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典风景园林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中外园林史复习总结

中外园林史复习总结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皇家园林隋·西苑⏹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以人工开凿的水域北海为中心,沿袭一池三山的模式。

⏹用十六组建筑群结合水道的穿插构成园中有园形式,是一种创新。

为清代圆明园的滥觞。

⏹开拓水上游览的内容。

⏹艺术创作与土木工程技术皆有建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兴庆宫⏹兴庆宫是唐玄宗时的大内宫殿。

整个宫区一反常规,没有明显的中心轴线,而是以龙池(兴庆池)为中心,因地制宜,自由布局。

⏹今在其遗址建有兴庆宫公园。

⏹以牡丹花之盛而名重京华。

⏹著名景点:沉香亭、花萼相辉楼华清宫⏹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

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

⏹公元644年(唐贞观十八年)唐太宗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

公元747年(天宝六年)改名华清宫。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大明宫⏹大明宫是唐长安城3座主要宫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始建于贞观八年(634年),原为唐太宗为父亲李渊修建的夏宫永安宫,第二年李渊去世后改称为大明宫。

⏹大明宫于公元663年建成并成为了大唐的权力中枢。

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为北京故宫的四倍。

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公元896年毁于兵乱。

曲江池⏹是一处公共游览地;兼有皇家御苑的功能。

⏹唐人诗文多有吟咏。

⏹在唐代,曲江风景的各个组成部分(景点)如曲江池、芙蓉园、杏园和乐游原便已和大慈恩寺、塔联结一气,形成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即曲江风景区。

⏹上巳节、重阳节最热闹。

“曲江流饮”为“长安八景” 之一。

九成宫⏹位于宝鸡市麟游县。

⏹王勃写有《九成宫表与颂》。

⏹唐代名画家李思训曾作《唐九成宫纨扇图》,生动形象地直接描绘了九成宫的景象。

私家园林辋川别业⏹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701-761)于辋川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位于陕西蓝田,今已湮没。

风景园林赏析的知识点.docx

风景园林赏析的知识点.docx

风景园林赏析的知识点.docx1、风景园林赏析的学问点 1.中国古典园林进展史的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 2.台、囿、圃的本身已经包含着园林的物质因素,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源头。

3.秦汉时期园林的特点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渐渐成长的,持续了近1200年。

虽然持续的时间长,但进展缓慢,始终处于初级状态。

〔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主流是皇家园林;〔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欣赏为主;〔3〕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2、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密性。

4.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林特点与生成期的园林相比较,这一时期的园林规模由大到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向自然气氛转化,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这一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致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同时,山水与其他的造园要素紧密结合,园林规划设计趋于精致,造园活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进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5.隋唐园林臻于全盛表达的六个3、方面:〔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部处理,以诗入画、因画成景的做法,唐代已见端倪。

〔3〕宗教的普遍兴盛促进了寺观园林的进展,宗教建设和风景建设在更高的层次上相结合,促进了风景名胜区的普遍开发。

〔4〕公共园林的兴起,转变了园林私有的性质,反映了统治阶级“与民同乐”的意识,同时公共园林也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绿化效果。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一代有所提高,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6〕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这三门艺术有4、了互相渗透的迹象。

中外园林史复习重点

中外园林史复习重点

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式世界公认的三大园林体系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三大背景: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西方传统观点认为:⏹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只有借助艺术家的加工提炼,才能达到美的境界,而离开了艺术家的努力,自然本身不会成为艺术品,亦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其魅力。

因此,认为整形灌木、修剪树木,几何式花坛等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提炼和升华。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构成自然美的各个因子都是美的天使。

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观察自然因子或自然风景往往融入个人情怀,借物喻心,把状写自然美的园林变成挥洒个人感情的园地。

所以,中国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

⏹英国则人认为:⏹大自然的造化美无与伦比,园林愈接近自然则愈达到真美境界。

因此,可以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然后使人从自然的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园林组成要素:建筑——建筑营造⏹山石——筑山⏹水体——理水植物——植物配置封建农业文明园林特点(作用):1)为统治阶级服务2)相对封闭性和内向性3)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愉悦4)主要由工匠、文人、艺术家完成工业文明时期园林特点(作用):1)向社会全体居民开放2)由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追求观赏美和陶冶情操,同时重在发挥园林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夏、殷、周秦、汉——————园林的生成期魏晋南北朝————————园林的转折期隋、唐————————园林的全盛期两宋——————————园林的成熟初期元明清——————————园林的成熟后期1、园林的生成期主要内容介绍(殷周秦汉):⏹1)比较幼稚的初级阶段,1200多年。

⏹2)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重在秦汉时期(如上林苑)⏹3)形成了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囿、台⏹4)形成了三个重要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总结《中外园林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

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

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2、古巴比伦猎苑;古巴比伦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猎苑。

猎苑大多是在天然森林的基础上经过人工改造形成的。

3、英中式园林:当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繁荣并逐渐过渡到绘画式风景园林以后,法国也掀起兴造绘画式风景园林的热潮。

于法国的风景式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被称为“英中式园林”。

4、阿多尼斯花园:古希腊有个祭祀爱神阿多尼斯的节日,届时雅典的妇女都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钵中种的是发了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

这些绿色的小苗好似圣洁的花环,表达对爱神的祭典。

这种屋顶花园就称为阿多尼斯花园。

5、巴洛克建筑风格: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6、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想、居住环境。

7、国家公园:为了保护尚未遭到人类重大干扰的特殊自然景观、天然动植物群1落、有特色的地质地貌而建立的国家级公园。

8、奥姆斯台德:杰出的园林大师,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他科学地预见到于移民成倍增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必将加速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绿化将日益重要,而建设大型城市公园可使居民享受城市中的自然空间,改善生态环境。

他设计了纽约的中央公园、华盛顿的整体市容规划等。

9、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园林历史相关知识点总结

园林历史相关知识点总结

园林历史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园林的发展1. 古代园林的起源园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的夏代时期。

在古代,园林主要是供君王贵族们休憩和游玩的场所,受到了很高的重视。

2. 古代园林的风格古代园林的风格主要有汉代的汉园风格、唐代的唐园风格、宋代的宋园风格等。

每个时期的园林风格都有着独特的特点,汉园强调山水景色,唐园则注重花木树艺,宋园则更加注重景物的神韵和意境。

3. 古代园林的代表作古代园林的代表作有很多,比如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瘦西湖等。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二、近现代园林的发展1. 近现代园林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园林艺术也发生了一些变革。

近现代的园林注重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近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近现代园林设计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强调园林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同时,近现代园林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

3. 近现代园林的代表作近现代园林的代表作有着很多,比如上海的静安雕塑公园、杭州的西湖景区、北京的颐和园等。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新典范。

三、园林的文化内涵1. 园林的文化内涵园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仅是自然风景的展示场所,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风貌和风俗习惯,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

2. 园林的意境与艺术价值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通过建筑、栽培等手段营造出优美的景观。

在这些景观中,蕴含了丰富的意境和艺术价值,是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3. 园林的社会功能园林不仅仅是供人游览的场所,更是社会文化交流和活动的场所。

在园林中,人们可以进行休闲娱乐、聚会交往、文化展演等各种活动,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园林的发展与未来趋势1. 园林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中国园林史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绪论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2.按园林布置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3.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4.按地域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生成期(殷、周、秦、汉)前11世纪——公元220年⏹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盛期(隋唐)589年——960年⏹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960年—1271年—1736年⏹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1736年——1911年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旨⏹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力求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3.诗画的情趣诗画艺术融于园林艺术4.意境的含蕴⏹主观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只写山水之形——物境、能借景生情——情境、能托物言志——意境,“得意而忘形”。

借助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

“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预先预定一个意境的主体,然后借助景物构配的物镜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如“曲径通幽”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后再根据现成物镜的特征作出文字。

如颐和园“夕佳”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一、总说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源于狩猎。

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是“台”,中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时期(殷墟遗址可证)。

西方园林史总结笔记摘抄(3篇)

西方园林史总结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古希腊园林1. 理念:古希腊园林以哲学思想为指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特点:- 布局讲究对称,以几何图形为基准;- 以雕塑、喷泉等装饰品丰富园林景观;- 以植物、水体、道路等元素营造出自然、宁静的氛围。

3. 代表园林:- 帕特农神庙花园:以希腊神话为主题,展示古希腊园林的典型风格;-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花园:以宙斯神庙为中心,形成对称的布局。

二、古罗马园林1. 理念:古罗马园林在继承古希腊园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观赏性。

2. 特点:- 植物种类丰富,以果树、葡萄园为主;- 水体景观突出,如喷泉、水池、瀑布等;- 建筑与园林相结合,如别墅、花园等。

3. 代表园林:- 卡拉卡拉浴场花园:以罗马浴场为中心,展示古罗马园林的豪华与精致; - 维琴察花园:以水景和雕塑为主题,展现古罗马园林的浪漫主义风格。

三、中世纪园林1. 理念:中世纪园林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强调神秘与神圣。

2. 特点:- 以教堂为中心,形成以教堂为中心的园林布局;- 植物种类较少,以果树、灌木为主;- 建筑风格以哥特式为主,强调垂直向上。

3. 代表园林:- 比萨大教堂花园:以大教堂为中心,展示中世纪园林的宗教氛围;- 圣托里尼岛花园:以圣托里尼岛为中心,展现中世纪园林的神秘与神圣。

四、文艺复兴时期园林1. 理念:文艺复兴时期园林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强调自然与艺术的结合。

2. 特点:- 布局自由,以自然景观为基础;- 植物种类丰富,以果树、花卉为主;- 建筑风格以文艺复兴风格为主,强调比例和谐。

3. 代表园林:- 维琴察花园:以水景和雕塑为主题,展现文艺复兴园林的浪漫主义风格;- 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以几何图形为基准,展示文艺复兴园林的对称美。

五、巴洛克时期园林1. 理念:巴洛克时期园林以情感表达为核心,强调动感与豪华。

2. 特点:- 布局讲究动感,以曲线为主;- 植物种类丰富,以果树、花卉为主;- 建筑风格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强调装饰与豪华。

大一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总结

大一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总结

大一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总结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多样的艺术形式,园林艺术既是人类创造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也是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录的载体。

在大一的学习中,我对中外园林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于园林史的一些知识点的总结。

1. 中国古代园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和设计理念而著称。

中国古代园林以山水为主题,注重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著名的园林有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

这些园林注重构造水景、石景和建筑的组合,追求意境的深远和诗意的表达。

2. 日本庭园日本庭园与中国的园林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但同时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日本庭园追求简约、抽象和自然的美感,强调空间的分隔与变化。

它注重使用自然材料,如石头、水、树木,创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场景。

3. 欧洲花园欧洲花园以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为代表,注重对称和几何形式的运用。

这些花园常常由几个部分组成,包括宽阔的草坪、花坛、喷泉、雕塑等。

欧洲花园力求给人一种对称、庄重和宏伟的感觉,体现了封建时代的权力秩序。

4. 美国园林美国园林受到欧洲园林的影响,但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美国的公共花园强调自然和景观的保护,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同时,美国也有许多私人花园,这些花园以其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以及精心设计的景观而受到赞赏。

5. 园林艺术的发展园林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也在不断演变。

现代园林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园林艺术也与新技术相结合,使用现代建筑和材料来创造独特的景观效果。

6. 当代园林设计如今,园林设计已经成为一门专业化的学科,并涉及到许多领域,如景观规划、园林建筑、植物学等。

园林设计师通过对地形、植物、石质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创造出独特而美丽的园林景观。

园林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

7. 园林的价值和意义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园林还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许多文化中是与传统和文化继承紧密相连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古典园林资料
1、中国早期的园林形式有哪些?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题要点:中国早期的园林形式主要有囿、园、圃、苑、台、榭等几种形式。

具体解释这些形式的传统含义,如圃解释为种植蔬菜、瓜果、草木的场所,汉朝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种菜曰圃”。

2、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答题要点: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还有非主流园林: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会馆园林以及茶楼酒肆的附属园林,公共园林等。

3、中国古典园林四大特点
答题要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
意境的涵蕴。

每一特点做必要的解释。

如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中国古典园林不是一般地利用或简单地模仿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裁剪,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艺术化的自然。

4、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概况
答题要点:了解六个阶段的时间划分和主要特点,如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BC11世纪---AD220年),特点: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园林的总体规划尚比较粗犷;审美的经营处在低级的水平上,造园活动并未完全达到艺术创作的境地。

5、中世纪伊斯兰园林特点
答题要点:中世纪伊斯兰园林分为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的伊斯兰园林和印度伊斯兰园林,了解各自特点及共同特点。

6、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特点
答题要点:分为早、中、后三期分别讲述特点,及共同特点。

如意大利意大利台地园共同特点: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是台地园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建筑设计的方法布置园林:平面一般是严整对称的,中轴线控制全园,各种水景,如喷泉、水渠、跌水、水池等,以及雕塑、台阶、挡土墙、壁龛等,都是轴线上的主要装饰;水的动态处理是意大利园林的一大特色;植物作为建筑材料来对待,绿篱、绿丛植坛、迷园、绿墙、绿色雕塑等,常绿树为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采用折中手法,逐渐过渡;如:建筑---敞廊露台---花坛---树林---自然环境。

7、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优秀作品及特点
答题要点: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优秀作品有凡尔赛宫苑、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枫丹白露城堡花园、圣•日尔曼•昂•莱庄园、圣克洛花园、尚蒂伊府邸花园、丢勒里花园、索园、克拉涅花园、默东花园等。

主要特点:园林规模大,有主有次,明快、典雅、庄重;主体建筑具统帅风格,建筑前无树,为花坛、水池,花园中建筑随处可见,建筑中可看到花园各个角落;中轴线成为艺术中心,广阔、富于装饰性,有明确的几何关系,有逻辑性;辟出视景域,运用植物题材来构成风景线,各个风景线上有视景焦点,且连续不断;在平原地区,运用水池和河渠的理水方式,设许多喷泉,动静结合。

8、日本古典庭园样式
答题要点:整形庭园:神苑庭、寺院庭;写景庭园(风景庭园):池泉庭(寝殿造池泉式、回游池泉式)、缩影庭、眺望庭、露地庭(茶庭);写意庭园:枯山水、吉祥庭(又分为蓬莱庭、龟鹤庭);游览方式:坐观式庭园、回游式庭园(水路、园路)
重点了解池泉庭、枯山水和茶庭。

9、中、法皇家园林的比较
答题要点: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与气候、宗教思想、功能等入手,从规划构图、建筑布局、理水、植物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0、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的比较
答题要点: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与气候、宗教思想、功能等入手,从规划构图、建筑布局、理水、植物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1、中、日园林风格的比较
答题要点: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与气候、宗教思想、功能
等入手,从规划构图、建筑布局、理水、植物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2、中、英风景式园林的异同分析
答题要点: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与气候、宗教思想、功能等入手,从规划构图、建筑布局、理水、植物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3、中国古典三大私家园林风格分析
答题要点:从三大私家园林产生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园主人生活背景等角度,就园林布局、造园四要素进行分析比较。

14、中国古典园林的旅游意义
答题要点:从中国古典园林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物质层面等进行讲述。

15、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答题要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地位和对国外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具有两方面:一是古典园林的理念与理法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二是古典园林中的不足与糟粕给现代以警示
16、假山置石的园林功能
答题要点:“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借假山置石可抒发情趣;假山置石与园林建筑结合可增加景色,如用山石小品点缀庭院和廊间转折处,丰富建筑空间;利用假山分隔园林空间,可使被隔空间相互渗透、连绵不断;可使景藏而不露;还有实用功能,如护坡、花台,作挡土墙,驳岸,作室外楼梯等。

需要举例说明。

17、庭院叠山分类
答题要点:庭山:园林建筑前庭院内的叠石
壁山:依墙壁叠石或就墙中嵌山石
楼山:以叠石为楼阁的基础;或叠石成石洞、石屋,建楼阁于高处,便于眺望,丰富主体构图的变化;可叠石成自然的踏跺,作为楼阁的室外楼梯。

池山:在水中叠石为池山
18、园林建筑的特点
答题要点: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统一;设计的灵活性;组织游览路线和组
织风景画面;室内外互相渗透、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19、不同性质的亭
答题要点:有以下九种路亭、桥亭、井亭、钟鼓亭、乐亭、祭祀亭、碑亭、纪念亭和流杯亭。

对每种性质的亭要有了解。

如祭祀亭是庙宇、道观和祠堂中常设有亭,而位于中轴线上主要殿堂之前的亭,则多为供奉祭品、举行仪式之用,别名有献亭、拜亭、香亭、享亭等。

20、廊的特点
答题要点:廊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两个观赏点之间,成为空间联系和空间划分的一种重要手段,不仅具有遮风避雨、交通联系的实用功能,而且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和观赏程序的变化起着重要的组织作用,是一种“虚”的建筑元素,象一层“帘子”一样,似隔非隔、若隐若现、把廊子两边的空间有分又有合地联系起来,作为一种室内外联系的“过渡空间” 、“灰色空间”。

21、廊的基本类型
答题要点:从廊的横剖面(内部空间形式):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等。

廊的使用类型:休息廊,等候廊,展览廊,分隔空间的廊等。

答题要点:统一与多样、主从与重点、对比与相似、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和韵律与节奏。

需要了解具体内涵。

如韵律与节奏方面,韵律是由构图中某些要素有规律地连续重复产生的,如园林中的廊柱、粉墙上的连续漏窗、等距栽植的树木都具有韵律节奏感。

韵律又可细分为简单韵律、拟态韵律、交替韵律和渐变韵律。

23、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
答题要点:寄畅园是江南地区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明未清初之文人园林,园林总体布局,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构成山水骨架,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较少,是一座以山为重点、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

《寄畅园记》评价:“兹园之胜……最在泉,其次石,次竹木花药果蔬,又次堂榭楼台池沼。

”寄畅园是宋以来的文人园林风格(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承传。

要了解其假山、理水特点及借景之妙。

24、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源远流长”之意境分析
答题要点:这种有源头有去处的水体布局蕴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章句下》)
孟子分析了客观存在的河水和雨水,由于河水有本有源,可以滔滔不绝地向下游奔流,直到大海。

另一种是雨水,七八月间,雨水集中,一时间也使沟塘充盈,可是因为无源,用不着多久就干涸了。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源远流长”这个浅显的道理,这个道理对社会有着普遍的适应性,如对个人来讲,即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从自然界悟出的哲理,反过来又运用于园林创构和园林审美中,即在满足视觉审美的同时,还要澡雪精神,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瞻园、寄畅园的水体布局充分体现了这种哲学理念,有着深沉的文化积淀。

25、苏州留园入口区空间分析
答题要点:留园入口以虚实变幻、收放自如、明暗交替的手法,形成曲折巧妙的空间序列,引人步步深入,具有欲扬先抑的作用,历来为园林界人士称道。

先是幽蔽的曲廊,进入“古木交柯”渐觉明朗,并与“华步小筑”空间相互渗透;北面透过六个图案各异的漏窗,使曲廊与园中山池隔而不断,园内景色可窥一斑;绕出“绿荫”则豁然开朗,山池亭树尽现眼前,通过对比达到最佳境界。

26、扬州个园四季假山特点
答题要点:采取分峰用石,结合植物配置,体现“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

春景为石笋与绿竹,夏景为太湖石与松树,秋景为黄石与柏树、枫树,冬景的宣石山不用植物(腊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