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南京城规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南京简介 2.历代南京建都历史沿革 3.明代南京都城城市布局 4.清代南京扮演重要角色
从棠邑,固城或是越城起算,南京已有大致2500年的历史。
纵观这2500年,首先是自然山水提供了优越的 发展条件,龙盘虎踞几乎专门用来描绘南京的 山川形势,成了南京的代名词,而且确也当之 无愧。
南京的地理位置,在我国的东部,长江下游,地跨大 江南北。在历史的长河中,特别在文化层面上,南京 曾是东西南北交融的结合点。
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一个城市的 地位和作用必然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从区域的观点、全国的 观点来看,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的改变即使是下降,也不见得是坏事。
正因为是这些,南京的历史显得浑厚深沉;也以为这些,南京的历史 显得丰富多彩。南京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域建都王朝最多、建 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作为都城52年
作为都城103年
来自百度文库
宋:60年 齐:23年 梁:55年 陈:33年
南唐以江宁为都,建 隆二年二月,中主李 璟迁都南昌。六月李 璟卒,后主李煜还都 江宁。
作为都城39年
作为都城53年
①.国初三都 ②.都城 ③.皇城 ④.宫城 ⑤.外郭 ⑥.明代南京建造特点
定都或迁都的争论,自明朝开国起一直到明正统六年北 京三大殿重新建成,进行了七八十年,甚至建成了三处都 城,出现了所谓的“国初三都”的局面。最后罢中都,定 南京,迁北京而告终。原因有下。
①不规则都城,适应地形,从防御角度出发修建。
②宫城为规则方形,有中轴线,左祖右社, 前朝后寝。
③分三个区,各区联系不紧密。 ④环绕于自然地形中。
江宁府——东南地区的中心 八旗驻防城 江宁织造署 江宁行宫 十里秦淮,名人故居 夫子庙,贡院
对南京近2500年的建城历史,人们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读。赞美她的山 水风光,赞美她的区位优势,赞美她的悠久历史,赞美她的文化底蕴, 赞美她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创新之举;同事也感叹她建都王朝的“短 命”,感叹她名胜古迹之多“陵”,谓之曰悲情城市。其实,这些正 是她的特色所在。 如果说,“乐和礼序”的传统理念创造了谷底啊都城的辉煌,那么 “天材地利”的规划思想不仅在过去创造了同样的辉煌,而且也完全 适用于今天的所有城市。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往事只堪哀! 对景难排。 秋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 风庭院藓侵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南京城市规划史稿》——苏则明 《建康实录》——许嵩 《金陵新志》——南京文献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 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
临江仙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作者:李清照 [宋] 1084-约1151
浪淘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作者:李煜
首先是所谓“六朝国祚不永”的忌讳。
其次是朱元璋及其统治人员的籍贯因素。
其三也是最根本的是对南京在全国的地位的看 法,也就是对南京的战略地位,山川形势,交通 条件等的分析。
南京作为明初都城完全体现了 管子的思想,“因天材,就地 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 不必中准绳。宫城,皇城没有 居中与都城,都城平面形状非 方非圆,把新城,旧城制高点 都包括在内。城墙或利用南唐 旧城,或依山就势而建,护城 河尽可能利用已有河道,玄武 湖,燕雀湖,前湖,琵琶湖以 及秦淮河。
皇城南北约2500米,东西初建时约1500 米。
皇城内除了宫城之外,主要还有社稷坛 和太庙。按照“左祖右社”的形制太庙 和社稷坛在宫城外、皇城内,分别在午 门之东南和午门之西南。历代都城,虽 都是“左祖右社”,但太庙和社稷坛均 在皇城内紧靠中轴线左右布置的形制是 在明代才出现的。元大都时,太庙和社 稷坛还都在皇城以外,分别远在齐化门 内和平则门内。朱元璋在吴元年(元至 正二十七年,1367)“改筑新城”时, 太庙还建在“皇城之东北”。建明中都 时,将太庙和社稷坛安排在午门之东南 和西南。明洪武八年(1375),罢中都 重新建设南京“改作太庙”时,朱元璋 认为“祖宗神室,旧建皇城东北,愚昧 无知。”洪武九年(1376)“定王国祭 祀之制。凡王国,宫城外左立宗庙,右 立社稷” 。皇城正南门——承天门前的 “T”形广场是整个皇城中轴线上最具特 色的重要结点
宫城居皇城之中,主 要宫殿中轴线分布, 中规中矩,充分表现 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 气势恢宏。
外郭,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 四月建,周180里,实际约60公里。
南京都城虽然已将大小山头包进 了城内,但城东的紫金山却在城 外,紧贴城墙,近临皇城。相传 当时年仅14岁的朱棣曾看出都城 规划中的致命弱点:“紫金山上 架大炮,炮炮击中紫禁城”。城 南的聚宝山(今雨花台)、城北 的幕府山也是战略高地,都未包 入城内。于是,朱元璋又按古制 建筑外部。外郭的建造,还使皇 城、宫城大体处于外郭围合的地 域的居中位置。
在我国漫长的都城规划建设史上,《周礼——考工记》 所反映的“乐和礼序”的规划思想以长安和北京为典 型代表,而南京却是我国另一种重要规划思想——以 《管子》所反映的“天材地利”观念的典型代表,别 具一格。
东吴定都建邺,吴太元 二年(252)四月,孙 权死后,诸葛恪挟天子 当政,准备还都武昌未 果。到了甘露元年(265) 年九月,末帝孙皓还是 把都城迁到武昌。一年 零三个月又迁回建邺。
南京为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们提供了探索建筑民族化的中心舞台。
石头城
作者:刘禹锡 [唐]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八声甘州 作者:辛弃疾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
。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 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钓天梦,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唐]
从棠邑,固城或是越城起算,南京已有大致2500年的历史。
纵观这2500年,首先是自然山水提供了优越的 发展条件,龙盘虎踞几乎专门用来描绘南京的 山川形势,成了南京的代名词,而且确也当之 无愧。
南京的地理位置,在我国的东部,长江下游,地跨大 江南北。在历史的长河中,特别在文化层面上,南京 曾是东西南北交融的结合点。
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一个城市的 地位和作用必然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从区域的观点、全国的 观点来看,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的改变即使是下降,也不见得是坏事。
正因为是这些,南京的历史显得浑厚深沉;也以为这些,南京的历史 显得丰富多彩。南京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域建都王朝最多、建 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作为都城52年
作为都城103年
来自百度文库
宋:60年 齐:23年 梁:55年 陈:33年
南唐以江宁为都,建 隆二年二月,中主李 璟迁都南昌。六月李 璟卒,后主李煜还都 江宁。
作为都城39年
作为都城53年
①.国初三都 ②.都城 ③.皇城 ④.宫城 ⑤.外郭 ⑥.明代南京建造特点
定都或迁都的争论,自明朝开国起一直到明正统六年北 京三大殿重新建成,进行了七八十年,甚至建成了三处都 城,出现了所谓的“国初三都”的局面。最后罢中都,定 南京,迁北京而告终。原因有下。
①不规则都城,适应地形,从防御角度出发修建。
②宫城为规则方形,有中轴线,左祖右社, 前朝后寝。
③分三个区,各区联系不紧密。 ④环绕于自然地形中。
江宁府——东南地区的中心 八旗驻防城 江宁织造署 江宁行宫 十里秦淮,名人故居 夫子庙,贡院
对南京近2500年的建城历史,人们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读。赞美她的山 水风光,赞美她的区位优势,赞美她的悠久历史,赞美她的文化底蕴, 赞美她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创新之举;同事也感叹她建都王朝的“短 命”,感叹她名胜古迹之多“陵”,谓之曰悲情城市。其实,这些正 是她的特色所在。 如果说,“乐和礼序”的传统理念创造了谷底啊都城的辉煌,那么 “天材地利”的规划思想不仅在过去创造了同样的辉煌,而且也完全 适用于今天的所有城市。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往事只堪哀! 对景难排。 秋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 风庭院藓侵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南京城市规划史稿》——苏则明 《建康实录》——许嵩 《金陵新志》——南京文献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 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
临江仙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作者:李清照 [宋] 1084-约1151
浪淘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作者:李煜
首先是所谓“六朝国祚不永”的忌讳。
其次是朱元璋及其统治人员的籍贯因素。
其三也是最根本的是对南京在全国的地位的看 法,也就是对南京的战略地位,山川形势,交通 条件等的分析。
南京作为明初都城完全体现了 管子的思想,“因天材,就地 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 不必中准绳。宫城,皇城没有 居中与都城,都城平面形状非 方非圆,把新城,旧城制高点 都包括在内。城墙或利用南唐 旧城,或依山就势而建,护城 河尽可能利用已有河道,玄武 湖,燕雀湖,前湖,琵琶湖以 及秦淮河。
皇城南北约2500米,东西初建时约1500 米。
皇城内除了宫城之外,主要还有社稷坛 和太庙。按照“左祖右社”的形制太庙 和社稷坛在宫城外、皇城内,分别在午 门之东南和午门之西南。历代都城,虽 都是“左祖右社”,但太庙和社稷坛均 在皇城内紧靠中轴线左右布置的形制是 在明代才出现的。元大都时,太庙和社 稷坛还都在皇城以外,分别远在齐化门 内和平则门内。朱元璋在吴元年(元至 正二十七年,1367)“改筑新城”时, 太庙还建在“皇城之东北”。建明中都 时,将太庙和社稷坛安排在午门之东南 和西南。明洪武八年(1375),罢中都 重新建设南京“改作太庙”时,朱元璋 认为“祖宗神室,旧建皇城东北,愚昧 无知。”洪武九年(1376)“定王国祭 祀之制。凡王国,宫城外左立宗庙,右 立社稷” 。皇城正南门——承天门前的 “T”形广场是整个皇城中轴线上最具特 色的重要结点
宫城居皇城之中,主 要宫殿中轴线分布, 中规中矩,充分表现 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 气势恢宏。
外郭,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 四月建,周180里,实际约60公里。
南京都城虽然已将大小山头包进 了城内,但城东的紫金山却在城 外,紧贴城墙,近临皇城。相传 当时年仅14岁的朱棣曾看出都城 规划中的致命弱点:“紫金山上 架大炮,炮炮击中紫禁城”。城 南的聚宝山(今雨花台)、城北 的幕府山也是战略高地,都未包 入城内。于是,朱元璋又按古制 建筑外部。外郭的建造,还使皇 城、宫城大体处于外郭围合的地 域的居中位置。
在我国漫长的都城规划建设史上,《周礼——考工记》 所反映的“乐和礼序”的规划思想以长安和北京为典 型代表,而南京却是我国另一种重要规划思想——以 《管子》所反映的“天材地利”观念的典型代表,别 具一格。
东吴定都建邺,吴太元 二年(252)四月,孙 权死后,诸葛恪挟天子 当政,准备还都武昌未 果。到了甘露元年(265) 年九月,末帝孙皓还是 把都城迁到武昌。一年 零三个月又迁回建邺。
南京为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们提供了探索建筑民族化的中心舞台。
石头城
作者:刘禹锡 [唐]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八声甘州 作者:辛弃疾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
。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 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钓天梦,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