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所有知识点(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1.地球内部有什么一、我来填一填: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四、科学探究: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
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1.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2.地壳地幔地核3.地壳地幔地核4.地核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三、我来选一选:1.B 2.A 3.C四、科学探究:1.答: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人类要在保护她的基础上研究她,而不能破坏地球。
2.答:石油,煤只存在于地壳一层,不是存在于地球深层,所以温度不会很高,另外它们燃烧需要氧气,在地下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它们燃烧。
2.火山一、我来填一填: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1.地球内部有什么一、我来填一填:1.地球内部存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就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大法官: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非常大,就是一种失灵状态下的特定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存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1.地幔的下面就是,它就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b.地核c.地心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b.沙子c.土壤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b.3300c.3400四、科学探究:1.美国科学家明确提出了一种设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出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转化成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
倒入铁水的同时,放进一种特定材料做成的探测器,从而掀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可以同意这项计划吗?你可以同意吗?为什么?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参考答案一、我去填上一填上:1.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2.地壳地幔地核3.地壳地幔地核4.地核二、当好大法官:1.√2.×3.√4.×5.×三、我一般来讲一挑选:1.b2.a3.c四、科学探究:1.答: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人类必须在维护她的基础上研究她,而无法毁坏地球。
2.答:石油,煤只存在于地壳一层,不是存在于地球深层,所以温度不会很高,另外它们燃烧需要氧气,在地下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它们燃烧。
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光1课认识光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有自然光,如:太阳光、萤火虫光、水母光、闪电光等;人造光,如:电灯光、电焊光、霓虹灯光、激光等。
月球、地球、镜子不会发光,不是光源。
2、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方法(方案):①2000年前墨子及其弟子用小孔成像的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激光笔、手电筒等打开就会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③用直纸筒能够看见点燃的蜡烛,用弯纸筒不能看见点燃的蜡烛。
④当三个纸板上的小孔和手电光在一条直线时,能在后面的纸屏上看到手电筒的光点。
3、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光给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坏处。
好处:光能够照明、取暖、发电等,光有能量。
坏处:使用不当会造成伤害,如光污染。
4、光污染一般分为白亮污染、彩光污染、人工白昼三类。
5、怎样防止光污染?①夜间要注意控制照明亮度。
②减少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
③晚上行车尽量使用近光灯。
2课光的反射1、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
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到物体。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2、怎样看到自己的后脑勺?用两个平面镜,一个放在后边,一个放在前边。
调整角度,让后脑勺的光反射到后面的镜子上,再反射到前面的镜子上,最后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到后脑勺了。
3、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穿衣镜、后视镜、潜望镜、万花筒、弯道的反光镜、医生的额头镜等。
3课潜望镜的秘密1、潜望镜为什么能从低处看到高处的景物?潜望镜有上、下两面倾斜45度的平面镜。
地面上高处景物的光反射到上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上,最后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在低处就能看到高处的景物了。
2、地下掩蔽工事、潜水艇用到潜望镜。
4课彩虹的秘密1、三棱镜能够把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色光带。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雨后,空气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1.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2.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 位于地表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
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4.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6.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7. 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岩层断裂)。
8.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9.模拟火山成因实验,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
10.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的力量)等。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流水声是由(水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任何声音都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
鼓膜是椭圆形的、透明的薄膜。
内耳由(耳蜗)等构成。
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5.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6.正常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所有知识点(答案)
一、最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所有知识点(答案)1、地球可以划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2、(地壳)是最外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3、(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4、(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5、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研究.1、地壳越住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2、火山分类有(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3、在火山模拟实验中,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1、地下的(岩层)在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2、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3、火山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产生的.1、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2、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3、卵石是(岩石)经过风化,受到(水流冲击)和(相互摩擦)所形成的.4、卵石都具有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的共同显著特征.1、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2、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矿石、铜矿石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1、(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重要作用.2、(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它流经(长江)(钱塘江)(黄河)(海河)(淮河)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它是以(声波)的方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能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 1、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在头的内部的是(中耳)(内耳)部分.2、外耳由(耳廓)、(外耳道)组成.中耳由(听小骨)、(鼓膜)构成,鼓膜是(椭圆)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3、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4、声波通过(外耳)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最后由(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1、声音有(大小)和(高低)不同.2、声音的大小科学上叫(响度),由(物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大,则反之.3、声音的高低科学上叫(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声音越大,则反之.4、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5、超声波是指(20000)赫兹以上的声波,次声波是指(20)赫兹以下的声波.6、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是(20赫兹∽20000赫兹).1、(噪声)(污水)(废气)(垃圾)并称为污染环境四大公害.3、为消除噪声可采取措施有(将噪音源与生活区隔开)(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采用无噪音或低噪音设备)(广泛采用吸音与隔音设备降低噪声)等.1、星座是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而人为划分成很多(区域),共(88)个星.2、(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成M或W形.3、(大熊座)是秋季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其中的7颗亮星组成(勺子)形状,就是(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4、冬季上半夜,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星座是(猎户座).1、木材具有(能燃烧)(有纹理)(不易导电)(不易传热)等特点.2、(非人工合成的材料)称为天然材料.(人工合成的材料)称为人造材料.1、纸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用(竹简)或(木简)做书写材料.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3、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张,被称为(蔡侯纸).1、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约(七千)年前,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3、陶瓷有(不怕水)(不导电)(耐高温)(耐腐蚀)(较坚硬)(易损坏)的特点.4、高压线杆用到陶瓷是因它有(不导电)特点;航天飞机用到陶瓷是因它有(耐高温)特点;地下管道用到陶瓷是因它有(耐腐蚀、不怕水)特点.1、金属是具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易导电)等特点的材料.2、金属勺子放入热水中,人会感到勺柄发烫,这说明金属具有(易传热).3、金属是(人造)材料,是由天然金属矿(开采)(冶炼)而来.1、把强酸放入玻璃器皿中,这说明玻璃具有(耐腐蚀)的特点.1、人们总是把具有(相同)特点的材料归类,这是以材料的(特点)为标准的分类方法.2、根据材料的来源,可把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2、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蒸发面积的大小)(通风条件)有关.3、水蒸发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1、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蒸气凝结时的温度在(0℃)以上.1、雨和雪作为水的两种不同状态,是由于(温度)造成的.1、蒸发和沸腾都是由(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并且都要(吸收)热量.1、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一般情况下是(0℃).水蒸气凝结时(释放)热量1、水蒸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二、问答1、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答:地壳越住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2、地震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地震?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3、什么是风化?答: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4、卵石是看样形成的?答: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逐渐失去棱角而形成卵石.5、什么是矿产?答: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6、什么叫化石?答: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作用.7、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8、怎样保护听力?答:①尽量避开噪音.②避免乱挖耳朵.③听到巨大声响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④鼻、咽发生炎症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中耳炎.⑤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9、如何消除噪音污染?答:①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消除噪音源.②将噪音源与生活区分开.③采用吸音与隔音系统来降低噪音.④植树造林.10、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答:如棉花、木头、竹子、煤、石头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如玻璃、塑料、陶瓷、人造纤维、人造革等人工合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11、什么是蔡侯纸?答: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张,被称为蔡侯纸.12、纸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答:①方便了人们的书写.②方便了文化的传播和积累.③在文献的流传方面有重要作用.13、什么叫蒸发?答: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14、怎样使水蒸发的更快些?答:①提高水的温度;②增大蒸发面积;③加快空气流通.15、什么叫沸腾?答: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沸腾.16、什么叫沸点?答:给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成为液体的沸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答案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以及技术与工程等。
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基本的科学概念,还鼓励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和验证科学原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答案,它们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首先,物质科学部分,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他们应该能够解释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例如熔化、凝固、蒸发和凝结。
此外,学生还应该学习物质的基本属性,如密度、磁性和导电性。
在生命科学领域,学生将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繁殖和对环境的适应。
他们需要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根据生物的特征将它们分类到不同的群体中。
此外,学生还应该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解生物体如何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和依赖。
地球与宇宙科学部分,学生将探索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以及板块构造理论。
他们需要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太阳系的组成,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的运动。
技术与工程领域,学生将学习基本的工程设计过程,包括问题定义、设计、测试和改进。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和它们的用途,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材料来制造简单的机械和结构。
此外,学生还应该学习能源的类型和转换,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和保护能源资源。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科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技能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目录第一单元光基础知识梳理 (3)常考简答背记 (6)第二单元水循环基础知识梳理 (7)常考简答背记 (9)第三单元热的传递基础知识梳理 (10)常考简答背记 (13)第四单元地球和地表基础知识梳理 (13)常考简答背记 (18)第五单元材料的性能基础知识梳理 (19)常考简答背记 (22)第六单元创新和发明基础知识梳理 (23)常考简答背记 (26)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光基础知识梳理第1课认识光1.初升的太阳、多彩的霓虹、斑斓的渔火·····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2.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
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3.有些物体自身不发光,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4.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和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
5.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6.不要用激光笔照射他人和自己的眼睛。
7.光可以照明、取暖、发电等。
如“浴霸”取暖、光伏发电、用激光做手术、灯光照明等。
光具有能量。
8.如果利用不当,光就会对人造成伤害。
如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电焊弧光会灼伤眼睛等。
9.光污染一般分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三类。
10.防治光污染的方法:夜间要注意控制照明亮度,合理选择灯具,在灯具上加遮光罩;减少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等。
11.2000多年前,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有文献记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2.小孔成像的原理: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就形成了相对于烛焰倒立的像。
13.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第2课光的反射1.“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诗句中水里的人和云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答案一、探究填空(18分)1、地壳深度越大,温度越高,压力越大,约为6300千米。
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测。
3、卵石通常呈现圆形且表面光滑。
4、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铁、铜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属于非金属矿产。
5、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6、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海洋化石。
7、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些甚至可以传到地心。
二、探究选择(16分)1、地震危害很大,但目前人们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这说明③。
①自然规律无法掌握②人类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准确预测地震③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全球性科学难题2、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②地震波研究。
①岩石分析方法②地震波研究③电波测试3、我国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地震是①汶川大地震。
①汶川大地震②唐山大地震③台湾大地震4、下列属于地质作用对地表改变的是①岩浆活动。
①岩浆活动②毁林活动③开山修路5、地核温度约为②4700℃。
①2000℃②4700℃③3400℃6、地震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②地下水位突然改变。
①日食或月食②地下水位突然改变③太阳黑子突然爆发7、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上层、中间一层是②地幔。
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8、下列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利的活动是③植树造林。
①乱砍乱伐②毁林开荒③植树造林三、探究判断(16分)1、地壳各处的厚度是一样的。
×2、地球的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
√3、雨水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4、煤、石油不是可以再生的能源。
×5、地球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的特殊的固体物质。
√6、地球的结构类似于鸡蛋。
√7、火山的喷发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8、我们需要研究、开发新能源,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四、名词简答(6分)地震:地下岩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受力过大时,岩层会突然断裂,产生地震波引起地表震动。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火山岩,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物。
2.火山石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火山碎屑、岩浆和涌出地面的岩浆冷却而成的堆积成的锥形山。
3.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再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死火山,有的火山喷发后隔一段时间还会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活火山,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山叫做休眠火山。
二、当好小法官:1.√2.×3.√三、我来选一选:1.B2.A3.C四、科学探究:1.火山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之一,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手段了解火山的内部结构和喷发机制,但是用炸药破坏火山是极其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更大的灾难。
因此,这项构想不可取。
2.地下的温度和石油、煤的温度不同,地下温度高是因为地热作用,而石油、煤的温度不高是因为它们在地壳中形成的时间较长,温度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并且没有足够的氧气支持它们燃烧。
三、改写后的文章:火山的益处和灾难火山喷发不仅给我们带来灾难,也会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在地下形成矿藏等。
因此,火山也有一定的益处。
地壳深处的高压高温环境地壳越往深处,压力和温度就越高。
在地壳深处,物质会变得像烧熔了的玻璃一样,这就是岩浆。
关于火山的一些事实我国现已发现的600多座火山全部都是死火山。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火山活动的星体。
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益处也有灾难。
测试你的地震知识地壳内部的岩层在地球内部的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变化。
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并储存着巨大的能量。
当产生褶皱的岩层进一步受到压力作用时,岩层可能发生断裂,释放出储存在岩层中的巨大能量,引起地震。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多的国家,早在1800多年前,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它叫做地动仪。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各课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制五年级上册各课知识点1、病毒一、填空:1.病毒是一类没有的特殊生物。
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它生物的内。
病毒个头极其,绝大多数要在下才能看到。
2.病毒按其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病毒、病毒、病毒。
3.病毒的传播方式有:、、等。
二、判断:1.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2.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生物细胞中。
3.病毒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界里最小的微生物。
4.病毒只有在侵入细胞以后才出现生命现象。
三、选择:1.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乙肝病毒属于①动物病毒②植物病毒③细菌病毒2.流感主要的传播途径是①食物传播②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3.下列哪种病毒是寄生在细菌细胞的里的病毒①乙肝病毒②番茄花叶病毒③大肠杆菌噬菌体病毒4.流感、狂犬病、水痘等的发病的原因是A、细菌B、病毒C、病菌四、简答题: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病毒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2、细菌一、填空:1.细菌是一类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
2.细菌一般有、、3种基本形态。
二、选择:1.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①腐生细菌②酵母菌③病毒2.能为豆科植物提供大量氮肥的菌是()。
①大肠杆菌②根瘤菌③真菌3.下列细菌对类有益的是()①乳酸细菌②结核杆菌③双球菌4.下列关于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只有少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B、细菌的适应能力极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C、细菌的繁殖速度惊人,在适宜的条件下,每隔20分钟能繁殖一代三、判断:1.细菌和病毒一样,都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3.细菌会使人致病,因此,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
4.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5.夏天,鲜肉腐烂变质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四.填图请试着写出各部分名称。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__________。
2、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字时,粉笔和黑板之间属于________摩擦。
3、同一块橡皮泥无论怎样改变形状,它的轻重是________的。
4、各种物体只要________,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________。
5、金属通常都是从______ 或______中提取出来的。
6、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光源、遮挡物和________。
7、水在4℃以上,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这种变化叫作_______。
8、浅色物体反光能力__________、吸收热的能力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A.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长B.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短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2、下列关于判断物体浮沉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水中静止后,有一半露出水面时是浮的B.物体静止后悬在水中时是沉的C.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3、每个单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相同4、正常情况下,多数的绿色开花植的繁殖方式是()。
A.种子B.茎C.组织培养5、下列现象是液体热胀原理造成的是()A.水管冻裂B.沸水外溢C.河水结冰D.地面冻鼓6、大多数细胞微小,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A.西瓜B.鸡蛋黄C.人的红血球细胞7、自行车胎爆裂现象,多发生在()。
A.春季B.冬季C.夏季8、用同样多的橡皮泥,各造甲、乙两艘船,甲船最多装了20个垫圈,乙船最多装了10个垫圈,那么谁的排开的水量大?()。
A.甲船B.乙船C.一样大D.无法判断9、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保护绝缘体B.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电路10、()会减缓土地侵蚀。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1.地球的结构类似于鸡蛋,外层为地壳,中层为地幔,内层为地核。
2.地球内部分为三层,由外到内分别为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是最外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3.地表岩石会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这种变化被称为风化,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4.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6.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7.岩层断裂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8.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
9.模拟火山成因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
10.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的力量等。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琴弦振动产生琴声,水振动产生流水声,空气振动产生风声。
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任何声音都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但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3.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无法看到。
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5.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
6.正常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赫兹。
7.当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超过一定的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无法听到,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8.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9.环境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娱乐活动。
1、在瓷盘上倒一些水,用湿巾擦干瓷盘周围的水滴。
2、点燃酒精灯,将火焰放在瓷盘下方,观察水的蒸发情况。
2024年最新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上册全册全单元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一单元《光》知识点汇总第1课认识光1.什么是光源?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
如月球、镜子等,这些物体不是光源。
2 .自然光源:太阳、闪电、发光的萤火虫等。
人造光源:正在发光的台灯、点燃的蜡烛、燃烧的篝火等。
3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 .举例说明利用光可以做什么?答:照明、取暖、发电等,光具有能量。
5 .如果利用不当,光就会对人造成伤害。
光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污染。
6 .光污染一般分为臼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三类。
7 .怎样防治光污染?(1)减少使用反光的建筑材料。
(2)交替使用远近光灯。
(3)夜间要注意控制照明亮度。
(4)减少彩光污染。
8 .小孔成像的实验,证明光是沿宜线传播的,成倒立的像。
第2课光的反射1.什么叫光的反射?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
9 .一般物体都能反射光。
10 我们为什么可以看到物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11 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潜望镜、转弯镜、汽车后视镜、医用额镜等.第3课潜望镜的秘密1 . 是潜水艇的“眼睛”。
2 .哪些地方用到潜望镜?答:地下掩蔽工事、潜水艇、地下管道。
3 .潜望镜的内部有什么?两面平面镜。
4 .潜望镜中两面平面镜是怎样摆放的?两面镜子相互平行,镜面相对,与观察方向成45度角。
5 .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潜望镜是利用两个平面镜使来自物体的光经两次反射进入人眼中。
第4课彩虹的秘密1.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三棱镜能把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色光带。
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
2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答: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3 .制造“彩虹”的方法:(1)在阳光下用喷壶喷水制造“彩虹”(2)阳光下吹泡泡制造“彩虹4 .在阳光下用喷壶喷水制造“彩虹”,观察彩虹的方向?背对着太阳。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太阳能热水器表面的集热管都涂上了________色,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________和________。
2、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________,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________。
3、水在4℃以上,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这种变化叫作_______。
4、设计实验时,需要分为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
5、从岸上看河里的鱼,水中的鱼看上去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_,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产生的现象6、热传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7、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
8、我还知道,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空气、水、温度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健康的眼睛( )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A.瞳孔B.晶状体C.视网膜2、身体不同的部位、个体之间的反应速度()。
A.一样快B.有差异C.不知道3、300毫升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后10毫升水先比较,()。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B.后10毫升水滴得快C.滴的速度一样快4、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说的是生物具有()现象。
A.遗传 B.变异 C.发育5、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C.脚部肌肉发达6、用白纸包裹一块瘦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
A.水分B.脂肪C.蛋白质7、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我们感觉()。
A.费力B.省力C.不费力也不省力8、下面材料中,不适宜制造船的是()。
A.石头B.木头C.钢铁9、海滩上和河边的岩石大都是()。
A.有棱角的B.方形的C.椭圆形的10、如下图,把金属汤勺放在热水里,过一会汤勺的手柄也热了,这种传热方式我们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地球可以划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2、(地壳)是最外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3、(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
4、(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5、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研究。
1、地壳越住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2、火山分类有(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在火山模拟实验中,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
1、地下的(岩层)在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2、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
3、火山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产生的。
1、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2、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卵石是(岩石)经过风化,受到(水流冲击)和(相互摩擦)所形成的。
4、卵石都具有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的共同显著特征。
1、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2、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矿石、铜矿石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1、(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重要作用。
2、(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它流经(长江)(钱塘江)(黄河)(海河)(淮河)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它是以(声波)的方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能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
1、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在头的内部的是(中耳)(内耳)部分。
2、外耳由(耳廓)、(外耳道)组成。
中耳由(听小骨)、(鼓膜)构成,鼓膜是(椭圆)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3、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4、声波通过(外耳)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最后由(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1、声音有(大小)和(高低)不同。
2、声音的大小科学上叫(响度),由(物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大,则反之。
3、声音的高低科学上叫(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声音越大,则反之。
4、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5、超声波是指(20000)赫兹以上的声波,次声波是指(20)赫兹以下的声波。
6、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是(20赫兹∽20000赫兹)。
1、(噪声)(污水)(废气)(垃圾)并称为污染环境四大公害。
3、为消除噪声可采取措施有(将噪音源与生活区隔开)(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采用无噪音或低噪音设备)(广泛采用吸音与隔音设备降低噪声)等。
1、星座是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而人为划分成很多(区域),共(88)个星。
2、(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成M或W形。
3、(大熊座)是秋季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其中的7颗亮星组成(勺子)形状,就是(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4、冬季上半夜,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星座是(猎户座)。
1、木材具有(能燃烧)(有纹理)(不易导电)(不易传热)等特点。
2、(非人工合成的材料)称为天然材料。
(人工合成的材料)称为人造材料。
1、纸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用(竹简)或(木简)做书写材料。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3、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张,被称为(蔡侯纸)。
1、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约(七千)年前,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
3、陶瓷有(不怕水)(不导电)(耐高温)(耐腐蚀)(较坚硬)(易损坏)的特点。
4、高压线杆用到陶瓷是因它有(不导电)特点;航天飞机用到陶瓷是因它有(耐高温)特点;地下管道用到陶瓷是因它有(耐腐蚀、不怕水)特点。
1、金属是具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易导电)等特点的材料。
2、金属勺子放入热水中,人会感到勺柄发烫,这说明金属具有(易传热)。
3、金属是(人造)材料,是由天然金属矿(开采)(冶炼)而来。
1、把强酸放入玻璃器皿中,这说明玻璃具有(耐腐蚀)的特点。
1、人们总是把具有(相同)特点的材料归类,这是以材料的(特点)为标准的分类方法。
2、根据材料的来源,可把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2、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蒸发面积的大小)(通风条件)有关。
3、水蒸发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1、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水蒸气凝结时的温度在(0℃)以上。
1、雨和雪作为水的两种不同状态,是由于(温度)造成的。
1、蒸发和沸腾都是由(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并且都要(吸收)热量。
1、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一般情况下是(0℃)。
水蒸气凝结时(释放)热量
1、水蒸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
二、问答
1、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壳越住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2、地震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地震?
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3、什么是风化?
答: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4、卵石是看样形成的?
答: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逐渐失去棱角而形成卵石。
5、什么是矿产?
答:岩石由矿物组成。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6、什么叫化石?
答: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作用。
7、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8、怎样保护听力?
答:①尽量避开噪音。
②避免乱挖耳朵。
③听到巨大声响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
④鼻、咽发生炎症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中耳炎。
⑤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9、如何消除噪音污染?
答:①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消除噪音源。
②将噪音源与生活区分开。
③采用吸音与隔音系统来降低噪音。
④植树造林。
10、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
答:如棉花、木头、竹子、煤、石头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叫天然材料。
如玻璃、塑料、陶瓷、人造纤维、人造革等人工合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11、什么是蔡侯纸?
答: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张,被称为蔡侯纸。
12、纸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①方便了人们的书写。
②方便了文化的传播和积累。
③在文献的流传方面有重要作用。
13、什么叫蒸发?
答: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14、怎样使水蒸发的更快些?
答:①提高水的温度;②增大蒸发面积;③加快空气流通。
15、什么叫沸腾?
答: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沸腾。
16、什么叫沸点?
答:给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成为液体的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