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8%C7%F8&92&cl=2&lm=-1&fr=&sf=1&fmq=&pv=&ic=0& 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7%E0%B2%D8%B5%D 8%C7%F8&s=0 【教师设问】中国一共可以划分为几个分区? 【学生讨论】一共可以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导入正课】本节课,首先来了解分区中的北方地区。 【概念讲解】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 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 肃东.htm 5.【布置任务】请大家结合教材以及地图册,并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和社会经济状况。 6.【学生活动】以同桌两人为一组,通过查找地图和资料,并用利用互联网搜索,找到北方地区 的相关信息。 (三)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任务一】了解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情况。 【学生活动】 两人一组,在互联网92&lm=-1&cl=2&fr=ala0&word=%D6%D0%B9 %FA%B5%D8%D0%CE%B7%D6%B2%BC%92&cl=2&lm=-1&fr=ala0&sf=1&fmq=&pv=&ic =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6%D0%B9%FA%C6 %F8%BA%F2%C0%E0%D0%CD&a92&cl=2&lm=-1&fr=ala0&sf=1&fmq=&pv=&ic =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6%D0%B9%FA%B A%D3%C1%F7%CD%BC&s=0&oq=%D6%D0%B9%FA%BA%D3%C1%F7&f=3&rsp=0&oq=%D6 %D0%B9%FA%BA%D3%C1%F7&f=3&rsp=0 中国土壤类型: /i?ct=201326592&clmp;fm=index&pv=&z= 0&word=%D6%D0%B9%FA%CD%C1%C8%C0%C0%E0%D0%CD&92&cl=2&lm=-1&fr=&sf=1&fmq=&pv=&ic=0& 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6%D0%B9%FA%D6%B 2%B1%BB%B7%D6%B2%BC&s=0 【任务二】了解北方地区资源、人口、城市、工业和交通 【学生活动】 两人一组,在互联网92&cl=2&lm=-1&fr=ala0&sf=1&fmq=&pv=&ic
〖2021年整理〗《北方地区》参考优秀教案1

《北方地区》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
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区图”;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介绍家乡的活动,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通过“图片说明”等方式分别介绍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再通过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没有初一的懵懂状态,逐渐从受教转化为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学习方面已经积累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并能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让自己获取更多的知识,达到学习的目标。
特别是在面对地理升学测试的情况下,同学们更是显得游刃有余。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
教学难点综合、根据、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四、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课前]同学们,经过一个长长的寒假,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不知道同学们在这个寒假到过哪些地方呢?又见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学生七嘴八舌:略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上课]请同学们翻开书本首页,这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
请结合图片进行讨论,你在当中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设你是来自上述的四个区域的人,你会怎么介绍“自己”所在的家乡情况呢?我们请各小组的代表来模拟一下。
[学生活动]一组: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作易于机械化操作,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二组: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较多,平原少,所以人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级的丘陵和小平原进行,一般是精耕细作的。
三组:西北地区有辽阔的草原,马牛羊特别多,所以我猜农业是畜牧业为主。
四组:我看到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雪山连绵,反映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是世界屋脊。
高二地理中国北方地区教案范文模板

高二地理中国北方地区教案范文模板积极探索地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地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二地理中国北方地区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地理中国北方地区教案1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高二地理中国北方地区教案2【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括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演变历史。
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港澳台地区。
总结区域的分析方法:某一区域区域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原因发现区域'问题解决措施2.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用: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一一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3 •地形: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黃土高原、大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4.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
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5.河湖、植被: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黃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6.自然资源:著名的树种:小兴安岭的红松,大兴安岭的落叶松。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
温带水果:苹果、葡萄、梨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苹果的产量最大,黄河故道已成为全国最长的果园带。
7.土壤:黄土地与黑土地的差异8.农业: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东北区一一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华北区一一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谷子(黄土高原)、苹果思考:评价东北区与华北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北方地区教案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时数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黄土地”和“黑土地”的区域差异。
2、掌握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3、了解华北平原的重要性以及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1、明确我国北方地区所处的位置及其自然特征。
2、了解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地理科目的情感。
2、鼓励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式学习地理知识。
教学重点1、“黑土地”和“黄土地”的自然特征。
2、掌握北方地区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教学难点1、理解导致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
2、能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各主要地形区及其自然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沁园春雪》。
这首词描述的是北国雪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主席笔下的“北国”吧。
二、新课讲授(一)黑土地黄土地1、北方地区的范围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2、北方地区的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面积广阔西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3、北方地区的气候温度带: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暖温带和中温带气候: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干湿区:北方地区属于半湿润区4、黑土地东北平原地区在冷湿的环境下,植物不易分解,形成了肥沃的黑色土壤。
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5、黄土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被称为“黄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而成(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优势: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不足: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2、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和解决措施制约因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解决措施: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可以跨流域调水;时间上的不均匀可以修建水库;从长远看应该发展节水农业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三个重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知道了“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由来,并通过读图的方式初步认识了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北方地区》教学案例

《北方地区》教学案例《《北方地区》教学案例》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名称:北方地区主题内容简介: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经济概况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4.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5.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1、学生需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概况有基本的框架和线索:如位置和范围、面积和人口、主要地形、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该地区的资源等,以及农业、工业、其他第三产业等经济概况的了解;2、对一些基本图表能读懂;3、能通过一些材料和图表来进行有效信息的解读和提炼分析;4、具备一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5、具备团结合作的能力等等。
对微课的认识:学生在这之前已经使用过我的微课进行学习,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对于微课学习应该有进一步的提高,更好的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也能学习能力。
学生特征分析学习态度:我觉得学生对于我采用的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模式更能适应和接受,学习热情会比传统方式高涨。
学习风格:根据我平时的观察,我们的学生对于分组合作学习方式比较感兴趣,他们喜欢这样的学习气氛和学习风格,因为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团体学习精神,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主题中,我使用微课用于学生学习,是要达到复习整理知识的目的。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我使用这个微课主要是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课堂合作学习中有的放矢。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第一篇: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北方地区教学目标: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平台五、教学过程:【引入】(多媒体显示)欣赏诗词《沁园春•雪》,并配合北方风光图片。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读图】媒体逐一显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等【学生活动】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
(东部秦岭—淮河以北)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二、旅游资源【提问】①本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请说说看本区有哪些人文旅游资源?(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②请说说有哪些自然旅游资源?(泰山、长白山天池、恒山、华山等等)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出示问题,学生讨论】①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②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③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④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过渡】由前面的读图我们知道本区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北部有很多的山脉,这些地区有丰富的什么资源呢?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本区位于温带,因此本区的温带水果非常有名,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北方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中国地理第十一章《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节…北方地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记主要地形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2.识记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华北平原为冬小麦、棉花、花生;东北平原为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黄土高原为谷子。
3.识记北方地区的林区名称和位置,主要水果产区。
4.从自然条件和开发历史两方面理解制约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水。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分区地图识别地区范围。
位置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二.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乡土的教育。
2.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黄土地、黑土地的土壤特点,主要农产品种类以及在开发利用中遇到的问题。
教具准备: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图像程序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阐述(一)诊断测试,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1.我国冬季南北气温有什么不同?2.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3.我国东西部地区地形种类有什么不同。
承接: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不仅气温、降水、地形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地理位置和人文特点也有显著差别,根据这种不同把全国分为四个区域。
(二)新授知识1.四大区域:(1)多媒体动态展示“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学生只记四大区域的名称和位置,并说出大致界线。
(2)播放歌曲《采茶舞曲》、《黄土高坡》、《达板城的姑娘》、《珠穆朗玛》的片段,学生根据歌曲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
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四大区域,8立四大区域的空间概念。
2.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面积、民族等①多媒体动态展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学生对照地图识记主要山脉、主要平原,主要半岛、河流和海洋,了解北方地区的范围等。
②实物投影汉族、朝鲜族、回族、满族服饰图,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分布于北方地区的主要民族。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7篇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7篇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7篇为保证教学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收藏转发。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2.联合国的宗旨和组成。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辩论法【教学准备】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官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由学生推选一们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2.学生预习教材并搜集世界最近时期有关经贸磨擦方面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信息资料以及中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资料。
(教师可具体指定内容,以免学生盲目搜集)按扮演角色各级别整理好资料,并理好发言稿,推选代表发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师(直接引入新课):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组织召开两个国际会议,讨论国际间的合作问题(同时板书:国际合作),主要是讨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中国的入世问题。
教师作为安南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秘书参加这两次会议。
会议前,我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况向同学们作一下简介,以备大家对讨论中国入世问题的理解:世贸组织是……下面先请同学们推选的“安南秘书长”先生主持会议。
学生“安南”按会议程序主持会议(教师坐在该生旁边指点会议如何进行)。
(一)“安南”宣布大会开幕,并发表讲话:我宣布此次大会现在开幕,女士们、先生们,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共同发展。
现在世界……,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安和普遍关注,我现将巴以冲突问题提交大会审议,请大家讨论研究解决。
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教案)北方地区(教案)2010-01-08 13:53:39| 分类:教案|举报|字号订阅【素质目标】一、对“黄土地”、“黑土地”的分布,土壤,主要农作物有初步的了解。
二、掌握森林宝库的主要分布地区、优良树种及林区著名物产——东北三宝。
三、理解北方河流多灾害的原因。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治理黄河、海河等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四、熟练掌握北方地区重要能源基地和重要工业中心的分布,并熟悉各工业中的主要工业部门。
五、对北方地区居民传统生活习惯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定了解。
六、懂得首都北京的重要地理位置及主要职能,对北京的古代建筑和现代化建设有一定了解。
《教材分析》:重点和难点重点:1.以黄土地和黑土地为线索的北方地区种植业和自然景观。
2.黄河、海河等多灾原因及其治理。
3.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
难点:北方河流多灾的原因。
【教学过程】【提供资源】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功夫。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段关于武术的短片,再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形成南拳北腿格局的原因。
(欣赏武术短片)【自学生疑、学习释疑】一、本课是区域地理的第一课,首先应让学生了解区域地理的概念。
为什么要分区?我国领土广大,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情况的不同,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
全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二、对北方地区的介绍,教材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采取点面结合、自然与人文结合、优势与问题结合,抓住重点,扼要从农业、工业、人民生活等方面来介绍。
在讲本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地形等基本概况时,可联系前面已学知识,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并逐一落实在地图上。
可按下列程序进行:1.我国南、北方以什么为界?(秦岭—淮河一线)2.本区属什么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暖温带和中温带;主要为半湿润地区)3.本区有哪些大山脉和大地形区?(大兴安岭、长白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三、“黄土地”和“黑土地”只是对北方大地景观的描述,并不是土壤分类,但也涉及土质特点。
地理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单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单元知识框架二、单元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认识东三省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特点。
说明黄土高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互相影响和作用,分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了解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和历史文化传统及城市职能。
2.内容解析在第五章认识中国地理差异和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基础上,从本章开始,逐章介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章主要认识北方地区。
首先讲述北方地区地理区域的概述,比较北方地区内部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在后续区域学习时,可以类比本节所学和前面已学的地理区域作比较。
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地位。
认识东北三省主要的平原和山地,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归纳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比较东北三省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
认识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生产条件,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工业布局特点;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黄土高原不仅是一个自然区域,这里的人类文明、社会风貌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认识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本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影响。
了解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的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进而认识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与对策及成功经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每一个公民都应知道的区域。
从首都北京、古城北京、现代北京三个方面来讲述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和历史文化传统及城市职能。
三、单元目标(1)经历阅读地图和相关资料,找出北方地区的范围,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020高中地理北方地区教学教案3篇

2020高中地理北方地区教学教案3篇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
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中地理北方地区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中地理北方地区教学教案一一、确立目标:知识点: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3.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能力点:1.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学习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情态点: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一课时预习检测: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展示目标:明确目标知识生成:合作交流【新课引入】[导入新课]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
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
2.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和平原 ;西部有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和,大部分地区属于。
大部分属于(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板书)1、范围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板书)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
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最新高中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教学目标: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平台五、教学过程:【引入】(多媒体显示)欣赏诗词《沁园春•雪》,并配合北方风光图片。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读图】媒体逐一显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等【学生活动】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
(东部秦岭—淮河以北)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二、旅游资源【提问】①本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请说说看本区有哪些人文旅游资源?(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②请说说有哪些自然旅游资源?(泰山、长白山天池、恒山、华山等等)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出示问题,学生讨论】①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②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③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④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过渡】由前面的读图我们知道本区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北部有很多的山脉,这些地区有丰富的什么资源呢?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本区位于温带,因此本区的温带水果非常有名,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同时出示各特产的图片)教学反思:北方地区高二地理组张波教学目标:1.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有关高三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

有关高三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三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有关高三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一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北方地区的资源、交通和工业状况。
?3.了解北方地区商品农业的发展条件、问题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1.?能够描述和确认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2.能够运用各类图表,分析说明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3.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地指出或填写该地区的主要矿产地和城市的名称,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发展方向。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差异教学难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或设计意图)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位置:大兴安岭、古长城(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秦岭-淮河、渤海和黄海包围的范围内2.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
二.地形、河流1.地形:平原面积广大,还分布着一些丘陵。
东北平原面积第一,沼泽地多,荒地、黑土、冻土广布华北平原钙质土、盐碱地多。
(为什么少酸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有直立性,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太行山、吕梁山、六盘山等。
2.河流松花江水运(哈尔滨港)。
两次汛期国际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
三.气候1.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在400~800mm,长城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多为半湿润及半干旱气候。
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2.东北平原受地形封闭、近冷气团源地影响,冬季严寒(-8℃以下)、漫长。
多冻土,土壤墒情好。
高中地理中 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河流和资源分布。
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对比北方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祖国北方地区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等。
北方地区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探讨北方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图片,如长城、黄土高原、东北的林海雪原等,提问学生:“这些图片展示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色?”从而引出北方地区的课题。
2、讲授新课地理位置和范围利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在我国的大致位置,包括经纬度范围和海陆位置。
明确北方地区的边界,包括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
地形展示北方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和地形图,介绍主要地形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
分析地形对北方地区气候、河流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结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及其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北方地区农作物生长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河流指出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如黄河、海河、松花江等。
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如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
资源介绍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和森林资源分布。
探讨资源开发对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农业讲解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等)和农业生产方式(旱地农业)。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北方地区

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程内容]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界线。
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体系架构]区域主要特征、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我国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差异,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课时86北方地区1.填出下列地形的名称A六盘山,B三江平原,C山东丘陵;D太行山,它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界山。
2.填出下列河流和湖泊的名称E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界河,F松花江,是其支流;G鸭绿江、H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两国的界河;湖泊I五大连池,从地质上看,属于休眠火山。
3.填出矿产地的名称①鞍山铁矿,②鹤岗煤矿,③大同煤矿,④招远金矿,⑦华北油田。
4.填出下列铁路线的名称a京哈线,b京沪线,c陇海线,e大秦线。
5.填出下列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和城市的名称工业基地:甲辽中南工业基地,乙京津唐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m沈阳,n西安。
g北极村,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h黑河,是我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即黑河—腾冲一线最北点。
6.黄河流域的丰富能源上游河段以水能为主;中游地区煤炭丰富;下游两大油田:⑤中原油田,⑥胜利油田。
1.北方地区区域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地形跨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水文以雨水补给为主;水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不足煤、石油等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2)人文地理特征人口人口数量多,约占全国的40%(面积占20%),平均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高二最新地理教案-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精品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资料和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了解我国广大领土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情况的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若干地理区域;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精神;并使学生体验到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通过引导学生查看地理软件、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并且得出在地理上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教学重点1.黄土地与黑土地的区域差异。
2.兴修水利,防止水患。
3.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
教学难点分析说明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人民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分组活动和讨论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仪、计算机、教学挂图和四大分区的图表资料。
板书设计用POWERPOINT演示。
教学过程
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
北方地区_教案[1]
![北方地区_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6bc2e06581b6bd97f19ea63.png)
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北方地区地形图”“北方地区政区和交通图”“北方地区农业图”“北方地区工业图”等地图的阅读,熟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人口、经济等基础知识。
2、通过读图(案例中的地图及各类统计图资料),进一步提升区域定位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分析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区域空间定位、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分许和对比分析总结应用教学难点区域空间定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引言】通过课前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里特征和经济地理特征都已经掌握,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下【知识回顾检测】【知识回顾检测】图1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
读图,回答(1)—(2)题(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A 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 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C 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D 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2)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 春小麦、亚麻、甜菜B 冬小麦、玉米、水稻C 棉花、春小麦、大豆D 油菜、茶叶、春小麦【转折】区域地理的学习中,第一步首先要进行的是(停顿),区域地理定位,【知识回顾与检测】中的题目,定位的方法是(停顿),经纬网定位法,这也是最常见的定位方法,但是如果题目当中并没有经纬网图,又应该如何定位呢?比如下面的案例【课堂实践1】图2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3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2和图3,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2 图3(1)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2)该地形区的名称是。
(3)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原因有哪些?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学生活动】学生独自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知识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方法小结】区域地理定位以及综合分析方法【转折】为了巩固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与学习方法,同学们做一下【变式练习】图4是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北方
地区教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北方地区
教学目标:
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
四、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平台
五、教学过程:
【引入】(多媒体显示)
欣赏诗词《沁园春?雪》,并配合北方风光图片。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图】媒体逐一显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等
【学生活动】
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
(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二、旅游资源
【提问】①本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请说说看本区有哪些人文旅游资源?
(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
②请说说有哪些自然旅游资源?
(泰山、长白山天池、恒山、华山等等)
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
【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
①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
②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
③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④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
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
大豆、马铃薯、甜菜
长城
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
荞麦、甘薯、谷子
【过渡】由前面的读图我们知道本区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北部有很多的山脉,这些地区有丰富的什么资源呢?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本区位于温带,因此本区的温带水果非常有名,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同时出示各特产的图片)
教学反思:
北方地区
高二地理组张波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2.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
教学重点:
北方的矿场资源;工业生产及灾害防治
四、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
【读图】(出示矿产资源布图)找找看本区有哪些矿产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鞍山铁矿、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同煤矿等【活动】由工业组的同学介绍山西省的煤矿,说明山西省是我国生产煤炭最多的省份。
(出示图片)
介绍我国最大的大庆油田(播放有关片断)
【讨论】
由于本区资源丰富,因此在这些资源基础上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业中心,读图看看本区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基地和中心?
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示图)
工业中心:太原、西安、兰州等
【讨论】
阅读课本第82页的材料“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环境变化”,并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谈谈本区还有哪些不足和局限?
【归纳】
除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以外,还有沙尘暴、缺水问题。
【讨论】
那么解决的办法有哪些?
【录像】让学生观看下列影像资料,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问题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问题二: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黄河与华北平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问题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展示黄土高原治理较好的地区的图片资料)
【小结】(利用课件板书)
【课后活动】
有一国外大集团准备到中国北方投资,派出考察团来北方地区。
请准备好资料和图片,向外方代表介绍北方地区的优势和特点。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