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1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最新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1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课题】第十三章第二节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材版本】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现象的能力。

具体要求是:1 .认知方面:了解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含义及内容,宏观调控的多种手段; 理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计划手段和经济手段。

2 .运用方面:能举出宏观调控手段运用的具体事例。

3 .觉悟方面:通过紧密联系我国宏观经济生活实际,加深对党的经济方针政策正确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调控主要目标是宏观调控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它不仅决定着多种调控手段作用的方向和力度,而且也决定各种经济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难点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概念抽象,决定的因素比较多;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内容广泛,既有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还有二者的关系。

这些知识要弄清楚,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PPT。

讲授法、问答法和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提问]什么是宏观经济调控? 为什么要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引言]上节课我们不仅讲授了宏观调控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且讲授了宏观调控的原则即调控方式,这些主要是从理论层面上阐述的。

本节课主要从操作层面阐述两大方面问题,一是宏观调控“调什么”,二是宏观调控“怎样调”。

第二环节新授课(70分钟)第二节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一、宏观调控的目标(40分钟)(一)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讲解]1.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经济总量平衡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社会总供给,在实物形式上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向社会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

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

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第一章:宏观调控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宏观调控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3. 让学生理解宏观调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宏观调控的概念和意义。

2.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3. 宏观调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宏观调控的概念和意义。

2.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3. 宏观调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宏观调控的概念、意义、目标和手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宏观调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案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宏观调控的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宏观调控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宏观调控的概念、意义、目标和手段。

3. 分析宏观调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案例。

4. 引导学生讨论宏观调控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2. 让学生理解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2. 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2. 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2. 讲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3. 分析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4. 引导学生讨论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第三章: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2. 让学生理解各种手段的作用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2. 各种手段的作用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2. 各种手段的作用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 沪教版

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 沪教版

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第三节国家的宏观调控第二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第三节国家的宏观调控第二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要求:了解近十几年来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后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初步学会判断宏观调控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的不同使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后所能达到的目标。

(二)过程和方法要求:能够运用网络资源,从网上检索近十几年来我国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所采取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最后达到相应的调控目标的实例,交流、阅读并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实例,领会宏观调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经济生活,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学习国家重大经济战略决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对经济科学的兴趣,并理解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必要性。

二.课前准备:1.把全班学生分成七组,四组学生针对宏观调控的四个主要目标上网查找相应的具体事例材料;另三组学生针对宏观调控常用的三个手段,上网查找近十几年来我国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所采取的不同的调控手段的具体实例。

2.教师查找相关的典型事例。

3.教师、学生分别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那么宏观调控能达到什么目标呢?生:略师:宏观调控能达到的目标:其一: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的增长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上的。

其二:增加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增加就业不但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从而形成拉动消费、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良性循环。

其三:稳定物价。

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使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其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供给和需求的大体平衡是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条件,而要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就必须考虑国内外经济活动的平衡,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

高考第一轮复习课《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的教学简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经济常识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第三节《国家的宏观调控》中的第二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是第七课的最后一框、落脚点。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法。

然而市场有自身的缺陷,必须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

本框的内容承接上一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进一步明确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以及如何是实现目标的“有形之手”:宏观调控的手段。

本框的教学内容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但是与学生的实际是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2、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内容3、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内容和作用4、运用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分析、解决、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过程、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教生间课堂问答,激发学生课堂思维,构建和谐民主课堂氛围2、通过课前预习活动和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自编试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收集相关时政材料,激发学生关注时政的热情,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3、增强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认同感三、教学重点、难点: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财政和货币手段)四、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提问: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但是它不是万能的,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我们还必须进行宏观调控。

那么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些目标呢?从而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平稳地发展。

课题: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一、解读本框高考要求二、宏观调控的目标:(一)、阅读教材并回答:1、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哪些?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3、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二)投影:宏观调控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知识解读:科学发展观与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1)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了宏观调控的目标2)宏观调控的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三)课堂交流: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投影: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四):新闻聚焦:今年总理工作报告提出“双稳”7.5%:8年第一次略微调低了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4%:物价调控目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平稳1、目标关键词之经济增长课堂讨论:为什么要调低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投影:总理报告知识点解读:促进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基础。

沪教版高一政治教案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1

沪教版高一政治教案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1

宏观调控的手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近两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学会分析宏观调控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的不同使用,学会结合经济背景正确分析我国宏观调控的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有效运用网络资源,从网上检索近两年来我国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所采取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态势理解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在讨论、交流、比较、探究的过程中分析经济现象,领会宏观调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关心社会经济生活,关注国家经济发展态势,理解和认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意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二、教学重难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三、课前准备:师生共同上网检索和整理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和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资料以及所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措施并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资料一: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中央推出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

资料二: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
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
款基准利率1。

08百分点。

下调存款类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
分点。

1。

2%(12月)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
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5个百
分点.
)。

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

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

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宏观调控的定义宏观调控的意义2.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国际收支平衡3.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价格政策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如我国近年来宏观调控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宏观调控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a. 讲解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b. 讲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c. 对每个目标和支持手段进行详细阐述,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宏观调控的实际案例,分析国家在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这些政策手段的效果。

4. 总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关键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宏观调控基本概念、目标和手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宏观调控案例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的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宏观调控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2. 案例资料:我国近年来宏观调控的实际案例。

3. 投影仪、PPT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资料和课堂讲解。

4.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和学习宏观调控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选取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宏观调控案例,如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宏观调控的实际应用。

2.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社会学家等角色,就某一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讨论和辩论,从而加深学生对宏观调控的理解。

3. 模拟调控游戏:设计一个简单的宏观调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宏观调控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国家的宏观调控 教学设计

国家的宏观调控  教学设计
3、增加就业(板书)
看图表(见)
教师讲解: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如果进出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在一般情况下,贸易顺差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表明它在世界市场的商品竞争中处于优势。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以基本上都是出口大于进口,持续的贸易顺差说明什么呢?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板书)
教师总结: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在国际上被称为“神秘的四角”。世界上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都是把上述四个方面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样确定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既重视了促进经济增长,又重视了保持经济稳定,从长远看,在经济稳定中实现经济增长,是最可取的也是最快速的。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不重视经济稳定,不是在稳定中求增长,就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而大起大落必然带浪费和损失。那么,国家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呢?
2、稳定物价(板书)
资料: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新的就业矛盾凸现;劳动力素质与岗位不适应。
教师设问: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会给社会带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失业率过高会给社会带以下几种影响:一是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上一部分人陷于饥谨、贫困。二是由于失业带贫穷和犯罪,犯罪率会因为失业率提高而提高,对社会的稳定不利。三是失业是劳动力资没有配置协调,一些劳动力的潜质很可能被埋没。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下,要想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要增加就业,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第三个任务:增加就业。
[小结]

2019-2020年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 沪教版

2019-2020年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 沪教版

2019-2020年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 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近两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学会分析宏观调控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的不同使用,学会结合经济背景正确分析我国宏观调控的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有效运用网络资源,从网上检索近两年来我国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所采取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态势理解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在讨论、交流、比较、探究的过程中分析经济现象,领会宏观调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关心社会经济生活,关注国家经济发展态势,理解和认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意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二、教学重难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三、课前准备:师生共同上网检索和整理xx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和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资料以及所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措施并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资料一: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中央推出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到xx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

资料二:xx年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2019-2020年高一政治 8.1.1《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教案1 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具体材料的展示以及学生的举例,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现象,并由教师的设问引导,归纳经济全球化的特征;通过学生课前准备以及课内交流,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特征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同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客观必然性,拓宽国际视野,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课前准备1.教师收集同主题资料,精研基本原理,设计基本问题,制作课件。

2.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在上海的跨国公司名单,并选择其中一家公司,具体了解它的经营情况。

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目标;掌握宏观调控的手段。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经济现象,逐渐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精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坚决社会主义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

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商量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图片,引出宏观调控,从而导入本节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含义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操纵。

2.原因教师:请同学们依据漫画“假〞“欺〞何时休,思考一个问题: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学生商量,交流。

师生在商量、交流的根底上得出以下结论:(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X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2)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3.目标过渡语: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呢接下来我们看宏观调控的目标。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请同学们分析2022年政府工作汇报的内容,思考一下这些分别表达了宏观调控的什么目标4.手段过渡语:国家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呢接下来我们学习宏观调控的手段。

请同学们分析以下三个案例,分别指出在案例1、案例2、案例3中国家运用的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案例1:2022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总理指出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法,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应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与手段》教案

《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与手段》教案

《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与手段》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为了实现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该如何根据实际经济运行情况事实怎样的宏观调控,明确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任务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两分法的观点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但同时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片面的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同样是不科学的,当前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有限度的实施国家调控,保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2、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三、教学难点1、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2、区分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五、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体现在哪些方面,(启发学生思考:面对市场失灵我们该怎么去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呢)?2、日常生活中你接触到了那些具体的经济调控呢(让学生举例:可随意发挥)?二、(讲授新课)逐一讲解,学生提问一、国家的宏观调控内容1、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是指国家(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

请同学们看一下材料:材料: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却连续保持7%~8%的增长。

我们既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也有效抑制了通货紧缩。

近20年全国新增了近3亿个就业岗位,约1.5~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2000多万下岗职工有相当一部分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到4%,这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

在国际收支方面,我国也突破了“双缺口”(即贸易缺口和投资缺口)怪圈,连续多年实现贸易顺差,外汇储备额大大超过外债余额,收支保持良好纪录,人民币汇率稳定。

(2000年前后的经济运行情况)2、主要任务和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这是最主要目标;是物质保障和基础。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教案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教案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

3. 培养学生运用宏观调控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数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国家需要对经济进行调控。

2. 新课导入:介绍宏观调控的定义和必要性。

1) 讲解宏观调控的含义:国家对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管理,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

2) 阐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实现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四、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案例分析1. 出示案例:我国近年来如何运用宏观调控措施应对经济形势。

2. 让学生分组分析案例,总结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

3. 各组汇报分析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学生对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是否掌握到位?如何提高学生运用宏观调控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内容: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1. 讲解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 分析各种手段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七、课堂活动:模拟宏观调控1. 让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2. 各组设计一个具体的调控方案,用于解决我国当前的经济问题。

3. 各组汇报方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八、教学内容:宏观调控的目标1. 讲解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实现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 分析各种目标之间的关系和优先级。

九、课堂讨论:宏观调控的目标实现1. 让学生讨论:我国如何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十、教学内容:宏观调控的挑战和应对1. 讲解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市场变化、政策效应等。

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教案标题: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宏观调控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能够分析和评价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宏观调控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宏观调控的主要方法和手段;3. 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 实际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起学生对宏观调控的兴趣;2. 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宏观调控?它对经济有什么影响?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宏观调控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分析宏观调控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3. 讲解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通胀、就业等方面。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选择一些实际宏观调控案例,如中国的经济转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2.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这些案例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效果;3.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班级讨论。

四、拓展活动(10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搜索和了解其他国家的宏观调控经验;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国家,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小论文;3.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回顾案例分析的过程和结果;3.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2. 实际宏观调控案例资料;3. 学生自主搜索的相关资料。

教学评估:1.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讨论质量;2. 学生撰写的小论文质量和深度;3. 学生对宏观调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教学建议:1. 在导入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2. 在知识讲解环节,使用图表、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3. 在案例分析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评价能力;4. 在拓展活动中,鼓励学生广泛了解不同国家的宏观调控经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视野。

宏观调控教案教案模板范文

宏观调控教案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学科:政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意义。

2. 掌握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3. 了解宏观调控在不同经济周期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1. 通过分析经济现象,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增强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认同感。

2.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2. 宏观调控在不同经济周期中的作用。

【难点】1. 宏观调控手段的灵活运用。

2. 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播放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成就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什么?2. 提问: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二、新课讲授1. 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意义-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 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优化经济结构、稳定物价、实现充分就业等。

- 宏观调控的意义: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政府支出等手段调节经济。

-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信贷等手段调节经济。

- 产业政策:通过引导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

- 收入分配政策:通过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意义。

2. 提出思考问题:如何正确运用宏观调控手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2. 引导学生思考:宏观调控手段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什么?二、新课讲授1. 宏观调控手段的灵活运用- 财政政策的运用:根据不同经济周期,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或紧缩的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教案教案模板范文

宏观调控教案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学科:政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经济现象,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2. 难点:掌握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的区别。

教学方法:情景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中国经济的起飞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2. 导入实录:请同学们看下面一幅图片,中国经济的起飞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二、新课讲授1. 宏观调控的含义- 指国家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 强调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

2. 宏观调控的目标- 通过调整经济总量和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保持物价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 保持就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3. 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 法律手段: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

- 行政手段:行政命令、行政指导等。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案例: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和效果。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2.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 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分别是什么?2. 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哪些?二、新课讲授1. 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各有特点,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 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行政手段。

2. 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的区别- 经济手段: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引导经济活动方向。

《加强宏观调控》教案5篇

《加强宏观调控》教案5篇

《加强宏观调控》教案5篇第一篇:《加强宏观调控》教案《加强宏观调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并能运用本框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辩证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利用课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看待市场经济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理解党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2.教学难点:分清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三、教学方法1.教法: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进行教学,在问题的探究中找到答案,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各种能力。

2.学法:针对高一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够深入实际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前面框题所学习的:“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结合消防、国防、治安等图片让学生记住:市场不能调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消费的供给。

播放枪支、毒品、不健康光碟让学生明白:有些产品如枪支弹药、精神麻醉品、不健康的音像制品等,不能依靠市场调节。

得出结论: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把市场交易的原则运用到一切领域、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结合市场调节的三个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教师总结: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市场经济想要顺利发展,仅靠市场调节不行,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教案

国家宏观调控教案

《国家的宏观调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识记并区分国家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不同经济增长时期采取的政策,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看待市场经济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加强对国家的大事的关心程度及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等问题。

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

【教学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教学难点】理解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及调控手段中的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的区别。

【教学方法】根据本框题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材料,使学生明白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从而启发学生实行国家宏观调空的必要性。

(2)讨论分析:通过课堂讨论分析得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演示分析:课件演示,通过学生对该课件的分析归纳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4)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分析我国政府当前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因及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过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那么,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是不是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就行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讲授过程]一、国家的宏观调控(板书)教师过渡并设问:我们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那么,在市场调节的过程中,为什么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呢?请同学们看一下两则材料注释:学生提前预习了该框题的内容。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板书)市场是通过价值规律这支无形的指挥棒来调节资源的配置,我们搞市场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才能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所以我们把价值规律称做“看不见的手”,而市场主要通过价值规律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所以我们也把“市场调节”称做“看不见的手”。

高中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

高中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

《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宏观调控、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概念,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的方法,去体会怎样认识经济观念和经济理论。

思想觉悟: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思想武器,学会科学地观察、分析问题,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增强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讲解法例举法练习法复习提问:1. 什么是市场经济?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2. 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市场的调节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

例如,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竞争阶段。

当时资源配置完全是在市场上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实现的,这种完全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方法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趋尖锐化,从而爆发了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在原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运用了计划手段,即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这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可见,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手段。

讲授新课:国家的宏观调控(板书)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板书)(注;此问题从两方面来阐述:一是从面上讲,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市场不能调节,有些领域不让市场调节;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上海市枫泾中学胡丁慧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解、掌握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品表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师主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体验完成本课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宏观调控的手段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节选》(2分41秒),学生思考问题:
1、五年来,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实现了怎样的发展?
2、近两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引出新课内容: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教学过渡环节)
第二板块:宏观调控的目标
多媒体投影:宏观调控的目标
师生分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三:稳定物价;
宏观调控的目标之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多媒体投影:时政快车道,“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教学过渡环节)
第三板块:宏观调控的手段
一、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计划(规划)手段
教师提问:西部大开发“四大标志性工程”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投影:西部大开发“四大标志性工程”
青藏铁路
教师提问:青藏铁路历时五年,全长1956公里,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大的
工程主要靠谁?能不能仅仅靠市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计划(规划)手段的含义、作用。

(教学过渡环节)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二——财政政策
多媒体投影:青藏铁路国家投资330亿元
教师提问:这330亿元国家投资属于我们第四课中讲的哪个内容?
财政收入还是财政支出?
学生回答:略
师生分析:财政政策在什么情况下用?怎么用?结果怎么样?
小品表演:《农家乐》
教师提问:现在国家对农业采取的是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学生回答:略
(教学过渡环节)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三——货币政策
多媒体投影: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表
师生分析:货币政策在什么情况下用?怎么用?结果怎么样?
多媒体投影:近年存贷款准备金率走势图
教师提问:1、该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利率的调整对居民、企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投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
第四板块:拓展探究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与大家分享课前收集的房价问题。

教师提问:怎么样运用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采取哪些措施?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第五板块:巩固练习
第六板块:知识小结
第七板块: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