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有关论文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2010年第5期·总第149期漫谈诸葛亮的“生不逢时”
黄志英
“既生瑜,何生亮!”这是由于诸葛亮比周瑜处
处计高一筹,周瑜因生不逢时而发出人生苦闷之叹。
当然,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文学描述,历史上周瑜
未曾有过此语。不过,生不逢时却是许多英雄豪杰都
有过的人生苦闷。即使是诸葛亮,也未能幸免。
一乱世初定,难觅明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取威定霸者无
数,藏器在身的文武干才纷纷各择其主。可是,当士
人争相择主而动时,出生于光和四年(181年)的诸葛亮却未赶上最有利的入世时机。因为曹操在建安五年(200年)就已基本统一北方,兵强马壮;与此同时,“已历三世”的孙吴集团也在江东站稳了脚跟。此时
才十几岁的诸葛亮显然尚不能发挥作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言:“臣本布衣,躬耕于
南阳,……先帝(刘备)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
先帝以驱驰。”《三国演义》据此而说诸葛亮本是不
愿出山的,“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后
感刘备“三顾之恩,不容不出”。这些话,均是不足
信的。诸葛亮决不是安于“耕锄”之人,他“自比于
管仲、乐毅”[1],留心于政治,设计出《隆中对》,其目的就是要干一番辉煌的事业。只是,当他可以入
世去实现理想的时候,却发现已是明主难寻了。
曹操无疑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曹
操手下已人才济济,群英荟萃。荀彧、郭嘉、荀攸、
程昱、崔琰等人,均是满腹文韬武略的一流人才。诸
葛亮若投其帐下,要在他们中脱颖而出,成为举足轻
重的高参,谈何容易!同时,曹操生性残暴,多疑又
奸诈,常玩弄权术。诸葛亮的素养和施政治国设想,
与曹操有很大差别,当然不可能去为其效命。
孙权固然也是当时的一位“人杰”,但缺乏一统
天下的雄心,只力图保全父兄业绩,乐于偏安江东。
而诸葛亮志在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大业,孙权对于
他显然也不合适。何况孙权承父兄基业,已有张昭、
鲁肃、周瑜等一批重臣。诸葛亮若去,也难以施展其管、乐之志。
其他割地自保的如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西凉韩
遂、马超等人,目光短浅,更为诸葛亮所看不起。
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刘备了。刘备以所谓“汉景帝
子中山靖王胜之后”,打出“复兴汉室”的旗号来吸
引人心、招揽人才,与诸葛亮结束天下分裂的理想相一致。刘备在军事人才上虽拥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却缺乏运筹帷幄的军师。诸葛亮正好负此重任,展示才华。刘备集团在
出身上较之曹操、孙权集
团低微,这一特点虽颇难取得地主阶级上层集团及地方割据势力的支持,但却易于赢得如诸葛亮所在的荆襄士人集团这样的中层地主、庶族寒门和一般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拥戴。所以,诸葛亮才最终选择了投靠刘备。
问题是,刘备就称得上是“明主”吗?
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却“喜狗
马、音乐、美衣服” [2],并非超群之才而是游手好闲者。他的处境和性格,形成其复杂的内心活动和处理人事关系上的世故圆滑。他靠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后,跟过何进,投奔过公孙瓒、袁绍、陶谦、吕布、曹操等人,又先后与这些势力“交恶”,最后归附荆
州的刘表。可知刘备敌友关系相当模糊,且初无定计,只能东奔西走,始终处于寄人篱下的境地。
诸葛亮的年龄决定了当他二十余岁可以从政时
面临的已是北有曹操,南有孙权的不可撼动的局势,因此他只能选择说不上“明主”的刘备去艰难地向西南、西北发展。
二兴复汉室,勉为其难
在“隆中对策”中,诸葛亮对刘备说:“将军
文史杂谈
73
2010年第5期·总第149期
既帝室之胄……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3]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又说:“……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进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4]可见,“兴复汉室”一直是诸
葛亮的理想与毕生的实践。
不过,诸葛亮到底未能帮助刘备“兴复汉室”,
其原因是复杂的。这些原因,或许并不是诸葛亮在“隆中对策”时可以预料到的。
早在“隆中对策”之前的建安五年(200年),
东吴著名策士鲁肃在与孙权的“合榻密议对”中就已明确指出:“汉室不可复兴。”[5]这可以说是当时天
下许多人的认识。诸葛亮对此应该说也是有清醒认识的,所以他的“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是两步:首先是“跨有荆益”,与曹操、孙权形成鼎足之势;然后才
是进击中原“兴复汉室”,而且是要在“天下有变”
时才可两路钳击。
诸葛亮盼望的“天下有变”始终没有出现,反倒
是由于“跨有荆益”与“结好孙权”本身的矛盾(荆州是孙权核心利益之所在),遂令蜀汉先有荆州之
失,再有夷陵大败,导致元气大伤,已无力构成对曹魏的威胁。
虽然经过诸葛亮数年的努力,重新修复了吴蜀关
系,平定了南中之乱,从物质上和军事上进行了北伐的充分准备,但是,往日的景象毕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到诸葛亮于建兴六年(228年)开始北伐时,魏
国历经两代的经营,根基已经牢固。
黄河流域人民大
体上可谓安居乐业,并渴望长期保持这份难得的和谐与稳定。诸葛亮这时却仍以“兴复汉室”作为统一的旗帜、口号,已经显得过时;或者说可以径指为失去人心了。即以最后一次北伐为例,尽管史书上赞美诸葛亮分兵屯田,和当地的老百姓相处得很不错;但当诸葛亮一死,百姓就“奔告司马懿” [6]。这其实反映出魏国老百姓对诸葛亮的“兴复汉室”之举,并不欢迎。诸葛亮所谓“兴复汉室”,系逆历史潮流而动。
于他,实在是勉为其难。
我们再看蜀国一方。蜀国经过失荆州和夷陵惨
败后,元气大伤,诚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7]但是,诸葛亮却从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228年—234年)七年间连续六次与魏国进行军事较量。
七年间的不断北伐,虽然诸葛亮的天资、政治策
略和军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蜀军在战场上也掌握军事主动权(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置富于谋略的魏
军统帅司马懿于暂时的被动地位;但却并不表明蜀军的强大。从当时整个战略态势来看,在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棋盘上,蜀汉仍是最弱的一家。它与魏、吴,特别是与魏国争雄,已然力不从心。诚如《三国志》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