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急诊与普通门诊、儿科门诊分开,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
二、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三、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一定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四、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紧急情况下配备“杰雪”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五、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六、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诊疗巾要一人一用一消毒。
听诊器每天由医生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由护士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七、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读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
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并且清洁保存。
八、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呼吸机管道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即将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并干燥保存。
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湿化液。
呼吸机的罗纹管、湿化器以及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份应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九、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者更换。
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 2%的戊二醛使用效期不得超过二周;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者持物镊,持物钳或者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手持部份应在罐外,浸泡于1:8 金星中,浸泡液的高度为无菌钳轴节以上2-3cm 处,浸泡液每日添加,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十、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
每次诊疗操作先后必须认真洗手、戴口罩。
十一、传染病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应设立专用坐便器。
传染病患者离开诊室后,应视传染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终末消毒措施。
门诊、急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急诊消毒隔离制度门诊、急诊消毒隔离制度一、前言1.1 本制度是为了确保门诊、急诊场所内的消毒隔离工作得到规范化和科学化,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维护医院形象,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1.2 本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门诊、急诊室以及相关辅助设施,适用于所有医务人员。
1.3 本制度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医院洁净手消毒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
二、消毒隔离措施2.1 消毒措施2.1.1 普通门诊、急诊2.1.1.1 消毒频次:在日常工作中,每个工作日至少消毒2次。
2.1.1.2 消毒方式:使用该科室指定的专业消毒剂,按消毒剂说明精准使用。
2.1.1.3 消毒地点:该科室所有工作台、医用设备、手术器械等。
2.1.1.4 消毒时长:不少于5分钟。
2.1.1.5 消毒剂配置:消毒剂的配制应该根据说明书,确保消毒效果,并避免浪费。
2.1.2 传染性疾病诊疗2.1.2.1 医务人员防护: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帽子、手术衣等。
2.1.2.2 医疗器械消毒:采用标准消毒剂进行消毒。
2.1.2.3 患者隔离:在开展诊疗服务过程中,应当按照相应隔离规定,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隔离。
2.2 隔离措施2.2.1 隔离措施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和病患,防止疾病的传播。
2.2.2 适用于以下状况:感染性疾病的病患、疑似病患等。
2.2.3 隔离措施的实施:在诊疗过程中或独立隔离区内开展隔离。
三、应急措施3.1 出现意外事件、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时,门诊、急诊科室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3.2 医院应当配备专业化的应急卫生队伍,按照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效果评价4.1 门诊、急诊科室应当配合各项监测与评估工作,定期开展质量自查和考核。
4.2 消毒隔离效果应当达到国家卫生部门的标准和规定。
五、本制度和修改5.1 本制度由负责医院行政管理的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如有需要,可由相关部门进行修改。
门诊部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部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而门诊部作为医疗机构的前沿阵地,更是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以下门诊部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一、清洁与消毒管理1、环境清洁门诊部的公共区域,包括走廊、候诊区、电梯间等,应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地面采用湿式清扫,必要时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用后进行清洁消毒并干燥保存。
2、物体表面消毒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扶手、桌椅、诊疗设备等,应每日多次进行消毒。
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或采用符合要求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3、空气消毒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自然通风不良的区域,可采用机械通风或空气消毒设备进行消毒。
二、医疗器械与用品的消毒1、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按照“先清洗、后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理。
耐高温、耐湿的医疗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医疗器械可选择低温灭菌方法。
2、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
3、医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体温计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听诊器、血压计可使用酒精擦拭消毒。
三、医疗废物管理1、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应按照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和药物性等进行分类收集。
使用专用的医疗废物包装袋和利器盒,确保包装完好无渗漏。
2、暂存与运输医疗废物应在规定时间内暂存于专门的存放地点,并有明显的标识。
由专人负责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
3、交接登记医疗废物的产生科室与收集人员应进行交接登记,记录医疗废物的种类、数量、交接时间等信息。
四、患者管理1、分诊管理在门诊部入口处设置分诊台,对就诊患者进行体温检测和初步问诊。
对于发热患者或有传染病症状的患者,应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2、隔离措施对于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安排在单独的诊室或隔离区域进行诊治。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第一条制度目的为确保门诊诊疗环境的安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特制定本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门诊部所有科室、病区及辅助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第三条消毒隔离原则1. 医务人员应树立严格的消毒隔离观念,遵守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2. 根据污染程度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第四条消毒隔离措施一、环境卫生1. 门诊各区域保持清洁、通风,每日至少清洁一次,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2. 患者床单元、诊室、洗手间等公共区域,每日清洁并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二、医疗废物管理1. 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类收集,并放置在专用容器内。
2. 医疗废物应每日清运,不得在门诊部内存放过夜。
三、器械消毒1.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应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流程。
2. 使用后立即进行清洗,再用消毒剂浸泡,最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灭菌。
四、空气消毒1. 门诊室内空气应每日至少消毒一次,使用紫外线消毒机或臭氧发生器进行空气消毒。
2. 新患者就诊时,应先对诊室进行空气消毒。
五、手卫生1. 医务人员进入诊疗区域前应洗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2. 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第五条重点事项1. 传染病患者的诊疗区域应设置隔离区域,并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
2. 传染病患者的医疗废物应与其他废物分开收集和处理。
3. 医务人员在接触传染病患者时,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第六条培训与考核1.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消毒隔离意识。
2. 医务人员应参加消毒隔离操作技能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第七条责任追究1. 医务人员未按规定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造成交叉感染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 医务人员因操作失误导致交叉感染,造成患者伤害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八条本制度由门诊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五篇)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1.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二)是为了保护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定期消毒:医院科室应该制定消毒计划,定期对科室内的物品、设备、地面等进行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2. 科室隔离:医院科室应根据不同的疾病特点和传播方式,设立符合防控要求的隔离区域。
隔离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 医护人员防护:医院科室应给予医护人员正确的防护培训,并提供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确保医护人员在工作时不受感染。
4. 患者隔离:对于传染性疾病患者,医院科室应设立相应的隔离病房或病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避免感染传播。
5. 空气净化:医院科室应配备空气净化设备,定期检查和清洁,保证科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6. 定期培训:医院科室应定期组织消毒和隔离相关的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技能。
总之,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内部环境的卫生安全,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三)是为了维护医院环境卫生和疾病防控而制定的一套规范措施。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及处置流程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及处置流程一、门诊消毒隔离制度1.1 门诊环境设置(1)急诊科(室)、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
(2)传染科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
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及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
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
(3)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1.2 诊室消毒隔离措施(1)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2)门诊、急诊的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参照相关内容。
(3)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4)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1.3 手卫生与个人防护(1)根据需要选择口罩、手套、帽子、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2)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不同病人、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应洗手或手消毒。
(3)被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手和皮肤,可立即清洗再采用手消毒剂擦拭,作用3-5分钟。
1.4 空气消毒(1)治疗准备室、诊室及观察室定时通风换气,每天两次,每次60分钟。
(2)每日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紫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12次;动态空气消毒机应每月清洗滤网或根据说明书要求。
1.5 物体表面消毒(1)治疗室准备室、诊室、观察室及卫生间的拖布、抹布应分开,标记明确。
(2)肠道门诊内的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各物体表面。
(3)当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
1.6 地面消毒(1)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每日1~2次。
(2)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墙面。
(3)当被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时,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消毒隔离规范。
2.护理人员上岗必须衣帽整洁,进入治疗室、换药室、无菌室必须戴好口罩、帽子,治疗操作前后均应按要求洗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
3.血压计、听诊器用75%乙醇擦拭,体温表用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
4.各种治疗室、换药室,每日通风换气2次。
5.各种无菌包必须专柜放置,放置位置高于地面20cm,无菌包必须保持干燥,勿破损,标识清楚、醒目,开口处封有起止日期和操作者签名。
6.持物钳干燥保存,有效时间为4~6小时。
7.无菌物品、无菌液体标明日期、时间,只限于有效期内使用。
8.备用干燥氧气湿化瓶、吸引瓶每周清洁、消毒1次,患者用毕及时终末消毒。
9.一次性物品专柜放置,放置位置高于地面20cm,柜子保持清洁,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按规范处理。
10.各类物品按清洁、污染分别放置,各诊室应保持清洁、无积灰,台面、地面湿擦和湿拖。
11.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要加盖分别放置,医用垃圾要有标识。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一般消毒隔离制度(一)医院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建立预检分诊制度,遇有发热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引导至感染科。
(二)门诊候诊区域及各诊室应保持清洁,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2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三)各诊室备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快速手消毒设施,洗手池周边粘贴标准洗手方法规范图,有干手设施。
(四)门诊抽血室、换药室、治疗室定期空气培养监测达到国家环境标准要求。
(五)各诊室各种检查操作,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诊室内医疗用物应在有效期内使用,用后的检查手套、敷料等应放在黄色医用垃圾桶中,及时专人收集处理。
(六)接触患者皮肤的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体温计等,应保持清洁。
血压计、听诊器每日清洁擦拭一次,袖带每周清洗一次;被污染时随时处理,污染袖带先清洗,再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体温计每次用后先清洁,再放置到75%酒精中浸泡30分钟后捞出晾干备用。
(七)抽血室的止血带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八)门诊抽血室、换药室、治疗室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60分钟,并做好紫外线消毒登记,新灯管使用前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不得低于100uw/cm₂, 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使用中的灯管不得低于70 uw/cmz; 使用时间达1000小时后,每个月监测一次紫外线灯管强度。
(九)各科操作台及医疗废物处置台每日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湿拭擦拭。
(十)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
二、门诊防止交叉感染(一)门诊发现传染病人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
1(二)在门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根据情况将患者引导或护送至感染性疾病科进行诊疗。
(三)传染病人离开后,进行终末消毒。
(四)传染病流行期间,设立三级筛查岗,对每一位就诊病人,必须经过初步筛查后方能挂号,发热病人或疑似病人护送至感染性疾病科进行排查。
个体门诊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个体门诊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是为了预防疾病传播,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份个体门诊消毒隔离工作制度的范例,供您参考:一、总则1.1 本制度适用于个体门诊的消毒隔离工作,旨在加强门诊感染管理,预防疾病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1.2 个体门诊应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并根据本制度进行操作。
1.3 个体门诊应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工作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落实。
二、环境与设施2.1 个体门诊应保持环境整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2 设置独立的诊疗区和隔离区,明确标识,确保患者和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诊疗活动分开进行。
2.3 诊疗区域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如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液等。
2.4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配备一次性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三、消毒与隔离措施3.1 空气消毒3.1.1 诊疗区域应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一次,每次30-60分钟。
3.1.2 如有传染病患者就诊,应增加空气消毒频次。
3.2 物体表面消毒3.2.1 诊疗器械、桌面、椅面、地面等应每日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擦拭、消毒。
3.2.2 诊疗床单、毛巾、浴巾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3.3 器械消毒3.3.1 诊疗器械应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并进行登记。
3.3.2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3.3.3 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用品应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
3.4 个人防护3.4.1 医务人员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3.4.2 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
3.5 特殊感染者的消毒隔离3.5.1 对特殊感染者,应参照相关标准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四、管理制度4.1 建立消毒隔离工作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4篇)
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是医疗机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的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不同的科室在消毒隔离制度上可能存在差异,下面我将以不同科室为分类,介绍各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门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门诊科室是医院的门面部门,是患者就医的第一站,因此要特别注重消毒隔离工作。
门诊科室在消毒隔离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 明确消毒职责:门诊科室应设立专门的消毒人员,负责门诊区域的消毒工作。
2. 制定消毒操作规范:门诊科室应制定详细的门诊区域的消毒操作规范,包括哪些地方需要消毒,消毒的频率和方法等。
3. 消毒物品准备:门诊科室应配备充足的消毒物品,例如消毒液、酒精等,并要定期检查消毒物品的有效期和储存状态。
4. 消毒设备维护:门诊科室的消毒设备,如消毒柜、消毒器具等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住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住院科室是病患住院治疗的地方,是感染病例最容易发生的地方。
住院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应注意以下几点:1. 区分清洁与污染区域:住院科室应根据感染程度和病患类型划分清洁和污染区域,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2. 定期消毒:住院科室的地面、床铺、患者用具等应定期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
3. 限制探视制度:住院科室应设立探视时间和次数限制,避免感染传播。
4.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住院科室的医务人员在进入污染区域时,应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三、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室作为医院的核心环节,消毒隔离制度尤为重要。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应注意以下几点:1. 预防交叉感染:手术室要严格执行术前准备、手术中和术后消毒措施,以防止手术器械感染和伤口感染。
2. 分工负责:手术室应设立专门的消毒人员,分工负责手术室的消毒工作,确保操作规范且高效。
3. 标准手消毒: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应进行标准的手消毒程序,确保手部的无菌状态。
4. 严格隔离制度:手术室应设立洁净区、污染区和中间区,根据手术操作的特点和需要,严格隔离不同区域,防止交叉感染。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1. 为了加强门诊消毒隔离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2. 门诊消毒隔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3. 本制度适用于门诊各科室、候诊区、治疗室、注射室等场所。
二、组织管理1. 门诊部应设立消毒隔离管理小组,由分管领导、护士长、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组成,负责门诊消毒隔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消毒隔离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的认识,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3. 门诊部应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明确各科室、各部门的职责,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三、消毒隔离措施1. 门诊环境消毒(1)保持门诊环境清洁,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湿式清扫,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2)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臭氧发生器等方法进行空气消毒,每周至少一次。
(3)物体表面消毒:对门诊公共区域、设备、设施等进行定期消毒,如有污染,及时清洁消毒。
2. 门诊工作人员个人防护(1)工作人员进入门诊区域应穿戴整齐,佩戴工作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者暂停工作。
(3)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液。
3. 患者管理(1)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传染病患者与普通患者分开就诊。
(2)传染病患者应在指定区域就诊,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一次性医疗用品、棉签等,应及时进行处理。
4. 治疗室、注射室消毒隔离(1)治疗室、注射室应保持清洁、整齐,每日进行湿式清扫和消毒。
(2)治疗室、注射室内使用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头等,应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则。
(3)注射室内使用的注射针头、注射器等,使用后应及时放入专用容器内,定期进行无害化处理。
5. 门诊药房消毒隔离(1)药房内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湿式清扫和消毒。
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6篇)
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一、病房:1、病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和《消毒技术规范》的各项要求,履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职责。
2、病室应每日定时通风、换气两次,每天空气消毒一次,地面湿式清扫,遇有污染随时用消毒液擦拭。
3、病人的安置原则应为。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隔离病人床头有明显标志。
4、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投入污物桶内,严禁走道内清点。
5、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刷套,床头柜一桌一抹,抹布用后消毒,病人出院、转床、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二、治疗配药室1、室内保持整洁,每日用清水拖地____次,遇有污迹应用消毒水拖地,配药前用消毒水抹台面一次,每天开窗通风两次,空气消毒一次并记录。
2、工作人员进室内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操作及接触无菌物品时必须先洗净双手。
3、除工作人员外,其它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一切私物均不能放入治疗室内,治疗药一律在无菌室内抽吸。
4、室内相对无菌区、清洁区物品定位放置,无菌物品放在无菌柜内,每天治疗班清理,限____天有效,棉签开包后放在治疗盘内,限用____小时,4过期需重新灭菌。
5、注射治疗时铺无菌盘,无菌盘限用____小时更换,持物钳干筒限用____小时,消毒液浸泡筒每周更换两次,并同时更换消毒液,筒每次需作灭菌处理。
6、抽出的药液及开启的无菌液体限用____小时,启封的溶液限用____小时,胰岛素开瓶后限用____天,无菌包一经打开,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按原包装顺序包好,并用一字包好,注明开包时间____小时后须重新灭菌。
7、清洁治疗台、治疗盘、治疗车、输液瓶的抹布分开使用,并有标记,治疗配药时的药盒、安瓿、塑料袋等放入专用的袋内,及时倾倒垃圾桶内,禁止放入治疗配药室内。
8、治疗时实行一人一药一针一管一压脉带。
三、其它:1、换药室、处置室、分清洁区、污染区,室内保持整洁,每天用清水拖地两次,遇有污渍随时用消毒小拖地,空气消毒一次。
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5篇)
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是医院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消毒隔离措施。
下面是一个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示例:1. 门诊部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接待区:定期对接待台、椅子、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 诊室:医生每次诊断完患者后,要对诊台、医疗设备、诊断工具等进行消毒。
- 候诊区:定期对候诊区的椅子、桌面、地面等进行消毒,保持足够的间隔距离。
2. 住院部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每次患者出院后,要对病床、窗台、床头柜等进行全面消毒,更换床上用品。
- 护理站:每天定期对护士站的工作台、设备、电话等进行消毒。
- 患者餐厅:餐具、餐桌、餐椅等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3.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器械:手术前对手术器械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 手术间:每次手术结束后,对手术台、地面、墙壁等进行全面消毒,保持洁净环境。
- 手术服:医生和护士要定期更换手术服,每次手术结束后要进行专业消毒。
4. 检验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实验台、工作台:每天开始工作前和结束后,对实验台、工作台等进行消毒,避免污染。
- 仪器设备:每天检测完毕后,对仪器设备进行消毒,保持正常运行。
总结: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是为了预防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而设立的。
医院要定期对各个科室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和无菌状态,同时还要确保医务人员使用防护设备,遵守个人卫生要求,以减少感染风险。
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各部门及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规范消毒隔离操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部门及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第三条持续改进医院各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第二章部门及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第四条各部门及科室在消毒隔离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严格按照《医院感染防控管理规定》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2. 根据各类病原体的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3. 加强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4. 提高员工的消毒隔离意识和操作技能,加强培训。
医院门诊和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门诊和病房消毒隔离制度一、门诊、急诊消毒隔离制度1.急诊与普通门诊、儿科门诊分开,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
2.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就诊。
3.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4.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5.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诊疗巾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听诊器每天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
6.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如有可见污染随时消毒处理。
7.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
8.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9.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
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
10.传染病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按相关规定做到诊室、人员、器械固定。
11.肠道门诊应设立专用厕所,传染病患者离开诊室后,应视传染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终末消毒措施。
12.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二、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病人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转科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
3.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活动。
4.凡遇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消毒。
5.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
6.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做到随脏随换。
禁止在病房、走道上清点衣被。
7.病室内要保持环境整洁,经常通风换气。
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1小时。
8.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用消毒液拖地消毒。
9.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
10.治疗室、病房、厕所等的拖把,应标识清楚,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在医疗服务中,门诊是患者接受初步诊疗的重要场所,人员流动频繁,容易造成病原体的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建立健全严格的门诊消毒隔离制度至关重要。
一、清洁与消毒的基本原则1、先清洁,后消毒在进行消毒操作之前,必须先对环境和物品进行彻底的清洁,去除污垢、血迹、分泌物等有机物,以确保消毒效果。
2、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根据不同的物品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物理消毒(如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消毒(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
3、定期监测消毒效果定期对消毒后的环境和物品进行微生物监测,以确保消毒效果达到规定标准。
二、环境消毒1、门诊大厅每日定时进行清洁消毒,地面使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拖地,桌椅、扶手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擦拭。
2、诊室每个患者诊疗结束后,对诊疗桌椅、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地面和物体表面使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擦拭。
3、走廊、楼梯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地面使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拖地,扶手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擦拭。
4、卫生间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多次进行消毒。
便池、洗手池等用含有效氯1000mg/L 的消毒剂冲洗,地面和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擦拭。
三、空气消毒1、自然通风诊室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日通风不少于 2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2、机械通风在通风不良的区域,可使用排风扇、新风系统等机械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3、空气消毒机在人员密集或特殊感染区域,可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四、医疗器械与物品消毒1、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每次使用后用 75%酒精擦拭消毒。
2、侵入性医疗器械如注射器、输液器、手术器械等,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3、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应专柜存放,定期检查有效期,过期物品必须重新灭菌。
普通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普通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确保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全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设立感染管理科,负责感染管理工作,包括感染预防、控制、监测、报告和消毒等工作。
3. 各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感染管理工作,并向感染管理科报告工作。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1. 医务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接受医院感染和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相关知识,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 严格按照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确保医疗器械、器具达到灭菌或消毒水平。
3. 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4. 购进消毒产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5.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清洁和消毒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6. 环境、物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消毒隔离措施1. 病区环境要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根据季节温度不同,定时开窗通风,净化空气。
2. 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紫外线照射每日一次,每次>30min,每周用无水酒精擦拭灯管一次;循环风消毒定时开机,做好记录。
3. 病人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 病室、治疗室、走廊、卫生间的拖把要分别使用,有专用标记,病房地面要湿式清扫,被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地面要用1000mg-2000mg/L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后擦拭。
5.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
用后拖把清洗悬挂晾干,定期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干燥保存。
2024年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五篇)
2024年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一、使用工具和物品的消毒所有器具、器皿、被褥、碗筷等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后再使用。
2. 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在排放到下水道之前进行消毒或净化处理。
3. 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和诊疗前,必须穿着工作服。
在传染病房内,应穿着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口罩(如条件允许,应穿专用胶鞋)。
接触患者后应及时清洁双手。
二、门诊交叉感染的预防措施1. 若在门诊发现传染病患者,必须按照规定上报疫情。
2. 若在门诊或急诊室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应立即就地隔离并进行消毒。
根据情况,将患者送入传染病院或隔离病室。
3. 传染病患者离开或去世后,室内所有床单等应全部更换,并进行最终消毒(方法根据病种而定)。
4.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设立临时检疫岗位,对每位就诊者在挂号前进行初步检查,可疑病例应进行隔离处理。
5. 放射科及理疗科应将门诊和病房患者的治疗和检查时间严格分开。
6. 患者应在指定区域候诊、检查和治疗,不得在门诊各处随意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7. 门诊应设立专门的肠道传染病患者的专用厕所。
三、住院期间交叉感染的预防1. 住院期间防止交叉感染。
(1)患者入院前应根据情况进行沐浴或擦澡(危重患者需先进行抢救,随后在病房内进行)并理发、剪指甲。
(2)患者入院前应测量体温,如有发热患者,需判断发热原因,决定是否进入病房或进入隔离待查状态。
(3)患者入院时的衣物应进行清洁处理。
如条件允许,患者更换的鞋、袜、衣、裤不得与医院准备的干净衣物接触。
(4)无接诊室或住院处的,可在患者入院当天进行卫生清洁工作。
2. 病房管理(1)患者住院期间如发现传染病,应按隔离消毒原则处理。
(2)病房应保持整洁,住院患者应定期沐浴或擦澡、理发、洗头或剪指甲等。
(3)患者用过的便盆、便壶需进行消毒,有传染病的患者(如滴虫性阴道炎、肠道寄生虫病、肠道传染病等)应固定使用。
(4)脸盆、澡盆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并消毒。
(5)患者餐具使用后需消毒,茶具固定使用并定期消毒。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门诊消毒隔离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门诊各科室、医技部门及辅助科室。
1.3 所有门诊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消毒隔离工作落实到位。
二、组织管理2.1 门诊部成立消毒隔离管理小组,由分管副院长、门诊部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科等相关人员组成。
2.2 消毒隔离管理小组负责制定门诊消毒隔离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检查标准,并对门诊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
2.3 门诊各科室设消毒隔离监控员,负责本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及时上报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消毒隔离措施3.1 环境卫生3.1.1 门诊各科室应保持环境整洁,每日进行清洁、消毒。
3.1.2 门诊公共区域(如候诊室、走廊、卫生间等)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3.1.3 门诊各科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消毒。
3.2 设备与器械3.2.1 门诊各科室使用的器械、设备应定期清洁、消毒,确保无污染。
3.2.2 一次性使用器械应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则,用后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2.3 重复使用的器械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灭菌,并做好标识。
3.2.4 门诊各科室应配备足够的消毒剂,并按照规定浓度和使用方法进行消毒。
3.3 人员管理3.3.1 门诊工作人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3.2 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感染知识培训,掌握消毒隔离技术。
3.3.3 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3.4 工作人员如患有传染病,应及时报告,暂停工作,进行治疗。
3.4 患者管理3.4.1 门诊患者应遵守医院规定,配合做好个人防护。
3.4.2 门诊患者应佩戴口罩,并在规定区域候诊。
3.4.3 门诊患者如患有传染病,应及时告知工作人员,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3.5 消毒隔离记录3.5.1 门诊各科室应建立消毒隔离记录,包括消毒剂使用、器械清洗、灭菌、环境清洁等。
诊所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
诊所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诊所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篇11、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着装整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等。
2、诊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3、医务人员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
4、诊室应定时通风,诊桌、诊椅、诊床等应每日工作结束后使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有污染随时消毒。
5、每周更换床单、枕套等,有污染随时更换,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并做登记。
6、诊室物品专室专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表面用 75%酒精擦拭消毒后放回原处。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医疗废物应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扎集中处理,并与医疗废物暂存处做好交接记录。
诊所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篇2一、门诊候诊室必须保持清洁,地面、门窗、内壁每日进行湿式清擦一次,走廊痰盂内存放1:200的“84”消毒溶液.每日更换一次。
二、门诊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两次。
三、门诊观察室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室内要经常进行消毒,如有污染,随即清除和消毒,对不明高热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在病人离开后要进行沏底消毒。
四、厕所必须保持洁净。
每天由卫生员进行两次消毒,厕所地面及便池内外,不准带有污染痕迹,如有病人排泄物等,应即消除和消毒。
五、门诊各科室的污染废料、纱布、棉球等,必须集中放在一起,每日由本科人员,送烧脏炉进行焚化处理,绝不准乱扔、乱放,更不能混为一般垃圾处理。
六、肝炎诊室和夏季肠道门诊诊室,每日进行两次消毒,随时污染随时消毒。
室内陈设物及门窗、四壁,应经常用1:200的“84”消毒液喷雾或浸泡拭布进行清擦。
室内不准陈放食品和就餐。
诊所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篇31、保持诊室清洁整洁,诊室每日用500ml/L二氧化氯消毒液擦拭台面,地面湿拖二次;空气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每日二次并登记,灯管用95%酒精每周擦拭一次。
2、操作前应戴口罩、帽子并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可能出现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
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公用持物钳、容器每日灭菌;棉球缸、酒精、碘酒、地卡因瓶等每周更换灭菌二次;口腔诊疗器械均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无菌物品率达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急诊与普通门诊、儿科门诊分开,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
二、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三、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一定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四、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紧急情况下配备“杰雪”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五、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六、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诊疗巾要一人一用一消毒。
听诊器每天由医生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由护士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七、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读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
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
八、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呼吸机管道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并干燥保存。
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湿化液。
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以及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九、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
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2%的戊二醛使用效期不得超过二周;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手持部分应在罐外,浸泡于1:8金星中,浸泡液的高度为无菌钳轴节以上2-3cm处,浸泡液每日添加,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十、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
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戴口罩。
十一、传染病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应设立专用坐便器。
传染病患者离开诊室后,应视传染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终末消毒措施。
十二、急诊留观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应按要求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十三、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理按《怀化市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一、病人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转科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
二、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乱串病室及外出。
三、凡遇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消毒;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每出入一次必须换衣、帽、鞋并及时消毒处理。
四、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单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做到随脏随换。
禁止在病房、走道上清点污物。
五、病室内要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经常通风换气,消除污染。
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1小时;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用消毒液拖地消毒。
六、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
七、治疗室、病房、厕所等的拖帕,应标识清楚,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八、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特殊污染后随时消毒。
听诊器保持清洁,接触病人后及时消毒。
九、弯盘、治疗碗用后及放入消毒液进行预处理浸泡消毒后,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后再用;体温计用后放入消毒液内浸泡消毒,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
十、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进行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其它物品按病室消毒隔离措施执行。
十一、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医疗消毒隔离制度一、各种无菌操作前洗手,或用0.04%过氧乙酸小毛巾擦手。
二、进行注射、换药、导尿、穿刺等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各种无菌物品的放置处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三、各类污染物品必须清洗干净,由供应室集中进行高压消毒。
四、治疗室、换药室每日1次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月作空气培养1次(分别于消毒前和消毒后采样)。
五、无菌治疗巾4小时更换1次。
六、换药碗、镊子及持物钳污染后,经过含氯制剂清洗干净,每日送供应室高压消毒。
七、无菌棉签入盒高压消毒,使用时用无菌镊子取出,用后与供应室交换。
八、静脉用无菌液体开启铝盖中心部位后使用不超过2小时,肌肉注射用无菌液体不超过24小时,完全去除铝盖的静脉用液体不超过2小时或反复开启使用不得超过3次。
凡开启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日期、时间、具体用途。
九、治疗室明确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及相对污染区,消毒物品必须注有消毒日期及作用期限,包括敷料桶、消毒罐等各种物品。
十、体温计使用后甩至35?以下,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浸泡液每周二、五更换。
十一、碘酒、乙醇或碘伏消毒液瓶、无菌镊子罐每周高压消毒2次,消毒液每周二、五更换。
十二、便器每次用后清洗干净,并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冲净备用,每周更换消毒液1次。
有条件者应使用一次性便器。
十三、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措施,器械、被服及病室都要按常规严格消毒处理,敷料应焚烧后深埋。
十四、传染病人入院按常规隔离,疑为传染者应隔离观察。
病区发生传染病时,及时会诊、转科或转院,病人转出后的病房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传染病人的种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严格按“二消毒一清洗”、“先消毒后排放”的原则进行处理。
十六、病人出院后应更换床单被套及枕套,晾晒棉絮、枕蕊及棉褥,床旁凳、床架、床头柜用含氯制剂擦拭。
病员死亡或传染病人出院后,病室被、褥、枕芯用紫外线消毒暴晒或密闭消毒。
无菌操作原则一、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二、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三、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四、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
五、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过久。
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
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
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窗口内。
六、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燥,与非灭菌包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其中用物是否适量。
七、无菌盐水及酒精、新洁尔灭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内敷料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可装得过满,以免取用时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一、治疗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
凡私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
二、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
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三、治疗室应湿式清扫,清扫物品要专用,每日通风,有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液喷雾等措施,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m 。
四、治疗室每日清扫、消毒二次,所有器械用物,每周更换大消毒二次,并注明消毒日期。
打开的无菌液及无菌物品需继续使用时,应无菌保持24小时有效。
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制(含皮试);用后针头、针管及一次性输液器应浸泡在有效消毒液内,消毒后送供应室统一处理。
六、体温表应在有效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
七、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子,镊子与消毒容器应配套使用,一容器一器械,并浸泡在所不1/2-2/3处,有定期更换、消毒制度,并注明日期。
八、特殊感染、乙肝HbsAg(+)病人所用针头、针管、输液器等应单独浸泡处理,实行“双消毒”。
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或速干手消毒液,每次注射前后应洗手或消毒手一次。
医务人员的手要每月监测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cfu/cm2。
二、注射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衣帽整齐并且必须戴口罩。
三、无菌柜应每日进行清洁,无菌物品按日期依次放入柜内,不得有过期物品,所有无菌物品有效期不超过一周,过期应重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除去中包装,分类码放在无菌柜的防尘良好的柜内。
四、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皮试),用后必须按相关规定将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同时注意搞好个人职业防护,防止被针头刺伤。
五、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三次,地面湿式清扫三次;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月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cfu/m3。
六、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
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七、治疗室使用的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浸泡于1:8金星中,浸泡液每日添加。
无菌罐、无菌镊、盛碘酒、酒精瓶每周压力蒸气灭菌2次。
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
八、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用无菌液必须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一、新生儿室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小扫除,每周大扫除。
清洁工作用湿式打扫,卫生工具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别使用,应有醒目标志。
室内不得有蚊、蝇、蚂蚁、蟑螂、老鼠等。
二、正常新生儿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15-2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室温应保持在24?-26?,湿度为55%-66%之间。
三、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婴儿抱出喂奶时照射),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500个/m3。
四、新生儿被服、尿布、洗澡手术等,以及和其他新生儿所接触的物品,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
五、新生儿床套,每周更换二次,出院后更换被褥,全部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六、新生儿奶具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
每次哺奶前,应消毒小毛巾,产妇拭净乳头、双手。
喂奶毛巾专用,每次均要洗涤,并煮沸消毒。
七、新生儿室注射器,宜推广用一次性注射器。
八、新生儿暖箱每周二次消毒,并更换水箱中水,蓝光器每日擦拭玻璃一次。
九、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新生儿无交叉感染,不应有眼炎、脐炎、脓疮等。
检验科感染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二、室内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
三、工作前后、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别一类标本前用肥皂流水洗手。
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检验戴手套,检验后立即用1000mg/L有效氯浸泡手,再用清水冲洗。
四、桌、椅、凳等表面和地面的清洁区湿式清洁每日1次,污染区每日工作前后用500mg/L的含氯制剂擦拭各1次。
五、工作衣帽每周换洗二次,拖鞋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次。
六、抹布、拖把等清洁消毒器材分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