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

加强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党外代表人士及其后备队伍,直接关系到党与党外人士合作的水平,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关系到统一战线的持续发展。
第一,加强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是我们党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科学执政的必然要求。
第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加强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特点和优势的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全社会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的重要措施。
第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不断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应重点把握的原则: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二是坚持进步性和代表性相统一;三是坚持政治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四是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五是坚持发扬民主、沟通协商。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总的要求是: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抓住源头、打好基础,完善机制、推进选拔,努力造就一支能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较强参政议政能力、与党长期亲密合作、德才兼备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级组织负责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社会团体领导班子中的党外人士,无党派和民族宗教界人士。
党外代表人士应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政治把握能力;二是参政议政能力;三是组织协调能力;四是合作共事能力。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今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尤其是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储备、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和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并且还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
要求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把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作为政治责任,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抓好落实。
要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要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社会团体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发挥作用。
这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对统一战线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推动当前和今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了有力指导。
对于我们在座的各位非党干部来说,这也是我们发展事业的一个良好的契机。
一、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升党外代表人士“代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功能,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巩固统一战线的需要。
2.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党外人士履行政治职能,推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需要。
3.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党外人才资源开发,为优秀党外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做到凝心聚力、集智引才,使他们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只有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群众联系优势,以其联系群众为依托,广泛吸纳和反映来自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意见与建议,为他们提供利益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才能进一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利益纠纷,实现社会和谐。
加强队伍建设的措施_关于加强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队伍建设的措施_关于加强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近年来,团市委、市青年联合会积极参与我市青年外事和统战工作,加强了与各地区青年组织的友好往来,与国际青年组织的交流交往,与市委统战部、市侨联、市台办等有关部门的横向沟通与合作。
在具体做法上,采取了主动出去请、创造条件访、扩大交往促、搭建平台联等措施,先后组织两批湘潭市青年企业家代表团赴台湾考察,邀请台湾(中国)青创会会长王尧伦一行来潭考察,邀请台湾青年团体参加湘台经贸合作论坛,举行了两岸青年交流座谈会,与台湾国民党青年团、台湾中国青创会、台北青年商会等就两岸青年加强交流达成了共识,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和战略投资协议,并在湘潭设立了创新创业基地。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湘潭的实际,我们感受到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以下一些困难和问题:1、量不大,交流交往不够持续。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独特的政治优势,加强了与港澳台海外人士的交流交往,但总体上量还不够大。
此外,尚未建立定期的、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随意性较强,“回头客”还不多。
2、质不优,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目前交流交往的层次还有待提高,交流多为联络感情、介绍情况、畅叙友谊,实质性的投资兴业、项目合作、智力支撑还较少。
在潭创业、工作的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还比较少,其影响力和辐射力还有待提高,将他们纳入统一战线工作对象,提高其政治素质,壮大爱国力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一定的工作难度。
3、联不活,服务效果不够突出。
虽然各有关部门都做了大量的联络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的工作,但服务手段还不够多元,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服务效果还有待提高,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服务湘潭发展、联络两岸三地感情的意愿还不够明显。
三、几点建议基于以上困难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
建议在充分调研、了解各方面情况和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加强党外人士与港澳台海代表外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树立大统战的理念,明确部门职责,给予经费保障,提出建设目标要求。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合集五篇)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合集五篇)第一篇: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中共中央最近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
《意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统一战线巩固壮大的新要求,结合党外代表人士的新特点,对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始终把团结培养党外代表人士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方面,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坚持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事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事关推动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要深刻认识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握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着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有影响、作用大的党外代表人士,推动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壮大。
《意见》明确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党外代表人士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作出较大贡献、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非中共人士,包括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等。
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是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标准,也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
要适应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要求,着眼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意见》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储备、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和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3篇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3篇【热门资讯】党外代表人士是统一战线的一个特定概念。
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而不是指普通的党外群众。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1一、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基本情况今年,市委统战部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为全年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按照“工作早开展,情况早掌握、问题早解决”的要求,及时制定调研方案,稳步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大调研活动。
目前,全市共确定1836名党外代表人士,其特征:队伍不断壮大,但整体层次不高。
据统计,市党外代表人士呈不断增长趋势。
以为例,党外代表人士达1836人,较以往有大幅增长。
但是,市仅有省一级党外人大代表2人、政协委员1人,市一级党外人大代表11人、党外政协委员8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各1人,而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行业、领域缺乏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位置的带头人,党外代表人士影响力大多局限于本市。
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成为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主流。
从登记的党外代表人士数量可知,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分别占党外代表人士总数的57.8%和20.37%,占绝大多数。
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大多年纪轻、见识广、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理想抱负大。
他们大多是自己从事行业、领域的成功者,注重个人价值,有表达自己政治主张的积极性,政治参与意识强;他们更愿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在思想认识上具有“混合属性”。
由于新一代党外知识分子大都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种媒介影响下,受西方民主化思想影响较大,在思想认识上就形成了“双重性”:既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肯定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绩,又认为共产党监督机制不健全,羡慕西方政治制度。
二、市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几点做法1、坚持出大政策,优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环境。
新形势下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
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也都强调了加强党外干部建设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用新的眼光看待、新的举措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当前党外干部队伍建议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认识不够提高。
部分组织和领导对培养、选拔、任用党外干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简单地把是否加入中共作为衡量干部先进与否的标准,思想上有偏见,工作上不放心。
同时,部分党外干部的思想认识也有偏差,有的认为要从政就得入中共,大多数年轻干部都要想方设法加入共产党而不愿留在党外;有的认为党外干部只能当“配角”,没有发言权,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不敢理直气壮的开展工作。
2.选拔任用亟需加强。
在选拔任用党外干部上还不够大胆,选拔任用力度不够,不敢把党外干部放在关键的岗位。
一是选拔任用的数量上与上级有关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在配备的党外领导干部中“三多三少” (闲职的多,重要岗位的少;副职的多,正职的少;平级交流的多,新提拔的少,)问题比较突出,致使党外干部队伍新老交替较慢,新鲜血液较少,活力不足。
3.管理服务有待强化。
对如何管理好、服务好党外干部缺乏相应的工作机制,对党外干部的管理客观上存在着组织部、统战部、党外干部所在单位资源不共享、信息不对称、职责不清晰、合力不明显的问题;同时,平时“重要求、轻关怀”,对党外干部心声需求了解不多,人文关怀不到位。
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完整体系,缺乏制度保障。
4.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大多数党外干部属于专业性人才,负责的只是本单位、本部门某方面的工作,缺乏多部门、多岗位历炼,存在着专业知识能力较强,综合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弱的现象。
5.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一些地方没有把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培养工作形式单调,影响了党外干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的提高。
如何扎实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理论研究心得体会

如何扎实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理论研究心得体会党外代表人士是党和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的实施,着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搞好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代命题。
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任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从决定力量对比、影响事业成败的战略高度,把团结与培养党外代表人士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实践证明,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越需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关系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力量支持。
重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实现最广泛的团结,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凝聚强大力量,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也是一条重要的实践经验。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更加充分广泛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加主动有效地协调化解各方面的矛盾。
党外代表人士不仅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党加强同社会各方面成员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团结和引领所联系的群众致力于共同奋斗的事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要通过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更好地团结和凝聚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实施。
党外代表人士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包括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等“六支队伍”,汇聚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和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工作,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和使用,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等。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建议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建议为了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如何做好我市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与储备、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及管理等四个做以下建议。
一、关于如何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与储备工作我认为党外代表人士应该早发现、早储备:1、首先要明确党外代表人士的标准,这个标准要细化、量化。
2、要降低吸收党外代表人士的年龄限制,加大中青年党外代表人士的比重。
3、要拓宽视野,不能只从熟悉的人中选择人才,要深入基层、生产工作第一线去发现人才。
要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对后备人才的层次、年龄、职务等做出具体要求。
4、要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发现与储备制度机制。
一是建立联系沟通制度。
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要和各单位加强联系、勤于沟通,及时发现各单位优秀人士,做好储备。
二是建立人才的推荐机制。
在党政群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法检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依据各单位职工人数的不同,对于各单位推荐的党外优秀人才的名额要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要求各单位定期向组织部门或统战部门推荐一定数额的党外人士。
三是建立党外优秀人才展示自我的制度机制,给党外优秀人才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
比如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现人才。
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于符合条件留在党外的优秀人才或推荐单位进行奖励。
五是建立长效的人才调研机制。
依托有关的社会组织,定期进行调研,每年拿出一定的时间,组织一定力量,开展一定规模的调研活动,挖掘人才。
5、建立党外代表人士的信息库和数据库。
可按照一定界别、依照一定职务、自身素质、社会影响力以及个人的优点、不足等进行档案分类,为后期的教育培养做准备。
6、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后备人选公示制度、民主测评制度等。
同时,党外人士自身要增强自我推荐的意识和积极性。
二、关于如何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工作1、要制定长远的、系统的教育培养规划。
培训内容要科学系统。
一是突出共性,二是兼顾特点。
针对不同界别、不同层次及个人的不同需要,科学设置相应的不同内容。
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以民主党派组织建设为视角

关 于加 强 党 外 代 表人 士 队 伍建 设 的 思考
以 民主 党派组 织建设 为视 角
汪守军 马 驭 骅
摘
要 : 1 2月中共 中央首 次颁布 的《 2 2年 0 关于加 强党 外代 表人 士队伍 建设 的意见》 2 1 和 0 0年颁 布的《 0 O 2 1一
平 台。从 组织体 系的角度加 强 包括 民主 党 派在 内的党 外代表 人 士队伍 组 织建设是 搞好 党外代 表K.. - 队伍 建 设 的 k
关键。
关键词 : 党外代表人 士; 队伍 建设 ; 民主政治
中图 分 类 号 : 65 D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 1 3 2 1 )4— 0 6— 5 17 3 6 (0 2 0 0 2 0
一
、
目前 民主 党派 队伍组 织现状 及原 因分 析
建设 的重要内容。以民主党派为核心 的党外代表人 士的数量和质量是党外代表人 士发挥政治协 商、 民
主监 督 、 政议 政作 用 的关 键 , 是 包 括 民 主党 派 在 参 也
( ) 一 民主 党派组 织构成 现状
1 .民主党 派 的人 才 优 势 和 智 力 优 势 逐 渐 丧 失 ,
人之 间 ( 般成 员 与干部 之 间 , 一 干部 与 干部 之 间 ) 个 、 人 与组织 之 间 、 织 与组 织 之 间 的联 系 、 作 、 互 组 合 相 支持 的融 洽程 度决 定 了该 组 织 内部 和组 织 之 间 的和
从 其成 员构 成看 , 国 民主党 派 成 员 主 要来 自科 技 、 中 教育 、 文化 、 生 、 育 或 一 部 分 新 的社 会 阶层 中 的 卫 体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浅谈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浅谈长期以来,我校把建设一支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作为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通过建章立制、教育培训、选拔使用以及开展各类活动,来优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环境,提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积极作用,从而使我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标签: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同心思想搭建实践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校把建设一支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作为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目前,我校现有党外代表人士410人,其中7个民主党派共有成员93人,无党派代表人士293人,少数民族干部24人。
学校有民革支部、民盟支部、农工党支部、九三学社支社、致公党支部、民进支部等6个民主党派校级基层组织和1个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我校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建章立制,优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环境近年来我校下发了《安徽理工大学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校发[2009]54号)和《关于贯彻安徽理工大学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的实施细则》(校发[2010]37号)。
学校和二级学院都相应建立了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的制度、同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学校有关重要会议制度、党外代表人士阅读有关文件资料制度、重大节日开展联谊活动和慰问制度等。
2011学校还成立了“安徽理工大学统战工作研究会”。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统战工作制度的建立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优化了环境,既推动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划化、程序化建设,又推进了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
对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研究

对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研究前言:民主党派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各民主党派都已经成为各自所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具有政治上的进步性和成员的广泛性,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如何解决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外人士队伍,是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选题的意义在于正确把握历史条件的社会发展新变化,适应当前形势变化,切实把加强党外人士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一、加强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项政治制度,对于我们国家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主要是做党外有代表性人物的工作,通过他们的将众多的党外人士团结起来。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党外代表人物,加强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关系到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
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在新时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党外代表人士,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项政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几年来,各民主党派在进行领导成员新老交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政治交接,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最基本的就是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物队伍。
培养党外代表人物,关键是使他们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在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能够经受各种政治考验。
民主党派中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的人才源头,特别是科教文卫系统的知识分子比较集中,人才济济,为国家输送大批人才的同时,也为统一战线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所以,党外代表人物的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统一战线输送各个方面的骨干,有力地促进了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
二、加强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工作中,应根据“政治资源优化配置的精神,在中共党委的领导下,统战部与组织部协商,通盘考虑,看哪些同志作为党外代表人物重点培养,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如下三方面:1、选拔。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汇报篇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建议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建议为了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如何做好我市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与储备、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及管理等四个做以下建议。
一、关于如何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与储备工作我认为党外代表人士应该早发现、早储备:1、首先要明确党外代表人士的标准,这个标准要细化、量化。
2、要降低吸收党外代表人士的年龄限制,加大中青年党外代表人士的比重。
3、要拓宽视野,不能只从熟悉的人中选择人才,要深入基层、生产工作第一线去发现人才。
要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对后备人才的层次、年龄、职务等做出具体要求。
4、要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发现与储备制度机制。
一是建立联系沟通制度。
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要和各单位加强联系、勤于沟通,及时发现各单位优秀人士,做好储备。
二是建立人才的推荐机制。
在党政群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法检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依据各单位职工人数的不同,对于各单位推荐的党外优秀人才的名额要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要求各单位定期向组织部门或统战部门推荐一定数额的党外人士。
三是建立党外优秀人才展示自我的制度机制,给党外优秀人才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
比如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现人才。
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于符合条件留在党外的优秀人才或推荐单位进行奖励。
五是建立长效的人才调研机制。
依托有关的社会组织,定期进行调研,每年拿出一定的时间,组织一定力量,开展一定规模的调研活动,挖掘人才。
5、建立党外代表人士的信息库和数据库。
可按照一定界别、依照一定职务、自身素质、社会影响力以及个人的优点、不足等进行档案分类,为后期的教育培养做准备。
6、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后备人选公示制度、民主测评制度等。
同时,党外人士自身要增强自我推荐的意识和积极性。
二、关于如何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工作1、要制定长远的、系统的教育培养规划。
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分析及建议三篇

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分析及建议三篇(篇一)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近年来,**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创新党外干部工作新机制,为实现“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区委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目前,全区党外干部实职安排25人,其中配备党外区人大副主任1名,副区长1名,政协副主席2名,正科实职领导4人,副科实职领导17名,配备党外后备干部40人。
全区党外人士政治安排302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4人;区人大代表83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4人,区政协委员165人,政协常委34人。
从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来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1、党外干部的任职范围和层次有较大突破。
正职领导干部有新的突破,近年来,配备了非中共人士担任畜牧局局长、农机局局长,改变了过去党外干部只“姓副”的状况。
党外干部的任职范围由科、教、文、卫逐步向经济和综合管理部门拓展。
2、党外干部的结构有较大改善。
近几年,党外领导干部文化层次逐步提高,平均年龄下降,干部结构有了较大改善。
25名党外领导干部中,具有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学历的15名,平均年龄38.5岁。
3、党外干部的作用发挥较好。
坚持党外领导干部列席党委(组)会,保证他们有职、有权、有责,发挥他们在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参与政策及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同时,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展开调研。
每位党外干部和后备干部每年必须报送一篇调研文章和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
近年来,共形成优秀调研成果20余篇,为区委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存在问题1、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基础仍然较薄弱。
XXXX年关于新时期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可编辑).doc

XXXX年关于新时期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可编辑)新时期党外代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根据《国务院统战部关于新一代党外代表队伍建设调查研究的通知》的有关精神* *从1月至1月,我部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工人阶级深入到各村有关部门,全县乡镇和县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召开各种座谈会、个人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党外代表队伍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现在,该县各级都有无党派代表,包括省级无党派代表、州无党派代表和县无党派代表。
其中,受过大学教育或以上的占0+中等教育,受过高中教育的占平均年龄,年龄最大,年龄最小。
2 、新一代党外代表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一)新一代无党派代表的特点通过对几个县级以下的党外代表的分析,我们认为新一代的党外代表具有以下特点:、热爱学习,愿意学习,积极进取。
无论是组织、企业、部门的党外代表,还是农村的党外代表,他们都积极工作,吃苦耐劳,勤奋向上。
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是本单位的主要工作专家和业务骨干。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说实话。
他们仔细观察和分析他们所看到和听到的各种社会现象,敢于说出真相。
这经常得到人民的支持。
注重实效,厌恶空谈,追求真理和实用主义。
大多数党外代表作风扎实,注重实际工作成果,反对只求成绩不求实际成果的官僚作风。
各行各业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精英。
高学历、高学历、高技能、高技能的新一代党外代表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专家,是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
(二)新一代无党派代表的成长规律自己的努力是先决条件。
新一代无党派代表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他们自己的努力。
一个杰出的党外代表将在他职业生涯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色。
没有这个前提,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代表性的党外人士。
组织培养是关键。
培养无组织的党外人士,健康成长,成为有代表性的党外人士,也是一句空话。
从实际情况来看,党外人士的成长非常不利于党外人士的成长,因为他们自己的观点过于极端和片面,导致观察和处理问题过于简单化。
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

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第一篇: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一、充分认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高层次代表性人士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政治格局的保持、合作水平与层次,既取决于执政党的面貌,也取决于党外代表人士的整体素质。
21世纪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世纪,面对国内建设的改革攻坚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只有建立一支关心、支持、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一方面,从国内社会发展趋势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
在计划经济时期,各个阶层、各个方面都能够完全纳入行政管理体系,党和政府与社会之间是直接整合的关系。
伴随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转型,许多单位人成为流动的社会人,整个社会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行政干预越来越少,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党委和政府间接整合社会力量的情况下,只有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党外代表人士牢牢抓住,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另一方面,从国际政治斗争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对于抵制“西化”、“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独联体一些国家先后发生了所谓的“颜色革命”,在很短时间内不费一枪一弹夺取、更换了政权。
“颜色革命”爆发的原因,从根本上讲固然有这些国家自身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根源,但国外势力不惜重金收买、培植“代表人士”发动群众反对政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虽然我国的历史和现状与这些国家有很大不同,但在国际政治斗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党外人士成长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日趋多样化,只有不断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才能确保他们更好地与共产党合作共事。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切实做到“六个到位”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XXX统战部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直接关系到党与党外人士合作的水平,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关系到统一战线的持续发展。
因此,坚持“着眼全局、立足长远、积极主动、扎实工作”的思路,坚持“六个到位”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事关统一战线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
一、坚持认识统一到位。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党外代表人士的一些片面认识,地方党委、政府必须通过各种途径、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向全社会强化以下四种认识:一是充分认识党外代表人士是我们党和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牢固树立党外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切实打破身份界限,消除行业壁垒,进一步拓宽党外人才工作的视野,扩大党外人才工作的范畴,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可以成才。
牢固树立党外人才是特殊人才的观念。
坚持破除求全责备、狭隘单一、求稳怕乱的思想观念,多看党外人才的优势和长处,多为党外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创造条件,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对党外人才要高看一等,厚待一层,使党外人才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得到支持。
二是充分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关系到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党外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加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三是充分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巩固和壮大新时期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
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
四是充分认识党外代表人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力量。
各级党组织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增添新力量的需要,只有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搞好合作共事,才能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试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进社 会 主义 政 治 制 度 自我完 善 过 程 中,发挥 着不 可替 代 的独特 作用 。 四 是 扩 大 党 的 群 众 基 础 ,构 建
和谐 社 会 的 需要 。党 外代 表 人 士 在
三是 深入 研 究 党 外 代表 人 士 的
成 长路径。要关注各领域崭露头角
的党 外 人 士 ,及 时把 他 们 纳入 培养 使 用 计 划 。在 安 排 使 用 中 ,注 意 发 挥 专 业 特 长 ,着 眼发 挥 导 向作 用 ,
试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 队伍建设
口朱兆鹏
党 外 代表 人 士 是党 和 国 家 人 才 队伍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着 力 建设 一 支 数 量 充 足 、结 构 合 理 、素质 优 良 的党 外 代表 人士 队伍 ,是 贯彻 落实 十八 大 精神 ,发 展 中国 特 色社 会主 义 民主 政 治 ,助 推 全 面 建 成小 康 社 会 ,实 现伟 大 “ 中 国梦 ” 的必 然 要
的 时代特 点 。不 同历 史 时期 的党 外
智 慧 和 力 量 , 为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实现 伟大 “ 中国 梦”作 贡献 。
三 是 发 挥 我 国社 会 主 义 政 治 制
要坚持在使用 中培养 、在培养 中使
用 ,通 过 多 渠 道 、 多层 次 、多 岗位
度 和政 党制 度优 越性 的 需要 。 各党 派 、各 民族 、各 阶层 和 社 会 各 界 代 表 人士 共 同参 与 管理 国家 事 务 和社
其联 系 的群众 中具有 影 响带 动 作 用 。充 分 发 挥 他 们 的特 色 优 势 ,就
能扩 大 党 的 益 纠 纷 ,促 进 社
既将他们培养成具有影响的社 会活 动 家 ,又使 其 在 不 同领 域 、不 同群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举措的若干思考

工作非常重视 , 特别是中央 4号文件颁 发后 , 各 高
校都 采 取 了 不 同措施 , 加 大 了工作 力 度 。但 与 国内
一
些 先 进地 区 的高校 相 比 , 还存 在 着 一定 的差 距 和
不足。具体表现在 :
作者简介 : 罗宝旭( 1 9 7 8 一 ) , 男, 辽宁朝阳人 , 沈阳师范大学党 委 宣传部讲 师, 硕 士研 究生。 基 金项 目: 2 0 1 2年 度 辽 宁省 高校 统 战 理 论 研 究重 大课 题 , 课 题 名称 : 新形势下 高校 党外代表人 士队伍 建设研 究 , 课题 编
O {多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高校 党外代表 人士 队伍 建设举措 的
若 干 思 考
罗 宝 旭
沈 阳师 范大 学 ,辽 宁 沈 阳 1 1 0 0 3 4
摘
要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 内容。 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 必须统
筹规划, 健全机制, 搭建舞 台, 完善管理。通过对 高校党外代表人 士队伍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 提 出加 强和推进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工作措施 。
号: G XT Z- C0 0 8 。
2 0 1 3 - 0 2 —1 5
G4 1 A
6 8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外代表人士的选拔 、 使用、 管理等关键环
节, 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 , 工作方式方法还有待创 新, 特别是选派优秀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实践锻炼 的 平台层 次较低 , 被举荐 、 选派到重要 岗位挂职锻炼
建设 , 是 做 好党 外 人 才储 备 工作 的重要 环 节 。统 战 部 门要 按 照 “ 科 学规 划 、 共 同培 养 、 择优推荐 、 严 格 考核” 的原则 , 按 照党 外代 表 人 士成 长 规律 , 做 好 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升党外代表人士“代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功能,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内涵
党外代表人士是统一战线的一个特定概念。
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而不是指普通的党外群众。
一般来说,党外代表人士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有较深造诣或有较大影响,有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一定活动能力,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锻炼与使用力度有待加强
有些单位还没有将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锻炼真正纳入议事日程,还没有建立与党外代表人士定期联系制度,缺乏系统完整的考察、培养、交流、使用机制。
教育培养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培训经费不足,阵地建设滞后,学习培训考评激励、教学质量评估等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政策规定缺乏刚性约束,培养与使用的责权有脱节现象。
(二)思想认识方面存有束缚感
由于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必要性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对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特点规律的研究工作开展得不够平衡,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问题。
基层单位统战干部多是兼职,有的单位甚至无人负责,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三)党外代表人士自身存在不足
党外代表人士政治上追求进步,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较高,富有开拓精神,在某个学科和领域有建树,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但他们当中特别是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还存在着政治把握能力不强,参政议政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相对不足,与党合作共事经验不够丰富,社会威望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
(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结构欠缺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缺少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党外代表人士。
还有大量有影响力的党外专家学者没有纳人我们的视野,高层次人才和年轻后备人才的储备缺乏。
三、新时代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章立制,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要把综合评价作为党外代表人士推荐使用的必经环节,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素质、事业成就、群众基础进行综合评价,为选拔人才提供客观依据;要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推荐机制,规范推荐程序,特别是党外政协委员的推荐,必须制订规范性的文件明确统战部门的职能职责,明确推荐党外代表人士的原则、条件、要求、目标,确保党外代表人士推荐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要抓住政协换届契机,以文件形式下发《关于政协换届人事安排的方案》,规范区政协委员的推荐、协商、提名工作程序,确保党外政协委员达到中央“非中共党员政协委员不少于60%和常委不少于65%”的政策要求。
同时,还要注重实现党内推荐与党外推荐、组织推荐与个人推荐、定期推荐与日常推荐有机结合;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让党外代表人士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促进个人发展,提升个人形象;要大力推动参政议政制度化,建立健全各类座谈会、征求意见会、情况通报会制度,为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搭建平台、畅通渠道。
(二)加强教育,提升党外代表人士综合素质
培养造就一批能与我们党团结合作,肝胆相照的党外代表人士,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
要加强对党外人士的教育引导工作。
引导党外人士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支持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要突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等方面内容作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重点,教育党外代表人士始终与我们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时刻在思想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突出履职能力培养,引导党外代表人士不断强化大局观念、全局意识和服务中心的意识,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医疗援助、社区管理、文化科技下乡等社会服务活动,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
要突出思想作风养成,鼓励党外代表人士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学习,练就过硬本领,甘于奉献,自觉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
(三)以人为本,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正确处理同党外代表人士的关系,加强同他们的协商,广泛听取和吸纳他们的建议,充分尊重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和权益,以坦诚的态度广交深交党外朋友,是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法。
第一,搞好联谊交友,争当党外代表人士的朋友。
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区委领导同志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制度的意见》,区委领导定期与党外代表人士谈心、交流思想,开展对口联系、情况通报、重大问题协商、走访慰问、恳谈等各项活动,广交深交党外朋友,把联谊交友工作贯穿于党外代表人士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各个环节。
第二,推进合作共事,争当党外代表人士的盟友。
支持党外政协委员履行职责,认真办理党外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提案,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政协中的作用。
坚持民
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保证党外干部对分管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
第三,建好党外人士之家,争当党外代表人士的净友。
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要求,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多解难事,最大限度地尊重、照顾和维护好同盟者的物质利益、社会利益和政治利益,把政协工作组建设成为深受党外人士欢迎的团结之家、民主之家、交友之家、建言之家、温暖之家,提升社会凝聚力。
(四)统筹兼顾,安排使用好党外代表人士
坚持统筹兼顾、各得其所方针,安排使用好党外代表人士,搞好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举荐任用党外干部,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
1949年11月,毛泽东主席在同绥远负责人谈话时,就干部人事的安排工作指出:“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还是一半一半好,要搞五湖四海。
”直至今天,
“五湖四海”仍是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核心原则。
根据中央《条例》、省委《实施办法》规定,“着力推进党外代表人士在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选拔任用。
省、市、县(市、区)政府领导班子应配备党外干部。
重视做好乡镇(街道)领导班子配备党外干部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班子除有特殊要求外,均可积极配备党外领导干部,重点在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性强的部门配备,其中教育、科技、监察、住建、农业、文化、卫生计生、审计、环保、体育、司法行政等部门必须配备党外领导干部;配备党外领导干部的政府工作部门要占部门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重视机关党外中层干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配备党外干部的政府工作部门和司法机关中层干部中党外干部应逐步达到10机”
选拔任用是抓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确立选拔任用标准,进一步突出党外代表人士的社会影响力、事业知识技能、良好的人格形象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要做好政治安排,对于参政议政热情高、事业造诣较深的党外代表人士,针对性安排各级政协委员,支持他们发挥事业优势参政议政;要做好实职安排,对于组织领导能力强、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善于经营管理的后备干部,大胆选拔推荐担任区、乡镇人大、政府、政协“三大班子”;对于联系群众密切、热心社会事务管理、具有较强民主监督能力的后备干部,针对性安排担任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特约人员,以及各社会团体职务,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特别要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切实把握基层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为我区建设一支素质高、影响好、作用大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