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案例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卷第4期2019年8月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J o u r n a l o fM a n a g e m e n t C a s e S t u d i e s

V o l.12N o.4

A u g.2019管理案例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

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为例

马晓蕾,吕一博,王淑娟,韩少杰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㊀116024)

摘要: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能够实现知识的传播㊁集聚和应用,进而有效地促进知识创新.但在已有文献中,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微观㊁静态的视角对知识生态系统进行研究,不能很好地展现知识在大范围㊁长时期内流动的特点与演化形式.为了丰富现有理论,本文选取了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C M C C)为核心,构建的管理案例开发㊁教学与研究知识生态系统

为对象,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从构建主体㊁构建机制㊁构建行为和知识流动四个构念对管理案例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进行研究,得出其构建经历了平台推广㊁网络延伸和生态创新三个阶段的主要结论.并且,在不同的阶段,由于不同的构念起着主导作用,导致四个构念之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系统内不同角色的构建主体可以适当采取不同的行为来适应㊁利用知识生态系统.

关键词:知识生态系统;管理案例;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动态视角

中图分类号:F270㊀文献标志码:A㊀D O I编码:11.7511/J M C S20190404

0㊀引㊀言

知识生态学概念的提出,促进了知识管理向高级阶段的发展[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生态系统的概念[2].知识生态系统能够极大地促进各个参与有机体的知识创造[3],实现知识的溢出[4G5]㊁吸收[6]和应用[7].然而,当今中国在管理教学㊁研究与实践的现实环境中存在着显著的 脱节 问题,很多高校作为知识主体集聚的同时却并没有实现知识的自由流动,无法实现有效的 知识创造 知识传播 知识应用 的知识生态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知识创新,这已经成为目前高校这类管理教学科研主体面临的主要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知识生态系统的关注[8].如何在大学㊁科研机构㊁企业等知识主体集聚的同时实现知识传播㊁集聚和应用,构建知识生态系统,成为中国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课题.

在对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中,已有文献主要从微观视角,立足于企业[9]㊁高校[10G11]等关注了知识生态系统的参与要素和系统模型[12],对于中观㊁宏观层次的知识生态系统较少涉及[13].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多从相对静态的研究角度初步解释了知识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所需要的要素组合,以及各参与要素在知识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理.这些研究认为,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知识主体㊁知识资源和促进这些知识资源在知识主体中实现流动的知识技术服务.其中,实现知识流动是参与要素发挥作用和知识生态系统模型运行的基础.但是,一方面,已有文献缺乏对知识生态系统构建过程的动态关注,以及知识生态系统生命周期

收稿日期:2018G08G15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创新G实践 能力提升导向的管理案例库建设标准研究 (Y B2018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业耦合与非协奏成长研究 (71572026)

作者简介:马晓蕾,女,辽宁鞍山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案例研究;吕一博,男,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㊁案例研究;王淑

娟,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教授级高工,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㊁案例研究;

韩少杰,男,河北邢台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㊁案例研究.

的不同阶段中知识流动差异的分析.另一方面,已有文献大多聚焦在探讨知识生态系统概念内涵㊁构建要素等基本的特征层次的研究较多,对知识生态系统动态构建机制的探讨尤为缺乏.与诸如法律㊁医学㊁工程等其他学科相比,对中观层次的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进行研究可以丰富现有管理学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为此,本文选取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C M C C)为核心,构建的管理案例开发㊁教学㊁研究系统为对象,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对管理案例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机理进行探讨,从而打开知识生态系统构建过程的 黑箱 .具体而言:首先,基于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知识流动的相关研究,提出本文的理论框架;随后,对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主导的系统构建过程进行探索性研究,基于知识流动的视角识别出知识生态系统构建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不同阶段构建的知识主体㊁运行机制和知识流动的动态匹配关系;最后,归纳提炼出知识生态系统构建的演化模型.

1㊀文献回顾

1.1㊀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要素

R e y o n l d s等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由人㊁制度㊁组织㊁技术以及知识创造㊁解释㊁分布㊁吸收和利用等知识流程组成的复杂㊁多面㊁动态的体系[14],各要素相互关联㊁相互依存㊁相互作用㊁相互激励㊁相互补充㊁相互制约[15],具有开放性㊁动态性㊁自我调控性㊁生命周期性的特征[16].

已有文献对于知识生态系统构建的参与要素从三个维度展开研究.从二元结构上看,知识生态系统需要交互网络和知识仓库两个要素协同发挥作用[13];陈清硕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指的是由知识和人组成的复合系统[17].也有部分研究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指的是由知识网络㊁人际交流网络以及技术网络共同构成的系统[18G19].从复杂适应网络来看,知识生态系统是处于共同现实和虚拟空间的人类群落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C o m p l e xA d a p t i v eS y s t e m),而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实现知识的整合㊁创造㊁使用以及共享[20].

知识生态系统模型研究是知识生态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了知识生态系统构建

的各参与要素的关联方式.首先,基于知识流

动视角的知识生态系统模型的研究方面,蔺楠

和覃正认为知识生态系统中包含了众多知识个

体,而这些个体可以同时具备知识生产者㊁消费

者和分解者多种身份,而正是这些多种身份的

知识个体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为系统

内的知识流动奠定基础[21].毕小青和周忠磊则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由知识生产者㊁消费者㊁

分解者构成,实现知识循环流动的生态系

统[22].其次,基于种群生态学意义的模型研究方面,田庆锋和常镇宇指出知识生态系统是具备相同知识能力和目标,并积极分享资源的人员组成的知识种群[23].赵卫兵通过对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指出知识生态建构可以划分为知识互动㊁知识分布㊁知识演化㊁知识竞争四个层面[24].孙振领和李后卿将知识资源㊁知识服务㊁知识创新构成的体系称为知识生态系统,并进一步探讨了知识生态系统的特征[25].最后,基于知识生态模型及其衍生模型方面,G e o r g e 等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基于交流创造知识网络并实现价值的过程[26].这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识生态系统,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其重要性.

还有一些学者进一步针对微观层面的知识

生态系统模型进行了研究.张海涛认为高校知

识生态系统由知识㊁知识人㊁知识环境㊁知识服

务㊁知识技术等要素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㊁

相互作用,使得整个知识生态系统在时间㊁空间

上趋于复杂[27].曲靖野认为高校知识生态系统是以科研和教学为中心,并且实现知识的生产㊁加工㊁传递和创新[28].叶培华和徐宝祥则将研究视角转移到企业知识生态系统,并指出这个系统包括知识员工㊁知识管理技术㊁知识㊁企业文化㊁企业组织结构㊁企业知识战略,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企业知识生态系统不是静止的实体,而是具有知识流动㊁知识循环和结构变化的㊁具有一定格局的动态系统[9].1.2㊀知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谢守美在借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

的基础上,对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渠道

与途径进行了分析说明:知识流动是借助于知

识链和知识网络来实现的,知识链和知识网络

是知识流动的渠道[29].知识链和知识网络是

483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第12卷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