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3 第1课时 元素复习

合集下载

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B.铍 Pe
C.流 S
D.镁 Mg
3.(2023秋乐山期末)凉开水不宜用来养鱼,是因为凉开水中缺少
(C )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离子
化学
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
4.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
种物质的是
(B )
A.O
B.Al
C.N2
D.2C
5.(2023随州中考)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D )
能力提升
化学
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
1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D)
A.原子结构
B.元素、原子、离子关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化学
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
15.(2023秋运城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碳-14是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由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
化学
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
9.(2023秋汕头期中)下列关于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说
法正确的是
( D)Biblioteka 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分子
C.都含有2个氧原子
D.都含有氧元素
10.(教材习题改编)下列关于过氧化氢(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化学
化学
第1课时 元素及元素符号
(1)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画出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原子与碳-14原子相比,它们结构 上的不同是___中__子__数__不__同_____。 (3)碳-14被植物吸收的途径是___光__合__作__用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A_B____(填序号)。 A.碳-14属于碳元素 B.碳-14原子比普通碳原子的质量大 C.只要测出碳-14的半衰期就可推断古代遗存物的“年龄”

初中化学一等奖教案:元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一等奖教案:元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一等奖教案:元素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的概念是初中化学核心概念。

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研究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

此前学生已经了解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已研究了原子的结构。

因此本课题就从微观的角度对它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认识统一起来。

由于学生没有同位素的知识,因此元素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实际应用中容易将其与原子混淆。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掌握元素与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②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符号。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研究,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知识,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①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

②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意识。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

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二、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颠末一段时间的研究,他们对于化学知识以及物质的宏观组成已经有了肯定积累,但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还没有太深切的熟悉,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另有待提高。

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激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笼统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研究。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2019.桂林第9题)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氧B硅C钙D铁
(2019.柳州第4题)下列元素名称对应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铜-CU碳-C C铝-aL
D-na
做题
学以致用
结束
世界都是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元素组成的。
树立物质是元素组成的观念。
板书设计: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不同原子都统称为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都统称为同一种元素。
讨论并投影展示成果。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感觉自然。
在猜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为形成概念打下基础。
形成完整的元素的概念。
加深对元素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对已学概念的分析、比较能力。突破重难点。
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了解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通过联想记忆、大家来找茬等趣味活动,加深元素符号的印象。
借助卡片,通过有趣的拆拆、拼拼,轻松得出结论。
环节三
元素的分类及分布
(过渡)我们知道,英文单词不计其数,但字母只有26个;同样,物质的种类已知的有三千多万种,而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种类只有—百多种。
投影元素周期表,观察这些元素的名称,同学们总结下元素可以怎么分类?
物质如此之多,其中元素含量也不尽相同,阅读课本找一找细胞和地壳中元素的排行。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排列规律。
2.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过程,激发学生对元素知识的兴趣。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元素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元素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通过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教学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我还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培养。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元素的概念,明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构成,包括周期、族等,讲解周期表中元素排列的规律。
3.讲解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知识,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相关计算。
4.结合生活实际,讲解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的重要性。
4.反思与评价全面深入: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习动力。
5.教学策略灵活多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问题导向深入浅出: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这些问题既覆盖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又兼顾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揭示元素的知识。

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不同的物质都由哪些基本成分组成?”(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元素的奥秘。
5.分析你所在地区的土壤、水体中可能存在的元素,并说明这些元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示例答案: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元素有氮(N)、磷(P)、钾(K)等,它们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水体中可能存在的元素有氯(Cl)、硫酸盐(SO4^2-)等,过量时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教学反思
在本次《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掌握程度较好,但在理解元素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思考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化学教材,包括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本,提前预习《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的内容。
2.辅助材料:
-收集并整理与元素、元素符号相关的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以便于课堂上展示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元素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第一课时) 教案

课题2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对比分析法、互动学习法等。

学法对比观察法、查阅资料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等。

教学模式:探究式。

教学过程课前3分钟演讲: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展示]播放补钙、补锌广告以及三鹿奶粉事件资料。

师:刚才提到的钙、锌、氮,指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元素。

那么什么是元素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遨游奇妙的元素王国吧![板书]课题2 元素元素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师:我们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我们周围存在着千千万万种物质。

这些物质中你最熟悉的物质有哪些?学生回答后,以学生熟知的O2、H2O、CO2为例进行分析。

[提问引导]这些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原子?[学生回答]氧原子。

[评价反思]说的很对。

这些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那么这些氧原子是同一类原子吗?原子的种类是由什么决定的?[讨论交流]原子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的。

质子数相同就属于同类原子。

[课件展示]粒子名称共同含有的原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氧分子(O2)氧原子8水分子(H2O)氧原子8二氧化碳分子(CO2)氧原子8师:这些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因此是同类原子。

化学上把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质子数为8的一类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

)[课件展示]一组氢原子的动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祁蕊一、设计前的一些思考元素概念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内容标准中要求是“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认识氢、碳、氧、氮等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

这一部分内容虽然学习要求不高,但在化学启蒙教育中却是不可或缺的。

针对元素概念教学的特点和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概念教学模式。

利用建构主义中的“中学化学概念教学建模”模式,在本节课的设计上: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学生原有的化学认知结构,强调“情境”对概念建构的重要作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分析、讨论建立元素概念,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描述物质组成的方式,逐步形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初步形成元素观。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初中阶段元素观的教学主要以三个阶段展开,一步步的建立起来。

首先是元素第一课时,初步建立元素观,接下元素第二课时,学会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以及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最后是质量守恒定律中利用元素种类质量守恒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本课时以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为基础,结合微粒观,初步形成元素观,形成认识世界、认识物质的思想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对已学知识产生新的认识和整合,又为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已有知识技能:1. 学习了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2. 能够写出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具有一定的阅读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障碍点:1. 将元素与物质、原子混淆。

2. 不能将宏观与微观之间建立联系。

发展点:1. 深刻理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1)元素概念。

(2)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将对物质宏观与微观的认识建立联系。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划分,以及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教学内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的划分,元素原子序数与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周期、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5.能够运用元素周期表查找相关信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探究能力。
2.通过对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等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
3.通过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推理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组织小组讨论“元素周期表中,哪个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什么?”等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
4.设计实验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元素周期律的魅力。
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全面提升化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的划分,掌握元素原子序数与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1.强化元素符号的记忆和书写,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2.深入剖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的概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

课题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本课时的重点是元素概念的建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描述物质组成的方式,逐步形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为形成元素观打下基础,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题是联系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联系的桥梁,总结元素、微观粒子等与物质的关系,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本单元的知识,本课题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比较抽象,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

学情分析学生对物质的宏观描述还不全面,不能准确地描述物质的组成。

已有知识及方法: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再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电子);知道从微观的角度描述水等简单物质的组成的方法。

未知知识及方法:元素的概念;用元素表示物质;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1.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

2.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

4.了解元素概念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核心素养1.通过元素概念的建构,学会从一类事物中得出共同特征,从而获取概念的能力。

2.通过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

重点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含义。

难点:理解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展示含钙、锌的药物的图片。

提出问题:图片名称中的“钙”“锌”指的是什么?(分子,原子,还是……)【讲述】其中的“钙”“锌”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元素。

那么什么是元素呢?学生观看图片,交流讨论,各自说出自己的答案。

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元素一、元素的概念来看一组数据。

【讲解】质子数都是8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质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质子数都是1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第1课时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和元素符号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第1课时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和元素符号优秀教学案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取得进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定义及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4.总结学生已学过的元素知识,引出本节课的新课题:“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和元素符号”。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通过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让学生掌握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方法。
3.详细讲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与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动画等,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利用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第1课时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和元素符号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第1课时“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和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以及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优秀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优秀教案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元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在地壳中和人体细胞中的含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挥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碘盐、高钙奶、加铁酱油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名词,你知道这里的“碘”“钙”“铁”指的是什么吗?二、推进新课1.元素的概念[过渡]碳原子{质子数6,中子数6质子数6,中子数7氧原子{质子数8,中子数8质子数8,中子数9质子数8,中子数10上述每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归纳总结]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如上述的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氧原子都属于氧元素。

[提出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内容,并思考“元素”的定义中“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前面我们学习过原子,那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呢?[归纳总结]“一类原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的一些原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讨论交流]下述化学反应中:硫+氧气二氧化硫(S) (O 2) (SO 2)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 (H 2O) (O 2)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归纳总结]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原子和元素都不发生变化。

[拓展延伸]原子可构成物质(微观),元素可组成物质(宏观),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如下:2.元素的分类及分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内容,并思考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元素在自然界是如何分布的呢?元素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提示学生可从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去考虑)[归纳总结]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分别为氧、硅、铝、铁、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明确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了解元素在物质世界中的分类及重要性。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例如一大二小的原则,并能熟练书写前20个元素的符号。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我将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完成课本上的课后练习,特别是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完成。
-绘制前20个元素的符号,并按照周期表的结构进行排列,强化对元素符号的记忆和周期表结构的理解。
2.研究性学习任务:
2.了解元素的分类及周期表的构成,初步认识元素周期律。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元素进行分类,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等,并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
3.掌握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能够运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某些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原子结构对元素性质的影响,如原子序数、电子层数、价电子数等,并能够运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变化规律。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记忆是基础技能的重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并能正确书写。
-设想:采用歌曲、顺口溜、游戏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记忆效果。
3.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理解元素周期律的难点。学生需要理解原子序数、电子层数、价电子数等对元素性质的影响。
-设想:利用模型、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原子结构,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元素的性质,帮助学生建立起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

第三单元课题3第1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3第1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知识精讲
知识点二 元素符号

把课本第62页表格补充完整: 质




锂 Li 3
1
13
铍 Be 4
2
14
硼B 5
6
15
7
16
8
17
9
18
10
19
11
20
12
知识精讲
知识点二 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1)表示__一___种__元__素_____; (2)表示__该__元___素__的__一__个___原__子___。
知识小精结讲
物质 组 成
元素
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构成 构成 构成
构成 分子 分 解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微观概念
得失电子 原子 失得电子 离子
知识精讲
完成领跑P46(4)
4.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先把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分(别1)氧填气入是对由应氧的_框__内__,__再_构回成答的后;面(的2)水问是题由)氢________和氧________组成的;
3S (4)3个硫原子:________;
2.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
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C
A.Cl B.O C.He D.H
知识精讲
谈谈这节 课你有哪 些收获
构成 原子 得失 电子
一百多种
上亿种
硫酸铜(CuSO4)、氯化钠(NaCl)等 构成 离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元素 离子
原子 元素
元素 离子
知识精讲
观察与思考
从图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课题3 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课题3 元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元素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分子、原子、离子 。 2、二氧化碳、水、氧气由 分子 构成。铁、铜、汞由
原子 构成。氯化钠由 离子 构成。 3、二氧化碳分子由 碳原子 和 氧原子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 子由 1个碳原子 和 2个氧原子 构成。
4、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 2个氢原子 和 2个氧原子 构成。
法正确的是( B )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
为了书写 和学术交 流的方便, 采用国际 统一的符 号来表示 各种元素。
二、元素符号
国际上,采用拉丁字母来表示元素;如:H,He; C ,Cl
1、元素符号的书写
(2)铜是由铜 原子 构成,由铜 元素 组成。
(3)氯化钠是由氯 元素
和钠 元素 组成,
由氯 离子 和钠 离子
构成的。
4、(2018益阳)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则元素种类不同 B.Cl 与 Cl﹣可以相互转化 C.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地壳中含量前四的元素:氧 > 硅 > 铝 > 铁 O > Si > Al >Fe
人 体 细 胞 中 元 素 含 量
人体中
氧> 碳 > 氢 > 氮 > 钙 O > C > H > N > Ca
5、化学变化中元素变化情况
讨论课本59页,下列化学反应分子、原子、元素种类是否发生改变。
S + O2 点燃 SO2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5、(2016广东)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 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练习题3: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并描述同周期、同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结合课堂学习,思考以下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问题1:为什么碱金属元素的活泼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强?
-问题2: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是如何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变化的?
3.实践作业: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电池、金属制品等,分析其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并探讨这些元素在其功能中的作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
2.了解元素的分类,掌握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稀有气体元素的识别。
3.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能运用周期表查找指定元素的位置。
4.熟悉常见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运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元素性质的规律。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强调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2.讲解元素的分类,分别介绍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稀有气体元素的特点。
3.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讲解周期表的结构,如周期、族等概念。
4.详细讲解元素周期律,通过实例分析元素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让学生理解周期律的内涵。
3.学生在运用元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这是实践性难点。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利用多媒体演示元素周期律的规律,结合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元素性质的变化。
b.创设生活情境,如日常用品中的元素组成,引导学生将元素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c.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探究中掌握元素周期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