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2015年)A.认知需要B.审美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爱与归属需要正确答案:D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前四种属于缺失性需要,是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

第五种属于成长性需要,不是个体生存所必须的,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

认知和审美的需要是马斯洛后来增加的,都属于成长性需要。

本题需要考生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要牢牢掌握,需要层次理论为每年的高频考点,常以选择、简答和综合等形式考查大家,考生必须熟记。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

(2014年)A.顶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C.颞叶、枕叶、顶叶D.颞叶、顶叶、枕叶正确答案:B解析: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接受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

听觉区在颞叶,接受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

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接受皮肤、内脏等器官的感觉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本题需考生死记硬背,大脑皮层各区的位置及其功能是历年高频考点,考生要牢记。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

(2009年)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正确答案:D解析: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视觉区位于枕叶,听觉区位于颞叶,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

大脑皮层运动区位于额叶。

本题需要考生熟知与心理机能相关的生理器官及其相对应的位置。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这部分内容是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中出现的高频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居多,考生一定要了解。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4.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的脑电波通常为(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状态的是( )。

(2012年)A.感觉B.想象C.注意D.记忆正确答案:C解析: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属于心理状态范畴。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

感觉、想象和记忆是认知过程,被称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本题需要考生在记概念的基础上理解注意的含义,属于理解性知识点,需考生灵活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主管躯体运动的脑区位于( )。

(2017年)A.额叶B.枕叶C.颞叶D.顶叶正确答案:A解析:初级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即额叶。

主要支配、调节身体的姿势、位置及躯体各部分的运动。

视觉区:位于枕叶,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

听觉区:位于颞叶,接受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

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即顶叶,接受来自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

本题需考生熟记大脑皮层的位置及其机能,此部分为高频考点,需考生牢牢掌握。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在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结构是( )。

(2012年)A.杏仁核B.内囊C.边缘系统D.胼胝体正确答案:D解析:胼胝体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联合纤维,对两半球的协调活动有重要作用,是大脑两半球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结构。

杏仁核与情绪有关。

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

边缘系统位于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内侧被盖等,是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

本题需要记住一些与心理机能相关的生理器官,该部分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需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精确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4.学生上完一节音乐课后,很快准备下一节语文课。

这反映了注意的品质是( )。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1.【南京师范大学】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色觉B:知觉(正确答案)C:感觉D:统觉答案解析:考点 1.4.1.1 一、什么是知觉。

(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2)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2.【统考】向远方直线延伸的两条平行铁轨看起来逐渐聚合,个体据此判断距离。

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是()A:视轴辐合B:线条透视(正确答案)C:运动视差D:运动透视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线条透视是指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的现象。

A项,视轴辐合属于双眼线索;C项,运动视差是指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得慢,方向相同的现象;D项,运动透视是指近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不同的速度的现象。

3.【华中师范大学】属于深度知觉中双眼线索的是()A:视差(retinal disparity)(正确答案)B:直线透视(linear perspective)C:纹路梯度(texture gradient)D:调适作用(accommodation)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中的双眼线索是双眼视差。

4.【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相比远处的物体,视网膜上近处的物体移动得更快是因为()A:汇聚B:运动视差(正确答案)C:纹理梯度D:旋转的眼球震动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运动视差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不同。

近处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了不同的速度印象。

5.【南京师范大学】下列哪项不是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A:空气透视B:结构梯度C:运动视差D:视野单像区(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心理学导论期末练习题与答案

心理学导论期末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学习方法“SQ3R”中,3R是指()。

A.阅读背诵复习B.提问阅读背诵C.浏览背诵复习D.浏览提问阅读正确答案:A2、“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

A.一个认知过程。

B.一种行为模式。

C.一种心理状态。

D.一种个性特征。

正确答案:C3、强调人的自由意志,指出人要自我实现,展示个人潜能,这是哪个心理学派的观点?()A.人本主义学派B.认知主义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行为主义学派正确答案:A4、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进而研究这个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常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参与式观察法B.实验法C.测验法D.个案法正确答案:B5、“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精神分析学派会关注()。

A.孩子在发展的早期发生了什么创伤事件影响了他现在的行为。

B.孩子是怎样看待学习成绩的,是否对自己有过低的评价或对学习结果的归因方式有偏差。

C.这个行为的强化模式是什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影响他学习的环境中存在什么强化模式。

D.每个孩子都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愿望,孩子的自主性有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正确答案:A6、以下不属于心理现象的是()。

A.人的外显的行为模式。

B.个体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C.认知、情绪和动机等心理活动过程。

D.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某种情绪状态。

正确答案:A7、下列哪个案例/研究发现最能够支持心理发展的“遗传-环境交互影响”观点()。

A.狼孩丧失语言学习能力。

B.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C.不同环境长大的同卵双胞胎心理特征相似,被同一家庭收养的无血缘关系的子女在心理特征上也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正确答案:C8、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发展“关键期”的概念()。

A.马斯洛B.斯金纳C.洛伦兹D.皮亚杰正确答案:C9、发展心理学中,研究婴儿认知发展关键期的典型实验范式是()。

A.去习惯化范式B.错误信念范式C.三山实验D.守恒实验正确答案:A10、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下列哪种能力属于前运算阶段获得的()。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1.爱因斯坦说:“在我的思维结构中,书面的或口头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记号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象。

由我随意地再生和组合……”这段话所体现的主要思维种类是()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正确答案)C:抽象思维D:常规思维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7.1.2 二、思维的种类。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思维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

爱因斯坦利用记号和意象,通过对他们进行再生和组合解决问题,属于形象思维。

2.【南京师范大学】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作()A:直觉思维B:辐合思维(正确答案)C:发散思维D:分析思维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7.1.2 二、思维的种类。

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分类。

辐合思维是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来解决问题。

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方式。

分析思维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

3.【南京师范大学】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这是()A:直觉思维B:辐合思维C:发散思维(正确答案)D:分析思维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7.1.2 二、思维的种类。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4.【南京师范大学】创造力高的人时常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见解,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A:独特性(正确答案)B:变通性C:流畅性D:概括性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7.1.2 二、思维的种类。

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5.【南京师范大学】概念的内涵反映事物的()A:整体特征B:局部特征C:抽象特征D:本质特征(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7.3.1 一、概念的含义和种类。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1.【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A:心理B:心理现象C:心理学(正确答案)D:心理过程答案解析:考点 1.1.2.1 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心理学中,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的是()A:普通心理学(正确答案)B:发展心理学C:生理心理学D:心理生理学答案解析:考点 1.1.2.3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解析在心理学中,普通心理学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

它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3.【南京师范大学】需要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是()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相关法D:实验法(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学研究方法。

其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心理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个案法和调查法。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变量变化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4.【南京师范大学】在实验法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称()A:自变量B:因变量(正确答案)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解析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被试反应或内外的变化,是研究者要观测并记录的。

5.【江西师范大学】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A:观察法(正确答案)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答案解析:考点 1.1.3.2 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解析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2)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有问卷调查和晤谈法两种方式。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内在关系的方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2014年)A.外显行为B.意识流C.直接经验D.潜意识正确答案:C解析: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主张把意识经验像物理化学等物质学科一样分解为元素,即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行为主义研究的是外显行为,机能主义研究的是意识流,即认为意识是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个体适应环境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

精神分析研究的是潜意识。

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思想、研究方法以及贡献等是历年考研的高频考点,考生要牢记。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

(2014年)A.小脑B.中脑C.前脑D.延脑正确答案:D解析:延脑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内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与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因而又叫“生命中枢”。

小脑调节身体姿势和身体平衡。

中脑存在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

考生需熟记与心理现象有关的生理器官,以及这些生理器官的功能。

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部分知识点比较零散,但是出题机率比较大,需要考生准确记忆。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 )。

(2009年)A.树突B.胞体C.突触D.轴突正确答案:B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突触是负责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不能算神经元结构,直接排除该选项。

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主要负责接受和传送信息。

树突负责接受信息,轴突负责传出信息,胞体是整合信息。

本题需要考生了解神经元内部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各生理器官相对应的心理机能。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4.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适当的理论是( )。

(2013年)A.衰减理论B.过滤器理论C.反应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正确答案:D解析:衰减理论认为,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非追随耳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心理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物现象C. 社会现象D. 文化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可重复性B. 可预测性C. 可解释性D. 可操作性答案:A3.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精神分析理论D. 认知行为理论答案:C4.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可验证性原则D. 主观性原则答案:D5. 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6.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A. 注意B. 记忆C. 情绪D. 动机答案:C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哪个方面?A. 意识层面的心理过程B. 潜意识层面的心理过程C. 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D. 认知过程对行为的影响答案:B8.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尊重个体B. 保密原则C. 利益最大化D. 避免伤害答案:C9.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卡尔·罗杰斯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人本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认知理论答案:B10. 心理学研究中,哪个变量是被操纵的?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无关变量D. 调节变量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哪些?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临床心理学D. 所有以上答案:D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因素D. 所有以上答案:D1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分析D. 所有以上答案:D1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实验设计?A. 单盲实验B. 双盲实验C. 交叉设计D. 所有以上答案:D15.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A. 样本偏差B. 实验者效应C. 统计显著性问题D. 所有以上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心理学导论考试答案

心理学导论考试答案

心理学导论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认知主义D. 神经科学答案:D2. 以下哪项研究方法不属于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3.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是:A. 学习B. 认知C. 潜意识D. 社会文化答案:C4.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由卡尔·罗杰斯提出的?A. 自我实现B. 无条件积极关注C. 共情D. 行为塑造答案:D5.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丹尼尔·戈尔曼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荣格D. 让·皮亚杰答案:A6.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信息遗忘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A. 加速B. 减慢C. 保持不变D. 先快后慢答案:D7.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威廉·詹姆斯B.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C. 卡尔·荣格D. 让·皮亚杰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A. 群体行为B. 人际关系C. 认知发展D. 态度和偏见答案:C9.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结构中的“超我”主要负责:A. 道德和理想B. 现实检验C. 欲望和冲动D. 情感和记忆答案:A10.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利昂·费斯廷格C. 菲利普·津巴多D. 艾伯特·班杜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的记忆?A. 注意力B. 情绪状态C. 睡眠D. 年龄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学习理论中的关键概念?A. 条件反射B. 强化C. 观察学习D. 认知图式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情绪的生理指标?A. 心率B. 血压C. 呼吸频率D. 皮肤电导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A. 归因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社会认同理论D. 认知失调理论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A. 特质理论B. 心理动力学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心理过程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

(2013年)A.认知、情感、行为B.感觉、知觉、行为C.情感、行为、意志D.认知、情感、意志正确答案:D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传统的心理学一般认为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过程(人对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和意志过程(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

因此本题选C。

本题为基础题,需考生熟练记忆,考生复习时需注意概念的层级结构。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神经冲动的传导形式有( )。

(2018年)A.化学传导和声传导B.电传导和光传导C.化学传导和电传导D.光传导和热传导正确答案:C解析:神经元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电传导与化学传导。

电传导是一个神经元内部神经冲动传递的主要方式,化学传导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传递的主要方式。

电传导是通过电位差起伏的转移进行,化学传导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与接收来进行。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考查频率较高,考生需要注意对细节性知识点的积累!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当你的手不小心被针扎的时候,手会立刻缩回来。

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是( )。

(2013年)A.脊髓B.大脑C.丘脑D.小脑正确答案:A解析: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主要作用有两个: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

本题中手被针扎,立刻缩回来,是一种简单的反射活动,因此主要是通过脊髓完成。

大脑是一种高级神经中枢,主要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以及实现高级脑功能。

丘脑是感觉神经的重要中转站,除嗅觉外的所有信息都经过丘脑传向大脑皮层。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导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认知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 )。

(2017年)A.外显行为B.意志过程C.情感情绪D.心理机制正确答案:D解析: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奈瑟、西蒙。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不是被动的刺激接收者,人脑中进行着积极地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着重研究的是心理机制。

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认知心理学认为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神经生物学机制,才能真正解释脑的秘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行为主义研究人的外显行为。

本题需考生熟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为考研高频考点,需考生准确记忆各个流派的理论观点、代表人物等。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 )。

(2010年)A.机能主义—冯特B.格式塔—铁钦纳C.人本主义—罗杰斯D.构造主义—詹姆斯正确答案:C解析:冯特开创了构造主义,是构造主义的奠基人,铁钦纳是该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

该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还有安吉尔,主张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现者有斯金纳、班杜拉等。

人本主义学派由马斯洛和罗杰斯创立,主张研究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

格式塔学派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创立,代表人物是苛勒,强调心理作为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本题需要考生熟记各个流派的主要任务、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对心理学的认识。

各个心理学流派的内容几乎每年考试都会涉及,需要考生熟记并掌握。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病人因颞叶受伤而导致受损的功能主要是( )。

(2016年)A.听觉B.视觉C.嗅觉D.味觉正确答案:A解析:视觉区:位于枕叶,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

《心理学导论》题库

《心理学导论》题库

心理学导论》题库1.有时人在暴怒时拍案而起,暴跳如雷,这是属于()。

心境激情(正确答案)热情应激2.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7±2个组(正确答案)8±2个组块9±2个组块10±2个组块3.看过名著《三国演义》的人,在头脑中都可以形成张飞的形象,这是再造想象(正确答案)创造想象幻想表象4.事先有预定目的,并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称之为有意识记(正确答案)无意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5.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先快后慢(正确答案)先慢后快时快时慢均匀递减6.无论光线如何变幻,我们总是把国旗知觉为红色的,这是知觉的恒常性(正确答案)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7.教师用红色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正确答案)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8.保持时间极为短暂,一般在几秒钟以内的记忆为瞬时记忆(正确答案)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无意识记9.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谢切诺夫罗杰斯华生(正确答案)弗洛伊德10.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段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间接性(正确答案)直接性广阔性创造性11.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室实验法(正确答案)观察法问卷法自然实验法12.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观察法实验室实验法调查法自然实验法(正确答案)13.使用特定的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哪种方法()观察法测验法(正确答案)实验法问卷调查法14.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哪种功能?()调节维持集中性选择(正确答案)15.司机开车时眼、耳、手、脑并用是注意的()。

分散转移分配(正确答案)范围16.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

心理学导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导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导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行为和心理过程B. 物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生物学过程答案:A2.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派别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物理心理学D. 临床心理学答案:C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弗洛伊德C. 费斯汀格D. 马斯洛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学习理论中的主要概念?A. 强化B. 惩罚C. 习惯D. 条件反射答案:C6. 以下哪个是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A. 记忆力B. 创造力C. 自我意识D. 逻辑推理答案:C7. 以下哪种记忆类型不是短期记忆的特点?A. 容量有限B. 持续时间短暂C. 容易遗忘D. 容量无限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人格理论的类型?A.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B.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C.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D.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的主要工具?A. 智力测试B. 人格测试C. 物理测试D. 能力倾向测试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治疗的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药物治疗D. 人本主义疗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

答案:心理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包括:神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2.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的三个心理结构。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的三个心理结构是: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3.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持有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感受到的不适感。

例如,一个人可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然吸烟,这种矛盾导致认知失调。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1.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的是神经元中的()A:胞体B:树突(正确答案)C:轴突D:胶质细胞答案解析:考点 1.2.2.1 一、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树突较短,长度只有几百微米(1微米=1/1000毫米),形状就像树的分枝,其作用类似于电视的接收天线,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2.【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神经突触B:神经细胞(正确答案)C:神经网络D:神经胶质细胞答案解析:考点 1.2.2.1 一、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3.【华南师范大学】在神经元的各组成部分中,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信息的是()A:细胞体B:轴突C:突触D:树突(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2.2.1 一、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神经元由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的功能为接收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细胞体;细胞体的功能为整合神经冲动;轴突的功能为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细胞。

4.【南京师范大学】人脑的神经细胞有()A:1亿以上B:20亿左右C:1000亿以上D:100亿以上(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2.2.1 一、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神经元(神经细胞)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人脑神经元的数量大概在100亿个以上。

5.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A:树突B:突触(正确答案)C:神经回路D:轴突答案解析:考点 1.2.2.2 二、神经冲动的传递。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6.【南京师范大学】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来实现的。

A:树突B:轴突C:髓鞘D:突触(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2.2.2 二、神经冲动的传递。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是突触。

突触保证了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

心理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人类心理活动C. 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D. 人类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答案:C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3.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B. 认知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C.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D.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主义答案:C4. 弗洛伊德是哪一个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5. 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是什么?A. 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C. 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D. 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答案:C6.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马斯洛D. 埃里克森答案:C7.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8. 在心理学中,哪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和理解?A. 自我意识B. 自我效能C. 自我归因D. 自我实现答案:C9.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什么?A. 个体在面对冲突信息时的心理状态B. 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C. 个体在面对挑战时的心理状态D. 个体在面对失败时的心理状态答案:A10. 心理学中的“情绪智力”是指什么?A. 个体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B. 个体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C. 个体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以及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D. 个体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能力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1.【南京师范大学】注意的基本特点是()A:感觉和知觉B:意识和无意识C:指向和集中(正确答案)D:抽象和概括答案解析:考点 1.5.3.1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2.【华东师范大学】不属于独立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其他心理过程而出现的心理特征的有()A:感觉B:注意(正确答案)C:情绪D:思维答案解析:考点 1.5.3.1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只有注意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存在的。

故本题选B。

3.【江西师范大学】下面不属于描述注意的词汇是()A:聚精会神B:三心二意C:专心致志D:持之以恒(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5.3.1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1)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集中,体现了注意的集中性;(2)三心二意形容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几种事物上,体现了注意的分配;(3)专心致志形容注意集中,也体现了注意的集中性;(4)持之以恒更多形容的是意志,而非注意。

故本题选D。

4.【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讲,一边笔记,这是()A:注意的分配(正确答案)B:注意的保持C:注意的选择D:注意的转移答案解析:考点 1.5.3.2 二、注意的种类。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如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

注意分配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

5.【南京师范大学】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教室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A:不随意注意(正确答案)B:随意注意C:随意前注意D:随意后注意答案解析:考点 1.5.3.2 二、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水平较低。

6.【华南师范大学】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是()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正确答案)D:有意前注意答案解析:考点 1.5.3.2 二、注意的种类。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1.【南京师范大学】人在遇到危险时会产生恐惧、害怕等情绪,这说明情绪具有()功能。

A:适应(正确答案)B:表达C:组织D:社会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情绪的功能。

情绪具有适应、动机,组织和社会功能,其中适应功能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心理活动的晴雨表,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恐惧的反应。

2.【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积极情绪有助于拓宽注意的范围,促进问题的解决,这体现了情绪的()A:组织功能(正确答案)B:动机功能C:适应功能D:社会功能答案解析:情绪的组织功能指情绪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题干中所述积极情绪促进问题解决是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影响结果。

动机功能在本例中也有体现,但动机功能更强调情绪与动机行为的直接关系。

此外,情绪的组织功能侧重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如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瓦解作用;而动机功能更强调情绪的唤醒水平,如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

故积极情绪有助于拓宽注意的范围,促进问题的解决,这体现了情绪的组织功能。

3.【江西师范大学】“捶胸顿足”是哪种表情?()A:面部表情B:姿态表情(正确答案)C:语调表情D:感觉反馈答案解析: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捶胸顿足”描述的是用拳头打胸部,用脚跺地,显然属于姿态表情。

故本题选B。

4.【南京师范大学】冯特(Wundt)提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它不包括()A:愉快-不愉快B:激动-平静C:紧张-松弛D:注意-拒绝(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冯特提出了情绪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维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

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5.【南京师范大学】典型的情绪状态不包括()A:心境B:激情C:应激D:兴趣(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情绪状态的分类。

心理学导论选考试含答案

心理学导论选考试含答案

心理学导论选考试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心理过程B. 行为表现C. 神经系统D. 社会文化答案:A2.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包括: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B. 认知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C. 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D.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A. 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B. 潜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C. 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D. 学习对行为的影响答案:B5.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感觉和知觉B. 思维和语言C. 情绪和动机D. 以上都是答案:D6.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丹尼尔·戈尔曼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7.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面临的主要冲突是:A. 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B. 勤奋对自卑C. 亲密对孤立D. 身份同一性对角色混淆答案:D8.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莱昂·费斯廷格C. 菲利普·津巴多D. 阿尔伯特·班杜拉答案:B9.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10. 心理学研究中,双盲实验的设计是为了:A.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B. 减少实验者的偏见C. 增加被试的参与度D. 减少被试的期望效应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临床心理学D.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学习?A. 认知风格B. 动机水平C. 情绪状态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属于心理测量的工具?A. 智力测验B. 人格问卷C. 行为观察记录D. 神经影像技术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技术?A. 认知重构B. 情绪调节训练C. 行为强化D. 精神分析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心理健康的标志?A. 情绪稳定B. 良好的人际关系C. 适应能力强D. 自我实现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1.【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如果你进行了一项简单的记忆广度实验,你会发现你的被试通常能记住()A:最多3~4项B:最多7~8项(正确答案)C:最多12~14项D:几秒时间内能看到多少就记住多少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6.1.3 三、记忆的分类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7±2个组块。

2.【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记忆比()记忆持续时间更长。

A:图像,短时B:短时,图像(正确答案)C:图像,视觉感觉D:视觉感觉,图像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6.1.3 三、记忆的分类。

图像记忆一般指的是视觉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比感觉记忆要长。

3.【南京师范大学】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立即消失的记忆为()A:瞬时记忆(正确答案)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识记忆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6.1.3 三、记忆的分类(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0.25~4秒。

(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1分钟。

4.【南京师范大学】程序性记忆是关于()A:事实与事件的记忆B:认知技能与运动技能的记忆(正确答案)C:概念与言语的记忆D:数学与逻辑的记忆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6.1.3 三、记忆的分类(1)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2)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5.【南京师范大学】斯波林进行图像记忆时用的方法是()A:整体报告法B:重学法C:部分报告法(正确答案)D:节省法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6.3.1 一、感觉记忆的编码(1)斯伯林认为,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

(2)斯伯林用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6.【南京师范大学】斯伯林进行图像记忆所运用的方式是()A:部分报告法(正确答案)B:整体报告法C:ERP报告法D:PET报告法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6.3.1 一、感觉记忆的编码(1)斯伯林认为,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

心理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心理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心理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心理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单选】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 感觉 B. 情绪C. 人格D. 人工智能答案:D. 人工智能2、【多选】以下哪些选项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个案法 E. 统计法答案:ABCDE3、【单选】以下哪一项不是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A.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 近代心理学起源于对心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求 C. 心理学的独立意味着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D.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规范答案:B. 近代心理学起源于对心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求4、【多选】以下哪些关键词可以用来描述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A. 描述 B. 解释 C. 预测 D. 控制 E. 感知答案:ABCD二、简答题1、什么是心理学?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科学。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自我认识和调控能力,促进人际沟通和交往,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此外,心理学也为教育、社会服务、咨询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列举三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具有实证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统计法等。

3、简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并说明其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

代表人物包括约翰·华生、爱德华·托尔曼、卡尔·罗杰斯、伊迪丝·雅内等。

这些流派对心理学的理论构建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推动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拓展其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4、列举三种你在生活中运用心理学原理的例子,并解释为什么这些原理能够产生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1.【南京师范大学】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色觉B:知觉(正确答案)C:感觉D:统觉答案解析:考点 1.4.1.1 一、什么是知觉。

(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2)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2.【统考】向远方直线延伸的两条平行铁轨看起来逐渐聚合,个体据此判断距离。

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是()A:视轴辐合B:线条透视(正确答案)C:运动视差D:运动透视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线条透视是指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的现象。

A项,视轴辐合属于双眼线索;C项,运动视差是指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得慢,方向相同的现象;D项,运动透视是指近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不同的速度的现象。

3.【华中师范大学】属于深度知觉中双眼线索的是()A:视差(retinal disparity)(正确答案)B:直线透视(linear perspective)C:纹路梯度(texture gradient)D:调适作用(accommodation)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中的双眼线索是双眼视差。

4.【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相比远处的物体,视网膜上近处的物体移动得更快是因为()A:汇聚B:运动视差(正确答案)C:纹理梯度D:旋转的眼球震动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运动视差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不同。

近处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了不同的速度印象。

5.【南京师范大学】下列哪项不是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A:空气透视B:结构梯度C:运动视差D:视野单像区(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包括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

6.【南京师范大学】在深度知觉与距离知觉中,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这是( )A:线条透视B:纹理梯度(正确答案)C:空气透视D:对象重叠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纹理梯度(结构极差)是指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

7.【南京师范大学】下列不属于单眼深度知觉线索的是()A:空气透视B:运动视差C:视轴辐合(正确答案)D:结构级差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单眼线索包括: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视轴辐合是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8.【南京师范大学】有些病人丧失了对视觉经验的觉知能力,但是却能够利用残余的视觉系统进行定位,这说明()在发挥作用。

A:空间知觉(正确答案)B:运动知觉C:阈下知觉D:距离知觉答案解析:考点 1.4.3.4 四、方位定向。

本题考查的是的知觉种类。

视觉方位定位是人类根据周围环境的参照物,例如太阳,建筑物的位置,根据天空和地面、人和外界的物体的关系来判断方位。

题干属于空间知觉中的方位知觉。

9.【华东师范大学】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我们看到月亮好像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好像是静止的,这是()现象。

A:真动知觉B:深度知觉C:动景运动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作诱发运动。

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云彩是飘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月亮在云彩中穿行。

10.【南京师范大学】夜晚由于云的运动,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这种现象叫做什么()A:诱发运动(正确答案)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做诱发运动。

11.【南京师范大学】蒙太奇的电影制作技巧符合()原理。

A:运动后效B:自主运动C:诱发运动D:PHI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1)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或Phi 运动,生活中的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都是按照这个原理制成的。

(2)它在逼真性方面,使人难以与真正运动区别开来。

12.【南京师范大学】在暗室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产生光点摆动的知觉,这是()A:真动B:动景运动C:诱导运动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在暗室中,如果你点燃一支烟并注视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

13.【南京师范大学】夜晚我们会感觉月亮在云中穿梭,这种现象称作()A:运动后效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诱发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诱发运动是指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

14.【江西师范大学】“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反映了什么现象()A:错觉(正确答案)B:联觉C:幻觉D:视觉答案解析:考点 1.4.5.1 一、什么叫错觉。

(1)错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歪曲的知觉。

(2)联觉:一种通道的刺激不仅引起该通道的感觉,而且还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

(3)幻觉: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

(4)视觉:人眼对可见光的感受。

题中形容的是错觉现象,太阳错觉:太阳刚升起时大,接近天顶时小。

故本题选A。

注:注意区分错觉、幻觉;幻觉出现时,并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

15.【江西师范大学】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像在一条直线上了,这属于()A:大小错觉B:方向错觉(正确答案)C:线条弯曲错觉D:线段长短错觉答案解析:考点 1.4.5.2 二、错觉的种类。

人们对几何图形大小或线段长短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错误,叫做大小错觉,包括缪勒—莱耶错觉等。

人们对几何图形的形状或线条方向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错误,叫做方向错觉。

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条直线,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叫做波根多夫错觉,属于方向错觉。

故本题选B。

16.【统考】下列选项中,属于似动现象的有()A:火车的行驶B:时针的转动C:活动的电影画面(正确答案)D:动感的霓虹灯广告(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似动现象指将没有发生位移或没有发生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发生了位移的现象。

AB两项是真动现象的表现。

1.【统考】向远方直线延伸的两条平行铁轨看起来逐渐聚合,个体据此判断距离。

他所依赖的单眼线索是()A:视轴辐合B:线条透视(正确答案)C:运动视差D:运动透视答案解析:考点 1.4.3.3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线条透视是指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的现象。

A项,视轴辐合属于双眼线索;C项,运动视差是指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得慢,方向相同的现象;D项,运动透视是指近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不同的速度的现象。

2.【华东师范大学】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我们看到月亮好像在云彩中穿行,而云彩好像是静止的,这是()现象。

A:真动知觉B:深度知觉C:动景运动D:诱发运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4.2 二、运动知觉。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作诱发运动。

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云彩是飘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月亮在云彩中穿行。

3.【北京师范大学】(ux方向)“窥一斑而见全豹”体现了知觉的()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正确答案)D:恒常性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4.2.3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的理解性有助于提高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容易将自己熟悉和理解的东西知觉为一个整体。

“窥一斑而见全豹”比喻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或比喻可以从观察的部分推测到全貌,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4.【华东师范大学】一支白色粉笔,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会认为它是白色的,这属于()A:知觉选择性B:知觉理解性C:知觉整体性D:知觉恒常性(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考点 1.4.2.4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一定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恒常性的种类: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例如远处的一个人向你走近时,他在你视网膜中的图像会越来越大,但你感知到他的身材却没有什么变化)、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例如绿色的东西无论在红光条件下还是在绿光条件下或者在白光条件下,你眼中的它都是绿色的)。

5.【华南师范大学】看书时,用红色笔画出重点是利用知觉的()A:选择性(正确答案)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4.2.1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时间内,人只能感受少量或少数刺激,而对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应。

被选为知觉内容的事物称为对象,其他衬托对象的事物称为背景。

某事物一旦被选为知觉对象,就好像立即从背景中突显出来,被认识得更鲜明、更清晰。

6.【华中师范大学】当我们注视天上的云朵和斑驳的墙壁时,有时会觉得看到的是山川河流或人物、动物的图案。

解析:考点 1.4.2.3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而我们将看到的云朵和斑驳的墙壁知觉为山川河流和这一现象体现了知觉的(C )(正确答案)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答案解析:解析:考点 1.4.2.3 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而我们将看到的云朵和斑驳的墙壁知觉为山川河流和人物,即为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7.【华中师范大学】主观轮廓的存在体现了知觉的()A:整体性(正确答案)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解析:考点 1.4.2.2 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