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课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3 元素
温故知新
世界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
你知道吗?
例: 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 成分都是碳酸钙(CaCO3), 碳酸钙是由碳__元__素_、氧__元__素_、 _钙__元__素__组成的。
氧气(O2)、二氧化碳 (但C都氧O含元2)_素_组__成__和__性__质_ 不同,
4.写出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
Li
; Na
; Al
; Si
;K
;
氮
;镁
;磷
;硫
;金
;
5.改正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
氦(he)
铜(CU)
锌(zN)
。
2.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元素符号O既表示氧元素,又表示氧元素的一个原子。
记忆比赛
阅读与思考 你知道元素符号和元素中文名称的由来吗?
道尔顿的元素符号
徐寿
二、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 1.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 写字母来区别。
氢 氧钙 铜 镁 氯
练一练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Si B. AI C. Fe D. O
分析归纳
一、元素
1.元素是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
类原子的总称。
说明: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 包括三个要素: 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②同一类原子 ③总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练一练
将下列微粒按元素分类:
思考与讨论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含氟牙膏”、“高 钙牛奶”、“加碘盐”等用品,这里的氟、 钙、碘指的是什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3《元素》ppt课件 ( 共21张PPT)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2:02:08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12021/8/112021/8/11Aug-2111- 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1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4、地壳中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氧>硅>铝>铁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 (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5、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
元素
1、粒子;
1、是粒子的总称;
区 2、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只讲种类,不讲个 别 3、微观角度描述分子的 数;
18 Ar 氩 40
图A
+6 2 4 图B
(1)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名称为
;
(2)图B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图A中的位
置是(填①或②或③) ;
(3)每周期中从左到右存在着的变化规律(写一条)__
_
____________。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质子数) 3.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4.地壳中元素含量:氧、硅、铝、铁 二、元素符号 1、书写 2、符号表示意义 三、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周期、族) 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元素周期表中各符号含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元素的概念、性质及其分类,理解元素在物质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2.熟悉周期表的结构,学会运用周期表查找元素信息,了解元素周期律。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与元素的关系。
为达成上述目标,本节课将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例如,通过对比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让学生掌握它们的本质区别;通过周期表的探究,使学生了解周期表的构成及应用,能运用周期表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元素周期律,发现元素性质的规律。
3.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思考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问题导向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实验资源,以及生活实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元素的相关知识。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元素的概念、性质、分类及周期表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首先,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根据某种元素的性质,判断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深入探究元素周期律。最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针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进行教学。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和分子的基本知识,对化学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元素的概念、性质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能力。通过学习评价表格和课堂提问小测验,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元素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5.教学内容的详细性和系统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详细且系统,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知,再到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教师通过讲解、示例和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元素的知识。教学内容的详细性和系统性保证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全面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回顾所学知识,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
2.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元素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元素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4.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主动寻求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环节。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H
氧元素的拉丁文是Oxygenium
O 碳元素
衡东六中
C
铜元素
Cu
Carbon
Copper
书写规则
书写原则:
第一个字母要
一大二小!
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O
氧
C
碳 氢
H
氮
N
硫
S
Hg
汞
Fe
铁 衡东六中
Cu
铜
Al
铝
Mg
镁
2. 读 法 (直接读元素的名称,如: H 氢元素 O 氧元素 )
2013年10月
判断正误
1、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两种物质组成( 2、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3、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 ) ×
√
)
4、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 5、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 )
√ )
7、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位于(B ) 左上方区域 B、右上方区域 方区域 D、右下方区域
2013年10月
8.(桂林市)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 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1)锶属于 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8 ,相对原子质量为 。 87.62 r (3)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K。
A B C D E
2013年10月
17 16 17 17 16
17 16 18 17 16
17 16 17 18 18
A、C、D为同种元素; B、E为同种元素。
【思考】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
苏版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苏版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课题 3 元素★★★回忆上节重点内容★例题:依照下列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微粒共能表示种元素,这几种元素共同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2)写出 A2B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图中表示的阴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必须要熟记的离子符号:①氢离子:H+ 锂离子:Li+ 钠离子:Na+ 钾离子:K+铵根离子:NH4 +银离子:Ag+②镁离子:Mg2+ 钙离子:Ca2+ 钡离子:Ba2+ 铜离子:Cu2+ 锌离子:Zn2+汞离子:Hg2+ 亚铁离子:Fe2+③铁离子:Fe3+ 铝离子:Al3+④氟离子:F—氯离子:Cl—硝酸根离子:NO3—氢氧根离子:OH—⑤氧离子 O2—硫离子:S2—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⑥磷酸根离子:PO43—⑦高锰酸根离子:MnO4—锰酸根离子:MnO42—氯酸根离子 ClO 3—★★★【新内容】元素的定义:元素确实是具有相同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分布情形【按质量计,常考,多看】:生物细胞中(生物体中)、地壳中、海洋中、空气中等等,例如: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元素的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要求:会依照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将元素分类】4、元素符号: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
元素符号是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的,假如第一个字母相同,则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以区别。
5、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假如物质由原子构成,元素符号除了有前 2 条意思,还还能够表示一种物质。
这些元素符号有:【请举例】①金属元素:、、;②稀有气体元素:、、;③大部分的固态非金属元素:如,C 除了能够表示碳元素、一个碳原子,还能够表示金刚石或者石墨这些由碳元素组成的纯洁物;P 除了能够表示磷元素、一个磷原子,还能够表示红磷或者白磷这些由磷元素组成的纯洁物;Si 除了能够表示硅元素、一个硅原子,还能够表示硅这种纯洁物;★假如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只具有微观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 课题3 元素(有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知识点一元素一、元素的概念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氧元素是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的总称,碳元素是所有质子数为6的原子的总称。
1、正确理解元素概念元素是对原子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原子中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不同种元素原子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同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例题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中子数不同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B.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一类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C.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D.同一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例题3、物质NH4NO3由几种元素组成(C)A.1 B.2 C.3 D.4练习题1、A、B、C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x个,但中子数都不相等,则A、B、C属于( A )A、同一种元素B、同一种原子C、不同种元素D、不同种原子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C)A.3 B.5 C.4 D.6二、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三、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元素在地壳中分布不均匀。
地壳中含量占前九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
谐音记为“养龟铝铁盖,哪家没青(菜)”或“养闺女帖盖头”;按质量计,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2、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氮。
3、空气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依次是氮、氧。
四、元素与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但组成物质的元素并不多,目前人类已知的只有一百余种。
例如,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硫是由硫元素组成的,稀有气体氩气是由氩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
理解辨析1、经常说的补钙,这里的“钙”是物质还是原子?还是元素?是元素五、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找
表格1
一
质子数
碳原子A 6
中子数
6
不同的 碳原子
碳原子B 碳原子C
6 6
7 8
找
表格2
质子数 氧原子A 氧原子B 氧原子C 8 8 8 中子数 8 9 10 不同的 氧原子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
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
找 一
金属元素
一
分
元 素
非金属元素
Al K Ca
氦 硅碘 Ne O Cl
既表示 氧元素 又表示一个氧原子
分
它们代表什么意思?
第一组:H 2H 4S 第二组: S
一 分
第三组: C
第四组: Si
5C
3Si
当元素符号前方有数字时,只表示 微观含义。表示几个原子
铬 钼 硒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1869年2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他的第一张元素 周期表,表中除收入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外,还给尚 未发现的元素留下了27个空位,并大胆地预言了11种未 知的新元素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后来都得到了验 证。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C N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硫
元素符号 Na
Mg Al 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
氧 氟
O F
钾 钙 砷 溴
K Ca As Br
金属 元素
我们是金属元素
元 素
非金属 元素
我们的中文名称都有“钅”字 旁
金属 元素
我们是非金属元素
元 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蔗糖 加热 CO2 + H2O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已在稀盐酸和碳酸钙能发生反应(fǎnyìng),生 成A物质、二氧化碳和水,表达式如下: CaCO3 + HCl —— A + CO2 + H2O 请问A物质中含有____C__a_、__C_l____元素。
食盐补碘在全国范围(fànwéi)内基本实现消除 碘缺乏病目标后,我国又启动一项涉
及千家万户营养健康问题的“补铁工程”
。这里的碘、铁指的是( )
C
A、分子 B、原子
C、元素(yuán sù)
D、单质
第十页,共二十八页。
碳酸钙
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元素
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
7、写出下列元素(yuán 的名称 sù)
C、氧元素
D、氢元素
2、某物质经分析中含有一种元素,则该
物质( B) A、一定是单质 B、可能(kěnéng)是单质
C、一定不是混合物 D、可能是化合物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
★ 改善(gǎishàn)膳食结构,从食物里获取钙质
肉类(rò u lèi)
绿色蔬菜
发菜(fā
黑木耳
奶酪
★
cà i)
增加维生素D含量,促进钙质吸收
生物体细胞(xìbāo)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元素(yuán sù)
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
地球(dìqiú)(海陆空)中元素的分布情况:
(1)海水中含量(hánliàng)最多的元素氧是 元素
;
(yuán sù)
(2)地壳中含量最多前四种的元素
是 氧、 硅、 铝、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元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及在生物细胞中的含量。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反馈练习中及时发现知识疑点,学会对关联的概念进行梳理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概念的理解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以及元素与原子的关系三、教学方法:采用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探究方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弓I入课题动画播放一段“补钙、补铁、补锌”的电视广告,提出问题:广告中宣传的钙、铁、锌指的是什么呢?二、元素的概念1、多媒体课件展示资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首先,我们一起来阅读一则资料A1、A2、A3三种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B1、B2、B3三种原子也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2、提问:请你们分析一下,上面的6个原子,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什么相同点?3、小结: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学生阅读P59页一、元素下面的第二自然段:了解碳、氢、氧元素的质子数。
5、设问:有三个兄弟来找我,问它们是属于哪类元素家族?请各位同学一起帮我判断一下【课件】氢的同位素的三个原子图• a ■ ACf三、元素的特点1、提问:搞清楚元素的定义。
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2、讲解: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如:没有一个蔬菜、一个水果的说法。
3、小结: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
第三单元 课题三 元素
例:找出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一项 ag CA Na mG 镁 钙 银 钠
2、元素符号的含义
H
氢元素 表示铁元素 氧元素
O
表示一个氢原子
Fe
表示一个氧原子 5O : 表示5个氧原子
表示一个铁原子 表示铁单质
2H : 表示2个氢原子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 3.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可以表示这种单质
纯牛奶 配料:鲜牛奶 保质期:8个月 净含量: 250 mL/盒 营养成份:(每100 mL) 钙≥0.12 g 脂肪≥3.3 g 蛋白质≥2.9 g
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
元素 氧 硅 铝 7.73 铁 4.75
质量 48.60 26.30 分数%
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
元素 质量 分数% 氧 65 碳 18 氢 10 氮 3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原子质量
2、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患有缺铁性贫血的 人
B
约有20亿之多” 这里的“铁”是指( )
A 钢铁 B 铁元素
C 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
3、下图“ ”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根据此图、 试分别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 点。
原子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 微观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 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元素的最小粒子
元素
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
(1)分子、原子、元素的区别
分子 原子 元素 真实的 真实的粒子 宏观称谓 粒子 有个数 有个数 无个数 有种类 有种类 有种类 分子由原 由质子、中子、 是一类原子 子构成 电子构成 的总称 H2O H O 氢元素 氧元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3《元素》
12/10/2021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一、元素 : (yuán sù)
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质子(zhìz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
称
说明:元素(yuán sù)是一个宏观概念。包括三 个要素
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2、同一类原子。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3、总称
12/10/2021
第三页,共二十三页。
原子
元素
区 1、粒子;
1、是粒子的总称;
别 2、既讲种类,又讲个数;2、只讲种类,不讲个 3、微观角度描述分子的 数; 构成或某些物质的构成。 3、从宏观角度描述所 有物质的组成
联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核电荷
系 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12/10/2021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yuán
sù)组成的
3 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 子构成的
12/10/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 法加以改正。
(1)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
氧气分子。 ×
(2)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元素周期表中各符号含义
原子 序数
(yuánzǐ xùshù)
相对
(xiāngduì)
原子 质量
33 As
砷
74.92
元素 符号
元素
(yuán sù)
名称
12/10/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作业 请说出下列符号(fúhào)的含 1,(zuòOyè)__义__:_、2O_______、O2________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知识点
课题3 元素
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自然界中元素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2)生物细胞中的元素组成(元素种类和质量分数)均相近,含量较多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
3.元素的分类
元素
4.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思维拓展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二、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
(2)微观上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特别提醒:(1)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计量数后,就只具有微观意义,表示若干个原子,不再表示某元素。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可表示这种物质。
如“Fe”可以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还可以表示铁这种物质。
三、元素周期表
1.概述
(1)周期: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
(2)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
(3)元素周期表的起始(第一周期除外):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单元格包含的信息
3.规律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同一周期:从左至右,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3)同一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
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了解周期表中各个区域的特点,能够利用周期表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3.了解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4.学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元素的一些基本性质,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元素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2.设计相关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逐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化学知识的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对元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力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紧密结合,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提升。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实践,使他们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不断成长。
1.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对彼此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共16张PPT)
新课讲解
【思考】请设计关系图表示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宏观概念 物质
组成
元素
构
构成
总
成
称
微观概念 分子
构成
原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课讲解
用“元素”“原子”填空: (1)二氧化碳是由碳__元__素____和氧__元__素____组成的; (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__原__子____和氧__原__子____构成的。
【解析】矿泉水中的“钙、镁、钠、钾”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 镁、钠、钾”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强化练习
3、如图是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区域1可以表示氧气含量 B、区域2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区域3表示铁元素的含量 D、区域4元素主要以单质存在
强化练习
1、氧元素和硫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 )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方法点拨】从元素的概念出发,分析不同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 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故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
新课讲解
(2)生命体内由多到少的元素次序: 氧 碳 氢 氮 钙 磷 钾 硫 钠……
生 命 细 胞 中 的 元 素 组 成
归纳小结
1、化学上,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4、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
【方法点拨】根据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结合图表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前四位)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A、区域1 可以表示氧元素含量,故错误;B、区域2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硅元素,故正确;C、区域3表示铝元素的 含量,故错误;D、区域4元素是铁元素,主要以化合态存在,故错误。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多媒体演示,系统地讲解元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周期表等知识。
1.元素的概念:我会解释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本教学案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元素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创设生活化情境。通过展示元素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本案例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思考、解决问题。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元素的基本知识,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科素养。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的教学中,本案例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为出发点,紧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元素的概念,理解元素在物质世界中的重要性。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技巧。
2.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实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批判性思维。
4.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实践性作业设计,巩固所学知识
新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三《元素》
下列正确的是(
)
A、SO2由一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SO2由硫和氧气组成
C、SO2由一个硫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
D、SO2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E、SO2由分子SO2构成的
你能猜出是哪种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空气中最多的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 铝
氮 氧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
区别
原子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 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 讲个数 数。 描述分子由原子构成或 某些物质由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 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适应范 描述物质由元素组成。 围 应用实 例
水是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的。
(…钙)
注意以下问法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氧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铝
找字的偏旁的规律?
①(“石”字旁)固态 碳磷硫硅碘…… ⑵非金属元素 ② (“氵”字旁)液态
金属元素 ⑴ “钅”字旁,(汞除外,俗称“水银”
5、元素的分类
溴
③( “气”字头)气态
氢氧氮氟氯……
⑶稀有气体元素 氦氖氩氪……
使用统一的符号!!
因此,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 荷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氧化汞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分子
HgO
O2
H2O
CO2
碳原子和 氧原子
汞原子和 氧原子 氢原子和 氧原子 氧原子
思考:它们分子中都含什么相同原子?
分析
分子
HgO O2
相同原子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O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
元 素
6C 碳
12.01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思考
1、写出水,二氧化碳,氧气,氯酸钾的化学 符号?请思考这些符号有什么相同点? 2、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 指哪一种碳原子?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
介绍:几种碳原子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子素 碳 原元
碳原子A:质子数6,中子数6 碳原子B:质子数6,中子数7
碳原子C:质子数6,中子数8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碳原子总称为碳元素。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氢原子A 氢原子B
氢原子C
图例:
1 0
质子 中子 电子
1
1
1
2
氢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氢原子总称为氢元素。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氧化汞 氧气 水
别
2、既讲种类,又讲 个数;
2、只讲种类,不讲 个数;
3、从微观角度描述 3、从宏观角度描述 分子的构成或某些物 所有物质的组成 质的构成。
联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
系
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 种类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元素
宏观概念
原同 总子一 称类
组成 构成
二氧化碳
HgO O2
H2O
CO2
汞原子和 氧原子 氢原子和 碳原子和
氧原子
氧原子 氧原子
设问:它们分子中都含什么相同原子?这些 物质中都第含三单元有课题相3《元素同》 的什么元素?
分析 物质
HgO O2 H2O CO2
相同原子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O
8
O
8
O
8
O
8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
元素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 (即的核一电类荷原数子)的的总一称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里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居前四位的元素由高到低 依次是( A ) A 氧、硅、铝、铁 B 氧、硅、铁、铝 C 铁、铝、硅、氧 D 铝、铁、硅、氧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 说法加以改正。 (1)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 氧气分子。 (2)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3)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4) 具有相同质子数同一类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N O H Fe Cu
一大二小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3、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 (1)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 必须小写;(一大二小) (2)元素符号书写一定要规范。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吗?
锰mn 镁mg 钙cA
Mn Mg Ca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我们是金属元素!
我也是 金属元素
O C H N Ca(金属元素)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O 5、海水含量最多的元素:O
最多的金属元第三素单元:课题N3《a元素》
我知道
1.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
“铁、镁、锌、钙”是指 (C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非金属
)
营养 铁 镁 锌 钙
成分
含量
90~
280~
㎎/g 4.5~5 100 3~4 300
核内质子数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说明:(1)元素是从宏观上描述纯净物的组成,只讲
种类,不讲个数。
(2)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 数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3)“一类原子”是指其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 同,而核内所含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2、元素是具有_相__同__质_子__数__的一类 原子的 总称。 3、二氧化碳是由 氧 元素和 __碳_元素组 成的。 4、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 一个氧__原子 构成的。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原子质量
6、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
约有20亿之多” 这里的“铁”是指B( )
A 钢铁
B 铁元素
C 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7、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
镁65mg、锌1.5mg、铜2mg、锰1mg,这里所
标的各成分是指 ( C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8、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A )
(4)“原子”不能说成“粒子”(粒子包括:分子、
原子、离子)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分析问题:
1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将错误的说法加 以改正:
(1)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 成的。
(2)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两个元素。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
元素
区 1、粒子;
1、是粒子的总称;
微观概念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原子
构成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物质
构 成
分子
例:水(H2O)
(1)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2)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
(3)水分子是由 氢原子和氧原子 构成的。
(3)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的。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拓 宽 视 野
元素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元素的分布:
含地 氧
硅
量壳
中
元
素
铝
铁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人
素 含 量
体 细 胞 中
元
氧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3、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O Si Al Fe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铝元素
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我们是非金属元素!
碳硫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
D、相对原子质量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二、元素符号
外国人不认识啊!!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1、元素符号的来历:
2、概念: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
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 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 样的符号叫元第素三单符元课题号3《元。素》
指钙元素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想一想
你知道这些物质中“钙”和“碘 ” 指的是什么吗? 指的是元素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
一起探究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是否发 生变化?
HH HH
OO
通电
+
HH H
OO
水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我来化 种归学 类纳变是化否: 在了前发化变后生学化, 变变,分 化而化子 ,原中种 为子分类 什的子、 么种种元 ?类类素和发的数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