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学主要流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 汉 的 影 响
• 海上霸权永远是任何一个强国全球战略中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马汉的思想及其原则 并不过时。
大西洋有7条:加勒比海和北美的航道、佛罗里达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 海峡、好望角航线、巴拿马运河、格陵兰—冰岛—联合王国海峡; 地中海有2条: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 印度洋有2条:霍尔木兹海峡和曼德海峡。 亚洲占了5条: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朝鲜海峡和太平洋上通过阿拉 斯加湾的北航线。
地理的扩张,更加如此的是政治扩张,是 运动中物体的所有特性,交替地前进扩张 和倒退收缩。这种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建立 国家而征服空间。
拉采尔的理论充满了权力与空间紧密结合的观点,他 以地缘政治学的概念来表达国家政权权力的地缘基础, 系统地发展出一种说明和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 人类政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理论。 拉采尔的观点明显有着社会沙文主义和领土扩张的特 征,德国的地缘政治学理论深受其影响。
第三次论证
• 《周围的世界与赢得和平》,1943 • 他认为,将整个“北极河”和“大陆河”用制图的方式表 现出来,那么水域界限正好在地图上分割出一块“紧密相 连的宽阔地带”,“这就是心脏地带”。 • 在他看来,有充分的理由说苏联的领土相当于心脏地带。 同时,他以叶尼塞河为界,把苏联分为“心脏地带”和 “勒拿地带”。后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 心脏地带平原向东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由不可到达的北极 海岸、叶尼塞河背后的“勒拿地带”荒野和从阿尔泰到兴 都库什的山脉构成。这三大屏障具有优越的防御价值。因 此,心脏地带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堡垒。
• 海军的存在就是为了参加海上战斗,从战略上控制海上的各种运 动并夺取绝对优势,保卫国家海权体系的完整和正常运转。 • 海军不仅担负着一国海权扩张的任务,而且逐步演变淡国家推行 外交政策的有力工具。
• 他创建的完整的思想新学派—海权学派导致了世 界各国海军第一主义的兴起。它对20世纪初日本、 德国和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从整个海权体系来说,海上武装力量是其 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要控制海洋必须建立 起一支由装备着大口径火炮的重型战列舰 组成的强大海军。它必须保持对敌优势, 能够在海洋上积极进攻和机动作战。
一国海权的核心力量:海上武装力量
• 国家海权的增长客观上并不可能在完全平静的海洋中形成,它需 要在竞争中发展。
马汉的理论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基础上, 即英帝国的兴起与其成为海军强国同时 发生。大英帝国把世界的主要海路变成 了它的国内交通线。
马汉认为,
成为世界强国的先决条件就是控制海权。国家强盛与 否固然与国家政策制定者的智慧有关,但国家的自然 所谓制海权,马汉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控制航 特征比这些人文因素更重要。
心脏地带
• 麦金德将世界岛分为六个自然区域:欧洲沿海地 区、撒哈拉、阿拉伯、沿海季风地区、北心脏地 带、南心脏地带。 • 在“世界岛”上,处于中心地带的欧亚大陆更为 重要,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北心脏地带就是 一块在地理特征上“连续的陆地”,其北部为冰 块所环绕,其它三面为水域所包围。 • “南心脏地带”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内陆,这里 也是以航海为业的人无法到达的。
欧亚大陆上那一片广大的、船舶不能到达、 但在古代却任凭骑马牧民纵横驰骋,而今 天又即将布满铁路的地区,不是世界政治 的一个枢纽区域吗?
第二次论证
• 《民主的理想与现实》(1919):心脏地带理论 • 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心脏地带”和“世界岛” 的概念。“心脏地带”取代“枢纽地带”的概念, 并大大扩充了地理范围。 • 与“枢纽地带”相比,“心要增加了中国 和印度巨大河流的上游。
(1844~1904)
• 他第一次系统研究了政治区域,是第一个在对 国家的比较研究中系统研究了空间和位置影响 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点,他被认为是现代政治 地理学的创建人。
[德]弗里德里希· 拉采尔
1859年,《物种起源》发表,达尔文的进化论似乎提供了殖民政策的理论依据。
[德]弗里德里希· 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论”
[德]弗里德里希· 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论”
• 国家是一个有空间性的有机体。它是 人民和土地的统一,具有生长、扩展 • 空间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国家必然要为保卫 和衰亡的生命周期。 和扩大生存空间而斗争。国家的衰落就是由于对 • 国家的疆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会出
生物进化过程中所遵循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国 的权力份额。世界强权力量的瓦解和替代过程是历 家为了生存和强大必然要扩展其领土,如果没有强大的邻国 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政治地图上就是不同尺 给予有效的反对,它就会越过边界。世界性强国必须占有足 够数量的土地,尤其是战略要地。 度的国家相互组合。
[瑞典]鲁道夫· 契伦的扩张理论
1840—1914
1890年5月
[美]阿尔弗雷德· 马汉的“海权论”
只有海洋才能造就真正的世界强国。跨过海 洋这一步在任何民族历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 事件。 ——拉采尔
• 海权论的理论基础 •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 海权论的影响
[美]阿尔弗雷德· 马汉的“海权论”
• 1916年,他在《作为有机体的国家》一书中 正式把地缘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来,同 时,讨论了它的基本理论问题。他以德国为 中心来分析地缘政治问题。
[瑞典]鲁道夫· 契伦的扩张理论
• 国家的行为类似一个生物体,它应更多地被看成是一种竞 争力量。所以,必然的结果就是少数强大的部分吞并弱小 的部分,这是竞争中的永恒规律。 • 边界的扩张就成了一个国家的合法目标。在这里,地缘政 治学与一个国家的边界扩张联系在起来了。 • 国家的力量比法律重要,国家权力决定一切,只有大国强 国才能影响大陆及全球的政治。
拥有与海岸线长度成正比的人 口分布。
• 人口数量 • 政府性质
必须要有大批人充当水手,或至少随时准备 受雇于航船,以及从事制造海军设备。 建立一支海上强大力量,不单靠一些人的意 愿,关键在于全体公民对海上商业利益的渴 望和需求。
获得海权的充分条件
• 必须不断扩大生产可供对外贸易的产品;
• 必须要拥有进行海外贸易的大规模的运输船只; • 必须保障和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基地的控制; • 必须要有一支海上武装力量来保护海外基地和殖 民地与本国的交通线.
―世界岛”
• 在麦金德看来,整个欧亚大陆与非洲是地球上的 “世界岛”,它们并未因分别属于三个大洲而被 分开,它们不仅在地理上毗邻,而且一起是人类 最集中的居住地区,共同形成了一个同质的地理 空间。而西半球不过是这个世界岛之外的一个小 岛,在幅员比例、人力和资源上都逊色得多。 • 他认为,“世界岛”是世界政治斗争的轴心,是 世界强权的真正支柱;其它地区都只是世界政治 的附属地带。
现移动或变更的现象。国家存在自然的增长趋势,和 空间观念淡薄所致。一个国家的领土面积象征着它
归结起来,就是三点: • 国家有机体(National organism) • 生存空间 (Lebensraum) • 能动的疆界(dynamic frontiers)
[德]弗里德里希· 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论”
• • • • • 如果没有领土根基,海上力量的机动性和扩张将不复存在; 历史上,海上力量由于基地被陆上力量所控制而不断被征服; 欧洲依靠海上力量为主要手段向外扩张的“哥伦布时代”已经终结; 世界边界的封闭导致了新的地理视野; 由于陆地通信革命的发生,旧世界之“世界岛”第一次被统一为一个战 略单位; • 世界岛的核心是由主要大河流域所形成广阔的低地,这些大河向北流入 北冰洋,向南注入内陆咸海。这一地区被称之为“枢纽地区”或“心脏 地带”,这里通过海洋是“不可到达的”。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上力量的胜利只是偶然的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真正教训恰恰相反,敲响了陆权拥有反对海权的不断增长的战略机遇的 警钟; • 必须确立关于“心脏地带”的一个最终地理观点。
• 国家是一个有空间性的有机体。它是人民和土地的统一, 具有生长、扩展和衰亡的生命周期。 • 空间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国家必然要为保卫和扩大生存空 间而斗争。国家的衰落就是由于对空间观念淡薄所致。一 个国家的领土面积象征着它的权力份额。世界强权力量的 瓦解和替代过程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政治地图 上就是不同尺度的国家相互组合。 • 国家的疆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会出现移动或变更 的现象。国家存在自然的增长趋势,和生物进化过程中所 遵循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国家为了生存和强 大必然要扩展其领土,如果没有强大的邻国给予有效的反 对,它就会越过边界。世界性强国必须占有足够数量的土 地,尤其是战略要地。
Who rules the Heartland commands the World-Island; Who rules the World-Island commands the World;
《历史的地理枢纽》:枢纽地区
• 在世界政治中存在着一个恒定的“枢纽地带”。 它包括从东欧平原一起延伸到西伯尼亚平原的宽 阔地带。中国北方的大部分位于其中,特别是新 疆和蒙古西部。其北部为冰雪覆盖、其它三面为 水域包围的连续陆地。 • 它的东面、南面和西面是呈巨大新月形的边缘地 区,由海路可以到达,包括德国、奥地利、土耳 其、印度和中国;再向外是外新月形地区,包括 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日本。
海活动的能力。他将这种能力与一个国家的繁 荣和历史进程最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影 响 各 国 海 上 势 力 的 基 本 因 素
• 地理位置
有进入海洋之便的国家较之内陆国家在 更多获得大国地位的地缘潜力。
• 自然结构 • 领土范围 • 民族素质
只要一个国家具有无数得到保护的优良港湾, 和深入腹地富庶地区的大河,这个国家发展 海权的动力在一定时期就会爆发。
G
地缘政治学与国际问题分析
& analyse of intanational issue
王祝福
eopolitik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一讲
G
eopolitik & analyse of intanational issue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流派
G
第一讲
eopolitik & analyse of intanational issue
两个推论
• 如果德国和俄国结盟,那么,这个世界帝国就有 望了; • 假如中国被日本组织起来,推翻俄罗斯帝国并征 服其领土,那时他们就会在广大的大陆资源之外 又占据了控制海洋的地位——那么,他们必将成 为威胁世界自由的黄祸。
某一新的力量代替俄国对这片内陆地区的控制,将不 会降低这一枢纽位置的意义。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流派
本讲要点
• • • • • • [德]弗里德里希· 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论” [瑞典]鲁道夫· 契伦与地缘政治学 [美]阿尔弗雷德· 马汉的“海权论” [英]哈尔福德· 麦金德的“陆权论” [意]吉里奥· 杜黑的“空权论” [德]豪斯霍弗尔的“生存空间论”
Friedrich.Ratzel
麦金德的兴趣,是通过对历史的观察和思 考,寻找一种“至少能表明世界历史中某 些地理因素的公式”,而“这个公式应当 具有透视国际政治中的一些对抗势力的实 用价值”。
麦金德公式
• 谁控制枢纽地区,谁将成为世界帝国。
Who rules East Europe commands the Heartland;
Halford·mackinder (1861-1947)
1904年
[英]哈尔福德· 麦金德的“陆权论”
• • • •
背景与内容 麦金德公式 三次论证 贡献与评价
麦金德的时代,英国的海外霸权日趋衰颓, 陆地机械运输革命的发生,使海权逐步让 位于陆权。他最早阐述了这一观点。
[英]哈尔福德· 麦金德的“陆权论”
Rudolf kjellea
[瑞典]鲁道夫· 契伦的扩张理论
• 作为德国的崇拜者,他号召德国人创造全球秩序 的新的权力中心,从而维护欧洲中心的稳定。 • 他发现一个大国所必备的广博、内聚力和易于对 外结盟特点,德国一无所具。为此,他强调指出, 如果德国要作为一个大国生存就必须向外征服, 必须建立一个以敦刻尔克、里加、汉堡和巴格达 为基石的广泛的中欧帝国,这一帝国将置于德国 的领导之下,柏林—巴格达铁路是其中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