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
际问题2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根据条件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1)白兔有16只,黑兔比白兔多7只,()?
(2),()?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弄清题意,画出线段图。
教师出示挂图。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请一生说)(齐读一下条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师: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教师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
师:裤子的价钱是多少?(28元)我们在线段上画一个大括号标上28元。
师:谁来说说这条线段代表什么意思?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自己先思考,同座位讨论一下。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
师:谁来说说这幅线段图的意思,(指名说)(裤子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师:这不是一条完整的题目,它还少什么?(问题)
1、一件上衣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的问号在图上该怎样标?标在哪儿?
(请人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线段图)
师:这样列式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283
师:28是什么?(裤子的价钱)
3是什么?(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283求的是什么?(上衣的价钱)
师:我们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知道:用裤子的价钱乘以3得到上衣的价钱.
师:还有没有其他途径了?(从图上观察)
师:我们还可以从图上来观察:裤子的价钱是1小段代表28元,上衣的价钱是3小段,所以用28乘以3,算出3个28是多少。)
师:28乘以3等于多少?
师:指名说,根据汇报板书283=84(元)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师: 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裤子加上衣)
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那些条件?(指名说)
师:哪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先求出来?(上衣的价钱)
师:所以这一题要几步计算(两步)
师:自己试着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请两位同学板演)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1)
师:方法一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方法二中3+1求的是什么,(上衣和裤子一共是几个28元)师:小组讨论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师:指名说(一种是先算上衣的价钱,另一种是先算一套衣服的价钱是几个28元)
师:你觉得这个问题用画线段图来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师:现在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吗?(请一位同学上台指)师:比较一下两副图,你发现什么?(我们看到条件都没有变,只是问题变了,所以我们就改变了写问号的地方)
师:根据线段图中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自己试着列式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2上衣比裤子多2个28元
282=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1)
师:谁来说说第一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第二种方法呢?
师:第二种方法中先求上衣比裤子多了几个二十吧,我们借助线段图是不是可以一目了然。4、师:小组讨论一下: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在解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
不同的地方吗?相同点都是几步计算?(两步计算)不同点,第2题先求的是数学中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再求什么(和)第3题先求差,
5、归纳小结
利用线段图解决问题也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策略,在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再确定先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
先让学生从图中了解相关信息,再分小组讨论问题怎样解决,然后算出结果。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不同的解题方法。
2、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
提问:要求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必须要知道哪两
个条件?哪个条件还不知道?要先求什么?学生独立练习,指名两人板演。
集体计正时,说说是怎样想的,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肯定和鼓励。
3、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4、完成教科书第43页第一题。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板演。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