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政治: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政治《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试讲稿

初中政治《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试讲稿

初中政治——《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简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保护隐私权的方法,并认识到该如何尊重、保护他人的隐私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尊重隐私、保护隐私的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增强学生保护隐私的意识。

2.教学难点:掌握保护隐私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导入,视频呈现一段电视剧片段,妈妈在孩子睡熟后,翻看孩子的抽屉。

提问:父母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二)新授提问,你的父母有没有偷看过你的日记过你的日记,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处理?小组讨论,分享结果。

通过问题,总结出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就要有隐私的意识。

提供案例,小明邀请好朋友到家里一起玩,他的好朋友好奇的打开了小明柜子后翻出一封信,当做惊喜“分享”给大家,小明很生气的哭了,好朋友们也不欢而散。

提问:大家设想一下小明的朋友为什么会这么做?他的做法为什么是错的?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隐私,首先需要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

如果你是刚刚材料中被偷看日记的孩子,是被当众读信的小明,你会怎么做?总结,我们需要探究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提供案例,初中生小王上网时认识了网友,轻信别人,告诉了对方个人的信息,导致隐私泄露,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出,当隐私权被侵犯的时候,要学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同时,还要了解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秘密,上网注意网络安全,保护好个人信息。

选择益友,慎重交友等。

(三)巩固练习阅读书中的案例,讨论分析问题,小组派代表回答。

(四)作业布置做一张关于保护隐私权的手抄报。

四、板书设计具备意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掌握方法初中政治——《尊重和维护隐私权》逐字稿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电视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电视剧里演了些什么?好,视频播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视频中的母亲这样做,你认为如何呢?第一排的这位同学说,视频中的母亲趁着孩子睡着了就开始翻孩子的抽屉,似乎想找到什么秘密,虽然父母是最亲的人,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她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父母是不能随意翻孩子的抽屉。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_九年级政治教案.doc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_九年级政治教案.doc

提问;(1)为什么非法搜查他人住宅是犯罪行为?(2)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有哪两种情况?(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司法机关为执行任务,依法进入公民住宅或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是法律所允许的。

但必须严格按法律程序进行,即,必须持有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搜查证,由公安部门人员执行;只能针对可能隐藏罪犯或罪证的刑事被告人或其他人的住处。

那种漫无边际的突击搜查,公民有权拒绝,情节严重的还可追究其法律责任。

非法侵入住宅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没有正当理由,不经主人允许,甚至不顾主人的阻止,非法闯入他人住宅;第二,经过主人同意进入,但在要求其退出时,无理取闹,拒不退出。

(二)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板书)提问:何为通信自由?何为通信秘密?(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什么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板书)通信自由是指公民有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

通信秘密受保护,是指公民通信的内容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私拆、毁弃、偷阅他人信件。

特别提示:公安机关和检查机关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可以检查公民的信,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提问:私人信件指哪些?“任何人”包括哪些人?譬如:教师、父母、领导可以拆看学生、子女、下属的信件吗?班主任不能对学生书信作出规定周志刚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不愿为他人所知的感情世界,他们心中会有喜怒哀乐的感情变化,朋友间的书信往来就成了学生之间传送幸福与快乐,发泄、倾诉不良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

可是近年来,一些班主任出于种种考虑,对在校学生的书信往来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

如有些班主任告诉收发室本班学生的信件都由自己统一保管起来,到放假时(一周或两周)再完璧归赵。

虽然这种做法出于良好的主观愿望,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更严重的是这种扣押学生信件做法是违法行为,虽然情节较轻,但也是不允许的。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023年《隐私和隐私权》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

2023年《隐私和隐私权》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

2023年《隐私和隐私权》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2023年《隐私和隐私权》初中思想品德说课稿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隐私和隐私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

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独立意识发展,开始有了权利义务观念。

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对一些问题可以进行辩证地分析。

但在实际情况中,容易受到错误观念影响,存在认知偏差。

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期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能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

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在知识方面,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隐私的含义,能够说出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意识到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据:学生在隐私权的认识方面,存在认知偏差。

而且在学生生活中,经常存在隐私权被侵犯的事实。

五、说教法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1、导入首先在导入环节,我选用多媒体呈现案例。

2023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3.1《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2023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3.1《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3.1《公民基本权利》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

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本框内容教学安排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权利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

2.【学情分析】在初中这一阶段,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往往会面临如何处理与他人、与国家及国家机关、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情况。

学生不仅需要知晓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从而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有明确的认识与理解,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且需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按照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材第三课设计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其目的就在于全面、系统、完整地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同时体味其对于自己、社会和国家的价值,从而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懂得珍视公民权利;帮助学生加强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领悟,不断构建自己的价值观,逐步树立法治理念;引导学生依法参与社会生活,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3.【教学目标】法治观念: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用,认识国家基本制度和国家机构,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法治教育: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教学难点: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和每个人的关系。

5.【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讲授法6.【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展示宪法目录,着重强调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这一章。

教师讲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3.1公民基本权利》二、新课讲授多媒体展示小云的一家,根据情境,描述它们都有什么权利?教师过渡:公民的基本权利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初中政治初二政治下册《隐私受保护》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初二政治下册《隐私受保护》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深刻理解隐私权的概念,认识到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难点: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可能侵犯隐私的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侵犯他人隐私。
2.重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隐私权受到侵害时的应对方法和途径。
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题:针对某一具体案例,分析隐私权受到侵害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教学方法:采用个人练习、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1)隐私权的定义和法律保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漫画,如“网络偷窥”、“电话骚扰”等,引发学生对隐私权的思考。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隐私权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2.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你知道什么是隐私权吗?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隐私权被侵犯的情况吗?
(2)生活中常见的侵犯隐私权行为及防范措施;
(3)遇到隐私权侵害时的应对方法。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的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隐私权知识点的记忆,提高法律意识,为实际生活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保护隐私权,从我做起”的倡议书,要求不少于300字。倡议书需包括以下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了解隐私权的内涵、法律保护及实际应用,提高法律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权利与法律保护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权利与法律保护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权利与法律保护教案目标:1.了解公民权利的概念和内容;2.掌握法律保护公民权利的意义;3.培养学生从法律角度看待公民权利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概念解析:1.公民权利的概念及种类;2.法律保护公民权利的意义。

二、公民权利的保障方式:1.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2.人权保障机构的作用;3.社会公民的职责;4.法律诉讼的途径。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对公民权利与法律保护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教学重点:1.掌握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种类;2.理解法律保护公民权利的意义;3.培养学生从法律角度看待公民权利的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公民权利在法治社会中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从法律角度看待公民权利的能力。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2.小组讨论;3.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公民权利和法律保护的思考:1.什么是公民权利?2.为什么需要法律保护公民权利?二、概念解析(15分钟)教师通过教学PPT等形式,介绍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种类,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公民权利的保障方式(30分钟)1.教师介绍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教师介绍人权保障机构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教师分组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采访社会公民,了解他们对维护公民权利的看法和做法,并撰写小结报告。

4.学生小组讨论及报告。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2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案例材料,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公民权利与法律保护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身的公民权利。

教学资源:1.教学PPT;2.案例材料;3.学习资料。

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2.学生小组讨论的报告;3.问题解答的准确性和深度。

延伸拓展:1.学生可以自行收集一些与公民权利和法律保护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2.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等相关法律机构,深入了解法律保护公民权利的具体工作。

九年级法律与公民权益的优秀教案范本

九年级法律与公民权益的优秀教案范本

九年级法律与公民权益的优秀教案范本第一节:概述为了提高学生对法律和公民权益的了解和认识,本教案旨在为九年级学生设计一堂有趣且富有实践性的法律与公民权益课程。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掌握公民的基本权益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课程目标1. 了解法律的定义和功能,明确法律的重要性;2. 掌握公民的基本权益,如言论自由、平等权利等;3. 能够分析和解决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4.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第三节:预习活动在课前,要求学生阅读与公民权益相关的法律条文,如宪法中有关言论自由的规定,以及关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等。

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准备一些案例以供课堂讨论。

第四节:引入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对法律与公民权益的兴趣,可以通过一个视频或者真实案例来引入。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有关公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讨论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公民权益。

第五节:案例分析安排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的内容,进行案例分析。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讨论。

鼓励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合理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展开互动讨论。

第六节:角色扮演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运用的实际情境,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老师提供一些真实案例作为素材,学生们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解决法律纠纷的过程。

通过扮演角色,学生们可以深入理解法律的运作方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节:小组讨论在课堂的最后,安排一个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就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就法律与公民权益的关系、法律在保护公民权益中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第八节:作业布置作为对本堂课学习成果的巩固,布置一篇小作文作为作业。

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写一篇关于法律与公民权益的作文。

第三课第一讲 公民基本权利 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第一讲 公民基本权利 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提出导学问题三: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哪些?这项自由对公民有何意义?导学问题归纳: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阅读P33正文,归纳出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并分组回答。

通过正文内容归纳,让学生知道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提出导学问题四: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行使监督权要注意什么?有何意义?1. 案列提示:行使了监督权(检举权);以事实为依据。

2.导学问题归纳:监督权: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应注意:行使监督权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阅读P33探究与分享,并回答: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它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阅读P34相关链接:网上评议政府的内容、要求和流程3.阅读P33正文,归纳出公民享有监督权的条件和意义。

通过案例探究、相关链接和阅读正文。

使学生从中得出公民享有的监督权的有哪些?行使监督权的条件和意义。

提出导学问题五: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有何重要性?1. 案列提示:是违法行为;严某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收到了侵犯2.导学问题归纳:人身自由指公民人身不收非法侵犯的自由。

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侮辱,住1.阅读P35探究与分享,并回答:乡政府的行为是否合法?你认为严某的那些基本权利收到了侵犯?2.阅读P36相关链接:维护人格尊严的相关法律规定3.阅读P35-36正文进行归纳并回答导学问题结论。

通过案例探究,使学生理解公民的人生自由不收侵犯;通过相关链接,进一步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通过正文归纳,得出公民人身自由的内容和重要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三框尊重隐私 保守密 教案设计(苏人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三框尊重隐私  保守密 教案设计(苏人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三框尊重隐私保守密教案设计(苏人版) 【教材分析】本框是继学生了解了诚信的重要意义,明白诚信的价值,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之后,进一步讲述诚实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尊重他人的隐私,严守国家秘密。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下学期已经学过《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一课,知道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国家保护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学会了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本框把隐私和诚信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知道诚信在大多数场合下需要实话实说,但诚实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表现,实话实说不等于直话直说。

【教学目标】1.理解诚实在不同场合诚实有不同的表现,知道诚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隐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情感、态度、价值观)2.知道诚信必须严守国家某某,保守国家某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知识能力)3.懂得诚实问题的复杂性,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知识能力)本框题内容由导言、三目构成。

【教学重点】诚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隐私权,并不意味着要公开自己的全部秘密【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主体探究型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学教互动,以问题探究为载体,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在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认识。

【教学手段】PPT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活动一:【交流】小红刚上中学不久,就有同学问她家的、家庭住址,想到她家玩,有的还好奇地打听她父母是干什么的。

由于彼此不熟悉小红没有回答。

有的同学便说小红不合群、不开朗。

小红知道后很难过,她认为自己没有错,但又说不出道理。

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你能帮小红讲清道理吗?【设计意图】导入本课,引出主要内容,使学生产生探究“隐私”的兴趣。

案例中涉及到了一个很敏感的话题,那就是隐私,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与隐私相关的话题——尊重隐私保守秘密。

初中思想品德 第五课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 3

初中思想品德 第五课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 3

第五课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的意识。

2.提高依法维护隐私的能力,知道侵犯隐私权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重难点重点:树立隐私意识,尊重和维护隐私难点:树立隐私意识,尊重他人隐私权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2010年高考尘埃落定,历年来被称为“拦路虎”的数学再次成为议论重点。

众多江苏考生上网反映数学题难度很大,之后有网友发起对数学试卷命题者的人肉搜索,并为其封上“数学哥”的称号。

“数学哥”的一些相关信息被网民们晒到了网上。

提到网络搜索,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百度、 Google。

但事实上。

目前网络上最具威力的搜索力量不是它们,而是汇集亿万网民力量的重量级武器“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就好比一张“网络通缉令”,任何违背网民意愿的事件和人物都有可能成为无数网友的合力追缉对象,直至被搜索者的姓名、照片、手机、家庭住址、工作单位、配偶和子女等等相关信息逐一曝光,让地球人都知道。

【思考讨论】你是如何看待“人肉搜索”的?你会参与“人肉搜索”吗?四、教材精华(一)知识链接1.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我们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

(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个人隐私权里无不饱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责任和信誉。

责任保证个人隐私安全,信誉体现对他人的忠诚。

(3)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树立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2.依法维护隐私权树立隐私意识,矫正不良陋习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保护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侵害隐私权的表现维护隐私权的方式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1)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

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探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 (2)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探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 (2)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探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一、网络安全对个人隐私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尤其对于初中九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信息获取和交流的关键阶段。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探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对他们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1.1 网络威胁与风险在引导学生探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问题时,首先应了解其背后存在的网络威胁与风险。

例如,盗取个人信息、骚扰、欺凌、色情内容等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并引导他们明确个人隐私保护至关重要。

1.2 互联网行为规范接下来,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行为规范,并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合适的网络文化。

包括但不限于:尊重他人隐私权、遵守版权法和智力财产权等法律规定、不传播虚假信息、不散布谣言等。

通过互动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良好网络行为对于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对网络空间的尊重与积极参与。

二、网络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2.1 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的泄露往往会给当事人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中重点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必要的。

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哪些个人信息是敏感或私密的,并提供实用的保护策略,如设定强密码、定期更新软件、识别钓鱼网站等。

2.2 社交网络与隐私保护社交网络在学生中间非常流行,因此在探讨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时应特别关注社交网络使用和隐私设置。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隐私设置,避免将自己过多的个人信息暴露给陌生人,并加强警惕性以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或滥用。

2.3 调查来源真实性在处理新闻资讯、网上评论或者其他互联网内容时,学生应具备辨别来源真实性和信息准确性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获取信息,提醒他们注意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存在,并以此培养他们成为负责任的网络公民。

2.4 网络伦理与道德讨论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还应突出强调网络伦理与道德观念。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第1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学设计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规定。

2、能力目标:能主动的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隐私权的意识,提高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到公民个人隐私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法律关注的问题,法律对公民的隐私予以保护。

教学难点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的理解及运用,并转化为自觉维权的行为。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互动交流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欣赏漫画《偷窥》1、发挥你的想象:他(她)可能在干什么?2、假如被窥视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小结:人人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影响着一个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第17课第一框《法律保护公民学生举手回答通过漫画欣赏、学生思考回答,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不想让别人知道,进入学习主题。

第1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教学设计金坛市第三中学徐俊方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是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十七课的第一框题。

这一框题是本课的导入点。

本框内容着重解决的是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本框题为解决如何维护隐私以及尊重他人隐私的教学计划做了铺垫,是本课教学的依据和基础。

2、学情分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私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产生了社会生活群体化与个体生活独立化的冲突。

在这种冲突下,要求法律保护个人的私生活不受干涉的权利,成为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指标。

八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在生活中也对自身的私密空间得到尊重的呼吁也越来越高,因此,让学生了解隐私权,懂得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就尤为重要。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教学设计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教学设计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教学设计The residence of citizens is inviolable, and the freedom and secret of communication are pr otected by law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导入新课:材料分析:材料一:1966年8月30日夜11点多,与著名作家、翻译家傅雷毫无瓜葛的xxx学院“红卫兵”闯入他家,开始了长达四天三夜的大抄家。

为找到“罪证”挖地三尺,连埋在花下当肥料的鱼鳞都细细审视,最后,终于在阁楼上查获了所谓“反党罪证”:在一只寄存于傅家多年的箱子里,找到一面嵌有蒋介石头像的小镜子和一本有宋美龄照片的旧画报。

在抄家“英雄”扬长而去之后,傅雷夫妇从容留下遗言,于当夜凌晨悬梁自尽,以死抗议法西斯式的抄家行为。

材料二:1955年震惊中外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就是由于胡风的一位旧友交出胡风在40年代与他的私人通信,而直接引发的。

在全国清查“胡风集团”的运动中,与胡风通信就是有问题的证据。

而胡风作为文学家,和各地文学青年有大量通信,这些通信全部给他们带来厄运。

提问: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方向:文革时期,法律被践踏。

“红卫兵”可以无需任何法律程序,随意闯入别人的住宅,搜查所谓的反党、反革命证据;连人们用来问候、交流的私人信件也被人随意拆看,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严重侵犯,它直接影响了公民的安定生活、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2.体会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

三、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图片重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难点: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导入新课】展示漫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漫画的理解。

答案提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讲授新课】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理清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其中分别又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课件展示: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4)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活动一:阅读教材P34“运用你的经验”,思考小云一家人都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案提示:受教育权、被选举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教师归纳: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广泛而真实,为公民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提供保障。

2.活动二:阅读教材P35第一个“探究与分享”,讨论以下问题:(1)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答案提示: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答案提示:我心目中的人大代表要有较强的法治意识、群众观念和较高的履职能力,能为人民着想、替人民说话、真心为人民服务。

课件展示: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一、引言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然而,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特别是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一环,我们需要教导学生关于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培养他们正确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介绍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对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的认知和技能。

二、认识网络风险1. 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2. 分析各种网络攻击手段及其危害3. 探索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可能遭遇的具体风险场景三、保护个人信息1. 知晓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 培养学生意识到个人信息泄露对自身造成损害的重要性。

2. 审视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反思并修改可能存在不当行为习惯。

3. 学会设置隐私设置和密码- 指导学生了解如何设置个人账户的隐私设置以及创建安全密码。

4. 警惕钓鱼网站和网络诈骗- 教育学生辨别钓鱼网站和网络诈骗,并提供正确应对的方法。

四、预防网络攻击1. 学会辨别可信网站和应用程序- 告知学生如何判断一个网站或应用程序是否可信,以避免下载恶意软件。

2. 防范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介绍如何使用杀毒软件,避免病毒和恶意软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威胁。

3. 避免点击未知链接和附件- 强调不单击未知链接和附件的重要性,以预防钓鱼邮件和恶意链接。

五、培养正确使用网络自由的观念1. 理解网络审查的存在与必要性- 探讨国家对互联网进行审查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其存在与必要性。

2. 强调言论自由权力与责任- 培养学生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利并承担责任的观念。

3. 探索网络社交规范- 讨论网络社交行为的规范,提醒学生文明使用网络。

六、实践活动设计1. 制作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海报- 要求学生以海报形式呈现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内容,并展示在校园内。

2. 模拟网络攻击与防护游戏- 设计一款模拟网络攻击与防护的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学生辨别和应对网络威胁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
秘密受法律保护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itizens ’houses are inviolable, and freedom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ecrets are protected by law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
法律保护
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你的邻居怀疑你偷了他的小猫,要进屋搜查可以吗?
如果父母或老师以关心你为由私拆你的信,你认为合法吗?
这两个问题其实已经涉及到公民的另外两项权利,这种行为是否合法我们在讲完这节课后自然会得出结论。

三、(板书)
(一)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板书)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是指公民起居的住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以保证公民的安定生活、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

举例:
张先生夫妇在凌晨被室内的响动惊醒,立即起床并打开卧室的门,发现有人已走到客厅和卧室过道处。

这个人自称
是物业公司的保安,于是,张先生夫妇把物业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朝阳法院做出判决,物业公司一次性赔偿张先生夫妇精神抚慰金各1500元。

朝阳法院认为,张先生夫妇身为业主,第一太平戴维斯综合物业顾问(北京)公司是受委托的朝阳园物业管理公司,双方间形成了物业管理与物业公司管理关系。

保护业主的安全,维护业主的利益是物业管理公司的职责。

但在履行职责时应注意采取适当合理的方式,如果措施不当侵害了业主的权利,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物业公司保安员在值班时进入张先生夫妇房间,其自称因为房门虚掩,为张先生夫妇的安全和利益而入室检查。

而按照《朝阳园住户手册》规定,遇此紧急情况其既不与业主家电话联系,又未请公安人员见证,该行为是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侵害了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而且其是在张先生夫妇深夜熟睡之机闯入,给张先生夫妇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刺激,影响了生活,应该就此不当行为承担责任。

因该保安员是在履行职务中侵害了张先生夫妇的权利,故由物业公司承担责任。

提问;
(1)为什么非法搜查他人住宅是犯罪行为?
(2)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有哪两种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司法机关为执行任务,依法进入公民住宅或依法对公民
住宅进行搜查是法律所允许的。

但必须严格按法律程序进行,即,必须持有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搜查证,由公安部门人员执行;只能针对可能隐藏罪犯或罪证的刑事被告人或其他人的住处。

那种漫无边际的突击搜查,公民有权拒绝,情节严重的还可追究其法律责任。

非法侵入住宅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没有正当理由,不经主人允许,甚至不顾主人的阻止,非法闯入他人住宅;第二,经过主人同意进入,但在要求其退出时,无理取闹,拒不退出。

(二)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板书)
提问:何为通信自由?何为通信秘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什么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板书)
通信自由是指公民有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

通信秘密受保护,是指公民通信的内容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私拆、毁弃、偷阅他人信件。

特别提示:公安机关和检查机关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可以检查公民的信,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提问:私人信件指哪些?“任何人”包括哪些人?譬如:教师、父母、领导可以拆看学生、子女、下属的信件吗?
班主任不能对学生书信作出规定周志刚
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不愿为他人所知的感情世界,他们心中会有喜怒哀乐的感情变化,朋友间的书信往来就成了学生之间传送幸福与快乐,发泄、倾诉不良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

可是近年来,一些班主任出于种种考虑,对在校学生的书信往来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

如有些班主任告诉收发室本班学生的信件都由自己统一保管起来,到放假时(一周或两周)再完璧归赵。

虽然这种做法出于良好的主观愿望,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更严重的是这种扣押学生信件做法是违法行为,虽然情节较轻,但也是不允许的。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条规定,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

保护中学生的通信自由权,维护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尊严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义务。

希望存在此问题的教师,带头学习有关法规,树立应有的法律意识,自觉纠正不法行为,对学生的权利和自己的义务有充分的认识。

这样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中国青年报》2002年2月08日
如果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举例:
陈盈盈与杨某系上海赛格企业发展总公司的同事。

1996年1月初,陈将美国男友介绍给杨某,其间曾充当他们的部分翻译角色。

后由于陈需出国,托杨帮忙,遭杨拒绝,陈不悦。

1996年8月12日,陈听同公司李某某讲起“杨某最近有EMS特快专递要寄来”,陈称“如果我拿到,我就把它扔掉”。

当日下午5时许,陈收到了杨某从银川寄至公司的特快专递,由当班许某某签收后,陈即将该件带回家中,并将特快专递内杨某及其美籍未婚夫单身、出生、无犯罪记录等公证书及护照、身份证、照片等材料全部烧毁。

杨某将特快专递不见的情况向上诲赛格企业发展总公司行政部经理反映后,陈即于8月15日在单位陪同下,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于法院开庭前向杨某赔偿人民币68000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陈盈盈为泄私愤,故意私拆,烧毁公民邮件,情节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9条之规定,购成侵犯通信自由罪,应予惩处。

被告人陈盈盈在犯罪行为被发觉前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且对被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赔偿,并对自己的罪行有所反省,有悔罪表现,故对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3条的同时,一并适用第32条,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刑法》第149条之规定,对被告人陈盈盈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免予刑事处分。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并说明开头提出的两种行为都是非法的。

巩固新课:
未成年人程某毁弃他人信件,构成何罪?
[案例简介]程某,男,16岁。

程自小喜爱集邮,千方百计搜罗邮票。

一次他发现信架上有一封信的邮票非常漂亮,只可惜不是他家的信。

几经犹豫,程某还是把这封信拿回了自己家,撕掉邮票之后,便把信扔掉了。

第一次尝到了甜头,程某便一发不可收。

他不再满足于自己家所在大院的那几封信,而是窜遍周围的所有大院。

有时,趁人不备,还溜进机关、学校。

程某采用此种方法,积攒了200多枚精美的邮票。

[律师的话] 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情节严重的行为。

我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本案中,程某为非法获取他人邮票,毁弃信件200多封,已构成犯罪。

依法应处以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