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总报告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总报告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总报告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总报告研究背景高中化学课程一直以来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也正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本研究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研究方法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验教学模式的进展。

2. 实验设计:设计适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并进行实验验证。

3.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实验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评估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探讨实验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方法。

研究成果经过研究和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研究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不断更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结论与建议本研究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模式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实验教学指南和评价标准。

2. 提供教师培训和专业支持,帮助教师掌握实验教学技能和方法。

3. 鼓励学校为实验教学提供更好的设施和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总之,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为教育改革和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化学课题申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目前高中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

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教学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的有效性, 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

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忽略了其他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厌倦了学习, 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

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体现在:在一定的时间里如果能够最大化的实现教学目标。

即从学生的成绩表现和能力的发展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理论依据:1、先进的教育思想(1)大众教育思想: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以前高中都是精英教育。

这个转型有很多问题。

根本的转变是: 从学生适应学校到学校适应学生。

(2)终身教育的思想:教育发展纲要提出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制。

但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没有到位。

要从关注学生的现在去关注学生的未来, 培养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是素质教育的思想:应试教育已经猖狂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2、教育观, 要从科学主义转向人文主义, 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关怀。

3、课程观, 从制度型转向创生型, 从课程表到包含学生等因素。

4、学习观, 从知识学习转向生命发展, 学习是生命内涵的充实和扩展。

意义:1、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 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和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 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

【化学】高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模板

【化学】高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模板

【关键字】化学结题报告课题编号:课题名称:研究生活中的化学组长:课题成员:指导教师:目的: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课外延伸,并通过此次研究,提高我们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化学服务于生活。

方法:查阅相关资料,联系课本进行知识迁移。

过程:(1)小组讨论并明确分工(2)做开题报告(3)查阅资料,进行研究(4)分析结果(5)总结,做结题报告正文:一、开启化学之门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

这些物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巨大的岩石逐渐风化变成泥土和沙砾;由于地壳变动而埋没在地下深处的古代树木变成了煤;铁器在潮湿的空气里逐渐生锈;等等。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在长期跟自然作斗争的过程里,积累了许多有关物质变化的知识。

从而逐渐认识到,自然界里一切物质变化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

掌握了物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就能进一步控制物质变化的发生,以达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化学就是一门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它研究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随着变化发生的各种现象(例如发光、放热、发生气体等)。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增长密切相关。

常规性能源主要为化石燃料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提高这些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在进行这些技术的革新中,离不开化学知识,离不开化学工作者的努力。

在开发新能源中,化学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优势,如核能和太阳能发电装置都离不开特殊材料的研制。

二、进入化学之门1.实用的新能源——电池铝-空气-海水为能源的新型电池是我国首创的,可用作水标志灯已研制成功。

还有特种电池,如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晶体硅和非晶体硅为材料制成的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这种电池的前景最为广阔,因为它没有污染,据预测到21世纪中期全世界的电力总耗量的20%~30%将由太阳能电池提供。

主要用于航天领域的氢氧燃烧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

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化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碳电极等,电解质溶液一般为40%的KOH溶液。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旨在研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1. 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2. 探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 通过实践验证研究结果,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内容3.1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主要发现如下:1. 实验课时安排不足,部分学校实验教学得不到充分重视;2. 实验设施和器材配备不完善,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3.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4.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3.2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讨针对现状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改进策略:1. 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实验教学地位;2. 加强实验设施和器材建设,保障实验教学条件;3.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4.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3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验证为了验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我们在某高中开展了实验教学实践。

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改进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实验教学活动。

实践结果显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亟待改进;2. 提出的改进策略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 实验教学实践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为今后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结语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改进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终结报告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终结报告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终结报告高中化学课题讨论总结报告1.题目的提出:五个五模式的援教探究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学校教育只占15%,但是进入社会的基石,参与工作进入社会后的教育成长则占85%。

也就是说一个人进入社会后能走多远有多大的进展,更大的程度取决于他所受到的社会教育和校内之外的人生规划。

对于一名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老师来讲,其成长的好坏与快慢,则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自身的人生态度,和他所猎取得外部支援。

而对于参与工作十年左右的中青年老师来讲,则进入了一个进展高原期,一方面,对教学有了全面的熟悉,有了肯定的积累,具备了更上一层楼的可能;另一方面,这部分老师也进入了中国式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社会压力大,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心情为进一步拓展的人生供应规划,进入职业进展倦怠期。

而援教,则能适时的将这两部分老师群体有机结合,各取所需,各展所能,即充分发挥中青年的专业活力,又能给刚刚参与工作的年轻老师指示教学之路。

做的好的话,可一举两得。

2.成果呈现方式:论文,课例示范。

经过两年半,即高中老师的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被救济的老师在详细的教学方法手段都会有一个完整的熟悉,对教学技术也会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把握,因此,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果,而参加救济的老师,则以年轻老师为镜鉴,检验自己十年的工作阅历与不足,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自我反思与正思,从而自觉的进行专业梳理与自我提升。

成果的展现以这两个教育平台上的老师为主,赛课课例和论文的形式呈现。

3.背景:区大课题背景下,以生命化教育为核心理念,以慢课堂慢教育为指导思想4.周期:两年半,即五个学期。

之所以援教时间为五个学期为一个循环的缘由,符合高中三年一循环教学模式。

能够完整关心老师把握教材体系和同学心理成长全过程。

从时间的设计上更倾向于年轻老师为主体。

同时,五个学期的关注,对援教老师来说,也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反思过程,这个过程符合慢教育慢课堂的成长模式。

渐渐的成长,渐渐的反思,然后再渐渐的反思,在渐渐的积累成长。

高三化学课堂中提高学生有效参与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高三化学课堂中提高学生有效参与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附件三:《高三化学课堂中提高学生有效参与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尤溪五中林先杰执笔前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本研究小组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如学案导学),化学分组实验,搭建展示平台等方式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爱学”“会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获得了更高的分数,更好的学习技能和更高的化学素养。

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一、问题的提出高三化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有效参与度,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或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离不开同学们的参与。

课堂教学中同学们参与程度越高我们的课堂效益就越好。

如何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有效参加课堂教学,这是摆我们的一个现实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体现在:在一定的时间里如果能够最大化的实现教学目标。

即从学生的成绩表现和能力的发展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

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课堂教学就是一重要途径。

(二)研究内容:1、如何创设和谐进取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一切可能。

2、如何因材施教,加强指导,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效率。

2019-如何指导学生完成高中化学教材中思考与交流的结题报告-优秀word范文 (15页)

2019-如何指导学生完成高中化学教材中思考与交流的结题报告-优秀word范文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如何指导学生完成高中化学教材中思考与交流的结题报告篇一: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执笔:曹军亭)一、问题的提出(一)、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然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做多方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有效,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有效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科学有效是教师和学生比较生疏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就需要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为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我校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方面进行探索,寻找规律性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二)、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前人早已开展过,且已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以往的研究大多仅立足于教师的教,仅局限于课堂,并且不具有学科针对性,大多都是泛泛而谈。

但教学策略本身所具有的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导致教学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整齐划一和一劳永逸的。

所以教学要在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与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持续变化和发展。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关系、学校的条件等因素,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对某一学科进行高效学习的教学策略。

(三)、广华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教学设备先进,化学学科梯队合理。

但教学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教育活动目标单一: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对目标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控,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浙江省长兴中学课题组**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省中小学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课堂表现活泼多了,变得敢于质疑,敢于当堂发表不同见解。

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但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教师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沿用人教版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学,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我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虽已有了“提高教学效率、效果”的提法,但研究非常少。

更谈不上深入。

到了80年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说法慢慢多了起来,直到整个20世纪90年代,“教学效率和效果”的说法才占主流,并且有了不少研究成果。

然而,有效课堂研究在方法上还是以文献和经验分析为主,实验为辅,做实证研究的更不多,专门针对具体学科的实例研究更是少之甚少。

因此,作为一名站在中小学教育前沿的化学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为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界定2.1理论依据2.1.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重新建构的。

2.1.2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高中化学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研究结题报告前言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2016年1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

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通过高中化学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研究。

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教育要把人类素质中更多的新潜能都解放出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提倡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建构性学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彻底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教学为学生自主研究、自由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在探究实验中深化化学学习知识,使学生感受化学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探索乐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注“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为了转变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和更新教师固有的教学观念,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从现在我市采用的高中化学鲁科版新教材上分析,化学实验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提高,淡化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加强了学生探究性实验,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更多了。

这正是新课改的精神。

但从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的开发与创新反而少了甚至没有。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的深入,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确实在不断更新,知识经验也在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有了明显的转变,但实验条件不够、工作量大、课时紧以及高考压力大、教师怕麻烦等原因,导致我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还只停留在演示实验和学生验证性实验上。

当然,这正是暴露了我们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和理解能力、对新课程教材的解读和处理能力、对新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的意义。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较为时尚的两种课堂模式:一是“自主创新、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一是“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从教师单一的“一言堂”向“师生共同探究”模式转化,有效地发现和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激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尤其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互动,多元建构。

它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更突出学科课程要为学生的整体发展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体验与感受,以多元互动促进不同差异学生进行多元智能的建构。

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教育科研成果,先进的教学方法,现代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使用,使得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气氛异常活跃,这就涉及较为实质的问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到哪些新知识,整合哪些旧知识,提升哪些技能,陶冶哪些性情、升华怎样的世界观,即学生收获是三维的——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

学生是多个个体组成,使学生有更多收获。

实效是结果,是教学过程决定的)。

本课题就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学习现状),依据学生心理、认知规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借鉴已有的教育科研成果,将教法、学法、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媒体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地优化整合,完善并推广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模式。

该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多方位的东西,让学生感受到上课就是享受,每天都在享受快乐,享受生活。

本课题成功的研究与推广,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学习,都能终生学习,终生发展,促进了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而且还能凝聚教师的向心力,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充分发挥,由学科研究带动了学校校本研究,扎实了学校整体的教学力量,最终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创设出优秀的学校品牌,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报告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报告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结题报告继电高中化学组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

为使学生学得“扎实”,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

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制约了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

因此,作为一名站在教育前沿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奉献力量。

据此,我们提出了“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一子课题,一是课堂教改的需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一线教师搞教育科研要降低重心,要把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

课堂上,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素质也就能提高。

二是针对本校实际并富有实用性。

脱离学校的发展,脱离学校的实际而搞的课题是没有生命力的,选题必须仔细分析学校的内外部条件。

我校面临的实际问题有两个:即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怎样才能被真正确立和调动起来?这是主要矛盾。

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实用性。

三是课题研究要有新的创意和突破。

一个科研群体中,他人已具备的理论、已掌握的方法,对你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你硬着头皮去学、去赶;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能使各自的长处更长,又能互补短处,使短处变长;群体是个体成长的摇篮,群体水平提高了,个体才能从群体中吸收更多的长处,发展更快。

高中化学结题报告有效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结题报告有效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结题报告有效教学研究“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申报单位:立项时间:由于教师对教学实质把握不准,过分追求新课程理念,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使现在的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课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这样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现实问题就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实施有效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根据目前我国的教育形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于2009年3月确立了《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X年X 月被重庆市鱼嘴职业高级中学科研室正式立项,本研究从X年X月至2010年5月周期近X 年,现已完成准备阶段,进入实验探索阶段,在本年度,我校课题组认真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执行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实验和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现将本年度研究成果报告如下:一、本课题研究意义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提升教育理念,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强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施,构建有效教学新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会并自觉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化学

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化学

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化学第一篇: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化学2013XKT立项号 ZXHX087 负责人结题报告化学教学关键词廖战军所在单位课题名称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西安经发学校校本研修编写校本教材小课题的研究,使得我校化学教学工作在研究与实践等多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既增强了理论的指导性,又增多了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既是一次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也是一次实践与总结的过程。

通过小课题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每个参与者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技结题能,提升了个人业务能力,更使我校化学备课组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报告力,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摘要通过一年的研究和全组的努力,我们成功的编写并使用了中考复习备考的《一轮、二轮、三轮复习资料》,探索并实践了高效课堂模式。

因此,这次小课题的研究是成功的、及时的、必要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次研究是高效的。

《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探索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结实践,真正做到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用到教学第一线,真正使教学策略在提题高教育质量上发挥了作用。

在学校教研处的指导下,在全体备课组教师的共报同努力下,课题实验进展顺利,对学校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告作用。

现将课题总结如下:一、课题研究的目的1、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努力改善教学活动,探索教师有效教学的模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2、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

3、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2、调查法3、个案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5、文献研究法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研究准备和启动阶段(2013.6~2013.8)成立课题组;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培训、交流,收集资料;研究文献综述;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强调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课堂互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发现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

2. 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3. 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课堂互动的理论基础和现有研究成果。

2. 观察法: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课堂互动的过程和问题。

3. 访谈法: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课堂互动的看法和建议。

4.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案例,深入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四、研究过程1. 收集并分析相关文献,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框架。

2. 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记录课堂互动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

3. 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课堂互动的看法和建议。

4. 分析访谈和观察结果,总结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5.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案例,深入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6.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1. 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当前高中化学课堂互动存在以下问题:师生互动不够充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有效的互动环节;教师对课堂互动的理解和运用存在误区等。

2. 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互动策略和方法: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策略和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注重问题引导,促进学生思考;采用小组合作研究,提高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等。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洋县第二高级中学校本研修课题结题报告课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教研组:化学负责人:王春荣2016年12 月19 日《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学习水平差异性,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教学中易出现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处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式的、作秀式的课堂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2、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目标,从而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因此,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其判断依据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否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相适应,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更是那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只能获得高分的“书呆子” 。

良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一门科目。

化学知识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业成绩,更与他们未来的生活、工作等方面息息相关。

高中化学课程涵盖范围广泛、内容繁杂,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然而,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欠缺深度;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不够熟练等等。

因此,研究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包括以下方面:1. 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如使用多媒体教具,运用教学软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创新化学教学内容,使之更亲民,符合学生生活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并将实验技能应用于问题解决中。

通过本研究,旨在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技能。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教学法和文献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验教学法用于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文献法用于查阅相关资料并对比分析。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能够探索出一些新的、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可为其他打算从事相关研究的教育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高中化学教育的发展。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和科研总结报告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和科研总结报告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和科研总结报告一、引言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次总结报告旨在总结高中化学教学与科研的经验,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1.分层次教学法针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采用分层次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通过将课程内容进行分层处理,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既保证了学习的连贯性,又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2.实践探究法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践探究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他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实践探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1.实验室设备与器材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与器材可以提升实验效果。

学校应投入资金更新实验室设备,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先进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操作的成功率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互联网资源和在线教学平台,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四、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1.实验室安全教育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至关重要。

学校每年都应组织实验室安全教育,明确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急救措施,并进行相关演练和模拟。

同时,学校应配备专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及时排除实验室隐患,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环境保护意识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废气和废固体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学校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合理使用实验试剂和器材,并围绕环境保护展开相关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五、科研支持与鼓励机制1.科研资源的开放共享学校应积极支持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和研究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执笔:曹军亭)一、问题的提出(一)、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然而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做多方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有效,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有效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科学有效是教师和学生比较生疏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效地进行教学就需要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因此为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我校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方面进行探索,寻找规律性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二)、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前人早已开展过,且已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以往的研究大多仅立足于教师的教,仅局限于课堂,并且不具有学科针对性,大多都是泛泛而谈。

但教学策略本身所具有的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导致教学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整齐划一和一劳永逸的。

所以教学要在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与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持续变化和发展。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关系、学校的条件等因素,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对某一学科进行高效学习的教学策略。

(三)、广华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教学设备先进,化学学科梯队合理。

但教学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教育活动目标单一: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对目标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控,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2、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教师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当然也就不可避免,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往往导致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这种表面达成现象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出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

而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凿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因此如何使我们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和课堂教学策略界定(一)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古宁汉(D. J. 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更多地强调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非正式的(informal)经验背景的作用,即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2、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其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

效果是以限定的时间标准为前提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得到最大教学效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提高,不仅要知识,而且要能力,更要情感与态度得到提高和发展。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在合理分析每个学生的语言、逻辑、运觉、节奏、交际、自省等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充分备课,形成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

其次应在以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以自主探究为基调,科学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形成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最后应围绕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教学:教学是在教学目标的规定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

教学策略:策略是指对手段、方法的计谋性思考,教学策略就是根据教学任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在内容构成上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指影响教学处理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倾向;第二层次是对达到特定目标的教学方式的的认识;第三层次是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而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又是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具有三个特征:(1)对教学目标的清晰意识和努力意向;(2)对有效作用于教学实践的一般方法的掌握和设想;(3)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具体教学方法进行灵活选择和创造。

(三)有效教学的基本标准有效教学作为教学的理想状态、境界,必定涉及教学价值观问题。

也就是说,教学是否有效,这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人们的教学价值观是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和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致认为:有效课堂的标准应该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提升思维,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然而,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课堂以教师为主,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在学习上依赖性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等等。

针对课改实践,我们课题组对课堂有效教学构的有效教学标准的理解是:第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充分尊重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中,在以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第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我们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总之,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必须同时坚持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多快好省的效率标准和导学探究的过程标准,从而整体推进教学活动生态高效。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一)课题目标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建构有效教学的策略,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具体目标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对我校生源的特点,探索总结一套在新课程理念下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体系,形成学校化学课程有效教学特色。

二是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智慧型人才。

三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践行学校“尊重生命、启迪智慧、丰富灵魂、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进一步丰富“五、四、三”生态高效课堂模式;促进教师在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实现专业成长。

从而提升学校教育的品质,获得教师、学生双生长。

(二)研究的内容教学策略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等。

二是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

三是评价策略,主要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集中评价、教师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等方面进行开放性、动态性、持续性、综合性的策略研究,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具体全面的依据。

(三)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研究学校课堂教学现状,摸清“病症”探究对策2、学习、研讨阶段研究国内外各种教育理论书籍:《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叶澜著。

《教师培训手册——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中心《探究教学理论与实践》湖北省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与学习型组织建设项目组3、规划整合及初步试行阶段(1)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专家指导组及课题实验研究组。

(2)组织部分教师学习成功案例及理论书籍并初步试行。

其间共组织探索课、研讨课172节次,集体教研52次。

(3)组织课题组教师写学习心得16篇,开设学科论坛4次,写教学反思28篇,案例30个,教学叙事18篇。

四、研究的过程以调查问卷形式对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现状、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并参照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分别设计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

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代表性,本次调查要求集体填写,统一收卷。

我们将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用计算机处理分析,并结合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访谈、召开座谈会和深入课堂听课等方式进行广泛调研,问卷及访谈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调查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二是调查学校中化学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具体情况;三是调查目前学生对化学教学课堂的看法;四是访谈学校领导、部分化学教师及学生,旨在了解化学有效教学在学校开展的具体情况。

为了解化学有效教学的现状,我们选取了本校高一、高二的学生随机抽取150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的测试对象,实际发放150份问卷,收回124份,有效率达82.7%。

在化学教师中发放了20份问卷,收回18份,有效率达到90%。

调查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本校的150名学生和20名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数据统计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出如下一些倾向性的结论。

1、高中生化学学习较有兴趣。

在调查对象中,有81%左右的学生对化学化学有一定的兴趣,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比较赞赏,但少部分同学习惯了旧的学习方式,不太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觉得化学实用性将强,这也是我们今后教学应该把握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