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词语的锤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的语言(师)

【考点分解】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鉴赏诗歌的词语句式的锤炼、韵律格式、诗眼。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鉴赏水平。

【知识学理】

一、语不惊人死不休

1. 杜甫《曲江对雨》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润、老、嫩、

落、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相传唐代“诗圣”杜甫有一首诗题于某处壁上,其中有一字被蜗牛粘液抹蚀。有一天,大诗人苏轼、黄庭坚、秦观和僧佛印游览来到这里,看到杜诗缺字,四人商议各觅一字补上。于是四人便根据上下文“”,水荇牵风翠带长“揣情度意,寻觅佳词。苏轼说补上一“润”字才妙,黄庭坚说填上一“老”字更好,秦观说写上一“嫩”字为佳,僧佛印说应该是“落”字传神。后来,他们找到甫诗集查验,乃是一“湿”字。相比之下,他们觉得补的四个字都不如“湿”字贴切而自然。面对杜诗,四人钦佩不已,赞不绝口。〕

2.杜甫《送蔡都尉》身轻一鸟,(疾、落、起、下)枪急万人呼!

〔北宋文人陈从易偶然得到了一本残旧的杜甫诗集,其中文字多有脱落,《送蔡都尉》诗中有“身轻一鸟”,最末一字脱落。陈公于是和几个客人试着补上一字,有人补“疾”字,有人补“落”字,还有人加上“起”字,或“下”字,一时难以定夺。后来陈公又得到了杜诗的旧刻本,原句却是“身轻一鸟过”。陈公于是深深叹服,认为这虽然只有一个字,但许多人都不能达到杜甫的润色之功。〕

3.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写《晴景》)王安石把“飞来”改为一个叠音词,就美妙无比,试改一下看。

“纷纷”,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4.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

“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数词:诗僧,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一词成为诗眼。

二、看似寻常最奇崛

1.杜甫“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5.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4.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本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递走后飞骑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因此而使文义大为增光,那么,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更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字的美的消息。虚词:有诗云:“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杜甫)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呑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5.“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二字好在哪里?

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三、体味用语的妙处

1.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好在哪里?(传神显旨)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加点的词的作用:

以动衬静的词: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以便更好的表现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哪几个词语化静为动?

“聚”“怒”二词化静为动。山本来是静止的,着一聚字,很好地表现了峰峦众多,聚集到一起的动态。“怒”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了汹涌澎湃的气势。

4.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哪几个词语以动写静?

“破”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着一“弄”字,写出花摇曳多姿。

5.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以实显虚。(宋祁《玉楼春》)“闹”字好在哪里?

用拟人的手法,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艳丽景色,还写出了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6.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