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因此而成为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热点话题。“师生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复合互动观来改革教学方法,以完整心理活动为基础来改革教学方法,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来改革教学方法。因此,师生互动的实质就是指师生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这个定义我们还应强调几点:首先,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动态反映,师生互动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其次,师生互动更为本质的是要每个学生独立的思维参与,也就是每个学生思维上的互动,通过学生思维上的互动,促使学生生成新的想法,新的观点,新的见解,从而形成新的认识,思维水平得到提升,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里的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不是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一种交流并得到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把人的培养仅仅局限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看不到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课堂气氛就只能是消极、对抗的,学生常常故意将注意力指向于课程无关的对象,而教师也常常为维持课堂纪律而不得不中断教学过程。互动式的课堂环境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有机的统一。师生之间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等民主关系,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学生应有高度的自觉性,严格的自我要求的习惯。互动式的教学环境就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的一个轻松、平等、信任的心理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交流的话题增多,情感体验丰富,思路放得开,彼此容易互相影响,产生触类旁通之感,感性上也容易沟通。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转变教学的过程,而教学过程包含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四个要素。因此,首先要实现以下四个要素的转变:1.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吸收者。使学生具备敢想、敢说、敢问、敢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素质。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师”只是一种职业的称呼而已,他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3.教材功能的转变: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师要从“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让学生在大容量教材中各取所需,并形成能力。

4.媒体功能的转变:媒体不再是教师传授的手段、方法,而是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二)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仅仅有轻松的环境还不够,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创设易使学生进入角色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创设典型的学习场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创设互动式的教学情景,可以使死的知识变成活的能力。这也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

那么怎样创设互动的教学情境,我认为创设的情境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为基础,创设出有一定深度的情境,既要使学生有能力解决,同时也不能很容易的独立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以解决知识难点,完成教学。在创设情境的形式上,我认为至少应有以下几种:创设问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课题情景: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来创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出答案来,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由师生共同讨论答案。这种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不会偏离学习的内容。

创设实验场景,培养探究意识。实验的方法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巩固旧知识和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手段,由于结果是通过自己动手得来的,因此也不会很快忘记。由于每个学生采用的实验方法或具体步骤的差异,还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思维。

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传递的社会,可以说大多数学生都熟悉电脑。我们不防将一些学习内容形成研究的课程,大胆地交结学生,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写出研究结果,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又培养了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创设讨论情境,培养合作学习意识。讨论式的学习是课程改革中提得较多的教学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观,才能实现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对话的教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平等地参与学习的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

应建立变通、动态的教学过程观。传统教学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现代教学中重结果更重过程,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学习过程具体就是心灵的对话,课堂教学充满感性的成份,是生气勃勃的,因为师生交往的过程中,课堂不断地发生变化和意外,具有不可控

性,并且现代知识观也认为,文本

(教材)意义都具有不确定性,师生都可以对之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我们教学过程不再是永久的平衡,而是平衡不断打破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应是变通的、动态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加强互动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老师都会设计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或讨论。有的老师为了使自己的意图明确,往往将问题设计得很小很狭窄,对学生而言没有包容性和可选择性。我们应设计粗浅线条式的问题,把学生置于一个若大的陌生领域,学生可以放开手脚,扩大了互动空间和互动需求。在设计合作教学活动时,应设计多方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补。

总之,互动途径,这样学生之间就容易互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全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育智慧”带来了全新挑战。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要驾驭课堂,要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要让学生每一堂课都学有所获,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还得通过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底蕴,要努力使自己变得丰富起来,这样才有更多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可能,才会使自己和学生的生命在这一过程中丰富起来。在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的教师在成与败、甘与苦中所追求的正是这种“用生命点燃生命”师生生命相融共济,不断发展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