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以群管理学课后答案
(完整版)管理学复习题及答案汇总(邢以群版教材)
《管理学》习题汇总(邢以群版教材)第一章管理及其产生一、名词解释1.管理:2.概念技能3.人际技能4.技术技能5.协调1.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a )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2.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3.作为()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作为()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者组织以外的个人。
A.监督者B.传播者C.发言人4.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5. 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三、填空题1人际技能包括()和()2.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又具有()属性。
3.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三大类。
4.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和()。
5.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四、简答题: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4.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技能?5.为了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必须具有哪些相应的素质?五、论述题1.试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六、案例分析题三株的管理当史玉柱陷入走投无路的深刻危机时,60岁的三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炳新,亲自接待了这位惊魂未定的30岁年青人。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计划篇计划及其制订【圣才出品】
第六章计划及其制订1.管理者为什么要事先进行计划?答:计划作为动词,通常是指管理者确定必要的行动方针,以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实现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计划制定工作。
而作为名词,则是指对未来活动所做的事前预测、安排和应变处理。
制定计划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一些管理人员和组织失误的原因通常不在于其技术能力,而是因为其缺乏有效计划的能力。
计划的最终成果是对未来发展的行动方针作出预测和安排,有效地计划是一切成功的秘诀,计划做得好可取得很多收益。
例如:(1)提供方向。
通过清楚地确定目标和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可为我们未来的行动提供一幅路线图或行动图,从而减少未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2)有效配置资源。
实现目标可能有多条途径,通过事先的分析,有助于对有限资源作出合理的分配。
(3)适应变化,防患于未然。
未来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完全消除,通过事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的预计,有助于及时预见危险、发现机会,早作准备。
(4)提高效率,调动积极性。
由于目标、任务、责任明确,可使计划得以较快和较顺利地实施,并提高经营效率。
(5)为控制提供标准。
通过事先明确要做什么、由谁做、要求做到何种程度等,为事中和事后控制提供了标准,有助于提高控制的有效性。
2.计划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是什么?答:计划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是:(1)综观和掌握整个计划工作过程;(2)评审已制定出来的计划草案;(3)解决计划工作中出现的问题;(4)定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3.一项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答:一项完整的计划应该包括以下要素:(1)前提,包括预测、假设、实施条件等,主要回答该计划在何种情况下有效的问题;(2)目标,包括最终结果、工作要求等,主要回答做什么的问题;(3)目的,主要包括理由、意义、重要性等,回答为什么要做的问题;(4)战略,主要内容包括途径、基本方法、主要战术等,回答如何做的问题;(5)责任,包括人选、奖惩措施等,回答谁做、做得好坏的结果;(6)时间表,指起止时间、进度安排等,回答何时做的问题;(7)范围,主要指组织层次或地理范围,涉及哪些部门或何地;(8)预算,主要指费用、代价,主要回答需要投入多少资源的问题;(9)应变措施,主要指对于最坏情况的计划,回答实际与前提不相符怎么办的问题。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基础篇管理与环境【圣才出品】
第四章管理与环境1.管理环境由哪几部分所组成?答: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包括组织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
(1)组织外部环境又可分为一般环境因素和任务环境因素:①一般环境(宏观环境)因素是指可能对这个组织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的相关性却不清楚的各种因素。
一般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
②任务环境(微观环境)是指对某一具体组织的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的那些外部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任务环境包括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服务对象、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上的各种利益代表组织。
(2)组织内部环境一般包括组织文化(组织内部气氛)和组织经营条件(组织实力)两大部分。
①组织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
②组织经营条件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包括人员素质、资金实力、科研力量、信誉等。
2.管理者能够对组织业绩的取得起到多大作用?答: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是可以管理的,关键是管理者对环境要保持高度的重视与灵敏的嗅觉。
对于已经形成的环境,管理者要认识、了解和掌握环境,并努力使组织适应环境的限制与变化,在特定的环境下求生存与发展;同时,积极地寻找其中的突破口,通过组织行为去作用于环境,使之朝着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发展。
在环境的管理上,我们要反对两种倾向,即“管理万能论”和“管理无能论”。
“管理万能论”认为不论环境条件如何,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的责任;“管理无能论”则认为管理者对组织的业绩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一个组织的成败完全取决于管理者无法控制的环境因素。
事实上,管理者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无能为力的。
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都受到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制约。
但管理者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答案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答案邢以群管理学课后答案【篇一:管理学-邢以群复习题及答案汇总】ss=txt>第一章管理及其产生一、名词解释1.管理:2.概念技能3.人际技能4.技术技能5.协调1.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a )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2.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3.作为()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作为()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者组织以外的个人。
a.监督者b.传播者c.发言人4.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5. 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三、填空题1人际技能包括()和()2.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又具有()属性。
()、()、()三大类。
5.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四、简答题: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4.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技能?5.为了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必须具有哪些相应的素质?五、论述题1.试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六、案例分析题三株的管理当史玉柱陷入走投无路的深刻危机时,60岁的三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炳新,亲自接待了这位惊魂未定的30岁年青人。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控制篇控制方式与方法【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控制方式与方法1.什么是经营控制?常见的经营控制方式有哪些?答:经营控制是指管理者对组织中的人、财、物等各方面资源运用状况和成效的控制。
在经营控制中,常见的经营管理控制方式有:(1)资金控制。
管理控制中最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通过对一个组织中资金运动状况的监督和分析,对组织中各个部门、人员的活动和工作实施控制。
财务控制主要致力于资金的合理运用和增值。
(2)时间控制。
对时间进行控制的目的是使组织对其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作出合理的安排,以求按期实现组织目标。
(3)数量控制和质量控制。
常用的质量和数量控制方法是统计分析法,即通过对以前发生的情况的数字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安全控制①人身安全控制。
人身安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各种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②财产安全控制。
组织中的各种财产是组织各项工作得以开展的物质保证,对于组织中的各种物资要进行妥善的保管。
③资料安全控制。
各种文件、资料、档案、数据库,都是组织过去历史、商业情报和组织知识的记录,对于组织工作和各类问题的处理极为有用。
因此,组织中的各级人员都要加强资料的安全控制。
(5)人员行为控制控制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人的控制,在员工行为控制中经常用到的控制方法是规章制度和各种工作表现鉴定方法。
(6)信息控制任何组织的活动在现实中一般表现为三种运动方式: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信息流可以表现为各种文件、指示、合同、制度、报告等。
信息流一方面伴随着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而产生,另一方面又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方向、速度、目标起着规划和调节的作用,使之按一定的目的和规则运动。
通过掌握和控制信息,就可以掌握和控制物流和资金流的情况,分析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规律,从而实现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
2.常见的经营控制方式的控制目的各是什么?答:常见的经营控制方式包括:资金控制、时间控制、数量和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和信息控制。
(1)资金控制。
基础《管理学》第3版.浙大出版社.邢以群编@每章课后思考题总结解答(齐全.权威.实用.答案)
基础《管理学》第3版.浙大出版社.邢以群编@每章课后思考题总结解答(齐全.权威.实用.答案)基础《管理学》第三版.浙江大学出版.邢以群.编著每章课后思考练习题解答.共16章齐全.实用.权威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什么?综合的定义:管理是人们通过综合利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2.学者们对管理有各种说法,是否意味着我们对管理还认识不清?现实生活中,每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一个而是多个。
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答案。
多答案的回答可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或事物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学者们对于管理定义的多样性,既反映了人们研究立场、方法、角度的不同,也反映了人们对管理认识的逐步深入。
3.什么是管理?你是如何看待管理的?管理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核心是协调。
所谓协调就是使表面上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事物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4.为什么需要管理?可不可以不要管理?管理产生的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管理的功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限的资源实现目标。
5.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管理学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由于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时间、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是短缺的,管理的必要性是普遍存在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欲望(目标) ,就会充分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在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管理学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管理学以研究管理一般问题为己任,以组织管理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管理其所在的组织。
6.如何衡量管理的有效性?为什么说效益比效率更重要?有效性包括两方面:效率与效益。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
一定的投入取得的产出取决于我们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如果对于一定的投入,取得更多的产出,就提高了效率;由于资源短缺,因此就必然关心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有效的管理也就必然与资源成本的最小化有关。
另一方面,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实现更多或更高的目标,因此,光是效率高是不够的,管理还要讲求效益。
邢以群管理学第3版知识点课后答案
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1 复习笔记一、管理及其功能1.管理的定义每一个人对管理的认识是不同的,如表1-1所示。
表1-1 学者们对管理的定义2.管理的形式与内容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或核心是协调,协调是指使多个表面看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事物之间有机结合、同步和谐。
管理工作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是由管理工作协调对象的多样性所导致的:对目标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抉择,对资源的协调主要表现为计划,对任务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分工,对思想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沟通,对行为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沟通和奖惩,对活动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检查和监督。
3.管理产生的原因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人所拥有的资源(时间、资金、精力、信息、技术等)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如图1-1所示。
一方面,人生而有欲,而且人的欲望还会随着当前欲望的满足而不断产生出新的欲望;另一方面,世界上又不存在任何可以不劳而获的东西。
图1-1 管理产生的原因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表1-2所示。
表1-2 协调的方法手段协调的方法生产通过科研和劳动向大自然要资源,以实现自己尽可能多的欲望战争通过掠夺他人的资源来增加自己的资源.从而满足自己更多的欲望道德通过教育来约束与改变人的欲望,使有限的资源足以满足众人的欲望管理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欲望组织通过与他人分工协作,实现靠自己的力量所无法实现的欲望贸易通过用自己剩余的资源与他人交换稀缺的资源,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欲望4.管理的实质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如图1-2所示。
正确对待规章制度的关键在于明确界定特殊情况的范围和酌情处理的原则。
如何对待规章制度,如表1-3所示。
表1-3 如何对待规章制度正确态度在一般情况下,照章办理;在特殊情况下,酌情处理。
特殊范围违反规章的目的与确立规章的目的一致(目标一致):或已有的规章制度已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规章失效)。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组织篇人员的配备【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职责履行情况作出评价。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通过不断的培训和考核,不仅为组织获得合适的人员提供了保障,而且促使员工随着组
织的发展不断成长,从而始终保持人与事的动态最佳组合,最终达到组织发展和员工成长的
双重目的。
2.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为了求得人与事的最佳组合,在人员配备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因事择人、适应发展原则 因事择人是人员配备的首要原则,它要求在人员配备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具备相 应知识和能力的人员,同时,为了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在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过程中,要 留有一定的余地。 (2)因材器使、客观公正原则 ①因材器使就是要求在人员配备过程中,根据一个人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来分配不同的工 作,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和调动其积极性。 ②客观公正原则要求在人员配备过程中,明确表明组织的用人理念,为人们提供平等的 就业、上岗和培训机会,对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最大限度地获得社会和 员工的理解与支持。 (3)合理匹配、动态平衡原则 ①合理匹配是指人员配备除了要根据各个岗位职责要求配备相应的符合岗位素质要求 的人员以外,还要求合理配置同一部门中不同岗位和层次间的人员,以保证同一部门中的人 员能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群体的功能。 ②动态平衡原则要求组织根据组织和员工的变化,对人与事的匹配进行动态调整。
5.人员招聘过程一般由哪几个环节构成?
4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1)招聘计划的制定 ①确定招聘机构 明确招聘需求以后,首先要确定负责筹划并实施招聘活动的责任机构。 ②分析招聘信息 招聘责任部门或人员明确以后,招聘人员就要着手根据组织人力资源补充计划,分析组 织现有的人力资源使用状况和外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了解组织所需要的人员能否从组织 内部调配等,同时要了解本次招聘所需要的成本开支,为以后制定招聘方案、明确招聘途径 和招聘宣传重点奠定基础。 ③制定招聘方案 招聘方案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需要招聘的岗位、数量,各岗位人员的录用条件,招募 的区域范围和招聘起止时间,招聘的程序安排及各阶段的时间安排,招募促进措施。招聘测 试方法及内容,各项工作的责任人,招聘的费用开支预算等。 (2)招募途径的选择 ①内部招聘 组织内部招聘的方式是“布告”招聘,即在本单位的布告栏中张贴招聘启事,动员符合 条件的本单位人员应聘。 ②外部招聘 组织外部招聘是常规性途径,外部招募的途径多种多样,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种: a.广告招募:通过在媒体刊登招聘启事的方式招募人员; b.校园招募:由组织派人到学校招募毕业生中的求职者; c.劳动力市场:一种由人力服务机构组织的有众多用人单位参加的大型招募活动; d.职业介绍所(包括人才网、“猎头”公司):以付费方式委托外部职业介绍机构物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领导篇沟通方法【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沟通方法1.怎样才算是有效的沟通?答:沟通是指信息从发送者到接受者的传递过程。
良好的沟通就是思想和信息的交换,它使双方得以相互了解和信任。
通过信息传递,可以把组织抽象的目标和计划,转化为能够激发员工行动的语言,使员工明白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有利于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通过沟通,可使一个组织紧密团结,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有效的沟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应完整、准确;(2)接受者能接受到完整信息并能够正确理解这一信息;(3)接受者愿意以恰当的形式按传递过来的信息采取行动。
2.沟通在组织管理中起着什么作用?答:沟通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沟通把组织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从而使组织得以与时俱进。
一个组织只有通过信息沟通才能成为一个与其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2)对组织内部来说,沟通是使组织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来达成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
(3)沟通也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履行领导职责的基本途径。
在组织管理中,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组织内部分工合作更为协调一致,保证整个组织体系的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实现高效率的管理;也可使组织与外部环境更好地配合,从而增强应变能力,保证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3.自我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自我沟通的方法?答:(1)自我沟通又称内向沟通,即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为同一个行为主体,自行发出信息、自行传递、自我接收和理解。
在所有的沟通中,自我沟通是基础。
人们进行自我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我”。
只有增强对自我的了解,才能改进与他人的沟通状况。
(2)自我沟通的方法。
①通过实践发出信息。
只有通过实践,才有可能获得关于自身的真实感受,再通过反思可获得对自我的准确认识。
②通过反思接收信息。
光有实践没有反思的实践是碌碌无为,只有对通过实践获得的信息反馈进行反思,才能获得对真实自我的进一步认识。
a.独自反省。
远离人群、远离人间的喧闹,在放松自我的过程中,对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所作所为以及自己做事前后的感受进行反思,从而了解自己的真实价值观、自己喜欢的事和物、自己擅长做的事。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基础篇管理思想的演变【圣才出品】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基础篇管理思想的演变【圣才出品】第三章管理思想的演变1.何谓管理思想?它对管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答:管理思想是⼈们对管理过程中发⽣的各种关系的认识总和,是由⼀系列观念或观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指导管理⼈员从事各项管理活动的路标和蓝图。
管理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各项管理活动的效率与效益。
⼀名现代的管理⼈员要进⾏有效的管理,就必须了解⼈类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了解各种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和观点,从过去的历史中可学习到今天管理所需要的东西,通过学习历史,融会贯通各种管理思想,可提⾼管理的有效性。
2.西⽅管理思想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发展的?答:西⽅管理思想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发展的,主要体现为:(1)经验管理思想⼯业⾰命使⼯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类组织——⼯⼚。
由于⼯⼚不同于以往任何⼀类组织,因此在当时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们凭借⾃⼰的能⼒和对新的管理问题的理解进⾏管理实践。
由于⼈们难以从理论上解释成功的原因,因此当时流⾏的是经验管理思想。
(2)科学管理思想随着⼯业⾰命从英国转向欧洲⼤陆和美洲,在19世纪下半叶,⼯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发明热使⼯⼚制度⽇益普及,⽣产规模不断扩⼤,同类产品急剧增加,随之⽽来的是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劳动⽣产率便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能否脱颖⽽出的关键,在早期研究和经验总结基础上,科学管理思想随之诞⽣。
(3)⾏为管理思想随着科学管理的普及、劳动⽣产率的不断提⾼和⽣产技术的⽇趋复杂,⽣产专业化程度⽇益提⾼,劳资⽭盾也随之恶化。
如何协调劳资⽭盾,进⼀步调动员⼯的积极性以提⾼劳动⽣产率的需求,伴随着霍桑试验结果催化了⾏为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
(4)定量管理思想随着战后资本主义⽣产⼒和⽣产关系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迅速扩⼤。
带来了管理精细化要求,⽽第⼆次世界⼤战中总结出来的资源分配运筹⽅法,为战后解决管理精细化问题奠定了基础,需求和⽅法的结合促进了定量管理思想的发展。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组织篇权力的分配【圣才出品】
第十章权力的分配1.什么是权力?在一个组织中,谁拥有权力?答:权力是指组织成员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拥有的开展活动或指挥他人行动的权利。
在一个组织中,任何一个组织成员都拥有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开展活动的权力——岗位职权,但作为管理者,他们还拥有指挥他人行动的特殊权力——指挥权。
2.在一个组织中,有哪几种权力类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1)在组织中存在三种不同性质的权力:①直线权力,组织中上级指挥下级工作的权力,表现为上下级之间的命令权力关系。
直线权力是管理者所拥有的特殊权力,它与等级链相联系,在组织等级链上的管理者一般都拥有直线权力,他们一方面接受上级指挥,另一方面有指挥下级的权力。
②参谋权力,组织成员所拥有的向其他组织成员提供咨询或建议的权力,属于参谋性质。
③职能权力,某一人员或部门根据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而拥有的对其他部门或人员直接指挥的权力。
(2)直线权力与参谋权力之间的关系直线权力是命令和指挥的权力,参谋权力是协助和建议的权力,参谋的职责是建议而不是指挥,只有当他们的建议被管理者所采纳并通过等级链向下发布指示时才有效,由此可见直线权力与参谋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参谋建议、直线指挥”的关系。
包括两层含义:①直线人员(管理者)在进行重大决策之前要先征询组织成员或参谋人员的意见。
②这两种权力之间性质的不同。
参谋权力是咨询性的,行使参谋权力的人员可以向直线人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不能把自己的认识、想法等强加给直线人员,或直接发号施令;指挥的权力应由直线人员来行使,由直线人员来决定方案的取舍及发布指令,并承担最后的责任。
(3)直线权力与职能权力之间的关系职能权力是由直线权力派生的、限于特定职能范围内的直线权力,因此直线权力和职能权力之间的关系应是“直线有大权、职能有特权”的关系,即指在一个组织中,直线人员拥有除了其上层直线人员赋予职能部门的职能权力以外的大部分直线权力;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则除了拥有对本部门下属的直线权力外,还拥有上层管理者所赋予的特定权力,可在其职能范围之内对其他部门及其下属部门发号施令。
大学_管理学(邢以群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管理学(邢以群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管理学(邢以群著)课后答案下载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管理学:概念定义
点击此处下载管理学(邢以群著)课后答案
管理学:研究内容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 它有三层含义:
(1)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
(2)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管理者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过程。
由于这一系列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体现为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3)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开放的条件下,任何组织都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之中,复杂的环境成为决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邢以群《管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邢以群《管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模拟试题】目录第一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管理者第三章管理思想的演变第四章管理与环境第二篇计划篇第五章目标及其确定第六章计划及其制订第七章决策及其过程第三篇组织篇第八章组织结构的设计第九章人员的配备第十章权力的分配第四篇领导篇第十一章领导理论第十二章沟通方法第十三章激励原理第五篇控制篇第十四章控制基础第十五章控制方式与方法第六篇创新篇第十六章管理创新第二部分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章管理者第三章管理思想的演变第四章管理与环境第二篇计划篇第五章目标及其确定第六章计划及其制订第七章决策及其过程第三篇组织篇第八章组织结构的设计第九章人员的配备第十章权力的分配第四篇领导篇第十一章领导理论第十二章沟通方法第十三章激励原理第五篇控制篇第十四章控制基础第十五章控制方式与方法第六篇创新篇第十六章管理创新第三部分模拟试题邢以群《管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邢以群《管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本书是邢以群《管理学》(第3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
包括邢以群《管理学》(第3版)的课后习题,并给出了详尽的答案。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严格按照邢以群《管理学》(第3版)的章目编排,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并进行解析,按照题型进行分类,精选重点院校考研真题并提供详尽答案。
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
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
根据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仿真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难度和风格,精心编写了2套模拟试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资料下载地址:/Ebook/62200.html来源:【弘博学习网】或关注公众号【hbky96】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1.什么是管理?你是如何看待管理的?答:(1)每个人对管理的认识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回答都反映了管理的某一个方面。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计划篇决策及其过程【圣才出品】
第七章决策及其过程1.科学决策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科学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这一定义告诉我们:(1)决策的前提: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决策前,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十分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必须具体可衡量可检验。
(2)决策的条件:有若干个可行方案可供选择“多方案抉择”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决策要以可行方案为依据,决策时不仅要有若干个方案来相互比较,而且各方案必须是可行的。
(3)决策的重点:方案的分析比较必须对每个备择方案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确定每一个方案对目标的贡献程度和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以明确每一个方案的利弊。
(4)决策的结果: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科学决策理论认为,追求最优方案既不经济又不现实。
因此,科学决策遵循“满意原则”,即追求的是诸多方案中,在现实条件下,能够使主要目标得以实现,其他次要目标也足够好的可行方案。
(5)决策的实质:主观判断过程决策从本质上而言,是管理者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判断过程。
2.为什么说“管理就是决策”?答:决策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始终,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如表7-1所示)。
这些工作,一旦展开,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决策则不同,它是管理者经常要进行的工作,管理者的主要意图均需通过决策来实现,它贯穿于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中。
如下表所示,从目标的确定、资源的分配、组织机构的建立、人员的招聘及对下属的奖惩、纠偏措施的实施等,都需要管理者作出决策。
正是基于这一点,西蒙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的观点。
表7-1管理者四大职能计划:什么是组织的长远目标?采取什么策略来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的短期目标应该是什么?组织资源如何配置?组织:需要招聘多少人员?工作如何分配?权力如何分配?采用何种组织形式?领导:如何对待积极性不高的员工?在一定环境中采用何种领导方式为好?如何解决所出现的纷争?如何贯彻某项新措施?控制:组织中哪些活动需要控制?如何控制这些活动?偏差多大时才采取纠偏措施?出现重大失误时怎么办?3.有哪些常见的决策类型?答:(1)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①战略决策,指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决策,一般由高层管理者作出。
管理学-邢以群复习题及答案汇总
《管理学》习题汇总(邢以群版教材)第一章管理及其产生一、名词解释1.管理:2.概念技能3.人际技能4.技术技能5.协调1.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a )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2.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3.作为()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作为()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者组织以外的个人。
A.监督者B.传播者C.发言人4.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5. 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三、填空题1人际技能包括()和()2.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又具有()属性。
3.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三大类。
4.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和()。
5.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四、简答题: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4.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技能?5.为了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必须具有哪些相应的素质?五、论述题1.试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六、案例分析题三株的管理当史玉柱陷入走投无路的深刻危机时,60岁的三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炳新,亲自接待了这位惊魂未定的30岁年青人。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领导篇激励原理【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激励原理1.对于人是怎么样的人,有哪几种典型的看法?答:人性模式一般是建立在人们对人的基本性质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根据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的长期研究,关于人性的理论模式有几种典型的看法。
(1)理性的还是感情型的①理性模式认为,人是非常有理智的实体,人的行为依据于他们的理性思考。
②感情型模式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感情支配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感情是不可控制的,是无意识的反应。
(2)行为主义的还是人本主义的①行为主义认为人只能根据其行为来描述,而其行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
根据行为主义的论点,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的办法使下属人员做出组织所期望的任何行为。
②人本主义则认为人是复杂的动物。
人能通过自觉的思维来克服非理性的冲动,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命运。
(3)追求个人利益还是追求自我实现①追求个人利益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受自我利益的支配。
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在努力估算着他所采取的行动能换来的最大收益,努力达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满足。
②自我实现观点则认为,每一个人都渴望个人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
人们要求提高其能力,并且力求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
(4)X理论和Y理论①X理论的观点:a.人生来就是懒惰的,他们厌恶工作并尽可能地逃避工作;b.普通人都没有什么抱负,他们对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c.他们也不喜欢负什么责任,而宁愿让别人领导。
②Y理论是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阿吉雷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a.工作中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就像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b.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使人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人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达到目标。
c.人的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需要的行动之间并不矛盾,对目标执着追求而取得成功本身就是一种报酬。
d.人是有责任心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但愿意接受和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还追求责任。
e.人们在解决组织的各种问题时,有着较高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习题基础篇管理者【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二章 管理者
1.管理者在一个组织中起什么作用?
答:管理者是在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并对此负责的人,其区别于其他角色的显著特征是
管理者拥有直接下属。
管理者在一个组织中起着内、外部协调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十种角色中,
群体力量。分工协作是组织发挥作用的手段,也是组织管理的重点。而组织成员间要进行分
工协作,就要求志同道合、能力互补。
(4)组织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组织成员之间是一种相互合作、共享成
果、借助群体的力量实现共同目标进而实现个人目标的关系。
4.当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发生变化时,其管理工作有何异同?
如表 2-1 所示。
表 2-1 管理者的十种角色
方面 角色
角色职责
作用
形象代言人 作为组织的首脑发挥象征作用
外部协调
人际关 系方面
领导者
通过运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把各种分散的因素结合成 内部协调
一个整体,激励群体齐心协力实现共同目标
联络员
代表组织建立和保持与外界其他组织之间的联系,以取 外部协调
得外部各方面对本组织的理解和支持
如表 2-3 所示。
表 2-3 各岗位工作职责
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有直接责任,负责计划、组织和控制组织
业务管 内部日常业务活动的开展。在一个企业中,业务管理者一般指主管
理者 或分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工作的管理者;在一个学校中,则指
主管或分管各类教学、科研工作的管理者
任何一个组织的运转都离不开资金的有效运作,财务管理者主 财务管
代表所在组织,向上级组织或社会公众传递本组织的有
组织发言人
基础《管理学》第3版.浙大出版社.邢以群编@每章课后思考题总结解答(齐全.权威.实用.答案)
基础《管理学》第三版.浙江大学出版.邢以群.编著每章课后思考练习题解答.共16章齐全.实用.权威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什么?综合的定义:管理是人们通过综合利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2.学者们对管理有各种说法,是否意味着我们对管理还认识不清?现实生活中,每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一个而是多个。
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答案。
多答案的回答可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或事物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学者们对于管理定义的多样性,既反映了人们研究立场、方法、角度的不同,也反映了人们对管理认识的逐步深入。
3.什么是管理?你是如何看待管理的?管理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核心是协调。
所谓协调就是使表面上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事物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4.为什么需要管理?可不可以不要管理?管理产生的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管理的功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限的资源实现目标。
5.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管理学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由于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时间、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是短缺的,管理的必要性是普遍存在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欲望(目标) ,就会充分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在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管理学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管理学以研究管理一般问题为己任,以组织管理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管理其所在的组织。
6.如何衡量管理的有效性?为什么说效益比效率更重要?有效性包括两方面:效率与效益。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
一定的投入取得的产出取决于我们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如果对于一定的投入,取得更多的产出,就提高了效率;由于资源短缺,因此就必然关心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有效的管理也就必然与资源成本的最小化有关。
另一方面,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实现更多或更高的目标,因此,光是效率高是不够的,管理还要讲求效益。
所谓效益是指目标的达成度,也就是产出满足需求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以群管理学课后答案【篇一:管理学-邢以群复习题及答案汇总】ss=txt>第一章管理及其产生一、名词解释1.管理:2.概念技能3.人际技能4.技术技能5.协调1.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a )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2.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3.作为()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作为()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者组织以外的个人。
a.监督者b.传播者c.发言人4.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5. 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三、填空题1人际技能包括()和()2.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又具有()属性。
()、()、()三大类。
5.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四、简答题: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4.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技能?5.为了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必须具有哪些相应的素质?五、论述题1.试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六、案例分析题三株的管理当史玉柱陷入走投无路的深刻危机时,60岁的三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炳新,亲自接待了这位惊魂未定的30岁年青人。
期间,吴炳新曾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阅历还浅,驾驶这个庞大的舰队乘风破浪,仅有知识和技术尚显不足,在关键时刻,关键是经验。
”但是事实对这句话作了无情的否定!比起史玉柱,吴炳新的的确确老谋深算。
他本人是国有企业销售科长出身,并有一个灵气十足的大学毕业儿子相佐,父子两从代理“851”生物制品和交大的昂立一号口服液后,毅然自立门户,并乘太阳神、飞龙和巨人脑黄金衰落之机,用经过精心策划的组合广告打响三株的牌子。
从公司成立第一年(1994年)销售一个亿,到第二年的20个亿翻了20倍,第三年(1996年)再增四倍,年销售额80亿,“账面净资产”高峰时期曾经达到47亿,在三株轰然倒下前夕,还斥资5个亿,一口气收购20多家制药厂。
可是,这位自以为经验老到的吴炳新,创造这种辉煌绩效的手发,类似他好言安慰的史玉柱。
吴炳新的三株集团王国也是以行政导向的八级干部军队建制,600个子公司和200多个办事处由5000名签订“终身合同”的经理,分别统帅15万销售大军,在“市场前线总指挥”的命令下,吴炳新在辉煌的1996年发动了夏季、秋季和冬季三大战役,抢占全国保健品市场三分之一,取得了80亿战绩。
吴炳新描述当时实战情景说:“市场前线总指挥委员会,相当于国家军委,各省机构变成市场前沿指挥部后,相当于前敌委。
以军事化管理模式运筹商战,意味着军事化的行动,而军事化的特点,就是绝对服从命令。
”像巨人一样,用行政命令和形式上的“终身雇用”、“利益共同体”建立起来的十五万大军,一旦碰到风吹草动,像一群乌合之众,都逃之天天。
即使在平时,这种高度集权的军事化商业组织,比国有企业还要国有企业,一些胆大妄为之徒,钻法律不保护私有企业财产的空子,偷骗拐挪,胡作非为,三株总部账面上曾有过的“47亿”净资产实际上也子虚乌有。
对此,吴炳新也早有觉察,在一次总结会上,他气愤地说:“现在有一种恶劣现象,临时工哄执行经理,执行经理哄经理,经理哄地区经理,最后哄到总部来。
”吴炳杰(吴炳新的弟弟)到农村去看了看,结果气得中风了,实际情况跟汇报的根本是两回事,在三株倒下之前,吴炳新父子用尽了中外管理经验和现代信息处理手段,全国营销网络实现了计算机联网,管理措施中注入了“鞍钢宪法”“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把支部建在连上”“全员洗澡”“三查三反”“一打五反”等等新中国政治和企业管理先进经验几乎都贯彻使用,但由于根本的决策错误,三株帝国还是在巨人倒下两年后,这个由经验老到的总指挥呕心沥血经营的企业,同样走上了不归路。
请结合案例谈谈如何实现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章管理环境一、名词解释1、管理环境2、任务环境因素3、组织文化4、环境的不确定性5、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二、选择题1、环境不确定性中反映环境构成中反映环境构成要素的数量,以及组织对要素了解的程度的维度是环境的()。
a.稳定性/不稳定性 b.复杂性 c.相关性 d.竞争信息2、下列不属于任务环境因素的有()a.资源供应者b.经济环境c.竞争者d.特殊利益代表组织3、对组织文化对于管理的影响的描述最贴切的是()a.组织文化约束了管理行为b.组织文化对管理者的约束是显而易见的。
c.如果对管理者有影响的话,影响也不大。
d.与其说组织文化影响管理,不如说组织文化受管理的影响。
4、与组织目标的实现直接相关的环境要素是()a.环境复杂性b.一般环境 c.内部环境 d.环境不确定性5、当外部利益相关群体比较关键、环境不确定性又较高时,()a.管理者应该与利益相关群体建立伙伴关系 b.管理者应该购买公司股票 c.管理者应该采取跨域管理 d.管理者应该使用独裁的领导方式三、填空题1、政府主管部门属于()环境因素。
2、技术和人口条件是()环境要素。
3、一般环境中的()条件包括人口刚性特征的发展趋势,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地理位置等。
4、如果组织持有()的观点,那么组织将管理者视为对组织成败有直接责任的人。
5、如果组织环境的要素经常变动,我们就称之为()。
四、简答题:1、为什么对于管理者而言,了解对他们及组织起作用的外部力量是重要的?2.组织外部环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组织内部环境由什么构成?4、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是什么?5、“企业的基础是关系”,你认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这对管理外部环境有什么启示?五、论述题1、试说明管理者、环境与组织成败之间的关系六、案例分析题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把进入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视为最好不过的就业机会,ibm在增长机会和工作保障之间求得了极好的平衡。
它领导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并且他从未解雇过一位员工。
今天,ibm已成为美国的第四大工业企业,它的产品范围从800美元的打字机到1亿多美元的数据处理机系统,每年可创造640多亿美元的销售额。
但今天,ibm向雇员提供的不再是30年前那种高增长、高职业保障的机会了,因为今天的ibm正承受着文化的压力,这种文化更适合于ibm几乎垄断计算机工业的时期。
近年来,ibm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转向购买高性能和高灵活性的个人计算机,使得对高利润率的大型计算机的需求减少了。
对ibm而言,不幸的是,pc机已成为可互换的大众化的商品,而且在几家主要的制造商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
pc机带来的利润流向了像苹果计算机公司那样的公司,它们不但开发创新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顾客需求。
如今,ibm只占有约25%的pc机市场,与20年前50%的份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91年,ibm遭受了80年来第一次亏损:令人震惊的28亿美元亏损。
看一下曾经有助于公司成功的因素,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ibm了解当前的问题:一种受到规则高度束缚的保守文化,以及对顾客服务的永恒承诺。
ibm的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几乎为每一件事情都制定了规则。
深色西服,白衬衣,条纹领带是ibm的“制服”。
喝酒,甚至下班后喝酒也被禁止。
雇员们被要求接受频繁的调换。
今天,虽然规章制度的严厉性减少了一些,但保守形象还是一如既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适用于ibm成长及温和竞争时期的保守文化,在现在动态的环境中已成为发展的主要障碍。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由于ibm提供了可预见的成长及就业保障而被吸引到公司来的一批人,现在也成为公司的负担,因为他们与当前所需的变革和创新的文化不相适应。
ibm仍然承诺顾客的服务。
公司的销售人员仍然是公司的骄傲,他们经过全面培训并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大部分雇员在进入公司的头6周里都要接受公司的培训;每年,管理者至少花40个小时的额外时间参加研修。
尽管公司遇到财政困难,ibm仍坚持每年投入几亿美元资金用于教育和培训。
如果顾客购买ibm的设备出现了问题,他们相信公司的销售和服务人员有能力解决。
但是强调服务却成了产品创新的代价。
尽管ibm的许多竞争者几乎每月都推出新产品,而ibm仍将“筹码”押在服务上。
这并不是说服务不重要,而是当市场不断要求创新并对创新给予很高的报酬是,ibm的文化仍集中在服务上。
ibm对其自身问题的反应是进行大规模的重组。
1991年,公司解雇了2万人;1992年又解雇了相同数量的员工,这种剧烈的重组已经司空见惯。
在所有这些场合,雇员的职务比先前降低了2个—3个等级。
你可以想象这些变化对ibm的雇员所产生的影响。
公司原来享有工作保障的美誉,在那里从来没人被解雇,突然这一切已成为过去。
如果你是一位年薪60000美元的市场研究员,虽然你的薪水没有受到影响,但你发觉自己是在传达室工作时,你的感觉如何呢?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ibm公司,而且是在1992年!问题:1.本案例中ibm公司的有哪些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是怎样的?2. ibm的历史文化如何制约公司的高层管理层?3.高层管理应该如何去应对这种环境变化?第三章科学决策一、名词解释1、决策2、决策目标二、单项选择题1、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a.协调b.决策c.领导d.激励2、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a.基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d.技术专家3、受决策者个性影响最大的是:()a.不确定型决策b.确定型决策c.程序化决策d.多目标决策4、承担风险最大的决策方法是:()a.“大中取大法”b.“小中取大法”c.“大中取小法”d.极大极小损益值法5、在决策中,管理者需要对各种可能进行估计,这种决策称为:()a.风险型决策b.确定型决策c.程序化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三、填空题1、古典决策模式假定管理者能够获得全部的信息,从而做出(),同时管理者具有()。
2、行政决策模式建立在()、()、()三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上。
四、简答题1、什么是决策?2、决策过程分哪几个阶段?3、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有效决策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五、案例分析一位农民和他年轻的儿子及一头骡子到几里地外的城镇去赶集。