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工业化养鱼
工业化养鱼是现代渔业发展方向
工业化养鱼是现代渔业发展方向作者:中国渔业报来源:海洋财富网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0日点击数:5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科院黄海所研究员雷霁霖:工业化养鱼是现代渔业发展方向工业化养鱼大势所趋什么是工业化养鱼?就是在养殖鱼类以及对鱼类进行加工变成终端产品乃至产品消费的整个过程,全部进行工业化操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雷霁霖解释道:“咱们现在的养鱼,出来的鱼大多数实际上还是原料,不是终端产品。
养鱼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渔民。
缺乏成体系的监管,质量、安全等方面也把控不住。
如果从育苗、养殖、加工直到分门别类地将产品进入市场,全部纳入一个工业化的操控体系,全循环的工厂化育苗,工厂化养殖,再进入高标准的加工车间加工,直到出来终端产品。
这样既能把住质量和安全关,又能提高附加值,形成产业链。
我们的养殖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工人。
”“因为养殖环节是全循环系统,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减少成本,达到了诸如低碳、清洁、绿色等等要求和目标。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增长,尤其大规模开放式流水养殖,带来了水资源大量消耗、内陆大水面和海岸带以及浅海水域污染加重、鱼类病害频发和产品质量安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养1吨的淡水鱼产生的粪便量相当于20头猪的粪便量,养一吨虾需要投入平均4吨的饲料,相当于投入了1.2吨蛋白质。
水产养殖常常爆发大面积的传染性疾病,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都达上百亿元。
不但养殖水体污染严重,而且效率也低下。
根据200 9年的统计资料,海水养殖亩产566公斤,淡水养殖亩产314公斤,面积换算成平分米,平均0.5公斤一条鱼,则海水养殖每平方米不到两条鱼,淡水养殖勉强到一条。
而国外工业化养鱼平均每平方米的密度是25公斤,高的每平方米能达75公斤,是我们的25至75倍,而且生长周期只有我们的一半。
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并不丰富。
目前的海水养殖多是流水养殖,每天需要5到10个量程的换水量,需要抽取大量的地下水,水已经不够了。
工厂化高效养殖技术方案
一、工厂化养殖概况
• 1.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何种水域的传统水产养殖业,都受当地气 候影响。养殖鱼类都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 的变化而变化,使它们的生长受到水温的制约。 养殖对象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其新陈代谢强烈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快速生长、能量转换效率 高的特点,其中温度是最大的限制因子。
四、给排水及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五、控温系统
• 加温设备有电热器、锅炉和太阳能集热装 置
• 常使用空调器或锅炉暖气给养鱼车间内的 空气加热以保持温室和水温的恒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六、增氧系统
• 目前使用较多的增氧方式有水车式、推流 吸气式和鼓风曝气式
• 纯氧与富氧能使水体的溶氧达饱和值的几 倍,鱼池可不设繁琐的增氧系统,溶氧可比常 规增氧方式高,有利鱼的生长。因而国外在 温水性鱼类高密度养殖中使用纯氧较普遍 。我国则很少使用,主要是比价高。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概述
工厂化养殖技术
主要内容
概述 第一节工业化养鱼的基本设施 第二节 工业化养鱼基本方法 第三节 流水养鱼实例
概述
• 工厂化养殖是在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根据养殖 对象的生长对环境的要求,运用机械、电气、化 学及自动化等现代技术和手段,建立人工小气候 ,调节至养殖对象的最佳生长环境,并根据鱼类 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定量供给鱼类喜食的天然饲 料和配合饲料,促进养殖生物的健康快速生长, 使水产养殖完全走上工厂化生产的道路。
• 要求粒径合适,具有完全的营养价值。
• 2.饵料投喂:大都是采用人工投喂,投放次数如 果只白天喂,一般每天5~6次;若夜里也喂,可 投喂8~12次,每日投饲量占鱼体总重量的6~7% ,具体掌握每次让鱼吃七成饱为准。
鱼类工厂化养殖
第一章工厂化养殖述海水工厂化养殖就养殖品种而言,可分为工厂化养鱼、养鲍、养虾、养参和养藻等,依据养殖形式可分为流水养殖、温流水养殖以及循环水养殖。
工厂化养鱼系统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和比较成熟的生产方式,本章主要介绍工厂化养鱼情况,并可供其他养殖品种的工厂化养殖借鉴。
第一节国外工厂化养鱼简介一、工厂化养鱼的科学内涵工厂化养鱼(industrial fish farming)是采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机械设备、控制仪表等现代工业手段,对养鱼过程进行全面控制,营01造鱼类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实现全年高密度、高效益的健康养殖模式。
工厂化养鱼的形式一般分为流水养鱼( fish culture in runn.ng wa- ter)、温流水养鱼(thermal floating water fish culture)和循环水养鱼( fish culture m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三种形式。
(一)流水养鱼流水养鱼相对近海开放式养殖又称为半封闭系统养鱼。
从发展历史看,淡水养殖早于海水养殖。
淡水流水养鱼主要特点为:利用河水、泉水、水库水、地下水等自然水源,根据地形修建鱼池;采用自流方式将养殖用水从水源引入养鱼池,不需额外动力,实现鱼池水体不断交换;养鱼用水量较大,源水一般不进行处理,鱼池流出的水也不再回收处理重复利用;鱼池水体的溶解氧主要来自流动的源水。
如法国流水高密度养殖虹鳟有100多年的历史,虹鳟产量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达2. 15万t,占全国淡水鱼总产量的81%。
日本、美国、丹麦等国流水养鱼非常盛行,日本主要养殖鲤鱼,年产鲤鱼达12万- 14万kg,美国主要养殖鳟鱼和鲑鱼,鳟鱼单位面积产量达40 - 50 kg/m2,鲑鱼单位面积产量达100 kg/m2。
【二】温流水养鱼温流水养鱼的水源一般来自厂矿企业的废温水、海边地下温水井等。
这些水源经过简单的增氧、调温处理后用于养鱼,鱼池排出的水一般不再回收处理利用。
鱼类增养殖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大学
鱼类增养殖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烟台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进了冷温性养殖良种大菱鲆,同时创建了()模式,基本上解决了北方地区的越冬问题。
参考答案:“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2.海水鱼类的养殖方式主要有()。
参考答案: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港塭养殖3.港塭养殖是我国最古老的海水鱼类养殖方式,南方称之为鱼塭,最初养殖(),北方叫做港养,最初养殖()。
参考答案:梭鱼;鲻鱼4.海水鱼人工繁育历史上的两次饵料革命指的是()在育苗生产中的培养和成功使用。
参考答案:卤虫幼体;轮虫5.我国海水鱼养殖形成了北方地区以()为主、南方以()为主的养殖格局。
参考答案:大黄鱼;鲆鲽类;石斑鱼6.我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海鱼孵化运动”为以后开展海水鱼育苗打下了广泛的基础。
()参考答案:对7.工业化养殖模式包括集约型的陆基养殖和生态型的海基养殖两个大的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对8.明代黄省曾的《异鱼赞闰集》和胡世安的《养鱼经》等著作,对海水鱼类养殖都有较为详尽的记载。
()参考答案:错9.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海水鱼类养殖逐渐成为继藻类、贝类、虾类之后崛起的“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
()参考答案:对10.鱼类病害应采用药物治疗、疫苗增强鱼体抗病力、微生态制剂优化养殖环境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控。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大菱鲆、鲢、河鲀、六线鱼产卵的生态类型依次为()。
参考答案:浮性、漂流性、沉性微粘性、粘性2.()鱼类种类最多,是主要的海淡水养殖类群。
参考答案:鲈形目3.同年龄的()雄鱼比雌鱼生长速度快,生产中可以进行全雄养殖。
参考答案:罗非鱼4.鱼类有不同的食性类型,牙鲆、鲢、草鱼的食性依次为()。
参考答案:肉食性;浮游生物食性;草食性5.选择养殖鱼类时需考虑鱼种的()。
参考答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生产性能;经济效益6.下列鱼类中,()在海、淡水中均能养殖。
参考答案:花鲈;罗非鱼7.即使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水中高浓度的CO2也会使鱼类窒息。
工厂化稻田养鱼课件
鄱阳湖干涸湖底
一、工厂化养鱼概述
(一)定义
工厂化养鱼:是集土建工程、机械电子、仪表仪器、 物理、化学、生物工程、自动控制等现代科技于一体,在 半封闭或全封闭条件下,对养殖生产全过程的水质、水流、 水温、投饵、排污、疾病预防、水处理、循环使用等实行 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的一种养殖模式。 同时,对养殖鱼类的生长过程进行全面自动监控,使 其能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自始至终维持最佳生理、生态 条件,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营养合理和最大限度地 提高单位水体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内外环境污染的一种 高效养殖模式。
• B、捕鱼方法
•
• •
疏通鱼沟、鱼溜,使水流畅通
放水缓慢,使鱼集中至鱼溜中 捕捞
喜获丰收
喜获丰收
工厂化养鱼
目录
工厂化养鱼概述 工厂化养鱼的主要类型 工厂化养鱼的设施 工厂化养鱼的生物学技术
水污染严重
占用面积大
长江中下游旱情持续:鄱阳湖中心区成 草原 2011年05月26日15:20 新华网
1.罗非鱼200尾,鲢5尾,鳙15尾,鲢9尾,鲤33尾, 其中罗非鱼规 银鲫12尾 格为3 cm 以罗非鱼为 2.罗非鱼200尾,草鱼20尾,鳙10尾,鲢9尾,鲤33 尾,银鲫12尾 主 3.罗非鱼400~500尾,草鱼30~80尾,团头鲂30~ 50尾,鲤鱼20~30尾,或搭养少量鲢、鳙
(六)放养时注意事项
2003年 养殖产量 养殖面积 98.85 126.86 2004年 98.43 148.60
单位:万吨、万公顷
2006年 101.76 135.64 2007年 116.06 155.03
2005年 98.62 131.55
二、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及优点
(一)生态系统
工业化养鱼是现代渔业发展方向
工业化养鱼是现代渔业发展方向工业化养鱼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养鱼过程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和自动化管理,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出质量为目标的一种养殖模式。
随着人口增长和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工业化养鱼能有效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因此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工业化养鱼通过规模化养殖,能够大幅提高养殖效率。
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受到气候、水质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养殖密度有限。
而工业化养鱼将养殖场面积扩大到数十甚至上百亩,可以实现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提高养殖密度,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此外,工业化养鱼采用先进的过滤、通气等设备,能够调控水温、溶解氧等关键环境因素,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增加养殖密度,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其次,工业化养鱼采用自动化设备管理,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
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如投饵、换水、清理污物等操作都需要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而工业化养鱼引入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养殖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另外,工业化养鱼还能够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工业化养鱼以商业化为目标,注重选育优良品种,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尽量减少饲料添加剂、药物的使用,降低养殖环境污染,提高水产品的品质。
同时,采用自动化设备管理可以更准确地控制饲料投放量、喂养频率和饲养时间,保证鱼类吃得饱饱的,减少了饲料的浪费,提高了鱼类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此外,工业化养鱼采用封闭式养殖系统,可以降低水产品的风险,减少疫病传播概率,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符合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总之,工业化养鱼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规模化养殖和自动化管理,工业化养鱼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人们提供更丰富、健康和安全的水产品。
水产工业化养殖技术推进措施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水产养殖中能够实现对水产品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生产与管理,降低环境污染、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农业相关行业进行产业机构优化。
本文分析水产工业化养殖技术的优势,通过水循环技术、监测技术等内容分析水产工业化养殖技术,最后分析水产工业化养殖技术的推进措施。
水产工业化养殖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潮流,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提高水产养殖质量,降低水产品出现病害的几率,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当地对水产养殖进行集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养殖产量,为市场提供稳定且高质量的水产品,保障水产品的安全健康。
一、水产工业化养殖技术的优势水产品是重要的动物性蛋白来源,是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在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维护全民营养健康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国在统筹渔业资源合理利用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不断促进渔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其中工业化养殖技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国在2021年水产品产量达到6690万吨,比2012年增加1188万吨,2013-2021年年均增长2.2%;养殖类水产品产量5394万吨,比2012年增加1411万吨,年均增长3.4%;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增加到80.6%,比2012年提高8.2%,我国渔业生产态势良好,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1、降低养殖成本水产工业化养殖能够缩短水产品的养殖周期,通过提高水产品养殖密度,结合相应的氧气供应技术等保障水产品的稳定生长,在高频率的生产与上市良性循环的养殖模式下,逐步降低养殖范围并减少各类养殖必需品的需求,最终降低养殖成本。
2、降低其他各类影响因素的干扰传统水产养殖方式主要为露天养殖,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例如台风、干旱等,影响水温以及水体环境的稳定性,造成水产品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例如湖北黄石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系丰富,但季风气候的气候变化特点也为水产养殖带来困难:春季气温变化较明显且温差较大为鱼苗孵化以及产卵带来影响。
工厂化养鱼[资料]
工厂化养鱼1 工厂化养鱼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
工厂化养鱼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养鱼方式,具有占地少、单产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可全年连续生产、经济效益高、操作管理自动化等诸多优点,而且其中的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不易产生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耗水少,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养殖方式。
当今海水养殖正向以海洋环保为核心的可持续性发展方向进军,因此,工厂化养鱼是符合海水养殖发展趋势的最佳养殖方式之一。
工厂化养鱼属于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产业,投资大、管理严格、技术性强,适合于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大、中型企业生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起步较晚,技术装备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较低,虽有所发展,但都属于比较初级的高密度室内养殖,只是增加了充气和流水,基本上属于开放式、流水养殖,养殖品种有鲍鱼、真鲷、牙鲆、美国红鱼等,但大多数品种的育苗方面基本都是采用工厂化方式培养,形成了配套体系。
一、工厂化养鱼的类型陆上工厂化养鱼形式多样,主要有普通流水养鱼、温流水养鱼和循环流水养鱼三种类型。
1、普通流水养鱼利用自然海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如砂滤),不需加温,直接流入养鱼池中,用过的水直接排放入海的养鱼方式。
这种方式设备简单、投资少,适合于南方适温地区的短期或低密度养殖,为工厂化养鱼的最低级阶段。
适合于鲷类、花鲈、石斑鱼、牙鲆、河鲀等海水肉食性鱼类养殖。
2、温流水养鱼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由日本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化养鱼方式,它利用天然热水(如温水井、温泉水),电厂、核电站的温排水或人工升温海水作为养鱼水源,经简单处理(如调温)后进入鱼池,用过的水不再回收利用。
由于地热水、温泉资源有限,因此此种养殖方式主要应用在工厂温排水的综合利用上。
工业养鱼
原题目:专家谈高密度养殖大菱鲆一条来自欧洲的鱼,几年功夫就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搅起个大产业。
在山东、河北、辽宁等地,传统的养鱼方式提升到工业水平,年产值超过15亿元,还拉动了饲料、鱼药、加工、建筑等行业的发展,这么一描述您肯定觉得它够神奇,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鱼呢?这种鱼看摸样非常熟悉,不就是眼睛长在一侧的比目鱼吗?他有那么神吗?再看它们吞食小鱼的样子怎么也不会相信科研人员给它作出的评语,说它性格温顺,容易接受配合饲料,是冷温带不可多得的海水养殖良种。
其实它不能算是一个新品种,古罗马人早就把它当作了美味,还给它起了个“海中雉鸡”的名字。
在欧洲,由于它的肉质鲜嫩、口感清香,是制作鱼排和鱼片的上好原料,大有挤占牛排市场的势头。
在我国,也有了一个喜气的名字叫“多宝鱼”,它就是大菱鲆。
主:今天我们的演播室为大家请来的嘉宾是中国黄海水产研究所的薛正瑞研究员,薛老师您好,非常欢迎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一种从国外引进的鱼种,他是从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
薛:1994年开始从英国买来的亲鱼,咱们自己想突破人工育苗,结果因为育苗方面产卵也好,孵化也好,使子鱼的生长也好,好多环节,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一共搞了七年,我们现在大菱鲆育苗自己也突破了,现在的鱼价从养鱼场买也要60、70块钱一市斤,它肉质特别鲜美,再一个它这个鳍比较长,鳍周围的肉是胶质的,吃起来黏黏糊糊,主:您吃过吗。
靴:我经常吃薛:说到好吃不好吃我说点题外的话,大菱鲆那个肉质那么鲜美,做法不一样,我认为最好的吃的做法,是红烧的时候要多加点醋,我是经验之谈,主:大菱鲆这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给我们国家传统的这些渔民,带来了很好的收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薛:工厂化养鱼,就是渔业现代化的一个方向,我们国家设施渔业的发展,这十年来,简直是突飞猛进,现在好多欧洲国家,到我们山东那边去看,这个工厂养鱼都感到非常吃惊,因为我们那个养鱼场规模非常大,一般都是几千平方米,有的一两万平方米,欧美国家他们反而养鱼场的规模比较小,所以说,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
工业化养鱼管理制度
工业化养鱼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业化养鱼生产过程的管理,维护水产资源,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工业化养鱼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工业化养鱼是指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水产养殖活动。
第三条工业化养鱼应当有专门的养鱼场地和设施、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和管理制度、规范的养鱼操作和生产流程,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四条工业化养鱼应当优先采用生态养殖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保护水产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五条养鱼企业应当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保障养鱼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养鱼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养鱼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和劳动安全。
第七条养鱼企业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环保和公益事业。
第八条本制度适用于工业化养鱼生产企业及其相关机构和人员。
第二章养鱼场地和设施第九条养鱼场地应当选择在水质优良、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区,要远离工业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口,避免可能造成水域污染。
第十条养鱼场地应当有充足的场地空间、平整的地表、便利的交通和供水条件。
第十一条养鱼设施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养鱼特性,科学设计和合理布局,包括池塘、池渠、水泵、发酵罐、滤池、水质监测设备、通风设施等。
第十二条养鱼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养殖场围栏管理规定》、《水产设施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十三条养鱼设施的建设、维护和更新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设施的安全和性能。
第三章养鱼计划和管理制度第十四条养鱼企业应当根据养殖种类和规模制定养鱼计划,包括养殖周期、水体清洁周期、水质监测周期、投喂计划等。
第十五条养鱼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养鱼管理制度,包括养鱼操作规程、养鱼记录台账、卫生消毒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等。
第十六条养鱼企业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养鱼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确保养鱼的科学、准确、安全进行。
第十七条养鱼企业应当加强养鱼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员工了解养鱼知识,具备相关操作技能,提高工作素质。
工业化养鱼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业化养鱼生产管理,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养殖场所有员工及养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第三条养殖场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本制度执行。
二、养殖环境管理第四条养殖场应确保养殖水域的水质、水温、溶解氧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第五条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第六条适时调整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鱼类生长。
第七条定期清理池塘底部沉积物,保持池塘清洁。
三、饲料管理第八条选用优质饲料,确保鱼类营养需求。
第九条饲料储存、投喂过程中注意防止霉变、污染。
第十条严格投喂程序,合理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
四、疾病预防与控制第十一条建立健全疾病预防体系,定期对养殖场及鱼种进行消毒。
第十二条加强对养殖场员工的健康监测,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第十三条发现疾病疫情,立即隔离病鱼,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第十四条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做好疫情报告。
五、日常管理第十五条建立健全养殖档案,详细记录鱼种来源、生长情况、饲料投喂、水质变化等信息。
第十六条加强养殖场内安全防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十七条定期检查养殖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六、养殖效益分析第十九条定期对养殖成本、产量、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养殖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十条优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
七、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养殖场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八、奖惩措施第二十三条对认真执行本制度,为养殖场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对违反本制度,给养殖场造成损失的员工,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养殖场实际情况执行。
第九章工业化养鱼
第九章工业化养鱼第九章工业化养鱼教学要求【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工业化养鱼概念、优点、方法、类型及水质控制。
了解工业化养鱼的基本设施及世界工厂化养鱼特点。
【教学重点】工业化养鱼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工业化养鱼的水质控制。
【讲授内容】第一节工业化养鱼概况一、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一)受环境影响大。
传统的鱼类养殖业,均受当地气侯影响。
养殖鱼类(变温动物)的生长受水温的制约。
(二)养殖周期长。
鱼类的快速生长时期短,而大部分时间处于缓慢生长期和越冬期。
造成鱼类养殖周期过长。
二、工业化养鱼的特点1.养殖周期短。
鱼类在人工创造的环境条件下,其生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少,可全年生产。
2.产量高。
流水,容纳密度高,单位体积的产量高。
3.节水型渔业。
采用循环流水式养鱼,消耗水量少,供水与排水均通过净化处理,可避免环境污染,属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4.占地少。
适用于城市、工矿和山区。
5.实现管理机械化和操作自动化。
劳动强度低,劳动者生产力高。
6.属于知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
其设备投资较大,技术要求高,养鱼成本较高,通常用于价值较高的名特优水产品的育苗和养成。
三、工业化养鱼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又称设施渔业。
它是在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根据鱼类(或其它水产养殖对象)生长对环境需要,建立人工小气候,以控制其最适生长环境;根据鱼类生长对营养的需求,定量供应鱼类喜食的天然饵料和配合饲料,促使它们在健康的条件下快速生长,实行最佳化养殖,使养鱼生产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2.内涵:完善的工业化养鱼应包括流水鱼池、水质控制、水温调节、水中增氧、水体净化、人工培养的活饵料、配合饲料及自动投饵等专用设施,因此,它是集工厂化、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业。
3.特点:水体小;密度大;产量高(500kg㎡);要有一定的设备和充足的饲料及较高的饲养技术。
第二节世界工业化养鱼简介世界工业化养鱼发展的特点(一)养鱼设施和技术日趋“高、新”化1.水处理技术:过滤、脱氮、沉淀。
谈谈工业化养鱼新技术
谈谈工业化养鱼新技术工业化养鱼是现代化设施渔业。
说详细一些的话工业化养鱼可分为五个以上的不同模式,即:工业化(车间化)养鱼;大塘流水工业化养鱼;大塘循环水工业化养鱼;海洋(湖泊)牧场;现代化网箱养鱼模式等。
所有以上养鱼模式均是集现代化工业技术,如微机、光、电、激光、现代化工艺、现代信息技术及现代化、自动化管理技术为一体的工厂化、车间化、集约化的养鱼业模式。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无公害绿色产业。
现代化的工业养鱼,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周期短,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高。
既适应用来养各种鱼类,又可以养虾、蟹等水生动物,还可以作为高密度活储,进行超延时间差、地区差、品种差与生态差的特殊反季节经营。
工业化养鱼的第一特点是:单位面积(水体)的产量高。
传统的池塘养鱼0.067公顷产量不过500公斤左右。
配备增氧机械的精养鱼塘、年产量也只1000公斤左右。
如果我们按每0.067公顷(亩)鱼塘水深2米计,则传统池塘养鱼每立方米水体的年产量仅为0.75公斤。
而采用工业化养鱼的每立方米年产量可达5公斤、50公斤、100公斤甚至更高。
第二个特点是缩短了生产周期,有利于均衡上市。
由于采用了现代化的工艺、信息技术、设备与管理方法;给养鱼水体提供优良的水质及水生态环境;给鱼配备了高蛋白质、全价营养成份的饲料;给鱼病的发生设计了防备系统;能使养殖对象吃得饱长得快,不生病或少生病。
第三个特点是,工业化与大塘工业化养鱼占地面积少,投资少,易管理。
传统池塘养鱼产量以年产200吨为例:按每0.067公顷(亩)500-1000公斤计,至少需要水面(地)13.4-26.8公顷。
而采用工业化养出200吨鱼,如按100公斤/平方米则仅占地600平方米。
一次性投资,可以年年受益。
(摘自《农村养殖技术》2002.5期)(记者佚名)。
工业化养鱼全方位解读
工业化养鱼全方位解读
宋迁红;赵永锋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6(0)6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越来越匮乏的现状,江苏省近年主推工业化养鱼新技术,即在池塘内仅用1%~2%的面积养鱼,其余面积用来净水,净化的水循环养鱼,实现养殖过程的零排放,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
本刊编辑采访了该课题牵头人及课题组成员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主任、水产养殖室徐钢春副主任。
问:工业化养鱼的最初构想是怎样的?徐跑:工业化养鱼的构想最早来源于美国大豆协会的项目,江苏省最早的工业化养鱼是2012年在苏州进行的草鱼流水养殖,
【总页数】2页(P1-2)
【作者】宋迁红;赵永锋
【作者单位】科学养鱼杂志社 214081;科学养鱼杂志社 2140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全方位"名义下的务实外交——解读《"全方位外交"的时代:冷战转变时期的日本与亚洲(1971-1980)》 [J], 樊小菊
2.21世纪的养鱼新宠纳米技术——将引导新的工业化养鱼革命 [J], 马正;
3.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推动城乡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J],
4.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推动城乡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解读《关于加快新型
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J], 文林峰
5.联邦德国的工业化养鱼——工业化养鱼技术考察见闻 [J], 王新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业化养鱼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工业化养鱼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无【期刊名称】《水产科技》【年(卷),期】2006(000)005【摘要】当今世界养鱼业正向“农业化、牧业化、工业化”三维立体结构发展,显现三足鼎立之势。
农业化养鱼:即传统养鱼业,如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湖泊养鱼、河道养鱼、水库养鱼等;牧业化养鱼:开拓海洋牧场、苗种流放、人工鱼礁、围海养鱼等;工业化养鱼:即流水养鱼、静水机械化养鱼、养鱼工厂、养鱼平台、养鱼工船、水族馆等。
这三维的有机结合,将形成当代世界水产养殖的新框架,在时空上互相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但是,现在这三维结构发展还不成比例,在发展上各国尚有明显的倾斜,发展中国家仍以发展农业化养鱼为主,发达国家则更加重视工业化养鱼。
当前,我国渔业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其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土地的不断减少,使保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的稳定和不断提高面临挑战;其二,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使养鱼用水受到限制,影响到养殖面积和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其三,养鱼环境和水污染使食用鱼安全性被日益关注。
那么,如何使我国渔业走出困境?有业内专家指出,工业化养鱼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选择。
简单说,工业化养鱼就是在人工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水产品的生产方式。
工业化养鱼是集生物、物理、化学和电子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养鱼技术,具有产量高,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小...【总页数】2页(P)【作者】无【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4【相关文献】1.21世纪的养鱼新宠纳米技术——将引导新的工业化养鱼革命 [J], 马正;2.生态农业的传统与创新发展——以生态农业"稻田养鱼"模式为例 [J], 张壬午;胡梅3.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生态农业简介之七 [J], 蔡元呈4.联邦德国的工业化养鱼——工业化养鱼技术考察见闻 [J], 王新铭5.江苏省泰县河横村生态农业建设的研究Ⅲ.沼液养鱼种套育蚌种与鸡粪养鱼种套育蚌种的效益比较研究 [J], 闵嘉钰;李正方;王秋华;邰崇妹;黄爱秀;黄铎;王锡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业化流水养鱼所用设备设施
工业化流水养鱼所用设备设施(一)养鱼车间采用温流水养鱼时,如果没有电厂排出的热水可供利用,需采用人工加热保持水温时,要建造养鱼温室,以保持室温,降低加温费用。
日本养鳗温室结构简单,以木结构或工字钢管作骨架,屋面敷设镀锌铁皮、石棉瓦、塑料瓦、玻璃或塑料薄膜。
温室的侧壁设有排风扇,以排出水蒸气和水中逸出的 CO2、H2S等有毒气体,输入新鲜空气。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提高室温,养鱼车间一般采用透光性好的建筑材料作屋顶。
但若饲养避光性鱼类,则宜采用透光性弱的建筑材料作屋顶。
此外,为了保温,养鱼车间外维护结构应热阻大、面积小。
(二)增氧机械设备鱼池水中含氧量的多少是影响鱼类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中溶氧量高,不但鱼类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而且水中有机物质易分解,水质易净化,可适当增大混养密度。
使用增氧机械和增氧设备是现代化工业化养鱼中控制水体环境的重要手段,国外淡水养殖业对增氧机械和增氧装置的研究十分重视。
目前常用的增氧机械有水车式增氧机、充气式增氧机、冲水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及叶轮式增氧机等。
(三)水质净化装置对水环境的监测和控制是工业化养鱼很重要的环节。
从鱼的生理角度看,不同的鱼类对水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经济价值高,肉质优良的鱼要求具有良好的水质条件。
但是水体环境污染,不适宜鱼类生长。
采用循环过滤流水式养鱼设施,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渔业生产水平。
在温流养鱼设施中采用循环过滤,还可以充分利用热量,减少燃料消耗。
目前,在普通流水式养鱼设施中采用循环过滤设施也日益增多。
淡水养殖中使用的池水净化装置通常是生物过滤装置,因为生物过滤装置不需更换滤料,并可连续使用。
目前使用的生物过滤装置有生物滤池、转盘式生物过滤器、淋水式生物过滤塔和其他过滤装置。
(四)加温装置在温流水养鱼中,如没有电厂温排水可供利用,为了将池水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在鱼池中配置加温设备。
目前国内外工业化养鱼中加热池水所用的方法是电热线加热和锅炉加热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食性:杂食性,可食颗粒饲料。减少循环过滤时的损失,减轻滤池负荷。(鲑鳟、鲟鱼、鲆鲽、鲈鱼、大黄鱼、鲷鱼、鳗鲡罗非鱼、鲤鱼等)。
(二)放养密度:鱼种的放养数量(取定于池水交换的速度及饲料的数量、质量等其他条件):可根据鱼的耗氧量、池水溶氧量和交换速度来鱼类的容纳量。
第九章 工业化养鱼
教学要求
【教学时数】2学。
【教学目的】掌握工业化养鱼概念、优点、方法、类型及水质控制。了解工业化养鱼的基本设施及世界工厂化养鱼特点。
【教学重点】工业化养鱼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工业化养鱼的水质控制。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工业化养鱼概况
一、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2.产量高。流水,容纳密度高,单位体积的产量高。
3.节水型渔业。采用循环流水式养鱼,消耗水量少,供水与排水均通过净化处理,可避免环境污染,属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4.占地少。适用于城市、工矿和山区。
5.实现管理机械化和操作自动化。劳动强度低,劳动者生产力高。
6.属于知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设备投资较大,技术要求高,养鱼成本较高,通常用于价值较高的名特优水产品的育苗和养成。
四、温流水式养鱼
又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2类。
【开放式】水源是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要求水量充足,用过的水不再重复利用。须有调温和增氧设施。
【封闭式】技术要求高,水体净化处理技术含量高。但生产效果好,是现代工业化养鱼发展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 工业化养鱼的基本设施
一、水源和贮水池
【水源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水量长期供应充沛。尽量利用地势和水落差以管道直接引用自然水源。
1.注水系统独立。流水池注水形式:
①圆形池多采用池壁单层喷水及悬空喷洒式;(射流式增氧泵)
②方形池则在一端注水、喷水(溢水、直射式)。
2.排水、排污系统合一。1m处溢水口(控制水位兼排水、排污用);主要排水、排污口在池底中央(圆形)。也有虹吸式定时排水排污。(根据需要每数小时自动排水、排污一次)
第五节 工业化养鱼基本方法
一、鱼类放养
【养殖对象】罗非鱼、鲤鱼、草鱼、鳗鲡、虹鳟等均可。全部投人工饲料。滤食性鱼类不适宜流水养殖。
(一)对饲养鱼类的要求:
1.市场价格高。名特优,市场短缺,利润高,才能保证生产稳定。
2.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种类:
(1)温度:热带鱼和冷水性鱼,恒温环境可以缩短周期。
4.水源:
6~10月份(夏季)用深水潜水泵抽取33~40m水层的水库低温水(7~10℃),和表层水相混合作为浮式钢槽的水源(保持水温12~18℃)。其他月份则直接抽取水库1m处的水,作为水源。
5.饲料:
爱乐牌成品鲑鳟饲料。前期投喂含粗蛋白55%、脂类15%、碳水化合物12%的鱼种饲料,当鱼体规格达到500g尾以上时,改投含粗蛋白42%、脂类22%、碳水化合物15%的成鱼料。
8.自动监测、监控技术:
9.电脑“专家系统”:最佳方案。
10.在经营上与“因特网”联网:销售。
(二)工业化养鱼日趋普及化
20世纪60年代起步,当时仅限发达国家,如今普及,各国年产200t的养鱼工厂不计其数。
(三)工业化养鱼已日趋大型化
我国年产500t以上的工业化养鱼基地已经达10余家;日本长崎工业化养鱼车间总面积达12140㎡,需要62人管理,2010年创产值3.45亿美元。
表观容纳密度(kgm3)=鱼总重量(kg)÷养鱼池水体总量(m3)
系统容纳密度(kgm3)=鱼总重量(kg)÷循环用水量(m3)
鲟鱼系统容纳密度可达600kgm3以上,罗非鱼最高达126kgm3。
二、饵料及投喂:饵料是流水养鱼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到鱼产量及鱼的质量。
1.饵料的性状:颗粒饲料,糊状饲料要求粘合性好。分为沉性和浮性两类。沉性分硬颗粒和软颗粒,前者为好。
2.内涵:完善的工业化养鱼应包括流水鱼池、水质控制、水温调节、水中增氧、水体净化、人工培养的活饵料、配合饲料及自动投饵等专用设施,因此,它是集工厂化、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业。
3.特点:水体小;密度大;产量高(500kg㎡);要有一定的设备和充足的饲料及较高的饲养技术。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养鱼简介
【特点】技术要求低,设备简单,施工容易。
【缺点】受气候、地理条件限制,耗能高,我国目前大部分育苗温室采用此养殖类型。
三、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
需用专用的水处理设施(包括沉淀、过滤、净化、消毒等措施)处理后再重新供流水养鱼池用。其中水处理体系是该养鱼模式的关键。
【特点】设备技术要求高,投资大。
该模式是向完善工业化养鱼迈出一大步,可做到人工控制水环境。
水量不足地区可修建容积较大的贮水池或水塔(容积视生产规模而定,一般为100m3),也可用地势较高的大鱼塘、大山塘代替贮水池。
二、流水养鱼池
要求水流畅通,集污、排污方便,水体体积10~100m3,以30~50m3较好。
使用效果应从排污效果、注排水便利程度来衡量。
坡降最好在10%左右。
三、注水、排水、排污系统
四、水质净化系统
水源充足的流水池,无需循环用水,也无需净化设备。水源较缺或循环用水,必须设置水质净化系统。
水净化系统包括沉淀池、曝气池、过滤池三部分及其附属设备。
先沉淀;再曝气(曝气机)、增氧;后过滤,得到清水可作为水源被重新利用。
200㎡流水养鱼池,需120m3沉淀池和曝气池各1个,70m3生物过滤池1个(滤料用卵石或塑料蜂窝)
7.防逃:经常检查拦鱼栅、滤网是否有破损,是否有鱼鱼跃出池外。
8.防病:容易发病的饲养对象,必须做好发病工作,及时预防,及时治疗,及时捞出死鱼。
9.抽样检查:定期抽样检查鱼体增重情况和饵料利用率。
10.做好各项记录。及时汇总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某一环节的调整措施。
第六节 工业化养鱼实例
水库浮式钢槽(池塘)养殖虹鳟试验《水产科学》2006年第11期。
(2)换水:1~2d用新水取代系统所有污水。
(3)减少投饵数量:
(4)进行化学处理:混凝剂(如明矾等),促使悬浮物沉淀,及时清除。
(5)减少系统中的养鱼数量:将一部分鱼转养或出售。
4.滤池的监护和管理:(自学)
(1)测定滤池生物耗氧量和有机氮化物的转化效率。
(2)检查污水进入滤池前,含氧量是否达到或接近饱和。
世界工业化养鱼发展的特点
(一)养鱼设施和技术日趋“高、新”化
1.水处理技术:过滤、脱氮、沉淀。
2.控温系统:自动监控。
3.高氧技术:纯氧、臭氧发生器。
4.运用微生物技术净化水体:EM益生菌
5.排污系统:自动集污、排污,肥料。
6.运用生物工程技术:“三倍体”
7.自动投饵系统:编制指令。
2.制订水质指标:鱼池溶氧5~8mgL,出水口大于3或5mgL。滤池出水口总氨含量不大于0.1mgL,NO2-不大于0.01mgL;鱼池排水口总氮不大于1.5mgL ,NO2-不大于0.1mgL。
3.防止水质恶化的措施:
(1)增加补充水的交换量:每d补充交换5~10%的新水,若恶化,则20%。
一、故县水库简介
【地点】洛河的中游峡谷区,库区横跨洛宁、卢氏两县,距洛阳市165km。
【水库性质】防洪为主,兼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面积和库容】可养鱼水面1353.3hm2,库容11.78亿m3,坝高125m,平均水深50m左右,最深可达70m。
【水质】透明度在400cm以上,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7.2左右,表层水溶解氧9mgL左右,水深1m处的年平均水温14.4℃。33~40m处水温为7~10℃。
发达国家根据水质、鱼类呼吸和摄食信号用计算机计算最适投饵量,既减少浪费,又较好地控制了水质,效果较好。
掌握少量多次、均匀投饲的原则。
三、水质监控
1.常规水质分析:每隔1~2d对滤池滤效、溶氧、耗氧、排水口氨氮等项目测定。滤池进、出水口含氧差(代表滤池的生物耗氧量)和总氮、NO2-。滤池耗氧大,说明氧化作用强烈;出水口总氨和NO2-不超标。
(一)受环境影响大。传统的鱼类养殖业,均受当地气侯影响。养殖鱼类(变温动物)的生长受水温的制约。
(二)养殖周期长。鱼类的快速生长时期短,而大部分时间处于缓慢生长期和越冬期。造成鱼类养殖周期过长。
二、工业化养鱼的特点
1.养殖周期短。鱼类在人工创造的环境条件下,其生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少,可全年生产。
第三节 工业化养鱼的主要类型
一、自流水式养鱼
利用天然地势形成水位落差,无需动力,使水不断流经鱼池。如大坝下灌渠边、山溪旁。
【优点】设备简单,成本低。
【缺点】受气候、地理条件限制,是工厂化养鱼的原始类型。
二、开放式循环流水养鱼
采用天然水体作为蓄水池兼净化池,需用动力抽水导入流水养鱼池,用后的水从另一出口排出或仍流回到原池,养鱼系统始终与外水源天然水体相连,故称开放式。
1.合理投喂:适量适时投饵,灵活掌握投饵量。
2.调节池水流量:随着鱼体的成长而逐渐加快流水池的池水交换速度,是管理中很重要的工作。
必须按照流水池内鱼类总体重、水源的溶氧量及其他有关情况,不断地调整池水交换速度,保证流水池水体内氧的充分,鱼类正常生长。
3.随时注意流水鱼池的进水情况。及时发现水路堵塞和因停电造成的故障。
配合饲料的原料:食品工业的副产品(油饼类、糠、麸、糟、渣),动物性饲料(鱼粉、蚕蛹、动物内脏和血类等)。
要求粒径合适,具有完全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