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指宫颈黏膜上皮的癌前病变,通常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

CIN分为三个不同的程度,包括CIN1、CIN2和CIN3,其中CIN3是最严重的一种。

CIN可能会逐渐发展成宫颈癌,因此对于CIN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关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

一、诊断新进展1. HPV病毒检测HPV病毒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原因,因此检测HPV病毒对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目前,常规宫颈筛查已经包括HPV病毒检测,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HPV DNA,可以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宫颈上皮内瘤变。

2. 针对CIN3的组织学诊断传统上,对于CIN3的组织学诊断是通过组织活检来进行的,然而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

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如薄层细胞学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于CIN3的诊断更加准确。

3. 组织活检中的DNA检测方法在组织活检中,通过检测组织中的DNA变化,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病变的程度。

采用基因组DNA检测技术,可以识别出高度恶性的CIN3病变,在临床上对于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治疗新进展1. 微创手术治疗近年来,微创手术治疗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微创手术治疗包括电冻术(LEEP)、冷冻术(Cryotherapy)和微波治疗等技术,这些技术在治疗效果和病人术后恢复方面均有很大的优势。

2. 光动力治疗光动力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将感光剂注入到宫颈病变区域,然后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来杀灭异常细胞。

光动力治疗在治疗效果和病人术后的副作用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个新兴的治疗领域,通过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清除异常细胞。

近年来,一些免疫治疗药物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得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得到一定的缓解。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治疗
8 7. 5
( 0 1 71 收稿 21- — 0 9
2 1- - 0 1 9 6修回) 00
孙双田)
总之 , 单次或分次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剖宫 产术后镇痛 均有 良好 效果 , 但分次注入法镇痛效果更好 , 值得临床推广。
( 本文编辑
子 宫 颈 上 皮 内瘤 变 的诊 断 与治 疗
6 % (2 10 , 0 7 / 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4 .5 P < .1 。 x = 2 1 , 0 O )
2 2 两 种 治 疗 方 法 治 疗 后 临 床 指 标 比较 . 见 表 1 观 察 组 。
患者的手术 时间 、 中出血量 、 颈修 复时 间以及手术 费用 术 宫
阴道镜检 出率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 < . 1 ; P 0 0 )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 中出血 量、 术 宫颈修复时间 以及手术 费用等临床指标 均优于
对照组 (P < .1 。结论 0O ) 应用 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联合 高频 电波刀治疗 C N, I 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 改善患者的各项 临床指标 。 [ 文献标志码 】 B [ 文章编号】 17 6 2—2 7 (0 1 0 8 6 2 1 )5—04 0 30— 2 【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 液基细胞学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 R7 7 3 3 .3
子 宫 颈 上 皮 内 瘤 变 ( ev a it ei e a nol i, cri l nr p hl l ep s c a t i aa CN I )属于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阶段 。随着人们防癌意识 的增 强以及宫颈癌普查工作 的广泛开展 , 颈癌前病变和早期 癌 宫
较 两组 的检 出率 以及 临床指标 。临床指标 包括手术 时问、 J

cin3级名词解释

cin3级名词解释

cin3级名词解释
CIN3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一种严重程度的分类,它是宫颈癌前病变的一种。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指宫颈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和变异的病理过程。

CIN3代表高度上皮内瘤变,也称为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这意味着在宫颈组织中,有大量的异常细胞增生和变异,这种情况通常被视为癌前病变的严重程度。

CIN3通常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成宫颈癌。

从临床角度来看,CIN3通常是通过宫颈抹片检查或活检组织检查(宫颈锥形活检)来诊断的。

一旦确诊为CIN3,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冷冻疗法、电烧、剜宫颈环手术等。

治疗的目的是消除异常细胞,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此外,CIN3的诊断也需要结合临床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对于患有CIN3的患者,医生还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总之,CIN3是宫颈癌前病变中严重程度较高的一种类型,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CIN3。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

CIN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即宫颈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的系列变化,各级CIN均有发展为浸润癌的趋向。

对CIN及时、合理的诊治是阻断其癌变的有力措施。

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3级:CINⅠ:表皮下1/3内细胞增多,极性保持或稍紊乱,核轻度增大、异型,核分裂少,上2/3细胞成熟。

CINⅡ:表皮下2/3层内细胞增生,不成熟细胞极性紊乱,核大而异型性较明显,染色深浅不一,核分裂增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

CINⅢ/原位癌:超过下2/3的表皮层内细胞显著增生,极性紊乱,核浆比增高,核异型性大而深染者占大多数,细胞的异型性和多形性更明显,核分裂很多且上移,不典型增生占全层者为原位癌。

一、筛查与诊断CIN标准化诊断程序是“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

1.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病变“三阶梯”诊断的第一步。

TBS分类见异常上皮细胞者的处理可参照2006年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制定的指南;巴氏分级II级及其以上者需做阴道镜检查,必要时阴道镜下取材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2.阴道镜检查:是“三阶段”诊断中关键的一步。

观察转化区、上皮、血管,观察醋酸及碘试验情况,可以病变部位活检。

3.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定CIN或宫颈癌的“金标准”。

1)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是确诊CIN的金标准。

选取阴道镜下可疑病变部位活检,必要时多点活检或碘试验不染色区活检以提高确诊率。

2)颈管搔刮术ECC:ECC能帮助确定隐匿性宫颈浸润癌。

以下情况可选择ECC:可疑宫颈管的病变(例如阴道排液量多、宫颈管膨大等);巴氏III级以上或HSIL,阴道镜图像满意/未见病变;CIN2/3治疗后阴道镜检查随访时,阴道镜检查图像不满意时。

原则上,妊娠期阴道镜检查禁行ECC。

3)诊断性宫颈锥形切除术:适应症参见2006ASCCP指定的指南:①组织学活检为CIN1,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②组织学活检为CIN1,病变持续存在达1年以上者;③组织学活检确诊为HSIL(CIN2/3和原位癌CIS)者;④三阶梯技术的诊断结果不一致者;⑤ECC提示宫颈管内病变阳性者;⑥锥切标本切缘阳性者(首选4—6个月的阴道镜随访或ECC,也可重复锥切);⑦妊娠期高度怀疑浸润癌者(仅提倡宫颈诊断性切除,不提倡大锥切,建议用LEEP或冷刀锥切)。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名词解释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名词解释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名词解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也称作宫颈上皮内瘤细胞增生,是指由细胞的功能性的改变而产生的不良改变。

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息肉,它可以在宫颈正常组织上形成无症状的病变,但也可导致宫颈肿瘤,进而导致子宫内膜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息肉,它指的是一些息肉组织出现在宫颈最外层上皮细胞中,可能因为感染、压迫或环境因素引起细胞有功能性改变而产生这种不良改变。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细胞微观上表现为上皮细胞增生、排列混乱,形态学表现为淡红色的小息肉。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病因是不明确的,但已有研究显示它可能与免疫缺陷、性传播疾病、病毒感染、尼古丁和或激素失调等因素有关。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认为,慢性刺激亦可引起细胞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发生。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可无明显症状,也可伴有黏液排出、尿频尿急等症状,宫颈检查可显示息肉形态,但需要病理组织的确认。

临床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可根据病变的分布、部位和临床检查结果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上皮内瘤样变。

虽然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不会导致立即的癌变,但是随着病变进行,其可能引起宫颈肿瘤,宫颈癌等癌变。

因此,妇女应定期接受宫颈涂片检查,以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正确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激光手术、宫颈细胞子宫切除术和乳腺切除术等,有的还需要化疗、放疗和内分泌疗法,以防止癌变的发生。

总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息肉,有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癌,妇女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问题,避免癌前病变的发生。

在发现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时,一定要及时就诊,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防止癌变的发生。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疗规范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疗规范

宫颈上皮内瘤变诊疗规范一、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一)诊断流程:采用三阶梯诊断流程:子宫颈脱落细胞学和(或)HPV检测f阴道镜检查一组织病理学诊断。

(一)鉴别诊断及辅助检查:1.鉴别诊断:可通过细胞学、组织学诊断来明确。

①宫颈息肉:可有接触性出血病史,查体见息肉组织呈舌形,红色,质软而脆,多为单个,也可为多个,结合查体,并且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予以鉴别;②早期宫颈癌:IA期的宫颈癌无肉眼可见病灶,也可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及接触性出血,查体不易鉴别,需依据宫颈活检病理予以鉴别;③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也可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但属于生理性改变,可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以鉴别。

2.辅助检查方法:①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②阴道镜检查:宫颈醋白上皮、点状血管、镶嵌为SlL最常见的异常阴道镜“三联征”图像③宫颈活检:在阴道镜检查的可疑部位进行活检;阴道镜若不能完全看到鳞-柱上皮交界处,或颈管内有可疑病灶时,需行子宫颈搔刮术(ECC)o二、明确诊断需要哪些检查检验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1阶梯)3.HPV检测(1阶梯)4.阴道镜检查(2阶梯)5.子宫颈活组织检查(3阶梯)1.手术方式: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宫颈锥切术2.手术适应证:①宫颈细胞学多次诊断HSlL,阴道镜检查阴性或不满意或镜下活检阴性,颈管刮除术阴性。

②宫颈细胞学诊断较阴道镜下活检诊断病变级别高,或提示可疑浸润癌。

③阴道镜下活检诊断HSIL o④宫颈细胞学提示腺上皮异常倾向瘤变,或更高级别诊断者,无论ECC 结果如何。

⑤阴道镜检查或镜下活检怀疑早期浸润癌或怀疑宫颈原位腺癌。

3.手术禁忌证:①月经期或不规则子宫出血者;②急性生殖道炎症;③性传播疾病;④宫颈浸润癌;⑤生殖道畸形;⑥严重心、肝、肾疾病、血液病及严重出血倾向者。

4.注意事项:①切除宫颈创面的顶端应与内口方向一致,如切斜或切的过多,可误伤周围组织,或引起大出血。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浅谈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摘要: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包括cinⅰ~ⅲ级及原位癌[1]。

cin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两种不同结局,一是病变自然消退,很少发展为浸润癌;二是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

大约1/3未经治疗的高度病变可以在10年内发展成为癌;而大约70%的低度病变将自动逆转或维持不变。

随着cin病变发展的高危因素增加和宫颈癌筛查的推广和开展,临床上cin日益增多,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其诊治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辅助诊断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23-01大量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尤其高危型hpv感染是cin 和宫颈癌的最重要致病因素。

在99.8%的宫颈癌患者中可发现hpv 感染,hpv在cin组织中的表达为64.4%~90.9%。

多数病例高危型hpv感染是一过性的,80%受感染人群体内病毒约6~8个月被清除,16%hpv感染病毒也能在3年内被清除,只有约4%的病人持续存在的hpv病毒与宫颈cin的发生、发展有关。

研究显示,随着cin病变程度的加重,hpv感染的阳性率升高。

因此hpv检测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可靠手段[2]。

1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辅助诊断方法1.1由于cin患者一般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目前需借助多种辅助诊断方法的联合使用,最后确诊有赖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为最简单的cin辅助检查方法,可发现早期病变,但有一定的漏诊率及误诊率,炎症也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改变,应抗感染治疗3~6个月后重复检查。

包括常规的宫颈细胞刮片检查、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查(cct)和薄层制片细胞学检查(tct)[3]。

我院对细胞学筛查阳性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tct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结果符合率高,认为tct检查可作为宫颈疾病筛查的有效方法。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子宫颈癌的诊断根据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子宫颈癌的诊断根据

临床表现和以下辅助检查作出诊断: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必须在移行带区刮片检查。

报告方式可采用TBS系统分类或巴氏五级分类。

巴氏、TBS分类中有上皮细胞异常时,均应重复刮片检查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

2.碘试验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含丰富糖原,碘溶液涂染后呈棕色或深褐色,不能染色区说明该处上皮缺乏糖原,可为炎性或有其他病变区。

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3.阴道镜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及以上、TBS报告鳞状上皮内病变,均应在阴道镜下观察宫颈表面病变状况,注意宫颈移行带区内的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异形血管及镶嵌提示病变,选择可疑病变区行活组织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

4.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确诊的依据。

在阴道镜、碘试验观察到的可疑部位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无明显可疑区时,可在鳞-柱交接部的3、6、9、12点4处取材。

宫颈刮片阳性,活检阴性时,应搔刮宫颈管,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5.宫颈锥切术宫颈刮片多次检查为阳性,而宫颈活检为阴性;或活检为原位癌,但不能排除浸润癌时,均应作宫颈锥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6.HPV 检测有条件者,定量检测HPV有助于对CIN的了解及预后估计。

确诊宫颈癌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胸部X线摄片、淋巴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等,以确定其临床分期。

子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

子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

HPV感染与妇科肿瘤的关系
HPV检测的意义
虽然经细胞学诊断的ASCUS或CIN1患者中,仅5%~20%经活检证实为CIN1,且CIN1可以自然转归为正常上皮,但如果HPV检测为高危型,则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如阴道镜检查和活检,必要时行阴道镜下电环切除等.在一项研究中,HPV阳性的妇女在随访中诊断为CIN1的可能性是初始HPV阴性妇女的3.8倍,发展为CIN2和CIN3的可能性是HPV阴性妇女的12.7倍.
1
止血:采用球型止血电极和消炎止血膏药用于LEEP后的止血。
2
LEEP的指征:
01
阴道镜检查异常。2 宫颈RAP涂片及多点活检病理学检查证实。3 宫颈管诊刮阴性。4 需排除宫颈癌。
02
LEEP的禁忌症如下:1 妊娠;2 免疫缺陷性疾病;3 宫颈病变消融前;4 宫颈管内解剖结构异常;5 宫颈腺癌或宫颈原位腺癌;6 阴道扩张(有学者认为此种病变并非LEEP的绝对禁忌证);7 阴道炎症。
在治疗宫颈原位腺癌时,LEEP后宫颈标本内缘阳性率较高(75%),而CKC和LC仅分别为24%和57%。如需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推荐采用CKC方法,但不能保证对宫颈原位腺癌的治疗效果。
环形电切除操作的治疗效果
LEEP用于治疗SILs成功率为91%~98%,一次LEEP术后CIN的复发率为3.4%~9%,第二次LEEP后CIN的复发率为2%.冷冻法的治疗成功率为81%~95%,激光法的治愈率为83%~94%。 LEEP后患者的耐受性亦较好,85%患者无不适,出现的主要不适为术后疼痛,但较轻微。 LEEP后妊娠率与激光治疗后相同,优于宫颈锥切术。LEEP后妊娠并发症与其它方法意无差别。
在宫颈病变到癌的自然演变一般需10年左右,这将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时间。所谓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其关键亦在于此期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治进展研究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治进展研究

me t h o d s a p p l i e d , a n d s u mm e d u p e f f e c t i v e me a s u r e s o n s e l e c t t i n g r e s o n a b l e me t h o d s o n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c a nc e r o n wo me n’ s h e a l t h s h o ul d be r e d u c e d .
Ke y wo r d s:c e r v i c a l i n t r a e p i t h e l i a l n e o p l a s i a — l i k e l e s i o n s ; d i a no g s i s me t h o d; t h e r a p y me t h o d
c e r v i a l i n t r a e p i t h e l i a l n e o p l a s i a - l i k e l e s i o n s . F u r t h e r mo r e ,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i n d i v i d u a l t h e r a p y t r e a t me n t wa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o a v o i d i n a d e q u a t e t r e a m e t n t o r o v e r - re t a m e t n t . F r o m t h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f o l l o w— u p , t h e h a z a r d s o f CI N a n d c e r v i a l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意义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意义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意义摘要】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早期病变,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本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在中国为14.6/10万,并且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1]。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一连续过程,一般要10年左右时间,是宫颈癌的早期病变。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诊断为CIN的患者逐渐增多,并且患者的年龄也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对宫颈癌早期病变及宫颈癌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保障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2]。

1 CIN概述CIN是宫颈鳞状细胞癌在浸润的前期出现的病变[3],CIN发展为宫颈浸润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7倍,发展为原位癌是正常人的20倍[4]。

据报道,宫颈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为67%,宫颈早期癌为90%,而宫颈原位癌则几乎达100%。

因此,CI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1.1 CIN的危险因素:CIN的发生与过早性生活、吸烟密切相关,其他高风险因素有多个性伴侣、口服避孕药、性传播疾病和病毒感染。

与CIN相关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艾滋病病毒,与HPV感染关系尤为密切。

1.2 CIN与HPV感染:研究明,HPV 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

HPV依其致病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低危型HPV主要引起肛门皮肤及男性外生殖器、女性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下段外生性疣类病变和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危型HPV除引起外生殖器疣外,尚可导致外生殖器癌,并与宫颈癌和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关系密切。

cin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护理

cin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护理
细胞核增大,染色质轻度增多,核质比例略增大,核型规则,核分裂象少见 。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2+)
细胞核增大更明显,染色质明显增多,核质比例增大,核型不规则,核分裂 象多见。
03
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
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
01
应用CO2激光治疗仪或多功能微波治疗仪进行局部病灶烧灼,
使病灶坏死脱落,创面重新修复。
《cin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护理 》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临床诊断与分期 • 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 • 术后护理与康复 • 预防与保健
01
概述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定义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指宫颈上皮细胞出现异型增生,表 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CIN分为三级,CINⅠ、CINⅡ和CINⅢ,分别对应轻度、中 和重度异型增生。
2
阴道镜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发现病变部 位并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3
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以初步筛查CIN,但准确性较 低,需结合阴道镜检查和组织活检进行确诊。
02
临床诊断与分期
临床诊断
1 2
症状
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流 血、白带增多、下腹痛等症状。
妇科检查
可见宫颈糜烂、外翻、肥大,表面为灰白色或 淡红色,光滑或呈细颗粒状。
复诊与随诊
复诊时间
术后第一次复查一般安排在1个月左右,此后每3个月复查一 次。
随诊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个性化的随诊计划,包括随 诊频率、随诊项目等。
05
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1 2
定期筛查
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宫 颈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第三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特殊情况的思考和建议】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疗决策需要强调个性化诊疗原则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不仅需要考虑医学诊断、治疗方法,还要结合每个妇女的特殊性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如患者的年龄、产次、生育愿望、对是否保留子宫的选择权、以往细胞学检查情况、失访经历、随访经历以及手术者的经验和阴道镜检查评估的结果等诸多因素。

不同年龄段的妇女,同样的宫颈细胞学异常结果,其罹患CIN2以上病变或宫颈癌的风险也不一样。

因此,强调个性化的临床诊疗决策是必要的。

例如,ASCCP在2006年制定的宫颈病变的诊疗指南中就对青少年(年龄≤20岁)女性、妊娠妇女、免疫缺陷和绝经后妇女分别制订基于细胞学异常结果和病理学异常结果的处理方案。

这就是个性化诊疗原则的体现。

青春期女性(≤20岁者)性生活活跃,感染HPV机会较多,但是,其自身免疫力强,多数感染者可自行将HPV或LSIL清除。

宫颈细胞学异常和合并宫颈病变的妊娠妇女也有特殊性。

由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妊娠期宫颈病变恶变率不高,而由于妊娠期激素的影响,阴道镜下宫颈病变往往呈现较实际病变更为严重的图像,因此,临床上容易因过度干预而造成流产或早产的发生。

目前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需要治疗干预的唯一指征,就是浸润性癌。

因此,对妊娠期罹患宫颈癌风险较低的妇女,可适当推迟阴道镜检查时间。

由于妊娠带来的变化,阴道镜检查难度增加。

另一方面,临床医生对妊娠妇女往往不敢做活组织检查,担心由于出血而引起流产或早产。

事实上,大样本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妊娠期宫颈活检与严重出血或流产并没有必然关系。

相反,由于未做活组织检查而漏诊宫颈癌的事件却时有发生。

(1)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患浸润性宫颈癌的风险相对较低。

2002年,美国10~19岁的女性中,只发生12例浸润性宫颈癌;而20~24岁妇女中,浸润性宫颈癌发生率为1.5/10万;30~34岁年龄段的妇女人群中,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率则上升为11.4/10万。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进展: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进展: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

近年来通过对宫颈脱落细胞的检查 , 尽早发现和治疗 宫
颈癌前病变 , 已使 宫颈癌 的发病 率 和病死 率 得到 了有 效控
组成 , 具有 79 0个碱基对 , 0 是一种无包膜 的小 D A病毒 , N 电 镜下 HP V颗粒的呈现为 2 O面体对称的球形 , 直径为 4 5 5~ 5 n 。 目前 已发现的 H V约 有 10多种 , l n P 3 能感染皮肤和黏膜 , 引起疣和表皮肿 瘤。根据 病毒致 癌性 分为两大 类 : 低 ①
响因素。
3 H V D A检 测 P -N
目前 H V D A检测可 以作为基 本筛查 方法 , P .N 可与 细胞 学 或其他 方法 联合 应用 。最新 观 点提 出 单独 用 H V D A P ・N 检测作为首选的子宫颈癌筛 查方法 , 结果异常者再行细胞 学
检查 。主要适应证是在细胞涂 片结果 为意义 未明确 的非典
有争议。有学者认 为高危型 H V病毒 负荷 量与 子宫颈病变 P 程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剂量反应关 系 ,即病 毒负荷量越 高 ,
子宫颈病 变加 重的危 险越大 ; 另有学者认为 , 高危 型 H V感 P
中度不典型增 生 , I CNⅢ相 当于重 度不 典型增 生 和原位 癌 。 人乳头状瘤病毒 ( V) HP 是宫颈 鳞状上皮 内病变或 宫颈上皮 内肿瘤 和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研究 发现 ,9 7 9 . %以上的 宫颈癌组织 中可检 测 H V, P 由高危型 H V感染 引起 的 CN P I
11 宫颈刮片 .
宫颈刮片是 目前筛查 CN和宫颈癌最为常 I
用且简便 的方法。其优点 为操作 简便 , 费用低廉 ; 缺点为 仅
可收集到 2 %的细 胞 ,0 以上 的细 胞样 本残 留在 采样 器 0 8%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

针拧入 1 2 3 m合适长度 的钛合金空心螺钉带垫片 固定 - 枚 .m 5
骨折 片。 并将钉尾完全埋入前交叉韧带 内, 拔除克氏针 , 至关节
总之 , 关节镜下手术 可在直视下 复位 固定骨折 , 时妥善 及 处 理关节 内合并症 , 手术创伤 小 , 且 恢复快 , 手术方 法简 单可 靠, 不需要 特殊设备与器械 , 患者住 院费用少 , 是前交叉韧带胫 骨止点撕脱骨折首选 的治疗手段。
3 讨 论
【 摘要 】目的
探讨 宫颈上皮 内瘤样病 变患者的诊 断措 施
8 2例患者在检查 3中使 - "
和 治 疗 效 果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收 治 的 8 宫 颈 上 皮 内 2例
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
用阴道镜 下宫颈活检对病变检 出情况较 为准确 ; 用高频 电波 使
较重 , 响 日常 生 活 。 影
2 结 果
宫颈 上皮 内瘤 样病 变 的 临床 诊治 分 析
孙 爱芹
( 清丰县人民医院, 河南 清丰 4 7 0 ) 5 3 0
N6病例均获随访, - 随访时间 6 个月 ~ 8 2 个月, 平均 1 个月 , 3 术后患者均无血管神 经损 伤 , 无感 染并 发症 , 复查 X线片均骨 性 愈合 。关节稳定性好 , 抽屉试 验( ) 一 。骨折愈合情况 以及膝关 节功能恢复情况 : 本组病例优 2 例 , 3 , 3例 ; 9 良 例 可 术后评分 为( 31 36 ) , 良率为 9 . 9. 5± . 分 优 2 1 %. 4
小 或 较 碎 的 骨块 固定 。
伸屈活动膝关节 , 确定复位 良好 , 固定 可靠 , 无撞 击后 , 冲洗关
节 腔 , 合切 口 , 规引 流 , 缝 常 可调 式 膝 关节 支 具 固定 4周 一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处理-2022年学习资料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处理-2022年学习资料

二、-治疗-*超过60%的CIN1病变在2年内可自然消退,如-病情持续存在或进展,应予以治疗。治疗包括-破 治疗和切除性治疗-*1.破坏治疗主要用于阴道镜检查满意的CIN1-患者,治疗方法有冷冻、激光和电凝-米-无 取组织送病检,存在一定的风险,有-可能漏诊宫颈早期浸润癌。因此治疗前必须严-格评估-*CN1的处理
米-宫颈癌对妇女健康的威胁仅次于乳腺癌。-近年由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增多,-临床观察发现宫颈癌的发病 有增加,且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由于CIN发展形成宫颈浸润癌的病程较-长,因此,对CN的患者及时早期诊断、 积极有效治疗及系统随访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
*宫颈病变诊断术语的变化-不典型增生-CIN-TBS细胞-CIN组织学分类-原位癌-名称-学分级-轻度不典 增生-CIN1-LSIL-Low-grade-中度不典型增生-CIN2-HSIL-High-grade C N2-重度不典型增生-CIN3-High-grade CIN3-浸润癌
最远的宫颈腺开口-转化区-新鳞柱交界-原始鳞柱交界-柱状上皮区-化生鳞状上皮区-原始鳞状上皮区-*宫额转化
*CN1是基底细胞的损害.异常增生的细胞仅-限于上皮层的下1/3。-以往推荐的CN1的处理存在过度治疗且临 -实践有很大的可变性。-*CN1的处理
*2006年9月,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会议对CIN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较多-修改,放宽了CI 1随访观察范围-*有学者认为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LSIL-者,无论阴道镜检查是否满意,被推荐的治方案是定期严密随访-兴CIN1的处理
兴一、随访-*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CN1患者的随访建议有3种:-*① 12个月行高危HPV检测和(或)阴道镜检查,-如阴性每年行细胞学检查;如HPV持续阳性或存-在ASCUS, SL应行阴道镜检查,根据阴道镜结-果进行相应治疗。若HPV16或18阳性,应立即-行明道镜检查-*CN1的 理

分级对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分级对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麦 女 士 在 单 位 组 织 的 妇 女 病 普 查 C N 级 约 需 l 年 , II 0 Ⅱ级 约 需 4 , 级 约 C NI 年 Ⅲ I 级或 Ⅱ级者 ,能 否像 麦 女 士 提 出 的 中 ,经 宫 颈 液 基 超 薄 细 胞 技 术 ( 称 为 1 。有鉴 于此 , 又 年 目前 , C N的处 理 常 干脆 将 子 宫 切 除 , 病 变彻 底 根 除 , 其 对 I 让 尤 T T) 查 , 现 宫 颈 脱 落 细 胞 中 有 不 规 是 , I I 由于 病 变轻 微 , 本 上 按 炎 对 4 多 岁 已经 完 成 生 育 任 务 的 中年 妇 C 检 发 C N级 基 0
病 等 老年 性 疾病 。 因此 , 宫 子
选 择 全 子 宫 切 除 术 不 符

宫颈 癌 并 不 可怕 , 是 一 种 可 预 防 轻 易 切不 得 , I I 、 它 C N 级 Ⅱ级 者
不 可
靖)
。东南大学 附属中 大
缀菏 宫颈 痢
各囝 锝建 1 3
宫 颈 癌 是 中老 年 妇 女 最 常 见 的生 和子 宫 体一 起 切 除 ) ;对 于 年轻 患 者 , 尤 血 供 后 ,卵 巢 功 能 必 然 受 到 严 重 影 响 。 殖 器 官 恶 性 肿 瘤 , 子 宫 内膜 癌 和 卵巢 其 迫 切 要 求 生 育 者 可 考 虑 选 择 宫 颈 锥 有 资 料 显 示 ,子 宫 切 除后 三 大 杀 手 , 形 切 除术 , 将 宫 颈 病 变 部 分 尽 可 能 切 能 就 可能 出现 衰竭 。卵 巢功 能 衰竭 意 味 即 所 以 , 们 一 提 到 宫 颈 癌 , 常 会 “ 癌 除 , 人 常 谈 以保 留子 宫 及 日后 的生 育 功 能 , 术 着体 内雌 激 素水 平 明显 下 降 ,从 而 引 发 但 色 变 ” 十分 紧张 。 , 后 须 定 期 随 访 , 防万 一 锥 切 术 未 能 完 骨 质疏 松 、 以 血脂 代 谢 异 常 , 出 宫 颈 正 常 的鳞 状 上 皮 细 胞 , 期 遭 全 切 除 病灶 情 况 下 , 以早 期 发现 复发 , 现 动 脉粥 样 硬 化及 心 脑 血 管 长 可 受 各 种 刺 激 ,会 发 生 形 态 改 变 及 增 生 。 及 时 进 行 处 理 。 异变的基底细胞向上伸延而累及全层 , 成 为 异 常 增 殖 的 鳞 状 上 皮 , 包 括 不 同 的恶 性 肿瘤 。 是 由于宫 颈 癌 属 于 它 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 缓 解 。
3 讨 论
中 度糜 烂 3 5例 ( .%)重 度 糜 烂 2 36 , 7 9例 (1 %)见 表 1 3- , 2 。 表 1 CN分 级 与 宫 颈 糜 烂 程 度 ( , ) I n%
宫 颈 涂 片 取 材 方 便 , 患 者 无 损 伤 , 妇 科 宫 颈 癌 普 查 中 对 在 广 泛 应 用 , 其 假 阴性 率 较 高 。本 研 究 巾 , 颈 涂 片 巴氏 分级 但 宫
中国现代 医药杂 志 2 1 0 0年 8月第 1 2卷第 8期 MMJ ,A g 2 0 o 1 ,N . C u 01,V l 2 o 8

9 ・ 5
宫颈上皮 内瘤样病变 的诊断与治疗
范 晓 波
宫 颈 上 皮 内 瘤 样 病 变 (I ) 与 宫 颈 癌 相 关 的 一 组 癌 前 CN是
1 材 料 与 方 法
氏分 级 ,2例 结 果 与 病 理 结 果 相 符 , 合 率 为 3 .%;6例 行 1 符 43 4 液 基 细 胞 学 检 查 ,4例 结 果 与 病 理 结 果 相 符 ,符 合 率 为 2
5 -% :阴 道镜 检 查 9 22 3例 有 8 4例 与 病 理 结 果 相 符 ,符 合 率 9 .%。 阴 道 镜 检 查 与 液 基 细 胞 学 检 测 法 诊 断 符 合 率均 明 显 03
1 . 床表现 本组异常 阴道流血 3 2临 5例 (7 %1白 带 增 多 2 3. , 6 3 例 (47 , 部 酸 痛 1 2 .%)腰 5例 ( .%)无 任 何 症 状 仅 妇 科 普 查 11 , 6
发现者 2 O例( 1 %) 2 . 。宫颈 糜 烂 程 度 : 度 糜烂 2 5 轻 9例 ( 1 %) 3. , 2
法假 阴性率为 6 .%。 57 分析假 阴性的可能原因 : ①涂片中没有
1 3 方 法 .
具 有 诊 断 意 义 的 细 胞 或 涂 片 质量 差 ; 过 多 粘 液 、 液 或 炎症 ② 血
采 用 宫 颈 涂 片 巴 氏分 级 , 基 细 胞 学 检 测 法 液
l . 断方法 _ 1诊 3
22治 疗 结 果 .
9 3例 患 者 治 疗 后 .6例 无 异 常 发 现 ,治 愈 率 8
为 9 .%。 手 术治 疗 患 者术 后 复 发 4例 ,均 为 宫 颈 锥 切 术 患 2 5
者 , 中 C NⅡ3例 ,I l . 其 I CNⅢ 例 切缘 无病 变 累及 者 l , 例 有病 变 累 及 者 3例 ; 5例 m 现 术 中 、 后 下 腹 痛 , 续 时 间 较 短 . 术 持 均
病 变 , 反 映 子 宫 颈 癌 患 者 发 生 发 展 中 的连 续 过 程 , 发 病 患 能 其 者 日趋 年轻 化 。 I 的 早 期 诊 断 、 期 治 疗 对 于 降 低 宫 颈 癌 的 CN 早
发生率有重要价值… 。本 研 究 回 顾 性 分 析 2 0 【 6年 6月~ o 9 】 20 年 6月 我 院 收 治 的 9 3例 C N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探 讨 宫 颈 上 I
织 学诊 断 : ~ 0 2分 , V 及 ( ) I 3 5分 , I C NU ; HP 或 C N I; ~ C N I、 I
明显 高 于 传 统 宫 颈 涂 片 巴 氏分 级 法 , 者 比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二
(< . )但 其 仍 存 在 一 定 的 假 阴性 , L I 、 I 在 诊 断 P0 5, 0 如 sL HSL存
过 度 , 现 出极 高 的灵 敏 度 . C 表 AS US中存 在 一 定 的 C N I 诊 I 漏
道 镜 检 查 诊 断 符 合 率 明 显 优 于 液 基 细 胞 学 检 测 法 , 异 有 统 差
计 学 意 义 ( < .5) P 00 。
岁 ,平 均 3 6岁 ,平 均 孕 次 1 . 。 本 组 CN I级 2 2次 I 7例 , 占
2 . ;I 级 3 90 C N I % I 6例 , 3 . ; I 占 8 % C N m级 3 7 0例 , 3 _ 占 2 %。 3
( C ) 阴道 镜 检 查 3种 诊 断 方 法 , 察 与病 理 结 果 对 照 的 TT及 考
符 合 率 。将 宫 颈 涂 片 巴 氏 I一 Ⅱ级 作 为 筛查 阴性 , 颈 涂 片 巴 宫 氏 Ⅲ~ 级 作 为 筛 查 阳 性 。液 基 细 胞 学 检 测 法 以 不 典 型 鳞 状 V
细 胞 ; 上 皮 细 胞 过 度 重 叠 使 异 常 细 胞 被 覆 盖I ③ 。液 基 细胞 检
查 法 改 变 了传 统 巴 氏涂 片 的操 作 方 法 , 高 了 涂 片 质量 . 提 降低 了假 阴性 率 。 本 研 究 结 果 显示 , 基 细 胞 学 检 测 诊 断符 合 率 液
上皮细胞或腺细胞(S U A C S或 A U ) 为 筛 查 阴 性 ,I 以 G S作 SL及
上 者 作 为 筛 查 阳 性 。 轻 度 SLL I1 当 于 CN I, 度 SL I(SL相 I 重 I
f S 相 当 于 CNI和 Ⅲ 根 据 R i 道 镜 评 分 相 对 应 的组 H m) I I e d阴
14统 计 学 分 析 计 数 资 料 的 比较 采 用 检 验 , 量 资 料 采 用 . 计 t 验 ,< . 检 P 0 5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较 .
9 3例 C N患 者 中 ,5例 行 宫 颈 涂 片 巴 I 3
皮 内瘤 样病 变 的诊 断 及 治 疗 方 法 。
1 . 般资料 1一
我院20 0 6年 6月 ~ 0 9年 6月 收 治 的宫 颈 上 20
皮 内瘤 样病 变 患 者 9 3例 . 经 病 理 学 诊 断 确 诊 。年 龄 2 ~ 5 均 16
高 于 宫 颈 涂 片 巴氏 分 级 法 , 异 具 有 显 著 性 (< . )并 且 阴 差 P0 5,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