意列举为CO2(g)+H2(g)CO(g)+H2O(g)甲:a mol a mol 0 0乙:2a mol a mol 0 0丙:0 0 a mol a mol丁:a mol 0 a mol a mol采用“一边倒”得甲与丙相同(等效),乙与丁等效,乙相当于在甲已达到平衡的基础上再增加a mol CO2,平衡正向移动使乙中n(CO)大于甲中n(C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3.答案:B4.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经典习题(含详解)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经典习题1.已知反应CO(g)+H 2O(g)催化剂CO 2(g)+H 2(g) ΔH <0。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K 增大B .减小压强,n (CO 2)增加C .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增大D .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 (H 2)不变答案 D解析 A 项,ΔH <0,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错误;B 项,比较方程式气体的计量数关系,反应前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等于反应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则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n (CO 2)不变,错误;C 项,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所以α(CO)不变,错误;D 项,充入一定量的氮气,相当于混合气体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但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n (H 2)不变,正确。
2.一定条件下,CH 4与H 2O(g)发生反应:CH 4(g)+H 2O(g)CO(g)+3H 2(g)。
设起始n (H 2O )n (CH 4)=Z ,在恒压下,平衡时CH 4的体积分数φ(CH 4)与Z 和T (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ΔH >0B .图中Z 的大小为a >3>bC .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n (H 2O )n (CH 4)=3 D .温度不变时,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 4)减小答案 A解析 A 项,由图可知,随温度的升高,CH 4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正确;B 项,Z 越大,说明n (H 2O )n (CH 4)大,相当于增加H 2O 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H 4的体积分数减小,所以b >3>a ,错误;C 项,起始时n (H 2O)=3x mol ,n (CH 4)=x mol ,随平衡的建立,消耗的n (CH 4)=n (H 2O)=a mol ,平衡时n (H 2O )n (CH 4)=3x -a x -a≠3,错误;D 项,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 4体积分数增大,错误。
平衡移动练习题

平衡移动练习1、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 ) A 、V(NH 3) = 0.1 mol/(L ﹒min) B 、V(N 2) = 0.1 mol/(L ﹒min) C 、V(N 2) = 0.2 mol/(L ﹒min) D 、V(H 2) = 0.3 mol/(L ﹒min)2、下列哪一个选项是因为通过提高反应物的能量来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达到速率加快的目的A 、增大某一组分的浓度B 、增大体系的压强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D 、升高体系的温度 3、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 H O g CO g H g ++222()()(),达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增大CO 的浓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速率增大B 、平衡时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达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比原平衡要大 D 、逆反应速率先减小 4、对于可逆反应:2SO 2 + O 22SO 3(气) + Q(Q > 0),升高温度产生的影响为 ( )A 、v 正增大, v 逆 减小B 、v 正减小, v 逆 增大C 、v 正 和v 逆 不同程度的增大 D、v 正 和v 逆 同等程度的增大 5、可逆反应:2A(气) + 3B(气)3C(气),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恒容的容器中,使一定量A 和B 体反应,下列叙述能用来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A]:[B]:[C] = 2:3:3B 、气体的总体积是反应开始时的 3/5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 、单位时间内, 若消耗了 a mol A 物质, 同时也消耗了1.5 a mol 的C 物质 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2(气) + Y 2(气)2Z(气), 已知 X 2、Y 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0.3 mol/L, 0.2 mol/L, 在一定的条件下,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Z 为 0.3 mol/L B. Y 2 为 0.35 mol/L C. X 2 为 0.2 mol/L D. Z为 0.4 mol/L 7、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L X 和3L Y 气体, 同时发生如下反应:nX(气) + 3Y(气)2R(气) + Q(气), 反应达到平衡时, 测得X 和Y 的转化率分别为30% 和60%, 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 的值为 ( ) A. 1 B. 2 C. 3D. 48、有平衡体系:CO(气) + 2H 2(气) CH 3OH(甲醇:气)+Q ,为了增加甲醇的产量,工厂应采取正确的措施是 ( ) A 、高温、高压 B 、适宜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 、低温、低压 D 、低温、低压、催化剂 9.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说明的事实是( )A. 合成氨在高压下进行是有利的B. 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C. 使用催化剂能使合成氨速率加快D. 及时分离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混合气,有利于合成氨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中的pH 值逐渐增大B 、加催化剂使N 2和H 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 3C 、增大压强,有利于SO 2和O 2反应生成SO 3 D 、在Fe 3++3KSCNFe(SCN)3反应达平衡时,增加KSCN 的浓度,体系颜色变深11、在某温度下,反应CIF g ()+F g 2()CIF g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IF 的转化率增大B 、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IF 3的产率提高C 、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 2的转化率减小1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mA nB pC qD ()()()()气气气气++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v v 正逆、''随时间化过程均如图所示,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 n p q +<+B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m n p q +>+C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 n p q +>+D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m n p q +<+vv 逆 v 正v 逆O t I IIv 正1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25%。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

化学平衡1、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X 、Y 、Z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2 ②X 、Y 、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 ,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反应:FeCl 3+3KSCN Fe(SCN)3+3KCl 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下列固体,该平衡几乎不发生移动的是( )A.KSCNB.KClC.KOHD.FeCl 3 3.一定温度下,反应C(s)+H 2O(g)CO(g)+H 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措施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①增加C 的物质的量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 2O(g)CO(g)+H 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 2(g)+3H 2(g)2NH 3(g),当增大N 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 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2NO 2(g)(红棕色)N 2O 4(g)(无色) ΔH <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H 2(g)+I 2(g)2HI(g) ΔH <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 3+3KSCNFe(SCN)3(红色)+3KCl ,在平衡后,加少量KCl ,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N 2+3H 22NH 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 2,平衡左移6.已知: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 ΔH <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升温增压 B.降温增压C.升温减压 D.降温减压 7.对于反应3Fe(s)+4H 2O(g)Fe 3O 4(s)+4H 2(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 =c 4H 2·c Fe 3O 4c 3Fe ·c 4H 2OB.K =c 4H 2c 4H 2OC.增大c (H 2O)或减小c (H 2),会使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D.改变反应的温度,平衡常数不一定变化8.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 0.2 0平衡浓度/mol·L-10.05 0.05 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9.将4 mol SO2与2 mol O2放入4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2SO2+O22SO3,测得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5 mol·L-1。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2NO2B.Br2g+H22HBrC.N2O42NO2D.6NO+4NH35N2+3H2O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 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B.4 mol SO2+1 mol O2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D.2 mol SO2+1 mol O2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A.67% B.50%C.25% D.5%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 cCs+dDg+Q;有下列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若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 C.达到平衡时;有amol A消耗的同时有b mol B生成D.若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且a+b=c+d;则当升高容器内温度时..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1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1.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l mol D.均减小1 mol16.反应:PCl5g 2PCl3g+C12g ①2HIg H2g+I2g ②8NO2g N2O+3N2O5③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若保持各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A .均不变B .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C .均增大D .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17.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 2g+O 2g2SO 3g ; H= 197 kJ/mo1.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 如下表所列:容器 SO 2mo1 O 2mod N 2mo1 QkJ 甲 2 l 0 Q 1 乙 l 0.5 0 Q 2 丙l0.5lQ 3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 SO 3气体放热98.5 KjB .在上述条件下每摩尔O 2反应进行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C .Q l =2Q 2=2Q 3=197D .2Q 2=2Q 3<Q 1<1971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 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nA ∶nB ∶nC=2∶2∶l..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A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 .平衡不发生移动C .C 的体积分数减小D .C 的体积分数不变 19.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N H 223+29243NH kJ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现升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正、逆反应速率v 变化的是ABCD2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n 随反应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 .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21.已知反应mA g nB g ()()+xC g yD g ()()+;A 的转化率R A 与p 、T 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正反应吸热;m n x y +>+B .正反应吸热;m n x y +<+C .正反应放热,m n x y +>+D .正反应放热;m n x y +<+2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 气+N 气R 气+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A .正反应吸热;L 是气体B .正反应吸热;L 是固体C .正反应放热;L 是气体D .正反应放热;L 是固体或液体 23.已知可逆反应aA + bBcC 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T 1 ;T 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 .该反应在T 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4.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 + YW + Z;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X 、Y 、W 、Z 四种物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W 、Z 均为气体;X 、Y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B .X 、Y 均为气体;W 、Z 中只有一种为气体C.X、Y或W、Z中均只有一种为气体D.X、Y均为气体;W、Z均为液体或固体25.已知:Cs+CO2g 2COg;△H>0..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化学平衡试题类型及答案

化学平衡试题类型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B. 化学平衡是静态平衡C. 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D. 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答案:A、C、D2.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建立化学平衡的是()。
A. 可逆反应B. 不可逆反应C.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反应D.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反应答案:B3.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包括()。
A. 浓度B. 温度C. 压强D. 催化剂答案:A、B、C二、填空题1. 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_,各物质的浓度保持______。
答案:相等;不变2.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以减小浓度的变化。
答案:正反应3.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自动调整以______原有的平衡状态。
答案:抵消三、简答题1. 描述化学平衡的特征。
答案:化学平衡具有以下特征:(1)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2)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3)平衡状态可以受到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2. 解释为什么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答案: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但它对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影响是等同的,因此不会改变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从而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四、计算题1. 假设在一个封闭容器中,氮气(N2)和氢气(H2)反应生成氨气(NH3),反应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
初始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3 mol/L。
如果反应达到平衡时,氨气的浓度为0.2 mol/L,求平衡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
答案: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和初始浓度,可以计算出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为0.05 mol/L,氢气的浓度为0.15 mol/L。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转化率、平衡移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转化率、平衡移动练习题一、单选题1.一定量的2CO 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 2C(s)+CO (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 正、v 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2CO 的转化率为25.0%C.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2CO 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p 24.0K p =总 2.可逆反应①X(g)+2Y(g)2Z(g)、②2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
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达平衡(Ⅰ)时体系的压强和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C.达平衡(Ⅰ)时,X 的转化率为511D.在平衡(Ⅰ)和平衡(Ⅱ)中,M 的体积分数相等3.将物质的量均为3.00 mol 的气体A 、B 充入5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 g) + B( g)==C(g)他条件一定时,反应过程中C 的物质的量分数ϕ(C)随温度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A.M点对应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v正=v逆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X、Y两点对应反应体系中A物质正反应速率v( A)Y =v( A)xD.温度T<T0时,曲线上的点对应的反应未达到平衡4.向甲、乙两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B(g) c C(g) ΔH<0(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A.x=1B.Q1=2Q2C.根据题中信息无法计算a值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乙容器中充入0.2mol A、0.2mol B、0.2mol C,则此时v正>v逆5.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若Δt1=Δt2,则SO2的转化量:a~b段小于b~c段6.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有反应:2A(g)+2B(g)C(g)+3D(g)。
化学动态平衡试题及答案

化学动态平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一个封闭容器中,反应A+B⇌C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B. 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 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2. 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将如何移动?()A. 向吸热方向移动B. 向放热方向移动C. 不会移动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1.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逆反应是______反应。
答案:吸热2. 化学平衡常数Kc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______。
答案:无关三、简答题1. 请简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答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也称为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如浓度、压力或温度的变化),系统会自发地调整,以减少这种改变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具体来说,如果改变导致系统向一个方向移动,那么系统会通过向相反方向移动来抵消这种改变。
2. 为什么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答案:在平衡状态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这意味着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
因此,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系统达到动态平衡。
四、计算题1. 给定反应N2(g) + 3H2(g) ⇌ 2NH3(g),初始时N2的浓度为1.0 mol/L,H2的浓度为3.0 mol/L,NH3的浓度为0.0 mol/L。
平衡时N2的浓度为0.5 mol/L,求平衡时NH3的浓度。
答案: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平衡时NH3的浓度为2 * (1.0 - 0.5) / 2 = 0.5 mol/L。
五、实验题1.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测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
答案:首先,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确保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然后,通过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可以计算出平衡常数Kc。
这通常涉及到使用光谱学、色谱法或其他分析技术来精确测定各组分的浓度。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组编:尚应明 2013-9-241.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用了适宜的催化剂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⑤ D .④⑥ 2.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 2(g)+H 2(g) CO(g)+H 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A .丁>乙>丙=甲B .乙>丁>甲>丙C .乙=丁>丙=甲D .丁>丙>乙>甲 3.反应L(s)+a G(g) b 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 示,图中:压强p 1>p 2,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G 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 )A .上述反应正方向是放热反应B .上述反应正方向是吸热反应C .a >bD .a +1<b4.固体NH 4I 放入一个体积为V 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恒温下发生下列反应:NH 4I(s) NH 3(g)+HI(g);2HI(g) H 2(g)+I 2(g)。
平衡时,测得容器中气体共为5 mol ,其中HI 为1.5 mo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时HI 的分解率为20%B .平衡时氨气为2.5 molC .若开始时放入固体NH 4I 的量增大一倍,则平衡时气体共为10 molD .其他条件不变把容器的体积缩小到V2L ,重新达到平衡时H 2的浓度是原平衡的2倍5.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O 2(g)2SO 3(g) ΔH <0,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 )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变化。
则下列时间段中,SO 3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 A .t 0→t 1 B .t 2→t 3 C .t 3→t 4 D .t 3→t 56.将H 2(g)和Br 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 2(g)+ Br 2(g) 2HBr(g) ΔH <0,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a ;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 △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
…
C.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
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对平衡体系加压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
5.对平衡CO 2(g)CO2(aq) △H= 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
6.2007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尔特生日的当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
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著提高,就是埃尔特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D.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7.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
D.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8.对于可逆反应2A2(g)+B2(g) 2A2B(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而且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
9.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2SO3(g)达平衡后,再通入18O2气体,重新达平衡。
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 SO2、O2、SO3中18O的含量均增加C.SO2、O2的转化率均增大
D.通18O2前、通18O2后、重新达平衡后三个时间段v(正)与v(逆)的关系依次是:==、>、==。
10.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
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L增大到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
X(g)+Y(g)Z(g)+W(s);Δ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1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s)+3Y(g) 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为了使
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13.下图为PCl5(g) PCl3(g)+Cl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平衡状态Ⅰ移动到状态Ⅱ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的曲线,此图表示的变化是
()
A.降温B.降压C.增加PCl5的量D.增加PCl3的量
14.符合图象4的反应为()。
—
A.N2O3(g)NO2(g)+NO(g)
B.3NO2(g)+H2O(l)2HNO3(l)+NO(g)
C.4NH3(g)+5O2(g)4NO(g)+6H2O(g)
D.CO2(g)+C(s)2CO(g)
图4 曲线图左逆右正
15.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5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5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图中压强上大下小)
图5 曲线图mA(g)+nB(g)pC(g)+qD(g)
%
A.正反应吸热,m+n>p+qB.正反应吸热,m+n<p+q
C.正反应放热,m+n>p+qD.正反应放热,m+n<p+q
二、填空题
16.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里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A上逆下正、图B上正下逆、图D为跳跃型,上逆下正)
图3 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
①增大O2的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②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③升温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
④加催化剂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17.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
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 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当反应达平衡时后
①若X、Y、Z均为气体,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
的2倍,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降低(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若只加大体系压强,Z的物质的量减少,若Y是气体,则X的聚集状态是
;
18.温度一定时, 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达到平衡后, 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 当再次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 1 .9 倍, 试判断:⑴平衡向_ 方向移动;⑵C气体的体积分数_ (填增大、减少、不变)⑶.气体A的转化率_ (填增大、减少、不变)⑷ m + n _ p(填“>、<、=” )。
三、计算题
19.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 + O22SO2,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
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n(SO3)=,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
二.选择题;
题号12345678
c d b c d d c c
(
答案
101
题号&
9
bd c d b a 答案c{
a
二
16.b d a c ·
17. 3x+Y z 摩尔每升分
放热非气体
18.逆减少减少小于
三.19.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