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说课讲解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120100
(一级学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掌握坚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现代管理科学及工程
管理专业技能,并熟悉石油工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独立
担任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培养方向
1.管理科学理论与应用
2.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
3.信息系统与决策
4.物流管理
5.能源管理
三、学习年限:2年
四、学分要求:必修课共7门,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
五、课程设置:
备注:
1、本专业未选的必修课,经济管理学院内其它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课均可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
2、根据专业要求,可在公共选修课课程目录内选修管理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等课程;
3、课程学习在入学后四分之三学年内完成,其余为学位论文开题及写作时间。
4、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语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1)一培养目标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
该学科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及其研究方向范围内的学术成果及发展动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创新求实的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并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担任专门管理工作及业务开发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管理科学本研究方向是将管理科学、数学、系统科学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探究管理活动中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针对经济与管理中的决策难题,深入探索系统模型的应用、改进与创新。
同时结合其它相关学科的新概念、新理论,研究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的途径和方案,为企事业组织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该方向主要研究包括预测、决策与评价理论与技术,金融工程与管理,风险管理,不确定性管理建模与分析。
管理科学方向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基础,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结合实际管理问题建立、应用有关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
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1201 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具有扎实深厚的管理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系统工程、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和专业技术,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能正确地运用管理科学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理论与实际问题。
成为管理学科的教学、科研骨干或从事实际经济管理工作的宽口径、开拓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1. 综合素质(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
(2)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敬业精神,追求科学,求真务实,学风严谨。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与艰苦创业精神,刻苦钻研,勤奋工作。
团结协作与合作精神强。
心理健康,情操高尚,行为规范。
(3)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专业素质。
2.专业知识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熟练掌握包括运筹学、决策科学、运营管理、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管理科学基础的近代理论。
熟悉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战略管理等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运作规律。
掌握系统集成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互联网与虚拟企业管理、系统仿真与智能系统等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信息产业的管理、电子商务等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和用途。
3.业务能力熟悉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
能独立承担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工作。
发表高水平科学研究论文。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能力。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二种以上的统计软件和计量分析软件(SPSS, Eviews,SAS等)。
具有较强的交流与语言表达能力。
熟练掌握英语,能阅读本学科的英文资料,能用英文撰写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具有独立组织学术报告会的能力。
二、学制与学分基准学制3年,实行弹性学分制,学习年限可限定在2-3年之间,其中实践环节及毕业论文写作不少于2个学期。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即课程设置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专业代码:120100授管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培养本领域内有较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工程学理论基础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3、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解决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问题并具备一定的管理创新能力。
4、培养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能熟练的阅读本领域的英文文献。
5、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可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运作、评价和咨询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1、现代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主要研究企、事业单位及其政府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运作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解决影响管理系统效率的各类实际问题。
2、生态工业系统与企业环境管理主要研究各层次(企业层、园区层、社会层)生态工业系统的规划、设计、运作模式及其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3、项目投资控制与治理主要研究政府投资项目及一般业主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监管等内容。
4、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主要研究管理系统的建模方法、算法及其应用,尤其是复杂系统的建模过程及其应用。
5、集成化管理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企、事业单位及其政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问题,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应用。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2.5年,鼓励优秀学生提前答辩。
总学分要求N43学分,其中修课分数要求N28学分,研究环节要求N15学分,具体分配如下图:四、课程设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五、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名称: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2007年4 月日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硕士研究生: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具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能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及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具有较强的从事本学科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资料,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4.身心健康,能胜任工作和学习任务。
二、研究方向1.决策支持理论与系统分析2.系统工程3.网络信息系统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我校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30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实践活动2学分。
1.课程设置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课程学习时间不少于一年,具体包括:①学位公共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 2学分第一外语 3学分专业外语 1学分②学位基础课程:每门课3学分,课时不少于54学时,至少修满3学分。
③学位专业课程:每门课3学分,课时不少于54学时,至少修满9学分。
④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课2学分,课时不少于36学时,至少修满8学分。
⑤跨专业课程:每门课2学分,课时不少于36学时,至少修满2学分。
跨专业课程是为了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而要求研究生必修的课程。
管理学院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方法,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新环境的高级人才。
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要求,学生应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体系和管理方法,了解国内外专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政府政策和业务惯例,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广博、视野宽阔,适应性强,富有创新、开拓和务实精神,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能力和初步的电子商务操作技能。
毕业后学生能胜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相关领域的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政策研究或企事业单位的咨询与管理工作。
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二年半三、研究方向1.系统科学与战略创新2.工业工程与运营管理3.金融工程4.管理科学5.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设置(见附表)2.学分要求:达到48个学分以上3.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要求在攻读期间参加3次学术讨论会或主讲4次课堂研讨,并在学校指定的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1篇论文。
五、学位论文1.开题报告(1)选题: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应与本方向的前沿研究相关或来自与本方向有关的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或政策问题。
(2)开题的必要条件:应修满本方向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递交5000字以上文献阅读报告。
(3)对开题报告的要求:开题报告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内容、创新与特色、研究方法与进度、研究的预期成果等。
开题报告应组织教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工作。
(4)对开题报告的评审:组织本方向的公开报告,由本方向导师组进行评议,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
2.中期检查为保证论文课题研究按进度进行,应在研究的中期由导师组对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若偏差较大,将予以警告。
3.论文答辩(1)前提条件:完成学位论文,在核心刊物发表(含正式录用)1篇论文并经指导教师初审同意后,可申请论文预答辩。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contents •培养目标与定位•培养方式与课程体系•专业实践与科研训练•学术道德与职业素养•学位论文及答辩要求•培养效果评估与质量保障•前沿研究与最新进展目录01培养目标与定位1培养目标23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科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化视野。
立足于国内一流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强调国际化、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与企业和政府部门紧密合作,以实际管理问题为导向,注重实践和应用。
强调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鼓励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定位与特色03与学术型硕士相比,更加注重与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合作,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的效果和影响。
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01与学术型硕士相比,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更加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2与学术型硕士相比,更加注重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国际视野的培养。
02培养方式与课程体系旨在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以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比如攻读博士学位打基础。
学术型硕士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特定行业或职业领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型硕士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基础学科。
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根据不同研究方向,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等。
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一些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如创业管理、创新思维等。
包括案例分析、企业实习、管理模拟等实践环节,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管理学原理介绍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
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
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应用,包括国民收入核算、货币银行、财政政策等。
上海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海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属学科门类:管理学所属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所属院系: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坚实和宽厚的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具有一定的系统科学、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实践和适应能力。
本专业分为管理科学和管理信息系统两个研究方向。
管理科学主要培养能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系统方法、数学模型和信息技术分析企业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高级管理决策和管理技术人才。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培养善于分析问题和提出基于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组织和管理问题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人才。
二、研究方向1.管理信息系统2.管理科学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总学分必须修满36-39学分,其中跨学科学生为39学分。
(一)学位公共课包括: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个学分,36课时;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论,2个学分,36课时;第一外语,3个学分,72课时;共三门课程7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数理统计,每门课程3学分,51学时,共三门课程9学分。
(三)学位专业课含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包括:数据库设计研究、企业资源计划研究、计算机网络设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管理中的模型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决策理论与计算机方法(管理科学研究方向)、高级运筹学(管理科学研究方向),每门课程2学分,36学时,共五门课程10学分。
专业选修课包括:电子商务研究、供应链与物流研究、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管理沟通、信息系统研究专题、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工程、企业电子商务战略,每门课程2学分、36学时,至少选三门共6学分。
(四)任意选修课可以在全校任意专业选修3学分课程。
(五)跨专业的学生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选修本专业三门本科专业课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硕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学科代码:087100 学位授予类别:工学硕士)一、培养目标具有坚定地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前沿,掌握理论模型构建、信息系统开发、信息技术运用、数据分析的技术与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管理科学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理论与方法解决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学术交流和沟通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对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重视交通运输、物流、航运等领域的高层管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学科简介及主要研究方向本学位授权点依托大连海事大学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特色与优势,以“入主流、有特色”为指导思想,将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管理、服务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等理论技术与方法,根据特色行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交通运输、港航物流、城市物流与管理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鲜明行业特色的高端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开发;非结构化数据整合、存储、组织、管理技术与方法;异构信息资源标准的建立与整合;复杂交通运输数据标准制定;政府开放数据标准制定。
2、电子商务与商务智能平台经济与共享经济情境中的交通运输运营策略与参与者行为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商营销模式与方法研究;多维交通运输数据的集成管理、建模、挖掘与知识集成管理;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与语义网络优化理论与方法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研究。
3、决策理论与方法基于流式数据分析与预测的交通规划研究;交通参与者行为博弈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交通运输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管理研究。
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带一路”与全球供应链、港口物流、冷链物流、共享经济下的即时配送、电商物流、班轮联盟等研究。
5、交通运输系统优化多式联运网络设计、综合运输组织与优化、航线规划与运营、运输枢纽(港口)规划与运营、智慧港口与自动化码头运作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马新生
5
项目管理
本方向综合利用管理学、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等理论,研究经营与管理、投融资管理、项目风险识别与管理、项目评估等问题。主要研究内容:项目费用与进度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评估以及项目投融资管理等
傅春
邓群钊
6
自然资源系统工程
综合利用管理科学、决策科学、系统科学及经济学、生态学、农学、现代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相关理论与方法、围绕自然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着重研究自然资源的价值理论与产权理论,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优化配置自然资源的手段,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与实现途径,变废为宝、兴利除害、综合利用、全面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与产出率的方法等问题。
序
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决策规划与计算机信息系统
本研究方向是将管理科学、数学、系统科学与计算机知识技能结合,从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预测、规划、决策、战略制定和管理优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特别将系统动力学与其它多种理论结合,进行复杂系统动态管理中的系统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
(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
(4)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凡是通俗性、泛论性或单纯叙述他人成果的文章或翻译材料,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
(5)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5522093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36
2
2
傅春
考查
方向6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20100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工作和社会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信息技术、系统规划与决策、企业信息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与计算机应用技能,了解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动态及趋势,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定性与定量分析能力、复杂系统管理的决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能从事工商业企业及政府部门的管理或教学与科研活动。
二、研究方向1.组织理论与行为2.技术经济与管理3.管理系统工程三、学习年限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
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课程设置1.学位课(20学分)政治理论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第一外国语基础外语4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高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管理理论前沿3学分管理信息系统3学分管理系统工程3学分2.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多元统计分析2学分组织行为学2学分高级技术经济学2学分高级宏观经济学2学分信息经济学2学分组织理论2学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2学分项目管理2学分高级财务管理2学分计量经济学2学分多目标决策与评价技术2学分环境管理学2学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学分系统分析与系统控制2学分战略管理2学分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2学分金融工程2学分运筹学2学分五、学位论文本专业硕士生至少用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
研究课题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硕士生应于第三学期期末时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专业方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硕士毕业生应该熟练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运用经济和管理理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及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具有创新精神,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承担有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设有五个研究方向,具体如下:1.信息化评价分析与软件质量控制。
2.电子商务与供应链一体化。
3.决策技术与优化方法。
4.项目与投资管理。
5.系统工程。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
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学院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42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4学分,选修课为18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5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达到70(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
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说明:如果本科没有学过运筹学和管理学,请在第一学期随同本科生补修该课程并向学院提交成绩。
五、培养方式1.在导师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必要时采用导师小组的培养方式。
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
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授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取专题讨论等合适的教学方式。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和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2.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及其研究方向范围内的学术成果及发展动态。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担任专门管理工作及业务开发的能力。
3.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1.运筹与决策4.知识与创新管理2.项目管理与投融资管理5.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3.系统安全与优化6.房地产与物业管理三、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2年,原则上第一、第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第四学期以调查研究、科研实践和撰写硕士论文为主。
第二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本专业研究生必须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28学分(不含非本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方法论课程2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非本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至少3门本专业本科生课程,并记录成绩,不计学分,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五、科学实践与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系统地查阅有关文献,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论文选题,并提交开题报告,由系组织评审,评审通过后开始撰写工作,由导师推荐提交答辩。
论文选题要求:本学科前沿理论与应用课题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实际,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应资料详实、论证有据、逻辑严谨,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本科生、大专生讲授一门有关专业课程,进行辅助,答疑、批改作业,协助指导毕业设计,参加导师的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七、培养方式采取以导师为主,学科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重视科研能力和方法的训练。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2.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的管理人才。
二、培养内容1.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
(2)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等。
(3)选修课程:企业伦理、国际企业管理、创新与创业、企业风险管理与保险、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
2.实践环节(1)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了解企业实际运作,提高实践能力。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企业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术交流(1)学术讲座: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2)学术论坛: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3)国际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培养方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2.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企业导师制: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和实践环节。
四、培养效果1.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
2.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能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
3.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份培养方案,是我多年经验的结晶,希望能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学制与授予学位1.学制为两年(全日制)或三年(非全日制)。
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取得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
受教育长期制工程师,可适当臧少部分课程学习的时间,根据学籍登记时间可相应缩短学习期限。
二、培养目标2.本专业为产、学、研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科学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能够在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从事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技术创新和战略规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本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应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1)掌握本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4)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计划1.课程设置本专业整体课程设置分为三个部分: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公共课程,具体设置如下:(I)核心课程: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战珞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组织行为学;(2)选修课程: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与我国实践、科技成果运用、信息管理、社会心理学;(3)公共课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信息系统安全、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
2.实践环节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企业实习:参与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合作,学习并掌握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实践技能;<2)学术研究:通过选题、调查、阅读文献、论证和结论推理等学术方式,完整地感受研究的过程,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选择研究课题、探索问题、分析数据,写出规范完整的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1.教学方式本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合理,注重实践环节,强调应用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
管理科学与工程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选修课程
物流与供应链战略管理 技术创新与创业管理
03
研究项目与实践活动
研究项目
确定研究方向
通过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确定具 体的研究方向,如大数据与决策分析
、供应链管理、金融工程等。
开展研究
学生按照研究计划,开展具体的研 究工作,包括文献综述、数据收集
与分析、模型构建与求解等。
制定研究计划
根据研究方向,制定详细的研究计 划,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 究方法、时间安排等。
开题报告
学生在完成选题后,需向导师和学术委员会进行开题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题目背景、研究目的、研 究内容、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等。
论文中期检查与指导
中期检查
学生在完成论文的主体部分后,需向导师和学术委员会进行中期检查,汇报研究进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等。
指导与反馈
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对学生的中期检查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 进行。
除了薪资之外,许多公司还提供各种福利待 遇,如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培训计划等,
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技能考核
编程能力测试
通过编程作业或编程考试评估研究生的编程 技能和编程语言掌握程度。
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应用能 力考核
通过实验或实际项目,评估研究生在数据分析和统 计软件应用方面的技能。
项目管理能力评估
要求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至少担任一 次项目负责人,对其项目规划、执行和协调 能力就业率
该专业的硕士毕业生通常有较高的就业率 ,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 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各种管理科学与工程 相关的职位。
职业发展路径与晋升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专业方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硕士毕业生应该熟练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运用经济和管理理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及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具有创新精神,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承担有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设有五个研究方向,具体如下:1.信息化评价分析与软件质量控制。
2.电子商务与供应链一体化。
3.决策技术与优化方法。
4.项目与投资管理。
5.系统工程。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
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学院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42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4学分,选修课为18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5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达到70(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
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说明:如果本科没有学过运筹学和管理学,请在第一学期随同本科生补修该课程并向学院提交成绩。
五、培养方式1.在导师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必要时采用导师小组的培养方式。
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
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授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取专题讨论等合适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六、必修环节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
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相应证明。
免修社会实践的学生应更多地参加科研实践,并提交相应科研成果。
2.科研实践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潜心学术研究,除参加导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项目外,还应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不少于10次的学术活动,填写科研实践报告记录册。
3.论文发表毕业论文答辩前在公开刊物(正刊)上独立发表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论文。
4.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论文开题之前,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具体程序见相关规定。
补充说明:(1)在开题时,需要提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并且与开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2)如果开题没有通过,学生修改之后,经导师同意,学院将组织二次开题。
七、毕业论文与学位授予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特点。
论文选题、开题、写作均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通过论文答辩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程序见相关规定。
本专业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院系:信息学院学科门类:管理学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附录: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推荐阅读书目一、著作1、陈晓萍,徐淑英,潘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 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3、杨一平,马慧著. 企业信息化能力成熟度研究.人民邮电出版社4、(美)森尼尔.乔普瑞等,李丽萍等译.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与运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美)凯西.施瓦尔贝(Kathy Schwalbe)著,邓世忠等译.IT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二、期刊1、管理科学学报2、管理世界3、中国管理科学4、管理工程学报5、管理科学6、南开管理评论7、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8、运筹与管理9、统计与决策10、系统工程学报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当前全球信息化高潮中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信息经济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品学兼优的高级信息经济人才。
二、研究方向从信息产业的学科领域发展趋势以及软硬件资源优势和教师的专业知识优势,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设置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2.电子商务与信息安全3.信息经济与商务智能4.经济系统分析与决策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
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学院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42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4学分,选修课为18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5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达到70分(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
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说明:如果本科期间没有学过经济学的相关课程,请在开学后第一学期随同本科生补修,并向学院提交成绩。
五、培养方式1.在导师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必要时采用导师小组的培养方式。
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
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授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取专题讨论等合适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六、必修环节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
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相应证明。
免修社会实践的学生应更多地参加科研实践,并提交相应科研成果。
2.科研实践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进行科研活动,潜心学术研究,除参加导师所从事的课题研究项目外,还应参加校内、外组织的不少于10次的学术活动,填写科研实践报告记录册。
3.论文发表毕业论文答辩前在公开刊物(正刊)上独立发表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论文。
4.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论文开题之前,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三学期末完成,具体程序见相关规定。
补充说明:(1)在开题时,需要提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并且与开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2)如果开题没有通过,学生修改之后,经导师同意,学院将组织二次开题。
七、毕业论文与学位授予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特点。
论文选题、开题、写作均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通过论文答辩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程序见相关规定。
本专业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首都经济贸易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院系:信息学院学科门类: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说明:选修课中的《电子商务》课程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电子商务》同时上课,但学分为2学分。
说明:选修课中的《电子商务》课程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电子商务》同时上课,但学分为2学分。
附录: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推荐阅读文献一、著作1、陈晓萍,徐淑英,潘景立.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2、迈克(Mike Biere)(作者), 赵学锋(译者),田思源(译者). 商务智能:实现企业全球竞争优势的数据分析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3、黄东兵. IT项目经济评价与投资决策.科学出版社4、马慧,杨一平著. 软件质量管理与认证方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5、约瑟夫·斯蒂格利茨(Stiglitz J.E.)(作者),纪沫(译者),陈工文(译者), 李飞跃(译者).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上、下).中国金融出版社二、期刊1、经济研究2、中国工业经济3、经济科学4、软件学报5、计算机学报6、计算机研究与发展7、计算机工程8、系统仿真学报9、计算机应用研究10、计算机科学11、计算机工程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