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网络传播概论考研 笔记【彭兰 第4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一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框架。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梳理其中的关键知识点。
一、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网络传播是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的传播活动。
它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全球性等特点。
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信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广泛的范围传播。
二、网络传播的技术基础(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 TCP/IP 协议、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这些技术是构建网络通信的基石,确保了数据的准确传输和网络的稳定运行。
(二)多媒体技术涵盖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处理和编码技术。
使得网络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用户对于多样化信息的需求。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如4G、5G 网络,以及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为网络传播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信息。
三、网络传播的类型(一)网站传播各类网站是网络传播的重要平台,包括新闻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社交媒体网站等。
网站通过页面设计、内容组织和更新,吸引用户访问和互动。
(二)社交媒体传播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创建个人账号,发布动态、分享观点、与朋友和关注者进行交流互动。
社交媒体的传播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强的特点。
(三)电子邮件传播虽然在即时通讯工具兴起后有所式微,但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正式沟通和信息传递方式。
(四)搜索引擎传播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引擎能够快速检索并呈现相关的网页和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所需内容。
四、网络传播的受众(一)受众的特征网络受众具有自主性、个性化、参与性等特点。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信息,并且能够积极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
(二)受众的行为包括信息搜索、浏览、评论、分享等。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节Web2.0与社会化媒体时代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内在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体系中来.目前,Web2.0技术包括RSS、博客、维客、SNS、微博等。
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紧密和牢固的关系.关于Web2。
0的共识之一:以人为中心关于Web2.0的共识之二:用户参与网站的内容建设和“生态”建设Web2.0试图把Web1.0时代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Web2。
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拓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拓展为更多“自媒体”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
个体内容生产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走向一、以“个人门户”为中心、基于“关系网络”的互联网以Web2。
0的相关技术作为依托,用户可以再一个平台上集成各种信息、服务和应用,从而形成一个网络化生活和工作的个人门户,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形成,人们的社会关系在整个传播中的“基础设施",信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流动.二、作为公民新闻平台的互联网1。
公民新闻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使之触及以往专业媒体不能触及的社会各个角落。
2.公民新闻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补充和平衡.3.用户全程、多点直播增强了受众在新闻中的“卷入程度”.4.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人的“把关人"地位.5.推动专业媒体角色向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媒体作为标杆,成为公民新闻的参照坐标;专业媒体成为公民新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线路和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见表1-1)表1-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见表1-2)表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网络协议(1)网络协议的含义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达到实体(各种文件传送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通信体系结构①计算机网络通信通常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即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
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就是通信体系结构。
②目前一般采用的一种参照基准是ISO的层次模型。
(3)ISO层次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是ISO,它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即OSI 模型。
这个模型共分成七层,包括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等。
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4)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它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来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①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障数据正确、安全地传送到目的地。
②IP用于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目前,IP地址分为两类:a.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使用静态地址。
b.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不完全相同,这主要是由Pv4技术下IP 地址资源有限导致的。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Web2.0的应用用,是一一种社会纽带4,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量的接收器器,同时也是个体能量量放 大大为社会能量量的转换器器。
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自自媒体、UGC、公⺠民新闻5和社会化媒体的概念也应运而而生生。
自自媒体(We Media)指在网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技术)环境下,不不从属于专业媒体的个体 或组织通过各种网网络手手段进行行行自自主的信息传播的新形式。自自媒体是私人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自主 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子化的手手段,向不不特定的大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人传递规范性及非非规范 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微博、微信订阅号都是其中的一一种方方式。
3 社会化搜索是通过搜索形成一一个有共同爱好的人人际圈子子,又又通过搜索每个人人的爱好和收藏为用用户提供一一个更更 为准确的信息。社会化搜索引擎通常都具备元搜索、收藏、圈子子等功能,来满足足他们最终达到一一个全社会知识 共享的概念。其思路路是通过整合用用户力力力量量,来补充机器器搜索的不不足足,我们常说的“人人肉肉搜索”也可以被看做一一种 社会化搜索。而而社会化搜索引擎主要指基于人人们的社交网网络,针对社会化媒体中用用户生生产的内容进行行行搜索的技 术。
互联网网上的所有信息相互连接,变成了了一一个统一一的内容网网络。WWW的普及,使得”Web网网络“成 为互联网网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于是⻔门户网网站和搜索引擎2应运而而生生。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社会化搜索”3和“社会化搜索引擎”的提法也开始出现。
3、人人与人人的连接:Web2.0与社会化媒体兴盛 2004年年以来,互联网网开始了了新一一轮的变革革,而而这样一一个变革革的核心心特征是调动用用户参与的 Web2.0。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九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 (2)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 (2)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 (2)2.网络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 (3)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 (3)1.“议程设置”与“议程融合”理论 (3)2.网络中是否存在议程设置 (4)3.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 (4)4.网络“议程设置”的基础作用机 (5)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 (6)1.“沉默的螺旋”假说简介 (6)2.网络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 (6)3.网络中“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机制 (7)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1)传播效应与作用效果A. 传播效应传播效应,衡量的是特定对象的传播范围与影响面。
仅看单一传播对象时,网络传播的效应包括放大、削弱、催化和裂变等。
a) 放大效应网络传播可能将一件小事或一个小话题的影响不断放大,最后在整个网络甚至是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b) 削弱效应有些对象本来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面,但网络可能对它产生一种削弱效应。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通常说明媒体的选择判断与网络受众的选择判断发生了偏离。
c) 催化效应在网络传播中,它不仅意味着广泛的传播面,同时意味着事物的属性在人们眼中会发生变化。
d) 裂变效应一个话题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分解,衍生出大量新的话题,从而产生强大的传播能量。
对于多个传播对象,网络传播的效应常常体现为两种,即聚变效应和正反馈效应。
a) 聚变效应网络传播可以将一些弱小的话题或声音聚集起来,将它们汇聚成一种强大的声音。
通过这一过程,每一个弱小的声音的能量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b) 正反馈效应当几个对象同时传播时,网络传播会产生一种使强者更强、使弱者更弱的正反馈效应。
B. 作用效果传播效应,只是反映了传播活动本身是否引起关注。
作用效果,则是指所传播的事物在受众那端引起的反应。
作用效果包括以下几种。
a) 引起受众注意的程度在网络中,这种注意程度可以通过页面访问量、点击率、转发量等来衡量。
考研《网络传播概论》名师彭兰讲义和考研真题
考研《网络传播概论》名师彭兰讲义和考研真题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线路和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见表1-1)表1-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见表1-2)表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网络协议(1)网络协议的含义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达到实体(各种文件传送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通信体系结构①计算机网络通信通常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即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
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就是通信体系结构。
②目前一般采用的一种参照基准是ISO的层次模型。
(3)ISO层次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是ISO,它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即OSI 模型。
这个模型共分成七层,包括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等。
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4)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它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来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①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障数据正确、安全地传送到目的地。
②IP用于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目前,IP地址分为两类:a.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使用静态地址。
b.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不完全相同,这主要是由Pv4技术下IP地址资源有限导致的。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节Web2.0与社会化媒体时代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内在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体系中来。
目前,Web2.0技术包括RSS、博客、维客、SNS、微博等。
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紧密和牢固的关系。
关于Web2.0的共识之一:以人为中心关于Web2.0的共识之二:用户参与网站的内容建设和“生态”建设Web2.0试图把Web1.0时代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拓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拓展为更多“自媒体”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
个体内容生产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走向一、以“个人门户”为中心、基于“关系网络”的互联网以Web2.0的相关技术作为依托,用户可以再一个平台上集成各种信息、服务和应用,从而形成一个网络化生活和工作的个人门户,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形成,人们的社会关系在整个传播中的“基础设施”,信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流动。
二、作为公民新闻平台的互联网1.公民新闻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使之触及以往专业媒体不能触及的社会各个角落。
2.公民新闻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补充和平衡。
3.用户全程、多点直播增强了受众在新闻中的“卷入程度”。
4.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人的“把关人”地位。
5.推动专业媒体角色向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媒体作为标杆,成为公民新闻的参照坐标;专业媒体成为公民新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三、作为媒介融合中枢的互联网1.技术融合:信息的采集、制作与发布2.业务融合:融合性新闻、媒体合作互动、融合性产品3.平台融合:媒体发布平台的融合,先合后分4.市场融合:业务融合和平台融合的结果,Zaker5.机构融合:最高层次,体制性条件四、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移动化是未来网络传播乃至整个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并且发展到极致,那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传播。
2020-2021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南京师范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南师大新闻与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起步于1964年,迄今已经50余年。
学院专业设置齐全,学科层次完整。
学院下设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系、网络与新媒体系、影视摄影系等5个系,面向省内外招收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的本科生,其中新闻学专业为国家首批特色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学院拥有新闻学博士点1个,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与传播硕士、广播电视(艺术硕士)2个专业学位点。
自2001年以来,新闻学科连续获得“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被遴选为“十三五”江苏省唯一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方向:01(全日制)全媒体传播02(全日制)广告设计03(全日制)编辑出版招生人数:45人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 英语二③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复试科目:F017新闻传播业务前沿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新闻学基础、写作二、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理论教程》,骆正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或《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23年长沙理工大学F1406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应用考研复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F1406 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应用一、考试要求《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应用》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初试合格后的考试环节之一。
该复试科目旨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现象和传播现象,及对新闻案例、传播案例和文本内容进行解析和阐释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新闻学理论与应用部分传统新闻学经典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观、新闻舆论与新闻引导、全媒体新闻理论与应用、媒介经营管理理论与应用。
2.传播学理论与应用部分传播学经典理论、媒介与文化、媒介技术对传播学理论的影响、融媒体传播理论、传统媒介的融媒体转型、信息技术与媒介传播理论。
3.网络与新媒体理论与应用网络新媒体系统、技术、场景、网络新媒体经济4.媒介经营管理媒介组织论、媒介产品论、媒介市场论、媒介产品价格论、媒介沟通论、媒介营销渠道。
5.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应用跨文化传播基本理论、符号学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研究、跨文化传播中规范、社会互动与认同的研究、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心理研究、传播技术和全球化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对具体跨文化传播活动和现象的分析与评价。
三、题型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简答题占40%,案例分析题占60%。
四、参考教材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第二版。
2.《新闻学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第二版。
3.《新闻采访与写作》.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第一版。
4.《网络传播概论》.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第四版。
5.《媒介管理》.支庭荣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第三版。
6.《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孙英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网络传播概论 第四版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引言网络传播是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数字技术来传达信息、传播观点、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该书是网络传播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涵盖了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内容概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覆盖了网络传播的各个方面。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涵盖了不同的主题。
第一部分: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传播的起源、定义、特点以及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通过对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的解释,读者可以对网络传播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传播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传播媒介理论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第三部分:网络传播的技术与工具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包括社交媒体、博客、微信公众号等。
通过学习这些技术和工具,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网络传播,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网络传播的案例分析这一部分通过对实际的网络传播案例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实践方面。
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作者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五部分:网络传播的管理与战略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管理和战略问题,包括网络品牌建设、危机公关、网络口碑管理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制定网络传播的战略和管理网络传播的过程。
这一部分探讨了网络传播的未来趋势,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
通过对未来趋势的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网络传播的方向和发展。
结论《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网络传播领域的学生、从业者以及对网络传播感兴趣的人士都是一本必备的教材。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网络传播的各个方面,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网络传播工作中。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3)第一节网站传播:大众传播的延续 (3)1.网站传播的主体及其目标 (3)2.网站传播的特点 (3)第二节论坛:“古老”、封闭的社会化媒体 (4)1.网络论坛的形式 (4)2.网络论坛的作用 (4)3.网络论坛的成员关系 (6)第三节即时通信:基于关系网络的点对点传播 (6)1.即时通信传播的功能 (6)2.即时通信传播的特点 (7)3.即时通信中的关系网络与公共传播 (7)4.即时通信传播的社会影响 (8)第四节博客: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化舞台会化舞台 (9)1.博客的社会意义 (9)2.博客的传播结构 (10)3.博客的传播特点 (10)4.博客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1)5.后博客时代的博客价值 (11)第五节维基:协作式知识生产系统 (11)1.维基及其传播的基本特点 (11)2.维基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2)3.维基的主要应用方向 (12)第六节SNS:小世界的映射 (13)1.SNS的基本含义 (13)2.SNS的传播结构 (13)3.SNS的传播特点 (14)4.SNS个体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4)第七节微博:大众传播的社交化 (15)1.微博的社会意义 (15)2.微博的传播结构 (16)3.博客的传播特点 (16)4.微博的传播特点 (16)5.微博个体用户的需求 (17)第八节微信:三个层级传播的贯通 (18)1.微信平台的主要价值 (18)2.微信朋友圈及其影响 (19)3.微信群及其影响 (20)4.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传播特点 (21)第九节APP传播:垂直内容的移动化包装 (21)1.APP兴起的技术基础 (21)2.APP及其传播特点 (21)第十节移动视频直播:在场、表演与陪伴 (22)1.新闻事件的网络直播:从现场到在场 (22)2.社交互动性直播:“表演”“在场感”及“陪伴” (23)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第一节网站传播:大众传播的延续1.网站传播的主体及其目标网站传播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ISP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意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指向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口与相关服务的机构。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一、网络传播的概念和特点网络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分享的一种形式。
其特点包括:全球性、即时性、互动性、多样性和社交性。
1. 全球性:网络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使信息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2. 即时性:网络传播实时传递信息,使人们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消息和资讯。
3. 互动性:网络传播提供了双向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使信息接收者也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4. 多样性:网络传播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5. 社交性:网络传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社交,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信息分享和交流。
二、网络传播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网络传播的内容包括新闻、娱乐、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
在形式上,网络传播主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
1. 新闻传播:网络新闻传播成为重要的新闻报道媒介,通过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进行即时报道。
2. 娱乐传播:网络娱乐内容包括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等,通过在线视频网站、音乐平台、游戏平台等进行传播。
3. 教育传播:网络教育成为重要的教育传播途径,包括在线教育平台、远程教育等形式。
4. 商业传播:网络商业传播涉及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等领域,在线购物、电子支付等成为主要形式。
三、网络传播的影响和挑战网络传播对社会生活和传媒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1. 信息获取与选择:网络传播扩大了信息获取的途径,但也增加了信息量和真实性的挑战,人们需要辨别信息真伪和选择可信信息。
2. 社交网络影响:网络传播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但也可能导致信息泛滥、网络暴力和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
3. 媒体生态变革:网络传播改变了传媒行业的格局,传统媒体面临转型和挑战,需要适应网络传播的形式和需求。
4. 网络安全威胁:网络传播面临网络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威胁,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保护机制。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络传播概论(彭兰)第⼆章知识点整理⽬录第⼀节⽹络的多重属性 (2)1.⽹络的技术平台属性 (2)2.⽹络的传播媒介属性 (2)3.⽹络的经营平台属性 (4)4.⽹络的社会形态属性 (5)第⼆节⽹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7)1.⽹络中的⼈际传播 (7)2.⽹络中的组织传播 (8)第⼆章⽹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第⼀节⽹络的多重属性1.⽹络的技术平台属性(1)技术进步与⽹络功能的良性互动世界各国在⽹络技术上的⼈⼒与物⼒投⼊带来了⽹络技术的突飞猛进。
反过来,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进⼀步拓展⽹络应⽤的⼴度与深度,这就更加促进了政治、经济、⽂化等各⽅⼒量对于⽹络的关注以及在⽹络中的投⼊。
(2)⽹络技术的特点它与很多技术相互关联,其发展脉络更复杂。
它不仅是⼤众传播的⼿段,也是⼈与⼈沟通的⼿段,来⾃⽤户⽅⾯的驱动⼒,对于技术发展起着明显作⽤。
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是⼀种传媒技术,更涉及社会⽣产与⽣活的各个层⾯。
因此,它的发展动⼒更为多元、强劲。
(3)防⽌“技术近视”和“技术决定论”当我们研究⽹络媒体的发展时,不能忽视技术在它的历史进程中的作⽤,更要时刻关注技术对于未来传媒业⾛向可能起到的作⽤,否则就可能陷⼊“技术近视”的沼泽。
但在看到技术可能性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技术因素只是媒介发展的⼀个动⼒,⽽政治⼒量、经济⼒量的⼒学关系,对于媒介的发展是更为重要的。
2.⽹络的传播媒介属性(1)⽹络传播的复合性A. 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a) ⽹络是⼀种复合性媒介,所承载的传播形态包括⼈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交织、渗透与互动关系。
b) 从传播形式来看,⽹站、客户端、电⼦邮件、即时通信、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相互连接、渗透,形成了⽴体的传播⽹络。
B. 传播⼿段的多媒体融合多媒体融合有两个层⾯的含义:a) ⼀是指⽹络平台可以承载任何⼀种形式的信息;b) ⼆是指在有关某⼀事件或主题的信息传播中可以综合运⽤多媒体⼿段。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本篇文章主要对《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一书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涉及到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网络社交与群体互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网络营销等方面。
一、基本概念1. 网络传播: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共享,实现人们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与社会交流的过程。
2. 网络化社会: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全面、大规模、持续地变成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不可逆转的。
3. 媒介:指传播或传递信息的工具或途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例如书、报、电视、广播等。
4. 新媒体:指使用计算机技术作为媒介的传媒形式,例如互联网、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
5. 平台:指提供网络传播服务的基础设施,用于用户之间交换信息和进行互动。
6. 消费者生成内容(UGC):指消费者利用网络途径自主创作或发布的各种内容,如照片、视频、音频等。
7. 微博:指一种基于微型博客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通过用户发布短小的消息实现信息共享。
8. 社交媒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技术连接和交流的人们谋求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共识和身份的社交化趋势。
9. 互联网思维:指以开放、共享、创新的态度,基于多元化的信息、多级的沟通、自由的访问和自主的交互,通过互联网与网络技术进行全面协作、开放创新和全球化交流的新型思维方式。
二、网络社交与群体互动1. 社交网络:指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平台,通过分析用户信息和网络行为,形成人际关系网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
2. 社交媒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技术连接和交流的人们谋求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共识和身份的社交化趋势。
3. 群体互动:指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多人之间的交互和协作,提高交互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参与感和主动性。
4. 社交媒体营销: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市场推广、品牌宣传、产品销售和消费者服务等活动。
原创-考研-人大-笔记-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原创-考研-⼈⼤-笔记-彭兰《⽹络传播概论》⼀、⽹络传播的典型样式1、⽹络中的⼈际传播:⽹络中可以实现⼈际传播的⽅式主要有包括:电⼦、聊天、博客(播客),⽹络游戏等1、传播渠道、传播渠道——————以⽹络这⼀⼤众传媒为中介。
以⽹络这⼀⼤众传媒为中介。
2、传播⼿段、传播⼿段——————多种⼿段并存,⽂字交流为主多种⼿段并存,⽂字交流为主⽬前的⼈际传播⼿段已经发展到⽂字、图像、⾳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段,⽂字交流仍是⽹络⼈际传播中的主要⼿段(技术因素限制,多数⼈的偏好,交流内容便于记录)。
⽹络交流往往另有⼀套⾃⼰的语⾔体系“顶”“mn”⽹络表情符号,“脸谱”。
3、传播情境、传播情境——————虚拟性虚拟性相对来说,是⼀种更平等更纯粹的交流,它使交流内容与技巧等的重要性。
4、传播主体、传播主体——————可匿名性,多⾯性可匿名性,多⾯性可匿名性——个体在进⾏⾃我表达时,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较任性,⽆须对⾃⼰的⾏为承担后果“本我”“语⾔暴⼒”,聊天室的⽆序状态与⼼理动因。
⽹络的特点也使⽹络⼈际传播中的个体表现出⼀种铖——名字、性别、⾓⾊等5、传播范围、传播范围——————⼴泛性,偶然性⼴泛性,偶然性⼴泛性——⼈们基本上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不同⽂化背景的⼈通过⽹络进⾏⼈际传播的可能性⼤⼤增加。
偶然性——交流的预热期,全⾯试探——⾛向稳定。
6、传播辐射作⽤、传播辐射作⽤——————基于⼈际交流的社会⽹络基于⼈际交流的社会⽹络⽹络中的⼈际传播可能在点对点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个宏⼤的⼈际⽹络,这时,⼈际传播的⼿段与渠道,可能产⽣⼤众传播的效果;“病毒式营销”;流⾏⽂化传播、社会舆论传播、社会动员等的重要渠道。
1、对现实世界⼈际交流的影响1、“泄压阀泄压阀””,⽐现实世界更轻松。
2、负⾯效果a、沉溺于⽹上交流,忽视现实世界中的交流。
b、⿇醉⾃⼰,逃避现实。
C、“⽹络成瘾症”——也称“⽹络成瘾综合症”或“⽹络的病态便⽤”,⼼理学也称之为⼀种病,形成的主要原因之⼀就是过分依赖⽹络中的⼈际关系,失去对现实⽣活的兴趣,直接表现是⼈们沉迷于⽹络游戏,⽹络聊天等活动,⽹络中的⼈际交流成为导致⼈们上⽹成瘾的⼀个直接诱因。
网络传播概论课总结(4篇)
网络传播概论课总结第1篇①公共信息获取②微博传播信息时效性强且内容丰富,无中介到达微博用户;再者信息与意见并行传播,用户得到额外收获。
③自我表达与记录④微博为人们的形象塑造提供了不同的手段,更有利于展示人的多面性。
⑤社会关系与社会资本⑥微博用户以个人为中心,通过“关注”与“被关注”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并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如名声一类的社会资本。
⑦信息与知识的积累、归档⑧微博对部分用户来说就是“图书馆”或“百科全书”,用户分享、收藏的许多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料库或知识库。
网络传播概论课总结第2篇说实话,网络传播发展到现在,并没有任何一个教授或者学者以一个真正「学科」的角度来定义和综述它,因为「网络传播」还不是一个学科,或者说它还没有发展出一个学科所应当具有的「完善的理论架构」和「系统的学科研究」。
那「网络传播」是什么?是在一个普通的清晨醒来,我在朋友圈刷到许多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转发一篇名为「Help」的推文,讲述了离我们不远处的一个城市,正在发生的难以想象的真实事件;是在一个普通的深夜,我在微博上看到几万普通人都在转发一个女孩子在物业那里努力的、试图讲道理的保护自己猫猫的音频;是一张一张关于小猫小狗救助的图片,一次一次救援电话的传递,一字一句在无奈和妥协下彼此鼓励和安慰的文档——是两个小小的#号构成的虚拟世界里,无数普通人描述着自己的生活,发出了微弱的声音,组成这个庞大又虚幻的时代。
网络传播是这个世界上,过去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一切,是一切被记录的,被传播的、被感知的,被理解的,被共情的「人」与「社会」的总和。
网络传播是「社会现象」。
网络传播是「网络媒介技术」作为变革社会的底层动力,打破了原本大众传媒构建出的由上至下,由精英向大众传播的社会格局——网络技术的普惠性,让每一个普通个体得以连接上这个巨大的、无中心化的网络社会——于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了这个社会网络中的一个传播节点,每一个普通人都借助互联网技术与熟悉的他人和不熟悉的他者紧密相连。
[全]彭兰《网络传播概论》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考研真题详解1融媒体(北大2019年研;中传2019年研)答: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融媒体是一种信息共享,依据媒介属性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体,能够打破新旧媒体的壁垒和“界限”,实现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融媒体平台倡导的是信息源中心化,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有效结合,实现资源通融、传播互融共享、利益共融。
融媒体中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设计了“中央厨房”或称指挥中心的地方,得到同一传播信息源后,经过传播技术处理,分发到不同的新旧媒体平台,供该平台属性用户群进行阅读与传播。
2MCN(清华大学2019年研)答:MCN即Multi-Channel Network,是指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是一种新的网红经济运作模式。
作为舶来品,MCN模式源于国外成熟的网红经济运作,是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通过将平台下不同类型和内容的优质PGC (专业内容生产)或UGC(用户原创内容)联合起来,以平台化的运作模式为内容创作者提供运营、商务、营等服务,帮助PGC或UGC变现。
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MCN能够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最终实现稳定的商业收益。
3阿帕网(清华大学2019年研)答:阿帕网(ARPANET)于1969年问世,是现在互联网的前身,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ARPA)的一个实验性网络,最初阿帕网只有4台计算机相连。
为了应付可能的战争,阿帕网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即使它受到外来袭击,仍能正常工作,即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一路由而不是固定路由发送信息。
这种特性,使计算机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阿帕网的主要特点包括:可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库资源;利用分散控制结构;应用分组交换技术(包交换技术);运用高功能的通信处理机;采用分层的网络协议。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 笔记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笔记整理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一节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第一节主要讲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分类、网络协议、技术,不用深究。
第二节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
互联网构成连接的基本要素以及连接的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但“连接”始终是互联网的要义。
因此,互联网的演进也是“连接”的演进。
一、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诞生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ARPAnet)于1969 年诞生于美国,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的一个实验性网络,最初阿帕网只有 4 台计算机相连。
为了应付可能的战争,阿帕网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即使它受到外来袭击,仍然能正常工作,即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路由而不是固定路由发送信息。
为实现这一目标,这一网络采用了“分布式”结构,正是“分布式”的网络结构,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权的新兴媒体奠定了基础。
这种结构不仅使网络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造就了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与控制的复杂化。
在一些人眼里,这种分权结构因此蒙上了一层乌托邦的色彩。
一些人认为,网络具有一种重新赋权的能力,因而可能成为一种民主的工具。
1974 年,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提出了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InternetProtocol)。
在TCP/IP 提出10 年后的1983 年,TCP/IP 才被指定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为所有的网络所采纳。
这意味着互联网世界有了统一的“语言”。
TCP/IP 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这也被认为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因此被一些人称为互联网之父。
二、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互联网走向媒体化万维网: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蒂姆·伯纳斯-李在1989 年提出的WWW (world wide web——万维网,亦可称为Web)的技术构想,从根本上改变了商用互联网存在较高技术门槛的现象,也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传播概论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一节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从技术角度看,互联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硬件系统:若干台计算机、相关的通信设备、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2、软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网络通信系统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广域网和局域网。
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区别主要在于网络节点分布的地理范围,以及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
2、有线网络和无限网络。
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通过传输介质来实现连接。
三、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交换,与人的日常交流是类似的。
如果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交流规则,即交流什么、如何交流、何时交流等。
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这类规则统称为协议。
用术语表示,网络协议(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鉴于不同实体的任务和实体间通信的复杂性,计算机网络通信一般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每一层协议有不同的功能。
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称为通信体系结构,OSI模型是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层次模型,这个模型共分成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在主机内部需要发送数据时,应用层数据会逐渐转换为更低层数据,直到最底层的物理信号,然后被传输出去;接受数据时会将低层信号逐级转换为高层数据,直到转换为应用层相关数据,被各种程序所调用。
【web技术原理与应用】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准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IP地址分为静态IP地址(固定不变)和动态IP地址(每一次登录后地址都可能不一样)。
四、网络互联技术实现网络互联需要一定的设备,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包括以下一些:1、中继器:在物理层上实现局域网网段互联,用于扩展局域网网段的长度。
仅用于链接相同的局域网网段。
2、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用来连接相似类型的局域网。
3、路由器:实现网络层服务,可用于局域网与局域网、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互联。
4、网关:在传输层以上的层次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转换。
网络连接技术关系到网络的带宽,而带宽是影响网络信息传输质量的重要因素。
五、WEB结构【WEB技术原理与应用】万维网采用的结构属于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即C/S(Client/ Server)结构。
服务器上存放着数据,服务器一直处于等待请求的状态。
客户端通过相应程序向服务器请求数据,从服务器端获取数据后进行显示。
由于万维网客户端通常为浏览器(Browser),所以万维网结构也被称为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一)浏览器。
IE、火狐、Chrome、Safari等。
在进行web开发时,要尽量保持网页对各主流浏览器有较好地支持。
(二)web服务器。
从软件角度看,Web服务器是指用于对web浏览器请求做出响应的程序,该软件支持HTTP协议。
从硬件角度看,web服务器是一台特殊的计算机,与常用的个人计算机不同的是,web服务器有较快的运行速度、较大的磁盘空间、较快的网络接入速度,并能长时间稳定运行。
(三)web页。
Web页是我们用浏览器浏览网站时的页面,它由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而成,经浏览器渲染成可视化页面以便阅读。
(四)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互联网上的服务器有千千万万台,因此必须有一种资源定位机制,客户端才可以访问到这些资源,实现这一功能的规则就是统一资源定位器。
一个完整的URL包括1个H(how)和3个W(who,what,where)。
基本格式如下:六、HTML【web技术原理与应用】HTML(Hypertext Make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描述网页内容。
HTML主要由元素和属性组成,元素用于描述网页中的对象,例如一段文本,一张图片等。
而属性用于描述该对象的特征,例如文本的颜色、字体大小等。
HTML文档有固定的文档结构,一个HTML 文档由3个部分组成:HTML文档类型声明、用HEAD元素引导的头部、用BODY元素引导的文档正文。
七、CSS【web技术原理与应用】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译为层叠样式表或级联样式表,是一种格式化网页的标准方式,它扩展了HTML的功能,使网页设计者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设置网页格式。
CSS样式表的功能是用于修饰HTML内容,定义HTML中各标记的外观,如颜色、字体、边框、位置等。
样式表中丰富的属性能对页面原色进行各种修饰和美化,可以实现更加绚烂多彩的网页效果,当要修改网页风格时,只需要修改其样式表即可,不需要更改HTML代码,这样便于网页风格的切换。
另外,同一个样式表也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网页中,从而使这些页面保持统一的风格。
与HTML标记进行页面修饰相比,使用CSS样式表主要有以下优势:1、网页内容与表现(修饰美化)的分离;2、丰富的修饰样式;3、实现样式复用,提高开发效率;4、实现页面的精确控制。
八、域名申请与备案【web技术原理与应用】在Internet上发布网站需要先申请域名和空间,然后将开发好的网站内容上传到申请的空间中,这样全球用户就可以访问该网站了。
Internet域名是Internet网络上的一个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每个网站的域名都是唯一的,为了便于用户记忆,通常由英文名称、中文拼音全称或简写组成。
用户只需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即可访问网站,域名系统会把域名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相应IP地址,然后TCP/IP网络完成相应的数据传输。
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是一种层次结构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命名系统,当用户在应用程序总输入域名时,DNS可以将此(字母形式的)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
第二节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互联网(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
一、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APPAnet)1969年诞生于美国,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的一个实验性网络。
【军用】1983年,TCP/IP协议被指定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为所有网络采纳,这意味着互联网世界有了统一的语言。
这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也被认为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1974年提出TCP/IP协议的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因此被一些人称为互联网之父。
【民用】二、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互联网走向媒体化1989年,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蒂姆.伯纳斯.李提出WWW(万维网)技术构想,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这可以看作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因此他也被一些人成为互联网之父。
【商用】WWW(万维网)是互联网中的一种应用方式,它的主要思想是利用互联网传送超文本信息,且信息之间可以用超链接进行关联。
三、人与人的连接:Web2.0与社会化媒体兴盛Web1.0时代的口号是内容为王,Web2..0是以“人”为中心,Web2.0的指向,试图把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Web3.0——思想核心是让网络能思考、有智能】Web2.0的定义:它是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网站内容建设和交互的技术,网络不仅是“可读”的,也变得“可写”,因此Web2.0整体指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技术,相比Web1.0,Web2.0具有强烈的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
社会化媒体定义:它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
其主要特征有:1、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2、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四、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手机通信网络的升级,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二者汇流形成了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网络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
移动互联网基本特征:终端的移动性、随身性与私人性,信息传播与服务的流动性、个性化与场景化。
五、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一)物联网技术及其意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
物联网技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新媒体技术P274】我国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物联网技术集成性高、应用跨度大、产业链长、产业分散度高、多数领域的核心技术尚在发展中,从物联网核心架构到各层次的技术与产品接口大多还未实现标准化,大规模应用所需的条件和市场还需要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物联网对传媒领域的影响:1、物联网技术增强了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2、物联网形成新的传媒中心3、物联网促进了媒介的融合4、物联网将引发人们对于媒介性质的再认识物联网下媒体传播伦理1、依赖技术VS阻碍人际交流2、过度依赖造成人的异化和部分器官的退化3、商业气息VS人文精神4、开放性VS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二)物联网相关技术:IPV6与云计算IPV6使IP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云计算:云计算是把所有的计算资源集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是云端),人们只要能够接入互联网,就能够访问云端的各种应用和信息,并根据自己使用的资源支付一定的费用。
【新媒体技术P252】工作原理:将庞大的计算机处理任务自动分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由多部网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网络传播概论】目前的“云计算”又进一步发展成了一种商业的概念,它的目标是将网络中的服务器作为一种共享的资源,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这些资源。
云计算具有如下特点:1、超大规模。
云计算通常需要数量众多的服务器等设备作为基础设施;2、虚拟化。
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底层技术之一,用户所请求的资源都是来自云端,而非某些固定的有形实体;3、高可靠性。
4、伸缩性。
???5、按需服务。
6、多租户。
每个租户按需使用资源并不影响其他用户。
7、规模化经济。
代表性云计算平台:Google(谷歌最早提出此概念)、Amazon云计算发展中的误区与问题:1、云计算是一种服务策略,本质上是一种模式,用户只是按需购买了数据中心的一部分硬件、功能或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