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略读 教案

合集下载

24秋七上语文新改版-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名师教案)51

24秋七上语文新改版-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名师教案)51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激发阅读中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语言运用: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的名著阅读方法。

以给鲁迅写信的方式表达阅读收获。

◎思维能力:了解作品的内容,梳理鲁迅的成长经历,分析其笔下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鲁迅的思想。

(重点)◎审美创造:感受鲁迅平淡质朴的笔墨中蕴藏的深厚情感。

(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

2.精读部分篇章、段落,梳理书中鲁迅的成长经历。

3.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联系课文,导入专题师:在本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朝花夕拾》和鲁迅,知道了《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少年、青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那么,这本书到底记载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人生历程,回忆了哪些人与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此环节也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朝花夕拾》的基础情况的了解。

二、初读名著,整体感知1.名著题解师:你是怎样理解书名“朝花夕拾”的?预设“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的花傍晚拾起”。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指40多岁时。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原名《旧事重提》,写的是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2.内容概述师: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们就已经开始阅读《朝花夕拾》了。

说说这本书中有哪些文章,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教师指名回答)预设课件出示:(1)《狗·猫·鼠》:记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形象,刻画出其主要特征,讽刺了生活中“猫”一类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3单元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 教案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3单元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  教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1.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结合使用阅读方法,了解作品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2.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学会联系作品,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

3.文学联系实际,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个人价值观、人生目标与社会贡献之间的关系,促进个人情感与理智的成熟发展。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副对联吗?——“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是一副挽联,你们知道悼念的是谁吗?对,就是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作品,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小说、杂文为主,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新课教学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整体感知作品1.作者简介刚刚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信同学们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谁能介绍一下?(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补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野草》。

3.写作背景《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创作于1926年,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1926年,北洋军阀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

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2.作品介绍《朝花夕拾》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七年级语文上册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教案匹配版】推荐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教案匹配版】推荐教案

个人填写阅读任务卡,小组内交流阅读 体会。
评选并展示优秀的阅读任务卡。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朝花夕拾》中鲁迅生活的“那些 年”及其笔下的“那些人”,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探究《朝 花夕拾》中鲁迅心中的“那些情”。
体会鲁迅
任务三:体会鲁迅心中的“那些情”
鲁迅先生写作《朝花夕拾》,是为“在纷扰中寻出 一点闲静来”,从而排解苦闷、寻求慰藉。他在平 淡质朴的笔墨中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也表明了自己 的态度和立场。同学们从先生的回忆里读出了怎样 的情感态度和思想立场呢?
一位正直的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有过冲突,回到中 国做了一段时间的监学,认真负责,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中立足。他 无法与这个社会妥协,内心是悲凉的。鲁迅很同情他。
自私自利,多嘴饶舌,喜欢使坏。怂恿孩子们冬天吃冰;怂恿孩子们打 旋子,孩子摔倒后又推卸责任;给儿时的鲁迅看不健康的画;教唆儿时 的鲁迅偷母亲的钱和首饰。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上鄙视她。
阅读任务卡 阅读任务:鲁迅生活的“那些年” 批注角度:探究鲁迅的成长经历 批注范围:《五猖会》《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批注内容呈现表:
原文
批注
探究结果
小组合作,交流阅读体会,填写阅读 任务卡。
评选并展示优秀的阅读任务卡。
任务二:认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
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 生吗?这位先生着墨不多,却使人印象深刻。大 家还记得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的吗?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 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写 下《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 局的通缉,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不久之后,鲁迅又奔走广州。

精读与略读 教案(通用8篇)

精读与略读 教案(通用8篇)

精读与略读教案(通用8篇)精读与略读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效果。

3、熟悉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同学读书的爱好,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略读,把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知道敏捷运用精读与略读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今日老师和你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2、精读和略读齐读课题(题目是课文的重组成部分)3、你从课题中读懂什么?……你能就课题提出些疑问吗?(相机板书:精读?略读?)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1、出示: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试着做到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

②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

③画出感爱好或是有疑问的词语,留意积累。

2、同学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状况(1)指名分节朗读要求正确、流利。

(2)师生共同评出“朗读之星”声明评议要求:(A)正确:不读错、不添字、漏字(B)流利:不结巴、回读,读破(3)刚才解决了哪个问题?(4)你是怎样解决的?〈读了第一节〉一个人要积累学问,就必需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仔细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化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细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关心,因此需要精读。

我们以前学过的《“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课文,讲的就是精读的方法。

a、圈画出来什么是精读?同学上台圈画〈指导读〉b、你还了解到哪些学问?c、引导体会。

还知道了什么是略读?出示: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导质疑(这与我们刚才所讲的精读似乎有些冲突)你这时有新的疑问产生吗?同学质疑三、精读感悟、合作学习2~7节1、出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7节(自读、圈画、争论、解决)(1)什么要进行略读?(2)略读有什么作用?(3)怎样进行略读?等会儿选择本小组最拿手的方式汇报)2、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沟通学习小组采纳读读讲讲、演演等方式汇报。

12、精读与略读(共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12、精读与略读(共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12、精读与略读(共一课时)主备课人:黄主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读书基本方法,学会精读和泛读,努力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所讲的几点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读书基本方法,学会精读和泛读,努力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对策: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深思、多品味。

教学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还记得吗?(《“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能使你事半功倍。

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来读一篇新课文——《精读和泛读》。

(板书课题)什么是精读?什么是泛读?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二、初读指导1、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要积累知识,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精读。

(2)要学会泛读。

(3)泛读可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书刊,同时又是精读的基础。

(4)泛读的一般方法、方式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5)精读和泛读结合,就能获得最佳读书效果。

三、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1)什么是精读?朗读第一段,用横线画出。

出示: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平时我们学课文,就是这样读的。

①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要在下面加圆点呢?也就是说哪些是关键词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确定。

(认真、反复、逐字逐句、深入钻研、透彻理解)②朗读这两句话,注意关键词语。

(2)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第二至七自然段)(1)什么是泛读?(大略地读)(2)既然精读这么重要,为什么还需要具有泛读能力呢?(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注意:“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清楚明白。

2024年《精读与略读》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及教案

2024年《精读与略读》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及教案

2024年《精读与略读》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1.课文:《草原》、《小英雄雨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的叔叔于勒》等。

2.教学方法:精读、略读、讨论、写作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草原》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草原有什么印象?草原上有哪些特点?2.精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3.略读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描述了草原的美景?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4.写作练习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用200字左右描绘你心中的草原。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第二课:《小英雄雨来》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英雄吗?课文中的小英雄雨来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精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3.略读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描述了雨来的勇敢行为?请用直线画出来。

4.写作练习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用200字左右描述一个你心中的英雄。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第三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游记》吗?课文中的孙悟空是如何三打白骨精的?2.精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3.略读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描述了孙悟空的英勇行为?请用圆圈画出来。

《精读与略读》ppt课件

《精读与略读》ppt课件
速度与效率平衡
结合精读与略读,根据阅读目的和文本难度灵活调整阅读策略, 实现速度与效率的平衡。
增强理解能力与记忆力
深入理解
01
精读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把握作者观点、情感和写作意图。
记忆强化
02
通过精读与略读的结合,加强对关键信息和重要细节的记忆。
批判性思维
03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提高阅读质量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1 2
深化阅读策略研究
建议进一步研究不同阅读策略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为学员提供更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增加实践训练环节
建议增加更多的实践训练环节,让学员在实际操 作中巩固和提升阅读技能。
3
拓展跨学科应用领域
展望将精读与略读技巧应用于更多学科领域,如 文学、历史、科学等,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
逻辑结构分析
分析文章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把 握文章整体脉络。
判断文章重要性与价值
信息筛选
根据阅读目的和需求,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价值评估
判断文章所提供信息的价值,确定是否需要深入阅读。
重要性与相关性判断
分析文章内容与个人兴趣、需求的契合程度,判断其重要性。

略读实例分析
实例选择
选择不同领域的略读实例,如新闻、学术论文等 。
略读方法
运用快速阅读技巧,如扫读、跳读等 ,迅速获取文献的主要信息和观点, 提高阅读效率。同时,结合文献的摘 要、目录、关键词等辅助信息,对文 献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
05
精读与略读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提高阅读速度与效率
精读训练
通过逐字逐句仔细阅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准确性。
略读技巧

精读与略读

精读与略读

备课时间:总第课时13、精读与略读教学目标:通过介绍精读与略读的方法和常识,帮助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引导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精读与略读的方法。

预习要求: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流利;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运用已学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要读书,平时我们用那些方法读书?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种读书的方法。

揭题:精读与略读二、预习反馈,确定目标1、检查预习板块一:读生字词(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能读好吗?(2)出示词语,指名读。

板块二:理解词语(1)这些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你理解了哪个词,说给大家听一听。

透彻、编选、浩如烟海、梗概、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概述(2)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呢?我们一起讨论。

2、确定目标同学们能读准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那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活动导学,精讲点拨活动一: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全班交流反馈活动二: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1)什么是精读?(2)那些文章用精读的方法读?(3)什么是略读?(4)略读的方法?活动三:全班交流。

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

四、练习运用,迁移创新1、拿出准备好的课外阅读,在规定时间内略读。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略读方法和书的主要内容。

五、课堂总结短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受益匪浅。

读书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将受益终身。

六、课后作业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每周确定时间读报,注意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3、两周后,写一篇读报收获。

备课时间:总第课时练习3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故事的含义并对相反的观点加以辩论;了解一些有关书法的知识。

2、诵读词语,积累语言知识。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就难题进行选择并流畅、清晰地表述。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口语交际,做到流畅、清晰地表述。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名师教学设计简案)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 精读、略读、浏览(名师教学设计简案)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文化自信:激发阅读中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培养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语言运用: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的名著阅读方法。

以给鲁迅写信的方式展现阅读收获。

◎思维能力: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梳理鲁迅的成长经历,分析其笔下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鲁迅的思想。

(重点)◎审美创造:感受鲁迅平淡质朴的笔墨中蕴藏的深厚情感。

(难点)一、导入新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朝花夕拾》和鲁迅,知道了《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生活的散文集。

那么,这本书到底记载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人生历程,回忆了哪些人与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吧。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初读名著,整体感知◎名著题解“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的花傍晚拾起”。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指40多岁时。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原名《旧事重提》,写的是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创作背景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写下《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

不久之后,鲁迅又奔走广州。

在这样充满变动的环境下,“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把目光投向了旧事,希望借旧事的回忆来排除苦闷,寻求慰藉,他先后写下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时改题为《朝花夕拾》。

他在《小引》中这样叙述自己写作《朝花夕拾》的环境:“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内容简介2.探究活动二:赏析片段,体会艺术手法◎阅读《五猖会》《无常》中的精彩片段,做要点批注。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2.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较深入的探究文本内涵。

3.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注重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入思考。

4.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丰富人生感受和体验、思考人生问题、增强文化积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共鸣、知人论世、探究疑问,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引领学生提高阅读全书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朝花夕拾》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名著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副对联吗?这幅对联是关于谁的呢?(出示课件2)上联: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是一副挽联,悼念的是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以小说、杂文为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知识备查,了解名著1.走近作者(教师讲解,学生记录。

)预设:(出示课件4、5)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对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生平简介: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原名周樟寿,字豫才。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23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作《娜拉走后怎样》演讲。

1926年,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遭追捕,避难期间笔耕不辍。

1936年,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同年10月病逝上海。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区别。

2. 让学生认识到精读与略读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精读与略读的方法阅读文章。

二、教学内容1. 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区别。

2. 精读与略读的重要性。

3. 精读与略读的方法及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精读与略读的定义、重要性及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精读与略读的方法阅读文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重要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精读与略读方法阅读文章。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区别。

2. 讲解:阐述精读与略读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展示精读与略读的方法及技巧。

4. 实践:学生运用精读与略读方法阅读文章。

5. 总结:强调精读与略读在阅读中的作用。

第二章:精读的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精读的方法与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精读方法深入理解文章。

二、教学内容1. 精读的方法。

2. 精读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精读的方法与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精读方法深入理解文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精读的方法与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精读方法阅读文章。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回顾精读的定义及重要性。

2. 讲解:阐述精读的方法与技巧。

3. 示范:教师展示精读方法与技巧的应用。

4. 实践:学生运用精读方法阅读文章。

5. 总结:强调精读方法与技巧在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作用。

第三章:略读的方法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略读的方法与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略读方法快速获取文章信息。

二、教学内容1. 略读的方法。

2. 略读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略读的方法与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略读方法快速获取文章信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略读的方法与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略读方法阅读文章。

精读与略读教案

精读与略读教案

精读与略读教案1. 概述在阅读实践中,精读和略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策略。

精读指的是深入思考、仔细分析文本的全貌和细节,以便全面理解文章。

而略读则是一种快速阅读策略,旨在捕捉文章大意,而非深入了解文章的细节。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精读和略读策略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践技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策略来解决各种阅读挑战。

2.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会:•理解精读和略读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习如何运用精读和略读策略来加强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建立学生阅读习惯,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3.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精读和略读策略首先,教师将介绍精读和略读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定义:简要解释精读和略读的含义。

•区别:分析精读和略读两种阅读策略的不同之处。

•优缺点:给出精读和略读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两种策略的适用场景。

通过这些介绍,学生能够清楚了解课程的目的和内容,为下面的学习提供有用的背景知识。

步骤二:讲解精读和略读策略的技巧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精读和略读的技巧。

以下是几个实用的技巧:精读技巧•阅读全文:读完全文以了解文章的总体框架和主旨。

•词汇学习:重点学习文章中的生词和重要词汇。

•细读细节:仔细分析文章中的细节和例子,带入文章情境,提高理解深度。

•总结整理: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论,总结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略读技巧•首先阅读:首先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框架。

•跳词略读:快速浏览文章中的段落,跳过重点词汇,着眼于关键句子和段落的主题句。

•问题导向: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提高阅读理解的深度。

•多读多练:多读多写,训练快速阅读技巧。

步骤三:实践练习在本步骤中,学生将有机会生动地体验与实践精读和略读策略技巧。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任务:任务一:精读一篇文章学生将选取一篇适合自己的文章,完整地运用精读策略阅读和分析这篇文章。

完成后,他们将用文字记录下学习心得,并反思自己的精读方式。

课文《精读与略读》教案范文

课文《精读与略读》教案范文

课文《精读与略读》教案范文第一章:精读与略读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特点理解精读与略读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精读与略读的定义与区别精读与略读的实践案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与略读的实践案例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入精读与略读的概念1.4.2 讲解:详细讲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特点1.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与略读的实践案例第二章:精读的方法与技巧2.1 教学目标掌握精读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运用精读提高阅读效果2.2 教学内容精读的方法与技巧精读的实践案例讲授法:讲解精读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的实践案例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2.4.2 讲解:详细讲解精读的方法与技巧2.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的实践案例第三章:略读的方法与技巧3.1 教学目标掌握略读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运用略读提高阅读效率3.2 教学内容略读的方法与技巧略读的实践案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略读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略读的实践案例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3.4.2 讲解:详细讲解略读的方法与技巧3.4.3 案例分析:分析略读的实践案例第四章: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理解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精读与略读4.2 教学内容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案例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案例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方法4.4.2 讲解:详细讲解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4.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案例第五章:精读与略读的实践训练5.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精读与略读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技巧5.2 教学内容精读与略读的实践训练案例5.3 教学方法实践训练法:进行精读与略读的实践训练5.4 教学步骤5.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方法及应用5.4.2 实践训练:进行精读与略读的实践训练5.4.3 案例分析:分析实践训练中的优秀案例第六章:精读与略读在学术阅读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掌握精读与略读在学术阅读中的具体应用能够针对不同学术材料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6.2 教学内容学术阅读的特点与挑战精读与略读在学术阅读中的策略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学术阅读的特点与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与略读在学术阅读中的具体应用6.4 教学步骤6.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6.4.2 讲解:讲解学术阅读的特点与挑战6.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与略读在学术阅读中的具体应用第七章:精读与略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掌握精读与略读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能够针对不同文学作品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7.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特性与阅读方法精读与略读在文学作品中的策略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特性与阅读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与略读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7.4 教学步骤7.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7.4.2 讲解:讲解文学作品的特性与阅读方法7.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与略读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第八章:精读与略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重要性8.1 教学目标理解在信息爆炸时代精读与略读的重要性能够利用精读与略读有效筛选和处理信息8.2 教学内容信息爆炸时代阅读的挑战精读与略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作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信息爆炸时代阅读的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与略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作用8.4 教学步骤8.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8.4.2 讲解:讲解信息爆炸时代阅读的挑战8.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与略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作用第九章:精读与略读的评估与反思9.1 教学目标学会评估和反思精读与略读的策略和效果能够根据反馈调整阅读策略9.2 教学内容评估和反思精读与略读的方法阅读策略的调整与优化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评估和反思精读与略读的方法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9.4 教学步骤9.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9.4.2 讲解:讲解评估和反思精读与略读的方法9.4.3 实践训练: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第十章:精读与略读的综合实践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提升精读与略读的综合应用能力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兴趣10.2 教学内容精读与略读的综合实践案例阅读材料的拓展与推荐10.3 教学方法实践训练法:进行精读与略读的综合实践推荐法:推荐阅读材料,拓展阅读视野10.4 教学步骤10.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0.4.2 实践训练:学生进行精读与略读的综合实践10.4.3 材料推荐:教师推荐阅读材料,拓展学生阅读视野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精读与略读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内容中,精读与略读的定义、特点及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的理解与区分。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精读和略读的基本方法。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二、教学内容1. 精读:通过分析文章的细节,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略读:快速浏览文章,获取文章的大意和关键信息。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阅读,引导学生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2.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目的和方法。

2. 精读示范:教师选取一篇文章,示范精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精读,并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4. 略读示范:教师选取另一篇文章,示范略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获取文章的大意和关键信息。

5.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略读,并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6. 分享与讨论: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和评价。

五、作业布置1. 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精读和略读,并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2. 学生准备一篇短文,用于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精读和略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提交的阅读心得和感悟,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于精读和略读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者阅读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精读和略读的心得和方法。

2. 组织学生参加阅读俱乐部,鼓励他们分享和讨论自己的阅读体验。

3. 推荐优秀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八、教学资源1. 精选适合精读和略读的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

2. 提供阅读指南和笔记模板,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和记录。

3. 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程度。

《精读与略读》教学设计

《精读与略读》教学设计

《精读与略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精读与略读的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精读与略读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在实际阅读中灵活运用精读与略读策略。

教学准备:教材《精读与略读》的相关章节、课件、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教师介绍本课将学习的内容,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精读与略读。

2. 教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精读与略读的差异和应用场景。

Step 2: 精读策略的学习与实践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精读的步骤和方法,包括预读文章结构、标记关键词、划重点、理解段落主题等。

2. 教师以一篇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精读。

3. 随后,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篇文章进行精读。

4. 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精读体验和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并给出建议。

5.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课堂练习的经验,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在课后进行精读,并撰写读后感。

Step 3: 略读策略的学习与实践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略读的步骤和方法,包括浏览目录、读标题、抓住关键词、寻找段落结构等。

2. 教师以一篇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略读。

3. 随后,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篇文章进行略读。

4. 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略读体验和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并给出建议。

5.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选择一篇不熟悉的文章,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略读,并根据段落结构写出文章概要。

Step 4: 总结与拓展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课学到的精读与略读策略,以及如何运用在实际阅读中。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多加练习,不断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3. 教师提供一些额外阅读材料,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应用精读与略读策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对精读与略读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在实际练习中掌握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师还提供了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拓展阅读能力。

《精读与略读》教案设计: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精读与略读》教案设计: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传达,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价值观。

在英语教学,精读和略读是两种常见的阅读方式。

精读强调对细节的关注,略读则着眼于抓住核心信息。

如何将这两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呢?下面是一份针对个性化教育的《精读与略读》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1.理解精读和略读的区别和特点;2.积累并运用相关的词汇和短语;3.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4.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3.增强学生对英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策略】1.情境引入。

通过引发学生对英文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关注度。

(例如,讲述一则有趣的英文故事,让学生尝试用精读和略读两种方式来理解它)2.引导式教学。

教师通过启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寻找答案。

(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讨论,总结精读和略读的区别和优点)3.学生主导式学习。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主人公的角色,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降低阅读难度和压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让学生选一篇文章,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如实用性、文学性、趣味性等),运用精读、略读或两种方式相结合去阅读和理解)4.交互式评价。

教师通过课后作业、小组讨论、个人报告和互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要求学生根据阅读理解程度,自主选择对应的练习题,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和纠错,分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并制定针对性的提高和改进计划)【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素材和阅读目的,出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试卷,区分学生的阅读程度和能力水平。

2.学业综合评价。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精读与略读》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精读与略读》教案、教学设计
3.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a.在阅读过程中,你们是如何运用精读与略读方法的?
b.请分享一篇你们认为阅读得较好的文章,并说明精读与略读在这篇文章中的应用。
c.你们认为精读与略读在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方面有何作用?
4.课堂展示:每个小组挑选一篇讨论的文章,进行课堂展示。展示内容包括文章简介、精读与略读方法的应用、阅读感悟等。
a.你们在阅读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精读与略读方法的?
b.通过精读与略读,你们分别从课文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c.你们认为精读与略读在阅读中有什么作用?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给出几篇短文,让学生运用精读与略读方法进行阅读。
2.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
(二)讲授新知
1.精读方法:
a.仔细阅读:指导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理解每个词语、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b.品味与思考:让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c.批注与总结: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总结文章的主旨、观点和论证方法。
2.略读方法:
a.快速浏览:指导学生快速地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精读与略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精读与略读》的教学中,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精读与略读两种阅读方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
1.了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区别,知道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2.掌握精读的方法和技巧,如细读、品味、思考等,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感悟。
(二)教学设想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读与略读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读与略读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读与略读一、教学目标1. 精读《小鹿过河》及《小草呀小草》两篇文言文,了解故事情节,并感受其中的情感。

2. 略读《清明上河图》中的图片,掌握画家所描绘的农村生活场景。

二、教学准备课本、电子白板、教学演示文稿、图片及视频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呈现《小鹿过河》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于故事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表达看到自然界中动物的感受。

2. 显示课件,给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让学生留意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并谈论他们所发现的内容。

(二)精读1. 阅读《小鹿过河》(1)试读《小鹿过河》,让学生标出新的生字、重要的句子。

(2)读懂《小鹿过河》的情节,并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

(3)再次阅读,引导学生聆听故事中传达出来的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

2. 阅读《小草呀小草》(1)试读《小草呀小草》,让学生标出生字、重要的句子。

(2)读懂《小草呀小草》,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及他所传递的思想。

(3)再次阅读,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脆弱,了解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三)略读1. 略读《清明上河图》(1)播放《清明上河图》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这幅古代画作。

(2)重点阅读《清明上河图》中的文字介绍,了解画家所描绘的场景、人物。

(3)再次观看视频,边看边加深对于画面、风景、人物的理解。

(四)小结在本课中,我们学习了两篇文言文,以及了解了古代画家所描绘的农村生活场景。

通过阅读,我们体会到了爱护生命的重要性、互相帮助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去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

(五)作业1. 课后阅读课本中的其他文言文,尝试通过记笔记和思考来加深理解。

2. 搜寻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视频和文章来研究它的画法及其描述的历史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旁注
一.揭题,审题。
1.导入: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读书方法。揭示课题。
二.指导自读课文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1)要有 Nhomakorabea定的速度;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
(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
2.组织交流。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
(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提问:
a“一目十行”什么意思?
b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c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d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2)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交流。
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朗读、交流。
讨论、交流。
交流。
齐读课文,体会。
交流。
完成作业。



课题
12、精读与略读
课时
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教学准备
小黑板
预习要求
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提问:
a这句话你同意吗?
b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c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三.小结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提问: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四、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12.精读与略读
选择哪些读书方法
怎样略读
审题:(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