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法显

合集下载

法显对汉地戒律的贡献及其对现世的社会影响

法显对汉地戒律的贡献及其对现世的社会影响

史上地位显赫 , 中国佛教文化和古代史地文化具有卓越贡献。他在天竺1余年 间, 摩诃僧祗 对 o 得《
众律》 《 、 萨婆多众律》 各一部 , 于师子 国写得《 弥沙塞律》 一部。这些律典就 包含 了四部律 中的三部。
他 对 中土佛教 戒律 建设 作 出重要 贡献 , 功在 当代 , 利在 千秋 。
典籍 不多 。 我们 知 道 , 当时 的佛 教僧 团不 仅 戒律 制 度 不完 整 , 其是 关 于 戒律 中 的 “ 度 ” 尤 犍 部分 翻译 更 少 , 此便 不 知 道 有关 僧 团举行 授 戒 、 如 说戒 、
善极大地制约了佛教在 中国的发展。建立健全

我们 知道 , 佛教 在 中国的传播 , 一则是西 域僧人的东传 ,二则是我 国僧人的西行求法 。
在 法 显 之前 ,虽 然 已有朱 士 行 前往 西 域 求 法 ,
重要的学派 , 譬如 毗昙师 、 涅桀师 、 楞伽师 、 地
论 师 与摄论 师 等 。这个 时期 也是 中国佛教 的僧 团制 度 与思 想 义理 渐次 形 成 的关 键 阶段 , 隋 为 唐 佛教 的创 宗立 说奠 定 了文献 与思想 基 础 。东
诏 整顿 当 时的僧 团制 度 , 日 :大法 东迁 , 其 “ 于今 为 盛 , 尼 已多 , 顺 纲领 , 授 远 规 , 僧 应 宜 以济 颓

绪 。” 就是 说 , 团组 织本 应有 的生 活状 态就 也 僧 是 清静 的 , 具 有 与世 俗 生 活 迥然 有 异 的 品格 应
收稿 日期 :0 0 0 — 9 2 1- 6 1
作者简介: 董永 刚(9 5 )男 , 17 一 , 山西黎城人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 史所副研究员 , 研究方 向为 中国古代史。

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

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

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作者:暂无来源:《前进》 2021年第1期法显(约317—420),俗姓龚,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

东晋时代著名高僧,杰出的历史学家、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是西行求法,陆去海回,并带回大量梵本文献的第一位中国僧人。

舍身求法辟荒途法显有兄三人,都在童年夭亡了,父母唯恐“祸以次及”,他刚满三岁,就被送到佛寺做了沙弥。

法显从小对佛教就很虔诚,青年受了大戒,行为更是严谨,史称“志行明敏,仪轨整肃”。

青少年时期的法显生活在南北分裂、兵荒马乱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当时的统治阶层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大力提倡佛教;加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人民,为了摆脱艰难困苦的生活幻想得到“神佛保佑”,也希望找到救星,于是,讲求行善罚恶、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的佛教,在山西境内便迅速传播并兴盛起来。

当时寺院占有土地日多,大批僧尼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上层僧侣穷奢极欲,引起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忧患,他们想通过传译印度戒律,建立、健全僧伽制度,以矫正时弊。

法显正是出于长期在佛教界的感同身受,出于对佛教现状的不满,慨然出国,寻求戒律。

对此,他在《佛国记》里写道:“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元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

”东晋隆安三年(399),已六十余岁高龄的法显与慧景等五人自长安(今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求法,开始了长达十五年艰苦卓绝、几经风险的漫长求法历程。

他们西涉戈壁,越葱岭,周游天竺(古印度),再由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航行印度洋,从耶婆提国(今一说印尼苏门答腊,一说爪哇岛)北上,飘流到青州长广郡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最后抵达建康(今江苏南京)。

在外的十五年里,法显途经三十多个古国和地区,包括了我国的西北与南海、东南沿海等地和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此行规模为中外交通史上前所未见。

追怀法显大师

追怀法显大师

074I Culture文化追怀法显大师文/龚义成《佛国记》I贵阳85史2019年第2期卜第■075在佛教传入中国的煌煌历史中,有一个伟大的高僧,他首开西行取经的道路,取回大量佛经典籍,历尽艰辛回国后,又潜心翻译补正注疏。

并且还将域外取经十四载的经历见闻写成一部世界名著《佛国记》。

在他完成佛教史上这一宏伟壮业二百多年后,唐朝高僧玄奘大法师沿着他当年探寻的路径,再次赴印度取经。

这个生在东晋十六国动荡时代的一代佛教宗师,就是法显大法师。

一千六百多年前,平阳郡武阳(今襄垣县)上马乡龚家庄的一户龚姓人家,又添了一个新生儿。

父母欣喜之余,一丝隐忧重上心头——因为在这个新生儿之前,龚氏夫妇接连生过三个聪明俊秀的儿子,但都在童年时不幸夭折。

人到中年的龚氏夫妇对这个孩子千般呵护万般疼爱,但孩子到了三岁,身子仍很孱弱,不时有伤风咳嗽的小恙。

接连痛失三个幼子的不幸遭遇已在他们心头叠化成了一道魔影。

族人说,为了这孩子顺利长大成人,不如暂且渡给宝峰寺的和尚,待来日成人,经得起生活的风风雨雨,再还俗不晚。

就这样,三岁的他成了这个佛寺里最小的沙弥。

小沙弥在寺院一天天顺利长大,在师父的教导下,他晨诵佛经夜读佛典,潜心修持又极善领悟,汉字佛经兼修,研习劳作并行,不仅聪明颖秀,而且体魄矫健。

十岁那年,辛劳一生的父亲去世,叔父来到寺院,谢了寺院方丈的教养之恩,要领他还俗回家,持家奉母。

这时候的小沙弥,已对博大精深的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幼小的心灵已有了一份普度众生的情怀,他和叔父一起安葬了父亲,拜托叔父婶母照护好寡娘,然后回到寺院继续他的修行苦研。

这位颇有见识的叔父,见侄儿小小年纪有如此的人生主见和意志,没有再加劝阻。

不久母亲离世,安葬好母亲后,寺院从此成了他真正的家,神秘而博大的佛学成了他生命的全部世界。

二十岁那年,俗世生活中的男孩到了正式加冠行成人礼的年龄,法显则由仙堂山寺大方丈亲授,受了比丘戒。

他意识到自已的肩上必须担当起持戒修身,普度修缘的佛家大任。

东晋高僧法显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探析

东晋高僧法显在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探析
做沙弥 , 2 0 岁 的时候受 比丘戒 。 经 常感叹 当时 的佛 学 以称 得上是 伟大 的时代 ,佛 教 的传 播促 进 了翻译事
律藏 比较 残缺 。遂 立志 要到 天竺等 地寻求 。于公 元 业的 发展 ,而翻译事 业 的发 展极 大地促 进 了中外文 3 9 9 年 和道 整 、 慧景、 慧应、 慧 嵬等人 到天 竺求法 。游 化交 流。 在 中国和印度 的文化 交流 中 。 主要是 以佛教 遍 了天 主的东南西 北全 国 , 获 得 了梵 文本 的佛经 《 杂 作 为 载体而不 断活跃起 来 的 。法显 正是 东晋时代 顺
f 关键词1 佛 学 ; 东晋 高僧 法显 ; 中印 ; 文化 交流 ; 功 能作用
【 中图分类号】 【 G 0 9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4 2 4 4 1 2 0 1 3 ) 0 3 — 1 l 7 — 3



导 言
中国和 印度 的文化 交流尤 其是 宗教文 化交 流可 以说 是源 远 流长 ,具 有悠久 的历史 和丰 富生动 的交 流事
中 国佛 教 进 行 了不 断 的革 新 并取 得 十分 卓 越 的 贡 教 的背景下 , 因为佛 教并非 本土 宗教 , 是从 国外传播 献, 是古代 中国第 一位 到海外 求法取 经 的大师 。 是 一 过来 的 , 所 以对 于佛 教典籍 的 翻译 就显 得尤其 重要 。 位杰 出的佛 学家 、 翻译 家和旅 行家 。法显 3 岁就 出家 汉唐期 间 。是 中国古 代 的翻译事 业最 为繁荣甚 至可
东晋高僧法显在 中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探析
高海燕
( 宁夏 师范学 院党委宣传 部 , 宁 夏 固原 7 5 6 0 0 0 )

法显名言名句

法显名言名句

法显名言名句
法显可是东晋时期的高僧呀!他留下了不少名句呢。

“法显说:志行明敏,仪轨整肃。

”就像我那次见到一个特别认真的小朋友,站得笔直笔直的,做事特别有条理。

“法显说:忘身求法。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有人为了学习一门技艺,连饭都顾不上吃,一门心思全在那上面。

“法显说:不避险难。

”就像有次我去爬山,遇到很难走的路,但还是咬牙坚持往上爬。

“法显说:勇猛精进。

”感觉就像我们隔壁的叔叔每天都早起坚持锻炼,从不偷懒。

“法显说: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就像我们学习一门课,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兴致勃勃,到最后能坚持到底的却没几个。

“法显说:精进不止,不忘初心。

”记得有次我参加一个活动,一开始大家都充满热情,到后面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那些始终记得最初目的的人还是继续努力。

“法显说:道由人弘。

”就如同在一个团队里,大家齐心协力去发扬一种好的精神,把它传播得更远更广。

“法显说:以戒为本。

”就像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这是我们安全出行的根本呀。

作品注释

作品注释

(1)法显(约337-422):东晋高僧。

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人。

3岁出家,公元399年,六十五岁的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西渡流沙,越葱岭至天竺(印度),历时14年,游历29国,历尽艰险,于412年七十八岁时回国。

法显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名僧,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一生翻译了大量佛经,另撰有《佛国记》,记录了他的行程及见闻。

(2)玄奘(602-664):唐代著名高僧,俗称唐僧。

本姓陈,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10岁进入佛门。

627年(贞观三年)离开长安西行,历经沙漠、雪山等艰危之地到达天竺,游学取经。

19年后,于645年带着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著有《大唐西域记》,记述了沿途各国的自然地理及政治经济状况。

(3)塔克拉玛干大戈壁:位于新疆南部,在塔里木盆地中部,主要是流动沙丘。

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

它占全国沙漠面积的47.3%,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排名第六。

酷暑时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蒸发量高于降水量,被称之为"死亡之海",维吾尔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

(4)腾格里沙漠:中国第四大沙漠,位于内蒙古和甘肃省境内,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

沙漠中部、南部和北部洼地里,有大量植被。

1958年开始进行治沙工作,营造防护林带成百条,封沙育草,使通过沙漠的包兰铁路通行无阻,是中国治沙科学上的一项巨大成就。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赏析作者首先提到沙漠恶鬼和热风现象,将自己要解说的对象引出。

作者没有一般地提出问题,而是借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的文章做引子,表明对这种奇怪现象的困惑由来已久。

可是文章没有紧接着对这些奇怪现象作科学说明,却说解放以后人们并没有遇到"鬼怪离奇的东西",用了二个疑问句"这是什么缘故呢?""沙漠里真有魔鬼吗?"使原有的困惑更加扑朔迷离,读者更急于想知道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位高僧都曾去过印度取经,这两位法师竟让玄奘自愧不如!

三位高僧都曾去过印度取经,这两位法师竟让玄奘自愧不如!

三位高僧都曾去过印度取经,这两位法师竟让玄奘自愧不如!本文导读:玄奘,俗姓陈,名袆,被世人称之为“唐三藏”,年幼时,家里十分贫困,于是玄奘在13岁时,便在洛阳出家,年少的玄奘十分聪慧,整日刻苦专研佛学,隋末唐初,各家学派十分混乱,玄奘为更好的研究佛学,便决心到天竺(古印度)取经,一来可以丰富自己,二来可以更深入地学习佛经、佛法。

玄奘这一去,就是二十年,在这期间,他专心在那烂陀寺学习,时常跟当地佛学专家探讨,因其对佛学的独特见解,玄奘的名气开始逐步提升,他学佛有成后,携带者657部经书,回到了长安。

从此,玄奘带着弟子开始宣传佛法,并和弟子共同翻译出75部经、论著作。

法显,东晋高僧,出身于平阳郡一个姓龚的人家,他有三个哥哥,但均年幼夭折,父母为保他平安,在法显三岁的时候,便送他去当和尚,两相比较,法显出家比玄奘还早10年,与玄奘相同,他也去过古印度取经,法显去的时间远比玄奘早,因此法显又为称为中国海外取经第一人。

最让玄奘比不了的是,法显大师为追求佛学的更高境界,他在65岁的时候,依旧坚持出游,花费十三年的时间,从亚洲大陆穿行到南海洋路,在此期间,他一共走了二十多个国家,法显在取经的过程中,跋山涉水,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正如他说的“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等他再次回到祖国的时候,已经87岁了,在出游的期间,他留下来一部又一部的杰出作品,如《佛国记》。

义净法师,出生于公元前635年,他一生先后译出佛经107部,428卷。

他十四岁出家后,以玄奘法师为自己的榜样。

在取经所走道路的选择上,义净比玄奘更传奇,玄奘取经皆循陆路,而义净却由海陆往来,以至于他在南海遭遇两次狂风暴雨,险些丢掉性命。

693年夏天,义净取经归来,抵达洛阳后,武则天特意为义净举行了欢迎仪式,并亲自出城迎接,这在当时可是十分了不起的。

比如玄奘取经回来后,虽然也有欢迎仪式,但并不是唐太宗亲自迎接,而是大臣房玄龄出城迎接的。

因此,从当时帝王的欢迎仪式上对比,义净的规格,明显要高于当年的玄奘。

法显传读后感

法显传读后感

法显传读后感篇一法显传读后感最近读了《法显传》,这感觉,怎么说呢,真的是太震撼我啦!法显这位高僧,他的经历简直就像是一部超级冒险大片。

我就在想,他是哪里来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那么多的艰难险阻啊?也许是心中那坚定的信仰吧。

他一路上经历的那些事儿,让我觉得可能换做是我,早就打退堂鼓了。

什么恶劣的天气、缺吃少喝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危险,这都没把他打倒。

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是我,能坚持下去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他在沙漠中艰难前行的身影,那画面感超强的。

风呼呼地吹着,沙子打得脸生疼,他却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没有丝毫退缩。

这让我想起自己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放弃的那些时候,哎呀,真的是太惭愧啦!法显的故事也让我思考,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太安逸了?稍微有点不如意就抱怨连天。

看看人家法显,那才叫真正的坚强和勇敢呢!不过我也在想,法显这么执着地去求法,是不是有点太一根筋了?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伟大的精神,可我有时候就觉得,是不是也应该多考虑考虑现实的情况呢?但转头又一想,可能正是这种一根筋,才能成就他的伟大吧。

总之,读完《法显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子里乱糟糟的,一会儿佩服他,一会儿又有点小质疑,这感觉真的是复杂极了。

篇二法显传读后感嘿,朋友们!我刚读完《法显传》,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法显的这段旅程,哇塞,简直让人惊掉下巴!我就一直在琢磨,他到底是咋想的,要去受那份罪?可能对于他来说,追求佛法的真谛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儿吧。

你想想,那一路上,风餐露宿的,他难道不害怕吗?我觉得我肯定怕得要死。

他走过的那些地方,什么高山大河、荒无人烟的沙漠,我光是想想都觉得腿软。

这让我不禁自问:“我能有他那样的勇气吗?”答案八成是不能。

书中描述的那些艰难场景,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在我脑海里不断闪现。

法显在狂风中艰难地稳住身形,在饥饿中仍然坚定地前行,这画面太有冲击力了!我有时候都有点怀疑,这故事是不是太夸张啦?但转念一想,也许在那个时代,这种艰辛就是常态。

法显

法显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说到“西天取经”,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唐僧。

其实早在玄奘之前两百多年,就有人已经完成了一次取经大业,此人就是高僧法显。

法显本姓龚,3岁从宝峰寺出家做沙弥,20岁受比丘戒。

常慨叹律藏残缺,誓志寻求。

遂于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和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前往天竺求法。

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今新疆和田),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经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达天竺(今印度)境,又横穿尼泊尔南部,至东天竺,在摩竭提国(即摩揭陀)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学梵书佛律。

与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天竺,法显乃取海路单身回国。

他由东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加尔各答西南之德姆卢克)乘商船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留2年,续得经本,再乘商船东归,中途经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换船北航。

在今山东半岛南部的崂山附近登陆,转取陆路,于义熙九年(413年)到达建康(今南京)。

义熙十年(414年),他写出历时13年远赴天竺游30余国,的旅行经过,两年后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

现存较早的版本是宋代藏本。

后圆寂于荆州辛寺。

《法显传》又称《佛国记》、《佛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等。

书中记述的地域甚广阔,对所经中亚、印度、南洋约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都有所述及,是中国和印度间陆、海交通的最早记述,中国古代关于中亚、印度、南洋的第一部完整的旅行记,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法显65岁出游,前后共走了三十余国,历经十三年,回到祖国时已经七十八岁了。

历史趣谈同样是西行为什么法显的名气没有玄奘高?

历史趣谈同样是西行为什么法显的名气没有玄奘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同样是西行为什么法显的名气没有玄奘高?
导语:法显大师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
法显大师
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

法显大师剧照
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

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了。

这个人法号法显。

法显长大后,研习佛教,发觉佛教经卷根本不齐全,因而有了往西方寻找更丰富的佛教经卷的想法。

法显和其他几个僧人结伴一起从长安开始经过河西走廊一路向西经过张掖,然后又到了敦煌一直到了国外。

法显出发的时候六十岁,经过十五年,途经三十个国家,取得了百万字词的经卷。

法显历经无数苦难,克服路途遥远,言语不通等各个阻碍,以非凡的毅力和对佛学的真正信教为动力,开创了东晋以来僧人向西求学的风气。

法显把求经路途所见所闻写成了文字,著为《佛国记》。

这本著作包括了异国的风土民情,佛教发展的状况,翔实的阐述了自己的求佛经历和心得,成为了其他人出现西方国家的旅行指南。

近代许多国家都翻译了这部著作,它是现在保留的最早的古籍,其中记录的西域国家的各种民生地理情况成为了西域国家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法显求经回来,专心翻译了上百万字的经卷,极大的传播了西方的佛学教义,为我们佛教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生活常识分享。

《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原文及译文

《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原文及译文

?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原文(yuánwén)及翻译原文(yuánwén):释法(shì fǎ)显,平阳武阳注人也。

显有三兄,并夭亡。

其父恐祸及之,三岁便度为沙弥。

二十受大戒,志行明洁,仪轨整肃。

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

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等发自长安,西渡沙河。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

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耳。

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

有顷,至葱岭。

岭冬夏积雪,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

昔有人(yǒu rén)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梯。

又蹑悬絙过河数十余处。

仍度小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曰:“吾其死矣,卿可时去,勿得俱殒。

〞言绝而卒。

显抚之号泣曰:“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

凡所经历三十余国,至北天竺,后至中天竺。

显留三年,学梵书梵语,躬自书写。

于是(yúshì)显持经像去天竺,寄附商客到师子国。

显同侣十余,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常怀悲慨。

忽于玉像前见商人以晋地一白团扇供养,不觉凄然下泪。

既而附商人大舶还东。

舶有二百许人,值大暴风,舶坏水入。

众皆惶怖,即取杂物弃之。

显恐商人弃其经像,唯一心念观世音及归命汉土众僧。

大风昼夜十三日,吹舶至岛下,治舶竟前。

时阴雨晦冥,不知何之,唯任风而已。

假设值伏石及贼,万无一全。

行九十日,达耶婆提国。

停五月余,复随他商侣东趣广州。

举帆月余日,中夜忽遇大风,举舶震惧。

众共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不可以一人故,令一众俱亡。

〞欲推弃之。

所随商侣厉声呵曰:“汝假设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当见杀。

汉地帝王奉佛敬僧,我至彼告王,必当罪汝。

〞众相视失色,乃止。

既水尽粮竭,唯任风随流。

忽至岸,见藜藋菜仍然,知是汉地,但未测何方。

即乘小舶入浦寻村,遇猎者二人,显问:“此何地耶?〞猎人曰:“是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

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

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

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引言法显是中国东晋时代的僧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了印度本土的中国人。

中国历史上的佛教求法僧,最杰出、最有成就的,公推法显、玄奘和义净,其中法显的年代最早。

《法显传》是法显唯一的著作,写成于他归国后不久。

法显的事迹今天能为人所知,绝大部分亦依赖于此书。

但此书的价值,不仅仅限于记述了法显个人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人最早以实地的经历,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记载一千五六百年以前中亚,南亚,部分也包括东南亚的历史、地理、宗教的一部杰作。

与它同时,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人有类似法显的经历,或者写有类似的书,《法显传》因此有它的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这种地位和价值独有而不可取代。

今年是法显赴印求法归国的1590周年。

为了纪念法显,同时推动对法显与《法显传》的研究,本文拟就一百多年来《法显传》研究史做简要的回顾和考察,在某些问题上,也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一、19世纪以前法显从印度及斯里兰卡归国,义熙八年(412)在青州长广郡牢山即今天青岛的崂山登陆,第二年到达当时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

在建康,法显写成记载自己求法经历的《法显传》,写成的时间大约是在义熙十二年(416)。

《法显传》写成后,似乎一时流传颇广。

这在稍后编成的佛经经录的记载中可以得到证明。

[1] 流传的范围,虽然主要是在佛教徒中,但不仅限于佛教徒。

就佛教方面而言,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西行求法的高潮时期,《法显传》是法显印度旅程的亲身记载,既为中国人增加了有关印度和印度佛教的知识,也正好可以作为其他打算西行的求法僧的参考。

如果讲到对《法显传》的研究,佛教徒之外的学者则似乎做得还多一些。

最早的一位,现在知道的,应该是北魏的郦道元。

郦道元撰写《水经注》,广采群书作为资料,其中有不少是佛教徒的著作。

佛教徒的著作中,就有《法显传》。

《河水注》中,引用到《法显传》有二十多处,大多与北印度有关。

《水经注》一书,使用材料之丰富,考订推理之精到,语言叙述之优美,一千年来,一直让人赞叹不已。

法显简介——东晋高僧(山西临汾人)

法显简介——东晋高僧(山西临汾人)

法显简介冯春海法显(334—420年),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东晋高僧,中国到天竺取经求法的第一人,我国第一位游学生、留学生,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一带一路”拓荒者。

法显,俗姓龚,他有三个哥哥,不幸都在童年夭折。

父母担心他的命运,在他三岁时,便送他到寺院度为沙弥(小和尚)。

十岁时,父亲去世。

其叔父考虑到他的母亲寡居难以生活,要他还俗。

他此时对佛教的信仰已非常虔诚,对叔父说:“我本来不是因为有父亲而出家的,而是要远离尘俗。

”他的叔父也没有勉强他。

不久,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他回去办理完丧事仍回寺院。

有一次,他与同学数十人在田间割稻。

一些饥民来抢夺他们的稻谷。

诸沙弥吓得争相逃奔,只有法显一人站着未动。

他对那些抢稻谷的人说:“你们如果需要稻谷,就随意拿吧!只是你们现在这样贫穷,正因为过去不布施所致。

如果还抢夺别人稻谷,恐怕来世会更穷。

贫道真为你们担忧啊!”说完,他从容还寺,而那些抢稻谷的人竟被他说服,弃稻谷而去。

这件事使寺中僧众数百人莫不叹服。

法显二十岁时,受了具足戒。

从此,他对佛教信仰更加坚贞,行为更加严谨,时有“志行明敏,仪轨整肃”之称誉。

东晋隆安三年( 399年),六十五岁的法显已在佛教界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

六十多年的阅历,使他深切地感到,汉地的佛经赶不上佛教大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由于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法可循,以致上层僧侣穷奢极欲,无恶不作。

为了维护佛教“真理”,矫正时弊,法显毅然决赴天竺(古代),寻求戒律。

这年春天,法显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一道,从出发西行,开始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取经之旅。

次年,他们到了(今甘肃),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五人,组成了十个人的“巡礼团”,后来,又增加了慧达,共十一个人。

西渡“沙河”(即白龙堆大沙漠)。

沙漠里天上没有飞鸟,地上没有走兽,四顾茫茫,无法辨识方向,只有寻找死人枯骨来做路标。

沙漠里常有热风恶鬼,遇上了必死无疑。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勇往直前,走了十七个昼夜,一千五百余里,终于渡过了“沙河”。

法显大师简介,名人故事

法显大师简介,名人故事

精心整理
法显大师简介,名人故事
法显个人资料
本名:法显
信仰:佛教
性别:男
民族:汉族
),东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法显生平简介
法显,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很大发展。

各种佛教流派,纷纷传入中土;佛教典籍,被大量翻译;全国各地广修佛寺;佛教信徒,迅速增多。

西晋时,全国佛寺已有一百八十座,僧尼人数多达三千七百人。

其后更是愈来愈多。

法显正是生活在佛教在中国空前大发展的这个历史时期。

法显本姓龚,他有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担心他也夭折,在他才虔诚,”“你。

法显与《佛国记》

法显与《佛国记》

地位和影响---2
二、佛学史上的影响
• 法显从印度和斯里兰卡带回的梵文经典共11部:《大般泥 洹经》《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律》、《僧祗比丘 戒本》、《杂阿毗昙心》、《杂藏》、《长阿含经》、 《杂阿含经》、《弥沙塞律》、《萨婆多律》、《诞经》。 其中大部分是重要的戒律经典,是当时中国没有的,在律 学及佛学义理方面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 《法显传》对研究古代印度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印度古 代缺少真正的史籍。因此,研究印度古代历史,必须依靠 外国的一些著作,其中尤以中国古代典籍最为重要,而在 这些典籍中,古代僧人的游记更为突出。《法显传》是最 古的和最全的之一。
• 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学者,包括印度学者在内,都视《法显 传》为瑰宝。有印度史学家曾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 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的。”
• 法显终于找到他要找的佛教戒律,并在中天竺住 了三年,专门学习梵语梵文,抄写经律。由于道 整要留在印度不愿再走,法显好一人离开向东来 到东天竺,在这里住了两年抄写佛经和描绘佛像。
• 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底,法显乘印度洋冬初 的信风和海流度过孟加拉湾,抵达师子国(今斯 里兰卡),住在王城的无畏山精舍,历时两年, 又得到不少的佛教经典。同时详细了解了该国的 风土人情、历史地理及社会状况,成为历史上有 确切记载的第一个到达斯里兰卡的中国学者。
• 虽然当时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毕竟是送进来的成份 多,而取进来的成份少。到了晋末宋初,就掀起了西行求法的运动。
• 魏晋时期,政局动荡,儒学腐朽,佛教徒宣传的净土观念深入人心。 统治者朝不保夕,只得乞求佛祖保佑。人民遭受战乱,痛苦不堪,更 需要解脱,因此都纷纷皈依三宝。再加上出家为僧可以免除徭役赋税, 所以形形色色的人都涌入僧团中。一些不良分子不守戒律,引起社会 的非议。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一套真实完善的戒律来约束僧人的 行为,以保证僧团的健康有序发展。

《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述评

《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述评

《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纪华传法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求法高僧,为从印度求取完备的戒律,使其流通汉地,不惜身命,以花甲之年从长安出发,前后15年,历经近30国,携带大量经律返回中土。

在他之前,三国末魏国的朱±行曾西行求法,然只到达西域,并且自己未归,而派弟子将寻得的梵本《放光般若经》送回汉地。

所以法显是西行求法的“创辟荒途”者,是有记载的最早到达印度本土并且携带佛经回归的僧人,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法显所著《佛国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为中国佛教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山西临汾是法显的故乡,2007年10月和2009年10月,由临汾市佛协主办、临汾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协办的两次法显学术座谈会,相继在临汾举行。

新近出版的《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4月版),就是选编了这两次学术研讨会的36篇论文和校勘文献,详细论述法显不惜身命赴印求法的艰苦卓绝事迹及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始终不忘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怀,并对法显《佛国记》内容及其学术价值进行研究。

《东晋求法高僧法显和(佛国记)》共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特色。

第一,法显的生平与求法历程。

杨曾文教授在20年前执笔的《中国佛教史》(任继愈先生主编)相关内容基础上,重新架构撰写了《东晋佛经翻译家法显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一文,分“从长安至葱岭”、“游历西北天竺”、“游访中天竺和东天竺”、“南渡师子国,继续求法”、“越海东归,崂山登陆”五个阶段比较全面而详细地记录了法显历经劫难、一心求法的过程,是迄今为止研究法显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关于法显与庐山慧远及佛陀跋陀罗等人的交往,有学者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纠正了以往学术界研究的一些疏漏。

此外,本书的三篇文章论述或考证了法显故里在今山西临汾。

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法显故里”颇多争论,主要有临汾和襄垣两种说法。

法显与_法显行传_刘宁

法显与_法显行传_刘宁

2010年1月第26卷第1期唐都学刊T a n g d u J o u r n a lJ a n .2010V o l .26 N o .1收稿日期:2009-11-11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古代自传文学研究(08J K 135)阶段成果作者简介:刘 宁(1971—),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

法显与《法显行传》刘 宁(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65)摘 要:法显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卓越的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并返回的大师。

《法显行传》详细记录了法显求法的历程,集中体现了法显坚强的性格和艰苦卓绝的精神,对于当代心灵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一、信仰与坚持;二、胆识与忘我;三、团结与爱国。

关键词:法显;法显行传中图分类号:K 23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300(2009)03-0081-05 法显(334—420),佛教高僧,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卓越的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并返回祖国的大师,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撰《法显行传》(一卷本),见《隋书·经籍志》杂传类。

《法显行传》全文九千五百多字,又名《佛国记》《法显传》《历游天竺纪传》《佛游天竺记》等。

[1](P 121)一《法显行传》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是中国人最早以实地的经历,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记载一千五六百年以前中亚、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宗教的一部杰作。

《法显行传》因此有它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这种地位和价值独有而不可取代。

据《法显行传》开篇及结尾:“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二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

”[2](P 2)“法显发长安,六年到中国,停六年,还三年达青州。

凡所游历,咸三十国。

再论高僧法显的生卒年和籍贯及其时代背景

再论高僧法显的生卒年和籍贯及其时代背景

据《 高僧传》 卷三的《 释佛驮什传》 中说: 佛驮
什“ 以宋景平元 年七月届 扬州 。先 沙 门法显 于师 子 国得 《 沙塞律 》 本 , 弥 梵 未被 翻译 而法 显迁 化 。
便差 , 不复肯归 ……后 到荆州卒于新寺 。春秋 八十有二 。” 梁慧皎的《 高僧传》 卷三 中的记载
京邑诸僧闻什既善此学 , 于是请令出焉。以其年 冬十一月集于龙光寺 , 译为三十四卷, 称为《 五分
年到3 7 3 年。综上所述 , 法显 的生卒年为 : 生年
(3 ~ 4 )卒 年 ( 1— 2 ) 32 3 1 , 4 84 3 。确 切 了解法 显 的 生卒 年 有 待 于 发 掘 更 多 的 历 史 文 献 资 料 。此

外 ,有现 代学 者 陈垣 提 出 :法显年 岁 ,出三藏 “ 《
法显的生卒年 , 梁僧韦 的《 占 出三藏记集》 卷
十 五记载 :释 法显 , “ 本姓 龚 , 阳武 阳人也 。法 平 显 三兄 并 龆龀 而 亡 。其 父 惧 祸及 之 , 三岁 便 度 为沙 弥 。居 家 数 年 , 病笃 欲 死 , 因送 还 寺 , 宿 信
日之 前 , 法显 仍然 在建 康 。
来 ,学 界研 究 法显 生 平 的 文章 亦 时 有 出现 , 就
这一 问题 , 出作者 的浅 见 。 提

经》 至十四年正月校订尽讫 。 《 。 ” 摩诃僧祗律》
所 附 后 记 载 :法 显 于摩 竭 提 国 巴连 弗 邑 阿育 “ 王塔 南 天王 精 舍 写得 梵 本 还 扬 州 , 以义熙 十二
法 显 是 我 国东 晋 时 的高 僧 、 界 著 名 的旅 世 行家 、 翻译 家 、 作 家 。然 而 , 显 在 历史 上 毕 著 法 竟 是 以佛 教人 物 出 现 的 , 当时世 俗 社 会 中知道

法显传读后感

法显传读后感

法显传读后感篇一法显传读后感读了《法显传》,我这心里头啊,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啥滋味都有。

法显这位高僧,他那一路的经历,简直太牛掰了!也许在咱们现代人看来,出门旅行算个啥呀?可在那个年头,他一个人就敢踏上那么艰难的旅程,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想想,一路上没有高铁、飞机,没有舒服的酒店,甚至可能连口吃的都没有保障。

他可能走过荒无人烟的沙漠,那沙子漫天飞,说不定一阵风刮过来,就能把人给埋喽!也许还得过陡峭的山峰,那山路崎岖得哟,一不留神就得摔个大跟头。

我觉得吧,法显他这一路上,支撑他的不仅仅是对佛法的追求,还有那一股子倔强和坚持。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要是我处在他那个境地,能有他那份勇气和毅力吗?估计我早就打退堂鼓了,回家抱着热炕头不撒手啦!法显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有时候我们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那真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

但难道就因为难,咱就不往前走啦?那可不行!就像法显一样,咬着牙也得坚持下去。

不过话说回来,法显这一路也太苦了吧,难道就不能稍微轻松点?我在想,要是他能有个智能手机,能随时跟家里人联系,能查查路线,是不是能少受点罪?哈哈,这想法可能有点荒唐,但谁让咱生活在这科技发达的时代呢!总之,读了《法显传》,我是又感动又感慨,法显大师,您真是太了不起啦!篇二法显传读后感哎呀妈呀,《法显传》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法显这位老兄,简直就是古代的超级冒险家!他那一路的遭遇,我看了都觉得心惊胆战。

你说他咋就那么有胆量呢?也许是心中的信念太强大了,强大到啥困难都不怕。

我就在想啊,他走过的那些地方,到底是啥样子的?是不是到处都是荒草萋萋,野兽横行?他可能经常饿着肚子,风餐露宿,这得多难熬啊!我觉得他能坚持下来,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说真的,有时候我读着读着,心里就会冒出一个念头:法显他会不会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毕竟这一路太难了,可能无数次都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

但转念一想,要是他后悔了,退缩了,那咱们还能知道他的故事吗?法显的经历让我明白,人生这一路啊,没有一帆风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僧法显(334年—422年),俗姓龚,后赵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垣)人,东晋僧人,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中国僧人到天竺留学的先驱者,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3岁从宝峰寺出家做沙弥,20岁受比丘戒。

常慨叹律藏残缺,誓志寻求。

遂于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和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前往天竺求法。

遍历北、西、中、东天竺,获《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律》、《萨婆多律抄》、《杂阿毗昙心论》、《摩诃阿毗昙》等梵本。

后又在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获《弥沙塞律》、《长阿含》及《杂藏》等梵本。

由海路回国,前后凡14年, 游30余国,携带很多梵本佛经,于义熙八年(412年)达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

第二年秋到达晋都建康。

在道场寺同佛陀跋陀罗、宝云等译出《摩诃僧祗律》40卷,《僧祗比丘戒本》1卷, 《僧祗比丘尼戒本》1卷, 《大般泥洹经》6卷, 《杂藏经》1卷,并撰写历游天竺记传《佛国记》(即《高僧法显传》。

后圆寂于荆州辛寺。

晋末宋初的西行求法运动,根据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的统计,西行求法活动自朱士行而后,以晋末宋初为最盛。

这时期最知名的求法者有以下一些人:康法朗和其他四人,见《高僧传》卷四;于法兰,见同上书、卷;竺佛念,见《高僧传》卷一;慧常、进行、慧辩、见道安;《合光赞放光随略解》;慧叡,见《高僧传》卷七;支法领、法净,见《高僧传》卷六《慧远传》;法显、智严、智羽、智远、宝云、慧简、僧绍、僧景、慧景、道整、慧应、慧嵬、慧达,见《法显传》、《祐录》卷十五《法显传》、《智严传》、《宝云传》;昙学、威德等八人,见《祐录》卷九;僧纯、昙充、道曼,见《祐录》卷十一;智猛与昙纂、竺道嵩等十五人,见《高僧传》卷三;法勇、僧猛、昙朗等二十五人,见《高僧传》卷三;沮渠京声;道泰;法盛共师友二十九人,见《名僧传抄》;僧表,见同上书;法维;道普。

东晋隆安三年( 399年),六十五岁的法显已在佛教界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

六十多年的阅历,使法显深切地感到,佛经的翻译赶不上佛教大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由于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佛教徒无法可循,以致上层僧侣穷奢极欲,无恶不作。

为了维护佛教“真理”,矫正时弊,年近古稀的法显毅然决定西赴天竺(古代印度),寻求戒律。

这年春天,法显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一起,从长安起身,向西进发,开始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旅行。

次年,他们到了张掖(今甘肃张掖),遇到了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五人,组成了十个人的“巡礼团”,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慧达,总共十一个人。

“巡礼团”西进至敦煌(今甘肃敦煌),得到太守李浩的资助,西出阳关渡“沙河”(即白龙堆大沙漠)。

法显等五人随使者先行,智严、宝云等人在后。

白龙堆沙漠气候非常干燥,时有热风流沙,旅行者到此,往往被流沙埋没而丧命。

法显后来在他的《佛国记》中描写这里的情景说:“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勇往直前,走了十七个昼夜,一千五百里路程,终于渡过了“沙河”。

经过鄯善国接着,他们又经过鄯善国(今新疆若羌)到了茑夷国(今新疆焉耆)。

他们在茑夷国住了两个多月,宝云等人也赶到了。

当时,由于茑夷国信奉的是小乘教(印度佛教分小乘、大乘两大派),法显一行属于大乘教,所以他们在茑夷国受到了冷遇,连食宿都无着落。

不得已,智严、慧简、慧嵬三人返回高昌(新疆吐鲁番)筹措行资。

僧绍随着西域僧人去了罽宾(在今克什米尔)。

法显等七人得到了前秦皇族苻公孙的资助,又开始向西南进发,穿越塔克拉玛大沙漠。

塔克拉玛大沙漠地处塔里木盆地中心(塔里木,在古突厥语中本意为“之流”;塔克拉玛干含义则一直没有定论。

一般比较能自圆其说的解释有三种:1、葡萄之乡;2、原来的家园;3、吐火罗人的家园),这里异常干旱,昼夜温差极大,气候变化无常。

行人至此,艰辛无比。

正如法显所述:“行路中无居民,沙行艰难,所经之苦,人理莫比。

”法显一行走了一个月零五天,总算平安地走出了这个“进去出不来”的大沙漠,到达了于阗国(今新疆和田)。

于阗是当时西域佛教的一大中心,他们在这里观看了佛教“行像”仪式,住了三个月。

接着继续前进,经过子合国,翻过葱岭,渡过新头河到了那竭国。

法显和慧应、宝云、僧景等人则经宿呵多国、犍陀卫国而到了弗楼沙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

慧景到那竭国后病了,道整陪他暂住。

慧达一个人去到弗楼沙国,与法显他们会面。

弗楼沙国是北天竺的佛教中心,慧达、宝云和僧景在这里了参访了佛迹以后便返回了中国,慧应在这里的佛钵寺病逝。

法显独自去了那竭国,与慧景、道整会合,三人一起南度小雪山(即阿富汗的苏纳曼山。

梵语中是对“大雪山”即喜马拉雅山而言)。

此山也是冬夏积雪,三人爬到山的北阴,突然遇到寒风骤起,慧景受不住寒流的袭击被冻死了,法显抚摸着慧景的尸体,无限感慨地哭着说:“取经的愿望未实现,你却早死了,命也奈何!”然后与道整奋然前行,翻过小雪山,到达罗夷国。

又经跋那国,再渡新头河,到达毗荼国。

接着走过了摩头罗国,渡过了蒲那河,进入中天竺境。

法显和道整用了四年多时间,周游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

晋元兴三年晋元兴三年( 404年),他们来到了佛教的发祥地—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祗洹精舍。

传说释迦牟尼生前在这里居住和说法时间最长,这里的僧人对法显不远万里来此求法,深表钦佩。

《佛国记》载:“彼众僧叹曰:奇哉,边地之人乃能求法至此。

自相谓言:我等诸师,和上相承,未见汉道人来到此地也。

”这一年,法显还参访了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迦维罗卫城。

晋义熙元年晋义熙元年( 405年),法显走到了佛教极其兴盛的达摩竭提国巴连弗邑。

他在这里学习梵书梵语,抄写经律,收集了《摩诃僧祗律》、《萨婆多部钞律》、《杂阿毗昙心》、《方等般泥洹经》、《綖经》、《摩诃僧祗阿毗昙》等六部佛教经典,一共住了三年。

道整在巴连弗邑十分仰慕人家有沙门法则和众僧威仪,追叹故乡僧律残缺,发誓留住这里不回国了。

而法显一心想着将戒律传回祖国,便一个人继续旅行。

他周游了南天竺和东天竺,又在恒河三角洲的多摩梨帝国(印度泰姆鲁克)写经画(佛)像,住了两年。

东晋义熙五年东晋义熙五年( 409年)年底,法显离开多摩梨,搭乘商舶,纵渡孟加拉湾,到达了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他在狮子国住在王城的无畏山精舍,求得了《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以及《杂藏》等四部经典。

至此,法显身入异城已经十二年了。

他经常思念遥远的祖国,又想着一开始的“巡礼团”,或留或亡,今日孤身一人,形影相吊,心里无限悲伤。

有一次,他在无畏山精舍看到商人以一把中国的白绢团扇供佛,触物伤情,不觉潸然泪下。

东归东晋义熙七年( 411年)八月,法显完成了取经求法的任务,坐上商人的大舶,循海东归。

舶行不久,即遇暴风,船破水入。

幸遇一岛,补好漏处又前行。

就这样,在危难中漂泊了一百多天,到达了耶婆提国(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一说爪哇岛)。

法显在这里住了五个月,又转乘另一条商船向广州进发。

不料行程中又遇大风,船失方向,随风飘流。

正在船上粮水将尽之时,忽然到了岸边。

法显上岸询问猎人,方知这里是青州长广郡(山东即墨)的劳山。

青州长广郡太守李嶷听到法显从海外取经归来的消息,立即亲自赶到海边迎接。

时为东晋义熙八年( 412年)七月十四日。

法显65岁出游,前后共走了三十余国,历经十三年,回到祖国时已经七十八岁了。

在这十三年中,法显跋山涉水,经历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艰辛。

正如他后来所说的:“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法显在山东半岛登陆后,旋即经彭城、京口(江苏镇江),到了建康(今南京)。

他在建康道场寺住了五年后,又来到荆州(湖北江陵)辛寺,元熙二年( 420年),终老于此,卒时八十六岁,一作八十二岁。

他在临终前的七年多时间里,一直紧张艰苦地进行着翻译经典的工作,共译出了经典六部六十三卷,计一万多言。

他翻译的《摩诃僧祗律》,也叫大众律,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抓紧译经的同时,法显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国记》。

《佛国记》全文九千五百多字,别名有《法显行传》、《法显传》、《历游天竺纪传》、《佛游天竺记》等。

它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的杰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当时西域和印度历史的极为重要的史料。

法显去印度时,正是印度史上的黄金时代-----芨多王朝(320年-480年)有名的超日王在位的时代,关于芨多王朝古史缺乏系统的文献记载,超日王时的历史,只有依靠《佛国记》来补充。

中国西域地区的鄯善、于阗、龟兹等古国,湮灭已久,传记无存,《佛国记》中所记载的这些地区的情形,可以弥补史书的不足。

《佛国记》还详尽地记述了印度的佛教古迹和僧侣生活,因而后来被佛教徒们作为佛学典籍著录引用。

此外,《佛国记》也是中国南海交通史上的巨著。

中国与印度、波斯等国的海上贸易,早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而史书上却没有关于海风和航船的具体记述。

《佛国记》对信风和航船的详细描述和系统记载,成为中国最早的记录。

法显以年过花甲的高龄,完成了穿行亚洲大陆又经南洋海路归国的远途陆海旅行的惊人壮举,他留下的杰作《佛国记》,不仅在佛教界受到称誉,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唐代名僧义净说:“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法)显法师则他辟荒途,(玄)奘法师乃中开正路。

”近代学者梁启超说:“法显横雪山而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

”斯里兰卡史学家尼古拉斯·沙勒说:“人们知道访问过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的第一个名字是法显。

”他还把《佛国记》中关于耶婆提的描述称为“中国关于印度尼西亚第一次比较详细的记载”。

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把《佛国记》誉为西域探险家及印度佛迹调查者的指南。

印度学者恩·克·辛哈等人也称赞说:“中国的旅行家,如法显和玄奘,给我们留下有关印度的宝贵记载。

”他写的《法显传》对于世界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他的翻译对于中国的影响。

《法显传》在历代著录中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比如《佛游天竺记》、《释法显行传》、《历游天竺记》、《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释法显游天竺记》、《佛游天竺本记》、《释法明游天竺记》、《法明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法显记》等等,名称固繁,版本亦多(请参阅章巽前引书,页13—24)。

《法显传》在国际上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的外文译本之多上。

根据章巽的统计(见同上书,页30),共有英译本三,译者为Samuel Beal(1869)、James Legge(1886)和H.A.Giles (1923);日译本三,译者为足立喜六:《考证法显传》(1935)、《法显传——中亚、印度、南海纪行研究》(1940)和长泽和俊(19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