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2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2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2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二讲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 发祥地:黄河、长江流域
❖ 重心南移: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江南
2.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 长期对垒:中原农耕人被动防御,游牧人常取攻势
❖ 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形式为中介, 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 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使其 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
3. 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 纵: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远古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 为乡族经济;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 也长期存在;贵族分封制度,历代不绝(明 代藩王勋戚经济)
需要
❖ 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 策,加强其依附性
4.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1.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2.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3.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 经济剥削 ❖ 意识形态的保守性
❖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 因素的成长
四、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 发展的影响
1.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 横:不仅仅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 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
4.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 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 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 进取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2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2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节课官方笔记目录一、课件下载及重播方法二、本章/教材结构图三、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四、配套练习题五、其余课程安排三、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课件内容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一)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中国领土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尚书·禹贡》篇。

(二)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如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式建筑,长江流域的干栏式结构建筑。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燕齐地区神仙崇拜、明清晋商的盛行、扬州的繁华等都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三晋之地(韩赵魏)多法家人物,齐国多儒学、阴阳之士,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

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如桐城以文章扬名,桐城派的方苞、姚鼐(nài)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清朝时期浙东一代重史学,受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代崇尚经术,受戴震的影响。

还有“吴学”、“扬州之学”等,都与典范人物有关,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二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一)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

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二十四正史中,较为全面地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在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一书中的《货殖列传》。

(二)先秦时期的几个重要文化区域1、四大基本经济区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将天下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

中国文化概论_第二章

中国文化概论_第二章

墨家
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 爱”、“尚同”、“尚贤”、“节用”、 “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 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 了思想的代言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阴阳家
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 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 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名家(又称刑名家)
法家
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 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 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 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 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 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 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 “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 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



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 括商人在内的异族生存的权利; 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 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励历史创造力的制 度。
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P43)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 不时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 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 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 “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 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 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 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 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 向的选择。
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 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 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 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 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 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 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 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 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 频繁,汉家的“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 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 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 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 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 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 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 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清]袁江《荷净纳凉图》 袁江《荷净纳凉图 当代佛学大师弘一法师
佛教人格
2.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处逆如顺
佛教视万物为空无,对顺逆讲究自性的清 静。说到底是清除一切人生的欲念。一般人率 性而为的追求不过是对欲合情合理的需求,然 而人生无常,五蕴皆空,诸法唯识,唯有真如 佛性。视逆为顺的人生态度,对于饱受生活艰 难的人讲,不失为一种对待逆境的超脱手段, 而佛教追求清静恬淡,根绝欲念,随缘而安, 忘却今世,求得解脱,在物欲横流的纷扰世界 中,不失为一种超脱、潇洒、自由的风度,是 佛道并流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神品格 的重要方式,也形成了一种追求心境恬淡和谐 的精神和审美诗意文化,影响了包括儒道在内 的哲学和学术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
摩崖拓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思考与研讨】
1. 对比禅宗与印度佛教的异同,并从 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阐释禅宗形成的原因。 2. 召开一次班级讨论会,主题是“当 代消费社会人的物化与宗教信仰的精神救 赎之间的关系” 。 3. 阅读一篇重要的佛教经典,反复诵 读,将心得体会形人格
最初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曾发过度一 切世人出苦海的宏愿,可见佛教最初的宗 旨即是劝喻众人在佛法的指导下,走向灵 魂的超脱与自由。传到东土,佛教思想在 渐进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基本的精神与 印度佛教有相通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 同,又融合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国情的特殊 需要,形成了完备的中国佛教。同时,佛 教还与儒道并流,互为补充,丰富了中国 文化的内涵,完善了中国人性格中的诸元 素,形成了佛家文化的理想形态与人生模 式。
禅宗图
李朝多媒 体工作室
佛教人格
1. 面对大千世界:心如古井
“苦”和“空”是佛教的两个基本核心,中国佛教 则 更注重宣扬一个“空”字,大千世界,纷纷万象,荣辱兴 亡,酒气财色……只不过是一场梦幻,即使人自身,依 然是幻景中的假象。一切无,一切空,是佛教对待客 观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基本态度。在对真如佛性的追求 中 ,不以生死牵累其精神,不 以爱憎之情牵累其生命,做到 超凡绝俗,泯灭七情六欲。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②商周时期,我国的城市商贸易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已开 始使用货币。
中国是世。 《左传》、《国语》:当时有“羊肆”、“米市”。 ④战国:商业都市崛起
战国齐国
汉代城市布局
中国历史上几个商品经济发达 的时期,展示出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的高峰。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在明清时期(十六、十七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以突飞猛进之势发展, 出现了“近代化”运动,而中国却在农耕经济上原地踏步,明中叶始出 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倍受挫折,步履蹒跚,出现了迟滞状态。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 和东南沿海城市,大批破产农民流 入城镇,投入手工业作坊或矿井作 工成为领工资的工人。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 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 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农不出则乏其食, 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 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 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太史公的《史记•货殖列 传》
• 食租地主对工商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 “乡落大姓,居货而贾者,数不可纪” 中国农耕经济扩充了内部活动空间
男耕女织,以织助耕,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家庭 小农业在经济中占主导
与此经济适应的政治体制:
→国家开始向个人生产者征税或劳役 (国家和个人)
土地私有化和个体家庭经济的成长,土地成为社会各阶层 猎取的目标。 →个体家庭经济逐渐分化为地主和农民 (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
地主、自耕农、皇帝 这三种力量的平衡与失衡是造成周期性治乱的原因所在。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
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 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1、游牧民族的特点
• 繁衍生存在中国西北部地区,剽悍善战,世代逐水草迁徙, 依赖畜牧、狩猎为生。常南下劫掠,给中原农耕民族造成 很大威胁,甚至可乘势入主中原,建立混一游牧区和农耕 区的王朝。 • “逐水草而居,毋城郭常处耕田之外。” (《史记· 匈奴 传》) • “利则进,不利则退。” (《史记· 匈奴传》)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2)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2)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科类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提炼过程中,逐渐结晶为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

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延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青年一代,乃至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都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认识和把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教学的重心和主线,了解关于文化的概念及结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状况、发展历程及主要特质;学习和掌握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现实国情,进而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加以创新,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现代意识,又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课程内容改革本课程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兼及其转型与创新。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内容极为丰富。

面对这样一个广博精微的文化体系,在讲授过程中自然不能漫无边际,全面铺开。

虽然“大文化”与“小文化”或文化的表层现象与潜层现象是不可开、相互依存的,但这二者在教学中却不应是并重的关系。

因为我们向学生们介绍文物、艺术、生活习俗等文化现象的目的并不在于这些具体知识本身,而是要使学生透过这些具体的、表层的文化现象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价值。

因此,本课程将以潜层文化现象——观念文化作为教学的重心,而辅之以文物、艺术、生活习俗等表层文化现象,渗透其间进行讲授。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第二章·第二节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第二章·第二节
[ [资料注释 资料注释] ] “ “三纲 ”是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核心的宇宙法则; 三纲” “ “五常 ”是仁、义、礼、智、信,是 “三纲 ”关系的调整原则。 五常” 是仁、义、礼、智、信,是 “ 三纲” 关系的调整原则。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纲纪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纲纪可 —— 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传 ——《 · 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汉书 汉书· 董仲舒传》 》
[资料注释]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享年75岁(也有说历经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四朝,享年达 80岁 以上),精通《春秋》公羊学,西汉文景时期的大儒、“醇儒”(朱熹语)。
【独尊儒术 】
董仲舒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基础 ,兼取阴阳五行学说,建立新的 儒学理论体系 ,要 “南面而治天下 ,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兴办学校是 其保证 ,“兴太学 ,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 宜可得矣 ”,专立儒学五经博士 ,余家皆废 。为 “崇乡里之化 ”,一要加 强基层政权建设 ,通过 “学在乡里 ”吸引才俊,充实政权 ;二要 “乡有三 老有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 ,游缴循禁盗贼”, “ 天人合一 , 以实施有效的政府管理 。 他以五行之说提出了 天人感应 ” 论 ,认为人逆天志不 仁天就降灾 ,顺天志行仁天就免 灾 ,以 “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 天 ”为原则 ,建立 “三纲 ” 、“五常 ” 的政治伦理道德 。这些观点备受 汉武帝赏识而得推行 ,儒学从此 成为传统中国的主流上层文化。
阴阳五行帛书
[资料注释] 汉代风行谶纬,治谶纬者多为今文学家,他们宣 扬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理论,其著作备受当时人们特别 是贵族的推崇,在帛书上记录就是例证。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漆器、帛衣之上,都绘有表达 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的图画,这些认识观念常与当时 的天象学、气象学紧密结合起来,进入到各阶层人们的 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之中。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第二章 文化概念 的拨乱反正
什么是文化?如何界 定它的含义呢? 这是在讲 文化概论之前我们必须搞 清楚的一个问题,但这又 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 伯和克拉克洪


1871——1951年,文化定义160
种。 就我国来说,仅从上个世纪80年 代重新出现的文化热现象以来,各家 关于文化的定义,其数量之多就已到 了很难统计的地步。





“文”与“化”二字的并联使 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传》 曰: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 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 关联,以文教化的意思已经十分 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 成一个整词,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 苑.指武》),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束皙 《补亡诗.由仪》) 意思是以文化辑合于内,用武德加 于外远也。 —— 世界外交的基本手 段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文理。 文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象身 有花纹袒胸而立的人。 物相杂,故曰文。 ——《易.系辞下》 五色成文而不乱。 ——《礼记.月记》 均是纹理的意思。
文的引申意义



其一,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尚书.序》 其二,彩画、装饰,人为修养。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论语.雍也》 其三,美、善、德行。 郑玄说“文犹美也,善也”。
姜寨遗址 半 坡 遗 中国一词,最初并不具有国家实 址
体的含义,而是一个地域(地旺)的 文化的概念。中国的中是中心广场标 志,国字本意是城邑。


黄河一带的夏人所处地望居 中,所以最早的中国指夏人所居 之城,最早的中国人是夏人。 《说文》:“夏,中国之人也”。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儒家文化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儒家文化PPT课件

泰州学派:心学异端
阳明之后,王学发生分化,王艮 发展为泰州学派,成为王学左派, 主张百姓日用即是道,肯定饮食男 女之性。李贽师王艮之子,倡“童 心说”和“自然人性论”。
三、儒教三义
仁义 礼乐 内圣外王
1,仁义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际之间 的亲善关系,在此基础上孔子将 “仁”提升为儒家伦理道德的最高 范畴。 如何达到“仁”?孔子提出了两 个根本标准:忠恕。
三礼与五礼
• 三礼:儒家的三部典籍。
《周礼》,周王朝国家建构的基本大法; 《仪礼》,礼乐制度下贵族生活的细节规
定; 《礼记》,从礼的各种规定中阐发出的治
国为帮的微言要义。
• 五礼:吉、凶、军、宾、嘉
孔子礼乐观:
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恢复西周 的礼乐制度,“行夏之时,乘殷之 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孔子晚年返鲁,以六艺教人,其中 礼与乐最为重要,孔子是礼乐文化 的传播者。
援“仁”入礼乐
•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
• 子夏曰:礼后(于仁)乎?
游于艺 •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游于艺。”
•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 孔与民同乐
孟子说“今之乐由(犹)古 之乐也”,孟子并不在乎新乐 还是雅乐,而在乎统治者是否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 天下,忧以天下”,是否与民 同乐。
孟子
孟子,名柯, 邹国(今山东邹 县))人。生卒 年不详,据《孟 子》一书推断, 约生于周安王十 七年,卒于周赧 王十一年(前 385-前304)。
孟子提出了“性善”理论。 “尽
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 矣” 。并提出了“仁政”学说和
“民本”思想,作出了“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 还提出“与民同乐”的主张。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和 发展形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探 寻中国商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
编辑ppt
1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农耕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指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 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结 构,农业与家族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济 的特点和基础。
中国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同时农耕经济包容着工商 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 织、造船、建筑、贸易等,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 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再生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编辑ppt

22
编辑ppt
23
编辑ppt
24
编辑ppt
25
编辑ppt
26
编辑ppt
27
元 人 绘 耕 织 图
编辑ppt
19
民谚: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 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 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 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 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
•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中华书 局2005年
•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1998年
编辑ppt
41
编辑ppt
6
河姆渡遗址 骨耜
编辑ppt
7
河姆渡文化 陶纺轮
编辑ppt
8
河姆渡文化象牙盅(6900年前)
编辑ppt
9
河姆渡遗址陶器
编辑ppt
10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二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二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二 主讲:宋看山课本介绍指定用书:《中国文化概论》(2015年版) 主编:王宁出版机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专业代码:0032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通过方式:总分为100分,60分合格题型介绍题型题数题分单选3030多选510名词解释510简答630论述220绪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绪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六章 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二讲第一章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二、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三、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文化得失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一)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中国领土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yǎn)、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尚书·禹贡》篇。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二)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二)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如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式建筑,长江流域的干栏式结构建筑。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二)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如燕齐地区神仙崇拜、明清的晋商的盛行、扬州的繁华等都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中国文化概论》版本二满分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版本二满分答案

统一的汉文化的起源1以(C)为一个单元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记数单位。

A、七天B、十五天C、十二天D、三十天2(C)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是指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考证古史的方法,。

A、鲁迅B、陈寅恪C、王国维D、钱谦益3根据《五帝本纪》记载,五帝时期贴近于(B)文化时段。

A、旧石器时代早期B、新石器文化早期C、旧石器时代晚期D、新石器文化晚期4根据《尧典》记载,古人用以下那种方式测定时节?(B)A、鸟的迁徙B、天体运行C、花开花落D、河水流向5中国人在古时候对太阳崇拜本质上是追求时令。

(√)6根据课程内容可知:文化在多元发生以后,走向统一化的文明进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7治理洪水和天文历法是《尧典》中记载了两件大事。

(√)历法的形成1东作在敬道日出,便程东作中的含义是(C)。

A、战事B、占筮C、农耕D、祭祀2希革在鸟兽希革中指的是(B)。

A、迁徙B、换毛C、生产D、死亡3敬授民时代表着(B)。

A、祭祀占筮的需求B、农耕文化的需求C、君主统治的需求D、游牧民族的需求4《管子》中根据(C)编订记载了《玄宫五历》。

A、四方历法体系B、六方历法体系C、五方历法体系D、八方历法体系5下列关于陶寺遗址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

A、大约建立于公元前2350年,距今四千多年B、建立于五帝时代C、陶寺遗址的修建是为了测节气D、陶寺遗址在今天仍然能准确测出所有节气6根据课程内容可知:陶寺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尧典》的文献记载。

(√)7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春天是生养的季节。

(√)8根据课程内容可知:《尧典》将一年算为三百六十六天。

(√)统一族群的凝聚1(D)是一个民族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A、相同的语言B、共同的生活理念C、相同的价值观念D、以上都对2(B)被称为五帝。

A、黄帝、颛顼、尧、舜、禹B、黄帝、颛顼、帝喾、尧、舜C、伏羲、颛顼、帝喾、尧、舜D、颛顼、帝喾、尧、舜、禹3(B)实现了精神上的文化建构和族群凝聚。

自考汉语言文学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2官方笔记

自考汉语言文学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2官方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官方笔记•精讲2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思维导图地理与人群分布 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古代叫自然方面的作为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古代改造自然的一些失误二、知识点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着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

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限于它的地理条件;越到后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越深。

同时,地理对人文的影响,也不是简单的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其间还有复杂的中介内容。

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知识点U 地理与人群分布☆☆☆1历史上的人群分布(1)地理特征①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一一亚欧大陆的东部,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领属的海疆更是辽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又称中国南海)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其中东海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o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 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1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文化得失(2)人群分布①东北壬原的西侧是大兴安岭,东侧是长白山脉。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

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的人群,如鲤卑、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区域。

②蒙古高原,历来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

③华北平原有黄河和海河水系,东部还有泰沂山地,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农业,是汉民族的聚集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也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

④黄土高原地带,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置地之一。

这一地区,是四塞之地,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就,可谓表里山河!⑤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谷地,即汾河谷地。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第二节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第二节

热爱人生
“亲亲”,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亲爱自己的 亲人,由亲子顺亲的血缘情感出发,再由“亲亲”而“仁 民”,即把人生相亲相爱的孝悌之情,推及到他人、社 会,甚至宇宙。最终实现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人与社 会与自然的相亲相爱、和谐统一。
孟子在描述他的理想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理解的思 想是一脉相承的。
贤为大;;亲亲之之杀,,尊尊贤之之等等,,礼礼所所生生也也。。 诚者非成己而已已也也,所所以以成成物物也也。。成成己己,,
仁也;成成物,知知也。。性性之德德也也,,合合内外外内之之道道 也,故时时措之宜宜也。。
朱朱熹熹《《<<中中庸庸>>注注》》云云::
诚 虽 所 以以 成成己己,,
孔孔孔子子子与与与中中中庸庸庸
亚圣孟子造像
传统
卡尔·马克思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 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 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 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中国文化正是这样发展而来的。今日 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 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传统并不是与我们今 天分离或隔绝的对象,在传统属于我们之 前,我们早已属于传统。
传统来 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 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激励人们加强自身的 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操守,提高自己 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 严,这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总是肯定人在天地间的 崇高地位,注重人的主体精神,追求“天人 合一”的境界,总是指向人、指向人生。在传 统中国,儒学、道学,以及玄学、理学、 佛学,都是人学。

大学公共课《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诗 经》

大学公共课《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诗  经》


(二)传诗
三家诗
四家诗

齐诗辕固


鲁诗申培
韩诗韩婴 毛诗毛亨、毛苌
点 校 毛 诗 插 图
宋 监 本 纂 图 互 注
四、《诗经》的体制
《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 雅、颂三类 。
风、雅、颂表明创作时的音乐属性,
表明它是用哪一种音乐唱出来的。
“风、雅、颂”释义
1、 “风”是乐调的意思

【原文】 【译文】


猗与那与,
置我鞉鼓。 奏鼓简简, 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
啊,众多啊,
摆设起我的摇鼓、大鼓。 敲鼓咚咚响亮, 取悦我伟大的先祖。 汤的后代献乐降神,

绥我思成。
安定我对太平的祈求。

鞉鼓渊渊,
摇鼓、大鼓彭彭擂动,


嘒嘒管声。
既和且平, 依我磬声。 於赫汤孙, 穆穆厥声。
C、“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
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 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 周之盛至幽、厉之缺。”
三、《诗经》的使用与流传
(一)用诗

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 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

首章述姜嫄禋祀之祥, 二章述后稷降生之易,
三章述其生而见弃之事,
四章述其幼而种植之志, 五章述其教稼穑而后封, 六章述其降嘉种而肇祀, 七章备言后稷祭祀之诚,
八章备言周人尊祖配天之义,以终前章之意。
二、农事诗
写劳动的艰辛(《豳风 · 七月》)用物候 形象地表现季节更替的抽象概念,表达方式 独特而生动。 劳动的愉悦( 《周南·芣苢》)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2)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2)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2)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国地势和地形特点: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

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自西向东形成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状: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

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历史上,曾居住过吐蕃和羌人。

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四川盆地——西南夷(南);古巴人、氐人、羌人(北);汉人(盆地中央)。

黄土高原地带——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蒙古高原——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

山西高原——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

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

其次是地理通道七通八达,形成了便当的交通。

气候变化大势: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

著名学者竺可桢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又暖变冷。

他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温暖期(前3000-前1100)、寒暖交错期(前1100-1400)、寒冷时期(1400-1900)、“仪器不雅测期”(1900- )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

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

中国文化概论 (2)

中国文化概论 (2)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二层说: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四层说:物态、制度、行为、心态物态文化层约相当于物质文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

制度文化层: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

行为文化层: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

这是文化的核心。

狭义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一)中国文化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国度性)。

其一,“中国”,其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次扩展的过程。

其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主体。

其三,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

(二)中国传统文化鸦片战争(1840年)前的中国文化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三、四季观念系统与中国主体思维方式首先是“事件观念”:在这个观念系统中,体现了一种对事物、要素之间动态关系(动态关系构成事件)的重视,而不是对静态实体的解剖。

这正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特征,也是中国主体思维方式的核心特征,也是区别于西方哲学的核心特征。

如阴阳五行与四季观念其次,环形思维方式。

四季--五行再次,二分法与生物学基础。

中国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的第四,天人和谐观念天人和谐观念是诞生于早期农业文明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对中国文化影响及其深远,它是中国哲学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深深地渗透在艺术领域,成为中国艺术区别于西方艺术的核心特点,它积淀在民族文化心里结构的深层,无论是上层的政治运作还是日常的行为方式,无不渗透着这一特征。

天人和谐首先表现在人对自然规律的自觉服从,按照自然规律来行事。

除了在农业生产方面要尊重自然规律之外,上古也形成了一种强固的按照季节施行政令的定势。

1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2(教学版)解析

1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2(教学版)解析

氏族和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水平(例如,古代
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玛雅文化),以及专门的活
动或生活领域(劳动文化、艺
化)。”
术文化、生活文
• 3.主体性定义
• 该类定义尤其注重发明和强调“人”这一
主体对文化的特殊意义和本质地位。
• 马尔库塞就分析说:在弗洛伊德看来,
“所谓文化,就是有条不紊地牺牲力比多, 并把它强行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活动和表 现上去”。
• (2)““化”是会意字,古字为“匕”
(说文:从到(倒)人)。 • 在骨文:象二人相倒背对背的形状,一正 一反,以示变化。 • 《说文》中讲“匕,变也”,“化,教行 也”。 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 “化”的本义为变化、生成、造化,指事
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 《庄子· 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 鹏。” • 《易· 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 《礼记· 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三日曲水诗序》) •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补亡诗· 由仪》)
2、欧洲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 的 ?
• 西方的“Culture”更多地展现了逐渐由物质
生产活动引入精神生产活动的特点。
• 在西方,文化与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
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 拉丁语系的Cultura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 开始的,原义含有耕作、培养、教育、发 展、尊重、神明崇拜、耕种、练习、动植 物培养及精神修养等意思。
• (4)文化——行为论。
• 胡潇的《文化现象学》:
• (1)现象描述性的定义;(2)社会反推性定义; • (3)价值认定性定义;(4)结构分析性定义; • (5)行为取义性定义;(6)历史探源性定义; • (7)主体立意性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论单选1、秦汉实行郡县制。

2、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地方政府称为行中书省。

3、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基础。

4、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是政府对个体土地所有者建立统制经济关系的开始。

5、殷商的神本文化。

特色是尊神重巫。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政策的推行,使儒家取得了“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

7、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8、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

9、傀儡戏,参军戏是中唐以后市井间流行的歌舞小戏。

10、宋代天文学家苏颂设计建造了水运仪象台。

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

石申的《石氏星经》,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

一行和尚,第一次子午线实测。

刘徽,《九章算术》宋元四大数学家: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1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实用性,整体观。

12、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发展起来。

13、唐宋以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书院。

1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以《西厢记》“天下夺魁”的王实甫。

15、中国小说经历了先唐笔记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三个发展阶段后,到明清时代臻于极盛。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清代长篇小说双璧《儒林外史》《红楼梦》。

16、中国古代建筑四大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园林17、魏晋六朝时中国绘画的形成期。

中国古代绘画五大类型:宫廷绘画,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民间绘画。

18、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散点透视的“游目”;以大观小;遗貌取神;游目式的笔、色、墨。

19、《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名著。

20、杜佑著成我国第一部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通典》。

“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22、刘知几的《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23、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权威规范),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人际关系)。

三纲五常是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被用于教化天下、维护社会伦理。

24、道教的思想渊源: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道家哲学和阴阳家思想。

25、佛教“四谛”:“苦集灭道”。

“苦”:“人生皆苦”“一切皆苦”“集”:“招聚”或“集合”,意谓“招致”苦难的原因。

“灭”:消除苦难的方法“道”:如何修行26、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有“天人合一”“天人交胜”的主张。

名词解释1、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和“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

2、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即分封制。

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由周人创立。

其出发点和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内容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3、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小农经济主导地位导致家族制度深深植根于社会结构中,国家结构也打上了家族结构的印记。

宗教和宗法关系在中国的长期存在,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格局。

4、周礼: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

5、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除了察举孝廉、秀士仍沿两汉旧制外,又新增了一种旨在匡正两汉选举制度之流弊的“九品中正制”。

各州、郡、县等地方政府,都设置大大小小的中正,由当地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之德充才盛者担任。

由于门阀世族社会总格局的制约,便造成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负面效应。

6、编年体: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

优点是史事和时间的紧密结合,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明了史事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因果关系。

7、自然神崇拜: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

(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天神崇拜,生殖崇拜)8、李贽: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李贽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9、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10、颠张醉素: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

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或“颠张狂素”)。

11、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12、三公九卿:秦始皇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负责全国的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九卿分掌各方面的事物。

13、三省六部: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政治体系,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

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

14、由博返约:博学以获得较多具体知识,返约在具体的事物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则、观点。

博与约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候就是要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

15、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16、楚辞:《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

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17、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简答1、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在这种内部机制的自我制约下,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但不得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这些,严重的遏制了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使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难产状态。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①经济剥削。

②科学技术发达,却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③封建专制的政治布局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4城乡关系不协调也使得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2、百家争鸣!P65百家争鸣的背景?○1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2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

○3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4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

○5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百家: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说。

诸子:西汉刘歆将诸子归为儒、墨、道、名、法、阴阳、纵横、农、杂、小说十家。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法家的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和郑国的子产,他们力主强化法令,刑律,使民“畏威如疾”,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

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翟阴阳家--邹衍3、古今文之争?○1所谓“今文经”即朝廷为了便于经学传播,下令搜集流散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写为定本,作为传述的依据。

由于这些经书系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整理,遂有“今文经”之称。

○2所谓“古文经”即鲁共王刘余,北平侯张苍,河间献王刘德等人通过种种途径所发现的儒家经书,这些经书系用古籒(zhou)文写成,故称“古文经”。

○3今文经学的特点是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

古文经学的特点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

前者主合时,后者主复古。

前者学风活泼,而往往流于空疏荒诞;后者学风朴实平易,但失之烦琐。

4、中国古代文学的地位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而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又由于它广泛、深刻地反映着传统文化其他部分的内容,所以它的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历久弥新。

(2)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窗口。

5、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1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在晋唐间,佛教文化输入。

○2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标志是明代万历年间西方耶稣会士来华传教。

传教士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传播西方科学,哲学,艺术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交流;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6、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重实际运用、轻理论探讨,重整体综合、轻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限制了中国科技从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的创造性转化。

二、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中国的文化政治化倾向非常强烈,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有重道轻器的传统,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科技发展的限制和束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