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华中师大出版社 关键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关键词

第一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感物说]中国古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一种文学观。这种文学观认为,文学是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激发了主体的人生感受的产物,例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以诗人感物,取类不穷”。到了钟嵘写《诗品》的时候,“感物说”更突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生境况与社会矛盾对作家感受的影响,钟嵘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反。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诗言志”或“诗缘情”]“诗言志”出于《尚书・尧典》,朱自清称之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诗缘情”出自陆机的《文赋》。“言志”说与“缘情”说,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了诗歌或文学所表达的是主观思想感情,不同之处在于“言志”说突出的是理性化的思想感情,“缘情”说则突出文学所表达的感性化的情感或情绪。

[模仿说]模仿说是古代西方(主要是欧洲)具有深远影响的一种文学观,强调文学艺术是模仿现实生活的产物。模仿说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得到了详尽、系统的阐述。亚里士多德提出,模仿是艺术的本质,一切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史诗与戏剧的模仿对象是人的“行动和生活”;不同的艺术在模仿的对象、媒介和方式上,也有各自的特点。亚里士多德并不排斥想象和虚构在模仿中的作用。模仿说在西方文学理论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直到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之后才逐渐衰落。

柏拉图是古希腊另一种模仿说的代表,他认为感官感知的“感觉世界”具有流动不息、变幻不定的特点,是不真实的。只有一般概念所组成的、由理智所领悟的“理式世界”才是永恒不变、绝对存在的客观实体。理式世界是感觉世界的原型或理想,感觉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影子,文艺更是对作为摹本的感觉世界的模仿,所以文艺只能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实体隔着三层”。柏拉图的模仿说否认了现实生活是文艺的本原,并以文艺只能模仿事物的影像,否认了文艺存在的合理性。

[原型(archetype)]文学理论所说的原型是指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并能激发读者情感反应的叙述构思、形象类型或意象,它们的特点在于源于某种普遍的、原始的基本模式。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认为,原型模式的形成与神话、传说的仪式有关;心理学家荣格则认为原型是人类的“原始意象”即“集体无意识”的产物。

[母题(motif)]母题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种因素,一般是指源于传统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情节因素”,如西方文学中常见的错认身份、老少婚配、儿子寻父、子女对父亲的忘恩负义等,以及中国文学中常见的幻化、离魂、闺怨、复仇等。

[文学的主体性]文学的主体性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自身的各种条件,尤其是他的人生经验和对他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与理解,对文学把握社会生活会形成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文学这种社会意识形式的主体性特征。文学的主体性说明,文学并不是客观对象如实投

影于人的大脑的产物,而是在主体的积极参与下,通过虚构方式才得以形成的,一种包含了主体成分在内并受主体情感、意志所支配的精神生产。

[艺术真实]真实的一般含义是指认识的结果与认识的对象相符;真实性就是对这种相符程度的衡量和判断。但是,文学的虚构性决定了艺术真实不是指上述意义上的真实,艺术真实只能按照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系来理解和判断。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作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态度,以及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是艺术真实构成的三个要素;三种要素相互渗透,交融统一,体现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关系,亦体现了这种特殊关系对文学这种意识现象和精神生产的特殊规定。艺术真实因此可以概括为表现在文学活动中的上述三种要素的统一;而文学的真实性则是检验文学作品在实现艺术真实上所达到的程度。

[文学的审美性]审美性是文学有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和其他精神生产的重要属性。从历史上看,强调语言形式之美,曾经是中外文学理论解释文学审美属性的一个重要根据;在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那里,形式美甚至成了文学审美特质的唯一标志。

随着文学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把文学的审美性仅仅理解为形式美,其实是忽视了文学审美活动所特有的人文内涵。文学的审美性形成于文学从审美关系上对人生的把握,它意味着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的形象化表现来显示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寻生活的理想。因此从根本上讲,文学的审美性是指文学活动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追寻人生意义、关注人的价值的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学是‘人学’”。

[文学(literature)]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这种审美的文学观,是随着文学的发展成熟逐渐形成的。而广义的文学则是泛指一切见诸语言文字的材料;广义的文学观反映了文学尚未独立时人们对文学的认识。

第二章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既是传达审美意识的特殊符号,又是审美意识的外化和显现。文学形象可以分为三类,即语象、形象和意象。语象(verbal icon)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所造成的“形象感”;形象专指描摹性的、能够引起读者视觉想象的形象;意象则是指为表现思想感情的形象。可以说,凡是能够把主体的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以称为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和直观性,即文学形象不直接诉诸读者的视觉、触觉、嗅觉,用语言塑造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读者读解语言文字所产生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它要求读者必须在理解语言的前提下,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才有可能通过想象感知和把握文学形象。

[“形象大于思想”]“形象大于思想”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说文学形象内涵的丰富、复杂、多义、含蓄,不是用概念描述即可穷尽的。其二是说文学形象在显示思想感情上的特点,使读者可以在接受过程中补充和丰富文学形象的内涵,从而获得与作家本意不尽一致的感受和认识。它意味着任何艺术形象都不可能完全地“翻译”成逻辑语言;用概念化的逻辑语言来复述文学,有可能接近文学形象的蕴意,却永远无法穷尽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