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合集下载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20日),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身高161厘米。

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

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鲁迅生平介绍

鲁迅生平介绍

鲁迅生平介绍鲁迅生平介绍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的事迹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生平介绍,欢迎参考阅读!人物经历少年时期光绪七年(1881年)9月25日(夏历辛巳年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

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

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

与章闰水建立友谊。

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全家避难于乡下。

每每为父亲出入于质铺及药店,遭人冷眼。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鲁迅父亲去世。

家境益艰。

于本年开始写日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鲁迅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的既差且小,鲁迅拒绝签字遭到叔辈们斥责,倍感世态炎凉。

奋力求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鲁迅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

12月,鲁迅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鲁迅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

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鲁迅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

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矿路学堂毕业。

3月,公费赴日本留学。

4月,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为日语学习速成班)。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鲁迅剪辫。

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光绪三十年(1904年),4月,于弘文学院结业。

6月,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月,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

6月,将学籍列入“东京独逸语协会”所设的德语学校。

夏秋间,被骗回国与朱安结婚。

旋即复赴日本,7月,从仙台回到东京,不再入学读书,专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此后几年通过不同方式学习了德语,俄语。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从章太炎先生学习,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集》,期间生活艰难,以校对书稿补贴生活。

鲁迅资料

鲁迅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

儿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

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

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理想以自己的双手去治病救人,可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

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

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 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 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二、周海婴的资料周海婴出生于1929年9月。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文名:周树人
别名:鲁迅,周樟寿,周豫才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 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业:文学作家,杂文家,思想家
毕业院校: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院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且介亭杂记》《华盖集》等
身高: 161厘米
重要事件:新文化运动。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 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 庭。笔名鲁迅源于革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1904 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 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精神。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 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 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 年 5 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 奠定了新文学的 基石,后与《阿 Q 正传》 、 《药》 、 《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 小说集 《呐喊》 。 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 华民族精神的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

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

1902年到日本留学。

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

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

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

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

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

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

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

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

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

1926年出版《仿惶》。

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

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

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

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生平简介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号豫才。

浙江绍兴人。

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

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

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

1909年8月回国。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随部迁住到北平。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此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思想为主导。

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

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鲁迅的简介 文档

鲁迅的简介 文档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豫亭,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

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起初想实业救国,但不济。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

后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内心,笔名鲁迅(Lution)源于革命(Revolution)。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2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1]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编有《鲁迅全集》。

[1] 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人物关系周树人外文名Zhou Shuren,Lu Xun,Lution别名鲁迅、令飞、迅行、周逴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逝世日期1936年10月19日职业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毕业院校仙台医学院主要成就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思想开放者中国首位白话文作者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阿Q正传》《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1生平经历▪家世/家人概况▪早年▪从政▪革命2文学旅程▪笔名▪病逝▪分类3个人成就▪文学成就▪历史成就4个人作品5人物评价6相关纪念▪鲁迅文学奖▪鲁迅文化奖▪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生平经历编辑家世/家人概况鲁迅祖籍湖南道州,后迁居绍兴,到鲁迅这一辈,已是第十四代了。

他的先祖,由农民不断发家成了财主。

一个共同的宗祠下分成好些“房”,如“覆盆房”、“清道房”、“竹园房”等等。

鲁迅一家属于“覆盆房”的一个分支。

“支覆盆房”全盛时期占地三千多亩,还有七、八座当铺。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一、相关材料
材料1 :
黄巢政权是非常暴虐的。882年春天,有 人在尚书省大门上题了一首诗,嘲笑这个政 权。尚让(黄巢手下大臣——编者注)大发雷 霆,杀死了该省任职的官员们,并挖出眼睛, 倒挂尸体;他还将守大门的卫兵处死,杀死 京师每一个能做诗的人;将其他识字的人罚 作仆役,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三千余人被杀。
1、注音 嗜()好 兑()现时日曷()丧 编纂() 万姓胪()欢 偕()亡 2、解释 执迷 降格以求 乱离人 皇恩浩荡 厘定 发祥 先儒 国粹 神往
答案
1、注音 嗜Shì兑duì曷h é 纂zuǎn 胪lú 偕xié 2、解释 执迷:原指坚持错误,文章中为“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改,不能 解脱”之意。 降格以求:降低标准来寻求办法。 乱离人 :战乱时代流离失所的人。 皇恩浩荡:皇帝恩德广大无边。 厘定:整理制定。 发祥:最初发生。 先儒 :这里指孟子。 国粹:原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这里有讽刺之意。 神往:心理向往。
明确:“第三样时代”是一个民主自由的时代,是老百姓真 正“做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
社会历史本质
“治”——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乱”——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号召青年创造“第三样时 代”
总 结
“自在暗中,看一切暗”
灯 现实:事(兑钞)——想(易变成奴隶)
下 历史:现象 治 漫 笔 现实:不满 乱 ——本质 暂做稳奴隶 想做而不能做 ——号召创造第三样时代
解析文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 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 么呢?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 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漫”既是内容的 “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 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阅 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墨、心绪、思维,从散 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作者独具“夜眼”,对 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周樟寿,字豫山、豫亭、豫才。

笔名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

中国当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称“文教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

祖籍河南省汝南县,小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

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医生,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

鲁迅生平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

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婴。

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

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六卷)。

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八卷)。

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

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

鲁迅

鲁迅
1、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1981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著作收入《鲁迅全集》。

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

2、“鲁迅”笔名的由来
鲁迅先生用“鲁迅”这个笔名的原因有三:
一是由于母亲姓鲁,二是由于周鲁是同姓之国,三是取愚蠢而迅速之意。

这个笔名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母亲、祖国的热爱和对自己时刻不忘奋力前行的严格要求。

3、鲁迅先生的名言
①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③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④那苛刻的眼光挑剔自己,用宽容的胸怀对待他人。

鲁迅的简介

鲁迅的简介

鲁迅的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鲁迅出身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起初想实业救国,但不济。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

后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内心,笔名鲁迅源于革命。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2]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鲁迅的作品《而已集》文选、《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论照相之类》、《看镜有感》、《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论“他妈的!”》、《杂忆》、《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坚壁清野主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在…坟‟后面》、《藤野先生》、《父亲的病》鲁迅的名言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的资料

鲁迅的资料

鲁迅的资料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浙江绍兴人,与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的精神。

鲁迅1918年在《新青年》中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直到1926年,陆续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故乡》《彷徨》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辑。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其中大部分作品和杂文收录在了《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专辑。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

本篇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

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

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

鲁迅

鲁迅

总之,鲁迅的文章是美得妙不可言!是写 创小 造说 人, 物说 的到 艺底 术, 。就 (是 鲁写 迅人 )物 。 小 说 艺 术 的 精 髓 就
那、 无悲 价剧 值将 的人 撕生 破的 给有 人价 看值 。的 (东 鲁西 迅毁 灭 给 人 看 , 喜 剧 将
鲁迅,他是带动白话文的新动力文学家。 他的白话文可谓是受到了多方的好评。他笔下 的文章至今在中国文坛内都可以算是点睛之笔。 可见是多么受在他的主导思想下,白话文越来 越普遍,才能形成今日的小说人尊敬。 那一篇篇鲁迅的文章,比如《从三味书屋 到百草园》,再比如《社戏》,喻为是经典, 到底是世界之经典,还是中国之经典,或者是 鲁迅之经典就不论个具体了。那拗口的句子, 他可以连着写好长一行才好不容易写个句号。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 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 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 调,坚决反对的思想特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年至1926 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徬徨》、《野草》、 《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 主其中,1921 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 义一。
我在梦里遇见一个老头,他向我挥挥手,只告诉我:“试途险 恶。” 我默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这两年的成绩的确令人堪忧。想 到毕业之后,将会一无所有,便不由自主地把书本放到了床头。 真怕自己会变成一个“绣花枕头”。 . 虽然很想读书,但还是有许多困难有待排除。茫然四顾:前有 “四大天书”,——据说每一本都比《周易》更难读;后有“四 大名捕”——冷血、无情、铁手、追命,听说每一位都是理性过 度,而人性不足。为了生存,我只好把没有用的东西抛在脑后。 我认为:我们应一些有用的书,为以后的事业做好铺垫。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

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习文。

作品及简介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

鲁迅(周树人)是大哥,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

“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生平:。

1881年9月25日诞生。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

1904年,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鲁迅的艺术特点是:第一,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第二,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

第三,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

第四,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鲁迅的资料

鲁迅的资料

生活家庭
家庭成员
周介孚:鲁迅祖父(1838-1904),本名致福,后改名福清,字震生,号介孚,一号梅仙。翰 林出身,曾外放江西金溪县任知县,后因科场案入狱,使得周家开始走向衰落。周介孚“自由读书 的主张与实践”为鲁迅“在传统教育的封闭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蒋氏:鲁迅祖母(1842-1910),周介孚后妻,周伯宜继母,她逝世时鲁迅亲自为她办理丧事, 她性幽默,常给鲁迅讲民间故事,给他以民间文化的启迪,同时她隐忍的性格也给鲁迅留下终生难 忘的印象。 周伯宜:鲁迅父亲(1861—1896),本名周凤仪,字伯宜。他思想开明,是洋务运动的同情 者。后为病魔所缠,他的病使鲁迅饱尝了生活的困顿艰辛。 鲁瑞:鲁迅母亲(1858—1943),她慈祥而刚毅,善良而果敢,思想比较开通,对鲁迅有极 大影响。 周作人:鲁迅二弟(1885—1967),原名周遐寿。现代著名散文家。 端姑:鲁迅妹妹,未满一岁即殇,约比周建人大一岁。 周建人:鲁迅三弟(1888—1984),原名周松寿,生物学家。 周椿寿:鲁迅四弟(1892—1898年),6岁时因发热发烧早逝。 朱安:鲁迅的合法妻子(1878—1947),浙江山阴丁家弄(今绍兴市丁向弄)人,1906年28 岁时与25岁的鲁迅完婚。她与鲁迅做了二十年的挂名夫妻却完全过着独身生活。鲁迅母亲的生活一 直是由她照顾。 许广平:鲁迅的爱人(1898—1968),广东番禺人,曾是鲁迅的学生,她照顾着鲁迅后半生 的生活。 周海婴:鲁迅和许广平的儿子(1929—2011),无线电专家。
生活家庭
兄弟不和
在鲁迅的个人生活中,有两件事对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一个是他的婚姻生活,另 一个就是与弟弟周作人的失和。鲁迅和周作人一直不愿意向别人谈及此事从而也使得 这件事越发的扑朔迷离,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可理解的事件。多年来,研究 界对此形成了“经济说”、“失敬说”、“家庭纠纷说”等三种观点。第一种说法 “经济说”认为是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花钱过于大手大脚,致使家中往往入不敷出, 最后使得兄弟产生罅隙。第二种说法,认为是鲁迅与信子有私情,导致周氏兄弟不和。 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是周家众人对信子的不满,导致兄弟关系的紧张。就否定“兄弟 失和”是由于两人思想上的分歧来说,这三个观点是一致的。但是除此之外,学界的 研究基本上没有多大进展,三种观点也无法真正说服读者。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且介亭杂文》等。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

2003年初,为恢复鲁迅故里的传统风貌,与环境尺度不协调的陈列厅被拆除,恢复为周家新台门。

新建的纪念馆位于鲁迅故里东侧,它东接鲁迅祖居,西邻周家新台门,北毗朱家台门,南临东昌坊口,与寿家台门隔河相望。

绍兴鲁迅纪念馆,在市区都昌坊口。

包括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

鲁迅诞生在都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我们小时候所学的课文《少年闰土》中鲁迅与闰土之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辛亥革命前夕,鲁迅又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

他的光辉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的。

建国以后,鲁迅在绍兴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以及他留下的许多珍贵的文物资料,得到了珍重和保护,建立了纪念馆百草园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谷。

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常来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一带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冬日在雪地上捕鸟雀。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鲁迅[1](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 6部。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这幅版画表现的是先生拆除束缚人民的锁链(原画可清晰辨认出锁链)和固定锁链的栅栏。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

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

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

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

鲁迅简介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

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

1902年到日本留学。

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

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

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

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

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

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

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

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

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

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

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

1926年出版《仿惶》。

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

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

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

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鲁迅
(一)爱国者.新文学先驱者.共产主义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

18岁以前,先后在本宅家塾和三味书屋读书,1893年离家到南京求学,1902年赴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

鲁迅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

他在《自题小像》一诗中表达了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正是这种情感驱使,鲁迅为了中国的维新而去日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回国后奋身投入了辛亥革命的宣传活动,甘当新文化运动的一名小卒, 20年代后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大声呐喊。

鲁迅是新文学的先驱者,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就和周作人一起译介欧美小说,出版了两册《域外小说集》。

文学革命中,鲁迅以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开了新文学灿烂的一页。

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

鲁迅的杂文则开拓了现代杂文的文体形式。

鲁迅前期是个进化论者,1927年后由于“血的教训”和“革命文学论争的启迪”,鲁迅认识到“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从而“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

后期的鲁迅已是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二)鲁迅文学思想
1.进化论历史观——阶级论历史观
2.开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A 现实主义的基本方向:为人生——直面现实
B 浪漫主义:主观真诚
C 象征主义:哲理化与情绪化
二、《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一)《呐喊》、《彷徨》
《呐喊》:1923年出版,收集1918至1922年所作14篇小说。

《彷徨》:1926年出版,收集1924至1925年所作11篇小说。

1.启蒙主题:反封建
鲁迅小说的主要人物系列:启蒙者系列和蒙昧者系列。

A.启蒙者系列:《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子君、涓生等。

共同特点:觉醒——“人醒了无路可走”
B.蒙昧者形象系列:《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故乡》中的闰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等。

共同特点:被侮辱被损害——愚昧。

2.思想贡献
A 揭示封建社会及其文化对国民精神的毒害,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B 确立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人民的文学主人公地位,真正开始了新文学创作对文学主人公地位的历史调整。

C 密切关注社会生活问题,是新文学“问题小说”的源头。

3.艺术贡献
《呐喊》、《彷徨》完成了从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到现代小说艺术的根本转变,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艺术的第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贡献之一:把典型人物塑造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贡献之二:打破古典小说的故事性框架,开始根据题材的需要自由的选择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

“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

贡献之三:表现手法上的新的开拓,既娴熟于传统白描,又广泛运用象征、意识流、精神分析等纯属现代形式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多种创作方法结合的源头。

贡献之四:鲜明的个性风格—— 热烈与冷峻结合,寓深厚情感于冷
静的客观描写之中。

(二)《故事新编》
1.《故事新编》“新”的内涵:
A 《野草》式的自况和理想寄托——《补天》中的女娲、《奔月》中的后羿、《铸剑》中的宴之敖。

B 《呐喊》式的国民性批判——张扬民族文化中的“脊梁”,如《非攻》、《理水》;剔除民族文化中的“病灶”,如《采薇》、《出关》、《起死》。

C “杂文”式的抨击现实——《补天》中的“古衣冠的小丈夫”、《理水》中的“水利大员”和“学者”、《 奔月 》中的“逢蒙”。

2.《故事新编》“新”的方式:
首创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两种基本范式:
其一 “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虚构不违背史书记载或传说原貌。

如《铸剑》、《非攻》、《采薇》等。

其二 “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不拘泥史实,并在历史故事框架中,掺和进一部分现代生活的语言和细节。

如《补天》、《奔月》、《理水》等。

三、鲁迅的杂文、《野草》和《朝花夕拾》
(一)鲁迅杂文
杂文集共17部:《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

1.鲁迅杂文的内涵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中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
就 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

”杂文,即文艺性评论(或叫杂感)。

鲁迅杂文文体多样,有抒情 散文、叙事散文、政论、文论、短评、速写、随笔、小品、书信、日记、序跋、演讲、通讯、寓言等,杂文集按所写的年月编在 一起 ,因 此,鲁迅杂文以杂文名 编,而非以杂文名篇。

2.中国现代社会、思想的百科全书
A.基本内容
① 对封建文化弊端的解剖:《我之节烈观》、《灯下漫笔》、《春末闲谈》等。

② 对反动专政势力的抨击:《“友邦惊诧”论》、《为了忘却的记念》等。

③ 对各种文艺思想的评论:《文学与出汗》、《论“第三种人”》、《小品文的危机》、《 文艺与革命》等。

④ 对社会病态现象的解剖:《吃白相饭》、《爬和撞》等。

⑤ 对社会斗争经验的总结:《“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空谈》等。

B.内容特点
“为现在抗争”,“立刻给以反响”,“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是匕首,是投枪”。

3.艺术特色
现代杂文发端于陈独秀首创的“随感录”杂文,成熟于鲁迅杂文。

鲁迅杂文标志着现代杂文文体的自觉。

特色之一:用强烈的主体意识记录客观事实——社会现象和生活现象,通过对事实的选择、组装来显示事物的本质,表现人生哲理。

特色之二:用比喻、白描手法,创造类型形象,概括社会上某一类人群的普遍性特征。

特色之三:融说理性、抒情性和讽刺性于一炉,是非清楚,爱憎分明,情感深沉,文笔辛辣。

4.分析名作《拿来主义》
A文章结构
如何对待外国文化
反面论证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事实论证
送来主义---事实论证
正面论证 拿来主义---比喻论证:大宅子 占有
排选
分别处理
B.艺术手法:逻辑性和形象性的和谐统一;用多种论证方法,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二)散文诗集《野草》
《野草》写于1924年至1926年,共24篇。

1.《野草》:时代苦闷与人生苦闷的结晶,诗化了心理历程。

A.“两间余一卒”的战斗精神、追求精神和牺牲精神:《秋夜》、《过客》、《这样的战士》等。

B.内心的矛盾、苦闷和彷徨:《最后的告别》、《颓败线的颤动》、《墓碣文》等。

C.对社会丑恶世态和病态心理的揭露与鞭挞:《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复仇》、《立论》等。

2.《野草》:中国现代散文诗的里程碑
艺术探索之一:采用象征主义方法,把人生感悟通过主观想象化为象征性形象。

淘汰西方象征主义对非理性的强调,代之以理性的认识和观念,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新的意象。

艺术探索之二:多种艺术方法并用,既有象征主义的,又有现实主义的(如《风筝》)和浪漫主义的(如《在淡淡的血痕中》)。

在具体手法上多样化,采用了多层次的结构,戏剧体叙述法,以及动态的描写方式等等。

3.分析名作《颓败线的颤动》
意蕴:由一个母亲的悲剧(为了生存,为了儿女,她牺牲了名誉,甚至自己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儿女们对她的蔑视),来表现新文化先驱者的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以及爱人者的悲剧。

艺术:写实与象征相结合,以梦境构思意象。

( 三 ) 回忆散文集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在《莽原》上发表时总题《旧事重提》,共 10 篇。

1.《朝花夕拾》: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10 篇散文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反映了鲁迅早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演变过程。

2.艺术特色
特色之一:刻画社会人情世态,如“百草园”,“三味书屋”的描绘 。

特色之二: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长妈”,“藤野先生”。

特色之三: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