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诗经二首静女黍离上课
2023年最新的《诗经-黍离》全诗赏析6篇
![2023年最新的《诗经-黍离》全诗赏析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44b70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c.png)
2023年最新的《诗经:黍离》全诗赏析6篇黍离·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作品介绍】《黍离》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
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诗经;王风;黍离》译注题解: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原文译文注释彼黍离离1,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2,中心摇摇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4?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梁已结穗。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事沉沉昏如醉。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子实成。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郁结塞如梗。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1.黍稷(shǔ j 蜀记):两种农作物。
黍,小米;稷,高粱。
离离:行列貌。
2.行迈:行走。
靡靡:行步迟缓貌。
3.摇摇:形容心神不安。
4.此何人哉: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5.噎(yē 耶):忧深气逆不能呼吸。
【F-065】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二首静女PPT课件
![诗经二首静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5422c82f60ddccda38a0f5.png)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 , 共收入从 西周初期 到 春秋中期 约500年 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分为“风”、 “雅”、“颂”三类,题材广泛,普遍 运用 赋 、 比 、 兴 的手法,语言 以 四言 为主,朴实优美,音律和谐 悦耳,其中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 艺术形式。
第1页/共23页
第4页/共23页
静女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静:娴静,文雅。 • 其:形容词词头。 • 姝:美丽。 • 俟:等候。 • 城隅:城上的角楼。
爱:通“薆” ,隐藏。 见:通“现” ,出现。 搔:挠。 踟蹰:走来走去。
第5页/共23页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男子的视角。
静女在男子眼中的形象? (从原诗 中找出相应的词)可以看出男子怎 样的感情?
静,姝,娈,美 充满了爱慕之情
第13页/共23页
分析精彩画面
A第一章主要描写什么内容?
第一章前两句交代事情的起因,一个漂亮的姑娘 约小伙子到城头约会,这两句很好地表现小伙子 赴约时那种激动、幸福和不无得意的心情。后 两句笔锋一转,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急 得抓耳挠腮,不知所措。
• 娈:美好。 贻:赠送。 • 彤管:红色的管萧 有:形容词词头。
炜:鲜明有光。 • 说:Yuè,喜爱。 怿:喜爱。 • 女:通“汝”,你,指”彤管”。
第6页/共23页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 归:通“馈”,赠送。 • 荑:初生的茅草。 • 洵:确实。 异:与众不同。 • 匪:通“非”。
1.相传《诗经》是由孔子收集编撰而成。 原本只称《诗》,是儒家“五经”之首, 因此又称《诗经》。 2.《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静女》公开课教案
![《静女》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69e64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a.png)
《静女》公开课教案《静女》公开课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静女》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静女》公开课教案1学习目标:1、了解并识记《诗经》的相关文学知识。
2、理解诗歌大意并积累相关的字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静女》的感情基调,体会男女主人公纯真、热烈的爱情。
情感目标: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建立健康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背诵,理解诗歌内容进行创作。
2、通过指导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
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刚从初中到高中过渡,他们学习过《关雎》《蒹葭》对诗经中的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对周初时代的爱情有一定的理解;喜欢诗歌,有学诗的“动机”。
教学媒介多媒体,多屏互动教学内容一、新课导入:播放经典永流传中《关雎》的演唱引出关于爱情诗的问题,在滚滚红尘之中面包和爱情同学们选择哪一个?从而引出《诗经》中的另外一首《静女》。
二、温故知新1、初读:读准字音让同学把读音填在大屏幕上,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2、通假情况的检查明确:(1)爱而不见:爱:通“薆”,隐藏,遮掩。
(2)见:通“现”,出现。
(3)说怿女美:说:通“悦”,喜爱(4)女: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5)自牧归荑:归:通“馈“,赠送。
(6)匪女之为美:匪:通“非”,不是。
3、字词的疏通是朗读的基础,解决了字词,大家自由朗读一分钟,然后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声音带领大家走进这首诗歌,(正音、通假字)4、播放名家范读,带同学们走进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引导学生在再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意境)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全诗讲的主要内容,一位同学进行概括。
教师明确在绘画艺术上有一种手法叫留白,文学作品中也是,寥寥数笔把人和事概括清楚,需要读者运用无限的想象空间去填充,这首诗一共三个章节,小组合作探究运用这样的艺术概括三个小故事,可以起题目。
《静女》课件 ppt课件
![《静女》课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b855f2f524ccbff12184f1.png)
词义疏通
• 邶风·静女
(Shū,美丽) (城上的角楼)(通“现”,出现)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sì,等待) (通“薆”,隐藏 )(chíchú,犹豫徘徊 )
(luán,美好) (tóng,深红色)
通“悦” (yì,喜爱)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静女》课件
段落翻译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 首踟蹰。
• 那个姑娘文静而漂亮,暗中相约我在城 角的地方相见。我如期而至但她却没有 出现,急得我搔首弄发心彷徨
《静女》课件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 怿女美。
• 那个姑娘纯洁而美丽,送我一束红管 草携带着淡淡的幽香。红管草发出闪 闪的光芒,我非常高兴,因为它是美 丽的姑娘(所赠《)静女》课件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 形象? 少女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情态 “我”的憨厚、真诚以及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 的心情
《静女》课件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的情景。
“彤管”作用如何?这一章表达“我”对少 女怎样的感情? “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 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 “静女”的爱恋。(双关语)
答案一: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静女”冲破了精 神的束缚和世俗的偏见,主动站立于追求自由幸 福的人生平台上,将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信物” 送给心上人,这表明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 纯真爱情的虔诚。如果写男子,她则由主动变被 动,这就不能突出表现她对自由幸福的强烈追求。
《静女》课件
• 答案二:
• 写“静女”不仅表现了她对爱情的追 求,对幸福的憧憬,而且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 会男女平等的追求。
诗经两首 静女 上课版
![诗经两首 静女 上课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37040c6bd97f192279e953.png)
风—十五国风,地方民歌。
雅—大雅和小雅,宫廷乐
歌。
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
直言之也
颂—宗庙祭祀乐歌。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物 ——【明】朱熹
何为“比、兴”?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起兴+寄托
“比兴”合一,固定为一个词。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中国 诗歌的一种最常见的表现技法,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旁白:‚红色,那分明是心的颜色!红色,那分明是火的颜色! 红色是爱情的见证,更象征着爱情的真挚和热烈!‛) 男(深情地) ‚在天愿为比翼鸟!‛ 女(眼含热泪)‚在地愿为连理枝!‛
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时间:月儿西沉 地点:郊外 旁白:(阿康和丽丽在郊外散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 烟翠。) 女:(弯腰采了一棵纯白的荑草,双手递给了小伙子。)‚阿康,你看 这草儿美不美?‛ 旁白:(白色是雪的颜色,是云的颜色,象征着爱情的高尚和淳朴。) 男:(郑重地接过了草,不看草,却拉住姑娘手,盯着姑娘目不转睛地 看。看得姑娘直低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草儿虽美,你比草儿美万倍!‛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男:‚执子之手,‛ 女:‚与子偕老!‛
闲雅姑娘真美丽, 等我城上角楼里。 故意逗人不露面, 来回着急抓头皮。 闲雅姑娘美娟娟, 送我笔管红艳艳。 红色笔管光闪闪, 喜爱你的美容颜。 送我嫩茅自郊外, 嫩茅确实美得坚。 不是嫩茅有多美, 只因美人送得到。
四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该诗歌 的三个章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出来(比如xx图)
第一幅画面:约见图
姝、俟、踟蹰(也作‚踟躇‛)、 娈、贻、 彤、炜、怿、荑 通假字:
《诗经》全文:静女(带注释和译文)
![《诗经》全文:静女(带注释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c16d7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b.png)
《诗经》全文:静女(带注释和译文)《诗经》全文:静女(带注释和译文)《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诗经》全文:静女(带注释和译文),欢迎阅读借鉴。
静女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女美⑦。
自牧归荑⑧,洵美且异⑨。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静:闲雅贞洁。
姝(shu):美好的样子。
②城隅:城角。
③爱:同“薆”,隐藏。
④踟蹰(chichu):心思不定,徘徊不前。
⑤彤管:指红管草。
贻:赠。
⑥炜:红色的光彩。
⑦说怿(yueyi):喜悦。
⑧牧:旷野,野外。
归:赠送。
荑:勺药,一种香草,男女相赠表示结下恩情。
⑨洵:信,实在。
异:奇特,别致。
译文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勺药本身美,宝贵只因美人赠。
读解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
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
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
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马克恩也说,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静女》课件
![《静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e670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a.png)
一章: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男女恋人相约的场景
• 哪些字词交待地点人物?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城墙上的角楼)
•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 形象? 少女(女主人公)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情态 。 “我”(男主人公)的憨厚、真诚以及未见恋人的焦 灼、忧虑的心情 。
• 这一章写了什么内容? 描写两人见面后的情景。
• “荑”只是一根野外茅草,为何“我”觉得它 “美且异”? 爱屋及乌,凸现单纯的爱恋之情。
人物形象
• 从诗歌的内容可以看出女主 人公是一个活泼、调皮、大 胆的女子,敢于邀请男主人 公约会,又故意调皮地躲起 来。
• 从诗歌内容就可以看出小伙子 是一个十分憨厚、痴情的人。 收到姑娘的邀请时他是多么开 心得意,面对姑娘的礼物时他 巧妙地运用双关语赞美礼物和 姑娘。约会后还不忘夸一番姑 娘和礼物。 双关:言在此,意在彼。 彤管、荑
luán yí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wěi yuèyìrǔ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kuìtí xún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rǔ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总结通假字
• 见:通“现”,出现。 • 爱:通“薆”,隐藏,遮掩。 • 说:通“悦”,喜爱。 • 女:通“汝”,你,这里代指彤管。 • 归:通“馈”,赠送。 • 匪:通“非”,不是。
静女
静女其 姝,俟我于城隅。
娴静的姑娘真美丽,约我等在城角上。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故意躲藏不出现,让我焦急徘徊地等待。
静女其 娈, 贻 我 彤管。
娴静的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管草。 彤管有炜, 说 怿 女美。
彤管鲜红有光彩,爱你的颜色真鲜艳。
诗经二首静女黍离讲义
![诗经二首静女黍离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067acf2195f312b3169a5a5.png)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闵宗周也。周大夫行 役,至于宗周。过故 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宗周之颠覆,彷徨 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毛诗小序》
西周——周幽王
周平王(宜臼) 镐京(西安)——洛邑(洛阳)
东周(春秋战国)
黍稷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 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秦风· 蒹葭》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 木瓜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 桃夭》
物象解读
“黍稷”——“后稷”——“社稷”
(“黍稷”特殊的文化意蕴及在周人心目中的地 位)
诗意解读
“此黍”——心中的王朝社稷 “彼黍”——眼前之离离黍稷
祖宗安魂之地,君臣立命之所
(一黍一摇,摇落亡国之痛; 一黍一悲,悲诉故国之思 )
(哀痛亡国战乱、表达故国之 思 )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bfcd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9.png)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静女《诗经•邮风》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邦风•击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一《诗经•王风•采葛》《诗经》里的爱情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运用学习《诗经》重章叠唱的手法,体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领会其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揣摩凝练的诗歌语言,概括男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了解《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
二、走进《诗经》风:十五国风。
大多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
雅:大雅、小雅。
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颂: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曲,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有“周颂”、“鲁颂”、“商颂二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J借助他物作为开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开端。
二、走进《诗经》诗经六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J硕女:贤德之女。
娴女:文静,稳重的女孩。
《诗经•那(bei)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邢,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题目。
三、解题及评价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1、《那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2、《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完整word版,《诗经_静女》教案.docx
![完整word版,《诗经_静女》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00a1f1b0029bd64793e2c94.png)
《诗经 ?静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2.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 :1 .继续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2.背诵课文。
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结合高考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等的要求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2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传承文化精神。
教学重点1.通过准确、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 领会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妙处。
2.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诗中女主人公形象的把握。
教学方法诵读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法、训练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进《诗经》,简介《诗经》同学们,中国古诗中有无数的名句,是经过了几千年时间的洗礼而沉淀下来的,如美酒般香醇。
其中有许多爱情名句值得我们咀嚼,下面老师起头,同学们来接吧!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子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同学们这些爱情名句出自于哪里吗?(学生回答)《诗经》。
请你们在回忆初中所学的基础上说说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学生各抒已知,教师总结归纳播放课件)社会生活,它成书于春秋时期,共 305 篇。
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
“颂” 是宗庙祭祀的颂歌。
“雅” 是宫廷乐歌。
“风” 绝大多数是十五国民间歌谣。
诗经《静女》课件
![诗经《静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2eb8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b.png)
诗经《静女》课件一、诗经概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共计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共160篇,分为十五国风;“雅”是宫廷正声,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
诗经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静女》文本解读《静女》是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属于“邶风”部分。
这首诗以男女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男主人公的叙述,描绘了一位美丽、纯洁、温柔的女子形象,表达了男主人公对她的爱慕之情。
全诗共四章,每章四句,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情感真挚。
1.第一章:男主人公赞美女子的美貌,以“静女其姝”开篇,表现了女子美丽动人的外貌。
接着,男主人公以“俟我于城隅”表达了自己急切地想与女子相见的心理。
2.第二章:男主人公描述了女子的品德,以“静女其娈”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可爱。
男主人公表示愿意为女子“搔首踟蹰”,展现了自己对女子的深情。
3.第三章:男主人公再次赞美女子的美貌,以“静女其茂”形容女子的美丽。
同时,男主人公以“彤管有炜”比喻女子的品德,表达了自己对女子的敬仰。
4.第四章:男主人公表达了自己对女子的爱慕之情,以“匪女之为美”强调女子美丽的外表并非他爱慕的唯一原因,更看重女子的品德。
男主人公表示愿意与女子共度余生,以“及尔偕老”作结。
三、《静女》艺术特色1.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中的诗歌大多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形象。
《静女》一诗,男主人公通过对女子的赞美和描绘,展现了自己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同时,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彤管有炜”、“匪女之为美”等,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
2.重章叠句的结构:诗经中的诗歌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使诗歌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诗经二首静女黍离
![诗经二首静女黍离](https://img.taocdn.com/s3/m/d0ba9c2df121dd36a22d8235.png)
醉。
写心理:青年之恋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牧:野外。归:通“馈”,赠送。荑:白 茅牙,爱情的象征。洵:实在。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女:通“汝”,此处指“荑”。判断句, 前半句为否定判断,后半句为肯定判断。 写男青年又想起姑娘送给他的“荑”,
既好看又奇异,自己特别喜爱,因为其中 蕴含姑娘相赠的情意——“美人之贻”。
内容。
★ 句子:
基本句式是四言,朗读时一般读成“2—2”节拍。
★ 结构:
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 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 语汇:
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
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
整体 感知
★ 《邶风·静女》写青年男子与心爱的姑 娘的一次约会。
《王风·黍离》
-
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孔 子
-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秦风·蒹葭》
-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木瓜 》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
(邶风)
女静
-
邶风·静女
写心理:青年之诚
-
《静女》的艺术
由静女而彤管,由归荑 而静女之情,把人、物 与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 青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男青年的形象活灵 活现,他的恋情也真实感人。 此外,诗歌采用重章复唱,巧妙选用细节, 风格朴实,也增添了艺术魅力。
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
![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1bda0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3.png)
《诗经·两首氓静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经》中的两首氓静女诗篇;(2)理解两首诗篇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和寓意;(3)分析两首诗篇在《诗经》中的地位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诗篇;(2)学会欣赏《诗经》中的优秀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经》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3)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关注人性、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1. 两首诗篇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2. 两首诗篇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和寓意;3. 两首诗篇在《诗经》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诗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2. 诗篇寓意深刻的内涵解读;3.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诗篇所传达的价值观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两首诗篇的深入研究,了解诗篇的背景、作者、语言特点等;2. 学生准备:预习两首诗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古代文化常识;3. 教学资源:PPT、教材、参考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经》的地位和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诗篇的,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诗篇,体会语言美;(2)学生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解读诗篇中的字词和句子;(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解答疑难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首诗篇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和寓意;(3)教师讲解两首诗篇在《诗经》中的地位和影响。
4. 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与两首诗篇相关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寓意;(3)全班交流,分享案例分析心得。
5.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朗读两首诗篇,体会语言美;(2)学生表演诗篇中的场景,感受诗篇的魅力;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邶风·静女》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
![《邶风·静女》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a4d2f9f7482fb4daa48d4b59.png)
新课学习
(二)重章叠句: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本诗的部分内容反复使用了相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也很相似, 这种艺术手法叫“重章叠句”。通过反复的吟咏,能造成一唱三叹的 艺术效果,有助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章叠句为《 诗经》所首创,正因为它在传情达意上的巨大作用,所以广为后世诗 歌使用。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在歌曲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单元·第1课
《邶风·静女》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习《静女》中“赋”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3.掌握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4.感受诗中静女的形象美。
新课导入
一.真情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更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关于 爱情的诗句,我们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敬请各 位老 师提 出宝 贵意见 !
新课导入
《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关于赋、比、兴的解释, 有很多说法,在这里,我们只引用朱熹的话加以说明:赋者,铺陈其事 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辞也。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诗经》“六义”。
新课学习
三.学习本诗 1、初读诗文,纠正字音 姝 ( shū ) 俟 ( sì ) 娈(luán) 贻(yí) 洵(xún) 匪女(rǔ ) 归(kuì)荑(tí)
新课学习
没有直接说“我喜欢静女”或“我喜欢你”,而是先说我喜欢 “有炜”的“彤管” “洵美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 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因为喜欢静女,才喜欢“有炜” 的“彤管” “洵美且异”的“荑”草,爱屋及乌。这里,男主人 公先说喜欢“有炜”的“彤管” “洵美且异”的“荑”草,就是 为了后来表达喜欢静女。
诗经二首说课 PPT课件 人教版
![诗经二首说课 PPT课件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8af5ce910ef12d2af9e73c.png)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诗歌中表达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出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准确 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学法指导
诵读体悟 迁移运用
教学方法 指导诵读 探究讨论法 拓展迁延法
课前准备 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细读学《静女》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0bb3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4.png)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27张PPT)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诗经·邶风·静女》教学目标: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概括《静女》的大意;掌握《静女》的艺术手法;分析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体会《诗经》中的爱情观。
预习检查: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共收入从______到________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诗经》原来称为《_____》或《______》,到西汉,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3、《诗经》按其体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____、____ 、____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
4、《诗经》的句式,以______言为主,章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_、反复吟唱。
5、“四书”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五经”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查: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诗歌总集_,共收入从春秋到西周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诗经》原来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3、《诗经》按其体制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
4、《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章法上的特点是:重章复唱、反复吟唱。
5、“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6、“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二首说课ppt
![诗经二首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835c47a98271fe910ef9bc.png)
布置作业
1合理想象,补充细节,将《静女》改写成小 故事。 2查找资料,制作一张《诗经》资料卡,并给 大家推荐一首《诗经》中你喜欢的作品。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诗经两首静女教案设计范文诗经静女课件(三篇)
![诗经两首静女教案设计范文诗经静女课件(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4efc5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6.png)
诗经两首静女教案设计范文诗经静女课件(三篇)诗经两首静女教案设计范文(推举)一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4、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诗经·小雅·斯干》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卫风《硕人》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1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诗经两首静女教案设计范文(推举)二诗经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⑴了解《诗经》的根本学问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⑵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⑶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力量目标:⑴在熟读成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形象思维力量。
⑵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力量。
3、德育目标:正确熟悉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妙爱情的追求和憧憬。
【教学重点】1、制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仆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点拨争论法。
3、品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
今日,我们将在灿烂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一颗最遥远但又最光明的星斗──《诗经》,来一同观赏她那雍荣高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二、资料助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
这首诗作于西周灭亡后: 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 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 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 伤的诗。
【题解】
《黍离》选自《诗经· 王风》,采于民间,是 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基本产生于西周初 叶至春秋中叶,距今三千年左右。关于它的缘起, 毛诗序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 至于宗周,过宗庙公室,尽为黍离。闵宗周之颠 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这种解说在后代 得到普遍接受,黍离之悲成为重要典故,用以指 亡国之痛。
关于《诗经》 ——手法
★《诗经》的诗以四言为主,其间杂有二言 八言不等,多采用重张叠句。 主要有“兴”“比”“赋”三种表现手法: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比:借物托情。 赋:铺陈叙事。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兴、比。
(邶风)
静 女
正音朗读(“二二”拍)
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yú)。爱而 不见(xiàn),搔首踟蹰(chí)(chú)。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 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 了解我的人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 我有所求。浩渺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 成的呢?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 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 昏沉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 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 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主旨:
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 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 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 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 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 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 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 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 状,“三章只换六字,而 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方 玉润《诗经原始》)。
艺术手法:叠字 押韵 重章叠唱 比兴 1、比兴手法,“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这里也用黍稷的生长来比喻诸侯的强盛,王室的 衰微。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牧:野外。归:通“馈”,赠送。荑:白茅 牙,爱情的象征。洵:确实。异:与众不同。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匪:通“非”,不是。女:通“汝”,此处指“荑” 判断句,前半句为否定判断,后半句为肯定判断。 写男青年又想起姑娘送给他的“荑”, 既好看又奇异,自己特别喜爱,因为其中 蕴含姑娘相赠的情意——“美人之贻”。 写心理:青年之诚
2、重章叠唱的手法,对仗得更工整,全诗三章, 只有个别字词发生了变化,如“苗”、“穗”、 “实”、“摇摇”、“如醉”、“如噎”。 3、押韵:如“摇”和“ 苗”,“穗”和“醉”
}
音 乐 美
哀痛亡国战乱 表达故国之思
《静女》的艺术
由静女而彤管,由归荑
而静女之情,把人、物
与情巧妙地融合起来,
表现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男青年的
形象活灵活现,他的恋情也真实感人。 此外,诗歌采用重章复唱,巧妙选用细 节,风格朴实,也增添了艺术魅力。
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
整体 感知
★ 《邶风·静女》写青年男子与心爱的 姑娘的一次约会。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11.实:籽粒。 12.噎 :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 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 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 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 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静女其娈(luán),贻(yí)我彤(tóng)管。彤 管有炜(wěi),说(yuè)怿(yì)女(rǔ)美。 自牧归 (ku ì ) 荑 (t í ) ,洵 (x ú n) 美且异。匪 (fēi)女(rǔ)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其:实在,加强语气。姝:美丽。 俟:等待。隅:角落。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爱:通“薆”,隐藏。 见:通“现”。踟蹰:徘徊犹豫。 写姑娘约“我”在城墙角落相见,却一 直不出现。急得“我”抓耳挠腮,不好。贻:赠送。彤:红色的。 管:管状初生的草,一说为一种管状乐器。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有:形容词词头,无义。炜:红而有光。 说:通“悦”,高兴。怿:喜欢。 女:通“汝”,你,此处指“彤管”。 写男青年在等待中想起姑娘那么漂亮, 送给自己的“彤管”那么好看,令自己陶 醉。 写心理:青年之恋
黍
离
《诗经· 王风》
五谷杂粮:稻/麻、黍、稷、麦、菽(豆类)
《诗经· 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 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 其地产生的诗歌便称为“王风”。 原本高高在上的周王室,沦落到与诸侯 平起平坐的地位,王室日趋衰微,因此“王 风”中多乱离之作!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
二 首
《静女》
《黍离》
关于《诗经》——地位
★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 集。 ★ “五经”之一:诗、书、礼、易、春秋 ★ “六艺”之一:诗、书、礼、易、乐、 春秋
关于《诗经》——内容
★ 共305首,又称《诗》《诗三百》,反映 西周至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 《诗经》分为“风”“雅”“颂” 三大 类。 风:即15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160篇。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 的宫廷乐曲歌词;105篇。 颂:宗庙祭祀乐歌;40篇。
1.黍 :一种农作物,即糜子,子实去皮 后叫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2.离离:庄稼一行行排列的样子。 3.稷 :谷子,一说高粱。 4.行迈:道上走。行:道。迈,行。 5.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 6.中心:内心;
7.摇摇:心神不宁。
8.谓:说 9.悠悠:遥远的样子。 10.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