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 第四章

合集下载

生理学:第四章_血液循环

生理学:第四章_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血液系统:心脏和血管组成。

血循环的功能:①物质运输(主要功能)②体液调节(运输各种内分泌激素和其他体液物质)③血液防卫功能④内分泌功能(研究证实心脏和血管还具有此项功能)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血液循环的过程:心脏不断地、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将血液从静脉吸入心脏,并射入动脉而实现其泵血功能。

左侧——体循环右侧一一肺循环瓣膜起着活门的作用,控制血液沿一个方向流动。

心脏的特点:①功能合胞体:心肌细胞闰盘处的缝隙连接是细胞间通道,是低电阻区,具有高度的通透性。

兴奋能够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直接进入相邻细胞,实现同步性活动,增强心肌的收缩力。

②对Ca2+依赖性大:心肌细胞肌浆网不发达,钙离子储备少。

引起心肌细胞收缩的概离子大多来自细胞外。

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掌握)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通常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都可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

心动周期可作为分析心脏机械活动的基本单元。

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成年人心率为75次/分,则每个心动周期持续 0.8秒。

全心舒张期:心房和心室均进入舒张状态,持续0.4秒。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活动依一定次序和时程先后进行,心房和心室的收缩期均短于舒张期。

当心率加快时,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程度更大,因此,心率过快时对心脏的持久活动不利。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掌握)1•心室收缩期(0.3s)等容收缩期(0.05秒):房室瓣关闭一动脉瓣关闭特点:心室容积不变,血液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室内压ff。

射血期快速射血期:0.10秒,泵出血量2/3 (此期室内压升高达峰值)减慢射血期:0.15秒,泵出血量1/32.心室舒张期(0.5s)等容舒张期(0.06 — 0.08s):动脉瓣关闭一一房室瓣关闭特点:心室容积不变,室内压JJ。

心室充盈期快速充盈期:0.11秒,占2/31/6。

心脏各部分在泵血活动中作用1•心室收缩:心室—动脉压力梯度,心室射血]舒张:心房—心室压力梯度,心室充盈因此,心室的活动对于心脏泵血功能起关键作用。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
外向离子流:逐渐增大的外向K +流。 内向离子流:Ca2+内流(L型,慢通道),
阈电位为-30~-40mV,可被 Mn++、硝苯地平和维拉帕米 等阻断。
3期(快速复极末期)
0mV——-90mV,历时100~150ms。 慢Ca2+通道失活,K+外流↑ ↑
张一次的机械活动
2. 心率: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
安静状态下,正常
成年人一般
为60~100次/min。
心动周期
心房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 全心舒张期
心肌 房缩、室舒 室缩、房舒 室舒、房舒
瓣膜 房室瓣开、 房室瓣关、 房室瓣开、 动脉瓣关 动脉瓣开 动脉瓣关
血流 房→室
室→动脉 房→室
心音
(三)心肌收缩能力对每搏输出量的影响 ——等长自身调节
与心肌的初长无关,由心肌细胞本身的收缩能力决定其收缩强度,主要受 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中活化的横桥数量和ATP酶活性的影响。
(二) 心率的影响
1. 正常情况下,心率和心输出量成正比; 2. 当心率过低和过高时,心输出量均降低。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一)心脏输出的血量
1. 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 2. 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二)心脏做功量(略)
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一次心搏所 射出的血液量。
健康成年男性一般为60~80ml。
搏出量 射血分数 = ——————————×100%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健康成年人一般为50~60%,是一固定值。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第四节 心音和心电图 第五节 血管生理 第六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七节 心、肺和脑的血液循环(略)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心动周期 定义: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正常安静:心率60—100次/分 心律75次/分时,心动周期为0.8秒
心脏泵血过程 心室收缩期 → 射血过程 等容收缩期 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 → 充盈过程 等容舒张期 充盈期 心房收缩期
01
02
If的离子电导
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离子基础
90mV
3期末达最大复极电位后,4期电位不稳定,存在自动去极化
IK的离子电导 If递增 IK递减
①浦肯野细胞:属快反应自律细胞,
AP波形及0、1、2、3期离子基础
与心室肌细胞相似。
当自动去极至阈电位(-70mV)时
爆发新的AP。
一个起搏电流。
心室肌细胞(A)和窦房结细胞(B)跨膜电位比较
脉压 =收缩压-舒张压 30~40mmHg (4.0~5.3kPa)
PART ONE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出量: 搏出量↑动脉血压升高 → 收缩压升高明显 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 心率: 心率快,动脉血压升高 舒张期短→舒张压升高明显
阻力: 外周阻力↑ 舒张压↑为主 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脉和大动脉的弹性: A硬化,顺应性小→使收缩压过高, 舒张压过低,脉压加大 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循环血量少,动脉血压↓
(2) 复极化过程: 1期:由+30→0mV左右,K+外流 2期(平台期):稳定于0mV, Ca2+内流和K+ 外流,处于平衡。
3期:0mV→-90mV,
Ca2+通道关闭,K+外流。
4期(静息期):电位稳定于-90mV 。
Na+-K+交换; Ca2+-Na+交换:

第四章 循环生理

第四章  循环生理
窦房结P细胞的自律性最高: 100次/分 房室交界和房室束及其分支次之:50次/分 浦肯野细胞的自律性最低: 25次/分 (1)正常起搏点:窦房结→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由窦房结发出兴奋控制全心所表现出 的节律性活动,称为窦性心律。由于窦房结自律 性最高,引起其他部位的自律组织和肌细胞兴奋, 产生与窦房结一致的节律性活动。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三)传导性 概念: 心肌细胞具有
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传 导性。 1.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途径 和特点:
(1)途径: 闰盘:由于心肌细胞间相接触的闰盘部分存在着 电阻较小的缝隙连接,很有利于细胞间的兴奋传 播,故心肌细胞在功能上如同一个细胞,即心肌 是功能合胞体。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窦房结的兴奋 ↓ 心房肌优势传 导通路 ↓ 房室交界 ↓ 房室束 ↓ 左、右束支 ↓ 浦肯野纤维 ↓ 心室肌
心肌细胞的分类: 根据心肌细胞的组织学、功能和电生理特
性,可将心肌细胞分为两类: 1.工作细胞(非自律细胞)
组成: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 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功能:实现心脏的泵血功能。
2.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自律细胞) 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 组成:窦房结、房室交界(包括房结区、结区、 结希区)、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其中结区既无 自律性,也无收缩性,只保留了较低的兴奋性 和传导性。 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功能:产生和传导心脏自动节律性兴奋。
传导速度: 浦氏纤维 (4m/s) ↓ 左右束支 (2m/s) ↓ 心室肌 (1m/s) ↓ 心房肌 (0.4m/s) ↓ 结区 (0.02m/s)
传导时间: 心房内---房室交界---心室内 (0.06s) (0.1s) (0.06s)
2、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细胞的直径(结构因素):与神经纤维一样, 心肌细胞兴奋传导速度与细胞直径大小有关:

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在心脏的泵血活动中,心 室起主要作用。左右心室的活 动几乎同步,其射血和充盈过 程极为相似,射血量也几乎相 等。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1.左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心室在心房收缩结束后开始收缩,此时,室内压迅速升高,在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 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人心房。但在心室内压力未超过主动脉压之前,动脉瓣仍处于关闭 状态,心室暂时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因此,从房室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的这段时间,心室容积不变,故称为 等容收缩期(period ofisovolumic contractiΒιβλιοθήκη n)。等容收缩期历时约0.05s。
(2)快速射血期:随着心室肌的持续收缩,心室内压持续上 升,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心室的血液将主动脉瓣冲开, 心室内的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心室容积随之缩小,但由于心室 肌强烈收缩,室内压可继续上升达最高值。此期血液射入动脉速 度快、血量多,故称快速射血期(period of rapid ejection), 此期射血量约占搏出量的2/3,快速射血期历时约0.1s。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三)心力储备
心输出量随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cardiac reserve)。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输 出量约为5 L/min。剧烈运动时可提高5-v7倍,达到25-v35 L/min,说明健康人的心脏泵血功能具有相 当大的储备。心力储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能够提高的程度。

生理学 第4章 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

生理学 第4章 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

31:1
通透性很小 通透性大
Cl- 8
110 1:14 通透性次之
A- 60 15 4:1
无通透性
RP产生机制的膜学说:
∵ ①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②细胞膜对离子的
通透具有选择性:K+>Cl->Na+>A-

[K+]i顺浓度差向膜外扩
散 [A- ] i 不能向膜外扩散
[K+] i ↓、[A-] i ↑→膜内电位↓(负电场) [K+]o↑→膜外电位↑(正电场)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二)、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 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
接头前膜内囊泡移动、融合、破裂 ,囊泡中的ACh释放(量子释放)
ACh,与受终板体膜蛋上白的分N子2受构体型结改合变
终板膜对Na+、K+ (尤其是Na+)通透性↑ 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EPP) EPP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 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爆发肌细胞膜动作电位
主要离子分布: 膜内:
膜外:
(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通透性:K+ > Cl- > Na+ > A-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分布 及膜对离子通透性
主要 离子
离子浓度
(mmol/L)
膜内 膜外
膜内与膜 外离子比 例
膜对离子通 透性
Na 14 142 1:10
+K+ 155 5
12、刺激阈指的是( B ) A.刺激强度不变,引起组织 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 B.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 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C.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 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 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 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 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 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2. 以下哪个过程不涉及细胞呼吸?A. 糖酵解B. 柠檬酸循环C. 电子传递链D. 光合作用答案:D3. 人体细胞中,能量的直接供应者是:A. ATPB. ADPC. 磷酸肌酸D. 葡萄糖答案:A4.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主要通过哪种方式产生能量?A. 糖酵解B. 柠檬酸循环C. 电子传递链D. 脂肪酸氧化答案:A5.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主要通过以下哪个途径产生能量?A. 糖酵解B. 柠檬酸循环C. 电子传递链D. 乳酸发酵答案:B二、填空题1. 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水2. ATP的全称是______,它是细胞内能量转移的主要分子。

答案:三磷酸腺苷3. 人体在进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时,主要通过______来产生能量。

答案:有氧呼吸4. 细胞中,______是能量的储存形式,当需要能量时,它可以迅速转化为ATP。

答案:磷酸肌酸5.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的乳酸最终通过______排出体外。

答案:血液循环三、简答题1. 描述细胞呼吸的三个主要阶段,并解释它们在能量产生中的作用。

答案:细胞呼吸的三个主要阶段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糖酵解是无氧过程,它将葡萄糖分解成两个丙酮酸分子,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

柠檬酸循环是需氧过程,丙酮酸在细胞线粒体中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循环,产生更多的NADH和FADH2。

电子传递链是细胞呼吸的最后阶段,NADH和FADH2中的电子被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最终产生大量的ATP。

2. 解释为什么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会产生乳酸,并且乳酸的积累会导致肌肉疲劳。

答案: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对能量的需求迅速增加,而氧气的供应可能跟不上需求,导致糖酵解过程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糖酵解过程中,丙酮酸被转化为乳酸,以维持糖酵解的继续进行。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物质运输B. 信号传导C. 细胞间连接D. 细胞分裂2.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主要负责:A. 维持细胞形态B. 物质的跨膜运输C. 细胞的机械运动D. 细胞的代谢活动3.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A. 磷脂分子的排列B.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 膜的厚度D.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4. 细胞膜上的胆固醇主要作用是:A. 调节膜的流动性B. 增加膜的厚度C. 促进物质的跨膜运输D. 增强膜的机械强度5. 细胞膜的主动运输需要:A. 载体蛋白B. ATPC. 钠钾泵D. 以上都是6.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的主要功能是:A. 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B. 促进细胞的代谢活动C. 维持细胞的机械运动D. 调节细胞的pH值7. 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主要负责:A. 物质的跨膜运输B.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 细胞的机械运动D. 细胞的代谢活动8.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主要负责:A. 物质的跨膜运输B.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 细胞的机械运动D. 细胞的代谢活动9.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主要负责:A. 物质的跨膜运输B.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 细胞的机械运动D. 细胞的代谢活动10.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负责:A. 物质的跨膜运输B.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 细胞的机械运动D. 细胞的代谢活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和____组成。

2.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

3.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____的流动性。

4. 细胞膜上的胆固醇可以调节____的流动性。

5.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需要消耗____来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

6. 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可以识别并结合特定的____。

7.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可以控制____的进出。

8.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可以促进____的跨膜运输。

生理4

生理4

2、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过程 ①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肌膜和T管膜传播并激活T管膜和肌膜上的L 型钙通道;②激活的L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在骨骼肌)或内流的 Ca2+(在心肌)激活JSR膜上的ryanodine受体(RYR),使JSR内 的Ca2+释放入胞质;③胞质内Ca2+浓度的升高促使TnC与Ca2+结合 并引发肌肉收缩;④胞质内Ca2+浓度的升高同时也激活了LSR膜上 的钙泵,将胞质中的Ca2+回收入肌质网;遂使胞质中Ca2+浓度降低 。
电刺激上述箭毒化神经肌肉标本,可记录EPP。其幅度约 50mV,随筒箭毒浓度的增加逐级减小;扩布范围约4mm。表明 EPP具有局部电位的特征。
利用神经-骨骼肌标本,在不施加任何 刺激的情况下,在终板区还可以记录到 一种自发出现的去极化的电位波动,其 频率平均约每秒1次,幅度仅约0.4mV 。它也可被箭毒抑制和被胆碱酯酶抑制 剂增强。这种自发出现的去极化电位波 动,称为微终板电位(miniature endplate potential,MEPP)。 MEPP不是一个ACh分子引起的,因为向浸浴标本的溶液中加入 一定浓度的ACh后,并不因溶液中ACh分子的出现而使MEPP的发生 频率增加。曾用微电泳方法将ACh直接施加到终板区来引起电位变化 ,并与MEPP的幅度相比较,结果证明,产生一个MEPP大约需要1万 个ACh分子同时释放,正好相当于一个囊泡中的ACh分子数。
(二)横纹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1、肌原纤维和肌节
2、肌管系统 横管(transverse tubule)或T管(T tubule) 纵管(longitudinal tubule),即肌质网(saroplasmic reticulum, SR), 纵行肌质网(longitudinal SR, LSR),LSR膜上有钙泵,。 连接肌质网(junctional SR, JSR),在骨骼肌也称为终池( terminal cisterna)。骨骼肌中80%的T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形成三联管 (triad)结构;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血液循环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生命循环之一,通过血液循环,身体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分,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还协调了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维持了体内稳态。

在生理学的第四章中,涉及了血管结构、心脏功能、血液流速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以从浅入深的方式来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1. 血管结构1.1 血管组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血管结构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血管的组成。

人体内的血管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特点。

动脉具有厚壁和弹性,能够承受心脏泵血时的压力,将含氧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静脉的壁较薄,但富含弹性纤维,起到血液回流的功能。

毛细血管是血管系统中直接与组织细胞接触的部分,通过其薄壁,进行气体、养分和代谢产物的交换。

1.2 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我们还需要了解血管具有的自主调节功能。

血管能够根据组织器官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灵活调节血流量和血压,保持组织的正常代谢活动。

这种自主调节功能依赖于血管内膜的特殊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的调控作用,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保障。

2. 心脏功能2.1 心脏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了解了血管结构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人体内一颗重要的器官,它由心房、心室、心瓣和心肌组成。

心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心房和心室的舒缩运动,使血液能够顺利地在体内循环。

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和舒张都受到心脏内传导系统的调节,确保了心脏的正常收缩节律和输出血量。

2.2 心脏的自律性和兴奋传导心脏还具有自律性和兴奋传导的功能。

心脏不仅能够自主地维持一定的搏动节律,还能够受到外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影响,实现适应机体需要的心率和心搏力。

心脏的兴奋传导系统通过特定的电生理过程,将兴奋信号快速地传播至整个心脏肌肉组织,保证了心脏的高效协调收缩。

3. 血液流速3.1 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参数我们还需要了解血液流速的相关知识。

生理学教材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生理学教材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Circulation)本章导读血液循环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

生命不息,循环不止。

机体内的血液通过周而复始的循环,运送营养物质、内分泌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和靶细胞,同时携带其代谢终产物经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实现了体液调节和血液的免疫防卫功能,进而维持了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循环系统是一套连续、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组成。

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源于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泵血功能的实现是以其特定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的。

按照心肌细胞不同的电生理活动特点,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构成心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即工作心肌细胞;另一类是具有自动节律性或起搏功能的心肌细胞,即特殊传导系统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具有的一般生理特性是: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正常心律的自律性兴奋由窦房结发出,传播到右心房和左心房,然后经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纤维传播到左、右心室,引起心房、心室先后有序的节律性收缩。

心脏泵血的过程即是心脏进行节律性有序舒缩的过程。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即为心动周期,它可以作为分析心脏机械活动、研究其泵血机制的基本单位,对心脏泵血功能进行正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其常用指标有心输出量、心脏作功量等。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

按照各类血管不同的功能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类:即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由左心室泵出后,循动脉系统分配至各器官组织,在毛细血管网处进行物质交换后,又经静脉系统收集回流至右心房,继续新一轮的心肺循环。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血压的形成有两个基本的条件,即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

动脉血压是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可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凡参与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动脉血压。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 血液循环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 血液循环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主要介绍了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体内循环的过程,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通过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通过形成一个闭合的系统,使血液能够在体内流动。

2. 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浆是血液的非细胞性成分,含有水、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物质。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在血液中起着各自特定的功能。

3. 循环的机制:血液循环经过两个循环系统,即肺循环和体循环。

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经过肺部,完成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经过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完成物质的输送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4. 循环的调节:血液循环的调节主要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完成。

神经系统通过控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调节心脏的输出量和心率。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调节血管阻力和血压。

血液循环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它保证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物质的运输和交换,维持了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正常的血液循环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第四章
课件P7、9、10、46、47
血液循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闭合回路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

心率(HR)
心动周期:心脏没收缩和舒张一次成为一个心动周期。

心音:
S1:音调低钝,持续时间较长(40~60Hz,0.12~0.14s);心室开始收缩时;心间区;反应心室缩力与房室瓣功能状态;
S2:音调高而清脆,持续时间较短(50~100Hz,0.08~0.10s);心室开始舒张;主、肺动脉瓣区;
S3:音调低沉重浊,持续时间更短(0.05s);快速充盈期末;心尖部(侧卧位);偶见青少年;
S4:低频、持续时间更短(<20Hz,0.04s);心室壁硬化,房缩强烈;多属病理性。

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指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射出的血液量,又称搏出量(70ml)。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5L/min)。

CO=SV×HR 心指数(cardiac index,CI)每m2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3-3.5L/(min·m2)]。

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SV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60%)。

搏出功/每搏功(stroke work,SW)指左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正常约为0.85J。

=心室射血期平均压×SV
=(射血期左心室内压-左心室充盈压)×SV
=[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左房压]×SV
每分功=搏出功(SW)×心率(HR)正常左心室每分功约为63.75J/min
心力储备(cardiac reserve)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的而增加的能力,称为泵血功能的贮备[①心率贮备(调节心输出量的主要途径)②搏出量贮备:心室舒张期贮备(15-20ml)、心室收缩期贮备(55-60ml)]
异长调节(heterometric regulation)心室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脏前负荷通常用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表示。

一定限度内,心脏前负荷越大,搏出量越多。

由于这种改变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而实现的,故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等长调节(homometric regulation)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

是指在前、后负荷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力学活动(收缩强度和速度)发生变化。

使心脏搏出量发生改变,故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最大舒张电位(maximum diastolic potential)自律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末达到的最大膜电位,也称最大复极电位。

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①有效不应期(ERP)[绝对不应期(ARP)、局部兴奋]②相对不应期(RRP)③超常期(SNP)
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由0期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恢复到-60mV这段时间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间。

期前缩量(premature systole)正常心脏按照窦房结的节律兴奋而收缩,但在某些实验或病理情况下,如果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人工的窦房结以外的病理性异长刺激,则心室可
以接受这一额外刺激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的收缩则称为期前收缩,又称早搏。

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心房/心室发生期前收缩后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

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
优势传导通路
窦房结
心房肌左、右心房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普肯野纤维心室肌
心迷走神经和乙酰胆碱(ACh)的作用(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①兴奋性降低;②自律性降低;③有效不应期缩短;④收缩能力降低。

心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CA)的作用(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①自律性增强;②传导速度加快;③不应期缩短;④收缩能力增强。

麻醉与心律失常:①自主神经平衡失调;②电解质紊乱;③麻醉用药(氟烷使心动过缓;氯胺酮使心率增快;小剂量肌松琥珀胆碱心动过速,大剂量引起心动过缓指)
血流阻力(来自血液内部的摩擦阻力;血液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


R=8ηL/πr4;Q=△P/R=πr4(P1-P2)/8ηL
因此,外周阻力与血液粘滞性成正比,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血液粘滞性的影响因素:①血细胞比容(正常为42%),正相关;②血流的切率,负相关;
③血管口径:大血管不影响;直径0.2~0.3mm的微动脉内,口径减小,粘滞度降低;直径小于2μm时,口径减小,粘滞度明显增加;④温度:温度降低,粘滞度升高。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心室收缩时,动脉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心室舒张时,动脉压下降所达到的最小值。

脉压(pulse pressure)收缩压与舒张压只差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30~40mmHg)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100mmHg)
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波动。

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搏动。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

(正常为0.4~1.1kPa)
静脉血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
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正相关;②心脏收缩能力,正相关;③体位改变,卧位转为直立,回心血量减少;④呼吸运动,呼吸泵;⑤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静脉泵和肌肉泵。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其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向各组织细胞运送O2和营养物质、排出废物和CO2。

NA(去甲肾上腺素) Ach(乙酰胆碱)
心血管反射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窦弓反射/降压反射生理意义:负反馈调节,使动脉血压保持稳态(60~180mmHg);维持心脑正常血供。

心迷走神经↑,心率↓,心缩力↓;心交感神经↓,心率↓,心缩力↓;
P116(窦弓)、118(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脑缺血反应(brain ischemic response)当动脉血压低于50mmHg时才发挥的调压作用,激发快、效应强,是维持动脉血压的最后防线。

高尔兹反射(心-眼反射)以手指压迫眼球、敲击或挤压腹部,发射性引起心率减慢甚至停跳。

麻醉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①麻醉药物;②神经阻滞(使回心血量减少,脊麻平面越高组织发生率越高);③人工通气;④体位(麻醉后改变体位时应注意麻醉深度合适、动作轻柔缓慢,对原来循环代偿功能欠佳者尤应慎重。

)⑤失血(血容量的变化是影响动脉血压的重要因素)⑥温度
基础(P138彩图,心脏上各个主要血管)
晕厥心肌(stunned myocardium)在心肌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其舒缩功能障碍可持续较长时间,这一现象称为“晕厥心肌”。

冬眠心肌(hibernating myocardium)冠脉血流减少时,心肌收缩力可逆性降低,供血回复后即可部分或全部恢复,这一现象称为“冬眠心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