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发展心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861a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9.png)
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发展心理学知识点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发展心理学知识点人类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而发展心理学正是研究这个领域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包括发展理论、关键时期和发展阶段等。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成长的过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一、发展理论发展理论是发展心理学的基础,它试图解释人类的成长和发展是如何发生的。
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发展理论:1. 爱因斯坦的认知发展理论:爱因斯坦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通过逐渐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和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的。
他提出了“认知阶段理论”,认为儿童在认知发展中会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如感知、运动、操作、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个人的性格发展是由潜意识的冲突和儿童时期的经验所决定的。
他提出了儿童发展的几个阶段,其中包括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和生殖器期。
3. 基格的社会发展理论:基格关注社会因素对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他认为个体在社会中的互动和社会角色的扮演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反思,个体能够形成自我认知和理解他人。
二、关键时期关键时期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个体对某些经验和刺激更为敏感和易受影响的时期。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关键时期的例子:1. 语言发展关键时期:儿童在2至3岁期间经历着对语言的迅速学习和掌握。
这个时期是儿童大脑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未得到适当的语言刺激和经验,可能会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2. 社会化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被认为是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通过与同龄人的互动和经验,掌握社会交往的技巧、价值观和文化习俗,并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认同。
3. 性别认同关键时期:儿童在3至5岁期间开始对性别产生认知,并形成自己的性别认同。
这个时期对父母和社会的性别角色期待有很大的敏感度,会对儿童的性别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三、发展阶段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可以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任务。
人的成长与发展
![人的成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a8f3ce590c69ec3d4bb7516.png)
2021/5/6
20
4、人的本能压抑后,会以潜意识的方式来 表现,从而形成了性压抑后的精神疾患 或变态心理。
5、成年期甚至老年期后出现的许多严重的 心理问题,都可能源于儿童期的人格发 展障碍。
2021/5/6
21
三、组成部分
➢ 意识结构 ➢ 人格结构 ➢ 人格动力 ➢ 人格发展 ➢ 精神分析
隐性梦境(latent context)梦境深处 不为当事人所了解的部分,梦境的真面 目,属于潜意识层,其中所有的欲念、 动机等, 在意识放松之际,以伪装的 方式从梦中泄露,形成为当事人所不知 的潜性梦境。
2021/5/6
43
梦程(dream work)隐性梦境转化为显性 梦境的过程。主要有四种变化过程:
2021/5/6
34
3、性蕾期(phallic stage 3-6岁) 性本能集中与生殖器 以父母中的异性为性爱对象 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恋母情结 (Oedipus complex) 如情结未化解, 会出现道德问题,性别认同 困难或道德问题。
2021/5/6
35
4、潜伏期(latent stage 7-青春期) 性本能呈潜伏状态 男女团体活动呈分离状态 固结会产生人格发展不全或强迫人格。
②细胞的分裂增生:是肌体细胞数量的 增加;
③细胞的增大:指肌体细胞体积的改变; ④更新:是肌体为维持正常的功能而进
行的新陈代谢。
2021/5/6
3
2.发展 (Development) 是人的生命过 程中一种有顺序的、可以预测的功能及 技巧的演变过程,不容易用量化方法测量。
3.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 task) 是 个体在生命的某一时期时社会规范或标 准要求他完成的任务。
第二章 第三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
![第二章 第三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219d0c94028915f804dc22a.png)
2. 李小妹. 护理学导论.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Tel:774420 E-mail:qianzhen@
小结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复习思考题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分为哪五个阶段?
各阶段有何特点?护理要点是什么?
是什么?
3.举例说明人格发展固结,会产生哪些心理问
题或不良行为?
主要参考书
1. 姜安丽. 新编护理学基础.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2.顺序性
3.连续性和阶段性 4.不平衡性 5.差异性
成长与发展理论
主要研究:生命过程中个体身心变化
与年龄的关系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弗洛伊德——“现代心理学之父”
通过精神分析法观察人的行为 创建了性心理发展学说
潜伏的心理矛盾、心理冲突等是导致
焦虑不适、心理障碍的症结
(二)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是最原始的部分,处于潜意识深处
先天本能 原始欲望
遗传,与生俱来
快乐原则支配 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
自我
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 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
避免个体受到损害
遵循唯实原则
最具理性、策略的部分
亲密——孤独
(7)中年期(35~65岁) 创造——停滞 (8)老年期(65岁以上) 完善——失望
(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1、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提供个体化的护理
预防人格发展障碍或危机
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第五章压力理论 成长与发展理论
![第五章压力理论 成长与发展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b94972daaea998fcc220e52.png)
(3)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经历五个可重叠的阶 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关键期。每个阶段 的原欲出现在不同的部位,若需求得不到 满足,则会出现停滞。
a.口欲期: 时间:0~1岁; 部位:口部; 特点:婴儿专注于与口有关的活动,通过吸
吮、吞咽、咀嚼等与口有关的活动来
获得快乐和安全。
护理应用:喂养可为婴儿带来快乐、舒适和
e.生殖期
时间:12岁以后;
部位:生殖器;
特点:注意力逐步转向年龄相近的异性伴侣,逐渐
培养独立性和自我决策的能力,性心理发展成熟。
护理应用: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和自己做决定,正
确引导青少年与异性交往
3、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瑞克森(Erik Erison,1902-1994年)是美国
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分析学家,他在弗洛伊德的性
举例:压力源的分析
患者陈某,男,38岁,右下腹痛半天来院急诊, 经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需立即住院手术治疗。 陈某是一公司总经理,工作很忙,故担心很多, 希望尽快康复出院工作。
问题: 你能找出患者陈某有哪些主要的压力源吗?
护士工作的压力源
u紧急的工作性质 u沉重的工作负荷 u不固定的工作时间
u复杂的人际关系 u高风险的工作性质 u不良的工作环境
第一线防卫 (生理和心理) 生理:皮肤、遗传、体质、免疫、营养 心理:经验、智力、教育程度、生活方式、 支持系统、潜意识下的防卫机制 第二线防卫(自力救助) 1.正确处理问题 2.正确处理感觉 3.利用可得到支持 4.减少压力的生理诱因 第三线防卫(专业辅助) 寻求医护展学说基础上提出了解释整个生命历程的心
理社会发展理论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分期 (1)婴儿期 (2)幼儿期 (3)学龄前期 (4)学龄期 (5)青春期 (6)青年期 (7)中年期 (8)老年期 年龄 0~18个月 18个月至3岁 3~5岁 6~12岁 12~18岁 18~35岁 35~65岁 65岁以上 主要危机 信任对不信任 自主对羞愧 主动对内疚 勤奋对自卑 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 亲密对孤独 繁殖对停滞 完善对失望
第三章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
![第三章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8cb9f835022aaea998f0fdf.png)
境界,由于年龄、能力等因素的不同,每个
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自我认同状态,此期的认
同状态包括( ABDE )
A、达到认同状态
B、认同延期状态
C、认同丢失状态
D、认同迷失状态
E、认同早闭状态
2.皮亚杰将人的智力发育分为(ACDE)
A、感觉运动期
B、潜伏运思期
C、前运思期
D、具体运思期
E、形式运思期
3.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包括 (ABCDE)
5.青春期(12-18岁) •发展危机: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 •发展任务:建立自我认同感 •发展顺利:接受自我,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并为设定的目标而努力,形成忠诚的品质 四种类型的认同状态:
达到认同状态:矛盾冲突解决 认同延期状态:矛盾冲突尚未解决 认同迷失状态:矛盾冲突无法解决 认同早闭状态:毫无主见,听从安排
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
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完本节,能够 • 识记: 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成长发展的规律及 原则;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领会: 有关成长与发展理论 • 应用: 成长与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一、成长与发展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成长: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
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 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
A、主动对内疚
B、勤奋对自卑
C、自主对羞愧或疑虑
D、自我统一对角色混乱
7.皮亚杰认为前运思期出现( B )
A、思维的萌芽
B、象征及直觉思维
C、初步逻辑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8.根据艾瑞克森的理论,哪期发展危机是信 任对不信任( A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的成长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的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f58d321455270722192ef789.png)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的成长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能力一般指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在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的力量。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不仅指人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法律修养,提升智力与体力、提高潜在能力与现实适应能力、社会交往与沟通协调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审美能力等,同时也包含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发挥人本身最大的潜能。
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素质的充分发展要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一方面需要社会“给每一个人提供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能力的机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的系统教育和个人自身的努力。
从个人的素质方面来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人的素质的自由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包含兴趣、理想、信念、气质、性格、道德风貌、社会形象等多方面内容。
人的个性的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其各种需要不断丰富、个性自由发挥、精神生活丰富展开。
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内涵。
4.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丰富发展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每个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丰富发展是人的社会群体性所具有的全面发展内容,这种发展将使个人成为具有普遍交往和全面社会关系的人。
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实践活动体现着社会关系,个人的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同他直接、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水平,所以全面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就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着手。
二、当前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理想信念存在缺失当代大学生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价值观的总体取向还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有一定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接受并执行富含时代特征的一些价值观念,在自身的成长方面,能够做到刻苦学习、积极实践。
成长与发展理论
![成长与发展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22497040b4c2e3f57276368.png)
此期的原欲焦点由口腔转移至肛门。
(3) 性蕾期(3~6岁)原欲的焦点转 移到性器官。儿童开始对男女生殖器的 不同感到好奇,并藉探索和玩弄的行为 中得到快感。
2.人格的发展阶段
(4)潜伏期(7~12岁) 这一时期的儿童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智 力及身体活动上。 (5)生殖期(12岁以上) 这个阶段 开始于青春期,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 和第二性征的出现,青春期少年开始 对异性产生真正的兴趣,原欲又重新 回到生殖器,注意力开始转向自己所 喜爱的性伴侣身上。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4.形式运思期(12岁以上):此 期,青少年的思维迅速发展,并能 运用概念的、抽象的、纯属形式逻 辑的方式去推理。
不信任、退缩 或疏远别人
幼儿期 18个月 自主对 学会自控而不失 时常出现过度 (肛-肌期) 至3岁 羞 愧 自尊能与人共处 自我约束 学龄前期 3~5岁 自动对 敢于有目的地去 缺乏自信、态 (生殖运动期) 内 疚 影响改变环境, 度消极、怕出 能评价自己的行为 错,限制活动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三大理论要点:
1、意识层次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3、人格发展理论:口欲期、肛门期、性蕾 期、 潜伏期、生殖期。
意识层次理论:
意识---直接感知 前意识---意识与 潜意识两者之间 潜意识---没有意 识到的深层的心理 活动 心理矛盾与冲突 造成焦虑、心理 障碍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阶段 年龄 冲突 正性解决指标 负性解决指标
青年期 18~25岁 亲密对 与异性建立亲密 缺乏人际交往 (成年早期) 孤 独 关系,对工作与 逃避工作或 家庭尽职尽责 家庭中的责任 成年期 25~65岁 繁殖对 富有创造性、生活 纵容自己、自 (中年期) 停 滞 充实,关心他人 私自、缺乏 责任心与兴趣 老年期 65岁以上 完善对 感到一生值得, 失望感, 失 望 能乐观对待死亡 鄙视他人
成长与发展理论ppt课件
![成长与发展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84917f312b3169a451a476.png)
(二)成长与发展的组成部分
• • • • • • 生理方面:体格生长,各器官增加和成熟 认知方面:获得和使用知识的能力增强。 情感方面:需要是否被满足的内心体验。 社会方面:与他人、群体、社会相动能力 精神方面: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的认为。 道德方面:是非观,理想与情操。
二、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 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爱抚、亲吻等
从自身→外界 性本能↓→“性沉寂 ” 异性、社交活动、婚 姻成家、职业
人格发展不同阶段对个体的影响
阶 段
口欲期 肛欲期
适量满足
舒适及安全感
未满足
自恋、猜 疑、苛求
过度满足
过度依赖 过于乐观
行为表现
咬指甲抽烟 吸毒、酗酒
性蕾期 潜伏期 生殖期
清洁 肮脏.浪费 洁癖.吝啬 有秩序 凶暴.无序 谨小慎微 控制 自以为是 缺自我意识 认同同性父母 性别认同困难 正确的性别行 性偏离行为 难以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为与道德观 获得人际交往 强迫性人格 经验;促发展 寻找自己喜欢 身心功能失常 的异性对象 病态人格
• 人类心理成熟的表现:
人类心理成熟的表现
• • • • • • • 依赖→自治 被动→主动 主观→客观 无知→有见识 能力弱→能力强 责任少→责任多 自私→无私 • • • • • • 自我排斥→自我接受 兴趣狭少→兴趣广泛 注重细节→注重总体 思维肤浅→思维深远 模仿→独创 冲动→理智
年 龄○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 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及人类发展学教授 • 强调文化和社会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 把人格发育分为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 认为每阶段均有一个问题或危机必须解决 • 各阶段的发展顺利与否 影响后一阶段人格的发展
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学理论
![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1bdb37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3.png)
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学理论
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包括运算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
2.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该理论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对其性格和个人行为有极大的影响。
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情感冲突等,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处理。
4. 当代发展心理学: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除了认知方面的发展,还包括身体、情感、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
了解这些心理学理论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行为和情感,合理地进行教育和家庭教育。
人的成长与发展
![人的成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3513337cfc789eb172dc86a.png)
7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主要内容:认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生存、自卫及享乐, 而刺激人活动的原动力是原欲或称为性本能冲动。
意识层次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 自学: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对护理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8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艾瑞克森
(Erik Erikson,1902~1994)
21
认知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有助于护士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 语言和方法进行护理,并根据儿童不同时期智力发展
水平为其提供治疗性游戏、玩具、图书、画片或阅读
材料,以向他们有效地解释治疗和护理过程,以及教
授健康保健的方法。
22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 (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 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继承并 发展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情感方面
社会方面
道德方面
4
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可预测性
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连续性和阶段性 不平衡性 个体差异性 关键期
5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6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 派的创始人,现代心理学之父。
13
青春期:12~18岁; 发展危机:自我认同—角色混乱 发展任务:建立自我认同感。 青年期:18~35岁; 发展危机:亲密—孤独 发展任务:发展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承担对他人 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友谊、爱情和婚 姻关系,从而建立亲密感。
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成长与发展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fd0e23c376baf1ffc4fad25.png)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他的理论强调文化及社会环境在人格或
情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把人的一生 分为8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 有其发展任务要完成,而且所有人都要 经过这些阶段,顺序固定不能颠倒。每 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中心问题或危机必 须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即是健康人格的形 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遇到的社会对个 体的要求或挑战。
– 营养:充足合理的营养是成长发展的物质基础。年 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影响智力、心理和社会 能力。 – 健康状况:良好的健康状态能促进人正常生长发展, 有助于顺利通过各个发展阶段。疾病对成长发展影 响很大,任何疾病若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尤其是 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均棵对成长造成永久性的影响。
影响成长和发展的因素
– 连续性和阶段性:成长和发展是在不断地进行中, 但并非等速进行。心理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
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不平衡性: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快慢不一,心理
社会的发展同样存在不平衡性。 个体差异性:在一定范围内受先天和后天各种 因素影响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心理社会方 面因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养不同存在较大差 异。 敏感时期性:生长发展较快的阶段是人较敏感 的时期。胚胎头3个月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 时期。;出生第一年与父母感情建立对一生的 心理社会发展很重要;青春期是一个敏感时期。 发展是逐渐成熟和不断学习的过程。 成熟和发展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人的成长发展过程非常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
响。所有正常人均依照预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成 长,但每个人所表现的成熟方式有具有差异性。 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 规律性和可预测性:虽然每个人生长发展速度各不 相同,但都遵循相同的发展过程,即每个人都要经 过相同的发展阶段。 – 顺序性:
第四章人的成长与发展ppt课件
![第四章人的成长与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bfe9e1b9d528ea80c7795c.png)
二. 费洛伊德性心理发展学说在护理中的应用: 1. 指导护士为父母提供健康教育: 2. 指导护士在护理中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 需求
① 口欲期 ② 肛欲期 ③ 性蕾期 ④ 潜伏期 ⑤ 生殖期
--
18
第二节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 护理中的应用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一. 理论的主要内容:
--
9
第一节 成长与发展的概述
(三)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及原则
1. 可预测性:成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 律性,是按一定的顺序、可预测的方 式进行的。
2. 顺序性: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 由远到近、有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 有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3. 连续性和阶段性:成长和发展在人的 整个生命阶段不断的进行,是一个连 续的过程,但并非等速进行,具有阶 段性。
更新
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
进行的新陈代谢
--
3
第一节 成长与发展的概述
(一)成长与发展的定义
2. 发展(development):又称发育。是人
的生命过程中一种有顺序的、可以预测的功 能及技巧的演变过程。包括心智、情绪、感 情、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是质方面的改 变,是学习的结果和成熟的象征。
--
--
7
第一节 成长与发展的概述
(二)成长与发展的内容
1. 生理方面(physiogcal):主要是体 格的增长及改变,
2. 认知方面(cognitive):指智能、知 识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方面(spiritual):指人对客观 事物的一种主观的态度体验 。
--
8
第一节 成长与发展的概述
(二)成长与发展的内容
成长与发展
![成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6ada86bddccda38376baf9f.png)
1)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是发展健全人格最初 且最重要的因素。 2)幼儿期:自主性对羞耻或怀疑 3)学龄前期:主动对内疚或罪恶感 4)学龄期:勤奋对自卑,决定性阶段,顺利发展 应是学会与他人竞争,求得创造和自我发展。
5)青春期:认同对角色混乱 6)年轻成年人:亲密对孤立 7)成人期:生产对停滞 8)老年期:完整对绝望
护士压力与应对 1.压力的来源 2.应对:管理层面、自身
恢复 抵抗期 衰竭期
抗利尿激素↑→水分吸收↑ 3.垂体前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的松↑ 糖原、蛋白质、脂肪↑ 醛固酮↑ 水分、钠回收、钾排出↑尿↓ 4.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 心率、氧摄入、血糖、精神活动↑ 去甲肾上腺素↑ 骨骼血流量、动脉血压↑ 5. 对抗或逃避反应
规律: 1. 多因同一反应 2. 同一因多种反应 3. 可避免一般性压力源 4. 对极端或灾难反应类似 5. 作用的强度和时间的相关因素 6. 压力源是有益的
在护理中应用:根据危机的正性或负性解决 指标评估病人的表现,分析在其相应的发 展阶段上的心量社会危机解决情况,给予 正确的指导。
1)感觉运动期:婴幼儿通过身体的动作与感 觉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2)前运算思维期:象征性、表象性 3)具体运算思维期: 4)形式运算思维期: 在护理中的应用:对儿童的教育及儿童的沟 通
概念
生理 心理
适应的层次 社会文化 技术
第一线:心、身
第二线:自力救助 1. 正确对待问题 2. 正确对待情感 3. 利用可能得到的支援 4. 减少压力的生理诱因
第三线:专业辅助
病人压力与护理 1.压力的来源: 2.护理: 评估 分析 护理措施
协助病人找出压力源 协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 协助病人适应病人角色 协助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在陈述每个阶段发展任务时采用了两极
的描述方式即对处理处理危机可能产生 的成功结果和失败结果加以描述。 认为人格的个部分是分别在人生发展的 一定时期形成的,个体通过个阶段的发 展以形成完整的整体。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第一期 口感期
0—18个月 发展任务是信任对不信任。 护理此期的小儿时,应注意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 提供安全感和抚爱。 第二期 肛---肌期 18个月—3岁,主要冲突为自主对羞 愧或疑虑。此期儿童扩大对周围环境的探索想要独立 完成每一件事,父母应对孩子合理的自主行动给予支 持,否则,孩子将怀疑自己的能力,停止尝试和努力。 第三期 生殖—运动期,3---6岁,主要矛盾冲突为主动 对内疚。被异性父母所吸引,逐渐理解自己的性别, 此期儿童愿意发明和尝试一些新的活动,应理解、鼓 励、正确引导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他的理论强调文化及社会环境在人格或
情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把人的一生 分为8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 有其发展任务要完成,而且所有人都要 经过这些阶段,顺序固定不能颠倒。每 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中心问题或危机必 须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即是健康人格的形 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遇到的社会对个 体的要求或挑战。
2、发展(development)
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期的功能改 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 机体功能的演进,如行为改变、技能增 强等,即表示质方面的,往往不宜被测量。 发展是学习的结果和成熟的象征,人 必须不断发展和改变,才能有效地适应 和操纵日趋复杂的生物和社会环境。
一、概述
成长与发展又可称生长与发育,是人体的基本特点, 也是护士了解和照顾服务对象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 由于护理对象是从升到死各年龄组的人,护理工作者 必须对人类生命全过程的成长和发展有所认识,并根 据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提供护理。 (一)成长与发展的概念 1、成长(growth) 是指人生理方面的改变,是细胞增殖 的结果。表现为机体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即机体在 量方面的增加。 成长是可观察到的,如身高、体重、骨密度等 一般生长的形态可分为四类: 增量性生长:如体重的增加 更新: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所需而进行的的更新换代, 如红细胞的更新。 肥大:即细胞体积的增大,如脂肪细胞的长大 增生:即细胞数量的的增多。
成长与发展的组成部分 生理方面(Physiologic)主要是指体格的生长, 以及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增加和成熟。 认知方面(cognitive):认知的发展是指获得和 使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表现为观察能判断能力、 记忆力、推理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情感方面(emotional):情感是人在各种需要得 到满足或不被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一 种主观的经历。 精神方面(spiritual)(是指人对生命的意义、 生存价值的认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社会方面(social):表现为与他人、群体、社 会的相互作用。 道德方面(moral):是指人的是非观念和信仰的 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价 值观念。
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人的成长发展过程非常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
响。所有正常人均依照预期的生长发育规律成 长,但每个人所表现的成熟方式有具有差异性。 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规律性和可预测性:虽然每个人生长发展速度各不 相同,但都遵循相同的发展过程,即每个人都要经 过相同的发展阶段。 顺序性:
由上到下或由头至尾;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 杂;由低级到高级
3、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
是个体在生命的一定时期出现的、并需要 达到和完成的的一些任务,即当个体达 到某一年龄阶段时,社会所需要他在行 为发展上应达到的程度。
4、成熟:是成长和发展的结果,由遗传基
因所决定,但又受环境影响。
狭义的成熟是生理上的生长发育,广义的成熟
包括心理社会的发展。 人的成熟范围可表现为:从依赖到自治;被动 到主动;主观到客观;无知到有见识;能力弱 到能力强;承担责任少到责任多;兴趣狭窄到 广泛;自私到利他;自我否定或排斥到自我接 受;自我认同不定到自我认同完整;模仿到独 创;注重细节到注重原则;考虑肤浅到考虑深 入;需要确切性到能耐受模糊性;冲动到理智。
营养:充足合理的营养是成长发展的物质基础。年 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影响智力、心理和社会 能力。 健康状况:良好的健康状态能促进人正常生长发展, 有助于顺利通过各个发展阶段。疾病对成长发展影 响很大,任何疾病若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尤其是 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均棵对成长造成永久性的影响。
影响成长和发展的因素
家庭经济环境:家庭社会经济水平对人
的生长发育起者显著作用。 社会文化习俗: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对 人在个发展阶段所需完成的任务有着不 同的要求。
有关心理社会发展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海维霍斯特的发展任务学说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学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影响成长和发展的因素
遗传特性和环境影响是确定人的成长和 发展进程的两个最基本因素。遗传决定 机体发育的可能范围,环境则决定发展 的速度及最终达到的程度。内在遗传因 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每个 人如何生长发展。
影响成长和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父母双方。决定了人的性格、气质、
智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性别对成长发 展有影响。 环境因素:
连续性和阶段性:成长和发展是在不断地进行中, 但并非等速进行。心理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
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不平衡性: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快慢不一,心理
社会的发展同样存在不平衡性。 个体差异性:在一定范围内受先天和后天各种 因素影响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心理社会方 面因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养不同存在较大差 异。 敏感时期性:生长发展较快的阶段是人较敏感 的时期。胚胎头3个月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 时期。;出生第一年与父母感情建立对一生的 心理社会发展很重要;青春期是一个敏感时期。 发展是逐渐成熟和不断学习的过程。 成熟和发展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