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归何处》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清平乐·春归何处ppt
(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 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 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 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 的无奈,妙趣横生。
四、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六、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 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 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向黄 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 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 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 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 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 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黄庭坚
寂寞伤春 假设希望 更加失望 最后希望 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 之情层层深化
五、想一想:
词人是如何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
象,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 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的?
春天的来去,是没有踪迹可寻的,因而也 就找不到一个能唤回春天的人。下边再转,拓 出新的境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踪迹,只好 去问黄鹂了。这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现出 词人对美好事物追寻的执著。黄鹂是春夏之际 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是最欢快的象征。也许, 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吧。但是,黄鹂的鸣啭, 人是不能理解的。最后,由于无人理解黄鹂的 语意,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蔷薇花,远 远地飞走了。词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 而又悠长的韵味。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 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 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 疾因受到排挤和打击,被迫离开职位 ,闲居江西上饶一带。
《清平乐》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所作 ,表达了他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和壮志 未酬的悲愤。
作品评价
《清平乐》以其深沉、婉约的词风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被誉 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
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 前途和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的象征意义
作者通过赋予意象象征意义的方式,使意象更加深刻。例如,在表现春天的美好 时,作者将春天与人生、爱情等联系在一起,使春天的意象更加具有象征意义。
04
《清平乐》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总结词
清新自然、质朴无华
详细描述
该词语言质朴,不事雕琢,用词简练自然,不追求华丽辞藻,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主题意义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描绘,词中蕴 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提醒人
们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尽管词中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哀伤 ,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 的热爱和赞美,如“枝上残花”等 词句。
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描绘,引发读者 对人生的思考,引导人们珍惜当下 ,追求美好的生活。
02
《春归何处》主题解析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概述
本曲《春归何处》通过细腻的笔 触,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深
深惋惜和留恋。
春归之叹
词中“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直接点明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 哀叹,感叹春天离去时没有留下
任何痕迹。
惜春之情
整首词充满了对春天的珍惜和留 恋,如“枝上残花,凭谁问,无 言无语。”描绘了枝头残花的凄 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即将逝去
语文:《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共15张PPT)
失望。“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无影无 B构思(ɡòu sī)新奇巧妙。
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 3.春无踪迹(zōngjì)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踪、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zhè me)一个主题。
第十二页,共15页。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 ”,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 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 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 (zhè me)一个主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 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 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 轼,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sū mén)四学士”。有《山谷词》又名《山谷 琴趣外篇》。
第二页,共15页。
二.写作(xiězuò)背景:
•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zuòzhě)政见 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 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 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 慨。
第三页,共15页。
•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 有人(yǒu rén)知春去处,唤 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 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 过蔷薇。
第四页,共15页。
• 三.词的赏析: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círén)为 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第五页,共15页。
第十三页,共15页。
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 3.春无踪迹(zōngjì)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踪、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zhè me)一个主题。
第十二页,共15页。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 ”,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 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 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 (zhè me)一个主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 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 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 轼,与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sū mén)四学士”。有《山谷词》又名《山谷 琴趣外篇》。
第二页,共15页。
二.写作(xiězuò)背景:
• 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zuòzhě)政见 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 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 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 慨。
第三页,共15页。
•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 有人(yǒu rén)知春去处,唤 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 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 过蔷薇。
第四页,共15页。
• 三.词的赏析: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círén)为 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第五页,共15页。
第十三页,共15页。
《清平乐》ppt课件
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
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
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
“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
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
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漫读好时光
因风飞过蔷薇
一直喜欢蔷薇。每年春末夏初,小区楼下的白色栅 栏上,便会铺满一架蔷薇。绿色的花托,玫红的花朵, 淡淡的香,是我喜欢的味道。
漫读好时光
都去哪儿了呢?谁知道春天的去处,唤春 天回来,与我们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 对美好事物的执念与追求。词人一直苦苦寻觅, 从梦里寻到梦外,从幻想中寻到现实世界,然而 终究无人知晓春的踪迹。或许黄鹂知道关于春 的全部秘密,它不住地啼叫着,打破了周围的 寂静。但是,谁又能听懂鸟的语言呢?只能眼看 着它顺着风势,飞过蔷薇,消失在目光尽头。
很平常的生活 晶亮亮的 好像玻璃纽扣一样 缝在我的碎花红裙上
这个初夏 浅浅的,用些什么作为纪念 仿佛怯生生的一树新叶 摇曳着挤满窗前
我们终会遗落一些什么 也总会有些 坚定地相信和执著
我这么想着,我很快乐 像风吹过蔷薇
创意写作坊
写景的文章,强调大处着眼, 小处着笔。这是一首描写“找春 天”的古诗,找的不是初春,而 是暮春。初春是“来”,暮春是 “归”。这一来一归之间,就是 诗人喜春、惜春之情,这些情感 是通过黄鹂、蔷薇等细小的事物 表现出来的。
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
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
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
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悟
诗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
情
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
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
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1完美版
(1)这两首诗突出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共同特征?(2分) (2)这两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
• (1)晶莹澄澈,幽香弥漫。(第1点如答 “清雅高洁”类也可)
• (2)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用“寒香寂寞”“仙风道骨”“淡扫蛾眉” 勾勒了水仙花的动人情态。②第二首运用 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水仙花骨如沉香 肌如玉,表现水仙花的晶莹澄澈之美;再 将水仙花与酴醿、寒梅对比,突出水仙花 的幽香。
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水仙花 宋 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 ① 一枝。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宋 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②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醿 ③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注】①篸同“簪”。②水沉:沉香木。 ③酴醿(túmí):花名,色白味 香。
•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与 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有 《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
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 32.8厘米橫219.2厘米,全文 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 物院藏。
词意理解
• 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呢?寂寞之中不知春天走 到哪里去了。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 唤她回来,我们与她同住。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参考答案
• (1)晶莹澄澈,幽香弥漫。(第1点如答 “清雅高洁”类也可)
• (2)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用“寒香寂寞”“仙风道骨”“淡扫蛾眉” 勾勒了水仙花的动人情态。②第二首运用 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水仙花骨如沉香 肌如玉,表现水仙花的晶莹澄澈之美;再 将水仙花与酴醿、寒梅对比,突出水仙花 的幽香。
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水仙花 宋 刘邦直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 ① 一枝。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宋 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②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醿 ③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注】①篸同“簪”。②水沉:沉香木。 ③酴醿(túmí):花名,色白味 香。
•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与 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有 《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
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 32.8厘米橫219.2厘米,全文 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 物院藏。
词意理解
• 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呢?寂寞之中不知春天走 到哪里去了。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 唤她回来,我们与她同住。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影响
他的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家和诗人,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平乐·春归何处》介绍
诗词概述
主题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黄庭坚 的一首抒怀之作,描绘了春天 归来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对生命的热情,以及对春天 带来的希望和喜悦的赞美。
意境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 使人们感受到了春天归来的欢 乐与美景,意境深远,给人以 美的享受。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 处》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ppt课件!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黄庭坚的诗歌《清平乐·春归 何处》以及相关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首诗的魅力吧!
黄庭坚简介
生平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以其豪放的言辞和才华出 众的诗歌而闻名于世。
学识
黄庭坚才思敏捷,广泛涉猎各种学问,精通经、史、子、集等古代经典,对文学和艺术十分 热爱。
他的作品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家和诗人,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平乐·春归何处》介绍
诗词概述
主题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黄庭坚 的一首抒怀之作,描绘了春天 归来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和对生命的热情,以及对春天 带来的希望和喜悦的赞美。
意境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 使人们感受到了春天归来的欢 乐与美景,意境深远,给人以 美的享受。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 处》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ppt课件!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黄庭坚的诗歌《清平乐·春归 何处》以及相关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首诗的魅力吧!
黄庭坚简介
生平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以其豪放的言辞和才华出 众的诗歌而闻名于世。
学识
黄庭坚才思敏捷,广泛涉猎各种学问,精通经、史、子、集等古代经典,对文学和艺术十分 热爱。
【高中语文】清平乐·春归何处ppt精品课件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
本词借伤春来抒发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
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 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
物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借伤春悼
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 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二、结合注释串解全词: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 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 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 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 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 薇。
三、鉴赏本词的情感与表达技巧
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 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 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 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 的无奈,妙趣横生。
四、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黄庭坚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六、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 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若有人知春去处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 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向黄 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 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 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 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 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 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七、总结本词的艺术特色:
黄庭坚
本词借伤春来抒发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
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 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
物的执着和追求。同时也借伤春悼
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 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二、结合注释串解全词:
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 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 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与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 除非你问一问黄鹂。它的叫声十分婉转, 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 薇。
三、鉴赏本词的情感与表达技巧
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 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 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 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 的无奈,妙趣横生。
四、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黄庭坚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六、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 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若有人知春去处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 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向黄 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 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 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 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 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 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七、总结本词的艺术特色:
人教版统编语文六下古诗词诵读《清平乐春归何处》公开课课件PPT(杨春早)
黄鹂
蔷薇
读悟情感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 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 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
处,唤取归来同住。
上阙首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向春的归去提出质 疑。“归”和“无行路”,把春天拟人化。
而“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是一种大胆的设 想,渲染了作者惜春,盼望春归急切而落寞心情。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
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下阙开头“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将询问的对 象具体化,指向了黄鹂。这也是极为奇特的想象。
后两句“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又回到了现实 的描述。一阵风起,黄鹂随风飞过蔷薇花那边去了。于是春之 踪迹最终无法找寻,而作者心头的寂寞与失落也就更重了。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 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上阕或上片 下阕或下片
读准字音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 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 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啭(zhuàn)
读好节奏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 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这是一 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 天逝去的失落和惋惜,体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时光的热爱、眷恋 和追求。
读读背背
清平乐
【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 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 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春归何处)课件
2014-8-22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春归无行路 (寂寞伤春) 若有人知 (假设希望 ) 春无踪迹 (更加失望 ) 问取黄鹂 (最后希望 无人能解 (彻底绝望) )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2014-8-22
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B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词与秦观齐名,词风流豪迈,较接近苏轼。
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 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
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苏轼、米芾 、蔡襄、黄庭坚 )”之一,是宋书尚意的重要 人物。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 取纵势。与苏轼一起将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 高峰。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 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朗月清风,书韵自 高。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吹过蔷薇。
1.这首诗的题材。 2.全文的线索是 什么? 3.作者为何要 寻春?结果如 何?
(二)二读诗歌,评品赏析
清 平 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吹过蔷薇。
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 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 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 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 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2014-8-22
(一)一读诗歌,整体把握
清 平 乐
1.这首词写春天,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表现在哪里? 有什么作用?
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 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3.感情的变化反映 了词人怎样的人生 态度?
《清平乐·春归何处》ppt课件
“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 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
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 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 个主题。 •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 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 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
最新版整物理pp院t 藏。
3
最新版整理ppt
4
词意理解
• 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呢?寂寞之中不知春天走 到哪里去了。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 唤她回来,我们与她同住。
• 但春天归去又没有踪迹,谁知道呢?除非 去问问黄鹂鸟。但黄鹂鸟千啼百啭婉转多 变,没有人理解她说的是什么,黄鹂鸟趁 着风飞过夏季开花的蔷薇。
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 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
•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与
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有
《山谷词》又名《山最谷新版琴整理趣ppt外篇》。
2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
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
32.8厘米橫219.2厘米,全文
最新版析
• 这首诗诗人连用两个比喻,说水仙花骨如 沉香肌如玉,写出了水仙有的沁人的芬芳 和晶莹澄澈之美。诗人用两个对比,与酴 醾比香突出水仙暗香浓郁;与梅比枝条为 显示水仙的柔弱。 此诗用比喻和对比手法
刻画了水仙花的精神与性格。诗人要告诉 人们的,不是水仙的绰约仙姿,所以少有 形象的描写;他要写的,是水仙特有的性 格,因此突出了幽香与柔美。
香。
(1)这两首诗突出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共同特征?(2分)
(2)这两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 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 个主题。 •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 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 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
最新版整物理pp院t 藏。
3
最新版整理ppt
4
词意理解
• 春天回到哪里去了呢?寂寞之中不知春天走 到哪里去了。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 唤她回来,我们与她同住。
• 但春天归去又没有踪迹,谁知道呢?除非 去问问黄鹂鸟。但黄鹂鸟千啼百啭婉转多 变,没有人理解她说的是什么,黄鹂鸟趁 着风飞过夏季开花的蔷薇。
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 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
•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早年受知于苏轼,与
张耒、晁补之、 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有
《山谷词》又名《山最谷新版琴整理趣ppt外篇》。
2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
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
32.8厘米橫219.2厘米,全文
最新版析
• 这首诗诗人连用两个比喻,说水仙花骨如 沉香肌如玉,写出了水仙有的沁人的芬芳 和晶莹澄澈之美。诗人用两个对比,与酴 醾比香突出水仙暗香浓郁;与梅比枝条为 显示水仙的柔弱。 此诗用比喻和对比手法
刻画了水仙花的精神与性格。诗人要告诉 人们的,不是水仙的绰约仙姿,所以少有 形象的描写;他要写的,是水仙特有的性 格,因此突出了幽香与柔美。
香。
(1)这两首诗突出表现了水仙花的哪两个共同特征?(2分)
(2)这两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清平乐 黄庭坚.ppt
概 述:
•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
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 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 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 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 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 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 “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 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黄鹂了,这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
美好事物追寻的执著。黄鹂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
鸟,也可以说是最欢快的象征。也许,黄鹂能知
道春天的踪迹。但是,黄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
解的。最后,由于无人理解黄鹂的语意,它只好
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蔷薇花,远远地飞走了。词
在这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而悠长的韵味。就
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连串的想象,把惜春 之情、寻美之意,表现的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小结
在古代诗词中,以“惜春”为主题的作
品何止千百篇。因此,词人写这类作品,必 须取新的角度和用新的手法方能取胜。此词 好就好在写得新颖、曲折,风格清奇,语言 轻巧,词味隽永。它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 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 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这 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 和出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
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作 者:•一、课后注释
•二、补充: 黄庭坚(1045-1105)又号山谷道人。 张耒、秦观、晁补之俱京师,与庭坚 同游苏轼之门,有“苏门四学士”之 称。尤长于诗,世号“苏黄”。其诗 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 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苏轼、 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 《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 趣外编》三卷。《全宋词》收录其词 一百九十馀首。《全宋词补辑》又从 《诗渊》辑得二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词文赏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 取归来同住。
1 、“寂寞”表达什么感情? 惜春之情。
2、“唤取归来”表达什么感情? 追求美好事物,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为什么“问取黄鹂”?
因为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春 天的讯息。
“寂寞”。 “寂寞无行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惜春伤春之情寄寓其间。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
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这里作者以 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
15
3.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春无踪迹谁知?”这说得更明白、更令人失 望。“留春,春不住”,春天依然无影无踪、 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它的踪迹谁又知晓呢?这 多么令人惆怅、伤感啊! 但作者情绪马上一转,因为人虽不知春去了哪 里,但整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黄鹂倒像是知道 呢。
.
16
4.“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黄鹂用清脆圆转的歌声回答我,可谁能听懂它唱的是
什么? 留给词人自己的,只是满腹的惆怅。 一阵风起,卷走那凋谢的蔷薇花瓣……句中所写之景 已暗示初夏到来,晚春将逝。读至此处,读者方明白 作者并非不知春去了哪里,只是惜春深情使他不忍心
说破而已。 写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 来临。词人终于无奈地认识到:春天,确实回不来
10
.
清平乐 惜 春
理清思路
思春(归何处) 由现实到幻觉 惜春(无行路)
唤春(归来住) 寻 春
问春(知踪迹) 由幻觉到现实 解春(蔷薇开)
惜春(不复归)
11
.
思想感情
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 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 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出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 的感染。
3
.
作者简况
黄庭坚(1045-1105)又号山谷道人。张 耒、秦观、晁补之俱京师,与庭坚同游苏轼 之门,有“苏门四学士”之称。尤长于诗, 世号“苏黄”。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 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 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 《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编》 三卷。《全宋词》收录其词一百九十馀首。 《全宋词补辑》又从《诗渊》辑得二首。
9
.
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思春(归何处) 惜春(无行路 ) 唤春(归来住) 问春(知踪迹)
解春(蔷薇开) 惜春(不复归)
3、感情的变化反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 (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 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 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此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 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12
.
课堂作业:
1、词中描写的春日景物较少,只选了 “黄鹂”和“蔷薇”,他们在作者表达惜春 之情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黄鹂常伴着春天出现,黄鹂婉转鸣叫于花间枝头,
增添了春天的色彩;无人能知,问取黄鹂亦无解,
2、“因风飞过蔷薇”有什么含义?
蔷薇在夏天(季节)开花,夏天已经来了, 春天确乎回不来了。
8
.
思考:
1、这首词写春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 住”、“踪迹”等词语上。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 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 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 以强烈的感染。
引出“寻春”之奇思妙想,从似有人知的
希望到仍无踪迹的失望,从问取黄鹂的期
望到无人能解的绝望,寻春的失败之中包
孕了无尽的惜春之情。这首词的妙处就在
于不言“惜春”之情却表现得微妙曲折、
淋漓尽致。
.
14
词的赏析: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 如何?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关键词在于
黄鹂因风而飞,这又增添了词的情趣。
蔷薇花开,渲染了景色之优美怡人,也说明夏已
来临,这就给寻春不懈的词人以提醒和明示:夏
天已到,春天是回不来了。这样,不但丰富了词
的内容,而且使词味更为. 隽永。
13
2、《清平乐》中是如何表现“惜春”主题的?
这首词不是由暮春残景引出惜春之情,而
是开门见山写“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4
.
教学目标
1、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 却不伤春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词曲折新颖的结构、清奇的风 格。
5
.
朗读清平乐·春归何处.mp3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了。
.
17
找出古人惜春惜时的名句,说说这对 你有何启示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 子
清平乐
黄庭坚
高二语文中心备课组
1
.
复习巩固
1、默写《鹧鸪天》
2给下列加线的汉字注音
拼却 鹧鸪
剩把 银釭
琵琶
3、比较《临江仙》和《鹧鸪天》的异同
2
.
(1)叙述的顺序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春恨”, 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蘋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 《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上片写当年佳会,过片写别后 思念,结尾写别后重逢。(2分,只写“倒叙”“顺叙”, 无具体分析,得1分。意思对即可) (2)表达的感情不 同:《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同时 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鹧鸪天》上片 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逸兴飞扬。下片表现的是重逢 后的惊喜之情。(4分,每首词2分,意思对即可) (3) 表现手法不同:《临江仙》运用反衬的手法,在微雨落花 清美的景色中,以燕子双飞来反衬愁人独立,无情之燕犹 得双飞,有情之人反而独立,令人惆怅不已,从而构成了 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2分,表现手法1分,表达效果1 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